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巴中学市平昌县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从平衡膳食的角度来看,下列早餐最为合理的是()A.一根火腿,半斤牛肉,一杯雪碧B.两块面包,两个鸡蛋,一杯纯净水C.两个鸡蛋,两根油条,一杯牛奶D.一个鸡蛋,一个馒头,一杯鲜果汁2.如图是三种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c内流的是动脉血C.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多D.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c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比a多3.人体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是A动脉血内B静脉血内C组织细胞内D组织液内4.如图为人体下肢某处血管内血流方向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内流的是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B.B分布广,数量多,管壁极薄C.C内的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结构中的右心房D.下肢处的动、静脉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5.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A.水传播与饮食传播 B.空气传播与飞沫传播C.饮食传播与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与接触传播6.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下列哪项是它的“旅行路线”()A.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B.口腔胃食管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大肠胃食管小肠肛门D.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7.如图为人的心脏结构示意图,有关心脏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流动脉血的结构是④⑤⑥⑧B.心肌壁最厚的是③,收缩和舒张能力最强C.②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③D.用静脉滴注药物时,药物首先进人心脏的④腔8.下表是某班级同学测定的花生仁和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与实际能量的数据表,分析错误的是()食物一组二组三组四组四组平均值实际能量值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7261810895769850869923500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118441186012390138601248931800A.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决定了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值B.核桃仁含能量高于花生仁C.燃烧装置吸热是导致实际能量值大于测量值的唯一因素D.操作不当会导致小组间数据出现差异9.汽车司机看见红灯就会停车。“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瞳孔→角膜→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C.角膜→瞳孔→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 D.瞳孔→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10.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运送到肺部时,不需经过的部位是()A.右心房 B.下腔静脉 C.肺动脉 D.上腔静脉11.为了探究种子植物萌发的最适条件,晓峰同学通过实验记录了以下实验数据,并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了下列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A.该植物种子在40℃以上的条件下不能萌发B.该植物种子含水量越大,萌发率越高C.表一实验数据表明,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D.该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12.器官移植的成功是人类医学的伟大成果,因为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很不易成活根据现代免疫学的概念,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A.肿瘤细胞 B.损伤细胞C.抗体 D.抗原13.心脏的搏动使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以进行物质的运输。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依靠()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1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有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构成中枢神经系统B.脑干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C.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D.脑神经和脊神经共同组成神经系统15.婴幼儿配方奶粉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关于这些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是人体内的备用能源物质B.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细胞的重要原料C.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D.维生素的种类多,作用大,所以需求量也大16.王叔叔生病后身体明显消瘦,这是因为体内消耗了较多()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17.诸多证据都证明,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他们共同的祖先是()A.大猩猩 B.森林古猿C.黑猩猩 D.长臂猿18.耳结构中听小骨的作用是A.收集声波 B.传导振动 C.感受刺激 D.产生听觉19.如图为血液分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血浆 B.③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C.②是白细胞 D.该血液不凝固是因为加入了抗凝剂20.人体细胞要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必须经过如下①②③等过程来完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B.②过程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血液C.完成③过程后,血液含氧丰富,颜色鲜红D.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疟疾是由疟原虫所致的虫媒传染病,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恶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本世纪30年代,疟疾几乎遍及全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发病率才大大下降。现有各种抗疟药,但还没有一种药对各种疟原虫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疟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中,对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预防措施主要有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疟疾疫苗接种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由于疟原虫抗原的多样性,给疫苗研制带来较大困难。目前研制的主要是子孢子蛋白疫苗和基因疫苗,尚未能供现场应用。(1)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_______。(2)消灭按蚊,防止被按蚊叮咬,清除按蚊幼虫孳生场所及使用杀虫药物,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3)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保卫自身的________道防线,接种基因疫苗后,人体的淋巴细胞就会分泌一种特殊的蛋白质_______,这种免疫方式属于______免疫(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22.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废旧电池对水质的影响及其防治”,开展了以下研究活动。(一)查阅资料资料1:废旧电池丢弃到自然界腐烂后,因含汞、铅、铜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污染。资料2:满江红为常见的水生蕨类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有显著功效。(二)设计实验方案及数据统计(见下表)项目组别ABCDE加无污染河水的量(mL)10001000100010001000加7号废旧电池的数量(节)不加1222加满江红的量(g)不加不加不加1530放同种生长状况一致的金鱼数量(条)11111金鱼存活的平均时间(d)1553810(1)表中A和B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满江红能否净化被废旧电池污染的水质,则应选择C、D或______进行对照实验。(3)该实验设计中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满江红生活在水中,能净化水质,则体现生物既能_______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参考答案1、D【解题分析】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题目详解】火腿和雪碧中含有添加剂,牛肉可以提供蛋白质,但缺少淀粉类和蔬菜水果提供的维生素,营养不全面,A错误;面包可以提供淀粉,鸡蛋提供蛋白质,但缺少维生素类食物,营养不全面,B错误;鸡蛋和牛奶提供蛋白质,油条提供淀粉和脂肪,所提供的食物也是缺乏维生素类的食物,C错误;鸡蛋含丰富的蛋白质,馒头主要提供淀粉类,鲜橙汁可提供水分和维生素等,此食谱营养全面,较合理,D正确。【题目点拨】关键点:食谱中的食物要能提供全面、合理的营养物质,要均衡膳食。2、C【解题分析】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若b为肺部毛细血管,则a为肺动脉,内流的是静脉血,c为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正确;
出球小动脉和入球小动脉里流的都是动脉血,若b为肾小球处毛细血管,则a为入球小动脉,c为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B正确;
血液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等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从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若b为肾小管处毛细血管,则c为肾静脉内血液中尿素的含量比a出球小动脉中的少,C错误;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的毛细血管时吸收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含量增多,若b为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则c肠静脉内的营养物质比a肠动脉多,D正确。3、C【解题分析】静脉血是氧少二氧化碳多的血液,呈暗红色。4、D【解题分析】
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A是动脉血管,C是静脉血管,B是毛细血管。【题目详解】A、B为下肢组织内的毛细血管,由于组织细胞要进行生理活动,消耗氧,所以A内应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C内流含氧较少的静脉血,不符合题意。B、B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管腔小,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不符合题意。C、C为下肢的静脉血管,其内流动的静脉血汇集到下腔静脉,血液最先流入心脏的右心房,不符合题意。D、下肢的静脉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下肢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5、B【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传染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据此答题。【题目详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题目点拨】掌握各类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是解题关键。6、D【解题分析】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具有的生理功能是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以备运输到身体所需要的细胞中。【题目详解】一粒西瓜籽咽了下去,即西瓜籽进入消化道内,消化道从上到下的器官依次是口腔、咽、食道(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因此西瓜籽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本题的重点是消化道器官。7、A【解题分析】
图中,①上下腔静脉、②右心房、③右心室、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主动脉、⑦肺动脉、⑧肺静脉。【题目详解】A、血液循环途径如图所示:对照两图可知,④左心房、⑤左心室、⑥主动脉、⑧肺静脉内流动脉血,正确。B、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该组织强有力的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其中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距离最远,需要的动力最大,因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肌肉壁最厚的是⑤左心室,错误。C、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当②右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③右心室,错误。D、对照血液循环图可知,若在人的上肢静脉点滴药液,药液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发病部位,即药物最先进入②右心房,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8、C【解题分析】
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烧,而无机物是不含碳的,熔点高,不易燃烧。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说明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储藏在食物中所制造的有机物,当有机物燃烧释放出的能量是热能,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决定了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值,故A正确;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热量,是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说明食物中储存能量的多少。比较表中两组数据,1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大于1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分析表中测定食物中的热量,得出的结论是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故B正确;实验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周围的环境中,还有少量热量加热了试管,操作过程中也有少量热量的散失,另外食物也可能燃烧不完全,有些热量没有释放出来,花生种子和桃仁中含有的实际能量值大于燃烧时实际测得的热量值,故C错误;操作不当会导致小组间数据出现差异,为了减少误差,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故D正确。故选C。【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实验的注意事项。9、A【解题分析】视觉的形成路线为:外界物质反射来的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视觉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所以“红灯”的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故选A10、D【解题分析】
下肢骨骼肌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由下腔静脉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到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11、C【解题分析】
从表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该同学探究的是温度和种子的含水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表一数据表明: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5℃,低于和高于该温度,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表二数据表面:种子的含水量在70%~80%之间,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低于和高于该数值,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题目详解】A、从表一可知,该同学并没有探究在40℃以上的条件下种子是否能够萌发,因此结论不能毫无根据的得出,A错误;B、从表二可知,种子的含水量在70%~80%之间,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低于和高于该数值,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B错误;C、从表一实验数据可知,该植物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左右,低于和高于该温度,种子的萌发率都降低,C正确;D、该同学所做的两个实验都是在有氧气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设计以氧气为变量,他并没有探究氧气的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不能得出结论植物种子的萌发率与氧气浓度无关的结论,D错误。故选:C。【题目点拨】考查了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的认识,关键是熟记掌握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12、D【解题分析】
抗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即抗体,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题目详解】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故选D。13、D【解题分析】
(1)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
(4.0-10.0)×109个/L最小
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2)血浆有运载红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载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题目详解】A.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A不符合题意。B.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B不符合题意。C.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C不符合题意。D.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D符合题意。【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细胞和血浆的功能。14、C【解题分析】【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题目详解】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A错误;
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B错误;
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C正确;
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D错误。【题目点拨】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15、D【解题分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题目详解】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储备能源物质,A正确;
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B正确;
儿童时期缺钙易患佝偻病,C正确;
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D错误。【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16、B【解题分析】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身体消瘦,是因为几天不进食,没有糖类提供能量,这时作为储备能量的脂肪会分解,会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题目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这三类物质也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一般储存在皮下备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提供能量;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病人几天不进食,不能通过食物获得糖类,就会消耗储存的脂肪,使身体明显消瘦。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作用,了解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B【解题分析】
现代类人猿包括:长臂猿、猩猩、黑猩猩、大猩猩。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题目详解】达尔文是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提出了人和现代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如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等等,进而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有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题目点拨】人和类人猿的原始祖先的知识在考试中经常考到,注意掌握。18、B【解题分析】将声波转换成振动的是鼓膜。听小骨有三块,分别是锤骨、砧骨、镫骨,他们组成一条“听骨链”。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导到内耳,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可见听小骨能够传导振动。点睛: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19、C【解题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
如题干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的①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中间的②有一层白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的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20、C【解题分析】
是肺的通气,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互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题目详解】A.①过程是肺的通气,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互换,可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A正确;B.②过程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氧气进入血液的,B正确;C.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完成③过程后,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含氧减少,颜色暗红,C错误;D.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因此②③过程都发生气体交换,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厦门石雕石栏杆施工方案
- 纸质航空航天材料开发与性能评价考核试卷
- 中国桥梁施工方案设计
- 农业经理人考试的必考知识模块试题及答案
- 生物质燃气的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评估考核试卷
- 生物质燃气的风能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电热电蚊香液消耗速率考核试卷
- 矿山机械电子商城与网络营销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题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资格认证考试实战模拟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旅游策划实务》课件-《秦岭北望 千古》长安西安五天四晚亲子家庭定制游方案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1
- 建设单位保证安全生产措施方案
- 2025年新音乐节明星艺人歌手演出场费报价单
- 2025年人保应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2(思政智慧版) 教案 Unit 5 Striving for financial health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科学活动《茶》课件
- GB/T 34571-2024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布线规则
- 认知与实践:AI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现状调研分析
- 护理行政查房内容
- 沙滩车租赁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