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4【精读】河床-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_第1页
高中语文-诗歌4【精读】河床-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_第2页
高中语文-诗歌4【精读】河床-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_第3页
高中语文-诗歌4【精读】河床-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_第4页
高中语文-诗歌4【精读】河床-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目标一、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二、领会诗歌中的象征意蕴。三、体会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单元说明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而且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诗人通过塑造“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等中心形象而引发无限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人与大地的结构,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蕴涵的哲理,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并感受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一、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这几位作者忠诚于自己对时代的观察和感受,也忠诚于各自心目中的诗歌艺术,他们力求开拓视野,接近现实生活,与人民的情感息息相通;同时充分发挥形象的力量,把感觉的形象和抽象的观念、炽烈的情绪密切结合在一起,使“思想知觉化”,说理时不致枯燥,抒情时不致显露,写景时不止于静态。把诗歌的肉和骨恰当地结合起来,使读者透过意象浮想联翩,而感到思想深刻,情味隽永。这些诗比较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只要我们围绕每首诗的题目,以其为中心寻找相关的话语、形象,重点感知,便能很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例如,《河床》中与河床相关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有何共同点,怎样共同表现出“我”的感觉、情绪和思考?《金黄的稻束》分为哪几幅画面,什么是主导画面,画面之间是如何有机联系的?《地之子》中的“子”如何向“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半棵树》仅仅表现出树为半棵的奇异?《边界望乡》中诗人是如何“望”,其乡愁是否具有普遍性?二、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诗歌都以连绵不断的新颖意象表达蕴藉含蓄的意念,通过气氛的渲染,构成一幅幅想象的图景。他们力求智性与感性的融合,注意运用象征与联想,让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把思想、感情寄托于活泼的想象和新颖的意象中,通过烘托、对比来增强诗篇的厚度和密度、韧性和弹性。昌耀通过对高原地域色彩的特有意象的捕捉,进入历史,进入生命(《河床》);郑敏由寻常的农村生活景象生发出不寻常的诗情,将清明的思想、澄清的理性与真挚的情愫、坚挺的意象不可分割地交融在一起(《金黄的稻束》);李广田从“大地”与“天国”的这种比照中,进一步升华了对大地母亲的爱怜之情,增强了诗作的哲理性与感染力(《地之子》);牛汉用那种被斫去了一半身躯却依然坚韧不拔、生命不息的半棵树意象,鲜明地体现了“文革”中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半棵树》);洛夫以个人的感受传达既具古典意味,又与现代千千万万游子心灵相通的乡愁——一种具有更高层次的社会价值与美学价值的情境(《边界望乡》)。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在语言方面,他们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昌耀的语言雄浑、高亢、阳刚、大气,带有一泻千里的宏大气派与原始的血性;郑敏的语言让人联想到古希腊艺术中的那种“静穆”,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透明而饱满;李广田的语言尽带深情的质朴的诉说;牛汉的语言不标示绚丽秀美,诗句不流于晦涩,而追求充满生活气息的明白晓畅,朴实洗练的口语美,通过构架的气魄和抒写的力度,展示广阔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人的内心世界;洛夫以魔术般的语言,突破那些习惯性的陈陈相因的语字组合方案,摒除那种缺乏生机的流行的语言模式,使语句结合置于读者常常意想不到的位置上,从而获得新奇而刺激读者想象的美学效果。本单元诗歌的意象丰富而独特,只要悉心体会,就能感受到诗人所要传达的意蕴及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柳永对潇潇①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②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③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④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⑤如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简介】《八声甘州》,词牌名。《甘州》大唐曲名。此调因全词八韵,故名八声,又名《甘州》《萧萧雨》《燕瑶池》。双调,九十七字,平韵。【注解】①潇潇:风雨急骤的样子。②关河:山河关隘。③苒苒:同“冉冉”,渐渐貌。④归思:思归的心绪。⑤争:意为“怎奈”。【故事】这首词,是柳永游宦他乡,清秋思乡之作。不但描绘了暮秋的景色,还抒发了思乡的悲凄之情,真切动人,千古传颂。苏轼赞其中佳句“不减唐人高处”。面对洒落在江水上空的潇潇暮雨,仿佛把这清冷的秋天洗涤了一番。纤埃微尘,全皆洗尽,天空明净如水。渐渐地,秋风凄凉而又紧吹。关隘山河,寥阔冷落,落日的余辉映照着江楼。到处是衰残的红花、零落的翠叶,万物的荣华渐渐休止。惟有滔滔不绝的长江水,默默无语向东流。我实在不忍心登楼远眺,望着故乡那边云烟渺茫,思乡的情绪便难以排遣。可叹这些年来我行踪不定,四处漂泊,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何苦这样。想必我思念的那位佳人,她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痴痴眺望我的归舟,不知已误认了多少天边归来的船只!她怎么知道,我正和她一样在这里也孤独地倚着阑干,任这么愁苦的思乡之情煎熬!(2011·高考大纲全国卷)(原文在《蛇》上)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解析】“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答案】C1.反复朗读,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气势雄浑的特点;2.仔细体会,理解中心意象河床的特点。2.走近作者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桃源三阳港镇王家坪村。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6月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5年主动报名参加开发大西北。1956年调青海省文联任创作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从事农垦,1979年平反。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8年,在青海省作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被省文联评聘为一级作家。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患肺癌在西宁逝世。著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等,代表作有《慈航》《山旅》《划呀,划呀,父亲们》《河床》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其新边塞诗歌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语,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3.了解背景诗人首先创造的是一组由诗人的命运自传和心灵经历开始,而逐渐推向整个西部时空,显现高原精神生命的长诗(或组诗)。它们包括《大山的囚徒》《慈航》《青藏高原的形体》(从《河床》到《寻找黄河正源卡日曲:铜色河》共六首)等等。它们记写了“反右”时期诗人以无罪的戴罪之身在西部乡村服刑的生命行迹,以及在结束了那段岁月后,诗人置身于现代场景中,再次从那座大高原上折射的精神生命图景。这些诗,从整体上呈示出一种沉郁、顿挫的大生命的庄重与阔大。对苦难的深刻体验和对青藏高原的原始风情的描述,是昌耀创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灵感源泉。《河床》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写,诗人不仅传达出神秘而雄性的河床给人的奇异感觉,而且推向黄河源头,显示出母亲河的精神生命。也正是这种神秘、孤寂、阳刚、大气的气质与诗人自身生命过程中折射出的情绪交叉综合在一起,使我们感受到一个特殊年代诗人命运的行迹,一种劫后余生的生命律动。1.诗人笔下的河床有何特点?诗人写出了河床的地域特征,除此之外,还用其多彩的诗笔描绘出了河床外的形态特征和内在的性格特征。地域特征是它来自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山;形态特征表现为:宽阔浩荡(“巨人般躺倒”“巨人般屹立”)、有时滋润(“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干枯(“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沟壑纵横(“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性格特征表现为:坚实宽厚(“那些马车响着刮木,使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雄性美(“我拓荒千里”)、富有使命感(“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博爱(“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2.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一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炼石补天【释义】源出古代神话。后借指为拯救某种大灾或从事某件大事而立下的功勋。【出处】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能够覆盖大地,是因为大地上有四根天柱支撑着它。后来,四根天柱由于风吹日晒,雪打雨淋,日渐风化,渐渐地柱子要撑不住了。于是,天上产生了许多裂缝,雨水从裂缝中不断地往下流,九州大地的不少地方成了一片汪洋;天上的闪电击起了森林大火,不少地方变成了火海;凶猛的兽类肆虐,人类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于是,人类的始祖女娲决心炼石补天,以拯救她的子孙。她跑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点燃了一堆圣火,烧炼出红、黄、蓝、白、黑五色彩石,用这些五色石来修补天上的裂缝。她又捉来一只很大很大的乌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用来替代已经损坏的天柱。天上漏下雨水,这是一条黑龙在作祟,女娲便勇斗黑龙。终于把黑龙杀了,杜绝了罪恶的根源。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天补好了,天柱也牢固了,猛兽被消灭了,九州大地一切都恢复正常,人类便又放心地生活了。这便是“炼石补天”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它出于古时候人类对于宇宙的认识和美好的想象。【答案】B(A项“狎”应读xiá,C项“咯”应读kǎ,D项“刹”应读chà。)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莽莽大地襟怀坦荡血脉贲张白鹭B.鱼惯而入谨小慎微如雷惯耳鼓囊C.高屋建瓴勒马四顾张驰如弓隘口D.言简意该韬光养晦旁观者清眩晕【答案】A(B.惯—贯,C.驰—弛,D.该—赅。)【答案】B(A.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看。形容殷切期待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B.没有不透风的墙:形容事情封锁再严密也会泄漏消息,不合语境。C.梦寐以求:睡梦中还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D.百感交集: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心情特别复杂。)4.《河床》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你们”,分别指代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指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与河床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们;“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5.“河床”具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诗中,“河床”有各式各样的形象,这些形象特征既是河床的,又是远远大于河床的。诗人渗进了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但这不屈不挠的人类精神载体,又可以被看做是英雄的象征,先驱者的象征,也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丰厚、沉着自信的民族的象征。诗人通过河床这个象征物,把景物与情感、道德、意志等内容凝聚在一起。阅读诗歌《河床》,回答6~8题。6.请从修辞上对“我轻轻地笑着,并不出声。/我让那些早早上路的马车,沿着我的堤坡,鱼贯而行。/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进行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诗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我宛若一个躺倒的巨人,轻轻地笑着,让那些马车早早上路,“轮子跳动在我鼓囊囊的肌块”,写出了河床的宽厚慈爱,对待马车的队伍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同时也写出了河床的壮阔和力度之美。又把马车刮木的声响比喻成迎神的喇叭,使河床弥漫上一种静穆与神秘的色彩,整个画面鲜明形象而又充满厚重与阳刚之美。7.诗中说“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请问“猎人”和“母狼”为什么得到“我”同等的称誉和欣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这两个意象都充满了原始生命的强力,有着让人震撼的血性,都是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