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北省黄冈市宝塔中学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拾(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qióng)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B.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biāo)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pèi)公么?C.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株枯桕(jiù)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lài)子”。D.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静悄悄的,人们听到的只是沙锥鸟扇动翅膀的声音,远处的一只猫头鹰的叫声,或者是某只多情的美洲半蹼(pǔ)鹬(yù)从鼻子里发出的咯咯声。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B.《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登勃朗峰》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D.《北冥有鱼》选自内篇中的《逍遥游》,作者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春秋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十多岁的王选非常谦虚,他说自己是一个属于创造高峰过去的科学工作者。(将“一个”放到“科学工作者”前面)B.不少青少年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的重要原因,是因为网络游戏都具有完美的人物形象,富有挑战的游戏BOSS。(删去“因为”)C.每每想起小时候在村里上灯学,要挑着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我便深深感到惆怅。(在“走回”后面加上“的事情”或“的情景”)D.20世纪80年代,格拉丹东的美丽景色吸引了大批探险家,当时掀起一股长江考查现象,一波又一波的中外探险家迈开了认识长江的第一步。(将“现象”改为“热浪”)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对于孩子的坏毛病,她总不以为然,认为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B.舞者舒展水袖,身姿摇曳,与悠扬的京曲声配合得天衣无缝,引得观众们拍手叫绝。C.综合整治后的邕江两岸桃红柳绿,春色迷人,市民们纷至沓来,领略秀美风景。D.扬州八刻以牙刻、竹刻闻名遐迩,匠人在方寸间展示绝伦刀法,令人叹为观止。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升腾压韵无可置疑冥思暇想B.真缔绯红美不盛收翻来覆去C.沧茫淳朴繁花似锦胸有成足D.尴尬狼藉人情练达正襟危坐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汉语基础知识判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C.“浮桥河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景观。”这个句子中“浮桥河”“丰富”依次是主语、定语。D.演讲稿的结构分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7、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托师傅他们从涯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B.反动派挑拔离间,卑鄙无耻,你们看见联大走了,学生放暑假了,便以为我们没有力量了吗?C.当然,读懂这些记录要比认识甲骨文、钟鼎文或者楔形文字更困难些。D.其实我们这白蓬的帆船,本也不愿意和乌蓬的船在一起,而况并没有空地呢……8、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静穆家眷风口浪尖人情世故B.沙砾浮燥袖手旁观多多益善C.衰竭赋予漫不经心风云变换D.狡辨帷幕亭台楼阁叹为观止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白居易)(3)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正如陆游在诗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陆游)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今天,五四的呐喊仍然响彻人们心中,五四的号角依然激lì()民族前行,五四的火炬已然传到新时代的青年手中。新时代要有新作为,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第1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谭永峰回忆起多年前大学毕业回到泸溪大山的情景时,说道:“我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把椪柑产业带动起来,让更多贫寒的孩子走出去。”他联合种植户,创办合作社,免费为村民传授培管知识,还建立起青年创业孵化园区实训基地,为大学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等提供创业平台。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A.深化B.升华)人生境界。谭永峰希望,更多青年带着知识和本领回到家乡,将一方沃野变成梦想可栖的乐园。⑴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激lì()可栖()⑵从第3段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格(只填序号)⑶写出第2段末“平台”一词在文段中的意思。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原句: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教你看病毕淑敏①儿子比我高了。②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③“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④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⑤“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⑥“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⑦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⑧“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⑨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⑩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⑪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⑫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⑬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⑭“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⑮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⑯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1.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______________)——忐忑——自责——(_____________)2.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1)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2)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3.第⑮段,为什么说“我”在“不断地磨炼他”的同时,也是“磨炼自己”?4.如何理解第⑯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12、白玉盅林清玄(1)在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2)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3)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4)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5)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6)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苦瓜”,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7)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8)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9)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10)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1.文章以“白玉盅”为题,有什么好处?2.请根据下面的提示,把作者的写作思路梳理清楚。第(1)—(3)段先写苦瓜①,再写苦瓜内里的美,表达自己对苦瓜的②之情;第(4)—(8)段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③的情感变化;第(9)(10)段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了④____的道理。3.请从修辞或描写的角度赏析第(2)段画横线的句子。4.作者在第(8)段中说“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10)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你认为这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胡宗宪)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①,膝语蛇行②,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做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③。表上,永陵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殷栗④。有沙门⑤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注释)①介胄之士:穿铠甲戴头盔的士兵。②膝语蛇行:跪着说话,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③表:表章。④股粟:(害怕得)大腿发抖。⑤沙门:此处指和尚。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欲客某者(把……当作幕客)B.属文长代作表(嘱托)C.好奇计(好的)D.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用来)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文长乃葛衣鸟中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A.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B.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C.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D.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文长虽然屡次乡试都未考中,但是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仍旧聘请他做幕客。B.胡宗宪威振东南,军人们十分畏惧他,只有徐文长敢和他开玩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C.胡宗宪凡是诱降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徐文长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D.酒楼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徐文长暗中写短函迅速告知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他绑进衙门斩首。4.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1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①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②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③。”(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注释)①志:通“识”,记。②冀:希望。③炯戒:警戒。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或谓君不善学或:______(2)吾悉能志之悉:_____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3.请结合选文概括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四、作文(40分)15、题目:让我的一句话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自豪”、“流泪”等,使标题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B【解题分析】
B.注音错误。改为:骠(piāo)、裴(péi);故选B。2、D【解题分析】
D.表述有误。庄子,名周,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3、B【解题分析】
B.重复累赘,应该去掉“的重要原因”,不是去掉“因为”。故答案为B。4、A【解题分析】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句子中是要表达“认为无关紧要”,与句意不符。应换成“不以为意”。故选A。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D项没有错别字。A押韵,冥思遐想。B真谛,美不胜收。C苍茫,胸有成竹。6、D【解题分析】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B.韩愈,字退之,是唐代人。C.“公园”是主语。故选D。7、C【解题分析】
A.涯-崖。B.拔-拨。D.蓬-篷。故选C。8、A【解题分析】
B.浮躁。C.风云变幻。D.狡辩。故选A。9、自经丧乱少睡眠心忧炭贱愿天寒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炭”、“妒”的书写。理解型默写(3)抓关键词“无意争抢春光,却惹来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10、(1)励qī(2)B(3)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4)广大青年正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或:广大青年正奋力描绘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画卷。)【解题分析】
(1)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励”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如“栖”:有停留、居住、寄托、隐居等意思。读“qī”,注意据义定音。(2)选择填空。深化:向更深的程度发展。升华: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炼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华等等。语境中所支配的宾语是“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只能提高,不能说向更深的程度发展。所以选用“升华”。(3)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平台”本义:通常高于附近区域的平面。语境义:指进行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环境或条件。(4)修改病句。动宾搭配不当。把“书写”改为“描绘”或把“画卷”改为“篇章”即可。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后悔欣慰2.(1)心理描写,用比喻表现了“我”既要锻炼孩子,又心疼孩子的矛盾和自责的心理。(2)心理描写,用比喻表现了“我”心急如焚、担忧煎熬的心理状态。3.“磨练他”是让孩子独自看病,学习面对自己人生中的各种苦难;“磨练自己”是指“我”的勇气和信心得到增强,教育方法得以改进,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提高。4.含义: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长辈预先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是很有帮助的。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找到更多解决困难的办法。(“路线图”指长辈给指明的方向,传授的经验、方法,“聊胜于无”是给我们帮助。)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总结全文说明写作本文的目的。(意思对即可。)【解题分析】
文章讲述了母亲“狠心”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照顾好自己想要锻炼儿子的故事,文章中“我”增强了信心,教育儿子的方法也不断改进,磨练了自己的心智,重新有了教育孩子锻炼儿子的勇气,心理承受能力也水涨船高,刻画了一个爱孩子但又不溺爱孩子的母亲形象。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把握关键字句,加以理解分析即可。文章中“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表达出“我”当时对儿子独自去医院的担心;“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表现了“我”对让儿子独自去医院的后悔,“谴责”一词体现了“我”的自责;“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指出“我”看到儿子独立地完成了去医院看病这一过程,心中一扫之前的忐忑和自责,而是充满了对自己正确的决定和儿子的独立的欣慰之情。这些语句均表现了“我”的心理变化。从上述关键句中提炼关键词加以分析整理即可。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1)句运用了比喻,雪指生病中的孩子,霜指母亲对生病中的孩子所做的事情。这句又属于心理活动的描写,用双重否定表示肯定来烘托出母亲的内心煎熬和痛苦的后悔心里;第(2)句,将时间比喻成沙漏,既巧妙又真切地体现出自己对儿子的担忧和爱;同时巧妙的连接了上下文,使行文流畅自然。3.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加以分析理解即可。文章讲述了母亲“狠心”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照顾好自己想要锻炼儿子的故事。最后一段写道“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说明在这一锻炼过程中母亲“我”的内心也备受煎熬,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作者差点也没了锻炼孩子的勇气。“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增强了信心,教育儿子的方法也不断改进,磨练了自己的心智,重新有了教育孩子锻炼儿子的勇气,心理承受能力也水涨船高。
综合上述分析,即可得出答案。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时,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引领指导的关键作用,他们比我们经历得多,知道得多,有很多生活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也会遇到相似的坎坷磨难,虽然情境不一定相同,但是父母的箴言和教导能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减少摔跟头的可能,能让我们走得更快,即使独自一人面对困难,有了父母传授的经验方法,我们能更有信心更好的克服挫折成长。通读全文可知,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结尾点明中心,也是全文的总结。据此作答。
1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苦瓜比喻为白玉盅,不仅点出了写作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外表的美;这一美好名字也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2.①外表的美②喜爱③嗜吃苦瓜④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3.修辞角度: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苦瓜比作白玉,既突出苦瓜外表的美,又表现了作者对苦瓜的喜爱之情。描写角度:运用视觉和触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运用感官描写,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既写了苦瓜白玉般的色彩及其细致的疣状突起部分,又写了苦瓜清凉滑润的触感。4.不矛盾。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是因为苦瓜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而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是因为很多时候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作者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的,所以两者并不矛盾。【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好的标题的作用常常有:交代文章写作对象(人或物);点明文章主旨;交代文章写作情感;新颖而独特,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作为文章的线索。“白玉盅”这个题目,首先交代了写作对象——苦瓜;形式上,把“苦瓜”比作“白玉盅”,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苦瓜外表的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情感上,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点明了文章主旨。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梳理概括。首先通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梳理情节。而情感变化是随情节推进而变化的。根据题目中已给出的提示,对应原文内容,找到或总结出每一个情节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即可。第(1)—(3)段为第一层,“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从苦瓜外表的美,写到苦瓜内里的美,“晶润透明”“白玉一般”“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等词句表达自己对苦瓜的喜爱之情;第(4)—(8)段为第二层,“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写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嗜吃苦瓜的情感变化;第(9)(10)段是第三层,“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并得出感悟,“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3.本题考查从修辞或描写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修辞角度,首先对句子进行定性,看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结合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和句子的含意分析作用,即写出了什么。“白玉一般”,这里“白玉”显然是用来比喻“苦瓜”,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回答其作用,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的写出了xx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这里要写的对象是“苦瓜”,结合上下文“苦瓜外表的美”“晶润透明”等词句,写出了苦瓜外表的美,结合“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可知,表达的情感是“我”对苦瓜的喜爱;描写角度,首先要了解描写事物的四个角度:视觉(眼睛所看到的)、听觉(耳朵所听到的)、嗅觉(鼻子所闻到的)、触觉(身体所感觉到的)。再结合文段中的内容判断,“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卵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是视觉,写了苦瓜白玉般的色彩及其细致的疣状突起部分,“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是触觉,写了苦瓜清凉滑润的触感。表达了作者对苦瓜的喜爱之情。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句意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第(8)段中说“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因此作者认为“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10)段又说“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因此得出“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的看法。语境不同,作者阐述的角度不同,所以两者不矛盾。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C2.A3.D4.胡宗宪(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解题分析】选自《徐文长传》作者:袁宏道年代:明参考译文: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正赶上胡公猎得一头白鹿,以为祥瑞,嘱托文长作贺表,表文奏上后,世宗皇帝很满意。胡宗宪(胡公)因此更加看重他,一切奏疏、公文等,都请他代作。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C项的解释有误,“好”在这里是“喜欢”的意思。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D项有误,从“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可知,几名军士酒后不肯付钱,最后被斩首。4.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益”“重”“皆”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14、1.有人都2.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3.学贵善思;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悉”是“全,都”;“或”是一词多义,这里是“有人”的意思。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敏(聪明,聪敏)、知(了解,明白)、善(好,对)”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语句概括作答。从“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可以看出李生认为“善学者”应该“善思”;从“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从,冀闻道也”可以看出李生认为“善学者”应该“不耻下问”和“择善者从”。据此概括作答。【题目点拨】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参考译文:王生爱好学习而不得法。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高校教学与科研互促机制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课题申报书:协同提质背景下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的研究
- 金融服务外包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港口客运安全风险防控策略-全面剖析
- 跨文化教育咨询服务策略-全面剖析
- 非金属矿物高效利用-全面剖析
- 陆上气田开发策略优化-全面剖析
- 2024年台州温岭市海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智能家电购买决策影响因素-全面剖析
-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卓越)
- 《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直播中的礼仪与形象塑造
-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 海南声茂羊和禽类半自动屠宰场项目环评报告
- 跳绳市场调研报告
-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及司法解释培训课件
- 交通事故法律处理与索赔案例分析与实践指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