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关于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现存七篇〕一书传世。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是:人性本善、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孟子》简介温故知新一、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说明观点的一种文体。〔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2〕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3〕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5〕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二、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4〕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三、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以下两种:1.立论。直接提出并说明观点的论证方式叫立论。2.驳论。通过反驳对立的论点来说明自己的论点的论证方式叫驳论。3、驳斥的方式有:〔1〕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2〕批驳论据;〔3〕批驳论证。后两种方法的目的还是为了驳倒对方论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比喻恰当,比照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3、认识孟子“舍生取义”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听读课文朗读课文《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dān)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yú〕?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能划分以下句子的节奏吗?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⑥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⑦是/亦不可以已乎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恶箪蹴乡羹妾
wùdāncù
xiànggēngqiè2、解释划线词语:①不为苟得也〔wéi,〕②所恶〔Wù,〕③箪〔dān〕④羹〔gēng〕⑤蹴〔cù〕⑥为宫室之美〔wèi,〕动词,做,干动词,厌恶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汤用脚踢介词,为了疏通课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鱼是我喜爱的,熊掌也是我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喜爱的,但我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只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害我不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方法,什么手段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一切可以躲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害,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它不致丧失罢了。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它就要死亡。然而,如果你〔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过路的饥饿的人也不会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或践踏〕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为了我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谢我的恩德吗?先前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区分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谢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不干了吗?〔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本来的思想,即“义.原先为了义〔羞恶之心〕宁愿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一箪食,一豆羹施舍,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文言词汇积累1、故患有所不辟也.2、万钟那么不辩礼义.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通假字:辟:通“避”,躲避.辩:通“辨”,区分.与:通“欤”,语气;得:通德”,恩惠,感谢.乡:通“向”,从前.1.与: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例句:呼尔而与之
2.而:例句:蹴尔而与之
例句: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
〔二〕、一词多义:给通“欤”,语气词
转连,却
承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呼尔而予之万钟那么不辩礼义而受之向为身死而不受〔而:连词,转折关系〕〔而:连词,转折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表修饰关系〕〔而:连词,递进关系,尚且〕3、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4、故患有所不辟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皆有之5、贤者能勿丧耳6、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
(介词:比)(介词:对于)(连词:所以)(连词:因此)(助词:的)(代词:代“想法”)〔耳:句末助词,罢了〕〔由是:连词,采用某种方法〕7.得例句:二者不可得兼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8.尔例句:呼尔而与之例句: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9.为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例句: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得到,拥有通“德”,感谢助词
代词,你为了
做
是:
例句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例句2:是亦不可以已乎
〔三〕、古今异义:古义:代词,这种今义:判断动词,“是”古义:这种作法:今义:判断动词,是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四〕、词类活用:得: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名词作动词。
重点注释填空:1、选自______《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_______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____篇。2、兼:_____3、苟得:____
4、患:_______5、辟:_____
6、如使:_______7、何不用也:
________
8、勿丧:________9、箪:______
10、豆:
__
11、呼尔而与之:选自《孟子·告子上》孟轲及其弟子的七同时苟且取得祸害,灾难通“避”,躲避如果,假使什么手段不可用呢?不丧失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12、蹴cù:______13、不屑:______14、万钟,___________15、辩,_______16、甚________17、何加_________18、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与:1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__20、已:__________21、恶22、本心:______________23、行道之人〔〕24、羹〔〕有什么益处带汤汁的肉指过路的饥民用脚踢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钟,古代的量器。这里指高位俸禄超过同“辨”,区分同“德”感谢恩德同“欤”吗原先停止,放弃厌恶羞恶廉耻之心理清结构理清结构:第一局部〔第1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之本心,义重于心,应舍生取义。①层〔…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②层〔所恶有甚于死者〕分析论证,亦即逻辑推理论证“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的过程〔正—反〔假设推理〕—正〕③层〔…贤者能勿丧耳〕论人人皆有“义”。第二局部〔第2段〕运用例证〔正面〕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第三局部〔第3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去本心。段落研读一、分析第一局部:填空
第①层:第一句以
和
设喻,鱼喻“”,熊掌喻“”,得出结论是“
”;
第二句是由第一句的设喻引出来的
:“”,这是本文的题旨:即
鱼熊掌生义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第②层:用逻辑推理论证“舍生取义”。作者第一步进行推理:这里说的“”就是指“”;“”就是“”。作者第二步进行假设推理,从论述:接着转入阐述:按照这种方法做,就可躲避导致死亡的祸害,然而却有人它。这种人就是“”,有“”存在就有“”的存在。因果虽然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是…,所以…;虽然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是…,所以…。甚于生者义甚于死者不义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反面正面不采用君子之人君子义
第③层:论述人人皆有“义”。这一层运用
论证来升华主题,证明“”不只是少数
具备,
皆具备,它似乎是一种充塞天地之间的正气,
。层进义贤者无处不有人人二、分析第二局部(第2段〕,填空:这一段运用说明重于,舍生取义,不失。作者以“”为例,“”、“”而与之,那么“”与“”也不愿意接受。这就是“”,以食“”为“”,这就是“”的观念,证明“”“的普遍存在。例证义生本心一箪食,一豆羹呼尔蹴尔行道之人乞人羞恶之心嗟来之食羞羞义义三、分析第三局部(第2段〕,填空:这一局部再从说明功名利禄使人,失去本心。随后又举一例,从说明“万钟”的丰厚俸禄不应接受。同时又运用了论证,将“”与“”作比照。然而,无论是“万钟”,也无论是“一箪食,一豆羹”与“”比较起来都是的,于是,这两次再次深刻论证了“舍生取义”这一。最后一句归纳了此段,照应了开头。举例反面见利忘义反面比照一箪食,一豆羹万钟义次要举例论点问题探究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论点:“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设喻引发出来的。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这就由此及彼,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了。2、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借助了哪几种修辞?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符合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比照。①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②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③假设句与事实作比照,赞扬舍生取义的人。④“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比照,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从而突出了中心。排比、对偶句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3、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孟子主张人本性善,而“义”是其性善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他认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等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
4、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5、用原文答复以下问题:①孟子强调要“不为苟得”的原因是:②“患有所不避”的原因是:③在“生”与“义”相冲突时,孟子的主张是:④在“舍生取义”的问题上,孟子认为贤者与一般人的不同在于: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舍生而取义者也。贤者能勿丧耳6、第二段的主要论证方法是:7、为什么“呼尔”“蹴尔”之物,“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举例论证,正反比照论证因为这是带侮辱性的举动,损害人格和自尊,所以他们“弗受”“不屑”。8、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生”与“义”不可兼得那么“舍生取义”这一中心论点。着重谈人要有羞恶之心,即“义”。孟子要求人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像贤者那样,把“义”放在首位。他倡导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标准,鼓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为国捐躯,慷慨赴难。1.比喻论证:以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论点—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2、正反论证:用假设推理进行正反论证。3、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缺乏道的东西,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4、比照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作比照;“一箪食,一豆羹”、“万钟”与“义”作比照,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9、归纳本文论证方法?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分主题鲜明
10、请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说几句话或发表几句感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假设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万钟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假设为仁义故,二者皆可抛。物欲、生命、礼义三者之关系?达标测试1、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汉字或拼音:一dān〔〕食,一豆gēng〔〕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箪羹Cùxiè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辟辩得与乡通“避”,躲避通“辨”,区分通“德”,恩惠,作动词,“感谢”之意通“欤”,语气词通“向”,从前3、辨析词义:与:所识贫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与通欤,疑问语气词给,动词而:蹴尔而与之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承接连词,不译转折连词,却于:所欲有甚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介词,比介词,对于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代词,这种,这个代词,这种做法4、阅读理解: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②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③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④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⑤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⑥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⑦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⑧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⑨1.这段文字用鱼比喻____,用熊掌比喻____,用舍鱼而取熊掌比喻_____。文中还把_____和_____进行比照,指出人世间有比____更珍贵的东西,就是_____;也有比_____更可怕的东西,即_______2.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A.①句B.②句C.⑧句D.⑨句3.这段文字用到的论证方法有〔〕A.比喻论证、举例论证、说理论证B.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比照论证C.比喻论证、正反论证、说理论证D.说理论证、比照论证、举例论证生义舍生取义生死生义死不义BC5、以下红色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箪dān蹴cù
B、苟得gǒu不屑xiè
C、羹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理想 课件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爱迪生课件儿童
- 西京学院《微电网技术及应用》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分数混合运算(三)》教程
-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力测试成绩单附件2
- 西京学院《电工电子学》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与教材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如何提高 课件
- 西华师范大学《计算思维》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海康2023综合安防工程师认证试题答案HCA
- 跌倒坠床PDCA循环管理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
- 【校园快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12000字】
- 档案工作管理情况自查表
- 竖向设计图课件
- WinCCflexible的传送操作HMI设备设置入门
- 三宝屯污水处理厂三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机电一体化说专业比赛
- (国开电大)专科《市场营销学》网上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海口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