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基础(第三版)课件:国债_第1页
财政学基础(第三版)课件:国债_第2页
财政学基础(第三版)课件:国债_第3页
财政学基础(第三版)课件:国债_第4页
财政学基础(第三版)课件:国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公债的概念和特征

国债的功能

国债的种类与结构

国债规模的衡量

国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

地方债的发行主体、分类与债务规模的衡量

引导案例2013年,审计署对涉及政府性债务的中央、省级、市级、县级、乡镇共62215个政府部门和机构、7170个融资平台公司、68621个经费补助事业单位、2235个公用事业单位和14219个其他单位进行了全面审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中央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98129.48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00.72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3110.84亿元。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8859.17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393.72亿元。从政府层级看,省级、市级、县级、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分别为17780.84亿元、48434.61亿元、39573.60亿元和3070.12亿元。省市县三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余额比2010年年均增长19.97%。部分地方和行业债务负担较重,截至2012年底,有3个省级、99个市级、195个县级、3465个乡镇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的债务率高于100%,债务偿还压力较大。资料来源:审计署发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2013年第32号。学习本章内容,请思考我国政府公债规模、结构以及风险管理?主要内容第一节公债概述第二节国债第三节地方债第四节公债管理制度第五节公债市场第一节公债一、公债的含义公债就是政府举借的债务,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公债的含义包括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公债,指政府承担的所有债务,包括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指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是可预测和控制的负债,如政府对国外的主权借款、政府发行的内外债券及法律规定的政府预算支出(如公务员工资、养老金负债)等。或有债务是指由某一或有事项引发的债务,是否会成为现实债务,有待或有事项是否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债务是否最终要有政府来承担。具体而言包括政府对非主权借款以及地方政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实体债务的担保;对不同类型贷款(如学生助学贷款、抵押贷款等)的保护性政府担保;对贸易与外汇、国外主权政府借款、私人投资的政府担保等等。狭义公债包括国债和地方债。其中,国债是由中央政府发行并承担清偿责任的债务,又称中央政府债务,中央政府债务是中央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其收入列入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政府调度使用。地方债,是指地方政府发行并承担清偿责任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本章重点介绍狭义公债,即国债和地方债。第一节公债二、公债的特征(一)自愿性(二)有偿性(三)灵活性三、公债的债务风险一般而言,或有负债的规模难以预测,主要存在两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特定事件是否发生是不确定的,如被担保对象是否出现难以偿还担保债务的情况,往往是不确定的;二是即使知道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但政府承担支出责任的多少也具有不确定性。四、我国公债发展历程第一阶段:1950-1958年。第二阶段:1959-1978年。第三阶段:1979年-1993年。第四阶段:1994年-1997年。第五阶段:1998年-2008年。第六阶段:2009年至今。第二节国债一、国债的含义国债是中央政府举借并最终承担清偿责任的债务,是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或合同的规定,同有关各方发生的特定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中央政府债务收入的主要形式,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二、国债的特征(一)自愿性1.自愿性国债的发行或认购应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受的基础上,是否认购或者认购多少应完全由认购者视其个人或单位的情况自主决定。2.国债与税收的区别(1)税收的征收是以国家的政治权力为依托,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具有强制性。(2)国债的发行是以国家或政府的信用为依托,以借贷双方自愿互利为基础,按照一定条件与认购者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一种行为。中央政府是债务人,而债务人是不能向债权人即认购者实行“派购”的。(二)有偿性1.有偿性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而按期偿还,除此之外,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暂时让渡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即利息。2.国债与税收的区别(1)征收税收取得的财政收入,国家既不需要偿还,也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2)国债的发行是中央政府作为债务人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向国债认购者借取资金的暂时使用权,因而政府与认购者之间必然具有直接的返还关系。(三)灵活性1.灵活性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中央政府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加以确定,而非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2.国债与税收的区别(1)税收是按照国家法律(主要指税法)规定的标准征收的,即在征税之前,就要通过法律形式预先规定课征对象和征收数额之间的数量比例。(2)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并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国家法律规定,而基本上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状况灵活加以确定。三、国债的产生与发展(一)早期国债1.国债的产生晚于税收,产生于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常常以高利贷的方式出现。2.作用:为君主筹资以弥补财政赤字(二)现代国债1.现代国债是现代信用制度的伴生物。2.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现代信用制度的发展。(三)我国国债的产生与发展1.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国债”。2.1954—1958年“国家经济建设国债”。3.1969年,世界上第一个既无国内国债也无国外国债的国家。4.1959—1978年未发行国债。5.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库券。6.1994年国务院宣布财政赤字,一律不得再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解决,而是必须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这直接导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快速大幅度地增长。7.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国债规模保持持续扩张的态势。8.2005年底国债余额到已超过3万亿元。9.2009年底,超过6万亿元。国债的功能与负担一、国债功能(一)财政功能1.弥补财政赤字在税收等正常财政收入不能满足政府支出需要时,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是目前各国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除弥补财政赤字,满足政府一般性支出需要外,还可筹集经济建设资金,用于社会再生产投资,即资本性支出。3.调节经济运行政府可根据一定时期内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国债发行规模大小、利率高低、期限搭配、发行时机,以及流通和偿还等事项,以有效调节社会供求总量与结构,达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的。(二)金融功能从投资学的角度分析,国债就是一种金融资产,与其他私人债券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发行人(债务人或借款人)据以允诺在一定时间内偿还贷款人或投资者所借资金数额和利息的一张契约。与其他金融资产一样,国债也能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流。1.国债与其他金融资产的区别(1)国债和货币虽然都是政府负债,国债是政府负债项目,而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项目。(2)国债和私人债务的风险是不同的①国债的偿还能力是以货币发行权以及征税能力为担保的。②投资性支出国债的偿还能力是以投资形成的资产和资产的收益为担保的。③私人债务的偿还是以私人资产和资产的收益为担保的。(3)国家具有无限的生命,无须在某一时点上偿还全部债务;而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必须在某一时点上偿还全部债务。2.国债的重要地位(1)中央银行对国债的需求。(2)一般金融机构对国债的需求。(3)私人部门对国债的需求。(4)国债的利率特别是短期国债的利率应该对金融市场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二、国债负担与限度(一)国债负担1.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2.政府即债务人负担3.纳税人负担(二)国债的限度1.国债的限度来源于国债的负担(1)国债的限度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2)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2.国债规模受应债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制约(1)应债能力①从国民经济总体看,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即国债负担率。②从个别应债主体看,则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国债的种类与结构一、国债种类(一)按发行地域国内国债:国内国债是指在国内发行的国债国外国债:国外国债是指本国政府向国外发行的国债。(二)按债务期限有期国债:政府规定有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无期国债:也称永久国债,即政府永远不归还本金,只需按期支付利息。(三)按发行载体凭证式国债:指主要面向个人发行的不可流通国债。记账式国债:指主要面向机构发行的可流通国债。(四)按债务形式货币国债:以某种货币为本位的国债。实物国债:以某种实物为本位的国债。(五)按国债是否流通上市国债:也称可转让国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买卖的国债。非上市国债:也即不可转让,不能在金融市场上自由流通和买卖的国债。(六)按照应募条件强制国债:政府发行的规定有应募者范围及其最低承购额度的国债。自由国债:也称为自由认购国债,即不附带任何强制性条件,由应募者自由认购的国债。二、国债结构国债结构指一个国家各种类型的债务互相搭配以及各类债务收入来源的有机组合。(一)期限结构国债期限结构是各种期限债券的搭配,即一国所有的国家债券中,长期债券、中期债券、短期债券各自所占的比重及对比关系。(二)应债主体结构应债主体的存在是国债发行的前提。应债主体结构实际上就是社会资金或收入在社会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即各应债主体持有的国债占国债总额的比重。(三)国债持有者结构国债持有者结构则是政府对应债主体实际选择的结果,即各类企业和各阶层居民实际认购国债的比例,又可称为国债资金来源结构,两者比较容易区分。但是,国债持有者结构要受应债主体结构的制约。国债的规模一、国债规模(一)国债的绝对规模1.定义国债的绝对规模是一定时期内政府举借债务的数额是多少。2.衡量指标(1)国债年度发行额: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举借债务的具体数额。(2)债务余额:一定时期内由政府以前年度发行,但还未到还本付息期限的所有债务总额。(3)一定时期内债务总额:各年度国债发行额的加总。2.衡量指标①内债国债依存度:政府当年财政支出中债务收入所占比例,反映了政府财政支出对国债发行的依赖程度。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财政支出总额×100%国债负担率:用国债余额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反映国家宏观经济对政府债务的承受能力。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100%国债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支出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总额的比例,反映政府偿债能力。偿债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总额×100%②外债由于外债的筹集和偿还都是以外币为单位,一般遵循借外汇还外汇的原则。而国家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外贸易和劳务收入。外债偿债率外债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额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额×100%外债债务率外债债务率=外债余额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额×100%二、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国债规模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一)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政府债务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2)生产关系类型。不同生产关系,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国家,其举借国债的规模有很大的不同。(3)政治背景。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同生产关系情况下,不同的政治背景决定着不同的国债发行限量。(4)国家职能范围。国家职能范围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财政赤字的规模,而财政赤字的存在则是国债产生的最初动因。国债最初是作为弥补财政赤字手段而产生的。(5)财政政策选择。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实行何种财政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债的规模。(6)金融市场状况。国债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重要工具,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操作的,而公开市场业务能否顺利进行要看金融市场的发育状况。(7)国债管理水平。政府对债务管理方面的水平高低也会影响国债的规模。(二)适度国债规模的衡量(1)应债能力。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2)偿债能力。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3)举债对货币供求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4)举债对私人部门投资和消费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挤出效应”。(5)举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从政府债务工具是证券市场的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第三节地方债一、地方债的含义地方政府债务,简称地方债,是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资金需求状况,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筹集的资金一般用于弥补地方财政资金的不足,或地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构成主要包括五个层次:1.地方政府的债务性收入。它是指地方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通过信用手段取得的收入。这部分收入不仅包括目前由地方财政部举借或管理的债务,而且包括地方政府其他行政管理职能部门所举借的债务。2.准地方政府债务。它是指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所属的机构或单位举借的债务,这部分债务资金主要用于地方公共支出。3.地方政府的欠款和挂帐。这些欠款和挂帐实际上就是赤字,因而是必须由地方政府加以弥补的债务。4.地方政府担保的债务。它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提供担保的机构、单位或企业的各种借款或债券的发行,包括经地方政府批准,由国有经济单位以政府专项预算等作担保的各种借款。5.社会性债务。社会性负债是指地方国有企业难以偿还的债务或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以及某些金融风险的转嫁。新预算法实施以后,地方国有企业(包括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依法不属于政府债务,其举借的债务由国有企业负责偿还。第三节地方债二、地方债的发行主体地方政府是地方债的发行主体,但根据各国地方政府的不同层级,存在不同的发行主体。如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包括都、道、府、县、市、镇、村政府组成的一般地方公共团体以及由特别地区、地方公共团体联合组织、开发事业团所组成的特殊地方公共团体。美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包括州、市、区、县以及州政府所属机关和管理局。就我国而言,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包括: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国务院确定的限额内的、筹措资金用于预算中必需建设投资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节地方债三、地方债的分类按照地方政府层级的不同,地方政府债务按政府层级可分为省级地方政府债务、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县级地方政府债务、乡镇级地方政府债务四个级次。按照债务举借主体的不同,地方债务可分为融资平台债务(2015年之前的存量债务)、政府部门和机构债务、事业单位债务、公用事业单位债务、其他单位债务等。按照债务来源的不同,地方政府债务可分为银行贷款、BT(建设-移交)、发行债券、应付未付款、信托融资、其他单位和个人借款、融资租赁、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国债(含外债)等债务。按照资金用途和偿还资金来源的不同,地方债可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一般债券指地方政府为缓解资金紧张或解决临时经费不足而发行的债券,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还本付息有政府信誉和税收的支持,发行一般需经当地议会表决或全体公民表决同意。专项债券是指为某项具体建设项目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与特定项目或部分特定税收相联系,其还本付息依赖于项目收益、收费及政府特定的税收或补贴。我国大部分专项债券用于政府拥有的公用事业和准公用事业项目筹资。第三节地方债四、衡量地方债务规模的主要指标(一)地方债余额地方债余额是指由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由政府部门或单位承担并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该部门或单位的现时义务,包括各种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等。地方债余额的计算公式:地方债余额=直接债务余额+担保债务余额×50%(二)新增地方债限额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限额、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以下均简称新增限额)分别按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方式不同,单独测算。新增限额分配选取影响政府债务规模的客观因素,根据各地区债务风险、财力状况等,并统筹考虑中央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地方融资需求等情况,采用因素法测算。各客观因素数据来源于统计年鉴、地方财政预决算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三)债务风险系数债务风险系数反映地方政府举债空间和偿债风险,根据各地区上年度政府债务限额与标准限额等比较测算。某地区地方政府债务标准限额=该地区可以用于偿债的财力状况×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均年限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均年限是全国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平均年限和非债券形式债务余额平均年限的加权平均值。用公式表示: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平均年限=(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地方政府债券平均年限+非政府债券形式债务余额×非政府债券形式债务平均年限)÷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避免债务过快增长和异常波动,保障年度间地方财政运行的稳定性,以全国人大批准的新增限额平均增长率为基准确定波动系数区间,即各地区新增限额增长率最高不超过波动系数区间上限,最低不低于波动系数区间下限。第四节公债管理制度一、国债发行(一)发行条件1.发行权限的规定国债的债务主体是政府。作为国债债务主体除了按约定条件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外,还意味着它具有发行国债的权利。2.发行对象和发行额度国债的发行对象也就是国债认购者范围,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养老基金、信托基金、个人投资者等。4.发行时间与国债凭证何时发行,应募者缴款的截止日期以及有关国债凭证问题的规定,也是国债发行的基本条件。5.关于国债流动性与安全性的规定国债流动性主要是指国债券能否转让、能否贴现和能否作为货款抵押品等方面的规定。(二)世界各国通用的国债发行方法1.直接发行法发行主体直接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销售国债。2.代销发行法代销发行法是指发行机构受托在金融市场上设专门柜台经销的一种较为灵活的发行方式,特点是发行主体不预先确定发行条件,而是委托销售网点和代理销售机构相机确定,是一种经销期限不定、发行条件不定,发行流量可随时调整的一种发行方式,适用于不可转让债券,特别是储蓄债券。3.承购包销法承购包销方式它是由各地的国债承销机构组成承销团,通过与财政部签订承销协议来决定发行条件、承销费用和承销商的义务,由承销团向投资者分销。一经包销,政府就不得再干预国债发行,亦不对发行风险承担责任。承销团全权管理发行分销过程,并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分销不出去需自行承担)负责。4.公开招标法公开招标法,指通过投标人的直接竞价来确定发行价格或利率水平,发行人将投标人的标价从高价到低价排序,或按利率自低利率向高利率排序,发行人从高价(或低利率)选起,直到达到需要发行的数量位置。这是一种市场化发行方式,政府或政府委托的部门作为国债发行人,通过金融市场公开招标,所确定的价格恰好是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水平。因而这种发行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主流的公债发行方式。根据发行对象的不同,招标发行又可分为缴款期招标、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三种形式。上述四种方法中,各国通常会根据本国社会经济条件、社会信用状况、市场参与主体情况以及各国债发行优缺点,确定一种或多种最优发行方式。一般而言,经济较为发达、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状况良好、公众资金充裕、证券市场较健全,则采用公开招标法;而信用体系不健全、证券市场不够完善的国家,一般指发展中国家,通常采用承购包销法或直接发行法。(三)我国国债的现行发行方法我国自1991年起,开始以承购包销方式发行国债,1996年起,公开招标方法也被广泛使用。目前,储蓄国债(凭证式)发行完全采用承购包销方式,储蓄国债(电子式式)采用代销发行方式,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1.记账式国债公开招标发行我国记账式国债公开招标发行的招标规则制定借鉴了国际资本市场的美国式、荷兰式规则,并结合我国市场特点,发展出混合式招标方式,招标标的为利率、利差、价格或数量。竞争性招标时间为招标日上午10:35至11:35。2.储蓄国债(凭证式)承购包销发行储蓄国债(凭证式)的发行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经过双方协商确定的。事先已经确定发行条款的储蓄国债,也适用于此方式。发行实行额度管理制,发行额度按照计划分配方式分配给承销团成员。承销商额度比例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依据是其前半年的国债销售数据。发行期内,由承销团成员按面值向个人发行,采用实名制,发行面值以100元为单位。承销团成员应向投资者提供“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储蓄国债(凭证式)的投资者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投资者在持有国债后,可到原购买国债的承销团成员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3.储蓄国债(电子式)代销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也实现额度管理制,额度分为基本代销额度和机动代销额度,分别按照计划分配和竞争性抓取的方式分配给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其中基本代销额度比例每半年按前半年销售数据调整一次。发行期内,承销团成员在取得的发行额度内对投资者销售,不得委托其他机构代理销售;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对象为个人,承销团成员不得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任何机构销售;以100元面值单位发行,从开始发行之日起计息,按实际天数计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和定期付息。发行期结束后,承销团成员未售出的发行额度由财政部收回注销。承销团成员应按要求向财政部及时足额缴纳发行款,财政部则按双方约定向承销团成员支付手续费。财政部于付息日或还本日通过承销团成员向投资者支付利息或本金。(四)国债的承销程序1.记账式国债承销程序(1)承购记账式国债是一种无纸化国债,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证券交易所进行发行承销。具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承销团资格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机构,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承购国债。具备交易所国债承购包销团资格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投资者,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承购国债。(2)分销记账式国债分销,是指招标结束后至缴款日(含缴款当日),中标机构转让中标的全部或部分国债债权额度的行为。

交易所市场发行国债的分销通过交易所市场发行的国债,分销可选择场内挂牌分销或场外分销两种方式。场内挂牌分销程序:承销商在取得包销的国债后,向证券交易所提供一个自营账户,用于托管该国债;交易所为每一承销商确定当期国债各自的承销代码,以便用于场内挂牌;在此后发行期中的任意时间内,承销商按照自己的意愿确定挂牌卖出国债的数量和价格,进行分销;投资者买入国债时,可免缴佣金,证券交易所也不收取任何经手费用;买卖成交后,国债自动过户,并完成认购登记,而认购款经交易所锁定后与次日划入承销商清算账户;发行结束后,承销商按规定日期将发行款项一次性划入财政部指定账户,未分销出去的国债余额仍留在托管账户中;财政部在收到发行款项后,向承销商制定账户拨付发行手续费。场外分销程序:承销商在场外寻找分销商或客户,双方共同确定国债认购价格、款项支付时间、支付方式后,承销商在当期国债上市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申办非交易过户;证券交易所按要求将该承销商托管账户中的国债依据承销商指定逐笔过户至分销商或客户账户中,完成认购登记。

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国债的分销承销人应按规定在分销期内办理分销手续,签订分销认购协议,且分销认购人应是已在国债登记公司开设国债托管账户的、具有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参与者资格的机构;承销人根据分销协议中确定的分销价格、数量,填制分销过户指令一览表,签章、密押后上传并同时寄送原件至国债登记公司,国债登记公司收到指令及原件核对无误后据实办理分销过户;承销人分销总额以其承销总额为限,一旦发生超卖则不予办理过户。2.储蓄国债(凭证式)的承销程序储蓄国债(凭证式)的承销由具有凭证式国债承销资格的机构负责,可申请承销资格的机构一般为各类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财政部一般委托中央银行分配承销数额,承销商在获得额度后,在各自代理网点发售,发售量同样不可超过承销额。对于在发行期内购买者提前兑取或承销人已缴款但未发售完的国债,可继续在额度范围内,按面值出售。(三)我国国债的现行发行程序第一步:发布招标公告。第二步:确定招标系统及招标时间。(1)银行间债券市场异地招标系统。(2)交易所债券市场场内招标系统第三步:制定招标规则。第四步:国债招标发行后期工作。(1)托管(2)分销(3)缴款(4)手续费拨付(五)国债偿还国债偿还是指国家依照事先约定,对到期国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过程,它是国债运行的终点。(一)国债偿还的方法(1)买销法:又称购销法,或买进偿还法,是由政府委托证券公司或其他有关机构,从流通市场上以市场价格买进政府所发行的国债。(2)比例偿还法。比例偿还法是政府按国债数额,分期按比例偿还。(3)抽签偿还法。抽签偿还法是指政府通过定期抽签确定应清偿国债的方法。(4)一次偿还法。一次偿还法是指政府定期发行国债,在国债到期后,一次还清本息。(二)国债偿还的资金来源政府国债的偿还,需要有一定的资金来源。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年预算直接拨款、预算盈余、发行新债偿还旧债以及偿债基金。二、地方债发行与管理地方债的发行管理包括一般债券的发行管理和专项债券的发行管理。(一)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发行与管理我国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省、自治区、直辖市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的债务,特点是“自发自还”,收入纳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还本付息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偿还(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与管理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2015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预算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32号)以及《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15〕83号)规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以下简称专项债券)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含计划单列市政府)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以公益性项目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第五节公债市场一、国债市场的构成与功能国债市场是指政府债券市场,是以国债券(并不一定是实物券)为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的总和。具体而言,国债市场就是国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1.国债市场的构成国债发行市场、国债流通市场。二、国债发行市场国债发行市场,也称国债一级市场,是指国债发行与推销的市场,它通过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