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9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9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9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9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高考生物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专题09 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目录:1.2023年真题展现考向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向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考向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考向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考向五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2.真题考查解读3.近年真题对比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机类型考向二生态系统信息的作用及多样性的价值考向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考向四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4.命题规律解密5.名校模拟探源6.易错易混速记考向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可以沿着食物链传递,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即为一个营养级。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B.作为生产者的绿色植物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太阳C.作为次级消费者的肉食性动物属于食物链的第二营养级D.能量从食物链第一营养级向第二营养级只能单向流动【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第三营养级。A.杂食动物既会捕食植物,又会捕食动物,如果捕食植物,就是第二营养级,捕食动物,就是第三营养级或更高营养级,所以不同食物链中的动物会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正确;B.绿色植物进行的是光合作用,能量来源于太阳,B正确;C.次级消费者是第三营养级,初级消费者是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C错误;D.因为第一营养级是植物,第二营养级是动物,食物链是单向的,能量流动也就是单向的,D正确。故选C。2.(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凡纳滨对虾是华南地区养殖规模最大的对虾种类。放苗1周内虾苗取食藻类和浮游动物,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1个月后对虾完全取食人工饵料。1个月后虾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见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周后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会减轻B.1个月后藻类在虾池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仍处于主要地位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提供营养【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1周后开始投喂人工饵料,虾池中有机碎屑含量增加,水体中N、P等无机盐增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A错误;B.藻类作为生产者,在物质循环中占主要地位,B正确;C.浮游动物摄食藻类,同时浮游动物摄食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误;D.异养细菌依赖虾池生态系统中的沉积物和有机碎屑提供营养,D错误。故选B。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在我国西北某地区,有将荒漠成功改造为枸杞园的事例。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生态系统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防风固沙能力有所显现 B.食物链和食物网基本不变C.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 D.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答案】B【解析】改造成的枸杞园与荒漠相比,荒漠地区存在一定的动植物,该地荒漠植被恢复成枸杞园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A.枸杞园营养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防风固沙能力增强,A正确;B.荒漠植被恢复成枸杞园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增加,食物链增多,食物网更加复杂,B错误;C.枸杞园植被增多,保水能力上升,土壤的水、肥条件得到很大改善,C正确;D.枸杞园植被增多,单位空间内被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明显增多,D正确。故选B。考向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2023·山东·高考真题)某浅水泉微型生态系统中能量情况如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生产者固定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初级消费者摄入初级消费者同化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能量[105J/(m2•a)]90428413.53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105J/(m2·a)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5×105J/(m2•a)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70.5×105J/(m2·a),该能量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答案】C【解析】生物摄入的能量一部分被同化,另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被同化的能量一部分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另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出;被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的能量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另一部分以被下一营养级摄入。A.该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以生产者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为食,因此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来自陆地的植物残体中的能量,即90+42=132×105J/(m2·a),A错误;B.表格中没有显示生产者流入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因此无法计算有多少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B错误;C.初级消费者同化量为13.5×105J/(m2•a),初级消费者呼吸消耗能量为3×105J/(m2•a),因此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量-呼吸消耗能量=10.5×105J/(m2•a),C正确;D.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包括粪便量和次级消费者同化量,同化量又包括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量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量又分为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和被分解者利用的量,因此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不会由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D错误。故选C。考向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近百年来,随着大气CO2浓度不断增加,全球变暖加剧。为减缓全球变暖,我国政府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CO2排放目标,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列措施不利于达成此目标的是(

)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B.积极推进植树造林 C.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D.广泛应用节能技术【答案】A【解析】“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A.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A符合题意;BCD、积极推进植树造林、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广泛应用节能技术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利用,利于实现碳中和,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2020年9月,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某湖泊早年受周边农业和城镇稠密人口的影响,常年处于CO2过饱和状态。经治理后,该湖泊生态系统每年的有机碳分解量低于生产者有机碳的合成量,实现了碳的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减小生态足迹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缓解了碳排放C.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而加剧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有助于碳的固定【答案】B【解析】碳中和是指通过减少、避免和抵消排放的温室气体,使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为零的状态。它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种手段,旨在达到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A.低碳生活和绿色农业可以促进CO2的吸收以及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小生态足迹,A正确;B.水生消费者对有机碳的利用,其遗体、粪便还会被分解者利用,不会缓解碳排放,B错误;C.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酶的活性升高,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分解会加剧,C正确;D.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适度提高水生植物的多样性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有助于碳的固定,D正确。故选B。考向四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7.(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油菜花开陌野黄,清香扑鼻蜂蝶舞。”菜籽油是主要的食用油之一,秸秆和菜籽饼可作为肥料还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油菜花通过物理、化学信息吸引蜂蝶B.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D.秸秆和菜籽饼还田后可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答案】C【解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的种间关系有:种间竞争、捕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寄生。A.油菜花可以通过花的颜色(物理信息)和香味(化学信息)吸引蜂蝶,A正确;B.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蜜蜂、蝴蝶和油菜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正确;C.蜂蝶与油菜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C错误;D.秸秆和菜籽饼可以为土壤中的小动物和微生物提供有机物,故二者还田后可以提高土壤物种丰富度,D正确。故选C。考向五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8.(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自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以来,“酸雨”在我国发生的频率及强度都有明显下降。下列措施中,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最明显的是()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的燃烧率提高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D.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答案】A【解析】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环境污染等。A.大力推广风能、光能等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进而能起到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排放的目的,能起到缓解酸雨产生的作用,效果明显,A正确;B.通过技术升级使化石燃料进行脱硫处理能起到缓解酸雨的作用,但提高燃烧率的效果不明显,B错误;C.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集中排放并不能起到减少引起酸雨的气体排放量,因而对减少酸雨发生效果不明显,C错误;D.酸雨的产生具有全球性,因而将用煤量大的企业搬离城市中心依然无法减少煤量的使用,因而不能起到相应的减少酸雨的效果,D错误。故选A。9.(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B.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C.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D.运用自生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答案】D【解析】1、生态系统的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则越高。2、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3、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A.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所以一体化保护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正确;B.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且几乎每个复杂的生态工程建设都以整体观为指导,所以一体化保护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B正确;C.生态足迹又称生态占用,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代表了地球提供资源的能力,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有助于协调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C正确;D.综合运用自生、整体、协调、循环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可以从根本上达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仅运用自生原理很难达到,D错误。故选D。【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为学生树立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奠定基础。通过现实农业生产策略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解决情境训练学生的生命观念和平衡观念,分析的科学思维。【考查要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课标链接】概念2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影响,共同实现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2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2.3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作用抵御和消除一定限度的外来干扰,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2.4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生态学原理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考向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机类型10.(2021·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

)A.黄鸟种群 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故选C。考向二生态系统信息的作用及多样性的价值11.(2021·江苏·高考真题)某地区积极实施湖区拆除养殖围网等措施,并将沿湖地区改造成湿地公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行为信息D.该湿地公园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答案】D【解析】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A.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公园生物群落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B.公园建成初期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的垂直结构不明显,但并不是没有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C.在繁殖季节,白鹭求偶时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C错误;D.该湿地公园具有旅游观赏和对生态系统调节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D。12.(2021·广东·统考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也持续改善。研究人员对该地区的水鸟进行研究,记录到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主要栖息地。该调查结果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B.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D.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C【解析】1、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题干中描述了146种水鸟,体现了物种多样性,而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城市水域等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13.(2021·海南·高考真题)红树林是海南的一道靓丽风景,既可防风护堤,也可为鱼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鱼→水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常见的一条食物链B.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C.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D.采取退塘还林、治污减排等措施有利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潜在价值是指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捕食的个体,故“植物→鱼→水鸟”是红树林生态系统常见的一条食物链,A正确;B.一般而言,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结构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C.红树林对海岸生态环境的防护作用属于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红树林的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C错误;D.采取退塘还林、治污减排等措施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对于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有利的,D正确。故选C。14.(2022·广东·高考真题)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指出,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是国宝,是水库、粮库、钱库,更是碳库,要充分认识其对国家的战略意义。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海南热带雨林的直接价值体现在其(

)A.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被誉为“绿色水库”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可提供灌溉水源,保障农业丰产丰收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答案】C【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A.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净化水质功能是生态系统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B.是海南省主要河流发源地,能提供灌溉水,保障农业丰收主要是热带雨林生态调节的体现,属于间接价值,B不符合题意;C.形成了独特、多样性的雨林景观,是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属于旅游观赏价值,是直接价值的体现,C符合题意;D.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CO2,在植被和土壤中积累形成碳库,是其在碳循环等环境调节方面的作用,属于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我国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下列措施与该计划的目标不符的是(

)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以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干扰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C.建立江豚的基因库,以保护江豚遗传多样性D.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禁渔计划,有利于长江鱼类资源的恢复,为江豚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使江豚获得更多能量;禁渔措施亦可避免被人类误捕误杀,从而降低江豚的死亡率,减少能量流向人类或流向分解者。A.管控船舶进出禁渔区域,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禁渔区域内水生生物的干扰,A不符合题意;B.对禁渔区域定期开展抽样调查,了解其物种多样性,可以评估物种资源现状,B不符合题意;C.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因此建立江豚的基因库,可以保护江豚遗传(基因)多样性,C不符合题意;D.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拯救长江水域的江豚等濒危物种,而不是清理淤泥、疏浚河道,以拓展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D符合题意。故选D。考向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16.(2022·山东·高考真题)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答案】A【解析】与普通稻田相比,稻田养鸭可以更好地利用耕地空间,增加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A.该稻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其水稻产量还显著高于普通稻田,而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因此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A正确;B.鸭取食害虫和杂草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B错误;C.该稻田增加了鸭子使得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因此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完全相同,C错误;D.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的能量利用率高,D错误。故选A。17.(2022·湖南·高考真题)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B【解析】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A.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A错误;B.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有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光,是物理信息的传递,B正确;C.捕食关系是指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的关系,硬壳蟹(非蜕壳)和软壳蟹(蜕壳)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摄食关系不属于捕食,C错误;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故选B。考向四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18.(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垃圾分类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基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害垃圾填埋处理可消除环境污染B.厨余垃圾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C.生活垃圾发酵能产生清洁可再生能源D.禽畜粪便作为花卉肥料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答案】A【解析】将垃圾资源化、无害处理可以利用有机垃圾中的能量外,还充分地分层次多级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减少了环境污染。A.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电池、过期药物等,此类垃圾若进入土壤或水体中,其中的重金属离子等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还会污染环境,A错误;B.厨余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经加工后可作为鱼类养殖的饵料,B正确;C.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可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沼气,此过程可再生能源,C正确;D.分解者可以将禽畜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作为花卉肥料,而释放的CO2可向无机环境归还碳元素,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D正确。故选A。19.(2022·浙江·高考真题)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地是(

)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群内个体的竞争 B.套种、间种和轮种体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不属于生态工程范畴 D.“过腹还田”可使农作物秸秆得到多途径的利用【答案】D【解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A.生物防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种间的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A错误;B.套种、间种和轮种是合理使用资源,体现协调原理,无物质循环的体现,B错误;C.风能和潮汐能的开发技术属于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体现整体原理,是生态工程范畴,C错误;D.过腹还田是指将动物粪便施投到农田,实现了物质的良性循环和多途径利用,D正确。故选D。分析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可以发现高考试题均考查有关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知识,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如2023年主要考察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如2022年主要考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环境污染及环境保护。如2021年主要考察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及多样性的价值。2024年高考很可能在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中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保护当地的环境保护。学生需熟练掌握基础生态知识20.(2023·浙江·统考一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答案】D【解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A.生物群落中各物种间通过捕食关系建立食物链,A正确;B.错综复杂的食物链构成食物网,B正确;C.营养级是指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正确;D.测算全部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D错误。故选D。21.(2023·海南·海南中学校考三模)采用原位治理技术治理污染水体,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态浮床植物可吸收水体营养和富集重金属B.为了增加溶解氧,可以采取曝气、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C.重建食物链时放养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摄食浮游动、植物D.人为操纵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和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A【解析】生态浮床是指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的含量。它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它能使水体透明度大幅度提高,同时水质指标也得到有效地改善,特别是对藻类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生态浮岛对水质净化最主要的功效是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通过吸收水中的N、P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植物根系与浮床基质对污染物质的吸附、过滤和沉淀作用,以及水中微生物的生化降解作用,使水中的过剩营养物质大幅度地减少,抑制水中浮游藻类的过量繁殖,使水体变清澈;同时植物的分泌物能大量降解有机污染物,可以加速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此外,由于植物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又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以加强。这种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植物可以输送氧气至根区和维持介质的水力传输上,从而为微生物创造了得以大量繁殖的微环境。微生物通过自身的作用,对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营养物进行分解,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水质。此外,植物还起富集水中重金属的作用。A.根据生态浮床的原理可知,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从而建立高效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吸收水中的N、P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削减富营养化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质,此外,植物还起富集水中重金属的作用,A正确;B.采取曝气可以增加水体的溶氧量,但是投放高效功能性菌剂及其促生剂等措施会导致耗氧量增加,B错误;C.蚌、螺等底栖动物作为初级消费者,主要摄食有机碎屑和藻类等,有效降低水体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C错误;D.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调整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A。22.(2023·山东济南·一模)如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图解,数字表示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肉食性动物同化的总能量为7.5×103kJ/(m2·y)B.植食性动物与肉食性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5.6%C.图中“输出”的能量是指各营养级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答案】C【解析】1、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②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2、能量去路: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向下一营养级;③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④未被利用。3、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利用+下一营养级同化+未被利用。A.肉食性动物从植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103kJ/(m2·y),=2.5×103kJ/(m2·y),人工输入了5×103kJ/(m2·y),共计7.5×103kJ/(m2·y),A正确;B.肉食性动物从植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103kJ/(m2·y),=2.5×103kJ/(m2·y),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0.05+0.25+2.1+5.1-5+4+9+0.5)×103kJ/(m2·y),=16×103kJ/(m2·y),所以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B正确;C.图中“输出”的能量是指各营养级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C错误;D.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还包括人工输入的,D正确。故选C。23.(2023·山东·模拟预测)在鱼塘适量种植莲藕,能达到水净、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莲藕和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B.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荷叶的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C.莲藕直接吸收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是水体不容易被污染的主要原因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植物可以吸收无机盐,不能直接吸收有机物。A.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莲藕和所有的鱼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藕塘里的鱼能捕食莲藕的病虫,莲藕和鱼混养可以减少病虫害,鱼能让塘内泥土松散,鱼可以净化水质,鱼的排泄物还是莲藕生长不可多得的有机肥,因此鱼与莲藕的种间关系为共生关系,A错误;B.荷叶挺出水面,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释放到空气中,该系统中鱼所需的氧气主要来自水中浮游藻类光合作用产生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水中的部分,B错误;C.过剩鱼饲料和鱼粪便都是有机物,不能被莲藕直接吸收,C错误;D.该模式综合考虑了自然-经济-社会效益,既净化了水体,还达到了鱼肥、景美、藕增产的多重效益,符合绿色生态发展观,D正确。故选D。24.(2023·河南·校联考模拟预测)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典型湿地季节性湿地中度退化湿地严重退化湿地湿地特征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无积水完全干涸,鼠害严重生物多样性指数2.72.42.11.5鸟类丰富度2517129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水平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答案】D【解析】分析表格数据,随着湿地退化,退化程度越严重,积水越少,并且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都下降。A.严重退化的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且鸟类丰富度也最低,故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错误;B.丰富度是物种数目的多少,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物种数目减少,B错误;C.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D.湿地具有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故选D。25.(2023·天津滨海新·统考模拟预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现了日常生活中减少生态足迹的理念,下列选项中都能减少生态足迹的是(

)①光盘行动②自驾旅游③高效农业④桑基鱼塘⑤一次性餐具使用⑥秸秆焚烧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⑤⑥【答案】A【解析】生态足迹:(1)概念: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2)意义: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越大。(3)特点:生态足迹的大小与人类的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不同,生态足迹的大小可能不同。①光盘行动可以避免食物浪费,能够减少生态足迹,①正确;②自驾旅游会增大生态足迹,②错误;③④高效农业、桑基鱼塘,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生态足迹,③④正确;⑤一次性餐具使用,会造成木材浪费,会增大生态足迹,⑤错误;⑥秸秆焚烧,使秸秆中的能量不能合理利用,造成浪费且空气污染,会增大生态足迹,⑥错误。综上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A。26.(2023·重庆·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多数植物遭到昆虫蚕食时会分泌茉莉酸,启动抗虫反应,如分泌杀虫物质、产生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物质等。烟粉虱能合成Bt56蛋白,该蛋白会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产生挥发物质吸引昆虫天敌体现了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B.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C.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比未被抑制的对照组快D.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可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答案】C【解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③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3、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点,但是目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生物防治。生物防治中有些是利用信息传递作用。植物产生挥发性物质,如吸引昆虫天敌的挥发性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捕食昆虫,这体现了化学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的功能,A正确;由于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因此,植食性昆虫以植物为食和植物抗虫反应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Bt56蛋白随烟粉虱唾液进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启动的抗虫反应,使烟粉虱数量迅速增长,若Bt56基因表达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增长会减少,而Bt56基因表达未被抑制的烟粉虱在寄主植物上的数量会增加,C错误;开发能水解Bt56蛋白的转基因植物能够抑制烟粉虱的数量增长,为控制烟粉虱提供防治措施,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27.(2023·贵州黔东南·榕江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科学家通过对化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一共发生五次大灭绝。第六次大灭绝开始于三万年前,持续到现在。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动物的捕杀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生境丧失。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总是使生物群落朝着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简单的方向发展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C.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使得某些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碎片化D.生物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答案】A【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平衡或稳态,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2、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直接价值: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A.人类活动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群落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A错误;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正确;C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在人类参与下,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C正确;D生物多样性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D正确。故选A。28.(2023·山东潍坊·校考二模)铁皮石斛常附生于树干上,以获取更多的阳光。某地在山桐子树干上种铁皮石斛,林下种辣椒,除了种植传统作物,还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价值更高的中药川射干。春天时中药种植基地内盛开的鸢尾花会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可以提高它们的光合作用速率B.附生于树干的铁皮石斛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D.中药种植基地的鸢尾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答案】C【解析】直接价值就是指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A.山桐子、辣椒与铁皮石斛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没有提高光合作用速率,A错误;B.为了获取更多的阳光,附生于树干的铁皮石斛,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错误;C.当地引导村民种植中药川射干,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自然发展,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C正确;D.中药种植基地的鸢尾花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C。29.(2023·山东·一模)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答案】B【解析】该人工生态系统的设计,遵循了循环原理,并没有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效率。A.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A、正确;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错误;C.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供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C正确,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没有提高各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D正确30.(2023·广东·一模)小麦秸秆可以做家畜饲料,家畜排泄物可培养食用菌,培养后剩余的菌渣可返还农田做肥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多级利用的同时也增加了能量的损耗B.菌渣作为肥料可以为农作物提供一定能量C.上述流程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循环原理D.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则能量利用率越高【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自生、循环、协调、整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A.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减少了能量损耗,A错误;B.农作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菌渣作为肥料经分解者分解后,可以为农作物提供生活所需的无机盐,B错误;C.上述流程符合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循环原理(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C正确;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随食物链的延长而递减,故并非食物链越长能量利用率越高,D错误。故选C。31.(2021·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可采用逐个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斗争最小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答案】AB【解析】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在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2、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概括为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大类。就地保护是指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这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易地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