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郑州市桐柏一中学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下列生理活动中,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A.排尿 B.排便 C.出汗 D.呼气2.小明患了急性肠炎,医院给他做血液常规检查,一般情况下结果会显示A.红细胞指标升高B.血小板指标升高C.白细胞指标升高D.血红蛋白指标升高3.农民将人排出的尿液收集起来,经处理后浇在菜地里,能加快菜苗的生长。这主要:因为尿液中含有()A.葡萄糖 B.水 C.尿素 D.蛋白质4.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4年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取缔太湖流域的小造纸厂,主要是治理环境污染中的()A.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C.水污染 D.土壤污染5.2007年8月《东方早报》报道:人称“长江女神”的白鱀豚数量在近20年的时间里减少得非常严重。你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是①水运业的高速发展②航空业的高速发展③渔业作业范围的扩大④向长江排放污水⑤成立白鱀豚研究所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⑤6.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A.鼻腔和气管 B.气管和肺C.呼吸道和肺 D.气管和支气管7.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观察工具应是()A.放大镜B.低倍显微镜C.高倍显微镜D.电子显微镜8.眼球内具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虹膜 C.视网膜 D.脉络膜9.关于眼与视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眼球中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 B.外界光线通过角膜、瞳孔进入眼内C.眼球中起折射光线作用的主要是玻璃体 D.视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的10.李刚同学为家长设计了4份午餐食谱,其中营养最合理的是()A.米饭、鱼、鸡、猪肉、鸡蛋B.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C.米饭、青菜、萝卜、芹菜、菠菜D.鱼、青菜、萝卜、苹果、桃11.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12.请根据如图判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1→2→3→4→5B.1→5→4→3→2C.2→3→4→5→1D.5→4→3→2→113.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原因是A.回收利用 B.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C.防止酸雨发生 D.节约土地14.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菌,在酵母菌的代谢活动中可以产生二氧化碳、酒精等物质.在日常食品等制作过程中,一定没有利用酵母菌的是()A.面包B.啤酒C.酸奶D.酒酿15.下列关于“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证明唾液能消化淀粉B.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C.试管内的混合液,如果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已被唾液消化D.要让唾液发挥最佳作用,温度应保持在37℃左右16.受伤的哺乳动物经常用舌头舔伤口,对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作用,这是因为唾液()A.含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含唾液淀粉酶,有消化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C.含溶菌酶,能杀灭某种细菌,属于特异性免疫D.含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17.视觉的形成过程中,图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神经18.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的特点B.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增强C.神经系统功能增强D.脑的重量迅速增加19.如表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甲、乙两种液体成分的检测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比较血细胞(g/100ml)蛋白质(g/100ml)葡萄耱(g/100ml)样品甲0.0微量0.1榉品乙0.00.00.0A.甲是血浆,乙是原尿B.甲是血浆,乙是尿液C.甲是原尿,乙是尿液D.甲是原尿,乙是血浆20.当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A.外界气体→食管→肺B.肺→气管→食管→口腔→外界C.外界气体→气管→肺D.肺→气管→咽→鼻腔→外界21.了解必要的用药知识和急救技能,对于保障身体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心肺复苏,先做30次心脏按压.再做2次人工呼吸B.动脉出血,要压迫伤口远心端C.处方药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D.感冒药是家庭常备药物,过期一两周仍可服用22.如图表示血液、血浆、血细胞三概念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B.C. D.23.很多爬行动物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与孵化时温度有关。下表为不同温度下三种爬行动物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其中性别发育不受温度影响的是A.密西西比鳄 B.红海龟C.绿草蜥 D.密西西比鳄和红海龟24.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以下哪种系统的调节?()A.神经B.呼吸C.消化D.内分泌25.贫血主要导致血液()A.运输氧气的能力降低 B.运输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C.运输无机盐的能力降低 D.运输含氮废物的能力降低26.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A. B.C. D.27.取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膀胱中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表中能表示葡萄糖含量变化的一行数据是()主要成分血浆(克/100毫升)原尿(克/100毫升)尿液(克/100毫升)水909895A8.000.030.00B0.100.100.00C0.720.721.10D0.030.031.80A.A B.B C.C D.D28.下列食品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A.苹果 B.牛奶 C.食盐 D.面包29.下列有关双名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双名法是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B.双名法使每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学名C.按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名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种名,第二部分是属名D.物种的学名用斜体的拉丁文表示30.下列不属于观点的是()A.“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东非人”已经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C.在东非大裂谷一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D.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31.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聋哑人打手势 B.鹦鹉学舌C.宠物狗算算术 D.望梅止渴32.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通常需要“切脉”,请问中医“切脉”实际感受的是哪种血管的搏动,其功能是什么?()A.动脉,把血液送出心脏 B.静脉,把血液送回心脏C.动脉,把血液送回心脏 D.静脉,把血液送出心脏33.人体肝脏能够把胡萝卜素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A.骨软化症B.坏血病C.夜盲症D.脚气病34.下列疾病中,均因缺乏激素引起的是①夜盲症②糖尿病③尿毒症④呆小症⑤高血压A.③⑤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5.从声波形成到形成听觉需要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③→①→②→⑤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②→①→③→⑤36.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常见病,“多饮、多食、多尿和身体消瘦”是糖尿病人的典型特征。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给患者本人的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专家指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请你根据下面的图一: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二: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和结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线是_____。(2)图一中BC段血糖含量出现大幅上升的原因是_____。(3)图二中的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分泌的胆汁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是_____。肝脏还能把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转化成糖原并储存起来,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时,肝脏又能把该物质转化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维持了血液中葡萄糖的相对稳定。(4)图二中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其中共有_____种消化液,其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长约6米;②_____、③_____。(5)图二中的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其中内分泌部叫做胰岛,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_____。(6)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时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的原因是_____。37.如下图,图1是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图,图2是制作的呼吸过程示意模型。请据图回答。(1)图1中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它是_____的场所。(2)分析图2中模型所指部位,A、B、C、D分别代表呼吸系统的哪个器官:A_____B_____C_____D_____。(3)甲装置表示人的_____过程,此时膈肌处于_____状态。乙装置表示人的_____过程。38.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已超过100万。艾滋病已成为本世纪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的传染病之一。因此,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与艾滋病感染者相处,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生物学常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那么HIV是这种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艾滋病患者属于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传染病流行的另外两个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更好地预防艾滋病,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研制艾滋病疫苗,使人们获利对艾滋病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39.人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只有科学地认识自身结构,了解其活动规律,才能健康地生活.下面图甲是人体心脏结构模式图,图乙是膈肌的舒缩与呼吸运动的关系示意图,图丙是反射弧模式图,图丁是肝、胆、脾、小肠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请据图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资料表明,心血管疾病已称为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威胁最大一类疾病,观察图甲时,圆圆同学发现,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壁最厚且内流动脉血的是[].(2)小宇同学认真观察图甲后发现,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向心房,其原因是心室与心房之间有.(3)小明同学认真分析图乙后得出结论是,该图模拟的是呼吸运动的过程,图中的[10]和[11]分别模拟的结构是,[8]模拟的结构能使到达[9]的气体变得清洁.(4)在图丙中,若[14]处损伤,其它部位正常,刺激[18]时,病人有感觉(天“能”或“不能”)缩手.(5)在丁图中,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液体是由结构[]分泌后储存在结构[20]中,由于图中的结构[]有多种消化液汇集在这里,因此该结构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40.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变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1)此实验说明。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作用。(2)如果要进一步说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还需要增加一个实验,你认为最合理的设计是:。(3)要想在实验室观察青蛙的发育全过程,适宜的培养条件应该是(填序号)。①适宜的温度②低温③玻璃缸密闭④玻璃缸敞口⑤未被污染的河水⑥自来水(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的。(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同时发现当地居民大脖子病的发病率较高,由此可以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遗传学的原理推断,这种症状能否遗传给下一代?。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
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题目详解】人体将代谢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泄。排泄有三条途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人排泄的途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排便和排遗的区别,排泄排出体外的是细胞代谢的终产物,排遗排出去的是食物残渣。2、C【解题分析】
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题目详解】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与炎症无关,A错误;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与炎症无关,B错误;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所以急性肠炎患者的白细胞指标升高,C正确;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与炎症无关,D错误。【题目点拨】只要熟练掌握了血细胞的功能,了解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3、C【解题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粪尿的价值,分析解答。【题目详解】人的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两个过程,一个是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之外,其它的形成原尿。二是原尿流经肾小管,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其它的水、尿素、无机盐等都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尿液的成分主要有水、无机盐和尿素,其中含大量的尿素,而尿素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即氮肥,能促进植物枝叶的生长。故选:C。【题目点拨】粪尿的各成分及处理在考试中有时出现,注意掌握。4、C【解题分析】
现代世界的四大公害是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题目详解】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4年中国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环境污染是当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取缔太湖流域的小造纸厂,主要是治理污水排放影响太湖流域生态平衡的问题。【题目点拨】注意积累常见环境污染名称,把握环境污染原因以及对人体的危害。5、A【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威胁白鳍豚生存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威胁白鳍豚生存的原因方面来分析。【题目详解】白鱀豚的生存受威胁的原因有:①水运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加的航运流量使得水下噪音成倍增加,也使得白暨豚更容易被船只撞击,被螺旋桨击伤,任何的伤害都是致命的。为了拓宽航道,以及非法捕鱼中使用炸药,对白暨豚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③渔业作业范围的扩大,乱捕滥杀。如70年代和80年代在长江中普遍存在的漂网和滚钩应对50%以上的白暨豚非正常死亡负责;长江沿岸架设的迷魂阵渔网常常将误入其中的白鳍豚缠绕溺毙。虽然这样的渔具已被禁止使用,但在沿江的渔民中仍有部分使用,这些布置对剩下的白暨豚依然构成威胁。电渔不仅对白暨豚造成直接伤害,而且对白鳍豚的食物﹣﹣鱼类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不论个体大小和种类。④向长江排放污水。由于滥伐和农业水土流失,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域严重淤塞,不能满足白暨豚繁殖的需要。随着工业、农业的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最终进入长江,长江水质严重退化。每年有160亿立方米污水排放入长江。占中国污水排放总量的40%。其中有约12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放是没有经过处理的。而成立白鱀豚研究所则是为了保护白鱀豚,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对水域及其内的生物无直接影响。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6、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A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B呼吸道不完整,错误;C是呼吸系统的完整组成,正确;D只是部分呼吸道,错误,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呼吸系统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认识呼吸系统的能力。7、B【解题分析】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是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物镜观察。8、C【解题分析】【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题目详解】角膜无色透明便于光线通过,A错误;虹膜内有色素,眼球的颜色就是由它来决定的,B错误;含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C正确;脉络膜有营养眼球的作用,D错误。【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眼球的结构和是视觉的形成。9、C【解题分析】
根据视觉形成的过程分析解答。【题目详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球中起折射光线作用的主要是晶状体,所以C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眼球的结构和功能。10、B【解题分析】
平衡膳食指南要求合理营养要做到: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题目详解】A.米饭、鱼、鸡、猪肉、鸡蛋,都能提供蛋白质,没有蔬菜和水果,缺少维生素和无机盐,错误。B.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吃水果和蔬菜,正确。C.米饭、青菜、萝卜、芹菜、菠菜,都是蔬菜,没有蛋白质,错误。D.鱼、青菜、萝卜、苹果、桃,有维生素和蛋白质,没有米饭,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平衡膳食的概念。11、B【解题分析】
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具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开,能够防止血液倒流。【题目详解】心房与静脉相连通,心室与动脉相连通。四肢静脉中瓣膜(静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心房;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房室瓣)保证血液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动脉瓣)保证血液流向动脉。因此心脏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的重点是瓣膜。12、A【解题分析】
观图可知:1是感受器、2是传入神经、3是神经中枢、4是传出神经、5是效应器。【题目详解】在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叫神经节,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感觉神经上,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灰质的前角内。2上有神经节因此2是感觉神经,能将神经冲动传至神经中枢;感觉神经末梢分布的1如皮肤是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能传导的兴奋就是神经冲动;3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一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二是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叫白质,位于脊髓内部的周围,有传导功能;4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5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反应。所以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手上的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缩手,故A符合题意。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3、B【解题分析】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主要原因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物圈。故选B14、C【解题分析】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通过生物催化剂(微生物细胞或酶)将有机物质转化成产品的过程。生活中最常用的微生物是酵母或乳酸菌,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点睛: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15、C【解题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方法步骤是:控制单一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的温水中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的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B、在口腔内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是对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它能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从而促进了唾液对淀粉的化学性消化,所以馒头的消化与牙齿、舌的作用分不开,B正确。C、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如果试管内的混合液,加碘变蓝,则证明试管内淀粉未被唾液消化,C错误。D、37℃是模拟人口腔的正常体温,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此题通过实验验证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16、D【解题分析】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这种免疫是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是非特异性免疫。17、C【解题分析】
视觉的形成是: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题目详解】视觉的形成是:在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视网膜和大脑皮层。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掌握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18、D【解题分析】身高突增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一个显著特点。青春期心脏的功能及肺活量都进一步增强。青春期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大大增强。但人脑的重量是在儿童即七八岁左右即接近成人,青春期时只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增强。19、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被过滤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了尿液。所以甲里面含有微量蛋白质为原尿;乙里面既没有蛋白质也没有葡萄糖为尿液。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尿液的形成20、D【解题分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题目详解】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减小,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增大,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呼气,呼气时,气体从肺→支气管→气管→鼻腔→外界。【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呼气。21、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解: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故每做1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按照单人复苏方式应为30:2,也就是做2次人工呼吸,就要挤压心脏30次.A正确;B、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B错误;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C错误;D、药品都有一定的有效期,要在有效期内服药,超过有效期药性会发生变化,不能服用,D错误;故选A考点: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22、C【解题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题目详解】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内流动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23、C【解题分析】
表中数据显示:米西西鳄随温度的升高雄性个体出现的百分率逐渐增大,当温度低于或等于26℃时,不出现雄性个体,当温度达到36℃时,雄性个体的比率为100%;而红海龟恰恰相反,随温度的增高,雄性个体的百分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由此可见,巨大的温差变化可能导致某些爬行动物出现单一性别,从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而绿草蜥的雌雄比率受温度的影响不大。【题目详解】表中数据显示,绿草蜥的性别发育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在22℃~36℃之间,雌雄比例接近1:1。
故选:C。【题目点拨】这是一道资料分析题,正确识读表中数据是做好该题的关键。24、A【解题分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地说,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题目详解】通过神经系统对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叫神经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激素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是通过血液的运输而起作用的。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激素调节的影响,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故A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人体的两种调节方式,要明确二者的关系,其中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也会影响到神经调节,二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25、A【解题分析】
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贫血指的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贫血分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少,面色苍白,头晕,精神不振,身体消瘦,肌肉无力等;营养不良性贫血:红细胞少,皮肤蜡黄,颜面浮肿,反应迟钝等。【题目详解】贫血患者因血液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少,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故选A。【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贫血的原因以及红细胞的功能。26、D【解题分析】
一种气体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这是气体的扩散作用;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也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完成的。【题目详解】气体交换的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动脉内流得血液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氧气很少。在流经肺泡时,由于肺泡内是从外界吸入的空气,氧气的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低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就会自肺泡扩散到血液中,直到平衡,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应该是增多,直至平衡,不能无限增多;二氧化碳会从血液中扩散到肺泡中,直至平衡,故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直至平衡的。根据上述,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根据气体扩散的原理血液中的氧气不可能全部扩散到组织细胞,因此血液中氧气不能为0,也不能无限增多;因此选项A、B、C不符合题意;选项D曲线体现气体扩散后,达到平衡,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27、B【解题分析】
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就形成了尿液。【题目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因此比较血浆和原尿的成分,可以看出肾小球有过滤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就形成了尿液。因此原尿中含有的葡萄糖在尿液中却没有,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由此可知:尿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而血浆中有,尿液中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排尿主要排出水、无机盐和尿素;故A是蛋白质,B是葡萄糖,C是无机盐,D是尿素。故选B。【题目点拨】考查尿的形成,血浆、原尿和尿液的区别。28、C【解题分析】
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解答。【题目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无机盐也参与构成人体细胞。苹果和牛奶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面包富含糖类,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选C。【题目点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人体需要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明确水不能提供能量。
29、C【解题分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有一个科学名称。生物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biloba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题目详解】双名法是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A正确;双名法使每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科学学名,否则会因名称不统一造成混乱,妨碍学术交流,B正确;每个物种的学名是由两部分组成的,而第一部分是该物种的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名,C错误;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D正确。【题目点拨】双名法。30、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露西”少女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只是一种观点,因为无证据可证明其能直立行走;“东非人”时代的石器,呈斧状和凿状,可以当作工具,用来砍砸和削刮物体。由此可以推测“东非人”在逐渐适应直立行走的过程中,手的解放使他们已经初步具有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了,可见只是推测的一种观点;在东非的大裂谷带发现了许多早期的古人类化石,这是真实的事件,是事实;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还只是科学家推测的一种观点,无确凿证据可以证明。考点: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31、A【解题分析】“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与“聋哑人打手势”是由语言中枢完成的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32、A【解题分析】
血管根据血流方向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题目详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特点为: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中医给成年人“切脉”来诊断疾病。所“切”的血管是桡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题目点拨】掌握血管的类型和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3、C【解题分析】维生素的种类很多,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胡萝卜和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们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肝病患者的体内会缺乏维生素A,因此会同时患有夜盲症,C正确。34、B【解题分析】①夜盲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不属于激素缺乏症;②糖尿病是因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属于激素缺乏症;
③尿毒症是肾脏内结构发生病变导致的,不属于激素缺乏症;
④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属于激素缺乏症;⑤高血压发病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不属于激素缺乏症。故B符合题意。35、D【解题分析】
耳的结构图如下:【题目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④外耳道传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①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声波→④→②→①→③→⑤。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听觉的形成过程。36、甲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乳化脂肪,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3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毛细血管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解题分析】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病。【题目详解】(1)胰岛素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浓度要高于正常值,所以甲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曲线。(2)食物中的糖类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是体内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3)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作用是乳化脂肪,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4)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其中共有3种消化液,其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①长约6米;②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③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5)胰腺包括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其中内分泌部叫胰岛,它分泌的胰岛素直接进入毛细血管。(6)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分解。【题目点拨】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胰岛素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7、5肺气体交换气管支气管肺膈肌呼气舒张吸气【解题分析】
(1)如图是人的呼吸系统的模式图,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1鼻腔、3咽、2喉、4气管、5肺,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清洁、湿润、温暖和畅通。(2)图示为模拟“膈的运动与呼吸运动”之间的关系示意图,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的是膈肌。【题目详解】(1)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5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分析图2中模型所指部位,A代表气管,B代表支气管,C代表肺,D代表的是膈肌。(3)甲图中,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变小,表示呼气;乙图中,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大,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学会识图和理解呼吸的原理以及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8、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特异性免疫【解题分析】
艾滋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是人类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的疾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免疫包括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题目详解】(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血酮异常护理常规
- Unit 5 Fantastic friends Understanding ideas (Grammar)-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电厂灰坝非法侵占清理协议书5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 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4.5.3 函数模型的应用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教学教学设计 人民版必修2
- 18《浪淘沙(其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八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第6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Unit 6 Work quietly Part A Lets spell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 著名管理者的例子
- 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双语)》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风华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战略白皮书
- 论网络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 【基于单片机的汽车智能防盗报警系统设计11000字(论文)】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十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 市政道路及设施零星养护服务技术方案(技术标)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课件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CQI-8分层过程审核指南(附全套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