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地理试题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地理试题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地理试题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地理试题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地理试题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考试时间:2023年11月14日16:15-17:30试卷满分:100分★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考号、班级、姓名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在天宫空间站给广大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并向全球现场直播。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 A.星际物质 B.行星 C.卫星 D.彗星〖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属于行星,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围绕着地球转动,故“天宫”空间站属于卫星,C正确;星际物质(缩写为ISM),是存在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总称,A错误;行星是一种环绕恒星运动的天体,B错误;彗星,又称“扫帚星”,通常是指一类由冰、尘埃、气体等物质构成的天体,D错误。故选C。2.下列活动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风力发电 B.采煤 C.泡温泉 D.雨中行走〖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温泉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C正确;风、雨产生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A、D错误;煤炭的形成始于古代植物的遗体。这些植物在地表上生长时吸收了太阳的能量。随后,它们被埋入地下,并在长时间的高压和高温环境下逐渐转化为煤炭,B错误。故选C。下图为地质年代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⑤时期新出现的物种有()①鱼类②恐龙③蕨类植物④哺乳动物⑤裸子植物 A.②④⑤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4.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3.A4.D〖解析〗【3题详析】⑤时期为中生代,这一时期爬行动物盛行,如恐龙、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小型哺乳动物出现,②、④、⑤符合题意;鱼类出现在古生代,①错;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③错。故选A。【4题详析】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晚期,距今5.4亿年为前寒武纪,①②③为前寒武纪,距今2.5--5.4亿年为古生代,④为古生代,距今0.7亿年为新生代,⑤是中生代,⑥为新生代,D正确,故选D。5.2021年2月13日晚,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地震,这次地震被认为是10年前日本“311大地震”的余震。地震发生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福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们感受到无水平晃动,有上下颠簸 B.福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们感受到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C.福岛陆地上的人们感受到无水平晃动,有上下颠簸 D.福岛陆地上的人们感受到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答案〗A〖解析〗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摇晃,C、D错误,因为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因此在福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们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故A正确,B错误。2023年2月4日,美国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一意孤行地击落了19千米高空的中国气象气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被击落时气象气球的位置()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7.气球落下的过程中气温的变化()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答案〗6.B7.C〖解析〗【6题详析】美国位于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对流层的高度一般为10~12km,则由此可以推断出气球被击落时应位于平流层。故B正确。【7题详析】气球位于平流层,下降过程中先穿过平流层再到对流层,所以气温的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故C正确。春节期间,大棚草莓采摘成为不少市民过年的休闲方式。图1为某地的大棚草莓,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能量最强部分是红外波段 B.②表示大气逆辐射 C.③表示地面辐射 D.④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9.在冬季为了保温,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 A.增强地面辐射 B.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 C.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以增强大气逆辐射 D.增强地面保温10.春节期间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流动状况最可能是() A. B. C. D.〖答案〗8.D9.C10.A〖解析〗【8题详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被削弱后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故BC错;其中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正确;太阳辐射能量最强部分是可见光波段,A错误。故选D。【9题详析】根据大气增温原理,空气中能够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水汽和二氧化碳,而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主要是为了通过加大水分蒸发量而增加大棚内空气中的水汽的含量,从而达到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进而增强大气逆辐射来起到夜间保温的作用,C正确,D错误;地面辐射强度与地面温度有关,傍晚向棚内浇水会使地面的温度降低(水分蒸发时会因吸收地面热量而使地面温度降低)反而会使地面辐射强度降低,A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是先吸收增温,然后再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回地面,不存在反射地面辐射的情况,B错误。故选C。【10题详析】由于大棚具有较强的保温作用,因此大棚内气温高于大棚外,当大棚的门打开时,大棚内外空气出现冷热不均,棚内空气因热而上升,棚外空气因冷而下沉,水平气流门下端由棚外流向棚内,门上端由棚内流向棚外,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3年10月6日,受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影响,广东汕头等地区普降暴雨或大暴雨,市区低洼地带出现内涝积水。近年来汕头市积极推进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雨洪公园、增加湖体等,提升对雨水的吸纳和蓄滞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内涝。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台风“小犬”从形成、移动到登陆的过程中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 A.③①④ B.①②③ C.②①④ D.④⑤⑥12.近些年,为应对城市内涝问题,很多地区提出了海绵城市概念,海绵城市主要改变的是() A.③增加 B.①增加 C.④减少 D.⑤减少〖答案〗11.A12.D〖解析〗【11题详析】台风的形成要有足够广阔的热带洋面,海水蒸发为其提供足够的水汽和充足的热量,因此台风的形成过程中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③蒸发;台风在移动过程中,也携带了大量的水汽,故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有①水汽输送;通风登陆后带来的高强度降水参与的水循环环节是图中的④,降水增加了对陆地径流⑤、⑧的补给,以上环节构成了海陆间水循环。综上可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题详析】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下渗⑦,增加地下径流⑧,减小地表径流⑤,对降水④等其他环节影响不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3.图中表示大西洋表层温度、密度、盐度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14.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比副热带海面海水() A.温度低、盐度低、密度大 B.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 C.温度高、盐度高、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大15.吃水深度,简称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一艘轮船在大西洋中航行,吃水深度不断变化,影响吃水深度的直接因素是()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运动 D.海水密度〖答案〗13.D14.B15.D〖解析〗【13题详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线①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符合海水密度变化曲线;曲线②自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符合海水温度变化曲线;曲线③自副热带海区向南北递减,符合海水盐度变化曲线,D正确,ABC错。故选D。【14题详析】由上题可知,曲线①表示海水密度,曲线②表示海水温度,曲线③表示海水盐度,赤道附近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小,B正确,ACD错。故选B。【15题详析】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也叫吃水深度,其与水的浮力有关,浮力大小直接取决于海水密度,D正确,温度、盐度对吃水深度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因素,A、B错误;海水运动不会影响吃水深度,C错误。故选D。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地理模式图是常用来探究地理原理和规律的方法之一。图为某地理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局部,曲线a、b、c、d为行星公转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a、d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行星名称)的公转轨道,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行星位于_________(填字母)轨道。(2)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曲线c、d表示光球层,那么阴影部分之间示意的太阳大气层是_________,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_,其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年。(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c、d之间示意_________,软流层位于________(填字母)之间;曲线b代表的是_________界面,地震波传播至此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答案〗(1)土星地球d(2)色球层太阳耀斑11(3)地核b、c莫霍④.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大〖解析〗本大题以地理模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及太阳活动、地球内部圈层、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材料和图文中获取地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析】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的公转轨道之间,那么曲线b是小行星带外侧的巨行星——木星的公转轨道,曲线c是小行星带内侧火星的公转轨道。太阳系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是地球,其公转轨道位于火星公转轨道的内侧,故d表示地球公转轨道,a为土星公转轨道。【小问2详析】若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曲线c、d之间的太阳大气层为最内侧的光球层,那么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耀斑,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小问3详析】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c、d之间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内侧的圈层一地核,软流层位于地幔顶部,即b、c之间;曲线b代表的是地幔与地壳的分界面——莫霍界面,地震波传播至此界面时波速发生的变化是横波、纵波传播速度突然增大。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上海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图1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的变化图,图2为上海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图。(1)城市热岛效应是指__________的现象,图1中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_________。该地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________。(2)影响城区与郊区温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3)作为未来城市的主人,请你为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提出建议。〖答案〗(1)城市中心区域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波动上升夏季(2)主要原因有:城市与郊区地面状况不同,热力性质有差异;生活、生产、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大气污染重,保温作用增强;城市建筑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散发。(3)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卫星城和新区,分散城市布局;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解析〗本题以上海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为材料,涉及热岛效应产生的原因、缓解热岛效应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小问1详析】据材料可知,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特征为波动上升。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季节,是城市与郊区温差最大的季节,由图中信息可知,夏季时,城区与郊区的温差最大。【小问2详析】据材料可知,城市与郊区地面状况不同,城区以水泥地面为主,郊区以绿地为主,二者热力性质有差异;城区人口多,生活、生产、交通工具释放大量废热;城市大气污染大,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城区中城市建筑密集,不利于热量的散发,而郊区建筑密度较小,利于热量散发。【小问3详析】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的措施,可从减少热量的产生,加快热量的散发两方面分析。扩大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建设城市通风廊道,加快城区热量的散发;建设卫星城和新区,分散城市布局,减少城区热量的产生;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使用清洁能源等。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西海固地区位于宁夏南部,包括固原、西吉、泾源、彭阳、海原、隆德、同心、盐池8县,该地区气候干旱,是我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长期以来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区域贫困和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治理山区水土流失,该地区在沟谷中修建了谷坊等防治工程。谷坊是在易受侵蚀的沟道中,为了固定沟床而修建的土石建筑,高度一般为1~3米(图1)。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科技人员在固原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图2)。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海固地区在福建省的对口帮扶下,人们在砂田(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的砂石覆盖层,进行耕作种植,砂田作物的产量高,品质好)上发展葡萄种植、红树莓种植等产业增收渠道,走出贫困。(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盐池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2)指出谷坊在沟谷水土流失治理中所改变的水循环环节。(3)据图2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4)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葡萄的好处。〖答案〗(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白天,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2)增加水分下渗;减小地表径流。(3)1~6时(或凌晨),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原因:临近南部半湿润区,水汽较多,此时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4)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侵蚀,保持水土。〖解析〗本题以西海固地区为材料,涉及大气受热过程、水循环环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