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茂名市高州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4.1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地球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上面居住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从南极到北极,从东半球到西半球,生命活动的迹象在地球上如此繁盛。然而,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是否一直就存在呢?公元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生命可以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然发生。法国化学家巴斯德在1864年进行了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即使在曲颈瓶子里,微生物这样简单而微小的生命都不会自然发生。这个实验有力地否定了自然发生论,为人们正确了解生命是如何发生提供了启示。还有一种观点是“宇宙发生说”。这种学说认为宇宙是生命的来源地,陨石是运载生命种子的“飞船”,陨石通过撞击地球的方式,把它们带进了地球。在地球的适宜条件下,来自宇宙的生命就生存发展起来了。但是,“宇宙发生说”只解释生命是从宇宙空间移居到地球上来的,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生命起源的原因。年轻的化学家斯坦利·米勒是美国圣迭戈大学的一位科学家,1953年他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先把甲烷、氨气、氢气和水蒸气等气体,按照“地球原始状态”时的组成比例,混合在一个玻璃瓶中。然后,他用电流模仿闪电,轰击这些气体。结果发现在玻璃瓶中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橘黄色气体。米勒对这种气体进行了测定,证明这一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等有机物质。科学家通过最新研究表示,地球的生命起源离不开陨石撞击。科学家相信,陨石能够帮人们解开人类文明研究中的种种困惑。一直以来,在科学界,关于生命的起源问题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认为地球生命起源于天外,这种观点大多与天外来客陨石有关。一个火球从天而降,紧接着是隆隆的巨响。有经验的人大概猜得出是陨石来了。陨石以这种“轰动”的方式造访过世界各地。对于陨石,很早以前人们就有所描述,视它为神秘的天外来客。那么这个天外来客缘何降落地球?原来,太阳系里一些高速运行的较大流星体或小行星,受到大行星的摄动,就会脱离原轨道,闯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地球大气摩擦,发生爆炸,燃烧未尽的残留部分坠落到地球表面上,这就是陨石。通过对陨石中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含量进行测定,人们可以推算出陨石的年龄,从而推算太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研究陨石,还可以了解关于人类文明的一些问题,甚至推测到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陨石分为两类:球粒陨石和非球粒陨石。球粒陨石对研究生命起源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们只可能来自宇宙,不仅含有氨基酸,还有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生物化学家曾经用从默奇森陨石中得到的化合物制成了球形膜即小泡,这些小泡提供了氨基酸、核苷酸和其他有机化合物,及其进行生命开始所必需的转变环境。另外,来自一次陨石撞击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激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而且,每一次巨型陨石撞击地球,形成巨大的陨石坑,都会影响地球环境,并进而影响地球生命。

研究者根据古代岩层证据推断,35亿年前,可能有数块陨石差不多同时撞击地球。陨石撞击时,地球上唯一的生物体是细菌。细菌可以在非常极端的环境中生存,因此细菌不会如恐龙一样因为行星的撞击而彻底灭绝,但撞击对地球生命的影响肯定是巨大而深远的。据说,在1亿3000万年前,澳大利亚正值恐龙时代,一个巨大的火球突然从天而降,尘埃和碎石形成的巨大蘑菇云慢慢升起,在南半球遮天蔽日达数月之久。而当时正是地球生物一度大规模灭绝的时期。科学界的一种理论假设认为,当时陨石撞击地球扬起的灰尘挡住了阳光,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大约在1亿30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600米的彗星在撞击地球时变成一个大火球,撞入地面约800米,炸掉了周围大约400平方千米的地面,形成了一个四周岩壁陡立的大陨石坑,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戈斯峭壁。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来看,戈斯峭壁像是有人在澳大利亚西部平原上按了一个巨大的拇指印。戈斯峭壁现在的陨石坑是原坑的中心部分。起初的陨石坑直径大约20千米,现在的坑直径只有4千米。曾经铺满坑的碎石已被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掉了。现在坑缘有两道坚硬的砂岩峭壁,高于平原地面180米。砂岩峭壁是撞击形成的,相同的岩层在地下深达2千米,当年的撞击力之巨大可想而知。一切都还仅仅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地球生命究竟与陨石造访之间有没有直接关系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可以肯定的是,陨石是落到地球表面的流星体,是太阳系内小天体的珍贵标本,携带了很多关于原来星体的信息,还见证了地球的变化。因此,研究陨石对研究太阳系的起源和生命演化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要想在未来揭开地球生命之谜,我们还需要对陨石做更多更透彻的研究。(摘编自高岩《人类奥秘·生命的渊源》)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球原始状态”在文中指科学家根据理论推想出来的地球原始气体的组成状态。B.“‘轰动’的方式”在文中是指陨石从天而降,与地球相撞,发出巨响。C.“默奇森陨石”是一种球粒陨石,对研究生命起源有比较重要的意义。D.“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文中指的是形成砂岩峭壁和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否定了地球生命自然发生论;“宇宙发生说”既解释了地球生命是移居过来的,也揭示出地球生命起源的原因。B.陨石是太阳系里某些受到大行星摄动的较大流星体或小行星闯入地球大气层后,与地球大气摩擦产生爆炸而又燃烧未尽的残留。C.研究者推断,35亿年前可能有数块陨石差不多同时撞击地球,而地球上唯一生物体细菌生命力极强,不会因为行星的撞击而彻底灭绝。D.研究者对地球生命和陨石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假设阶段,还需对陨石做出更多的研究,才可能在未来揭开地球生命之谜。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化学家斯坦利·米勒所做的有趣实验印证了“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即巨大的撞击会形成有机物质,诞生新的生命。B.作者多次列举科学家通过研究陨石得出陨石“造访”地球,给地球生命和文明带来影响的推断,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和科学性。C.通过对陨石的研究来探究地球生命的渊源,是人们探求生命渊源众多途径中的一种,已经得到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

D.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陨石和地球年龄完全一致,人类从地球本身无法探知的信息都能从这些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上获得。4.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本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这一特点。(4分)5.为什么对陨石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人类文明的一些问题,甚至可以推测地球生命的演变过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林家铺子(节选)茅盾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下午四点多钟,居然卖了一百多元,是这镇上近十年来未有的新纪录。销售的大宗,果然是“一元货”①,然而洋伞橡皮雨鞋之类却也带起了销路,并且那生意也做得干脆有味。虽然是“逃难人”,却毕竟住在上海,见过大场面,买东西很爽利。只有一点,使林先生扫兴:恒源庄毫不顾面子地派人来提取了当天营业总数的八成。并且存户朱三阿太,桥头陈老七,还有张寡妇,不知听了谁的怂恿,都来预支息金;不但支息金,还想拔提一点存款呢!但也有一个喜讯,听说又到了一批逃难人。晚餐时,林先生添了两碟荤菜,酬劳他的店员。大家称赞寿生能干。林先生虽然高兴,却不能不惦念着朱三阿太等三位存户是要提存款的事情。大新年碰到这种事,总是不吉利。寿生愤然说:“那三个懂得什么呢!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说着,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林先生点头。可是这三位不懂什么的,倒也难以对付;一个是老头子,两个是孤苦的女人,软说不肯,硬来又不成。林先生想了半天觉得只有去找商会长,请他去和那三位宝贝讲开。他和寿生说了,寿生也竭力赞成。于是晚饭后算过了当天的“流水账”,林先生就去拜访商会长。林先生说明了来意后,那商会长一口就应承了,还夸奖林先生做生意的手段高明,他那铺子一定能够站住,而且上进。摸着自己的下巴,商会长又笑了一笑,伛过身体来说道:“有一件事,早就想对你说,只是没有机会。镇上的卜局长不知在哪里见过令爱来,极为中意;卜局长年将四十,还没有儿子;屋子里虽放着两个人,都没生育过;要是令爱过去,生下一男半女,就是现成的局长太太。呵,那时,就连我也沾点儿光呢!”林先生做梦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难题,当下怔住了做不得声。商会长却又郑重地接着说:“我们是老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讲个明白。论到这种事呢,照老派说,好像面子上不好听;然而也不尽然。现在通行这一套,令爱过去也算是正的。——况且,卜局长既然有了这个心,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答应了,将来倒有巴望。我是替你打算,才说这个话。”“咳,你怕不是好意劝我仔细!可是,我是小户人家,小女又不懂规矩,高攀卜局长,实在不敢!”林先生硬着头皮说,心里噗噗乱跳。“哈,哈,不是你高攀,是他中意。——就这么罢,你回去和尊夫人商量商量,我这里且搁着,看见卜局长时,就说还没机会提过,行不行呢?可是你得早点给我回音!”“嗯——”筹思了半晌,林先生勉强应着,脸色像是死人。回到家里,林先生支开了女儿,就一五一十对林大娘说了。他还没说完,林大娘的呃就大发作,光景邻居都听得清。她勉强抑住了那些涌上来的呃,喘着气说道:“怎么能够答应,呃,就不是小老婆,呃,呃——我也舍不得阿秀到人家去做媳妇。”“我也是这个意思,不过——”

“呃,我们规规矩矩做生意,呃,难道我们不肯,他好抢了去不成?呃——”“不过他一定要来找讹头生事!这种人比强盗还狠心!”林先生低声说,几乎落下眼泪来。“我拼了这条老命。呃!救苦救难观世音呀!”林大娘颤着声音站了起来,摇摇摆摆想走。同时林小姐也从房外来了,显然已经听见了一些,脸色灰白,眼睛死瞪瞪地。林大娘看见女儿,就一把抱住了,一边哭,一边打呃。林小姐也哭了,叫着“妈!”林先生搓着手叹气。看看哭得不像样,窄房浅屋的要惊动邻舍,大新年也不吉利,他只好忍着一肚子气来劝母女两个。这一夜,林家三口儿都没有好生睡觉。明天一早林先生还得起来做生意,在一夜的转侧愁思中,他偶尔听得屋面上一声响,心就噗噗地跳,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然而定了神仔细想起来,自家是规规矩矩的生意人,又没犯法,只要生意好,不欠人家的钱,难道好无端生事,白诈他不成?而他的生意呢,眼前分明有一线生机。生了个女儿长得还端正,却又要招祸!早些定了亲,也许不会出这岔子?——商会长是不是肯真心帮忙呢,只有恳求他设法——可是林大娘又在打呃了,咳,她这病!天刚发白,林先生就起身,眼圈儿有点红肿,头里发昏。可是他不能不打起精神招呼,生意。铺面上靠寿生一个到底不行,这小伙子近几天来也就累得够了。林先生坐在账台里,心总不定。生意虽然好,他却时时浑身的肉发抖。看见面生的大汉子上来买东西,他就疑惑是卜局长派来的人,来侦察他,来寻事;他的心直跳得发痛。却也作怪,这天生意之好,出人意料。到正午,已经卖了五六十元,买客们中间也有本镇人。那简直不像买东西,简直是抢东西,只有倒闭了铺子拍卖底货的时候才有这种光景。林先生一边有点高兴,一边却也看着心惊,他估量“这样的好生意气色不正”。果然在午饭的时候,寿生就悄悄告诉道:“外边又有谣言,说是你拆烂污,卖一批贱货,捞到几个钱,就打算逃走!”林先生又气又怕,开不得口。突然来了两个穿制服的人,直闯进来问道:“谁是林老板?”林先生慌忙站了起来,还没回答,两个穿制服的拉住他就走。寿生追上去,想要拦阻,又想要探询,那两个人厉声吆喝道:“你是谁?滚开!党部里要他问话!”(有删改)【注】①1932年1月28日淞沪战争爆发,为了逃避战火,不少从上海来的难民来到了江南小镇上,林家铺子的店伙计寿生嗅到了商机,他建议林老板把店里的脸盆、毛巾、牙刷牙粉配成一套,用一元一套的方法,销售给过往的难民。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正开市第一天就只林家铺子生意很好,到了下午四点多钟,居然……新纪录”,其中的“就只”“居然”凸显城乡商业萧条之情形。B.作者并没有赋予林老板明确的名字,在文中,他是当时小工商业者中普通的一个,与其相似的是,可能还有许许多多的张老板、王老板等。C.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林大娘听到商会长“说媒”的反应,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D.小说中人物的话语都很贴合人物的身份,其中穿插的如“找讹头”“拆烂污”这类方言,有利于塑造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7.关于文中林老板拜访商会长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林先生拜访商会长本想请他帮忙解决店铺遇到的难题,却不料商会长提出卜局长要纳林小姐为妾这个难题。B.商会长说“不答应他有许多不便之处”,这为下文两个穿制服的来拉人并声称党部里要问话林先生做了铺垫。C.林先生“心里噢噗乱跳”“脸色像是死人”,可见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一事毫无思想准备,十分惊慌。

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一举两得,既可以让林家铺子在镇上得到保护,他自己也可以沾点儿光。8.林先生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选文概括分析。(4分)9.几个月后,林老板跑了,林家铺子倒闭。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林家铺子倒闭的原因。(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则天朝,奴婢多通外人,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所告夜醮①,敕史薛季旭推之。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停决以闻。三司对按,季旭益周密其状。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有功不获巾,遂处绞死。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何多也!”有功曰:“失出②,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愿陛下弘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放于岭南。月余,复授侍御史。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庇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势使然也。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卿。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③。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并授一品官,优赐其家。开元初窦希城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则天朝,恒州鹿泉寺僧净满有高行,众僧嫉之,乃密画女人居高楼,净满引弓射之状,藏于经筲,令其弟子诣阙告之。则天大怒,命御史裴怀古推按,便行诛决。怀古穷其根本,释净满而坐告者,以闻,则天惊怒,色动声战,责怀古宽纵。怀古执之不屈。李昭德进曰:“怀古推事疏略,请令重推。”怀古厉声而言曰:“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执一,奈何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向使净满有不臣之状,臣复何颜能宽之乎?臣守平典,庶无冤滥,虽死不恨也。”则天意解,乃释怀古。(节选自《大唐新语·卷四·执法》)【注】①醮(jiào):僧道设坛作法,祈祷或诅咒。②失出:谓重罪轻判或应判刑而未判刑。③于定国:汉代执法名臣。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开元A初B窦希瑊C外戚D荣贵E奏请F回己G之官H以酬其子。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草状以闻”的“闻”与《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意思不同。B.弃市,指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C.追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也指给死者的后代追加官职。D.“怀古穷其根本”的“穷”与《赤壁赋》中“羡长江之无穷”的“穷”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武则天当朝时官员家中的奴婢多勾结外人,告发自己的主人,刺史窦孝谌的妻子庞氏就被家中奴婢诬告诅咒武则天,最终被判了流放。B.徐有功看了庞氏儿子的诉状,认为这是一件冤案,但重审时御史薛季旭在三司对案时把诉状编造得更加周密,由此得到升官。C.在三司重审窦氏案时,徐有功被逼迫维持原判;一个月后,武则天让徐有功官复原职,但徐有功以自己从宽行法必受牵连而死不肯接受。

D.在审理鹿泉寺高僧净满的案件时,裴怀古在已触怒武则天的情况下仍坚持自己的判决,他认为净满是被冤枉的,应秉公判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4分)(2)陛下法无亲疏,当与天下执一,奈何使臣诛无辜之人,以希圣旨?(4分)14.从选文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君王?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秋感二首(其一)陆游扶杖龙钟迫耄期,江湖木落更堪悲。醉中光景似得志,梦里朋侪如少时。落笔龙蛇仲蒙①帖,满怀风月季长②诗。前朝名胜凋零尽,百岁关心只自知。【注】①仲蒙:宋代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李育,性高简,善为诗,但为官不显。②季长:马融,东汉经学家,自少“美辞貌,有俊才”,早年随儒士挚恂游学,以数次拒绝朝廷辟命而名重关西。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用手扶拐杖的细节刻画了老态龙钟的诗人形象,时光易逝的感叹溢于言表。B.眼前秋叶零落的萧索之景让诗人更难以承受悲伤之情,一个“悲”串起了全诗情感。C.诗歌颈联着力回顾过去,既写出了诗人以往的踌躇满志,也突出年少时的昂扬。D.诗歌尾联借名胜凋零感怀今非昔比,由此引出感慨:一生的心愿只有自己明了。16.本诗善用典故,请简要分析颈联诗人用典的用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人不能没有骨气,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了他的傲骨。(2)苏轼被贬黄州期间曾两次泛游赤壁,《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第一次游玩赤壁的具体时间。(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废旧智能手机属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一种,兼具环境风险属性和资源价值属性。很多人对于如何正确处理废旧智能手机并不了解,如果废旧智能手机处理不当,一方面,

,另一方面,还浪费了其中许多宝贵的可回收利用资源。①废旧智能手机中可以回收金、银、铜等许多高价值金属,②这些金属来源于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的电路板。③电路板上分布着的大量芯片中存在着非金属元素硅。④通过提纯得到的晶硅经过加工后,⑤最终可以得到用于制作半导体元件的单晶硅。⑥现在绝大多数智能手机使用的是锂电池应用,⑦这里面可回收的金属元素也不少。⑧此外,还有让手机屏幕显示效果更加鲜艳的稀土元素镧以及在扬声器、前置传感器上使用的超强磁力稀土元素钕等。⑨这些稀贵金属如果能够被充分回收利用,⑩也可缓慢智能手机大规模生产给稀贵金属带来的资源压力。

当前,我国仍有大量废旧智能手机被不规范回收拆解,一些有价物资受工艺技术水平限制,未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更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废旧智能手机等废电器的规范回收利用,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②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简要说明它们和“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21.对文学作品来说,点号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而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简要分析第①句中的逗号和第②句中的引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22.广义的修辞,既指写文章时遣词造句,也指使用辞格。请结合文本内容,从广义修辞的角度简要说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格者,指由线条等隔成的空栏和框子。偌大的停车场,一排排车位——整齐划一的长方形格子赫然在目,司机借此泊车,就会停放有序、出入自如;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也要求按一定的规则在布满方格的棋盘上移动棋子,才能享受竞技带来的快乐……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格无所不在。有形的格,无形的格;宏大的格,微小的格;催人奋进的格,让人压抑的格。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格,格也总会引发我们关于个人、社会、国家等多方面的思考。读了上述材料,你受到怎样的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D(文中作者对“一系列连锁反应”没有具体解说,“砂岩峭壁”是彗星撞击地球后形成的“戈斯峭壁”被风雨侵蚀的结果,不属于“连锁反应”,“地球生物的大批灭绝”是“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结果,不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本身。)2.A(“既解释了地球生命是移居过来的,也揭示出地球生命起源的原因”错,原文是“只解释生命是从宇宙空间移居到地球上来的,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生命起源的原因”。)3.B(A项,“印证了‘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错,“宇宙发生说”的主要观点是指生命是从宇宙空间中由陨石等“天外来客”带来的,而米勒所做的实验是证明撞击本身形成有机物质。C项,这种研究途径只是科学界众多说法中的一种,是不是获得“绝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文中并未交代。D项,“和地球年龄完全一致”无中生有,人类从地球本身无法探知的信息并不是都能从这些坠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上获得。)4.①形象生动,如文章描写了陨石进入地球大气层时的过程和状态,将陨石比喻成“神秘的天外来客”,赋予陨石以人的情态,语言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通俗易懂,如文章采用多个具体数据介绍戈斯峭壁的具体情况,用数据来介绍,使读者对当年陨石撞击地球的力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球粒陨石中含有氨基酸、烃类乙醇和其他可能形成保护原始细胞膜的脂肪族化合物等地球生命生存所需的物质和转变环境。②陨石撞击地球产生的热和冲击波,可以在原始大气中迅速生成地球生命存活必需的有机化合物。③陨石每一次撞击地球,都会影响地球环境,进而影响地球生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6.C(“林大娘坚决不答应的态度与林先生犹豫不决的态度形成对比”错,对卜局长看中自己女儿这件事,林先生也是不答应的。另外,对林大娘的描写并没有神态描写。)7.D(“商会长出于好意帮助林老板”错,商会长与卜局长沆瀣一气,利用林先生有求于他们,欺男霸女。)8.①经营有方,比较精明:他采纳了寿生的“一元货”的主意,使得生意很好;晚餐加两个荤菜,犒劳店员;遇到麻烦,及时找人帮忙,这都反映了他善于经营、为人精明之处。②胆小怕事,逆来顺受:面对商会长替卜局长“说媒”,他不敢直接反抗,只是叹气、摇头,甚至流泪,夜里听到响声就“以为是卜局长来寻他生事来了”,白天也是心神不定,怕卜局长派人来。可见他是一个胆小怕事、忍气吞声的小商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时局混乱:当时的中国遭受帝国主义的入侵,社会动荡不安,经济萧条。②地方官吏迫害:以卜局长、商会长为代表的反动当权者欺压百姓,敲诈勒索,“比强盗还狠心”。③遭人嫉妒:文中寿生说“还不是有人从中挑拨”,“寿生的嘴又向斜对门努了一努”,可见是“斜对门”从中作梗;同时,由于生意做得好,反而使人眼热,有人散布谣言,制造恐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0.B、E、H(原句标点为: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每处1分)11.C(A项,“草状以闻”的“闻”是“使……听到”的意思,《出师表》中“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是“闻名、出名”的意思,A项正确。B、C两项考查常见文化常识,B项表述正确。C项,“也指给死者的后代追加官职”错,“追赠”的对象只指死者的先人或本人。D项,“怀古穷其根本”的“穷”意思是彻底追究,但“羡长江之无穷”的“穷”的意思是穷尽、用尽,两者意思不同,D项正确。)12.B(B项,“由此得到升官”错,“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是前面薛季旭上报庞氏“诅咒”之后,武则天升了他的官,薛季旭在三司对案时把诉状编造得更加周密,之后有没有升官,文中没有交代。)13.(1)当时,周兴、来俊臣等人罗织罪名,诬告天下士大夫,遭到灭族的有数千家。(“罗告”“衣冠”“族”各1分,语句通顺1分)

(2)陛下法令没有亲疏之别,应当天下通行划一,怎么能让我诛杀无辜的人,以迎合圣上的旨意?(“无”“奈何”“希”各1分,语句通顺1分)14.①武则天是一位善于用人、听得进谏言、能明辨是非的开明女皇。②武则天是一位多用酷吏,实行森严法度的女皇。(每点1分,答出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15.C(C项“写出了诗人以往的踌躇满志”理解错误。分析“醉中光景似得志”可知,诗人在醉酒中,似乎感受到踌躇满志。选项表述曲解文意。)16.①仲蒙下笔笔势蜿蜒盘曲,马融作诗充满清风明月,诗人通过用典来表达对两人才华的赞美。②诗人以仲蒙、马融两人自况,通过用典表达自己才华难以舒展的悲凉心境。③仲蒙为官不显,马融数次拒绝朝廷辟命,用典中透露出诗人隐隐的退隐之情。(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3)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18.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②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9.第②句:将“绝大部分”移至“来源于”之前。第⑥句:去掉“锂电池”后的“应用”。第⑩句:将“缓慢”修改为“缓解”。(第②句语序不当,根据语意,应将限制“智能手机”的定语“绝大部分”,移至“来源于”之前。第⑥句句式杂糅,根据语意,应去掉“应用”。第⑩句“缓慢……压力”动宾搭配不当,应将句中的“缓慢”修改为“缓解”。每点2分,每指出一处错误所在并修改正确,赋2分)20.三个重叠词语“一点点、很高很高、疏疏落落”与“一点、很高、疏落”相比,语意更为明确,且得到强化或弱化。①“一点点”与“一点”在句中都表示极少,但“一点点”更加口语化,所限制的“清凉”也比“一点”显得更少,衬托了故都对“我”的吸引力。②“很高很高”与“很高”都强调了“高”的程度,但“很高很高”的重叠使用,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而且突出了所见“碧绿的天色”之高。③“疏疏落落”与“疏落”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但“疏疏落落”的重叠使用,淡化了稀疏零落的不良感受,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美好想象。(每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21.第①处画横线处句子中两处逗号,均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强调了主语“秋”“无论哪里的秋”,衬托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情眷恋之情。第②处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表示强调作用,强调作者不远千里赶到北平,想品尝“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的心情。(每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22.①辞格使用方面,运用了排比和拟人两种辞格:前者排列了陶然亭等五处具有北平特色的景观,突出对北平之秋的牵挂;后者言西山虫鸣为歌唱,赋予其人的生命,亲切自然。②遣词造句方面,用词简练,句式先用散句,后用整句。整句,且多为短句,读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感情充沛;散句使句式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表达了作者身处他乡对故都的惦念。(每点1分,两点3分,意思相近即可)23.【写作指导】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的核心概念是“格”,同时也明确给出了其表层意义,但以此立意,过于肤浅。根据语境,“格”可引申为生产生活中,如建造工程时必须遵守的法式、规则;亦可指规范个人行为、关联社会演衍乃至触及国家发展的法令制度、文化传统,但并不指向品格、品质、品德等。材料通过列举生活现象,说明生活中的“格”各种各样,无所不在,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句说明“格”具有实用价值与规范性,可以藉此使我们的生活规范有序,个人也能获得精神的愉悦。第三句说明“格”的种类繁多,无所不包;但重点是说明有的“格”让人压抑,是需要打破的,而这也是精准立意,展开辩证分析的基础。第四句将“格”的话题加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