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题九年级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说明:1.本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9题。第Ⅰ卷为选择题,共22小题,2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7小题,52分。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P-31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Ag-108I-127Ba-137第Ⅰ卷(共2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下列春节民俗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悬挂灯笼 B.燃放烟花 C.裁剪窗花 D.张贴春联【答案】B【解析】【详解】A、悬挂灯笼过程中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裁剪窗花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张贴春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2.厨房中的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用油 B.洗洁精 C.食盐 D.面粉【答案】C【解析】【详解】A、食用油难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B、洗洁精能溶于水,但不一定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C、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符合题意;D、面粉难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3.湿衣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更容易晾干,其原理是A.水分子变大更快 B.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水分子分解更快 D.以上原理都有【答案】B【解析】【详解】A、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且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该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A错误;B、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且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故B正确;C、湿衣服在太阳下更容易变干,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且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该过程中水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水分子本身不变,即水分子没有发生分解,故C错误;D、综上分析,故D错误;故选:B。4.2023年“中国旅游日”活动中发布了首个中国省级旅游目的地“低碳旅行报告”。下列不符合“低碳旅行”行为的是A.提倡全民自驾游 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C.少用一次性用品 D.倡导光盘行动【答案】A【解析】【详解】A、提倡全民自驾游,增加能源消耗,不符合“低碳旅行”,符合题意;B、尽可能设置步行道,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C、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D、倡导光盘行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符合“低碳旅行”,不符合题意;故选:A。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B.稀释浓硫酸C.检查气密性 D.蒸发氯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蒸发结晶时用蒸发皿,且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B.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CO2、NO2等【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选项A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项B说法正确;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C说法错误;D、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SO2、NO2等,CO2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7.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答案】B【解析】【详解】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氢气可通过电解水等得到,属于新能源,不是化石燃料。故选B。8.下列符号书写错误的是A.铁元素:Fe B.3个氮原子:3NC.2个氧分子: D.铝离子:【答案】D【解析】【详解】A、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铁元素表示为:Fe,不符合题意;B、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原子表示为:3N,不符合题意;C、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分子表示为:2O2,不符合题意;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铝离子表示为:Al3+,符合题意。故选D。9.水垢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用品可除掉水垢的是A.食醋() B.酱油()C.苏打水() D.食盐水()【答案】A【解析】【详解】A、食醋pH=2.9,pH<7,显酸性,可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反应,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垢,符合题意;B、酱油pH=8.2,pH>7,显碱性,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反应,不能用酱油除去水垢,不符合题意;C、苏打水pH=8.0,pH>7,显碱性,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反应,不能用苏打水除去水垢,不符合题意;D、食盐水pH=7.0,显中性,与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不反应,不能用食盐水除去水垢,不符合题意。故选A。10.锂离子蓄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锂原子的质子数为3C.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 D.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答案】D【解析】【详解】A、锂带“钅”字旁,则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的质子数为3,故B说法正确;C、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故C说法正确;D、由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一个电子,故D说法错误;故选:D。11.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复燃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蓝色沉淀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答案】C【解析】【详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装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瓶口上方有白雾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则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可观察到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会出现红褐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2.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0℃时,在100g水中加入63.9g硝酸钾固体形成不饱和溶液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C.搅拌,可以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大D.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一定有晶体析出【答案】B【解析】【详解】A、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在100g水中加入63.9g硝酸钾固体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故A说法错误;B、由溶解度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B说法正确;C、搅拌只能加速溶解,不能使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故C说法错误;D、由于不确定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所以将硝酸钾溶液由40℃降温至2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D说法错误;故选:B。1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用途A金刚石硬度大切割玻璃B干冰易升华人工降雨C活性炭吸附性冰箱除味剂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治疗胃酸过多A.A B.B C.C D.D【答案】D【解析】【详解】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故A正确;B、干冰易升华吸热,可使周围温度降低,使水蒸气冷凝成小液滴,可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可用作冰箱除味剂,故C正确;D、氢氧化钠能与酸反应,氮气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故选:D。14.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是A.分类观念:空气、烧碱、石灰石都属于混合物B.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C.宏微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D.证据推理: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所以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水由H、O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不符合题意;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符合题意;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是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复分解反应,如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两种化合物,但是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15.神州十七号空间站中的二氧化碳处理系统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共涉及到两种化合物 B.该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2 D.每8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6g丙【答案】D【解析】【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为二氧化碳、氢气、甲烷、水,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到三种化合物,不符合题意;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4,不符合题意;D、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丙的质量比为:8:36,故每8g乙参加反应可生成36g丙,符合题意。故选D。16.如图所示为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图。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靠近燃气灶火焰的位置B.丙三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8:3C.玻璃球胀破因为丙三醇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D.喷水灭火是因为冷水通过热传递降低了可燃物着火点【答案】C【解析】【详解】A、发生火灾时,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会将外层玻璃胀破,从而使密封件失去支撑,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故消防喷淋头应安装在远离燃气灶火焰的位置,故A说法错误;B、丙三醇(C3H8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8):(16×3)≠3:8:3,故B说法错误;C、玻璃球胀破是因为丙三醇分子间有间隔,受热使分子间空隙变大,故C说法正确;D、喷水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而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是不能改变的,故D说法错误;故选:C。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7.用酸进行下列实验,做法错误的是A.干燥气体:用浓硫酸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B.溶液稀释: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浓硫酸加入到90g水中稀释成10%的稀硫酸C.处理废水:用稀盐酸中和碱性废水D.金属除锈:将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中【答案】BD【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作为二氧化碳气体的干燥剂,不符合题意;B、将1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加入到90g水中,得到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C、稀盐酸显酸性,能与碱性物质反应,可用稀盐酸中和碱性废水,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但是铁也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将生锈的铁钉长时间浸泡在稀盐酸中,符合题意。故选BD。18.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辩证看待物质是重要的化学观念。二氧化碳的增多会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一些农作物果实饱满;过多的二氧化碳若留存在大气中会造成全球变暖且会导致海洋酸化。海洋表层的正常pH约为8.2。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已向自然界中排出超过5000亿吨二氧化碳,有人预计到2100年海水表层的pH将下降到7.6甚至更低。长有坚硬外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海洋生物(双壳类软体动物等)将会因外壳“溶解”(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等原因难以在海洋中生存。(1)下列观点和原理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一种气体肥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越好B.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因此应该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海洋酸化的原理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D.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能“溶解”说明碳酸氢钙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钙(2)下列关于海洋酸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洋酸化现已导致海水呈酸性B.双壳类软体动物会因海洋酸化导致外壳强度减弱C.海洋酸化说明全球变暖在加剧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和多植树造林可减缓海洋酸化(3)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不可行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或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溶解、过滤、蒸发B除去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过滤C区分氧气、空气、氢气用燃着的木条D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A.A B.B C.C D.D【答案】18.BC19.A20.B【解析】【小问1详解】A、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一种气体肥料,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二氧化碳若留存在大气中会造成全球变暖且会导致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过多会导致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因此应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对环境产生影响,符合题意;C、海洋酸化的原理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符合题意;D、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从而使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能“溶解”,说明碳酸氢钙的溶解性大于碳酸钙,不符合题意。故选BC;【小问2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海洋表层的正常pH约为8.2。从工业革命开始到现在人类已向自然界中排出超过5000亿吨二氧化碳,有人预计到2100年海水表层的pH将下降到7.6甚至更低,pH>7,海水显碱性,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从而使双壳类软体动物的外壳能“溶解”,说明双壳类软体动物会因海洋酸化导致外壳强度减弱,不符合题意;C、过多的二氧化碳若留存在大气中会造成全球变暖且会导致海洋酸化,海洋表层的正常pH约为8.2。有人预计到2100年海水表层的pH将下降到7.6甚至更低,说明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变暖在加剧,不符合题意;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多植树造林,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均可以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缓海洋酸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小问3详解】A、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可先把粗盐溶解,后过滤掉难溶性杂质,最后蒸发得到精盐,实验设计可行;B、除去盐酸中的稀硫酸,加入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既能和硫酸反应,又能和盐酸反应,实验设计不可行;C、区分氧气、空气、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能够发生燃烧的是氢气,实验操作可行;D、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加入肥皂水,振荡,硬水产生的泡沫较少,软水产生的泡沫较多,实验设计可行。故选B。19.如图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物质所属类别是单质 B.丙物质可与氢氧化钠反应C.丁物质的化学式可以为 D.丙物质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丁物质【答案】CD【解析】【详解】A、乙物质含有0价氮元素,即为氮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说法正确;B、丙物质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酸,即为硝酸,硝酸可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B说法正确;C、丁物质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即为亚硝酸盐,所以对应的化学式为NaNO2,而NaNO3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C说法错误;D、丙物质为含有+5价氮元素的酸,即为硝酸,丁物质为含有+3价氮元素的盐,即为亚硝酸盐,化学式为NaNO2,二者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同,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其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所以丙物质不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丁物质,故D说法错误;故选:CD。20.某氧化钙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钙,某同学为测定氧化钙的质量分数,设计实验如下:步骤1:取0.7g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加入200g蒸馏水,盖上表面皿充分振荡。步骤2:向冷却后的锥形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pH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资料:常温下,溶解度为0.17g,的溶解度为74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C.当加入稀盐酸质量为20g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D.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0%【答案】B【解析】【详解】A、由题意可知,取0.7g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A说法正确;B、取0.7g固体混合物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200mL蒸馏水,得到的氢氧化钙的质量一定大于0.7g;常温下Ca(OH)2溶解度为0.17g,200mL(合200g)蒸馏水中最多能溶解氢氧化钙0.34g,氢氧化钙有剩余,常温下,CaCl2的溶解度为74g,氯化钙会完全溶解,则步骤1中充分振荡后不能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故B说法错误;C、由图可知,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20g时,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钙和盐酸两种,故C说法正确;D、固体混合物中的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Ca(OH)2+2HCl=CaCl2+2H2O,CaO~2HCl,由图可知,pH=7时,氢氧化钙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显中性,消耗稀盐酸10g,则消耗的稀盐酸的溶质为10g×7.3%=0.73g,设氧化钙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0.56g,则该固体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故D说法正确;故选:B。第Ⅱ卷(共52分)三、非选择题21.国内首条磁浮空轨列车“兴国号”已在赣州兴国县首发,该列车使用了钕铁硼稀土类永磁体,这种永磁体因其优异的磁性而被称为“磁王”(1)稀土元素是钪、钇等十七种元素的总称,这些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_____。(2)“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焊接时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_____。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是:常温下能跟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3)已知氯化钕的化学式为,则相同价态钦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答案】21.质子数不同22.①.稳定(或不活泼)②.23.Nd2O3【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一类原子的总称,即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稀土元素是钪、钇等十七种元素的总称,这些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小问2详解】“兴国号”攻克了薄壁铝合金车体焊接技术,焊接时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稳定;铝具有抗腐蚀性的原因是:常温下能跟氧气反应生成致密而坚固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3详解】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已知氯化钕的化学式为NdCl3,氯元素显-1价,则铷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化铷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氧相同价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d2O3。22.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一:常温下,观察到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酒精中氯化钠不溶解。你获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2)实验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3)实验三:滴入水后烧杯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4)实验四:水的作用是______。【答案】22.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2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5.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一中,溶质种类相同,溶剂种类不同,常温下,观察到水中氯化钠全部溶解,酒精中氯化钠不溶解。可得出的结论是: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小问2详解】实验二中,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燃烧,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问3详解】滴入水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结晶析出,故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问4详解】实验四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23.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化学学习的必备能力。“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请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I。气体制备(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用装置D收集的气体应满足______(填字母序号)。A.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B.能溶于水C.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各成分反应D.难溶于水(2)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发生装置选择B的原因是______。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II、性质探究(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能证明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3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比1处先变色,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燃着的木条熄灭,能证明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III、实验反思(4)实验废液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取少量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可加入下列药品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进行预处理。A.稀硫酸 B.熟石灰 C.硝酸钠 D.生石灰【答案】23.①.集气瓶②.C24.①.②.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且B装置可控制反应速率③.将燃着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25.①.2处纸花不变色,1、3处纸花变红②.密度比空气大③.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6.BD【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用装置D,即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该气体应密度比空气小,且与空气中物质不反应。故选C;【小问2详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且B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选择B装置;用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检验已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小问3详解】缓慢通入二氧化碳,2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1、3处纸花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故填:2处纸花不变色,1、3处纸花变红;3处湿润紫色石蕊纸花比1处先变色,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小问4详解】取少量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则溶液中含氯化钙和氯化氢,该废液不能倒入下水道,防止腐蚀管道,故应加入碱性物质除去稀盐酸。A、稀硫酸显酸性,与稀盐酸不反应,无法除去稀盐酸,不符合题意;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加入适量熟石灰除去稀盐酸,符合题意;C、硝酸钠显中性,硝酸钠和稀盐酸不反应,无法除去稀盐酸,不符合题意;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加入适量生石灰除去稀盐酸,符合题意。故选BD。24.青岛是一座临海城市,海洋资源丰富。化学兴趣小组模拟化工厂生产流程,利用海水获取化学资源,部分设计方案如下图所示。请回答问题。【流程I】海水“晒盐”(1)观察下图,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______(填化学式)。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可得出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______。【流程II】粗盐精制(2)由图可知,粗盐中通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和等可溶性杂质离子。为除去上述可溶性杂质离子,将粗盐溶解,并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过量的______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______溶液→适量稀盐酸。加入稀盐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流程III】海水“制碱”(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X是______,小苏打灼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流程IV】海水提镁(4)海水提镁过程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答案】24.①.NaCl②.36g③.蒸发结晶25.①.氯化钡##BaCl2②.碳酸钠##Na2CO3③.过滤26.①.二氧化碳和水②.分解反应27.或【解析】【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氯离子,其次是钠离子,故含量最多的盐是:NaCl;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从海水中获得粗盐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小问2详解】粗盐中含有硫酸根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可溶性杂质离子,氯化钡中的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可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故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离子,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能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可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且加入碳酸钠溶液应在加入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才能被碳酸钠除去,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依次加入下列试剂: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的碳酸钠溶液→适量稀盐酸;加入稀盐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除去硫酸钡、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小问3详解】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物质X是二氧化碳和水;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小苏打灼烧过程发生反应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小问4详解】海水提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25.化学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探究,如图所示。(1)实验1、2验证了氢氧化钠能与某些______(选填“酸”、“碱”或“盐”)发生反应。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实验3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实验4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猜想1-氯化钠;猜想2-______(填化学式)为了验证实验猜想,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实验4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______。猜想2正确【答案】25.①.盐②.26.气球变大27.①.NaCl、HCl②.紫色石蕊试液③.溶液变红【解析】【小问1详解】实验1中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实验2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盐,故实验1、2验证了氢氧化钠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实验2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实验3中滴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消耗,装置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故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小问3详解】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钠,也可能是氯化钠,氯化氢,故猜想2:NaCl、HCl;结论为猜想2正确,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氢,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取少量实验4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溶液变红,故猜想2正确。26.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碳酸钠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问题。I、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1所示,反应前,托盘天平的指针指向刻度盘的中间:反应后,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图2所示,获得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两位同学通过交流反思得到以下启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需要在密闭装置中进行B.将图2中的“氯化钙溶液”换为“氯化钾溶液”,仍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Ⅱ、探究微观反应实质(3)图3是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4)图4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此分析,X为______、Y为______(填化学符号)。【答案】26.①.向右②.不变27.AC28.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29.①.OH-②.CaCO3【解析】【小问1详解】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必须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图1实验反应装置是敞口容器,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导致质量减少,托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图2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实验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