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古诗鉴赏答题方法指导讲义
鉴赏古诗无需引经据典,无需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鉴赏评价作品
本身的特点。注意积累古诗词曲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作者的生平经历.艺
术风格、思想感情等,还要注意诗歌提示性的信息,如题目、背景提示、注释等。
命题指向:1.范围扩大:从《诗经》到清诗。2.体裁增多:诗、词、曲。
3.考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
第一部分掌握基础常识
一、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
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
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辛弃疾、陆游、龚
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
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还要按照历史的顺
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
的(特别是唐宋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
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
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爰国情,南
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
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
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⑦清诗在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
诗歌较多表现民族大义、故国之思、人民疾苦的内容。
二、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表达方式分类: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创作分类:文人诗、民间诗
形式分类:格律诗(诗词曲)、自由体诗时间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题材分类:送别诗、怀古诗、边塞诗、思乡诗、闺怨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
志诗、田园诗、山水诗、政治诗。
①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它一般是按照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
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②怀古诗的主题不夕呼有两大类,一类是通过昔盛今衰,来借古讽今;一类
是通过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立功业的心情,同时,委婉的对
现实进行批评。
③边塞诗大都以描写战争为主题,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或者揭露战争的残
酷性,非正义性。
④思乡诗往往和战争、仕宦、羁旅生活联系在一起,反映征人厌倦战争,渴
望安宁的平静生活。
⑤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物的独特观察和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格和理
想。
⑥借景抒情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己的忧愁哀思或远大理想以及对人生独
特的体验和认识。
⑦闺怨诗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
的哀怨,对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向往。
⑧谈禅说理诗,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
诗歌往往具有似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境。
三、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的格式和术语。
⑴概括评价诗歌内容的常用表述方式:“这首诗是一首什么样的诗+采用(某
种表达方式、修辞方式、表现方法)+写出了(某个意象的某种)特点+表现了
(突出了)某种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种作用。”
⑵赏析表达方式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叙(时间、空
间、角度)+叙(描写、抒情、议论)什么+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⑶赏析表现手法的常用格式:这首诗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作用是(句
意+文意+主旨情感)。
⑷赏析思想感情的常用格式:通过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主旨+抒发了什么感
情(寄托了什么情怀、袒露了什么心迹、表达了什么的追求)0
四、鉴赏范围:古诗大致上有五大题材:
归
具体表述举例
类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杜牧《过华清宫》
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
忧同情人民的疾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
国伤时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
杜甫《登楼》
担忧
杜甫《兵车行》
揭露统治者穷兵藏武
建功立业的渴望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保家卫国的决心王昌龄《从军行》
建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
功报国味》
山河沦丧的痛苦
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
情屈原《涉江》
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羁旅愁思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
思思亲念友生死两茫茫》
乡怀人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
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昔胜今衰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借古讽今的情怀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活杂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
悲叹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送
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别感怀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五、诗歌的表现技巧
(-)“方式、手法’的区分:艺术(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
面: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包括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次重点是描
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
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想象、双关、烘托、衬托(正衬或反衬)、抑
扬、照应、正侧、象征、对比(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用典、叠词、化用、
互文、曲笔、借古讽今、寓褒于贬、明褒实贬、化动为静(以动衬静)、动静结
合、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以小见大、含蓄蕴藉等。考查的重点是衬托
(正衬或反衬)以乐景写哀情、次重点是对比(对照)、虚实结合、化动为静(以动
衬静)、动静结合。
③修辞方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
④结构方法:首句标目、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层层深入、卒章
显志、先总后分、先景后情、以景结情、重章叠句、意象组合、倒装、过渡、照
应、伏笔、铺垫等。
(二)“情”、“志”的区别:在诗歌里,“情”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喜、怒、忧、思、
悲、恐、惊,一般都是通过景的描写表达出来的;“志”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理想、抱
负、情操、品格等,一般都是通过对物的描写表达出来的。例如,宋人杨万里“小
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及对新事物的喜爱之情,属
于抒情。
又如: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
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
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虽然也抒写羁旅相思之情,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抒写离愁别恨的小令,词
作上片写景,虽抒写悠悠相思之情,但所写的秋景阔远绮丽,毫无衰飒情味。下片
抒情,抒发了自己的羁旅愁绪、黯然凄怆的思乡情怀。这本是词中常见的结构和情
景结合方式。它的特殊性在于丽景与柔情的统一,更准确地说,是阔远之境、绮丽
之景与深挚之情的统一。写乡思离愁的词,往往借萧瑟的秋景来表达,这首词描写
的景色却阔远而绮丽。它一方面显示了词人胸襟的广阔和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反
过来衬托了离情的可伤;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显得柔而有骨,深挚而不流于
颓靡。整个来说,这首词的用语与手法虽与一般的词类似,意境情调却近于传统的
诗。这说明,抒写离情别恨的小词是可以写得境界阔远,不局限于闺阁庭院。这种
写法就是借景抒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
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属于言志。
又如:《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
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名义上写不为人识“小松”,实际上在写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
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
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诗人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
“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
这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人通过描写“小松”坎坷的经
历描写,表达了对人才成长的思考。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景”的区别: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
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后的感受是见
“情”不见“景”。例如:
《苏轼•鹏鸽天》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百鸟时时见,照水
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
凉。
全词从远近、俯仰以及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写景,写了林、山、竹、墙、
蝉、草、池塘等七幅画面,容量之大,堪称妙笔,但这些景物聚集在一起,透露出
一派幽狭繁杂的气氛,透过幅幅画面,我们可以隐隐地看到诗人那种百无聊赖、自
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情。这一心情的表现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借助于自然景物表
现出来的,这就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后的感受是见“景”
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
景语皆情语。例如:
韩琮《暮春:产水送别》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
流尽年光是此声。
这首诗将友情、世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
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感伤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又如《翁卷•野望:一天秋色冷清湾,无数峰峦远近间。自上山来看野水,却
于水底见青山。
此诗中的意象有:遥远的天际,冷清的河湾,远近高低不同的无数山峰,自然
的绿水,水中的青山。正是这些意象构成了此诗的意境:山区秋色之壮——天高湾
清,层峦叠嶂;秋色之秀——青山映在碧水里,绿水绕着青山转,山中有水,水中
有山;诗人的心情是愉悦的,全无一些诗人笔下的秋天萧条肃杀之气。这种写法就
是寓情于景。
(四)描写的角度: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
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六、意象、意境概念
★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即诗歌中的具体的人、物、景
等。即人物意象,事物意象,景物意象。
★意境,就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
形成的艺术境界(氛围)。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
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
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这些意象与“独”、
“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
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氛围(意境),但诗人的心念却非常坚定,表
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关系
鉴赏诗歌意象的核心是要通过意象去领悟诗歌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
诗歌与散文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
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如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
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前两句十四个字,运用六种意象,我们可以从“月落”后夜色
的浓重、乌鸦凄厉的啼鸣、“霜满天”的清冷以及夜色中“江枫”的黯淡和“渔火’的寥落
深切感受到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氛围和客子孤孑清寥的心情。
“意象”与“意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它们有其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
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境和意象有着
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
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就是
说,没有意象,难以组合融合成一种意境;而如果没有意境,那些物象只是一盘散
沙,没有灵魂。它们的区别在于:
第一,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
围。
示例:白朴的《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
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
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
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第二,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
借用李商隐《锦瑟》诗句“蓝田日暖玉生烟”来形容:如果意象是日,意境就是
日出之后弥漫于天地之间的融融暖意;如果意象是玉,意境就是蓝田那个地方由于
出产美玉,其上空依稀涌动的祥瑞烟气。
借用李贺《天上谣》诗句“天河夜转漂回星”来形容: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
意境就是神秘而撩人遐思的夜色;如果意象是那条天河,意境就是荡漾着天河波光
和水声的无限苍穹。
借用温庭筠《商山早行》之句来形容:如果意象(群)是“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意境则是凄清孤苦的人生际遇。
或者,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
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和坦克,意境就是白色恐怖。
意象与意境,就这样一实一虚,一真一幻。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
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有一首诗说,“如果
春天要等花儿开了才来,如果花儿要等春天来了再开,春天就永远也不会来,花儿
也永远不会开。”这是诗人为了做诗,将春天和花儿强行分开的。实际上,春天和
花儿虚实相生,就像意境和意象,是根本不可分的。
第三,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
和材料。脱离意境的意象建构是不成功的苍白无力的意象;没有意象的意境是平淡
无味的,难以给人美感的失败之作。一个作家,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创造艺术形
象,也就是营造不朽的意境。但是,任何意境的创造,者坏是凭空捏造,而是在意
象的基础上营造意境。
总之,意象与意境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细微区别。所谓区别,概括起来就是:
在创作时,总是先有意象,后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虚化了的艺术氛
围,是作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二者互相支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示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步骤一)。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
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营造了一种春光融
融,恬美柔和的意境,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
三)。
示例2: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
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
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
意境常见的表达程式有两两相对的四组概念:
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
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
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七、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答题用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
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如、同情人民
的疾苦如、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建
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
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霰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归隐田园(热
爱自然)、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别恨离愁、儿女情长、坚贞爱
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昔胜今衰的感慨、愤世嫉俗、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
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的悠闲等。
八、常指的“作用”用语
意境优美、意境深远、言近旨远、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
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等。
九、常提到的感情基调和创作风格
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
丽、豪迈、豪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积极、消极、朴素自
然、清新飘逸、沉郁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
十、评价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语
质朴、淡雅、清新、自然、苍凉、悲慨、低沉、苍劲、舒缓、悲凉、雄健
(浑)、旷达、婉约、豪放、生动、形象、简洁、明快、绚丽多彩、沉郁顿挫、浓
墨重彩、含蓄隽永、富有哲理、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语言凝练、生动传神、自然
宏丽、又饶有风骨、音节和谐、通俗生动、朴实无华、淡雅含蓄、悠扬轻快、行云
流水、清而不淡、秀而不媚等。
十一、评价主旨常用语
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意在言外
(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蕴
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不明显,耐人寻味)。
附:著名诗人的风格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李白诗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诗忧
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者味
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王昌龄诗风的雄健
浑厚且情思婉约;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
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奇诡变幻、忧郁激愤;元
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雅俗共赏;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韦
庄、欧阳炯、李询、孙克宪等)词风既有农艳香软的一面,又有清新疏朗的一面;
李煜词风的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语近情深;范仲淹词风
的苍凉悲壮;晏殊词风的明朗疏淡;苏轼词风的雄健豪放,旷达高远;柳永词风的
缠绵俳恻;黄庭坚词风的流畅自然;秦观词风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词风的婉约凄
切;杨万里词风的新鲜活泼;陆游诗风的雄浑奔放、明朗流畅;辛弃疾词风气势雄
壮之外,还不乏婉转俳恻;姜夔词风的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
但也应注意,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大家需要根据
情况灵活运用。
附:常用意象含义
意意
象含义象含义
杨杨
柳表现离情别恨或柔情花象征离散
梧木
桐表现寂寞惆怅、凄苦凄凉悲伤叶表现惆怅落寞的心境
梅,XX.
花象征高洁或不屈不挠纯净洁白花象征高洁、美好
菊
花象征隐逸、高洁、脱俗、高雅竹象征lEfi、不从俗、向上、有气节
桃牡
花形容美女的容颜丹表现富贵、美好
松绿
柏高洁、坚强、坚贞或富有生命力叶表现希望、活力
黄禾
JH-象征新陈代谢或表现美人迟暮黍表黍离之悲(对昔盛今衰的感叹)
黄
①表现生生不息和希望粱表现虚幻的事或欲望的破灭
花
②表现荒凉、偏僻开象征希望、人生的美好
花表现失意、人生挫折或惜春之情,
草③象征地位、身份的卑微落感伤
鸳鸿
鸯常喻夫妻,表现夫妻情深雁表现书信、两情交往或思乡之情
鹏杜
鹃烘托荒凉破败或惆怅落寞鹃哀怨、凄恻、思归或冤魂悲鸣表
猴
猿表现凄厉、哀伤、孤寂,愁苦鹰表现刚劲、自由或大志
杜温情、惜春、爱的思念、沧桑、漂
鹃哀怨、悲伤、凄凉燕泊、信
乌
鱼表现自由、闲适鸦不祥之物或比喻小人、凡夫俗客
沙青
鸥表现人生的飘零或伤感愁怀鸟指代情人的使者
太细表现生机、活力或缠绵的友情、爰
阳表现希望、活力或时光流逝雨情
夕细
阳比喻年老或表现失落、悲叹沧桑雨潜移默化的教化
暴
①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雨象征热情或残酷,荡污秽的力量
②表现亲人的团圆、分离;露比喻人生短促、生命易逝
③寄托思乡、思亲之情;3[=:象征纯洁、高洁或表环境的恶劣
月
亮④表现旷达、潇洒,美丽,冷清霜象征人生无常易老,表前路坎坷
春西
风表现希望、旷达、欢娱、得意风表落寞、惆怅、思归、烘托衰败
浮晴
云表现游子漂泊、飘零天表现光明、欢娱
浓阴
云表现愁肠压抑天表现压抑、愁苦、寂寞
尺
玉象征高洁、脱俗素指代书信
^3佩带的刀剑,看吴钩,建功立业的珍
钩抱负珠表现美丽、纯洁无瑕
红
船漂泊、无拘无束,自由旷达色象征青春、热情,表现喜事
白绿
色象征纯洁无瑕,表现丧事色象征希望、活力、和平
黑蓝
色表现黑暗、绝望或神秘色表现高雅或忧郁
黄紫
色象征温暖、平和色表现高贵、神秘
桑
梓家乡,表现怀乡之情
排遣忧伤或遥望故国、故乡、
南西
园泛指花草园林楼爱人、友人的伤心之楼
落冬
日惆怅冷峻
秋流
雨忧愁水叹惋、时间流逝
落T
叶失意、伤感香指愁思或爰恋触
大旷
漠苍凉野凄清
美红
酒壮行豆相思
竹孤
林闲趣、隐逸灯孤苦、羁旅凄凉,思乡怀人
秋故
虫凄凉园乡愁
枯
烛相思、别愁藤萧瑟、荒凉
古古
琴知音道荒凉
飞长
鸟空远亭送别
楼关指遥远的地方,多用以表现怀乡、
西域古国名,表现卫国立功山思人
阳
关古地名,指代离别送行的歌莲“怜”谐音双关,借以表达爱情
阑孤
(栏)干象征着思念、寂寞、离愁雁思亲,思乡,孤独
寒梅
蝉悲凉、离愁别绪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附:古诗鉴赏答题模式归类
设设问示答题步骤答题范式考题直击答案解析
问角度例
修1.本诗①先答出本诗(或移家别湖上诗人采用拟人化的
辞手法在表达感情时具体运用的某第X句或第X亭•戎昱手法,用“系”“相识”“欲别”
主要运用了什修辞手法,联)运用了…等一系列拟人化动词,赋
好是春风湖上
么修辞(表的修辞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
②再答该亭,柳条藤蔓系离
现)手法?试法,…(该修情感,生动形象而又巧妙
修辞的作用术情。黄莺久住浑相
结合全诗作简辞的作用术含蓄地表达了对湖上亭的
语+诗句内容,识,欲别频啼四五
要赏析。语)地写出深情.
声。
③最后点
了…(诗句解
2.诗的
出运用该修辞问:诗人采用什
说),表达了
第X句/X联
所表达的诗人么样的表现手法来表
诗人…的情
运用了什么表
的情感。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
感。
现(修辞)手
舍的深情?试结合诗
法?有何作
句具体分析。
用?试结合全
诗作简要赏
析。
描1.这首①先找准⑴本秋思•张籍这一细节看似平
写手法诗的细节描写描写的特色诗在描写3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
洛阳城里见秋
很成功,试结(细节描写、功地运用了…重”,又紧承“复恐”,写活
风,欲作家书意万
合诗句作简要白描、正面与描写,写出了行人对家书的重视和对
重。复空匆匆说不
简要析。侧面描写;景了…(诗句解亲人的深切思念,,写尽
尽,行人临发又开
物描写的特色说),烘托了了行人心有千言万语,翊
2.这首封。
还须考虑动诗人...的感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
诗在景物描写
问:“行人临发
静、虚实、上情。心理。食趾读者体味其中
上有何特面口
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
下、远近、高浓浓的乡思之情。
作用?(2)本
的细节描写。请结合
低等顺序);
诗在景物描写
3.这首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
②后相关上的特色
诗在描写方面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诗句简要解是…,这样的
有何特色?
说;描写使景物…
(答作用,如
③再作用
动静结合,虚
分析
实相生),同
时渲染了…的
气氛,表达出
诗人...的感
情。
抒1.诗歌①先确定这首诗运端居•李商隐在艺术手法上,第
情方式在抒情方式上诗是直接抒情用了…的抒情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
远书归梦两悠
有何特点?请还是间接抒用,全寺主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
悠,只有空床敌素
结合诗句作简情;若是间要写了…(内苔二‘红树"以及"雨’'景、
秋。阶下青苔与红
要赏析。抒,则再确定容),抒发“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
树,雨中寥落月中
具体又是哪一了…的感情,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
2.这首愁。
种;这种方式使诗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
谕寺人是怎样
[注]①端居:闲
人情感的抒发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
抒发感情的?②后结合
居.②素秋:秋天的
显得…(用术思亲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作诗句简要解说
饰
语)
简要赏析。所写内容和所
问:这首诗的
抒感情;
3.第X
三、四两句在艺术手
句值得玩味,③最后点
法上有什么特点?请
请从情与景的明这种抒情方
简要分析。
角度作简要赏式的作用,要
析。用到术语,如
含蓄蕴藉、淋
漓尽致等。
思1.本诗①先感唐这首诗通咏怀古迹杜甫这首诗通过写王昭
想感情表达了诗人怎这首诗是乐诗过对…的描君美貌无人识、远嫁大
群山万壑赴荆
样的思想感还是哀诗;写,展现了一漠、孤苦无依的怨恨,表
门,生长明妃尚有
情?幅...的画面,达了诗人对她不幸遭遇的
②再结合村。一去紫台连朔
表达了诗人…深切同情,同时也表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培训合同模板
- 2025年户外广告牌制作与安装合同
- 2025家具类标准长期供货合同
- 2025新版私人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杭州租房合同书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土方工程施工承包协议
- 家装设计合同书范例
- 班组劳务用工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试用期计件制劳动合同书
- 2025四川合同范本
- 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课件
- 腹泻患儿的护理 腹泻(儿童护理课件)
- 槽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设计
- 地图常用地物符号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现场检查表
- 高考理综试题答题技巧方法!课件
- 契税补贴申请表
- 西山煤电集团白家庄矿煤层开采初步设计
- 鲁班奖迎检分工细化
- 最新金属软管设计制造新工艺新技术及性能测试实用手册
- 渠道项目报备管理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