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_第1页
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_第2页
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_第3页
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_第4页
北京市2021年中考化学考前《化学与社会发展》(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捻京市中考也学精运总题合答素

与做一、化学易社会或展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图C4-1

2.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中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BCD

图C4-2

A.木桶B.紫砂壶

C.不锈钢锅D.橡胶轮胎

3.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自带布袋购物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核能B.天然气C.可燃冰D.风能

5.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

6.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白色污染”的是()

A.塑料袋B.报纸C.玻璃瓶D.铝制易拉罐

7.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02B.N2C.COD.C02

8.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9.下列是探究灭火原理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实验I实验口实验m实验N

图C4-3

A.实验I中蜡烛熄灭,实验n中蜡烛不熄灭,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

B.通过上述实验能得出,灭火原理包括隔绝氧气、降低温度、隔离可燃物

C.实验HI中蜡烛熄灭,因为稀盐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隔绝了空气

D.实验IV中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二、非选择题(共64分)

10.(2分)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胡萝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

11.(6分)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D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

(2)我们的家用燃料主要是天然气,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o

(3)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正在选择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常见的新能源有

(写出一种即可)。

12.(2分)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

二氢钱)灭火。磷酸二氢钱(NH此P0,)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

理是。

13.(2分)绿色出行不仅能够缓解城市汽车的拥堵,又能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中,对空气会造成污染

的物质是(写出一种)。

14.(6分)米、面、蔬菜、肉、植物油是烹饪食品时的主要原料。

(1)以上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O

(2)大米、面粉等在温度和湿度较高的环境下容易滋生对人体有危害的(填序号)。

A.黄曲霉素B.甲醛C.一氧化碳

(3)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人体“补铁”可以预防(填序号)。

A.骨质疏松B.缺铁性贫血

C.甲状腺肿大D.营养不良

15.(4分)有机合成材料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填序号,下同)。

・4・

A.塑料盆B.黄金首饰C.纯棉T恤

图C4-4

(2)很多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为减少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使用可降解塑料

C.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16.(9分)日常生活中安全问题责任重大。

(1)炒菜时,油锅突然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是o

(2)家用燃气灶使用时出现爆燃、黄火等现象时,发生了不完全燃烧,为使燃气完全燃烧需调节进风量,是为了

(3)在日常生活中为确保人身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燃气泄漏时,应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B.霉变的大豆、花生等食物因含大量黄曲霉素而不能食用

C.家用电器失火,用水浇灭

17.(3分)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锡纸进行了如下实验。

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条状,将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造成短路),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开始锡

纸不燃烧,短路后能燃烧的原因是。

18.(6分)可以利用图C4—5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在两支三脚架上分别放置两个铁丝网,在上面放置三团医

用脱脂棉A、B、C。其中棉花B上方放置一支温度计,棉花C上罩一只小烧杯,并在A、C处铁丝网下各放置酒精灯。

同时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棉花A燃烧,B没变化,C底部变黑但不燃烧。

图C4-5

(1)能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实验现象为—

(2)当把小烧杯拿下后,发现C能燃烧,说明燃烧所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19.(9分)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图C4-6

(1)实验①中酒精燃烧、实验②中水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实验③中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由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⑶灭火的实质是破坏燃烧的条件,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利用“隔离可燃物”防火的实例:

20.(15分)用如图C4-7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容积为250mL),实验步骤

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在有孔燃烧匙上放置一小块(足量)白磷,塞紧橡皮塞,关闭K;

③向烧杯中倒入足量80℃的热水;

④打开K,将注射器的活塞向上拉到100mL处;

⑤2分钟后,迅速将注射器的活塞推至底部,并立即关闭K;

⑥……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步骤④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4)步骤⑥的完整表达是—

(5)若⑥操作正确,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D3.B4.B5.C6.A7.C

8.A

9.B[解析]实验I中倒置的烧杯使蜡烛与空气隔绝,蜡烛熄灭,实验H中,蜡烛与空气充分接触,继续燃烧,

说明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实验I、实验HI、实验N中蜡烛熄灭都是因为隔绝氧气导致的,不是因为降低温度和隔离可

燃物导致的;实验m中,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将烧杯中的空气排出,

使蜡烛因与空气隔绝而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可以用于灭火。

10.米饭

11.⑴石油

占燃

(2)CH,+202^^C02+2H20

(3)太阳能(或潮汐能或风能或地热能等)

12.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13.一氧化碳(或氮的氧化物或含铅化合物或烟尘等)

14.⑴肉

(2)A

(3)B

15.(1)A

(2)ABC

16.(1)隔绝氧气

(2)增大氧气量

(3)AB

17.短路使锡纸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

18.(1)A处棉花燃烧,B处棉花没变化

(2)与氧气充分接触

19.(1)可燃物

(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才能燃烧(或乒乓球的着火点比滤纸的低)

(3)楼道内禁止堆放可燃物(或森林着火清除火势方向的树木)

20.(D4P+502分暨2P2O5(2)水倒吸入集气瓶中

(3)步骤②中白磷不燃烧,而步骤⑤中白磷燃烧

(4)待烧杯里的水和集气瓶均冷却到室温,打开K

(5)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占瓶子总体积的2

5

专题二、科考糠宛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合理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NaOH

4A

A.稀释浓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称量NaOH固体

硫酸

图C5—1

3.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B.加热煎制C.算渣取液D.灌装保存

图C5-2

4.区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方法或试剂

A氢气和氮气点燃

B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铳

C稀盐酸和稀硫酸铁

D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盐酸

5.某气体由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

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中,正确的

是()

A.可能只有氧气一种气体

B.可能只有甲烷一种气体

C.三种气体一定都存在

D.一定是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6.将C0、⑩、比、HC1、也0(气)和N?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下列物质:①浓硫酸;②饱和氢氧化钠溶液;③

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的剩余气体是()

A.M⑩、H20

B.N2

C.N2,HC1

D.N?、CO,

7.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0.5g锌粉0.5g铁粉

氧气一

■一蒸馈水

铁钉用|t_

蒸慵水号R铁钉

5mL10%5mL5%

的盐酸的盐酸

红磷

薄铜片

热水

白磷

E丙

图C5-3

A.图甲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图乙探究铁钉生锈时0?是否参与反应

C.图丙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D.图丁测定空气中的含量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醐溶液

B除去NaOH中混有的碳酸钠滴加足量盐酸、蒸发

C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溶液中

D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9.卜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除去co?中少量的co点燃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D除去FeSOd中的C11SO4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

二、非选择题(共82分)

10.(6分)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取一根铜丝,在铜丝一端滴上一滴石蜡,用酒精灯加热铜丝的另一端。

[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银(Ni)丝分别与50mL稀盐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锌丝锲丝铜丝

稀盐酸的质量分数15%15%15%

主要实验现象大量气泡少量气泡无现象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蜡,说明铜丝具有性。

(2)由实验二得出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1.(4分)为了研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解牛水

图C5—4

(1)①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12.(4分)“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图C5—5所示。

A.溶解B.蒸发C.过滤

图C5-5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2)操作B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13.(4分)利用如图C5-6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试管中的是空气)。

瘪气球

白磷红磷

图C5-6

(1)水的作用是。

(2)试管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14.(6分)研究物质的组成。

图C5-7

(1)图甲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乙实验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3)图丙实验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蘸有石灰水的玻璃片变浑浊,说明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元素。

15.(18分)图C5-8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仪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C5-8

(DD中仪器a的名称是。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镭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

下同),收集装置为。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为,为防止气体从

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

(3)F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填导管口序号)处进入;干燥二氧化碳时,瓶

中液体可以是(填试剂序号,下同);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

①浓硫酸②烧碱溶液③稀硫酸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16.(10分)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领域。铝亦有其特殊的性质,试根据以下信息回答

问题。

(1)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比锌。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

少而慢。为了探究铝与酸反应的规律,小强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的光亮铝片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

氯化钠固体一

光r11

10°37%

实验亮

光10%

京=

装置魔

实验铝表面产生气泡铝表面产生大量铝表面产生大量铝表面产生大量

现象很少且慢气泡气泡气泡且快

(2)比较实验三、实验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有关。

(3)比较实验一、实验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粒子有关。

(4)写出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小芳将长条状铝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片刻,轻轻摇动铝条,受热一段会左右摇晃,却不像蜡烛那样

滴落。为探究其原因,小芳查阅资料得知:铝的熔、沸点分别是660℃、2460℃;氧化铝的熔、沸点分别为2054°C、

2980℃,,

试解释上述实验现象:o

17.(15分)利用如图C5—9所示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下列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图C5-9

[实验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步骤:在容积为350mL的集气瓶中装入50mL的水,用止水夹夹紧胶皮管,燃烧匙中放足量红磷,按图连好仪器,

引燃红磷。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1)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实验成功,则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mL。

(3)实验结束,集气瓶内的气压(填“〈”或“=”)大气压。

[实验二]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集气瓶中放少量二氧化镒,塞紧瓶塞。烧杯中导管口下端放置一小块白磷,向烧杯中加入约80℃的热水,

至浸没白磷。按图连好仪器,打开K,从滴管滴加适量压。2溶液。

(4)整个过程中的现象是。

(5)该实验欲探究的燃烧条件之一是。

18.(15分)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镁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可以在多种气体中燃烧。同学们用如图

C5—10所示装置分别进行镁条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的实验。A中观察到镁条剧烈燃烧,放热、冒出白烟,同时有

黑色固体生成。B中观察到镁冒出淡黄色的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两个反应进行了探究。

图C5-10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碳酸镁均可以和盐酸反应;②氮化镁(Mg3N1,淡黄色固体,无味,遇水生成白色沉淀氢氧

化镁,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NHJ。

实验1:探究A中生成的黑色固体和白烟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①黑色固体是碳;②白烟可能是MgO、MgCO,或•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A中生成的固体于试管

白色固体消失,无气泡生成—

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黑色固体是碳,

②将①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

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

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在盛有氧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熄灭后,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2:探究B中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镁条在氮气中燃烧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与集气瓶中的水有关。请你在已有实验的

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通过以上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

参考答案

1.D2.A3.C4.C5.B6.A7.B

8.C[解析]酚麟溶液遇中性溶液或酸性溶液均不变色,无法验证;氢氧化钠、碳酸钠都能与盐酸反应,不能用

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应将粗盐溶解、过滤、蒸发。Zn能与CuSO,溶液反应生成Cu和

ZnSO”相应现象为固体由银白色变成红色,液体由蓝色变成无色透明,得到金属活动性Zn>Cu;而Ag与CuSO,溶液不

反应,得到金属活动性Cu>Ag,故此方法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9.A[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可以鉴别;C02

中混有少量CO,无法点燃该混合气体,故无法除去;加入过量的Zn,Zn会与CuSO八Fe$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