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2023年天津河东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原卷+解析)2023河东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第二次模拟测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测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测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解析涂写在“答题卡”上,解析答在试卷上无效。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测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一项是()
A.贮蓄chù狭隘ài哄然大笑hōng
B.称职chèn狼藉jí畏罪潜逃qiǎn
C.亘古gèn哺育pǔ大庭广众tíng
D.俯瞰kàn绯红fēi锐不可当dāng
D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A.贮蓄chù——zhù;
B.畏罪潜逃qiǎn——qián;
C.哺育pǔ——bǔ;
故选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_______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_______至今。中国文字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_______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
A.具有顺延团聚B.独有绵延团结
C.具有绵延团聚D.独有顺延团结
B
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结合词意和具体语境分析。
第一空,具有:具备据有即拥有且存有主述事物的属性特征。独有:意思是独自具有、独自据有;指只有、特有;在精神上能特立独行。根据语境“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持久性和延续性”分析,“独有”符合语境;
第二空,顺延:意思是延续以前的话题、片段、工程、动作等,顺着继续下去。绵延:有连续不绝和弥漫延续等义。一直延续到完结,中间未曾间断。根据“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分析,“绵延”符合语境;
第三空,团聚:相聚在一起(多指亲人分别后再相聚);用团结的办法聚集。团结:动词,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形容词,和睦;友好。根据语境“中华民族”分析,“团聚”符合语境。
故选B。
3.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已圆满完成任务,考察队于2023年4月6日全部返回。②本次考察是第三次实施“雪龙”号和“雪龙2”号的“双龙探极”。③此次考察主要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工作。④期间,实施和组织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D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
依据“实施和组织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可知,本句缺少主语部分,使句意表述不清楚。依据语境可知,可在“实施”前面加上“考察队”。
故选D。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4月初,天津春之序曹禺剧院春日演出季启幕。此次春日演出,包括爱在日落月升时话剧、“天津记忆·古韵新声”曲艺项目、烛光音乐会、即兴喜剧等演出。为期一个月的戏剧主题展览,通过具有沉浸式体验感及视觉冲击力的展览装置,呈现天津这座“中国话剧发祥地”的底蕴,向经典致敬
A.“”《》。B.《》“”。
C.“”《》!D.《》“”!
A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正确运用能力。
A.依据“曹禺剧院春日演出季启幕”可知,“春之序”应是演出的主题。所以,第一处应用引号,表示特定称谓。“爱在日落月升时”可知,这是一幕话剧的剧名。所以,第二处应用书名号。依据全段内容和“期一个月的戏剧主题展览,通过具有沉浸式体验感及视觉冲击力的展览装置,呈现天津这座“中国话剧发祥地”的底蕴”可知,此处仅是一般性叙述。所以,第三处应用句号。
故选A。
5.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三字举重若轻,饱含艰辛;“弃置身”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表述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运用典故,描写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名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述了自己被贬回来后的悲怆之意。
D
考查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
D.“表述了自己被贬回来后的悲怆之意”理解有误。“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精神”指振作精神。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诗人也没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了。他对生活并未完全丧失信心。诗中虽然感慨很深,但读来给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却是振奋。尾联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
故选D。
阅读《清明时节为何雨纷纷?》一文,完成问题。
清明时节为何雨纷纷?
李嘉睿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写景亦写情,流传至今。
②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从气象规律来看,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确降水量相对较高。
③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增加,大地逐渐回春。同时,大气环流频繁调整。此时,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仍比较活跃,虽然实力已无法与冬季时相提并论,但仍不断向南压。于是,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湿气团在江南地区频繁交汇,形成气象学上的锋面。暖湿气团被冷空气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团温度不断降低,其中的水汽逐渐凝结并形成大量水滴,降落至地面成为降雨。在上述因素叠加影响下,4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阴雨天气的概率比较高。
④“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从199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在4月1日至10日期间,江南地区的降水日数能达到4至5天,有时降水日数甚至超过5天。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⑤清明时节,在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上,经常能观测到低压系统活动,受低压系统、冷暖空气交汇以及季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气较多。4月初也往往是华南前汛期开始之时,也就是华南雨季拉开大幕之时。
⑥春雨贵如油。清明时节仍处于春耕阶段,农作物的生长对水有较高的要求,此时的降水对农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春天的细雨滋润大地,为作物的萌发生长以及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提供了良好条件。对有些地区来说,还可缓解秋冬季以来持续的旱情,减少人工灌溉的成本。但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也会带来光照减少和气温偏低等问题,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累计降水量大的地方还可能会有渍涝风险,并出现病虫害、土壤板结等一系列连锁问题,需时时关注降水量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⑦今年清明时节仍是雨纷纷,南方大部地区均有雨水降落,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大雨倾盆。
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日里,宜播种、植树,撒下春天的希望,期待秋日的丰收。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太阳直射点在清明前后,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增加。
B.清明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仍比较活跃,不断向北压。
C.锋面是由于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湿气团频繁交汇于江南地区而形成的。
D.清明时节降水量的多少,对春耕阶段的农作物生长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B.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
D.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诗句,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⑤段中加点词“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此时”指的是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之时。
D.本文是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6.B7.C8.C
本题考查筛选辨析能力。
B.有误,依据③段“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增加,大地逐渐回春。同时,大气环流频繁调整。此时,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仍比较活跃,虽然实力已无法与冬季时相提并论,但仍不断向南压”中的“但仍不断向南压”可知,选项中“不断向北压”表述有误。
故选B。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判断的能力。
依据“江南地区的降水日数能达到4至5天,有时降水日数甚至超过5天”可知,这是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依据“江南地区”可知,这是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句中没有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故选C。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能力。
C.有误,““此时”指的是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之时”表述有误。依据⑥段“春雨贵如油。清明时节仍处于春耕阶段,农作物的生长对水有较高的要求”可知,“此时”指的是清明时节。
故选C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
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D.佳木秀而繁阴秀:秀丽,秀美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B.杂然而前陈者
C.宴酣之乐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最终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B.第②段写山中朝暮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语言高度凝练,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C.第③段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其中写滁人之游描绘出太平祥和的图景,侧面烘托太守治理有方、政治清明。
D.第④段在叙事中,融入抒情和议论,以“禽鸟之乐”“山林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9.D10.C11.C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辨析。
D.句意: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秀:秀丽、挺拔。
故选D。
本题考查词类活用。
A.句意: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取名;
B.句意: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C.句意:宴会喝酒的乐趣。酣:尽情地喝酒;
D.句意: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快乐为快乐啊。乐:形容词活用为意动用法,以……为乐;
故选C。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C.由第③段“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可知,这一段写滁人之游和太守之宴,由景物转移到人事上。选项“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错误。
故选C。
参考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树叶)茂密成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是滁州人的出游。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位容颜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2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山随平野尽,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体察人间冷暖,关心民生疾苦,设身处地替天下寒士着想。
①柳暗花明又一村②江入大荒流③苟全性命于乱世④浊酒一杯家万里⑤千树万树梨花开⑥安得广厦千万间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本题中的易错字:荒、浊、梨、厦、庇。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旭亭家书
韩旭亭先生讳①是升,今大司寇②桂舲崶父也。性和霭,居家勤俭,年四十,即弃儒冠,游食③四方。尝语人曰:“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恒以谦抑④自居,虽仆夫⑤媪妇⑥,必接之以温颜。其子虽屡任封疆⑦,而先生朴素如故也。尝寄书与司寇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菽稷⑧,颇足酿酒,尽有余享。汝所获廉俸,其养赡妻孥⑨之余,犹有余资,切勿贪分外之荣,致使七十垂尽之翁反被汝所累也。”故司寇谨守先生教,始终以敬谨受今上知遇,屡登高位,皆秉其家范也。
①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②大司寇:是周代职官名,为六卿之一,隶属于秋官。③游食:谓居处不定,到处谋食。④谦抑:谦逊。⑤仆夫:仆人。⑥媪(ǎo)妇:老妇人。⑦封疆:指统治一方的将帅,这里指封疆大使。⑧菽稷:菽(shū),大豆;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⑨妻孥(nú):妻子和子女的统称。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恒以谦抑自居恒:__________
(2)故司寇谨守先生教故: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子虽屡任封疆,而先生朴素如故也。
15.请结合原文分析,韩旭亭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13①常常②因此,所以
14.他的儿子虽然多次担任封疆大使,但是他像原来一样朴素。
15.对待仆人、老夫人十分温和,说明他谦逊,性格随和;他的儿子虽然身居高位,但是他像原来一样朴素,说明他生活勤俭;曾经写信给孩子,并对孩子提出严格要求,说明他教子有方,治家有范。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他)常常以谦逊自居。恒:常常。
(2)句意:因此司寇谨慎地遵守父亲的教诲。故:因此,所以。
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屡,多次;任,担任;封疆,封疆大使;而,表示转折,但;如故,像原来一样。
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阅读文言文,了解主要内容,根据文中对人物的描写分析。
根据原文“性和霭,居家勤俭,年四十,即弃儒冠,游食四方”“恒以谦抑自居,虽仆夫媪妇,必接之以温颜”“其子虽屡任封疆,而先生朴素如故也”分析,韩旭亭用温和的脸色来对待仆人、老妇;他的儿子多次担任封疆大使,仍然像原来一样朴素,可以看出韩旭亭和蔼可亲、谦逊朴素、生活勤俭;
根据“尝寄书与司寇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菽稷,颇足酿酒,尽有余享。汝所获廉俸,其养赡妻孥之余,犹有余资,切勿贪分外之荣,致使七十垂尽之翁反被汝所累也。’故司寇谨守先生教,始终以敬谨受今上知遇,屡登高位,皆秉其家范也”分析,韩旭亭写信给孩子,并教育孩子“切勿贪分外之荣,致使七十垂尽之翁反被汝所累也”,由此可以看出他教子有方,治家有范。据此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韩旭亭先生名叫是升,是现在的大司寇韩崶的父亲。(他)生性和蔼,生活非常勤俭,四十岁时,就放弃官位,游历四方。(他)曾告诉别人说:“天下间的事有很多!(但还)从来没有骄傲自满却不会失败的情况。”(他)常常以谦逊自居,即使是仆人、老妇,(也)一定用温和的脸色来对待他们。他的儿子虽然接连多次担任封疆大吏,但韩旭亭(仍)像过去一样朴素。(他)曾经寄信给司寇说:“我今年秋天的收成很好,所种植的粮食,酿酒非常充足,全部都有剩余的可以享用。你所获得的俸禄丰厚,(这些)俸禄、(用来)养活妻子和儿女之外,还有剩余的资产,千万不要贪图本分之外的荣耀,导致(你)七十多岁、快要去世的老父亲反而被你所牵累。”因此司寇谨慎地遵守父亲的教诲,始终凭借恭敬谨慎(的态度)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优待,接连多次登上较高的职位,都秉持着(他父亲)治家的规范。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春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柳
石广田
①记忆里,家乡有许多种落叶树木,在春天,最先发芽的就是柳树。柳树喜水,生命力极旺盛,大多生长在池塘边、河岸上。伴随着温暖的东风,那一抹抹鹅黄浅绿开始向村里人报送春的消息。
②孩子们最是按捺不住,远远瞧见柳树发出新绿,便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从树上拧下来的柳皮筒,完完整整,可以做成简单的笛子,吹起来嘀嘀呜呜,大街小巷立刻热闹起来。做不成笛子的细柳条,也可以直接被编成圆环,戴在头上。还有的孩子会用两根木棍儿将细柳条夹紧,用力往下一捋,柳条的皮和嫩叶一下子被挤到枝条的尾部做成小玩意。小孩们一边手里甩着它,一边高唱起歌谣,小伙伴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唱,那幽默的腔调直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哈哈大笑。
③大人们不着急,他们要等到柳穗完全吐出,才按照习俗动手做一道春天里的美味。每到这时,小孩子个个都是爬树高手,成了大人们捋柳穗的最好帮手。回到家,大人将摘下的柳穗用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几天,待穗子里浓重的苦味淡去,拿陈醋、蒜汁一拌,那清新的味道自是美味无比。焯熟的柳穗吃不完也不要紧,晒干后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随吃随泡,十分方便。
④叽叽喳喳的鸟儿吵翻了枝头,吵乱了它的秀发,春风就不停地替它梳理,风尘沾在它身上了,雨滴就忙不迭帮它洗浴,还有谁比这一大家子更温馨更幸福呢?到了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只记得有人告诫:“到了这一天,不能再吹柳笛,不然夜里蝎子就会爬出来蜇人的舌头!”长大后,我才知道,清明节插柳枝、将柳条编成头冠,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可惜年少时只知折柳、戴柳,只觉得好玩却缺少了应有的恭敬之情。
⑤到了暮春,成熟的柳穗就会吐出白白的柳絮,在风里四处飘飞。那时并不觉得飘飞的柳絮像如今这样惹人厌烦,反而感觉十分梦幻。儿时的我,最喜欢追着一团团柳絮奔跑,还使劲儿仰起头,把快要降落的柳絮再吹上天。苏东坡在《蝶恋花·春景》里这样说:“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柳絮入词如此美妙,想来当年的苏东坡也不讨厌它们吧。
⑥柳不仅在诗人笔下诗情画意,从古到今,人们从垂柳独特的具象中凝练出内涵丰富的意象,并赋予诸多感情寄托。
⑦如今,我渐渐明白,古人对柳树的一番深情,也知晓了赋予它的很多文化深意,比如折柳送别、种柳纪念等。不过到了现代,柳树又成了绿化城乡的主力军之一。也许因为太过寻常,尽管春风拂柳,许多人却只待它是一种易活而生长期长的树种,而忽略了它背后的那许多故事。
⑧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数十年过去了,但故乡的柳枝在春风里袅袅依依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荡漾……
(选自《光明日报》2023年03月29日)
16.文中围绕“春柳”描写了儿时的诸多美好时光,请结合②~⑤段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柳树发出新绿时柳穗完全吐出时到了清明节时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儿时的我追着柳絮奔跑,还使劲儿把快要降落的柳絮再吹上天。
17.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述效果。
小孩们一边手里甩着它,一边高唱起歌谣,小伙伴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唱,那幽默的腔调直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哈哈大笑。
18.结尾写道:“数十年过去了,但故乡的柳枝在春风里袅袅依依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荡漾……”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19.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开头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引出对柳树的描写,引发了的回忆。
B.第④段写“我”因年少,不懂折柳的深意“少了应有的恭敬之情”表现了“我”对自己曾经无知的悔恨。
C.第⑤段引用苏东坡的词,意在表明当年的苏东坡对柳絮的喜爱,他笔下的柳絮充满诗情画意。
D.第⑥段是过渡段,承接上文柳絮入词的描写,引出下文古人在柳中寄寓的情感和文化。
E.文章以“春柳”为线索,在描写与叙述中,寄托了情感,虽不能引起现代人共鸣,但字里行间充满真挚。
16.①暮春柳絮四处飘飞时。②孩子们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小玩意玩耍。③小孩子爬树摘下柳穗,大人们把柳穗做成美食。④家家户户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
17.这些动词描写小孩们玩耍用柳树做成的小玩意时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写出小孩们的自由天真、活泼快乐,表现了对儿时美好生活的怀念。
18.春天,故乡柳树最先发芽,它是春的“使者”;故乡柳树带给“我”许多童年玩耍的乐趣和美好回忆;春天柳穗是餐桌上难忘的美食;如今明白了在清明时节有关柳习俗的深刻内涵或渐渐了解了柳树背后的许多故事,明白了柳树的文化深意;表述了对儿时故乡柳树带来的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因此,虽然数十年过去了,每逢春天,依然会想起故乡的春柳。19.BE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能力。相应内容应围绕“‘春柳’描写了儿时的诸多美好时光”分析概括。
①空,依据⑤段“到了暮春,成熟的柳穗就会吐出白白的柳絮,在风里四处飘飞”可知,时间是暮春柳絮四处飘飞的时候。
②空,依据②段“孩子们最是按捺不住,远远瞧见柳树发出新绿,便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可以概括为:孩子们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玩耍。
③空,依据③“每到这时,小孩子个个都是爬树高手,成了大人们捋柳穗的最好帮手。回到家,大人将摘下的柳穗用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几天,待穗子里浓重的苦味淡去,拿陈醋、蒜汁一拌,那清新的味道自是美味无比”可以概括为:小孩子爬树摘下柳穗,大人们把柳穗做成美食。
④空,依据④段“到了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长大后,我才知道,清明节插柳枝、将柳条编成头冠,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可以概括为:家家户户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
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能力。
依据加点词语“甩”“唱”“抢”可知,这三个词语均是动词。依据②段“还有的孩子会用两根木棍儿将细柳条夹紧,用力往下一捋,柳条的皮和嫩叶一下子被挤到枝条的尾部做成小玩意”可知,这些动词生动想象地描写小孩们玩耍用柳树做成的小玩意时的情景。从中看出小孩子们天真、活泼、自由、快乐的性格,进而表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怀念之情。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①段“记忆里,家乡有许多种落叶树木,在春天,最先发芽的就是柳树”可以概括为:在我的记忆里,春天,故乡柳树最先发芽,它是春的“使者”;
依据②段“孩子们最是按捺不住,远远瞧见柳树发出新绿,便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从树上拧下来的柳皮筒,完完整整,可以做成简单的笛子,吹起来嘀嘀呜呜,大街小巷立刻热闹起来。做不成笛子的细柳条,也可以直接被编成圆环,戴在头上。还有的孩子会用两根木棍儿将细柳条夹紧,用力往下一捋,柳条的皮和嫩叶一下子被挤到枝条的尾部做成小玩意”、可以概括为: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柳树带给“我”许多童年玩耍的乐趣和美好回忆;依据③段“每到这时,小孩子个个都是爬树高手,成了大人们捋柳穗的最好帮手。”“回到家,大人将摘下的柳穗用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几天,待穗子里浓重的苦味淡去,拿陈醋、蒜汁一拌,那清新的味道自是美味无比。焯熟的柳穗吃不完也不要紧,晒干后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随吃随泡,十分方便”可以概括为:在我的记忆里,春天柳穗是餐桌上难忘的美食;依据④段“到了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楣插上新折的柳枝。小时候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只记得有人告诫:“到了这一天,不能再吹柳笛,不然夜里蝎子就会爬出来蜇人的舌头!”长大后,我才知道,清明节插柳枝、将柳条编成头冠,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的介子推。”、⑦段“如今,我渐渐明白,古人对柳树的一番深情,也知晓了赋予它的很多文化深意,比如折柳送别、种柳纪念等”可以概括为:如今,我明白了在清明时节有关柳习俗的深刻内涵或渐渐了解了柳树背后的许多故事,明白了柳树的文化深意。总之,回忆童年与柳树有关几件往事,实际上表述了对儿时故乡及其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
本题考查理解辨析选文内容的能力。
B.“表现了“我”对自己曾经无知的悔恨”表述有误。依据②——④段内容可知,这句话是表现了少年时期小孩们自由天真、活泼快乐的性格和童年生活的美好。
E.“虽不能引起现代人共鸣”表述有误。依据⑧段“又是一年春回大地。数十年过去了,但故乡的柳枝在春风里袅袅依依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荡漾……”可知,结尾语句不仅抒发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给人以意味无穷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故选B和E。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近代中国看天津。2023年,天津将打好海河牌、用好洋楼景、念好“山海经”、做好融合事,积极推动“串珠成链”,着力深化京津冀文旅协同。某班学生将开展以“推动‘串珠成链’,深化京津冀文旅协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资料,请你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2023年天津文旅接待游客人次情况预测
用好天津的洋楼、海河、海洋等资源,打造特色场景。挖掘五大道、意式风情区为代表的洋楼资源,精心打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漫步系列文旅产品,推出一批主题消费旅游目的地。
围绕海河资源,拓展游船航线、打造节点码头,精心打造海河系列文旅产品。围绕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海洋博物馆、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邮轮母港、东疆沙滩、中心渔港等载体,推送识海、赶海、出海、亲海的海系列文旅产品。
打造京津冀游客打卡地,推出一批度假游、多日游文旅线路,做好“引客入津”,实现三地游客互送,组织京冀游客专享团来津,为此将打造一支有情怀、有温度、有力量的金牌导游队伍,讲好天津故事。
20.请探究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天津为推动“串珠成链”,深化京津冀文旅协同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023年天津文旅接待游客人次预计将逐月提升。
21.打造天津特色场景,推出一批主题消费旅游目的地;精心打造和推送海河系列文旅产品;推出一批文旅线路,做好“引客入津”。
本题考查探究材料。
根据材料一“2023年天津文旅接待游客人次情况预测”可知,从1月的263.7万人逐步增长到9月的410万,接待游客人次逐月上升,据此可得出结论:2023年天津文旅接待游客人次预计将逐月提升。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材料二“用好天津的洋楼、海河、海洋等资源,打造特色场景”“精心打造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城市漫步系列文旅产品,推出一批主题消费旅游目的地”可知,打造天津特色场景,推出一批主题消费旅游目的地;
由材料三“围绕海河资源,拓展游船航线、打造节点码头,精心打造海河系列文旅产品”可知,精心打造和推送海河系列文旅产品;
由材料四“打造京津冀游客打卡地,推出一批度假游、多日游文旅线路,做好‘引客入津’”可知,推出一批文旅线路,做好“引客入津”。
(二)名著阅读(8分)
22.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人物文段或评述
《_①_》尼摩船长站在平台上,在猛烈的暴风下岿然不动。他用绳子捆住腰隙,以此抵抗阵阵冲来的海浪。我也站在平台上,用绳子捆住自己,观赏这风暴,同时也赞赏这无与伦比的不惧风暴的人。
《_②_》杜少卿他鄙薄功名,蔑视权贵;对某些封建礼俗提出大胆挑战,追求恣情任性、不受拘束的生活;在他身上有比较多的离经叛道的味道。
《西游记》_③_③赴西天取经,一路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坐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
《水浒传》_④_④有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①海底两万里②儒林外史③唐僧(唐玄奘)④李逵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积累能力。
①空,依据“尼摩”可知,这段选文出自《海里两万里》。全书主要讲述“鹦鹉螺号”的故事。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疑似为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及仆人康塞尔受邀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到了怪物的脊背上。发现这怪物并非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潜水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中大量的氯化钠分解出来的钠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进入地中海、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回到了他的家乡。所以,应该填写“海底两万里”。
②空,依据“杜少卿”和对人物的评价内容可知,选段内容出自《儒林外史》。他淡薄功名,傲视权贵:杜少卿淡薄功名,讲究“文行出处”,对朝政有清醒的认识。杜少卿对功名富贵的藐视与不屑。杜少卿在许多地方还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他用普通的人情来解释诗经说:“《诗经》上《溱洧》之诗,也只是夫妇同游,并非淫乱。”他反对多妻制,认为破坏了人类的自然平衡。他敢于在封建社会那个窒息的时代在光天化日之下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他力排众议,称赞沈琼枝的反抗行为,说:“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这就可敬极了。”这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个性解放思想的人。当臧蓼斋贩卖他那一套赤裸裸的市侩哲学时,杜少卿对臧的结论是:“你这匪类,下流无耻极矣!”可见杜少卿身上已多少带有离经叛道的气味,同正统的儒家思想有了一定的距离。所以,应该填写“儒林外史”。
③空,依据《西游记》和“赴西天取经,一路收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为徒,又得小白龙化作白马坐骑,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尽千难万险,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可知,这是描述唐僧(也就是指唐玄奘)的主要事迹。所以,应该填写“唐僧”或“唐玄奘”。
④空,依据《水浒传》第三十八内容和“有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这一句内容可知,这是对李逵这一人物外貌的描述。所以,应该填写“李逵”。
23.《钢铁是怎样炼成》成功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有人说:假如没有朱赫来的指引,没有和达雅结婚,保尔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你同意吗?请结合小说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示例一:同意。因为朱赫来给保尔讲述以一些革命道理,培养了保尔的革命热情;后来,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了红军,成了著名的骑兵师中最勇敢的士兵之一。朱赫来是保尔的精神导师,为他指明前进的方向;保尔因失去战斗的能力,一度想到了自杀。他向达雅提出结婚,达雅答应了他。在保尔双腿完全瘫痪时,他提出要和达雅离婚遭拒,达雅善解人意,帮助保尔积极生活。这两人对保尔成为英雄是必不可少的。
示例二:不同意。保尔的一生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有战场上的搏杀、工地上的磨难,病魔的缠身,都没能使他倒下,他一生从未向命运低头,始终能够以钢铁般的一致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克服种种苦难,在当时时代,即使没有朱赫来和达雅,他也能够凭借自己的美好品质成为英雄。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分析。
开放性试题,解析不唯一。如果同意,可以从朱赫来对保尔的精神引领和达雅对保尔的情感影响来谈;如果不同意,可谈保尔自身具有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示例:同意。朱赫来和达雅确实对保尔的成长和塑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朱赫来作为保尔的启蒙导师,不仅传授了他知识和人生态度,也让他对无产阶级事业充满了热爱和信仰。朱赫来的存在,让保尔在早期就受到了正确的引导,使得他后来能够独立思考、坚定信仰,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而达雅则是保尔情感的支柱和精神榜样。她的坚强、自立和理智深深地吸引了保尔,让他从一个孤儿、无助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懂得爱情、珍惜生命的年轻人。在保尔经历了战争、失去亲人、受到痛苦折磨的时候,达雅总是能给他带来希望和力量,让他继续前行。因此,朱赫来和达雅的存在确实对保尔的成长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作文(共50分)
24.按要求作文。
我们时常在羡慕别人的生活,其实,生活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你可以用五彩的笔绘出生活的绚丽缤纷,将单调变成多彩;你可以用细细的弦弹奏出生活的动听优雅,将枯燥变成有趣;你可以用强健的体魄抵抗住生活的风风雨雨,将阴霾变成阳光……同学们,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②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例文:
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大河羡慕森林的茂盛与沧桑,且不知自己有自己的激昂和奔腾,大山羡慕大海的广阔和汹涌,且不知自己有自己的险峻和崇高。徒劳羡慕他人,不如发现自己的优点,努力进步,让他人来羡慕你的辉煌。
羡慕别人,不如改掉缺点,弥补不足。别人的优秀,只说明你有你的不足与缺点。徒劳、无用的羡慕他人,不如改掉自己的缺点。努力进步。改掉缺点,你或许还是比不上他人,但你不改掉缺点,你就不可能闭上他人。正如周恩来说的一样:“明知那不是自己的强处,也要改掉那方面的缺点,因为这样,不会比别人差那么多。”没错,羡慕别人有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愿意去学习基础的单词,弥补不足。这样,你比别人会差得更多,只会羡慕他人。
羡慕别人,不如发现优点,努力挖掘。别人有别人的优点,他们不是有超人的天赋,就是用惊人的努力合成的。徒劳羡慕别人的优点,不如发现自己的优点,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爱因斯坦早年学习小提琴,拉了近六年,觉得自己实在不可能成才,就毅然放弃了小提琴,转而学习其它方面,最后才有伟大的相对论出世、物理学科的诞生。羡慕他人,不要徒劳盲目的努力,因为你不知道你是不是进行千次实验失败,最后成功的爱迪生,是不是数十年如一日,努力坚持的贝多芬。你要清楚自己有没有天赋和毅力,要懂得放弃,发现优点,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吧!
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拼搏。别人拥有天赋,你有你的毅力;别人拥有金钱,你有你的双手;别人拥有权力,你有你的智慧。努力拼搏,你才能拥有你想要的,徒劳的羡慕,只会生出妒忌之心,害了自己;或者自卑,浑浑噩噩,生活在阴影之中。
羡慕什么,你有你的长处,只要努力拼搏,数年之后,你会让世界来羡慕你,加油吧,少年,改掉缺点,弥补不足,发现优点,努力挖掘,努力拼搏,成就更好的自己!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人们常常会羡慕别人的生活,并认为别人的生活比自己的要好。然而,实际上,生活并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掌握在手中的。古人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与其一味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用心做好一切事情,终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第二,思路点拨。写作时,尽量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引起我们的羡慕之心。例如,别人参加演讲比赛获奖了,我们可能会羡慕;别人唱歌、跳舞样样精通,我们可能会羡慕;别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可能会羡慕……但是,其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能丰富多彩。当然,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自己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如写成记叙文,可以叙写自己总是羡慕班上成绩优异的同学,羡慕他们能够登台获奖,后来,经过与老师的交谈,自己认识到羡慕别人不如自己努力做得更好,于是自己开始发奋努力,最终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别人羡慕的对象。如写成议论文,可以“羡慕他人,不如自己努力”为论点,例举名人的励志故事,如马云:他早年在教育系统工作,但却总是羡慕别人,想要自己创业,最终创建了阿里巴巴,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企业家。最后,总结论述。总之,围绕以上分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2023河东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测试第二次模拟测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20分,测试用时120分钟。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测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解析涂写在“答题卡”上,解析答在试卷上无效。测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你测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共28分)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解析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1~4小题、6小题,每题2分;5小题、7~11小题,每题3分。以下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一项是()
A.贮蓄chù狭隘ài哄然大笑hōng
B.称职chèn狼藉jí畏罪潜逃qiǎn
C.亘古gèn哺育pǔ大庭广众tíng
D.俯瞰kàn绯红fēi锐不可当dāng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大特点,便是它_______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继继绳绳,_______至今。中国文字有其特殊的形体,这种具有特殊形体的文字,超越了时间上的变化和空间上的限制,_______了中华民族,更造成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
A.具有顺延团聚B.独有绵延团结
C.具有绵延团聚D.独有顺延团结
3.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已圆满完成任务,考察队于2023年4月6日全部返回。②本次考察是第三次实施“雪龙”号和“雪龙2”号的“双龙探极”。③此次考察主要围绕南大洋重点海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反馈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工作。④期间,实施和组织了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4月初,天津春之序曹禺剧院春日演出季启幕。此次春日演出,包括爱在日落月升时话剧、“天津记忆·古韵新声”曲艺项目、烛光音乐会、即兴喜剧等演出。为期一个月的戏剧主题展览,通过具有沉浸式体验感及视觉冲击力的展览装置,呈现天津这座“中国话剧发祥地”的底蕴,向经典致敬
A.“”《》B.《》“”。
C.“”《》!D.《》“”!
5.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凄凉地”三字举重若轻,饱含艰辛;“弃置身”点明是被放逐、被“抛弃”,表述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B.颔联运用典故,描写当年参加政治改革的诸多友人多已离世,自己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无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C.颈联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沉舟”与“千帆”,“病树”与“万木”表现了天地万物新陈代谢、生生不息的活力。
D.尾联点名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表述了自己被贬回来后的悲怆之意。
阅读《清明时节为何雨纷纷?》一文,完成问题。
清明时节为何雨纷纷?
李嘉睿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写景亦写情,流传至今。
②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从气象规律来看,在我国南方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清明时节的确降水量相对较高。
③清明前后,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增加,大地逐渐回春。同时,大气环流频繁调整。此时,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仍比较活跃,虽然实力已无法与冬季时相提并论,但仍不断向南压。于是,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湿气团在江南地区频繁交汇,形成气象学上的锋面。暖湿气团被冷空气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团温度不断降低,其中的水汽逐渐凝结并形成大量水滴,降落至地面成为降雨。在上述因素叠加影响下,4月上旬江南地区出现阴雨天气的概率比较高。
④“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从1991—2020年气象观测资料来看,在4月1日至10日期间,江南地区的降水日数能达到4至5天,有时降水日数甚至超过5天。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⑤清明时节,在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上,经常能观测到低压系统活动,受低压系统、冷暖空气交汇以及季风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阴雨天气较多。4月初也往往是华南前汛期开始之时,也就是华南雨季拉开大幕之时。
⑥春雨贵如油。清明时节仍处于春耕阶段,农作物的生长对水有较高的要求,此时的降水对农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春天的细雨滋润大地,为作物的萌发生长以及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提供了良好条件。对有些地区来说,还可缓解秋冬季以来持续的旱情,减少人工灌溉的成本。但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也会带来光照减少和气温偏低等问题,对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累计降水量大的地方还可能会有渍涝风险,并出现病虫害、土壤板结等一系列连锁问题,需时时关注降水量并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⑦今年清明时节仍是雨纷纷,南方大部地区均有雨水降落,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大雨倾盆。
⑧“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春日里,宜播种、植树,撒下春天的希望,期待秋日的丰收。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04月06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太阳直射点在清明前后,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日照时间增加。
B.清明前后,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仍比较活跃,不断向北压。
C.锋面是由于北方冷气团与南方暖湿气团频繁交汇于江南地区而形成的。
D.清明时节降水量的多少,对春耕阶段的农作物生长既有好的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B.使用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
C.使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润物细无声”是清明时节春雨的真实写照。
D.使用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清明时节的降雨量不大,以小到中雨为主。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诗句,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⑤段中加点词“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此时”指是小麦、油菜等作物越冬之时。
D.本文是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阅读《醉翁亭记》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
C.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D.佳木秀而繁阴秀:秀丽,秀美
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名之者谁?
B.杂然而前陈者
C.宴酣之乐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1.下面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最终引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全文的核心命意。
B.第②段写山中朝暮的阴晴变化、四时景物的迥然不同,语言高度凝练,简明扼要,言简意赅。
C.第③段由人事转移到景物上,其中写滁人之游描绘出太平祥和的图景,侧面烘托太守治理有方、政治清明。
D.第④段在叙事中,融入抒情和议论,以“禽鸟之乐”“山林之乐”“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第II卷(非选择题共92分)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请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山随平野尽,_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3)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两句,表现诗人体察人间冷暖,关心民生疾苦,设身处地替天下寒士着想。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旭亭家书
韩旭亭先生讳①是升,今大司寇②桂舲崶父也。性和霭,居家勤俭,年四十,即弃儒冠,游食③四方。尝语人曰:“天下事多矣!未有骄盈而不败者。”恒以谦抑④自居,虽仆夫⑤媪妇⑥,必接之以温颜。其子虽屡任封疆⑦,而先生朴素如故也。尝寄书与司寇云:“余今年秋收颇佳,所植菽稷⑧,颇足酿酒,尽有余享。汝所获廉俸,其养赡妻孥⑨之余,犹有余资,切勿贪分外之荣,致使七十垂尽之翁反被汝所累也。”故司寇谨守先生教,始终以敬谨受今上知遇,屡登高位,皆秉其家范也。
①讳: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②大司寇:是周代职官名,为六卿之一,隶属于秋官。③游食:谓居处不定,到处谋食。④谦抑:谦逊。⑤仆夫:仆人。⑥媪(ǎo)妇:老妇人。⑦封疆:指统治一方的将帅,这里指封疆大使。⑧菽稷:菽(shū),大豆;稷(jì),古代一种粮食作物,指粟或黍属。⑨妻孥(nú):妻子和子女的统称。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恒以谦抑自居恒:__________
(2)故司寇谨守先生教故:__________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子虽屡任封疆,而先生朴素如故也。
15.请结合原文分析,韩旭亭具有哪些可贵品质。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春柳》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春柳
石广田
①记忆里,家乡有许多种落叶树木,在春天,最先发芽的就是柳树。柳树喜水,生命力极旺盛,大多生长在池塘边、河岸上。伴随着温暖的东风,那一抹抹鹅黄浅绿开始向村里人报送春的消息。
②孩子们最是按捺不住,远远瞧见柳树发出新绿,便三五成群相约折柳,做成各式各样的小玩意。从树上拧下来的柳皮筒,完完整整,可以做成简单的笛子,吹起来嘀嘀呜呜,大街小巷立刻热闹起来。做不成笛子的细柳条,也可以直接被编成圆环,戴在头上。还有的孩子会用两根木棍儿将细柳条夹紧,用力往下一捋,柳条的皮和嫩叶一下子被挤到枝条的尾部做成小玩意。小孩们一边手里甩着它,一边高唱起歌谣,小伙伴你一句我一句地抢着唱,那幽默的腔调直逗得大家前仰后合,哈哈大笑。
③大人们不着急,他们要等到柳穗完全吐出,才按照习俗动手做一道春天里的美味。每到这时,小孩子个个都是爬树高手,成了大人们捋柳穗的最好帮手。回到家,大人将摘下的柳穗用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浸泡几天,待穗子里浓重的苦味淡去,拿陈醋、蒜汁一拌,那清新的味道自是美味无比。焯熟的柳穗吃不完也不要紧,晒干后还可以保存很长时间,随吃随泡,十分方便。
④叽叽喳喳的鸟儿吵翻了枝头,吵乱了它的秀发,春风就不停地替它梳理,风尘沾在它身上了,雨滴就忙不迭帮它洗浴,还有谁比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电缆钢板合同范本
- 个人赚取佣金合同范例
- 中介公租房合同范本
- 住家阿姨雇佣合同范本
- 农村改造房出售合同范本
- 兄妹房屋出卖合同范例
- 产权代办合同范本
- 专利权转让合同范本
- 创业办公司合同范本
- 517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七十岁老人三力测试题库答案
- 实验室仪器借用登记表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国家示范院校项目汇报材料Pow
- 认识危险(小班安全第一课)-图文
- 2024年国家基本公卫-老年人健康管理-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第三讲:虹吸管及水泵的水力计算
- 网络系统集成(第二版) 课件第一章 网络系统集成绪论
- 真菌性角膜炎的护理
- 单肺通气与肺保护通气策略护理课件
- 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选择题1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