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_第1页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_第2页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_第3页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_第4页
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秋统编七上语文第三次月考(15单元)模拟押题卷02(广东卷)(原卷+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02

全解全析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解析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解析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解析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析,然后再写上新的解析;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析无效。

4.测验范围::第1-5单元。

5.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30分)

1.(2022--2023·江门·七上期末)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诗句是:,。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博学而笃志(2)杨花落尽子规啼(3)秋风萧瑟洪波涌起(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易错字词:博、笃、啼、萧瑟、剪、肠、涯、潮、悬。

2.(2022--2023·河源·七上期末)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也chànɡ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tāntā()了。

(3)真是“wèizuìqiántáo()”了,我以为。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ɡuàidànbùjīnɡ()。

(1)怅然(2)坍塌(3)畏罪潜逃(4)怪诞不经

考查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chànɡrán——怅然,意思是指失望,不痛快的样子;也指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乱,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张。

(2)tāntā——坍塌,意思是(崖岸、建筑物或堆积的东西)倒下来。

(3)wèizuìqiántáo——畏罪潜逃,意思是犯罪后害怕定罪而逃走。

(4)ɡuàidànbùjīnɡ——怪诞不经,意思是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3.(2022--2023·韶关·七上期末)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他做事麻利,从不拖沓。

B.他们兄妹俩同台演出,一个弹琴,一个唱歌,默契十足。

C.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不可不以为然。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沥尽心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C

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拖沓: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使用正确;B.默契:心灵相通,配合得很好。使用正确;C.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该成语和句意不符,应该使用“不以为意”;D.沥尽心血:比喻付出了全部精力。使用正确;故选C。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看待学生们沉迷游戏的问题?(“应对”与“看待”互换位置)

B.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删去“通过”或“使”)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测试状态。

(删去“复习效率和”)

“低头族”是指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

C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C.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测试状态”;故选C。

5.(2022--2023·梅州·七上期末)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某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张图片来展示读书的重要意义,请说说这幅图的寓意。(2分)

这幅图通过对比,告诉我们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呼吁我们要多读书。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观察漫画内容时要注意漫画的标题,漫画中的人物的表情、动作和漫画中的文字。这幅画上画的是两个孩子,一个站在地上,使劲仰着头看,却什么都看不到;另一个站在书上,感到“看的更远了”。分析漫画的寓意,仔细观察漫画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或行为。这幅漫画明显是通过两个孩子的对比,在告诉我们读书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看的更远”,呼吁我们要多读书。

(2)请你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2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

示例一:可以使单调的生活变得多彩,可以使狭窄的视野变得开阔。示例二:可以使愚笨的头脑变得灵活,可以使浮躁的心态变得平和。

本题考查仿写的能力。仿句,要求有四,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四是写作手法或修辞方法相同。要先分析例句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本题要围绕“读书”的主题,内容上,要表述读书的作用;形式上,按照上句的结构形式“可以使……变得……”仿写即可。示例:可以使狭隘的胸怀变得宽广。

6.(2022--2023·中山·七上期末)名著阅读。(6分)

光明中学绿芽文学社准备在社团公众号为《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进行名著推送,特邀你作为编辑,参加活动策划。

(1)任务一:千里马遇到伯乐,才能奔腾千里;人遇到良师,方能少走弯路。请你在“感恩老师”栏目中,分别为鲁迅和孙悟空写上属于他们的师生故事。(4分)

姓名老师师生故事

鲁迅①②

孙悟空③④

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给鲁迅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鲁迅解剖实习等,其严谨认真的精神深深影响了鲁迅。②菩提老祖。菩提老祖教给孙悟空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本领,让他有能力斩妖除魔,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把握。鲁迅在诸多的老师中,印象深刻以及最为敬重的有两位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作答时任选其中一人即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说寿镜吾老师,他“极方正、质朴、博学”。他教学严,“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他常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鲁迅父亲病重,亟需一种“三年以上陈仓米”,鲁迅多方搜求未果便告知了寿先生。几天后寿先生自己背了米送到鲁迅家里,所以后来鲁迅无论求学南京,还是留学日本,或入京工作,只要回乡便不忘去看望寿先生。鲁迅与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同样情深意厚。当时来自弱国的鲁迅,虽有学医救国之志,但备受歧视。作为日本医学校的教师,藤野先生的一言一行,非但没有任何的民族优越感,也没有所谓“师道尊严”的高不可攀,始终给予鲁迅善意的关怀和帮助。鲁迅写到与藤野先生相处的三件事,充分体现着真诚的师生交往,第一件事:藤野先生帮助“我”修改讲义。第二件事:藤野先生为“我”纠正解剖图。第三件事:藤野先生关心“我”的解剖实习。自从1906年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后,鲁迅一直牵挂着藤野先生的照片。在经历了许多岁月,人到中年之后,鲁迅更加深刻理解了当年藤野先生的一片苦心,更能领悟到藤野先生作为教师的伟大。因而以这位平凡的教师作为榜样激励自己:“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对孙悟空影响比较大的两位师父分别是菩提祖师和唐僧。

孙悟空出生于娑婆世界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方法,经千山万水,赴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为师,得到姓名孙悟空,并学到了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等,这也是悟空后面护送唐僧西天取经和斩妖除魔的重要条件。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被唐僧所救,拜其为师,唐僧为其取号行者,故又称孙行者,踏上西天取经之路。在取经的过程中唐僧培养了他矢志不移、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百折不挠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孙悟空对这个师傅开始没有尊重感恩之心,全靠紧箍咒束缚,经过三打白骨精和真假猴王,师徒感情经历破裂和磨合,才有了实在的师徒之情,唐僧教会了孙悟空如何为人处世,懂得了圆滑变得了成熟,为以后得道成佛立下了基础。

(2)任务二:名著中有的人物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等的批判。公众号设置“理性的批判”栏目,你认为下面哪个人物能入选?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说理由。(2分)

A.阿傩B.衍太太C.鲁迅的父亲

示例1:选A.阿傩、伽叶奉如来之命为唐僧师徒选佛经,向唐僧“要人事”未得,将无字经书传与唐僧,批判了封建时代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现实。示例2:选B。衍太太怂恿孩子们吃冰、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等,批判了像衍太太这类人爱使坏、喜欢搬弄是非的阴暗心理。示例3:选C。在即将出发去看五猖会时,“我”被父亲强令背《鉴略》,在艰难地背诵出一段不大懂的文字后,先前兴奋的心情却没有了,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孩子天性的压制。

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以及主旨的把握。作答时任选其中一人,并结合人物行为以及文章主旨来分析即可。A.阿傩:《西游记》第九十八回,唐僧见了如来,如来让阿傩、伽叶陪唐僧去藏经宝阁取经书。两尊者带着唐僧看完经书之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圣僧东土到此,有些甚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人事”实际就是索要财物。唐僧说没有,结果两尊者又说了一句:好,好,好!白手传经继世,后人当饿死矣!此时孙悟空看不下去要去告状,两尊者就不再言语取经给唐僧。这是第一次取经,取的是无字真经。第二次再来取经,唐僧将唐王李世民的紫金钵送给两尊者,才取得有字真经。阿傩、伽叶作为佛界人物都作出这种行为,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B.衍太太:父亲得病后,病情渐渐加重,在父亲病重之时,衍太太还秉持着旧社会的封建思想和迷信,在父亲临终之时,让“我”去大声的喊父亲;在她的怂恿下,“我”还是照做了;她教唆“我们”几个孩子吃冰;给“我”看不健康的书,教唆“我”去偷母亲的首饰等等。通过描写衍太太,也是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封建迷信、冥顽不灵、阴险狡诈、喜欢搬弄是非的这一类人。C.鲁迅的父亲:在《五猖会》里写了鲁迅童年的一次遭遇。有一年过年,鲁迅一家要去东关看五猖会,临到要走了,突然鲁迅的父亲施施然走过来,叫鲁迅把《鉴略》的一部分背出来,背不出来不许去。于是全家人一直等着鲁迅把《鉴略》背出来,才可以去。背的内容,大概是“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之类,尽管背了好久,后来还是去成了,但是这一次五猖会,却成为鲁迅记忆里最没意思的一次大会。

二、阅读(40分)

(一)(2022--2023·阳江·七上期末)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7-8题。(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人不知而不愠()(2)三十而立()(3)思而不学则殆()

(1)生气,恼怒(2)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疑惑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愠:生气,恼怒;(2)句意:三十岁能有所成就。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3)句意: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殆:疑惑。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吾,我;日,每天;三省,多次反省;为,替;谋,谋划;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传,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不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

(2022--2023·阳江·期末)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④而有危亡之败⑤也。”(选自《孔子家语》)

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gàng):愚。⑤败:祸乱,祸害。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孔子顾谓弟子曰()(2)故君子慎其所从()

(1)回头(2)跟从

本题考查实词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顾:回头;(2)句意: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自己跟从的人。从:跟从。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小鸟就容易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跟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祸与福。“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两者句式相同,“矣”是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可断为: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11.结合本选文内容,说说你获得的启示。(4分)

一是不要贪图眼前利益;二是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三是要有忧患意识;四是要谨慎择友。

本题考查阅读启示。“黄口贪食而易得”,写小鸟因为贪吃,忘记祸患,所以很容易捕获,启发我们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迷惑,要忧患意识;“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由大鸟跟随小鸟易被捕,小鸟跟随大鸟不易被捕的事类比跟随长者能够保全性命,跟随年轻的人就可能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强调“君子慎其所从”,启发我们要多借鉴长者的经验,审慎选择跟随的人,审慎交友。

孔子看见用网捉鸟的人,他捉到的都是小鸟。孔子问他说:“有大鸟却捕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难以捕捉到,小鸟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如果小鸟跟从大鸟,就捕捉不到了;但是如果大鸟跟从小鸟,也可以捕捉到。”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小鸟就容易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跟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祸与福。所以君子要谨慎选择自己跟从的人,借助年长者的谋虑来保全性命,仿效年轻人的愚蠢鲁莽,会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

(三)(2022--2023·揭阳·七上期末)阅读《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完成12-14题。(8分)

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

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人均接触量与平均阅读时长。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节选自杨嫌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2021年的调查图表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的人群中,19-29周岁的人群占比例最大。

B.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把阅读学习简单化,从而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

C.朱永新认为,通过阅读可以跨越时间的限制,与历代先贤进行思想交流。

D.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内容,所以很难从中获得洞察力。

B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内容的能力。B.依据材料三“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可知,数字阅读虽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把阅读学习简单化,但却使人们容易产生焦虑。选项内容表述不正确。故选B。

13.通过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图表分析,你发现在当前国民中存在怎样的阅读现象?(2分)

①目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②其中五十周岁以下的人群是主力军。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依据材料二可知,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人均接触量与平均阅读时长比例均为最高。据此可以概括为:目前,数字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智能时代大部分国民的阅读形态;依据材料一可知,18—29岁所占比例为31.0%,30—39岁所占比例为23.2%,40—49周岁,所占比例为22.65%,50—59周岁,所占比例为15.9%,60—70周岁,所占比例为5.6%,70周岁以上所占比例为1.7%。据此,可以概括为:其中五十周岁以下的人群是主力军。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14.在2022年4月23日这个世界读书日里,学校在校宣传栏上张贴了“纸质书香”海报,请你结合上述资料说说学校此举的原因。(3分)

示例:①因为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②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③但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所以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图中内容,原因可以概括为,现在青年学生阅读的重心从纸质阅读偏移到数字阅读。依据材料三“‘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原因可以概括为: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依据材料四“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可以概括为:人的精神成长源自纸质阅读。据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所以学校在阅读日张贴纸质阅读的海报。

(四)阅读《红朵百合》,完成15-20题。(16分)

红朵百合罗瑞花

①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

②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这盆百合像打过“九二零”的芹菜一样高瘦,七片长长的绿叶,两根圆圆的长茎,几个人在围着赏看,都嫌它太高,走了。

③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

④戴着斗笠的老妇人走过来,笑着对我说:“我只是种菜苗卖,没想到菜园边野生了这几棵花,它们荫了我的菜,抢了菜的肥料,我要把它们卖了。”

⑤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这个暗红色的塑料盆实在太不配我的红朵百合了。我在阳台上找来一个黑底描金的陶盆换上,捧着它摆到阳台的花架上,摆到窗口的桌子上,都觉得高了,又挪到玻璃茶几上与小金鱼缸排在一起,终于觉得妥帖。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

⑥改完学生考卷已是晚上零点,家人都睡了。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那个大的花苞优雅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即使今天被老妇人卖了,被我移栽了,也阻挡不了它的蓬勃,花的开放是没有理由的,它只为开放。

⑦我想起“夜惜衰红把火看”的白居易,想起“故烧高烛照红妆”的苏轼,还有那个“凌层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川端康成,不禁笑了,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在这静谧的夜里,花朵绽放得更肆意了,每个花蕊都带上了黄粉,那朵将开未开的花又吹大了点,花瓣没先前那样黏得紧了,有一处已松开,看来,今晚,它是一定要开的了。另外的两个花苞也像两根小蜡烛一样向上挺起,焕发着生命力。

⑧早晨醒来,我直奔百合。呀,第二个红朵真的开了,和第一朵仿佛双胞胎一样,开在花托的两边。我兴奋地回到卧房找来手机,先给整株百合拍照,再给那两个红朵来个特写,我担心我的文字保留不了它的鲜美,

⑨太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

⑩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

(选自《人民周刊》)

15.请简要概括全文的内容。(2分)

“我”买回红朵百合并欣赏它的开放以及“我”的感受。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文章第④段“我被老人逗乐了,买下了这盆百合,淋着雨把它抱回了家”和文章第⑤段“于是,端着饭碗看它,捧着茶杯看它,甚至握着阅卷笔看它,越看越觉得它就该这样高挑,可以不必弯腰,彼此平视”,文章第⑥段“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和文章第⑩段“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可知,“我”买回了红朵百合并欣赏它,它的开放让我得到了不同的感受。

16.围绕“红朵百合”,“我”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3分)

开始时惊喜地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圆茎开出美丽的百合,夜间绽放时兴奋和欣喜,最后安静下来。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文章第③段“但我还是被它绿色长叶中的四个红色花苞吸引了。这四个花苞两大两小,长在一根长长的圆茎上,十字形相对,两个较长,显出即将开放的架势,另两个相对短小,刚打苞。更令人憧憬的是在绿叶中还长出了一根矮的圆茎,仿佛一支向上直立的毛笔,笔头长长的,透着点暗红色,我感觉这也将开出一茎美丽的百合”可知,“我”开始时在绿色长叶中惊喜地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其中的矮圆茎将开出美丽的百合。根据文章第⑥段“我开了客厅的灯去倒茶,发现茶几上的百合竟然也没睡,那个大的花苞优雅地绽放了。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可知,花苞在夜间绽放时令“我”兴奋和欣喜。根据文章第⑩段“在百合的身旁,我也安静下来”可知,“我”最后安静下来。“我”的感情变化:惊喜、惊讶发现红色花苞,憧憬开出美丽的花——绽放的兴奋——最后的内心平静、安静。

17.品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竟然”的表述效果。(3分)

“竟然”是副词,表示出乎意料,这里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表现出“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之情。

本题考查词语赏析。竟然:出乎意料。言出于意料或常情常理以外。根据文章第①段“当泡桐街的泡桐树下摆满了菜蔬苗和花木苗时,我心里就会激动起来,上班下班,总会停下脚来瞧瞧它们,问问它们的名字、性情”和文章第②段“在一片嫩绿里,竟然摆着几盆花,粉红的绣球、紫色的鸢尾,还有一盆红朵百合”可知,“我”在泡桐街闲逛无意间发现了红朵百合,出乎“我”的意料。“竟然”一词表明红朵百合的获得具有偶然性,侧面表现出“我”发现红朵百合时的惊喜。

1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3分)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形状和开放时蓬勃的生命力,表述了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本题考查语句赏析。将绽放的“百合花”比作巨大的“喇叭”,将“花苞”比作鼓着气的“气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舒展”“卯着劲”等词形容百合花和花苞,赋予了它们人的行为和情态,将它们人格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宛如喇叭的花朵,鼓如气球的花苞,尽情生长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红朵百合花朵的形状和开放时生机勃勃的样子,表述了对红朵百合的喜爱和赞美。

19.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引用诗文的作用。(3分)

丰富文章内容,增添诗情画意,写出花儿开放驱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表述了“我”看到百合花开放时的愉悦之情。

本题考查语句分析。根据文章第⑥段“我兴奋地跑去告诉爱人,爱人说他关灯的时候还没见它开啊。噢,我的百合,你是等客厅的灯关了后才开的吗?你是害羞吗?我欣喜不已,睡意全无,坐在百合身边看它”可知,“我”看到花朵绽放后,兴奋又欣喜。引用白居易《惜牡丹花二首》中的“夜惜衰红把火看”,苏轼《海棠》中的“故烧高烛照红妆”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凌层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丰富了文章内容,优美的诗句为文章增添诗情画意。“只要花开就没有寂寞”可知,写出花朵的开放驱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表述了“我”看到百合花开放时的愉悦之情。

20.你对文末“现在,我只等第三朵,老四,你睡你的吧;至于另一枝,不着急,春天才刚刚开始呢”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红朵百合积蓄力量,遵从规律,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美好;人也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合理安排人生,美丽一生。

本题考查结尾分析。根据文章第⑥段“它开得那样热烈,完全绽放成了一个巨大的喇叭,花中的七根花蕊也舒展开来,跟它对称的花苞也铆着劲,越来越大,仿佛一个正在被吹进气的气球,慢慢地膨胀,是谁在吹呢?应该是百合自身的生命力吧”和文章第⑨段“太阳从窗格射进来,我忙把百合搬到窗前的桌子上,我已经明确地感觉到它在积蓄力量准备开第三朵了,它是多么知道安排自己呀,它一朵一朵地开,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春天”可知,充满生命力的百合为花苞积蓄力量,遵从规律,不急不躁,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生命的美好;根据红朵百合的开放告诉我们,人在成长和发育中也要不断的强化自己,完善自己的缺点,合理的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实现美丽的人生。

三、作文(50分)

21.(2022--2023·广州·七上期末)请以《有你在,我》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500字以上;④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有你在,我很幸福

成长路上,因为有你,充满甜蜜;生命中有你,充满幸福。感谢你,给予我生命;感谢你,给予我爱。

感谢有你,我的妈妈,每天清晨,你总是早早起床,在我还是睡意朦胧时就能闻到菜香。和着这扑鼻而来的香味,你总是会来到我床边,不忍心地把我叫醒,然后又一个人回到餐厅,为我准备丰盛的早餐。忙碌了一天,夜晚时分,我总是和着“哗哗”流水声入睡,美梦时,疏不知,你还在为一天留下的狼藉而埋头收拾。

感谢有你,我的妈妈,每当我留恋地离开被窝后,发现上课时间太迟,急得手忙脚乱时,你总会专门开车送我上学。由于你是新手上路,常常遇到堵车、熄火,这时你总会紧锁眉头,仿佛要上学的人是您。看到我平安下车走入校门后,你才会安心地离开。每一次我独立乘车上学时,你也会送我到车站,直到公交车离开你的视线,你才离开。

感谢有你,我的妈妈,你不顾工作一天后的疲倦,每天仔细地给我检查作业、讲解答题。由于有太多学习压力的我有时还不断朝你发脾气,可你仍耐心地一遍又一遍讲解直到把问题弄清楚。有时,太难的题连你也不懂,你会通过各种途径寻求解题思路。就是你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学习要耐心、学习要细心、学习要用心。

感谢有你,我的妈妈,你为了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放弃了老家安稳的、令人羡慕的工作陪我来到了厦门。回忆儿时的我总是不争气,不懂事,时常惹你生气。而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你总是陪伴着我,呵护着我,生怕我有半丁点的伤害。你的爱在我的生命里穿梭,源源不断。

亲爱的妈妈,我要感谢你的太多太多!我要感恩你,我想报答你,但我还小,我知道我要用我最诚实的心,好好学做人;用最赤诚的心,认真学做事;用最快乐的心,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争取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你。有朝一日,我长大了你年迈了,我会陪你身边,就像你照顾我一样来回报你!感谢你!我的妈妈,成长路上有你真好!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题目为“有你在,我______”,里面的关键词语是“你”,这里的“你”可以是影响我的人,也就是在某人或者某物的影响下,我的想法或者做法的改变,里面还有一个词语需补充,可以补充为“很幸福”“很开心”“很感动”等。也就是暗含一个时间跨度加大的时间段,不能仅仅写一个场面,写作时要注意以上的几个问题。“有你在”,这里的“你”,可以是人,如父母、老师、朋友等,也可以是一种情感,如父爱、母爱、友谊等,也可以是跨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也可以是物,如诗歌、词、书籍、玩具等。

二、思路点拨。例如,写成长路上,有母爱陪伴真好。通过精心选取生活中细小的充满母爱的素材来突出母亲的形象,把妈妈的默默付出与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构思上,巧妙地以时间为序,选取成长中的三个片断,每个片断都是先叙述,后抒情,把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表述得非常真切。在叙事过程中,应注重动作、心理细节描写,还可以使用景物描写、对比烘托等手法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在记叙中适当穿插议论、抒情,往往可以使文章锦上添花。

.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02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解析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解析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解析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解析,然后再写上新的解析;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解析无效。

4.测验范围::第1-5单元。

5.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30分)

1.(2022--2023·江门·七上期末)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子夏曰:“,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2),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游子思念家乡的悲苦之情的诗句是:,。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2.(2022--2023·河源·七上期末)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也chànɡ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tāntā()了。

(3)真是“wèizuìqiántáo()”了,我以为。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ɡuàidànbùjīnɡ()。

3.(2022--2023·韶关·七上期末)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他做事麻利,从不拖沓。

B.他们兄妹俩同台演出,一个弹琴,一个唱歌,默契十足。

C.我们希望各级政府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不可不以为然。

D.为了给失学的孩子筹建“希望小学”,他沥尽心血;新学校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3分)

A.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看待学生们沉迷游戏的问题?(“应对”与“看待”互换位置)

B.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删去“通过”或“使”)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测试状态。

(删去“复习效率和”)

“低头族”是指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

5.(2022--2023·梅州·七上期末)综合性学习活动。(4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某同学设计了下面这张图片来展示读书的重要意义,请说说这幅图的寓意。(2分)

(2)请你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2分)

读书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可以使软弱的性格变得坚强,可以使卑微的生命变得高尚,,。

6.(2022--2023·中山·七上期末)名著阅读。(6分)

光明中学绿芽文学社准备在社团公众号为《朝花夕拾》和《西游记》进行名著推送,特邀你作为编辑,参加活动策划。

(1)任务一:千里马遇到伯乐,才能奔腾千里;人遇到良师,方能少走弯路。请你在“感恩老师”栏目中,分别为鲁迅和孙悟空写上属于他们的师生故事。(4分)

姓名老师师生故事

鲁迅①②

孙悟空③④

(2)任务二:名著中有的人物体现了对社会、生活等的批判。公众号设置“理性的批判”栏目,你认为下面哪个人物能入选?请作出判断并结合名著具体内容说说理由。(2分)

A.阿傩B.衍太太C.鲁迅的父亲

二、阅读(40分)

(一)(2022--2023·阳江·七上期末)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7-8题。(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人不知而不愠()(2)三十而立()(3)思而不学则殆()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022--2023·阳江·期末)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9-11题。(9分)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雀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④而有危亡之败⑤也。”(选自《孔子家语》)

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gàng):愚。⑤败:祸乱,祸害。

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孔子顾谓弟子曰()(2)故君子慎其所从()

1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

11.结合本选文内容,说说你获得的启示。(4分)

(三)(2022--2023·揭阳·七上期末)阅读《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完成12-14题。(8分)

你“感到”自己在读书吗?

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用户人均接触量与平均阅读时长。

毫无疑问,在网络智能时代,依托于新媒体技术产生和发展的数字阅读,克服了传统印刷纸张的束缚,既扩充了阅读的内容,也让阅读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化。它以碎片化的特性在拓展读者视野的同时,也以其交互性的特性深化了读者的认知。

但与此同时,这种由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的结构性转变也深刻地改变了阅读的逻辑路径,“文本泛滥,信息过载和无用积累的话语,这是数字化时代读者面对的情境。追求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阅读特征,人们容易产生焦虑,把阅读学习简单化,而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平和及宝贵的冥想”,于是浅薄化、娱乐化和功利性的阅读逐渐占据上风,导致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在悄然地发生着断裂和陷落。

(节选自杨嫌均《网络智能时代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模式跃迁的裂陷与弥合》)

人类的历史有很多的精神丰碑,要达到或者超越那些精神高峰,阅读和思考是唯一的途径。只有通过阅读,通过与孔子、孟子等先贤达人的对话,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们交流,才能达到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境界。

人类精神的阶梯就这样随着重复阅读不断延伸。如果没有这样的重复,人类的精神就会退化,就会衰落。没有阅读,我们这一代人的精神境界可能还远不如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们,甚至还不如更早以前的历史阶段。

我推崇书籍阅读而不是网络阅读。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在书里。尽管我国目前的网络阅读人数已经超过了纸质阅读人数,但我认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还处在离线状态。网络上更容易吸引眼球的是信息、广告和娱乐的内容,人类的理解,特别是人类理性的洞察力,通过网络很难获得,智慧的内容在网络上更是凤毛麟角。对人类思想的进化而言,对个人思想的发展而言,从信息到知识到智慧,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精神与智力逐步升级发展的过程。唯有通过书籍阅读,我们每一个人的智慧才能一步步地通往精神的“金字塔”之巅。将每一个人的智慧汇总起来,才能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

(节选自朱永新《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12.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