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第27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程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纲要求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情分析1、将中国现代的对外开放与清代闭关锁国和海禁等联系,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将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联系,认识这两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3、将对外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及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联系,认识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考查我国的对外开放历程,认识只有融入国际舞台才能适应历史潮流,促进经济发展。结合地图识记学案知识梳理部分对外开放背景(古今中外)策略格局特点过程意义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浦东开发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引进来——走出去基础知识补充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些方面?(1)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1)实施区域不同:前者限于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2)权力大小不同: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在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3)政治体制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探究1

多角度认识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角度

世界角度

自身角度建国以前历史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西方发达国家经验亚洲近邻新兴经济体经验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发展世界主题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技、人才、资金、管理经验

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外国际交往的必然要求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究2

明清以前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历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试说明两次“封闭”和“开放”发生的时间和原因?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朝代史实特点

西汉

唐朝

两宋

元朝

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广州

市舶使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重要税源泉州元大都外贸繁荣官府控制朝贡贸易时间原因第一次封闭第一次开放第二次封闭第二次开放

明朝后期到1840年19世纪中期1949-1978年1978年以来自然经济倭寇西方殖民势力抗清势力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对外扩张封建社会后期的中国腐败落后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西方封锁包围中苏关系恶化文革外交遭破坏集中体制缺乏愿望要求

市舶司拓展1探究2

明清以前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历过两次由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试说明两次“封闭”和“开放”发生的时间和原因?旧中国的“开放”与当今中国的开放有何不同?

第二次开放第一次开放

背景主权独立

国力增强

主动进行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

原则平等互利

目的发展社会主义

内容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

结果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腐败落后被动开放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平等被迫开放商品销售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经济日益半殖民化探究3结合对外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谈谈你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成就:加入WTO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对外贸易国

……问题:地域经济不平衡贸易摩擦不断外贸依存度过高产业价值末端竞争力不高

……

对策:中西部开发规则意识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产业

……

认识:肯定坚持两面性利大于弊结合问题不断完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政府宏观调控对外开放英明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但有时难免会飞进一两只苍蝇。

----------龙永图

直击高考

直击高考123456789BADDCBACB10.趋势:上升(2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2分)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区(4分)答两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2分)9、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

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原因: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1C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1)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2)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引进技术和人才。(3)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4)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师生互动】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的不同?提示:(1)实施区域不同:前者限于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2)权力大小不同:前者只是在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在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3)政治体制不同: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时,为什么首选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提示:(1)近代以来,对外开放较早,历史上与海外有着密切联系,便于吸收外资。(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有着重要的工业基地。(3)海陆交通便利。(4)广东、福建等地是著名的侨乡,靠近港、澳、台,便于联系。4.分析理解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提示:(1)全方位:指对世界所有类型的国家开放。我们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同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2)多层次:指对外开放经历了由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地带、沿江开放地带、沿边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3)宽领域:指我国不仅在经济领域对外开放,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开放。(2)开放的性质不同。以前的开放是适应外国殖民主义的需要而开放,反映了外国对中国的侵略政策。当前的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3)开放的结果不同。以前的开放有利于外国的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当前的开放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特点及影响三年3考高考指数:★★【例】(2011·福建文综·T20)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高频预测】(1)在近年高考题中,对外开放的背景、特点、成就及与之相关的经济领域的变化、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及对外贸易发展等是考查的重点。(2)对外开放考查角度:对外开放的目的、过程、特点及影响,特别是与经济改革、外交政策转变等方面的内容间的联系的理解、认识。(3)复习对外开放格局时,注意联系国内国际背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等方面内容,理解对外开放的特点及影响。【变式备选】(2012·保定模拟)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外交成就的突破C.经济特区的设立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A1.(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C巩固练习2.(2009·山东文综·T13)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年份农业(%)工业轻工业(%)重工业(%)第一年26.632.141.3第二年27.234.338.5第三年28.836.734.5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