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文学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文学为什么而作,为什么人书写,关涉文学本质论。(2)中国古代文论有从“世界”角度来理解文学本质的传统,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感物说”,认为文学源于创作主体对生活的感受,这一观点影响深远。苏轼基本上遵循传统诗学中心物交感、主客合一的理论观点,认为诗文是创作主体在感受外在世界的基础上内在精神境界的艺术呈现。他在《南行前集叙》中云:“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正是山川风物、贤人胜迹等自然与社会事物激发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在《辨杜子美杜鹃诗》中提出作诗应是“类有所感,托物以发”;在《题渊明〈饮酒〉诗后》中阐述了“境与意会”的妙处。(3)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苏轼强调文学创作是主体情感体验和内在情结的自然流露,但在根本上也离不开对客观世界的感发,这样才能达到主客互融、天人合一。(4)眼下,有些创作者忽视中国的现实土壤和传统文脉,简单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在此背景下,苏轼的观念对我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纷繁复杂的文学现象中辨清文学的本质,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谓言之有据、内涵深刻。他在《题柳子厚诗》中认为“诗须要有为而作”。《答虔停俞括》云:“今观所示议论,自东汉以下十篇,皆欲酌古以驭今,有意于济世之实用。”在《王定国诗集叙》中评赞王定国的诗“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6)在当下,文学的本质要求是要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新时代的文学需秉持“有为而作”的理念,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来观照世界,从人民的实践和多彩的时代中汲取营养,反映人民改革创新的火热实践与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为时代和人民放歌。(7)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要经历创作动因、艺术构思与语言呈现等复杂过程。“无意为文”是古代诗学中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命题,苏轼极力倡导,体现出他对文学创作重要规律的深刻认识与体悟。(8)苏轼认为诗文创作“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应“有所不能自己而作”,不可勉强刻意为文,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创作妙境。《子思论》有云:“昔者夫子之文章,非有意于为文,是以未尝立论也。所可得而言者,唯其归于至当,斯以为圣人而已矣。”也就说,孔子为文并非刻意而作,但他所说的都恰到好处。苏轼在《答谢民师书》中认为,诗文创作应“如行云流水”“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样就能达到心、手、器高度统一,以致“无思”而“辞达”。又《书黄子思诗集后》云:“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强调诗文创作应以“无意”发之,在物与我、情与境悠然感会之际,自然而发、自然而成,方能成“天下之至文”。(9)情感性是文学审美活动的基本特征。苏轼的“无意为文”还表现在对情感表达的重视,特别强调真情实感的流露与抒发。《读孟郊诗二首》有云:“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有如黄河鱼,出膏以自煮。”苏轼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称许孟郊的诗作情真意切,完全是诗人内在情感与生命情结的真实流露。《录陶渊明诗》又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不难看出,苏轼是以情感是否真切论诗,认为诗文贵情真,不伪饰,不造作。当前,有些创作者为了快出作品、多出作品,出现模仿抄袭、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等弊端。这类创作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感,也就很难激发读者共鸣、促进情感交流。(10)那么,诗文创作如何才能做到“无意为文”呢?这涉及文学创作中复杂的精神活动,跟艺术直觉、艺术情感、艺术想象等密切相关。苏轼对于诗文创作的心理机制有着准确的把握。(11)他认为,在创作中主体内心必须“空”“静”,以充分集纳、感知外物并进而达到自由兴发的直觉表现境界。《送参寥师》云:“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超然台记》中主张“游于物之外”,而反对“游于物之内”,对外物采取超然静观的态度。“空”“静”的心理状态,可以排除外界不必要的千扰,使物象保持其自然状态自由地进入主体内心,主体就可以物我两忘、心物合一,凝神观照创作对象。“空静”不但有助于创作主体感知外物,还能使主体超越自我,超然物外,超越时空、因果之限制,促使神思发轫,从而进入自由兴发的直觉表现阶段,这是文学创作臻于得心应手与自由境界的重要前提。(摘编自姜春《有为而作·无意为文·美未忘箴》)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融合个人丰富的创作实践经验,在大量的书信、序跋以及诗文作品之中,广泛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诗学见解。B.“有为而作”的文学理念体现了苏轼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准确认知,也为新时代文学提供了创作遵循,具有共通性。C.“有为而作”强调文学的道德评价与教化功能,“无意为文”推崇诗文自然妙成,虽各有侧重,但都关涉文学本质。D.苏轼能够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诗文创作的规律和心理机制,他认为,只有内心空静,才能够创作出情真意切的诗文。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在提及陶渊明时,称其诗“境与意会”“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可见陶诗备受苏轼青睐。B.文学创作因物触兴,有感而发,作品折射宇宙、自然生命精神的手段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C.苏轼在“感物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为而作”命题,进而参透了文学创作中主客体的关系。D.苏轼认为诗文创作应“如行云流水”,使其自然而成,尽量不在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刻意为文。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5)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名章俊语纷交衡,无人巧会当时情。”B.《次韵朱光庭喜雨》云:“清诗似庭燎,虽美未忘箴。”C.《凫绎先生诗集叙》云“先生之诗文……凿凿乎如五谷必可以疗饥,断断乎如药石必可以伐病。”D.《书〈黄子思诗集〉后》云:“佳句妙语……美在咸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4.在行文中,作者为何穿插对当今一些文学创作者的批评?(4分)5.请依据文中“无意为文”的观点,评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变形记陈巨飞王太贵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醒来后变成了公众人物。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群人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吴老三走了过来,他是王太贵的老板,一个包工头。平时一向比较张狂,这时,他拿着锦旗走到王太贵身边,蹲在病床前,把锦旗的另一端放在王太贵虚弱的手上。长枪短炮又咔嚓咔嚓地闪了一通。王太贵感到头晕目眩,闭上眼晴睡一觉再说。等王太贵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深更半夜了。他终于看清“见义勇为”四个烫金的大字。锦旗压着几份报纸,王太贵从报纸的大标题上骤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吓了他一跳。他抽出报纸一看,标题写着:农民工制服绑匪,王太贵大义灭亲。王太贵就大概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躺在这里了。故事要从之前说起。王太贵因吃苦耐劳而成为钢筋工带班班长。张勇是王太贵大舅的儿子,一直娇生惯养。为了给表弟盖房子,大舅还欠王太贵三万块钱呢。张勇心里也急,他在村里当个小电工,赚不了什么钱。在王太贵的说情下,张勇很快就成了吴老三手下的水电工。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张勇接了这个差事后,身边就围满了各种推销建材的业务员。王太贵对张勇说,不能被别人的好处冲昏了头脑,工程验收不掉,自己就要吃大亏了。张勇的活还真没验收掉。张勇越想越气,心想自己出来干了半年活,一开始信了业务员的哄骗,没通过验收也就算了,后来整改得很认真,凭什么吴老三不验收﹖就是想赖账!我看他就是黑心包工头……张勇气不过,三杯酒下肚,各种委屈涌上心头。正当吴老三向客人介绍工程进展情况时,张勇一把揪住吴老三,腾地从背后抽出菜刀将他绑架了。就在警察多项营救方案失败、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却突然从天而降,重重地落在张勇的身上。巨大的惯性撞开了吴老三,直接把张勇扑倒在地上。等大家缓过神,发现张勇在这个人身下一动不动,汩汩地流着鲜血。报道后面,王太贵看到记者的名字,他叫胡文。他决定天亮联系胡文,说明真实情况,再按事实报道。事实是:王太贵正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扎钢筋,叫张勇不要冲动,放下菜刀,他就朝脚手架的边缘挪了挪,没想到一时不慎,从五层楼上摔下,落到张勇的头上,出于偶然救了吴老三,压死了张勇,这才捡了自己一条命。当然不是见义勇为,更不是什么大义灭亲。这个报道要是被家人或是大舅看见了,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误会。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王太贵醒了。病房里多了一个50多岁的秃顶男人,他说他叫胡文,报道是他写的,应上级要求,想再作深入报道……王太贵心想,怎么就送上门来了。王太贵向胡文说明了真实情况。他说。我害死表弟,还成了英雄,家里人怎么看我?胡文说,你说了谁会信﹖如果说出事实,你大舅一家仍然要找你麻烦,社会上反而会笑话你。你把挣来的钱孝敬你大舅一家,我再帮你证明。这样于你、于我、于大家,都很有好处。他也想了想,胡文说的好像真有些道理。可是这样“顺其自然”,心里又很不安。老婆说自己都回娘家了,大舅和大舅妈吵得受不了……胡文建议王太贵继续“装英雄”,一方面可能是“装”比“不装”好,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胡文马上要评定高级记者的职称。胡文前一段时间一直努力,就是想制造一些响动,给自己加分。胡文从医院出来,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被谁绑架了。胡文的稿子发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新安县的文明办主任刘义民的注意。他已经干了十五年正科了,这么多年来,提拔的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王太贵的出现让刘主任看到了这种运气。他叫来胡文,问起王太贵的情况。胡文说,如果想上报他为亮点人物,还是要慎重。紧接着,王太贵就作为亮点人物候选人报上去了。今年的评选和以往稍有不同,增加了微信投票的环节。王太贵的伤幸亏无大碍。住院期间,家人来了几次,听家人说,大舅妈之前几乎是每天来哭一次,现在偶尔还会来家里哭一场,但成为一种习惯,都见怪不怪了。有一天,有个医生对他说,王太贵,我们都在给你投票呢!你现在全省有名了。王太贵了解了怎么回事后,就让胡文联系刘主任。胡文说,你忘了我们当初约定的事吗?再说,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王太贵说,不行,我要找刘主任。见到了刘主任,王太贵说明了情况,表示要退出评选。刘主任生气地说,你为什么现在才说这些?马上评选结果都要下来了,你在这里搞什么飞机?既然误会已经形成,就不可挽回了。再说,这已经不是你个人的事了,这是全县的大事。你骗了人,也就是胡记者和我骗了人,也就是我们全县骗了人,你难道让别人喊我们县是骗子县吗?刘主任说。王太贵说,我不想当骗子。刘主任说,那不就成了,你一个人用善意的谎言化解全县的诚信危机,也是一种见义勇为。你现在不就是担心对不起你大舅一家﹖到时候我和胡记者一起去你大舅家说明情况,化解误会。王太贵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刘主任和胡文相视一笑。王太贵也就顺利评上了亮点人物,也因为这一因素,新安县被评为先进县。当然王太贵不知道,胡文已经获得高级记者职称。刘主任也得到了重用,任政府办主任。他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看一看镜子,一看就是半天。有一天,他想他得回家看看了。一回到家,大舅和大舅妈就来了,大舅妈突然号啕大哭,紧接着,大舅也泣不成声……王太贵看见夕阳渐渐地熄灭,掉入山那边的深渊去了。他摸清了刘主任的生活轨迹。当刘主任迎上去接女儿的时候,王太贵挡住了刘主任和女儿的去路。刘主任说,不是我不帮你,你用脚趾头想想,木已成舟的事,我说了又有什么用?王太贵拉住刘主任说,不行,你要帮我证明,我们到电视台去。“神经病!”刘主任挣脱王太贵,把他推倒在地。王太贵起来后,扑上前去抓住了刘主任的女儿,从背后抽出水果刀。他用命令的语气对惊魂未定的刘主任说,“快叫记者来,我有话要说!”不一会儿,警察和媒体都来了,劫持着人质的王太贵被包围在中间。看到刘主任紧锁的眉头,王太贵一阵释然。(选自2021年第5期《小说林》,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既表现了人们对王太贵敬仰的心情,也表现了王太贵身份变化后难以适应的心理。B.“刘主任和胡文相视一笑”,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刘主任和胡文说服王太贵后的开心,而且写出了他们对王太贵盲目顺从的满意。C.“夕阳渐渐地熄灭,掉入山那边的深渊去了”,这句话实写王太贵所看到的眼前之景和王太贵绝望又无助的心境。D.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既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同一人物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7.关于本文“人物设置”的解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勇是进城农民工,他“缺少经验”“贪图小利”又“性格冲动”,是故事发生的“人物引子”。B.大舅妈是典型的母亲形象,丧子让她痛不欲生,正是她的一次次哭诉,使得王太贵回归了自我。C.刘主任是基层官员,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抓住提拔的机会”,他的出现使小说主题得以提升。D.胡文是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他的一篇主观臆断的报道,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推动了情节发展。8.小说围绕“绑架”展开,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绑架”的含义。(4分)9.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见过“变形”,如《蜘蛛侠》《超人》。在课文中读过“变形”,如《变形记》《促织》。请从“变形”的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意义三方面去分析本文的特别之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抛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士人十重不义必有士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选自《墨子·非攻上》)材料二: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己,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己。'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滕文公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若以此A说B往C杀D十人E十重F不义G必有H十死罪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鸡豚,指鸡和猪,古时候农家所养的禽畜。豚也指猪,与豕相比,豚指的是小猪。B.仁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意为仁爱与正义,孔子云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C.什一,古代十分税一的赋税制度,数字用法与《促织》中“冀有万一之得”不相同。D.今兹,意即今年,这里“兹”的意义与《墨子》中“兹甚”的“兹”的意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的君子都懂得谴责杀人这样的错误行为,但对于大行不义攻打别人的国家,反而大加赞美。他们这是明知故犯。B.《非攻》一文,体现了墨子的独特风格,语言浅显,逻辑严谨,层次井然,在论证中反复论说,务求把意思说得清楚明白。C.戴盈之认为免除关卡和市场的赋税,目前还做不到,请求减轻赋税。孟子不赞同这样的做法。D.《孟子》的论辩艺术,表现在善于抓住对方观点的疏漏,触类旁通,引申发挥,让对方理屈词穷,这在选文中可见一斑。1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4分)(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4分)14.两篇文章都围绕“不义”展开论述,所持观点有何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初寒病中有感陆游楚水枫林霜露新,白头一叟正吟呻。牛衣未起王章疾①,马磨何伤许靖贫②。治道本来存简册,神州谁与静烟尘?新亭对泣犹稀见③,况觅夷吾④一辈人。【注】①王章,汉代人,刚直敢言,初为诸生学长安,疾病,无被,卧牛衣中。后用作为官刚直的典实。②许靖,东汉人,曾一度陷入贫困,要靠赶马拉磨,亲自劳作来过生活。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后用来指对沦陷国土的怀恋。④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字夷吾,助齐桓公成就霸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的题目,点出了诗歌创作的季节、背景和诗歌的主要内容。B.首联刻画了一位于楚水枫林间,冒着严霜,浅唱低吟的白发诗人的形象。C.颔联引用王章和许靖这两个人物,暗指国家需要他们这样经受苦难的能臣。D.颈联直接表现了诗人对当权者疏于研读史书、缺乏治国之道的不满。16.本诗与《书愤》都是陆游晚年所作,但诗人表达的情感不完全相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解释了颜渊什么是“仁”的疑惑,并强调一旦做到这一点,就能达到“”的效果。(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素来气度豪迈,对自己的才干充满自信,在《将进酒》中也有类似表达:,。(3)同样是描写塞外黄昏时的风景,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壮阔,而高适的《燕歌行》则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时值暮春之际,史湘云无聊,因见柳花飘舞,便偶成一小令,调寄《如梦令》,其词曰:岂是绣绒才吐,卷起半帘香雾。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自己作了,心中得意,便用一条纸儿写好,与宝钗看了,又来找黛玉。黛玉看毕,笑道:“好,也新鲜有趣。我却不能。”湘云笑道:“咱们这几社总没有填词。你明日何不起社填词,改个样儿,岂不新鲜些?”黛玉听了,偶然兴动,便说“这话说的极是。。”说着,一面吩咐预备了几色果点之类,一面就打发人分头去请众人。这里他二人便拟了柳絮之题,又限出几个调来,写了绾在壁上。众人来看时,以柳絮为题,限各色小调。又都看了史湘云的,称赏了一会。宝玉笑道“这词上我们倒平常,少不得也要胡谄起来。”于是大家拈阉,宝钗便拈得了《临江仙》,宝琴拈得了《西江月》,探春拈得了《南柯子》,黛玉拈得了《唐多令》,宝玉拈得了《蝶恋花》。紫鹘炷了一支梦甜香,大家思索起来。……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唬了一跳。丫鬟们出去瞧时,帘外丫鬟嚷道:“一个大蝴蝶风筝挂在竹梢上了。”众丫鬟笑道:“好一个齐整风筝!不知是谁家放断了绳,拿下他来。”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娇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紫鹃笑道:“,单他有这个不成?我不管,我且拿起来。”探春道:“紫鹃也学小气了。你们一般的也有,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怕忌讳。”黛玉笑道“可是呢,知道是谁放晦气的,快掉出去罢。把咱们的拿出来,。”紫鹃听了,赶着命小丫头们将这风筝送出与园门上值日的婆子去了,倘有人来找,好与他们去的。18.请将文中波浪线处的短语替换成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0.请以对偶句的形式对选文主要情节进行概括。(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常的皮肤有完整的屏障功能,可以抵御外界物理、化学等各种刺激。皮肤屏障就像一堵坚实的砖墙,表皮角质形成的细胞相当于一块块砖头,细胞间的基质就像水泥,将砖头紧密连接在一起,最外层还有皮肤分泌的脂质等成分覆盖,构建起完整且坚实的皮肤屏障。当屏障功能受损时,砖墙结构出现松散、变薄的情况,这时外界灰尘、花粉、病原体、化妆品等物理、化学刺激就很容易进入皮肤,引发一系列过敏反应,皮肤会出现干燥、红肿、瘙痒、刺痛等不适感,如果皮肤屏障功能长期得不到恢复,症状反复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敏感肌。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都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而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之就是过度清洁。现在的小仙女们都很重视面部清洁,应运而生的洁面产品也非常多,这些产品会使皮肤自身分泌的油脂被过度清除,且会使角质层变薄。如果频繁、长期使用,新生的角质形成的细胞来不及补充脱落的细胞,角质层长期变薄、松散,就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破坏,非常容易出现红斑、刺痛、瘙痒、干燥等敏感症状。21.下列句子中的“就”和“就很容易进入皮肤”中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春天就要来了,可也不要忘却寒冬里紧紧呵护着你的人儿。B.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爱一个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C.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D.这些年他就爱书法,对唱歌、跳舞、运动等似乎兴趣不浓。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4分)五、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史记》这一瞬间的礼物,穿越生活中的一切,来到我的身边。我要把它编入歌词,谱进乐曲;我要把它保存在美的天国里。——泰戈尔创新,有突破时的冲刺一瞬,更有提前铺垫着解锁未知的漫长探索。——新华社2024年元旦献词在中国历史的千年,在少年前行的路上,有多少这样的漫长与一瞬。请结合材料,以“漫长与一瞬”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都关涉文学本质”错。第5段和第6段都提到:在当下,文学的本质要求是要对社会、时代和人民“有为”,“无意为文”强调诗文创作应以“无意”发之,在物与我、情与境悠然感会之际,自然而发、自然而成,不涉及“文学本质”。故选C。2.AB“作品折射宇宙、自然生命精神的手段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偏概全;原文是说“无论因物触兴、有感而发,还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都是创作主体通过诗文折射宇宙、自然之生命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手段”。C.“……进而参透了文学创作中主客体的关系”关系颠倒;原文“基于对文学与‘世界’关系的清晰准确的认知,苏轼提出了“有为而作”的命题”,可见参透文学创作中主客体的关系在前。D.“尽量不在结构和语言等方面刻意为文”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应‘有所不能自已而作’,不可勉强刻意为文,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创作妙境”,没有强调“结构和语言等方面”。故选A.3.D第(5)段观点是:“有为而作”就是强调诗文要具有道德评价与教化的功能,从而有益于国家、社会与民众。A.强调诗文不能过分追求形式和技巧,从反面论证诗文应反映现实内容,具有批判精神。B.强调诗文有箴诫、济世之用;C.用“疗饥”“伐病”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什么是诗文的“有为”;D.强调文学的审美特征和艺术性;ABC三项适合作为论据支撑第五段的观点。故选D。4.①揭示一些文学创作者偏离传统文化诗论的事实和原因,体现写作的目的性。②从反面阐述苏轼的诗学理论在传承传统文化、辨清文学本质、指导诗文创作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突出其现实意义。5.①词是“记梦”,词人梦回故乡,与妻相逢,十年生死相隔,“不思量,自难忘”,对亡妻的思念使词人“有所不能自己”而创作此文,是谓“无意为文”。②词采用白描手法,如话家常,自然深刻,平淡之语中自然流露出词人的死别之悲、独处之苦、世路之艰,将夫妻之情表达得深婉挚着,可谓情真意切。③词人内心“空”“静”,使“孤坟”“轩窗”“明月”“松冈”等物象自由地进入内心,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词人超越自我、超越时空,可谓得心应手、自由为文。6.C这句话实写王太贵所看到的眼前之景,虚写王太贵绝望又无助的心境。7.B不全是因为大舅妈的一次次哭诉。家族的压力只是王太贵回归自我的原因之一,还有自我的反省、公众的审视等原因。8.(4分)①真实的有形的绑架张勇将包工头吴老三绑架王太贵将刘主任的女儿绑架.②无形的道德的绑架:胡文、刘主任为名利所绑架;胡文、刘主任把王太贵推上“亮点人物”,以“否则全县成为骗子县”等名称“绑架”王太贵;王太贵为“英雄”身份绑架。【评分细则】共4分。能从实的(明的、有形的)绑架和虚的(暗的、无形的、话语的、道德的)绑架进行分类答题,有分类或分层答题意识给1分;结合文本,第一点答到其中任意一点给1分,第二点答到其中任意两点给2分。9.(6分)①情节内容:王太贵因为一场道德绑架变形为英雄,最后又用绑架的方式实现自我拯救,找回自我,变回普通人。②人物形象:王太贵吃苦耐劳,老实本分,不为名利所动,在变形的故事中完成了自我救赎,唤回本真。③主题意义:王太贵“变形”反映的是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被金钱、名利.道德等外物支配“异化”而挤压变形的思考,表现对底层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反省与深思,表达出对回归真实自我,回归内心安宁的呼唤。10.CEG11.C两者数词用法相同,分数表示法。12.A后文说明他们不能分辨义与不义,因此不能说“明知故犯”。13.(⑴请(允许我慢慢地)减少它(偷鸡的数量),我每月偷一只鸡,来等到明年,再停止。(4分2比如堆一座山,就差一筐土没有成功,停下来,是我自己停下来的。(4分)14.墨子的观点是不义有大小,攻国是大不义:孟子的观点是知其不义应及时改正。(3分)文言翻译:文本一:如果有一个人,进人家果园,偷人家桃李,大家听到就谴责他,上面执政的人捉获就惩罚他。这为什么呢?因为他损人利己。至于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的,比进人家果园偷桃李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进人家牲口棚,牵走人家马牛的,这比偷人家鸡犬大猪小猪更不义。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他损人更多。如果损人越多,他越是不仁,罪越重。至于杀无辜的人,剥下人家的衣服皮袄,拿走戈剑,这比进人家牲口棚牵走马牛又更不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