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_第1页
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_第2页
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_第3页
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_第4页
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思维解决三农问题一.三农问题的由来因李昌平的上书"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农业、农民、农村被广泛理解为"三农"问题。产生"三农"问题的原因很多,为什么会出现"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从经济学方面做更深层次,更具体的分析才能够解决问题。1.首先看一下中国的人口城市化变迁,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前,农村人口就占全国人口的绝对数量。据统计,1949年中国大陆的人口总量当时已达到5.42亿,但中国大陆只有69座城市,约2000个县城及建制镇,城市人口只有5765万,只占全国人口的10.64%,农村人口占90%强。发展到现今(2003年),中国大陆农业人口有9.35亿,占总人口的73%。城市人口发展到27%,即使把县城和小城镇都算上,全国城镇化的比重也只有37%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低4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也有说是8.88亿或9.28亿等等,主要是计算方法不一样)2.其次,看一下农民的收入变迁极其原因,9.35亿农民、2.3亿小农户、78万个行政村,分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占中国GDP14%的农业产值供养着70%以上的人口。而在这9亿农民中尚有2亿贫困人口,(按世界银行定义贫困线标准为年收入370美元以下,按2003年汇率计算约合3000多人民币。极度贫困线为275美元以下约合2200多人民币),当然中国和世界银行定义贫困线标准不一致,按"中国国务院扶贫办公室"主任刘坚说,2003年,中国一共有五千六百一十七万人,平均每年的收入低于八百六十九元,属于所谓得低收入贫困人口。即使这个数字准确,它也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再看一下农民的收入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户籍制度的推行把城市和乡村截然分开,形成了两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1950年代,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其间(1953到1957),这是新中国农民的收入水平第一次大幅度增长,在中央政府提高农幅产品收购价格的激励下,1957年的粮食总产量比1952年增长了19%,这一时期中国农民从农业增产和粮价上调中获得了较多的实惠。但随之而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运动给中国农业生产造成毁灭性打击,1959年到1961年三年其间,农业生产指数平均每年下降9.7%。1960的农业生产总值低于1952年水平,农民收入长期徘徊,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即使经济恢复后的1965年,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是107元。建国以来第二次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是在农村经济改革后的几年(1978到1984)。这也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农民人均实际收入从1978年的124.7元上升到1984年的328.4元,增长了163.4%,平均每年增长14.8%,在1983年城乡人均收入比率曾经降到最低的1.70。发端于上世纪19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曾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在1980年代的改革及高速增长。据1986年3月1日,统计1985年中国农民平均纯收入达397元,比1980年的191.3元翻了一番。主要原因一是由于解放了生产力(七十年代末期开始农业家庭生产责任制逐步"分田到户",长期计划经济下产品极度短缺,在没有缓解之前农产品不愁销路。价格放开,农副产品价格的大幅度提高,政府放松管制,极大地刺激了农户,人均收入得到迅速增加。由于这个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在摆脱传统经济体制后产生的一次全面的,突发性的增长过程,加上两项改革举措为农村居民创造了较为平等的、无歧视的发家致富的机会,绝大多数农户从农业经济增长中受益。)农民本身成为主体,种什么,养什么,怎么卖,农民自己来决定,农民的积极性被极大的调动。二是由于在中国经济在改革前长期实行城乡分离的工业化政策,使农村内部的过剩劳动力积聚太多,相对于初步发展的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可以"无限供给",由于压低了工资水平,乡镇企业竞争力强大,得到迅速发展。比如以乡镇企业的产值增长速度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参照尺度,从改革初期到1990年代前半期,前者的年增长率为30%,后者的年增长率为15%,两者相差刚好一倍。建国以来第三次农民收入增长,是在九十年代前半期出现过的高速增长,但这并不是一个均匀的增长。曾经看过一篇1996年的海外报道我的家乡烟台某乡镇企业,当时当地的农民收入是,1978年的76倍。但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一些先行发展起乡镇企业或者靠近沿海的乡村(象华阴村或华西村),有时可能比临近的村子,收入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然而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势头并没有持续下去,从1985年开始,农民实际收入增长先是变的缓慢,从1990年代的中后期开始甚至呈下降趋势。城乡人均收入比率又开始扩大。从1997年到2002年的六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4%,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为8.6%。在一些地方农民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据中国社会学会会长陆学艺的统计:1979-198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提高15.1%;1985-1988年均增长幅度下降为5.1%;1989-1991只有1.7%;1992-1996年因国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收入又有所提高;1997到2002年农产品的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但其市场价格却下降了30%以上,农民依靠纯农产业获得的收入日趋减少。在整个九十年代,农民家庭经营费用的现金支出增长幅度为334.2%,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为328.3%。1999~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仅增长了7%,而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竟增长了24%。根据日本共同社2004年6月28日发自北京的消息,由于中国的乱开发,已经造成中国连续5年谷物耕作面积减少,2003年的谷物耕作面积比1998年减少了15%,达到建国以来最低水平。其实,这不仅是地方政府追求政绩乱开发,更由于在1990年代后半期中国谷物供给过剩,中国没有象西方国家一样及时实行休耕等等保护政策,造成农作物价格持续下降,农民利益受到伤害,挫伤了生产积极性造成的后果。2002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476元,这一数字不到当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的三分之一。除了人口基数过大以外,三农问题还有许多其他原因.第一剪刀差问题,农业经济是工业经济的哺育者,中国农民为共和国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钟伟教授指出:目前我国农税累计为2100亿元,而政府在农业上的支出仅800亿元。农民为国家贡献了1300亿元。这还不算交到地方的苛捐杂税。另据摘之[杂文选刊]数据,据统计1953年至1978年国家通过工农业剪刀差,使农村在历史上曾经向城市输血达9500多亿元,占农民净收入的57%,进入1990年代以后,这个数字增加到每年都在1000个亿以上。第二农业税率问题,"三农"问题还有一个来源,就是农业税率太高,现在,我国绝大地区的实际执行税率是8.4%,在目前的价格水平来讲确实是很高的,因为粮食生产的利润率还不到10%。城市税收起征点是800元(实际上上海等地起征点有达到1300元)如果收入过低,还有最低保障制度,但农民即使歉收也没有免征的法律制度。而农民的税费,摊派等负担每年都在4000亿元以上,此外还有6000多亿的债务被县,乡两级政府用于超前消费。第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我国是一个不具农业优势的国家,由于数百年来我国人口对耕地已经产生持续压力,看一下我国土地国情就知道:一是人均占有量少,到2000年年底,我国人均耕地仅为1点51亩。(日本也不多,是1.5公顷,是美国的125分之1,欧洲国家的30分之1)二是优质耕地少,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分布在时间和地区上,极不平衡。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只有501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六分之一,水环境十分脆弱,用水量很大。国际上对河流用水一般不超过25%,我国北方对黄河、淮河的用水量都已超过河流来水量的50%,海、滦河的用水量几乎达到了100%,以至于海、滦河有些年根本无水入海。耕地的贫瘠华,盐碱化(国家林业局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1/4以上的土地正在荒漠化,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直接经济损失的2倍~3倍。调查显示,2003年中国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沙漠化土地面积达1.7亿公顷,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2%.中国荒漠化潜在发生区域范围,即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范围总面积331.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4.6%。当时由于战争,国力疲惫,靠个人力量难以重建家园,JA的理念是[相互扶助],通过互助实现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安定,及整体社会地位的提高。日本农协是通过如下手段保护日本农民的权益的。1,提供适当利率的信用保证。2,保护农民不受加工业者和供给业者的过度剥削。3,保障农作物价格稳定。4,提供技术及经营指导。5,提高日本农民的社会地位。到2003年3月为止JA的会员已经达到目的1800万人,即每7个国民中就有一个是JA会员。JA的总资产已经达到40多兆日圆。2002年扣掉对于会员的意外保险支付额为6378亿日圆等支出后,JA的基础利益为4640亿日圆。JA对于会员的保障内容有医疗,结婚,子女教育,老年保障,自然灾害等等。JA的作用不仅在于万一时的保障,更在于它把零散农户的农产品集中起来统一生产,统一加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零散农户可以只负责最初的一道工序,不必考虑加工,管理,销售等问题。比如,日本电视台曾播放一个奶牛养殖专业户的节目,这个农民养有二十几头奶牛,这当然算不上规模化,但是在寸土寸金的日本是很普遍的,不算太小。如果这个农户要考虑品种改良,饲养,挤奶,保鲜,运输,销售显然成本是很高的。而且,个人管理,质量有波动。解决这些个问题,靠的是JA农协,农协负责奶牛的品种改良,和牛奶的运输,加工,销售,确切的说是负责这些环节的统筹而并不直接做这些工作。具体的工作都由运输,加工,销售等企业分工来做,那么,饲养,挤奶以及收购前的工作完全放任给农户吗?不是!农协提供给农户不锈钢制的自动挤奶器,和低温储存柜,每一头牛的牛奶都是用单独的小桶独立储存,农户的每一头牛在农协的电脑内都有存档编号。因此,当地农协掌握着每一个农户的每一头奶牛的情况,农协的收奶车每天定时来收奶,鲜奶运到当地农协的鲜奶站后,测验机首先化验每一桶奶的成分,根据营养不同定出价格,这个价格不是满天要价,有公开的营养价格表,农户自己的奶牛缺少什么营养看一下农协传真来的计算机打印的清单就知道,然后按照农协的指导,进行饲料营养补充。农户要卖出高价奶,不仅要用好饲料,还要让奶牛多到户外吃鲜草,甚至有的农户用日本清酒给牛梳理牛毛等等精心饲养措施。鲜奶站化验完的牛奶,只经过简单的杀菌处理,在没有破坏营养没有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由更大的恒温保鲜车运到奶粉及鲜奶制造厂家。这样呢,平常的农户对厂家奶粉及鲜奶制造厂家这样两个商品加工环节,被分割成几个甚至十几个加工环节,由十几个商家或部门协同完成奶粉加工这件商品。这样做是否会太麻烦增加成本,不,恰恰相反,由于它符合史密斯在[国富论]的论点分工和交换和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经济等著名论点,所以,效率极大提高,而且,日本牛奶的成分质量非常好且稳定,也是与此由关。(在此解释一下,前几年发生的雪印牛奶事件是一家工厂阀门没有好好清洗的缘故,并非奶粉本身的问题。)而中国的奶粉质量检测,年年有许多不合格现象,我想责任并非全在奶粉制造厂家,而是由于我国的是市场分工不完全有关。奶粉制造厂家难以掌握上游初级产品质量,要掌握上游初级产品质量,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统筹机构,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统筹化。(3)中国"一筐果菜挎着卖,两筐果菜挑着卖,多了只能坐等中间商到地头收购"。这是自改革开放至现今我国许多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方式的写照。相比较文革等改革开放前的时代,有很大的自主性,但对于已经加入WTO现在来说,中国农民和他们的农产品都要和工业产品一样,在市场上和外国产品一起[平等竞争]的话,则是一件残酷的事情。据专家分析,农产品进口每增加一亿美元,国内将损失20万个农业劳动的就业机会,当前我国农村的消费水平和投资水平大大低于城市,使我国总需求不足,并最终形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可以说,城市偏向的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是农民负担沉重的深层次制度性原因,其代价是长远发展的停滞以及城乡之间的社会经济冲突。而且严格来说这是一个不平等的竞争,中国农村在历史上曾经向城市输血达6000多亿元。他们没有原始积累。他们没有积累起可以和国外资本竞争的基础资本,农业技术,机械,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福利的水平都非常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把中国农民推向国际大市场,是不公平的。所以中国需要成立一个类似于日本JA农协这样强大的统筹机构。而这是需要国家和企业共同来完成的。必须由国家引导使农业生产规模化和统筹化。我们山东省是农业大省,气候,土壤,降雨量条件都非常好。曾经由龙大公司带动使山东省成为蔬菜出口第一大省。龙大这家公司的发展史,很有意思,最初这家公司是烧砖的农村小企业,到1985年左右由于周围用于烧砖的土都挖光了,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时,总经理带领导6名职员,去南方考察,发现南方城市有许多商场卖包装洁净的净菜,价格不菲,总经理是一个精明的人,他想当时在我们山东,买菜基本上都是到自由市场上买那种连根带土的论斤卖的菜,价格当然很便宜,如果稍微加工一下,不就可以卖大价钱了吗?(其实也就是增加产品附加值,但这同时产生新的市场分工)于是他带领公司职员把公司转产,一开始是给外贸公司代理加工,后来自己出口,当出口规模也越来越大时,带动了农副产品的种植,冷藏贮备及外贸出口。受其影响,其他各类食品和蔬菜加工厂也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使山东省成为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在这件事业上政府不是没有功绩,但总的来说山东省的食品和蔬菜加工业的起步到壮大可以说是民间带动政府。但同时民间行为也不是尽善尽美,以前一般只有外贸公司和国营食品企业才有冷藏厂,但现在,包括乡镇政府和个人都建了冷藏厂。笔者在1997年曾经带外商到莱阳的冷藏加工厂参观,多数的冷库仅仅利用了不到三分之一。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由于太多,于是每一家食品加工厂和冷藏厂都不能满负荷运转,第一,大家恶性竞争。第二,造成资源浪费。而在日本的JA基本上做到资源合理配置,比如土豆有土豆的专门储存仓库基地。这有什么好处呢?比如同样100吨的土豆,在日本JA只要建设一个储存仓库,配置一部车,一个管理人员,每次根据10家批发商的需求,一次送完货。假设在山东省建设有5家储存仓库,每家要配5部车,5个管理人员,每次根据10家批发商的需求,至少要50次送完货。而且各家竞相压价形成恶性竞争。这就是资源配置的浪费,这造成大家的工资收入都不高。如果合并在一个系统内那么人员,车辆都可以减少配置,送货也可以科学分配。做到资源合理利用,效益提高,即使社会总销售量不变,大家的收入也可以提高。三,"三农"问题如何解决1[国富论]作者阿达姆·史密斯与圈地运动温古而知新。先让我们回顾以下17世纪的欧洲发生的圈地运动。关于[国富论],它的发行时间比马克思的[资本论]还要早91年,而且对于[国富论]有如下评价,由于[国富论]的发行,才诞生了解明资本主义社会原理的资本主义经济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史密斯和他的一段经历。史密斯1723年诞生在苏格兰的一个小镇,1740年当他17岁时,以一名优秀的奖学生来到英格兰留学,由于苏格兰和英格兰刚合并不久(在合并之前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当史密斯从苏格兰刚进入英格兰境内时,马上被焕然一新的景象所震惊,在苏格兰旧有的村落共同体把耕地不规则地细致分割,分别拥有。而当时的英格兰,由于进行过[圈地运动]的结果,耕地被井然有序地统一规划,形成的非常广阔的大农场和农业大生产。对于史密斯来说深深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以后,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周游各国的考察他写出了著名的[国富论],[国富论]的主要论点是分工和交换和由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经济等著名论点,这些理论到现在也是经济学的宝典。由于分工和交换才能促进大生产,减少小农业小工业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圈地运动]这个名词,大家都曾听说或学习过。在英国15世纪到16世纪进行了第1次圈地运动,17世纪末到本世纪末整个18世纪又进行了第2次圈地运动。从第1次圈地运动开始,许多农民就丧失了家园土地,只好流浪,成为流民。在亨利8世在案1530年制定的条例有如下规定,在强健的流民被第一次抓住时,要被鞭打监禁,并被强迫发誓返回故乡[参加劳动]。在第二次被抓时,要被鞭打后,割去半边耳朵。第三次被抓时则要处以死刑。圈地运动是残酷的。[圈地运动]的结果是:一,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农业大生产形成。二,为城市兴起的[产业革命]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大量无产劳动者。由此保障和促进了产业革命的成功。2中国农民的出路综上所述,三农问题,最主要就是人口多,平均土地少,税收高,补贴少,投入少。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实行英国式的[圈地运动]和[产业革命]。但英国的经验我们可以借鉴。那就是要想富裕农民必须首先减少农民,更加简单地说就是,让大家分工。把耕地集中到少数的已有一定原始积累,也有能力进行机械化耕作的种植大户手中,或者是扶植部分农户(通过贷款和技术培训或者是大户联合)使农业生产规模化,让剩余的劳动力,由农户转变为非农户并由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需求者。这是一个简单的经济数学问题,一个农民种2亩地,假如一亩地纯收入100元,那么,2亩地就只有200元。但如果给他100亩地,那他就收入增加到50倍,达到一个2万元。好象湖南有一位县长叫毛七星,他已经做了实验,据说效果不错。与其大家共同贫穷,不如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土地集中不需要政府投资,所产生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剩余的农村劳动力。2001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份额仍高达50%。据说农村现在已经有一亿五千万到两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农村劳动力净增量就达800万人左右,而且,据统计由于基数过大这种增长势头将会持续到未来50年。乡镇企业以前吸收了大量的劳动力,但乡镇企业近期难有大的发展势头,所以无法期待今后再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据中国官方报道,现阶段的中国,约有接近一亿农民在外打工,2003年带回家中的钱,达到3700亿人民币,外出达工的收入已经占农民收入的40%。一旦中国经济受挫,农民收入将受到严重打击。而且每到农闲季节大量民工盲目流动到城市找工,如果找不到工作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农忙时节又大量回流,造成城市劳动力的暂时一部分空虚和交通问题。那么,城市能否接受这些剩余的农村劳动力呢?让我们看一下华中师范大学贺雪峰先生的文章。[从世界市场来看,不仅中国,而且大量发展中国家在处于利润末端的加工产业上相互竞争,越南、印度、拉美等一个又一个雄心勃勃的希望现代化的国家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出口加工产品的竞争,而越来越没有利润。而发达国家因为处于利润上游,掌握着以专利和商标为主的垄断利润空间,而赚得脑满肠肥。中国之所以近10多年加工产品"出口增一倍,利润降一半",与世界性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加大加工产品出口的政策导向密切相关。问题是,造成今天严重国际市场加工产品供过于求局面的中国外向型加工业仅仅吸收了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而中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约在4.5亿左右,农业劳动力最多需要1.5亿。也就说,除去目前在沿海以生产出口加工产品为主的7000万农村劳动力以外,还有2亿以上的巨额农村劳动力等待着进入沿海利润微薄的加工企业中来。有限的就业机会与几乎是无限的发展中国家的过剩劳动力结合起来,那些利润微薄的加工业企业就会无限降低打工者的工资。从国别来讲,哪一个国家的打工者可以接受更低的报酬,可以接受更恶劣的工作条件,国际资本掌握的加工业能力就向这个国家转移。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打工者只要很低的工资收入即可以做很长时间工的特有可能性,使国际资本不断进入中国,中国越来越象一个世界工厂,中国越来越占有那些越来越少的加工产业的附加利润。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在改变国际经济格局,决定性影响初级加工产品价格从而挤垮同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小国经济之外,也对本国经济构成了危胁。据计算,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鞋子,每年平均每个美国人4双。在美国或任何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制造的初级加工产品充斥市场。初级产品利润很低,市场也很有限,一旦欧美主要初级产品市场被中国制造占领,中国还有2亿富余农村劳动力再进入到这些初级加工业中劳动,就会引起中国产品之间的竞争、这一点在今天已是十分明显了,其结果,是劳动力甚至连简单劳动力的再生产也无法维持下去。如果理解当前中国出口加工产品的过程是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外资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要雇工是农村劳动力,这些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不足7000万,而这些企业出口的加工产品就已经充斥欧美市场,就已经相互竞争的没有利润空间了的话,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未来50年,富余的2亿农村劳动力根本就不可能被这些初级的加工业吸收。]通过上段华中师范大学贺雪峰先生的文章,我们应当认识到,第一。缺少利润空间的加工企业不可能支付打工者较高的报酬,农民工的收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增长。第二中国靠现有的机制,50年内难有吸收剩余的2亿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所以,农村内部的就业机会非常有限,农民增收主要靠外出打工,而这些最简单的劳动提供,在中国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之前,城市打工就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就很难有一个快速增长。所以农村增收的内外因素都已经不足。3关于农村城市化问题如何转移剩余的劳动力就要靠农村城市化。城市化的定义,是指交通边便捷的,占有一定面积具有一定数量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群的集中居住地。城市化最初形成,也是依赖于农业。首先,需要农业生产能够提供一定数量的剩余粮食,第二需要农村提供有劳动能力的剩余人口,这样才能出现劳动分工,产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非农业部门的出现是城市形成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农民,从温总理的为民工讨要工钱,两大的三农议题。无不透露出对农民的关怀。最近比较时髦的议题是农村城市化问题。党的16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必须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因此政府应做好政策引导工作,制定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如实行开放的户籍制度,降低进城的"门槛",解决子女入学,就业问题等]。我认为16大的政策在现阶段不太可行,因为农村城市化并非将农民迁到城市或者给农民一个城市户口本就能解决所有问题,这是一个建国50多年积累的涉及9亿农民甚至于整个13亿人国民的大问题,城市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压力已经很大,如果一下涌入城市几亿人口,他们的就业,医疗,教育,福利能否得到保障?如果做不好,只能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所以没有一个市长敢冒这个风险,或者发这个善心,让大量的农民突然涌进他所管理的城市。如果不是这样,就不会发生孙志刚事件了。中国的理论界之所以提出实行开放的户籍制度大概是因为;一是国外有一种普遍说法,认为根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就会有一个城市化的高潮到来,所以现在应当开放户籍了。二是即使开放了户籍,农民也不会突然大量涌入城市里来因为,一个农村劳动力如果在农村,虽然耕作不多的田地,收获不多的粮食,却能维持日常温饱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城市打工者是在乡村完成他们人生的循环,城市只是一个过场,他们并没有成为城市的一员,他们的子女也很难成为城市的一员打工的收入不足以维持他们在城市完成家庭和劳动力的再生产,哪怕是简单再生产。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根据拉美的经验,拉美国家户籍开放,城市化很高,但许多平民是生活在贫民窟中的。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的张曙光教授曾说城市出现贫民窟不会给政府丢脸,因为贫民窟是全世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贫民窟的生活质量远远低于农村的生活质量,同样的收入,在农村可以过得有体面,甚至可以生活得比较舒服,而在贫民窟的居民,他们的生活质量,受教育程度,医疗水准,极度底下,许多人靠乞讨为生。[那种不能在城市安居也不能完成劳动力再生产的贫民窟式城市化,不是真正的城市化,这种城市化也解决不了中国发展中的任何问题。相反,这样的城市化可能加剧城市的动荡与无序,并在一些偶发事件中作为社会不满群体来引起整个城市乃至全国的秩序混乱。所以,农村城市化决不可以,以现有城市突击性大量接受农民进城来解决。那就出现一个矛盾,如果把耕地集中到少数农户手中进行农业大生产,大量富余的农户转变为非农户口的人口却又不能进城市,岂非剥夺了他们的生存权利。其实城市化的两个条件已经足够,既剩余粮食和剩余劳动力已经具备。实际上,由于大量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大部分依靠手工播种与收割。也就是说,在以前大量农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曾经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如果他们的存在于农村,中国农业今后形不成规模化大生产,农业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就将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进程。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就地解决,那就是村,镇大合并,建设新城市。次前中央对沿海地区特别是上海等大城市的资金及政策的倾斜政策,已经显示出弊病,比如2004年夏季的电力短缺(全国缺电约3000千瓦),影响最深刻的就是上海市,上海市内有4000家企业限制用电,附近的松江,昆山,甚至附近的浙江省和江苏省都受到影响。我曾经给一个在宁波定货的日本客户做翻译,由于上海地区电力不足,中方公司只有三天白天开工,其余只能晚上12点到早晨6点开工,货物不能按期交付,连日方的信誉都很受影响。一方面上海地区从国家投资地方投资到国外投资过于庞大,造成基础设施跟不上,一方面其他中小城市又急盼投资,形成鲜明对照。其实,上海等大城市不仅是缺电,水也缺,甚至空气也不好,最近我所认识的日本朋友,到了上海,第一说空气污染严重,看不见蓝天,第二水不好,连洗澡都嫌有味,不要说喝,到饭店吃炒虾,一股怪味,难以下咽。所以我国到了该减轻大城市压力的时候了,把一部分投资转移到新兴城市也是一种好的办法,对于新兴城市的投资一定要给予优惠税率,与此同时周围城市必须拿出一部分产业提高税率迫使其转移到新兴城市去。当然,这需要中央的政策,因为,谁做上海市长都不会愿意,提高税率,把外商挤到别的城市去。那么,当新城市建立起来了。人们的生存手段如何解决呢?首先,中央能给政策最好,一部分适合当地的产业,特别是和原先所从事的农业有关的产业,税率比别的城市低或免交几年,一定会吸引国内外投资的。另外,由于是新建的城市,大量的基建,房地产建设,装修会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车站交通,医疗卫生,教育,邮电,银行会吸收一部分知识型劳动力。新建设的城市由于人口规模化,会形成在农村并不太需要的第三产业,例餐饮业,交通,物流,等服务业也会吸收一些劳动力。另外,由于农业产业规模化,其产业过程必将细分化,也就是分工,种植也所需的种子,肥料,机械收割机的维修贩卖,农作物的保存,运输,加工,销售都将产生新的行业。另外,农业大生产需要大型水利设施。水库建设等公共设施,城市绿化,荒山绿化都可以吸收一部分劳动力。另外,无论是新城镇的基建项目还是为农村大生产配套的水库其产权等最好全部社会公开投标,包括以后的维护,多创造就业机会。中国现有78万个行政村,村落太多,给每一个几百人几十人村落都建成完善的交通,供排水,医疗卫生,教育,邮电等系统,国家拿不出那么多钱,但是把多个小村落就近合并到一个大的村落里形成新的城镇,那么土地就可以重新统一规划。国家集中资金在新城镇集中投资办完善的交通,供排水,医疗卫生,教育,邮电等系统,各乡镇的行政费用可以集中起来,行政人员也可以精简。而且其他投资并不一定完全由国家来支付,比如,在农村建设用地并不值钱,但是一旦成为城市的建设用地则身价百倍,所以,国家可以把地统一购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这样做有以下优点;第一,一旦基础建设好城市化形成,通过销售房地产,国家可以得到很高的利润回报。第二,一个自然形成的城市,往往道路过于狭窄,于是形成一个现象,每个城市一旦开始大发展就要进行拓宽工程,劳民伤财,借鉴德国和法国的经验,在城市最初形成阶段就统一规划,可以高起点建设。第三,相比较没有路灯,没有自来水,交通,医疗卫生,教育,邮电等都很落后的农村来说谁都愿意能够过上获取人生的价值和幸福感的城市生活,如果,再能够获得一个非农业户口的户籍,农民是愿意搬迁的,也就是说比较利益大的话就好办。另外,根据我们中国的国情,一定要使老人老有所养,孤寡老人要能进养老院,在家的老人也要有所收入补贴,减少儿女负担。只有这样年轻人才会勤奋工作,为未来打基础不会做短期行为。当然,中国太大,不能一概而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比较恋根,故土难离,在生活很知足的情况下比较难办。比如,如果一个村子很富有,如果强行将一个村子的人搬迁到另一个村子里就比较难办。因为,比较利益太小。在有些富有的农村,生活已经城市化。人们并不是很向往得到一张纸上的城市户口。特别是需要花钱去买这样一个户口的话。我认为并村并镇建设新城市,是现在中国最有利的办法,三峡百万移民都成功了,我想并村并镇也能成功,江浙一带据说已经开始搞一些并村的实践。具体实施起来,决不会很简单,因为目前很多乡村财政状况极糟,村级债务普遍超过警戒线。面对天文数字的村级债务,乡村干部只能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过一天算一天。农民也对化解村级债务失去了信心。尤其糟糕的是,目前一些地方自上而下为了化解村级债务,而借"四荒拍卖"的名义,将村庄未来可能用作发展的集体资源拍卖得一干二净。这种短视的无远见的行为正在严重窒息中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可能性和农村本来具有的弹性应对危机的空间。当前沉重的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负担,使农村土地无人愿种,农民往往在欠下各种税费之后一走了之。一走了之的农民是不准备向乡村交纳负担了,乡村不可能再收取这个一走了之的农民的税费。造成目前乡村财政危机的原因又是目前的乡村组织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在目前乡村组织体制下面,农村的财政危机没有可能减轻。也就是说,按现在国家从中央的提法,对于农村城市化问题都是基于如何多让农民进城。而笔者人为,解决中国的农村城市化问题应当基于建设新的小城镇,减少村落的总体数量为目标比较好。因为如果每一个农村都有一部分人迁往城市,城市的总体人口虽然减少了,但每一个村落的人口减少以后,则剩下的人口更难把村里的基建,教育,卫生医疗等办好。如果就地建设的新城镇,对于比较恋根,故土难离的中国人来说则比较好办理。当然,一些先发展起来的大城市象上海,北京都在郊区建设了许多加工区吸收了许多农村劳动力,这样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新的卫星城,象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