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住房问题_第1页
浅谈中国住房问题_第2页
浅谈中国住房问题_第3页
浅谈中国住房问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住房问题摘要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我们不禁感叹,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连一个主的地方都没有?为什么国家的宏观调控没有抑制这种不健康的现象?要怎样才能彻底解决住房问题?关键字积极适用房贫富差距房价引言中国,这个泱泱大国拥有世界第三的国土面积和世界第一的人口数,听起来好像很自豪,但是看看全世界国土面积大的几个国家那个不是地广人稀?再大的数字除以13亿也会变得很小。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住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一、中国居民住房情况1、国有土地上居民住房的实际状况(以南京市为例)全市国有土地上的居民住房建筑面积总量为12089.66万M2,其中:江南八区7717.14万M2;三区二县4372.52万M2。居民户均拥有住房户均套数为1.16套/户,其中:市区(11个区)1.15套/户;两县1.18套/户。全市户均面积为88.91M2,其中:市区87.51M2;两县127.77M2。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2.21M2,其中:市区31.78M2;三区二县43.53M2。这是我市国有土地上的居民住房的基本“家底”,总的态势两县最高,三郊区高于主城八区。从上述数据可知,目前我市全市城镇住房人均建筑面积已超过了30M2的小康目标,达到了32.21M2,到年底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还将进一步增加,我市居民住房情况已经达到全国中等偏上水平。2、住房需求和住房保障情况住房需求方面,我市居民对住房的满意率分别为:全市83.5%;市区83.3%;两县89.3%。其中江宁区的住房满意率达到97.7%,接近百分之百。城镇居民近几年有实际购房需求的户数占全市总调查户20.4%,其中:市区占20.5%;两县占20.9%。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方面,全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M2以下且人均月收入在750元以下(住房保障双控线)的户数约有7.23万户,其中市区符合住房保障双控线的有7.13万户;江南八区符合住房保障双控线的有6.5万户;两县住房情况比较好,需要保障的人群相对较少。这只是官方的统计数据,而市民们都知道,这不过是贫富差距过大产生的假象,现在的南京还有很多人一家挤在十几平米的小房子里也有很多富人拥有不止一处的房产。今年是中国房改的第20年。20年了都没有解决。怎样在这个富人更富穷人却更穷的社会里达到一种平衡似乎是一个无法协调的世界性难题。二、为什么无处安身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最重要的事,但是现在的中国有无数的家庭面临着即将拆迁却又没钱买房的尴尬局面。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1、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从01年到07年一季度,全国平均房价由2000元/平方米快速升至3500元/平方米,增速最高的05年曾达到20%。房价的上涨有不同因素的影响。以2007年为例,由于流动性过剩、土地购买价格和开发建设成本上涨较快、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和房地产投资性比例提高及住房有效供应不足等原因,全国商品房价格普遍加速上扬。1至4月,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涨幅还在5%至6%之间徘徊,进入5月,涨幅升到6%以上,6月涨幅突破7%,8月上涨8.2%,10月上涨9.5%,11和12月连续两个月涨幅高达10.5%。虽然局部地区房价在年底出现一定的回调和振荡,房价环比涨幅开始下降,但整体上仍在高位运行。2007年一至三季度,地价上涨也过快。导致土地资源过快、过度向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房地产企业及上市公司集中。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加快,但商品住房市场有效供应不足,中小套型住房供不应求2007年,商品住宅投资大幅度的增长,并没有缓解市场供不应求的矛盾。商品住房市场有效供应不足,一与一些开发商取得土地后没有按期开发有关;二与二手房交易和租赁市场不活跃有关;三与调整供应结构缓慢有关。开发用地,形成有效商品房市场供应的不足一半,一半以上的还未动工开发。二手房交易市场和租赁市场不活跃,也是造成住房市场有效供应不足的重要原因。据40个重点城市2007年1-12月统计数据,二手住房成交总面积同比增长10.92%,低于新建商品住房登记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近14个百分点;二手住房成交面积与新建商品住房登记销售面积的比例为40%。租赁住房是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外来人口、年轻人和刚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希望选择的一种重要居住方式。但是,我国目前租赁市场也明显滞后。不少拥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住房闲置,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不利于改变目前住房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3、中等及中等偏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凸现目前,这部分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资格不够,商品住房价格支付不起,二手房选择的余地有限,政府还缺少有效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在房价较高、涨幅较快的大中城市,此矛盾十分突出,应该引起政府和市场的高度重视。2006年以来,一些房价涨幅较快的城市,通过发展限价商品房和经济租用房等办法,帮助解决了部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但同时也要看到,各地的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差异很大,要把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住房保障体系,需要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经济适用房建设也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公共资源。当前,政府应当首先将有限的资金和土地资源给予最需要支持和补贴的低收入保障家庭。对于中等及中等偏低收入的家庭,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解决他们的住房难问题;更需要政府建立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通过金融、财税等政策的支持,鼓励通过市场,包括二手房交易和租赁市场,逐步形成适度、多样、梯次供应和消费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三、真的无法解决么?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能做的只是束手无策么?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世界各国都在为此做着努力,中国也不例外。在房改的20年中中国也走了不少弯路,从中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经验教训。其一,在住房体制转换上矫枉过正,甩包袱过疾,“全盘市场化”直接导致保障短腿。保障体系严重缺失,百姓对高房价的切肤之痛由此而生。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全福利的方式解决安居问题,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用全市场的方式破解住房难题。1998年,被看作房改纲领性文件的国发23号文令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了房地产市场的主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