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微课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将微课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将微课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将微课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将微课融入教学各环节,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微课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类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互联网中的微课具有很多的优点,充分利用和挖掘这种教学资源,将它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

微课

融入

教学各环节

数学教学

有效性【正文】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更高更新,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很多变化,传统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习题等,这些资源不够生动,较难反映出教学时的真实状况,而课堂录像,其制作成本高、时间长、文件容量大,使用不方便,微课的“时间短”、“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等核心特征,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不足,不仅是一种新的教学资源类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互联网中的微课具有很多的优点,充分利用和挖掘这种教学资源,将它应用于数学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可以更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将微课融入课前预习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前预习阶段观看微课,应用微课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达成课堂教学实效性。学生在上课之前,观看老师在班级数学学习群发的微课视频,对上课要讲解的内容进行预习,弄懂那些能通过自己自习,就能理解的内容,保留那些存在疑问的知识点,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再由老师指点迷津得以学习新知识,将课堂知识在课外预习时就解决,课堂上就会有时间去进行实际操作,做练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课堂翻转,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很有效果。在这一方面我校老师进行了实践研究,让一个班在课前预习阶段观看微课,让学生自主学习,而另一个班则按照常规上课时一样,由老师来讲解这一内容,结果发现:在课前预习阶段观看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班级学生,基本都能做对课堂上老师临时布置的练习题,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做,经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以及老师的指导后也会做了,最后老师还让学生进行了巩固反馈练习。但是,另一个没有使用微课预习的班,则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课堂上老师临时布置的练习题不会做。通过老师的指导后,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做巩固反馈练习了。分析原因,由于微课的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短”,“小”,“精”,可以不分时间段,不分地点地进行重复播放,因此,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预习时,经过反复观看视频,就能弄懂来,只有一小部分学生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指导来学,课堂上就有更多时间进行实践方面的反馈操作与练习,学习效果更好,发挥了微课教学的有效性。

二、将微课融入课题情境引入这一教学环节,在课题情境引入时利用微课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达到教学有效性。上课后,在课题引入环节能否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很重要,利用微课教学能发挥很好的效果。我校蒋老师制作的微课《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在课题情境引入时,利用微课讲解了有关“方程的根的数学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下面是蒋老师在课题的引入环节,使用微课讲解“方程的根的数学史”的教学案例:蒋老师利用微课,配上南宋数学家秦九韶与意大利数学家尼柯洛·冯塔纳的插图,图文与声音同时播放介绍了这段数学历史:微课展示:人类很早就掌握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但是对一元三次方程的研究,则是进展缓慢。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至晚在1247年就已经发现一元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秦九韶一元三次方程求根公式),欧洲人在400多年后才发现,但在中国的课本上这个公式仍是以那个欧洲人卡尔丹的名字来命名的,称为“卡尔丹公式”。(《数学九章》等)。在十六世纪的欧洲,随着数学的发展,一元三次方程也有了固定的求解方法。在很多数学文献上,把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称为“卡尔丹公式”。事实并不是这样,数学史上最早发现一元三次方程通式解的人,是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另一位数学家尼柯洛·冯塔(NiccoloFontana)。数学史上,人们曾经希望得到五次以上代数方程的公式解,但最后被十九世纪挪威的数学家阿贝尔证明了五次及五次以上的一般方程没有公式解。这样先让学生自主观看视频,用微课引入课题,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由此进入课题讲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就显得很轻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里微课充分发挥了它的教学有效性。三.将微课融入课堂重难点突破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堂中应用微课突破重难点,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等内容,从而发挥微课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校陈老师在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中用微课讲解《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教学案例片断:微课展示:“观察身边的素材,从课本的翻页,到开门关门,到处有线面平行的体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展示微课动态图片:(如下图)可以发现,不管如何翻动(转动),书页(门框)的边线均与桌面(墙面)平行,你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吗?思考:你能通过观察,得出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吗?如果仅仅是让学生看看图片,学生体会不到动态的效果,在头脑中就不能形成空间立体动态图形,陈老师通过微课展示,对定理中线面平行的条件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分析,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了定理结论,最后进行反馈练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起到一个引导学生、答疑解惑的作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微课,更好地讲解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等内容,为突破重点,难点起到重要的透视剖析作用。四.将微课融入课后复习作业这一教学环节,在课后复习阶段观看微课,进行作业辅导,答疑解惑,复习巩固,实现微课的课外教学实效性的延伸。许多的课后作业难度上较大,学生需要老师辅导,特别是一些综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比较高,学生可能自己解决不了,这时如果利用微课讲解,学生就能自己把它弄懂。还有一些作业步骤,在上课时老师讲解时如果讲得比较快速,学生没有听懂,如果老师将这一步骤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后复习时,反复观看,就能理解。下面是我校王老师在讲解完《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后,留给学生一个课外习题作业,采用微课给学生讲解习题作业的教学案例片断:

微课展示:求函数

有两个零点时的取值范围。

王老师利用微课展示,画出函数与直线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函数与直线的图象,看看它们什么时候有两个交点?这时可以将直线平行移动,动态显示出两个图象的交点个数,从而学生自己就能非常简单地作出判断,体现了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微课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增强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微课这种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使用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当然,微课的制作耗时间、精力,老师很难有时间去制作微课,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习制作微课的技术,提高制作的熟练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