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社會保障的歷史與發展第一節社會保障的概念一、社會保障的內涵(一)國際社會對社會保障內涵的解釋
“社會保障”一詞源於英文“SocialSecurity”,原意是指“社會安全”,最初使用於美國1935年的《社會保障法》。關於社會保障的概念,世界各國理論界有著不同的理解和解釋。
(二)中國對社會保障內涵的解釋
中國是在1986年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第七個五年計劃中首次使用“社會保障”一詞。我們認為,社會保障的定義應為:社會保障是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實施的、以國民收入再分配為手段,對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提供安全保障的社會行為及其機制、制度和事業的總稱。二、社會保障的外延
關於社會保障的外延,國際勞工組織認為,社會保障主要承擔九個方面的風險,即疾病、生育、老年、殘疾、死亡、失業、工傷、職業病和家庭。對這九個方面的保障可以滿足社會成員一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從而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三、社會保障的特點(一)強制性(二)社會性(三)福利性(四)互濟性(五)保障性(六)公平性第二節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一、人類社會早期存在的保障方式及其分析主從保障家庭保障互助保障慈善救濟保障國家救濟保障社會保障二、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一)社會保障制度的萌芽(二)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標誌
(三)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條件
1、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經濟條件
2、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的社會條件(四)社會保障制度的形成與發展
第三節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和發展
一、國家---單位保障制的形成與發展(一)創建時期(1949年——1957年)(二)調整時期(1957年---1968年)(三)受挫及恢復時期(1969年——1985年)
二、中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階段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代,原來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從1986年起,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進入了全面改革的新時期。1986年4月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劃》在我國首次提出了社會保障的概念,而且單獨設章闡述了社會保障的改革與社會化問題,社會保障社會化作為國家---單位保障制的對立物被正式載入國家發展計畫。第三節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
一、生產與分配
1.分歧:由於人們對生產與分配關係的看法存在分歧,因此,在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的關係以及對社會公平的理解方面很少能達到共識。2.依賴與協調
只有將生產與分配的關係理解為相互依賴的關係,在注重生產的同時,盡可能地合理調節收入分配有助於生產的發展和效率的提高。社會保障制度正是基於此建立起來的機制:在維護生產效率的同時對收入分配進行合理的調節,最終實現整個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二、市場經濟與社會保障(一)經濟體制
1.計畫體制
2.市場體制
市場機制具有實現效率的天然屬性,因此,當代社會經濟體制與社會保障的關係,基本上就是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保障之間的關係。
三、經濟政策與社會保障1.相互關係社會保障對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或社會保障的關係應該是多維的;經濟政策與社會保障應當是良性的互動關係。
2.經濟增長與社會保障
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增加,進而使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數增加、領取失業保險金和救濟金的人數減少,社會保障的財政狀況趨好;經濟衰退使就業減少,進而使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數減少、領取失業保險金和救濟金的人數增加,社會保障的財政狀況趨壞。3.需要關注的問題
勞動供給儲蓄與投資財政(二)市場失靈與社會保障
西方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的發展實踐表明,離開了社會保障體系的潤滑與維繫,即出現了市場失靈。因此,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應該是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潤滑、維繫和促進機制。(三)市場經濟對社會保障的影響
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主體的多元性,要求社會保障尤其是社會保險不能再局限於某一領域或行業,而是應當將實施範圍逐步擴大到全體勞動者乃至全體國民;市場經濟活動的競爭性要求社會保障應當對競爭過程起到維繫作用,即通過失業保障等機制來緩和市場競爭的不良社會後果;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同樣也要求社會保障走上法制化的軌道,並嚴格按照法律的規範進行運作;市場經濟是開放型經濟,社會保障只有走社會化的道路才能與之相適應。一、中國的社會保障思想淵源(一)大同社會論(二)社會互助論(二)社會互助論(四)社會救濟論二、西方的社會保障思想淵源(一)人道主義(二)空想社會主義思潮(三)生存權思想(四)社會連帶思想(五)慈善思想第二節社會保障的理論依據一、現代西方的社會保障學說(一)德國新歷史學派(二)福利經濟學說(三)瑞典學派(四)凱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論(五)羅斯福的社會保障思想(六)新劍橋學派(七)貝弗裏奇的福利計畫(八)社會民主黨的“福利社會主義”(九)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保障學說(一)社會總產品“扣除理論”(二)滿足人的需要理論(三)滿足人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四)“兩種生產”理論(五)社會保障基金,需要通過國民收入分配來建立
第三節社會保障學的理論框架一、社會保障學的研究對象及內容
社會保障學作為新興的邊緣學科,它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保障實踐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一門學科的內容是由它所研究的對象的內容所決定的,既然社會保障學是以人類的社會保障實踐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因此,社會保障學的研究內容應該包括以下幾方面:(一)社會保障的基本原理。(二)體現社會保障各種關係的上層建築。(三)社會保障的管理。(四)社會保障的國際比較。二、社會保障學的研究任務
具體來說,社會保障學的研究任務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構建並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學理論體系(二)研究社會保障政策的選擇,制定一系列社會保障的原則。(三)研究社會保障法和社會保障管理機構與體制的設置三、社會保障的學科性質
社會保障學具有經濟學、社會學和管理學多重屬性,屬典型的邊緣交叉學科。社會保障學涉及多種門類的學科和知識,包括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政策分析等學科。社會保障學需要從多學科角度進行綜合研究。二、社會保障的經濟性功能
1.調節投融資功能
2.平衡需求功能
3.國民收入再分配功能
4.保護和配置勞動力功能第2節社會保障的原則一、公平與效率相結合的原則二、生存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三、權利和義務相對應的原則四、適度性原則第三節社會保障的主要模式一、社會保障的一般模式分類(一)以社會保障的給付標準劃分
1、受益基準制
2、繳款基準制
受益基準制(DB),又稱規定受益制,確定給付制。它是指社會保障組織先規定對受益人的給付水準,再依照精算原理確定繳費水準的社會保障模式。繳款基準制(DC),又稱規定繳費制,確定繳費制。它是指預先確定繳費水準,再根據基金積累額及其投資收益給付受益人的社會保障模式。(二)以社會保障的性質劃分就業(收入)關聯制度普遍保障制度收入狀況調查制度(三)以社會保障資金來源劃分社會保險型模式(德國為代表)國家保障型模式(前蘇聯為代表)福利國家型模式(英國為代表)強制儲蓄型模式(新加坡為代表)(四)以社會保障的財務機制劃分現收現付制基金制部分基金制(五)以社會保障的層次劃分單層次的保障模式多層次的保障模式二、各國社會保障模式的共性(一)任何模式的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都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二)各種模式下的社會保障專案大致相同(三)任何模式的社會保障都具有剛性(四)社會保障模式呈多樣化發展趨勢。三、中國社會保障模式選擇1.由國家保障型轉變為社會保險型,責任主體由國家、國有企業轉變為國家、單位、個人三方;2.由低層次的“企業自保”轉變為社會統籌;3.籌資方式由完全的現收現付制轉變為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的部分基金制。第4節社會保障體系一、社會保障體系的概念社會保障體系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對社會成員給予物質幫助所採取的各種相互獨立而又相互聯繫的各項社會保障子系統的總和。二、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中國傳統社會保障體系國家保障子系統——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公費醫療、工傷及生育保障、國家救濟、國家福利事業、軍人保障、物價補貼、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等。企業保障子系統——職工勞動保險(含退休保險、醫療保險、工傷與生育保險等)、職工福利、職工生活困難補助等。鄉村集體保障子系統——農民合作醫療、“五保戶”制度、軍屬優待、集體救濟等。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險的地位首先,這一主體地位是由其保障對象決定的。社會保險以全體勞動者為保障對象,勞動者是人口中最多、最重要的部分,勞動者不僅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較大,而且勞動者是社會的主體和中堅力量。其次,社會保險承擔的風險最多。它為勞動者一生可能遇到的所有風險提供保障,對勞動者而言,社會保險已經是一個較為牢固的“安全網”。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社會保險與社會保障的不同之處:
(1)覆蓋面(2)權利義務的對等關係(3)資金來源(4)保障水準(5)實施方式與管理形式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社會保險的發展歷程(一)社會保險的萌芽(二)社會保險的形成階段(三)社會保險的發展時期(四)社會保險的成熟階段(五)社會保險改革階段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社會保險的特點1、資金來源多樣性2、權利義務對等性3、社會保險的儲備性4、社會保險的互濟性5、參加社會保險的強制性6、社會保險的補償性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五、社會保險的功能保障勞動者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保證社會勞動力的生產與再生產穩定社會的“減震器”調節收入差距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六、社會保險的分類(一)按照風險專案分類社會保險按照專案可以分為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死亡(遺屬)保險等。(二)按照社會保險基金的積累方式分類(1)現收現付模式(2)完全積累制(3)部分積累制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三)按照繳費責任分類
從社會保險的繳費來看,社會保險的資金由政府,雇主和雇員三方共同出資或其中的兩方出資。
(四)按照补贴形式分类
社会保险提供补贴的形式主要有现金补贴,实物补贴和服务补贴等三种。
(五)按照領取時間分類
按照领取的时间将社会保险分为短期补助保险和长期补助保险。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2節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關係一、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聯繫
(一)社會保險借鑒商業保險的技術手段和管理經驗(二)商業保險和社會保險滿足不同的保險需求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區別(一)性質和目的不同(二)實施的手段和對象不同(三)法律依據不同(四)實施的主體不同(五)保險的權利義務關係不同(六)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財務安排不同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共生發展
社會保險和商業可以提供不同專案的保障,在相同的保障專案上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提供不同層次的保障,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要。在社會保險的一些專案上,各個國家都在向多支柱、多層次的保障方向發展,例如通過醫療救助,醫療社會保險,企業和個人投保的商業醫療保險來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以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所以,在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和完善中,商業保險是社會保險的重要補充,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3節中國的社會保險制度及其改革一、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社會保險
新中國成立後,仿效前蘇聯模式建立了社會保險制度。十年動亂期間,社會保險制度建設受到干擾和破壞,社會保險基金的統籌調劑及積累全部停止,致使社會保險倒退為企業保險,造成行業間,企業間負擔不平衡,加重了企業負擔。這一時期社會保險的具體特點有:資金來源單一,全部來自國家財政,或來自企業,在計劃經濟中企業不是自負盈虧的,所以,資金最終還是由國家財政負擔,受保人不繳納任何費用,保險待遇與勞動貢獻有關。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及原則(一)獨立於企事業單位之外的社會保險制度(二)資金來源多元化(三)保障制度規範化(四)管理服務社會化
1.保險資訊和管理服務公開化。
2.社會保險待遇社會化發放。
3.保險對象社會化管理和服務。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中國社會保險制度改革的進程1991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
1998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
1999年,國務院頒佈了《失業保險條例》1988年,國務院頒佈了《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1995年起試行《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4節社會保險的主要專案
(一)養老社會保險的概述養老社會保險是依照國家法令規定,要求符合條件的公民必須參加,由國家、雇主和個人共同出資建立基金,對達到法定年齡並退出勞動領域的勞動者提供補償以保障勞動者個人及其家庭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養老保險的分類1.按照養老保險基金的籌措方式,可以把養老保險劃分為以下幾種模式:(1)國家統籌模式(2)投保資助養老保險模式(3)強制儲蓄的養老保險模式(4)多層次養老保險模式。2.按照社會保險基金的積累方式分。(1)現收現付模式(2)完全積累制模式(3)部分積累制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我國社會養老保險改革1.我國社會養老保險建立的目標2.改革後城鎮老年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特點3.我國社會養老保險改革中出現的問題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我國農村的養老保險
我國民政部於1992年出臺的“堅持資金個人交納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為籌資原則的《縣級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本方案(試行)》說明了我國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基本思想是:堅持低標準起步,堅持個人繳納資金為主,集體補助為輔的原則,堅持以個人帳戶為主的儲備積累的保險方法,堅持自願參加與政策鼓勵相結合的政策措施,堅持社會養老保險與家庭養老保障相結合的制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醫療保險
(一)醫療保險制度概述
1.醫療社會保險的定義
2.醫療保險的特點(1)保障對象的全民性。(2)醫療社會保險涉及面廣,具有複雜性。(3)醫療社會保險屬於短期性、經常性的保險。(4)其他保險專案是以現金支付方式為社會成員提供生活保障的,而醫療保健則一般以提供醫療服務為主,包括為社會成員提供免費、低費或部分收費服務。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醫療保險的起源與發展
1.醫療保險制度的萌芽2.醫療社會保險的產生3.醫療社會保險的發展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醫療保險制度的模式
1.國家醫療保險模式
2.社會醫療保險模式
3.個人儲蓄醫療保險模式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醫療保險籌資
1.雇主和雇員(或個人)繳款(或專用稅)是醫療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2.政府補貼和稅收減免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五)醫療保險的支付1.醫療社會保險的給付條件2.醫療社會保險的支付方式3.醫療社會保險費用分擔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六)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及其改革1.中國傳統的醫療保險制度分析2.傳統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3.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改革4.建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要發揮補充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的作用,逐步建立包括醫療救助在內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5.我國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革剛剛起步,還要逐步發展完善。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失業保險
(一)失業保險的基本理論
1.主動的治理失業政策
2.失業治理政策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失業保險的基本內容1.失業保險的定義失業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失業保險制度是指通過國家立法籌集建立失業保險基金,使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在法定期間內獲得失業保險金,以維持其基本生活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2.失業保險的分類(1)強制性失業保險制度。(2)非強制性的失業保險制度。(3)失業救濟制度。(4)雙重失業保險制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3.失業保險對象的資格規定
(1)失業者必須處於勞動年齡階段,也就是處於法定最低勞動年齡與達到退休年齡之間。(2)失業者必須是非自願失業的。即必須是非本人原因而引起的失業。(3)失業者必須滿足一定的合格期條件。(4)失業者必須具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2024年2月8日星期四4.失業社會保險的給付(1)失業保險給付水準一般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準和社會的生活水準。(2)給付期間比較給付期是失業保險給付中又一個重要內容,其中等待期和最長給付期,在各國都有所規定。2024年2月8日星期四5.失業保險費用負擔比較
失業保險給付的費用負擔,是個十分敏感的問題,它關係到整個失業保險制度的成敗。目前世界各國失業保險給付的負擔方式主要由三方或其中的兩方來負擔,其中以三方負擔方式為最流行,約占到實行失業保險制度國家總數的40%左右。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失業保險的作用1.失業保險的基本功能是保證失業者的基本生活。2.促進就業的功能。3.宏觀經濟的“穩定器”。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工傷保險(一)工傷保險概述
1.工傷的概念
2.工傷保險的概念(二)工傷保險的特點和意義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工傷保險的原則1.無責任補償原則2.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3.個人不繳費原則4.區分因工和非因工原則5.補償與預防、康復相結合的原則6.一次性補償與長期補償相結合的原則7.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相區別的原則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和使用
1.工傷保險基金的籌集
2.工傷社會保險的待遇給付(五)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及其改革
1.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建設
2.我國工傷保險制度的特點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一、社會福利的基本概念
社會福利是以國家為主體,通過現金補貼和提供服務等方式以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各種需要,並且使社會成員的生活品質隨著社會經濟水準的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制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福利的特點1.社會福利對象的普遍性2.社會福利的多樣性3.待遇標準的一致性4.社會福利權利與義務的單向性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社會福利的效應
(一)分配效應
1.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影響
2.對國民收入投資方向的影響
3.影響個人消費與社會消費的結構(二)調節效應
1.社會福利制度對社會總供給的影響。
2.社會福利制度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中國的社會福利(一)計劃經濟條件下的中國傳統福利模式(二)對中國傳統福利模式的改革(三)中國農村的社會福利一、社會救助的概念(一)社會救助的含義社會救助是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其基本含義是指國家和社會通過立法,對因各種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失去最低生活保障的社會成員給予物質援助,以維持其最低生存需要,維護其基本生存權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二)社會救助的歷史演變二、社會救助的特徵(一)權利、義務的單向性。(二)救助對象的限定性。(三)救助目標的低層次性。(四)救助手段的多樣性。(五)救助資金運動的單向性。三、社會救助的意義(一)社會救助是穩定社會的重要手段(二)社會救助是勞動力再生產的重要條件(三)社會救助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
第2節社會救助的對象及其內容一、社會救助的對象二、社會救助的內容(一)自然災害救助(二)農村貧困救助(三)城市貧困救助(四)特殊人群救助一、社會優撫的概念社會優撫制度是社會保障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國家以法定的形式,通過政府行為,對社會有特殊貢獻者及其家屬實行的具有褒揚和優待撫恤性質的社會保障措施。社會優撫制度與其他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同之處,是其保障對象的特殊性,它是針對特殊社會成員所實行的優待撫恤。
二、社會優撫的內容(一)死亡撫恤(二)傷殘撫恤(三)社會優待(四)退役安置(五)社會褒揚三、社會優撫資金的來源及運行(一)社會優撫資金的來源
國家財政撥款社會募集個人投保(二)社會優撫資金的運行社會優撫資金分為撫恤、安置和補助三大類,撫恤安置費直接發放到優撫對象手中,補助分為國家補助和社會優待兩部分,國家補助採用社會救助的方式由民政部門提供給生活有困難的優撫對象,具體的補助方式有定期補助和臨時補助兩種。第二節社會優撫的作用一、優撫事業是國家穩定與發展的保證。二、優撫事業是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保證。三、優撫事業是鼓舞士氣、煥發民族精神的重要環節。四、優撫制度具有穩定社會的作用。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一、社會保障基金的含義及其重要意義(一)社會保障基金的含義社會保障基金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或失去勞動機會時的基本生活需要,依法通過各種管道籌得的,用於社會保障專案支出的專項經費。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基金的意義1.社會保障實際上就是當社會成員遇到意外風險時,政府出面組織的給予社會成員經濟上的援助與資助的制度。2.社會保障基金相當於政府強制性的儲蓄基金,由於這種基金支付週期長、數量龐大等特點,對促進經濟增長有重要作用。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基金的分類按照基金的營運管理方式分類按照社會保障專案分類按基金所有權分類按帳戶積累模式分類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2節社會保障基金籌集一、社會保障基金的來源(一)企業及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障費(二)基金運營收益(三)國家財政補助(四)其他管道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基金的負擔方式(一)企業全部負擔(二)政府全部負擔(三)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四)企業和政府共同負擔(五)政府和個人共同負擔(六)企業、個人和政府三方共同負擔2024年2月8日星期四
(一)籌資模式的類型及其比較
1.現收現付制
2.基金制
3.部分基金制(二)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模式的選擇
1.現收現付制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
2.基金制不適合中國國情
3.選擇部分基金制,採用“統賬結合”的管理方法三、社會保障基金的籌資模式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方式(一)籌資方式
1.繳費方式
2.徵稅方式(二)兩種籌資方式的比較(三)中國開徵社會保障稅的構想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五、社會保障基金籌資比率(一)社會保障費(稅)率的類型(二)社會保障費(稅)率的計算方法(三)社會保障費(稅)率的計算公式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3節社會保障基金運營一、社會保障基金運營的概念及特徵
二、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原則三、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方向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4節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一、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模式
(一)政府集中型管理模式(二)私人多樣化管理模式二、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的主要內容
(一)社會保障基金的繳費管理(二)社會保障基金的財務管理(三)社會保障基金的預算管理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一、社會保障水準的概念
社會保障水準(SocialSecurityLevel)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成員享受社會保障經濟待遇的高低程度,常常用人均社會保障支出,或社會保障支出與GDP的比值來反映。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水準指標
為了衡量、表現社會保障水準,人們一般採用的標準是社會保障水準指標,西方國家一般把社會保障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作為衡量社會保障水準的主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社會保障水準指標=社會保障支出總額÷國內生產總值×100%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社會保障水準的特點(一)動態性。(二)剛性特徵。(三)社會保障水準客觀上存在一個“適度區域”。2024年2月8日星期四四、適度社會保障水準的意義
(一)社會保障水準與社會保障制度本身有直接的關係。(二)社會保障水準與經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三)社會保障水準直接關係著社會成員的生活水準和生活品質。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2節適度社會保障水準的選擇一、適度社會保障水準的制約因素(一)社會保障的供給(二)社會保障需求(三)社會保障水準的供求平衡
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水準確立的原則(一)和社會生產力發展水準相適應。(二)低起點,穩步發展,重點突出。(三)保護和激勵相統一的原則。(四)社會保障適度水準的確立要有戰略眼光。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三、適度社會保障水準的功能(一)適度的社會保障水準能夠滿足和保證大多數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從而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和工作環境。(二)適度的社會保障水準能夠保持社會的相對穩定。(三)適度的社會保障水準能夠為經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四)適度的社會保障水準能夠避免社會保障資源供給不足所造成的危機,以及由於過高水準而引發的資源浪費。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3節中國社會保障水準一、我國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的統計
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的統計可以從兩個途徑進行:一是從社會保障體系中所包括的主要專案出發進行統計,以各個專案的分支出總計而成為社會保障費用的總支出;二是從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的主要承擔主體出發進行統計,確定每一個承擔者所承受的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最終確定社會保障的總支出。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水準
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水準適度與否,理論界存在著許多爭論,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然而從我國的實際經濟水準來看,發展到目前這種水準應該是比較合適的。但如果從絕對水準來研究,考慮到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的享受對象只占到全國人口的25%左右,還有絕大多數勞動者沒有享受到社會保障。未來的社會保障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把廣大農村人口納入到社會保障範圍之內,在擴大享受對象的同時,謹慎的提高社會保障的程度和水準,這應該是明智之舉。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一、社會保障管理的概念
社會保障管理是為了實現社會保障目標,通過一定的機構和程式,採取一定的方式,對各種社會保障事務進行計畫、組織、協調、控制和監督的過程。社會保障管理是社會保障法制的延伸和強化,其基本任務就是保證現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政策得以貫徹落實。2024年2月8日星期四二、社會保障管理的原則(一)依法管理原則(二)集中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原則(三)效率原則(四)與社會經濟整體協調一致原則2024年2月8日星期四第2節社會保障管理體制一、社會保障管理主體——管理機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资金委托垫资服务协议
- Unit 1 Art Reading and Thinking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2025年度项目负责人聘用合同(生态农业技术引进)
- 针灸理疗护理常规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股份转让与系统开发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技术研发实习生劳动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材料授权独家代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O公司员工P合同终止及竞业限制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合同终止及租赁物报废处理函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人临时用工管理合同
- 2024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2024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垃圾清运管理制度12篇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税收征管对策及建议16000字(论文)】
- DZ∕T 0332-2020 碳酸盐岩油气藏缝洞体雕刻法资源储量估算规范(正式版)
- 社会学(高校社会学入门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年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心血管介入护士进修汇报
- 施工组织设计内部审批表
-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