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诗歌专题_第1页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_第2页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_第3页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_第4页
高考复习诗歌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

考点巡视:总述怎样鉴赏诗歌第一讲一.高考诗歌主观题设题角度:1.从字面意思设题: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北京卷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②题。〔6分〕登鹳雀楼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注]鹳雀楼:唐朝时建于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高阜上的一座三层楼,是当时的登临胜地,后废毁。②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从总体基调〔感情、哲理等〕设题:上海卷〔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11分〕虞美人·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8.试从一个角度切入,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3分〕3.从艺术手法上设题:二.诗歌鉴赏步骤:〔一〕在背景中理解文本〔看题目、作者、注释等〕1.看题目,看题目能否揭示中心。〔怀古、送别诗〕

2.看作者,要理解不同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3.看注释,以往的经验是,高考试题中,如需要考联系诗人生平及背景解答问题,出题者往往以注解的形式告诉考生诗歌写作时间。考生应当细心从中揣摩出一定的内容来。

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衬托。

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二〕重点把握整体意境

1.疏通字面意思。特别注意典故运用以及常见文化常识,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及倒装省略等。

2.挖掘深层情感。从图景中体会其心境,进而把握其意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眼前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与深切同情。

〔三〕分析艺术手法。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反求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简洁和丰富的表现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现手法支撑的,如果诗歌没有了相应的表现手法,抒发的感情就会失去依托。因此表现手法就是为了突出主题,抒发感情的。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②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③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1.表达方式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1.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2表达技巧修辞手法比喻

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设问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3表

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联想虚实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

衬托

或烘托

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

渲染

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表

对比对照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

直抒胸臆

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发感情。

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陆游《卜算子·咏梅》类别概念说

明例句表

叠字用重叠的字表达一种特殊的效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古讽今借古事讽现实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借古伤今借对往事的追怀表达今天的不得志《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破解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鉴赏口诀诗歌的形象第二讲诗歌的形象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但也有例外,抒情主人公。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说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人物形象

提问方式: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2、分析诗或词中诗人所塑造的形象。答题思路:1、总:什么形象〔特征+身份〕2、分:形象的具体特征——结合诗歌的具体词语进行分析论证。融入表达技巧。3、总:形象在诗中的作用(主旨、思想感情〕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答题示范:本诗刻画了形象。诗中词句表达了这一特点。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寻陆鸿渐不遇》僧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陆鸿渐:即茶圣陆羽。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2〕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表达,侧面衬托了陆鸿渐的潇洒。〔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景物形象:1、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2、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3、色彩描写。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气氛特点。(时间+地点+特征)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明净绚丽、幽静深寂等,注意要能准确地表达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常用术语:寥廓、雄奇、开阔、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

③分析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方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请根据词的下片描述的景物形象中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答案:作者在下片中用“玉阶”的“伫立”和“宿鸟”的“归飞”。表达一种在孤独中等待之情,且一“空"字,从“玉阶”的象征意义上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更增添了全词的“愁”味。①作者在下片中用“玉阶”的“伫立”和“宿鸟”的“归飞”;加之以长亭短亭的延伸。②用孤寂冷清的意象表现一种在孤独中的等待,且一“空”字,表达了主人公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与惆怅。③作者通过对思妇无望等待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深沉而执着的愁思。第二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看写景的顺序:上下、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仰望、远眺、近观等词语。2、看写景的角度:或形、声、色兼俱,或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运用,使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表达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3、看手法:修辞〔比喻、比较、夸张……〕,表现手法〔衬托、比照、反衬、动静结合、情景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元〕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淀:即蓝靛,蓝色染料。〔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①从写景顺序看:一二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句那么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黄昏,又地面转到天空。全诗由近及远,写出了江山的美丽。②从动静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飞流,是动态的。全诗动静结合,突出对山河的赞美。第三种类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1.渲染气氛、衬托心情。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3.衬托人物的气节、品质、性格。4.奠定感情基调。5.为下文做铺垫。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09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1〕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3分〕答: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也以景写情,衬托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古诗中的事物形象: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答题步骤〔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根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例如【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答复后面的问题。早

梅张

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答案】〔步骤1〕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步骤2〕“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早开之质。〔步骤3〕作者以梅自喻、托物言志,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小结: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①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②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熟记常见物象的意义。第三讲:逐句解、析结构、把握全诗〔06全国卷1〕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2005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绝句吴涛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表达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春下之交乍暖忽寒.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2005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参考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06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以下问题。〔8分〕晓上空泠峡①王罔运②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1〕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隘下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答案】:⑴拂晓时分,猎猎南风吹拂着江边驿亭。诗人乘坐小船在纤夫的牵引下向空泠峡溯流而上。⑵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外表上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其实这里的“不解”为“不自意”之义,表现出久历沧桑后沉着自信的心态。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2004年全国统一考试〔吉林、黑龙江、四川、云南〕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棹]船桨,代指船。[浮生]人生短暂假设泡沫浮生于水面。[肯爱]怎肯吝啬。[晚照]晚日的余辉。1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答案:1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听蜀僧弹琴

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①绿绮:古代名琴。

②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2〕结合全诗谈谈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

“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①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赏析第四句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衬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梦想。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照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通感”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这首《听邻家吹笙》,在“通感”的运用上,颇具特色。它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把五官感觉错综运用,而又防止对音乐本身正面形容,单就奏乐的环境作“别有天地非人间”的梦想,从而间接有力地表现出笙乐的美妙。

第四讲:怎一个情字了得〔情感〕1、〔06全国〕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1〕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慨,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心情。〔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06浙江卷)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2〕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2〕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06四川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补缀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迫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2005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2005全国]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象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2005湖北卷]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1〕有人赞赏《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4分)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慨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单独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200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参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2004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翻开信封补写。2004年全国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东溪

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守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自唐以来,古人作诗主张“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是说诗人既要以自然为师,从自然景物中捕捉形象,又要在内心深处引发思想情感。请指出在这首诗中最能表达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并说说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趣,又是如何表达的。1最能表达这一主张的一联诗句: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2表达的思想情趣: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闲情逸趣和对优美自然景色的赞美。3如何表达的:能结合景〔“野凫眠岸”“老树著花”〕和情〔“有闲意”“无丑枝”〕加以分析即可。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拓展①诗中“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作者运用什么写法抒发怎样一种感情?②诗中“落日心尤壮,秋风病欲苏”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一种精神?最后两句言外之意是什么?①作者运用寓情于景的写法,抒发了自己跟一片浮云齐飘远天,与一轮孤月共度长夜的飘零落寞之感。②表达了作者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最后两句的言外之意指自己虽已年老,但自信还有一定的才识。2004年江苏卷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补充:诗词鉴赏中“情景关系母题”答题模板

2005年全国高考诗词鉴赏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西归。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问: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歌。

分析:赏情与景题,就是考意象〔景物〕与情感相结合的鉴赏能力。这是高考的核心题型,其他题型大多是“情景关系”题的变式。思路:从全诗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入手,探究景物特点,才能准确地把握情与景所营造的意境〔一定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答题步骤:所写景物——景物特征——景物中包含的情感——营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答题模板:全诗写了……景物,这些景物……〔特点〕,营造了……气氛,表达了……情感。对照参考答案,自行体会: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一句一景,营造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但是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花自落”“鸟空啼”之景不仅显出山的宁静,而且从中更透出伤春凄凉之情

诗歌鉴赏专题

结局篇着一字尽得风流,扣一句提领全诗。〔炼字与炼句〕心领神会笔作答

古诗鉴赏——炼字〔1〕动词谓语: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照顾动词。

例暮江吟【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形象地表现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这一实景;

同时“铺”字也给人平缓的感觉,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2〕修饰语:大局部为形容词或副词,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重点。

例: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诗颔联外表是写景,实质上却是抒情。这两句运用了互文手法,尽管阶前的春草十分碧绿悦目,尽管藏身在森森柏叶之中的黄鹂的歌唱十分好听悦耳,但是一加上“自”、“空”二字,就将这春色一齐抹倒,此时的诗人心里正在思念诸葛亮而“无心问津”;同时,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足见其凄清。所以,“空”与“自”,一方面写出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景,同时写出了景色的凄清,是很有表现力的关键词。〔3〕叠词:在诗文中,叠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作用:或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有些叠词绘声绘色,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1:《声声慢》

【宋】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头连用14个叠词写出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

例2:登

【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木“萧萧”而下,使人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使人联想到落木落下的声音,于无形中传达出秋景的凄清萧瑟;说长江“

滚滚”而来,使人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表达出诗人心中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从萧瑟的景物和深远的意境中,可以体察出诗人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

④表颜色的词:这些词作谓语、定语用、主语、宾语。作用:一般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表现心情。

例: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烟雨中的青山,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色泽鲜明而又柔和协调,气氛宁静而又充满生机。表达了作者高远、悠然、脱俗的意趣。

动词:从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表现诗人的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修饰语:从表现手法,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等角度来解答语言的妙处。叠词:从表现景物的特点、人物情感、形式音韵美的角度来解答。表颜色词:从表现诗歌的意境,渲染气氛,表现心情等角度来解答诗歌语言的妙处。(06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黄钟]人月圆

张可久山中书事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注释〕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②孔林:指孔丘的墓地,在今山东曲阜。③吴宫:指吴国的王宫。④楚庙:指楚国的宗庙。⑤投老:临老,到老。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答案】“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

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2005全国卷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古诗鉴赏——炼句题李凝幽居

贾岛【唐】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送无可上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二句后加一注诗:“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贾岛这种苦吟精神,对后世颇有影响。如方干:“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均从贾岛诗化出。第六讲:不同手法各尽其妙〔技巧〕〔06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那么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

②纪:经营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4分〕【答案】: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旬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0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答复间题。(5分)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2〕本诗运用衬托比照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比照。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

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比照,运用的是反衬手法。〔06福建卷〕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气氛,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答复,言之成理也可。〔06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三江小渡

杨万里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注】将:行,流过。〔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比照、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比照,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06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⑵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⑵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2005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005全国卷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2005湖北卷]16.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阅读这段曲词,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注:①寒蜇:寒蝉。

〔2〕这段曲词中运用了对仗、顶真的修辞手法,试简析它们各有怎样的艺术效果。(2分)对仗:显示了语言的对称美,到达了意境美的完美结合。顶真:具有回环跌宕的旋律美,表现了汉元帝离恨未已、相思又继、千结百转的愁绪。[2005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自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2分)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假设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对即可〕2004全国

秋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那么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第七讲:开放型见仁见智,表述时有理有据〔06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外表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而薄石,但实际上在作者心中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角砺石还是牛斗残竹,都是作者不愿意见到的。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江汉

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湖北卷〕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菩萨蛮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慨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思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慨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2004年辽宁蝶恋花

苏拭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2)《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绕”字好,因为它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气氛,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那么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那么又说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强化训练(课后完成)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陇西行

唐朝·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明朝王世贞赞赏此诗后二句“用意工妙”,但指责前二句“筋骨毕露”,后二句为其所累。①你认同前人的评论吗?②请写下你自己的赏析。〔不超过100字〕2.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根据要求写一段评析性的文字,150字左右。赤

〔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3.阅读下面一首古诗,作答: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飞雪。本诗运用拟人手法有何妙处?本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劝人珍惜光阴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沙上鹭张文姬沙头一水禽,鼓翼扬清音。只等高风便,非无云汉心。这是一首妻子劝勉丈夫的诗。其诗意一说是焦急期冀,一说是高旷昂扬。你同意那一种?为什么?第八讲:取同求异细辨析〔比较型〕〔06重庆卷〕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新雷张维屏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新雷》中,造物“有情”表达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说“只待新雷第一声”?〔2分〕〔2〕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觉春生”、“安排著”、“只待”。因为只有新雷响后才会有“春生”和“千红万紫”〕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赞美,更重要的是抒发了对社会变革的热切期待。前者寄托了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寄托了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06湖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

薛宝钗咏白海棠

林黛玉咏白海棠

珍熏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采露砌魂。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消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_____________“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傲慢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06湖北卷〕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①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4分〕(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4分〕〔1〕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的不断流淌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的感慨。〔2〕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005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作简要分析。〔4分〕

黄昏西风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消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2005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①—③题〔7分〕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①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友人。③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3分〕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2005湖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6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假设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土。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那么在垂暮之年被弃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1)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2)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抚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那么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尖山似剑”;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土的思念,更表选了对“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迫期待。

〔2〕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国愁肠如割的痛楚。诗人在运用比喻手法的根底上展开想象,直接抒技了奔迸而出的强烈感情。[2005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8分)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舟下建溪

宋•王安石

宋•方惟深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1)两首诗的首句均用了“月黄昏”三个字,且用意根本相同。两诗借此营造的是一种什么气氛?表达的又是怎样的心绪?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2)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月黄昏”三字为两诗营造气氛、表达心绪定下了根本色调。客船、“无灯”野(小)店、半死枫树,这一切都笼罩在昏黄的月光中,暗淡朦胧,营造了一种凄迷、萧索、寂静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孤寂怅惘的心绪。

“气氛”“心绪”各2分。可以有三种答案:

①“应有”更好。“应有”二字蕴含丰富,传达出了诗人在孤寂中力寻旧影时的复杂心情,其中既有希冀与自信,也有失意与怅惘,更有寻而未见的不甘心,可谓传神之笔;“犹有”二字那么无此意趣。

“心情”只要答出其中两个方面即可,不要求全面。

②“犹有”更好。“犹有”二字,自然道出,却出人意料,去年系舟的痕迹还保存到现在,说明在此停留的旅客不多,进一步传达出了诗人那种孤寂怅惘的心绪;而“应有”二字却不能道出此意。

③二者各有其妙。(理由见上)

只答出哪一个更好而没有具体分析的,不给分。[2005天津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答复以下问题。〔6分〕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大江东去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