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1页
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2页
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3页
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4页
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公开课比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家政理念及其现实意义一、中国传统家政理念1.德教为本德教为本,是指家庭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根本,为基础。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如德、智、体、美、劳等。在这多方面的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图1.4)。2.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反映了古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德。这种美德集中地体现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勤俭持家的良好品质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贵而持俭。即身居高位而安于清贫的家庭生活,以俭养廉。二是富而居俭。通过自己的勤劳节俭发家致富,力戒子弟骄奢淫逸以成俭德家风。三是俭己施人。勤俭是一种美德,但它本身并非目的,如果斤斤计较于财富的积聚,则只是一个吝啬的守财奴。3.贵以身教

身教重于言传,学校教育是这样,家庭教育也是这样。这是从事教育的一个普遍的法则。以身作则,这是对家庭教育者的要求。4.尊老敬贤

中国社会自原始社会以至封建社会,人际的伦理关系都是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故在家庭之内尊老,在社会上尊长,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故敬贤也成为一种社会的要求。年以齿尊,贤以德叙。家有老,世有贤,在古人眼中乃是国之祥瑞。古人的这种尊老敬贤传统,对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氛围和有序和谐的伦理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二、《颜氏家训》简介《颜氏家训》是我国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颜之推(531—约590以后)字介,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县),东晋以后,世居建康(今江苏南京)。《颜氏家训》成书于公元6世纪末。其中第五篇“治家”是全书最重要的篇章,作者论述了一系列的治家之道。作者认为治家要从教化入手,讲求“自上而行于下”,即所谓“上行下效”。就上下辈而言,指长辈对晚辈的示范作用;就同辈而言,指兄长对弟弟和丈夫对妻子的影响。与此同时,作者认为治家也同治国一样,对家庭内部要有一种宽严相济的管理办法,既不能取消对犯有过失者的体罚也要防止体罚失当。

《颜氏家训》虽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它毕竟是封建时代的产物,其封建的糟粕不容忽视。书中对封建纲常伦理道德的宣扬,对明哲保身的说教,以及对佛教因果报应的宣传,都是不可取的,希望今天的读者能加以鉴别。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家庭已与中国传统的家庭有了很大的不同家政的内容、家教的方式也有了很大的変化。但吸取中国传统家政理念的有益内容,别除其中以“三纲五常”等封建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