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区生物七下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静脉的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的管内有动脉瓣C.毛细血管内红细胞缓慢、单行通过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静脉2.健康的生活足我们每个人的愿望,下列有关食品安全和健康的认识,正确的是()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耍是接触传播,所以我们要避免与艾滋病患者接触B.处方药标识为OTC,适用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C.如果注射过乙肝疫苗,就会获得抗体,能有效预防各类病毒性肝炎D.桶装水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3.“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一次献血多少不会影响健康()A.200﹣300毫升B.300﹣450毫升C.400﹣500毫升D.500﹣600毫升4.下列哪种是由于激素分泌异常而引起的疾病()A.巨人症和糖尿病 B.呆小症和佝偻病C.侏儒症和夜盲症 D.大脖子病和坏血病5.某AB型血患者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最佳方案是给患者输()A.A型血 B.B型血 C.AB型血 D.O型血6.6月14日是世界献血日,我市举办了“为他人着想,捐献热血,分享生命”为主题的宜传活动,来自各行各业的无偿献血者、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如图)。下列有关输血与血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B.每位18--55周岁的公民都应积极参加无偿献血C.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避免血液大量浪费D.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7.将用甲、乙、丙、丁四种水果榨取的果汁分别逐滴滴入同浓度、等量的质量分数为0.01%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中,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所用果汁滴数如下表所示。请据此判断: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水果是()A.甲 B.乙 C.丙 D.丁8.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A.身高迅速增长,体重突增B.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C.男孩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D.开始性发育至逐渐性成熟9.青霉的形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青霉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分别是青霉的根、茎、叶B.青霉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C.青霉用种子进行繁殖D.在青霉的培养液中可以提取青霉素10.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内的一部分血管的分支情况,箭头代表血流方向。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的是小动脉B.图中的B代表的是小静脉C.图中C代表的是毛细血管D.图中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速度依次是A>C>B11.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的DNA(位于细胞核内)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有血液,你认为应选用()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12.下列几种说法,不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B.小孩看见火腿肠分泌唾液C.小孩听到说火腿肠分泌唾液D.小孩看到火腿肠三个字分泌唾液13.下课的铃声响了,校园的广播中传来了清脆的声音“下课时间到了,老师,您辛苦了”从声波形成到听觉形成需经过:①听小骨②鼓膜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外耳道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A.声波→①→②→③→④→⑤ B.声波→④→②→①→③→⑤C.声波→④→①→②→③→⑤ D.声波→④→③→①→②→⑤14.下图为缩手反射反射弧的模式图,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A.有感觉,且能缩手B.有感觉,但不能缩手C.无感觉,但能缩手D.无感觉,且不能缩手15.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通常表现在脑损伤部位的()A.同侧肢体 B.对侧肢体 C.上半部身体 D.下半部身体16.小儿患重感冒流鼻涕时,鼻涕中的细菌可能通过()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A.外耳道 B.血液 C.鼻腔 D.咽鼓管17.如图所示是神经元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由③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的B.①是轴突,②是树突C.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⑤神经末梢D.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18.花生酱受到一种病原微生物污染,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可能属于()A.昆虫 B.细菌 C.病毒 D.真菌19.人体泌尿系统中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器官是A.输尿管 B.膀胱 C.尿道 D.肾脏20.要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用量最多的食物应是()A.蔬菜类 B.淀粉、谷物类C.肉类 D.鱼类21.血液在人体进行着繁忙的物质运输,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1)血浆可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还可运载________,其中的红细胞富含________,具有运输氧的功能;(2)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一般发生在________(填血管类型)处,该种血管的管壁________,适于进行物质交换;(3)血浆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是从________(填器官名称)处进入血液的;(4)当血液流经肺泡后,血液中________含量增加,变成________(选填“动脉血”/“静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心脏,再由主动脉运至全身各处;(5)全身各处细胞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进入血液,流经肾脏。每个肾脏中有大约100万个________,其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________作用。肾小囊中的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________,再次进入血液,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排出。22.雨是指煤、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分结合而形成的pH值小于5.6的降水。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所以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某学生想探究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A组为清水培育小麦种子萌发,B组为模拟酸雨培育小麦种子萌发。根据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__________;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__________;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2)该实验中实验组是________。(填“A”或“B”)(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4)A、B两组实验均用了等量多粒小麦种子来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5)B组小麦种子发芽率低可能是受________的影响。(6)为进一步说明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有影响,该同学重复了多次实验。(7)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题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血管类型功能分布管壁特点管腔特点血流速度动脉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较厚、弹性大较小快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最慢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较薄,弹性小较大慢【题目详解】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A正确;B、静脉的管内有静脉瓣,动脉的管内没有动脉瓣,动脉瓣位于心室和动脉之间,B错误;C、毛细血管官腔小,因此毛细血管内红细胞缓慢、单行通过,C正确;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应刺入静脉,D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和功能。2、D【解题分析】

食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食品原料的成分和质量问题,二是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人为的改变其性质而生产的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当今人们应该注意的问题,生活中我们应该多注意。【题目详解】A、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正常接触不会感染。错误;B、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适用于可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使用前应该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错误;C、注射过乙肝疫苗,一般会获得抵抗乙肝的抗体,抗体具有专一性,注射乙肝疫苗不能有效预防各类病毒性肝炎。错误;D、桶装水与外界隔绝,细菌不能进入。而一旦打开,应尽量在短期内使用完,否则容易滋生细菌。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以及食品安全等。3、A【解题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4、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巨人症是由于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胰岛素分泌过少会患糖尿病.都是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A正确;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形成的,B错误;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形成的,夜盲症是维生素A的缺乏症,C错误;大脖子病是由于饮食中缺碘.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形成的,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形成的,D错误。考点: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5、C【解题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题目详解】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已知患者的血型为AB型,因此应输同型的AB型血。【题目点拨】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原则是输同型血。6、B【解题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所以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大量输血应实行同型输血,故A正确;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故B错误;必要时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如大面积烧伤可以输血浆,严重贫血可以输浓缩的红细胞等,成分输血可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既提高了输血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故C正确;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故D正确。故选B。7、B【解题分析】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在高锰酸钾溶液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乙水果只用了5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因此乙水果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B正确。点睛: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的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8、C【解题分析】青春期身高迅速增长,体重突增,A正确;青春期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显著增强,B正确;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1~2年,而不是男孩比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C错误;

青春期开始性发育至逐渐性成熟,D正确。9、D【解题分析】

青霉属于真菌,基本结构特征相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都是由菌丝构成的多细胞真菌,都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等。显微镜下最容易观察到的青霉的孢子囊呈扫帚状、青绿色,菌体由许多菌丝组成,菌丝有两种:一种为直立菌丝,顶端生有孢子,与繁殖有关;另一种是营养菌丝,能吸收水和有机物。【题目详解】A.图中①孢子,②直立菌丝,③营养菌丝,A错误。B.青霉属于多细胞真菌,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体内不含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营腐生生活,B错误。C.青霉属于真菌,靠孢子来繁殖后代,C错误。D.青霉菌是一种多细胞真菌,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D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青霉的结构特点。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血管的特点可知:A为动脉血管、B为静脉血管、C为毛细血管,所以血流速度为:A>B>C,故D不正确。考点: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11、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因此选B。考点: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载体-DNA;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12、A【解题分析】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2)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题目详解】A.小孩吃火腿肠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A正确;BCD.小孩看见火腿肠分泌唾液、小孩听到说火腿肠分泌唾液、小孩看到火腿肠三个字分泌唾液,都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CD错误。故选A。13、B【解题分析】

耳的结构图如下:。【题目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如下:外界的声波经过④外耳道传到②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①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声波→④→②→①→③→⑤。故选:B【题目点拨】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4、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考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15、B【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功能区。如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躯体感觉中枢(管理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的感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以及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等。由于躯体运动中枢是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的,所以脑溢血引起的半身不遂,通常表现在脑损伤部位的对侧肢体。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16、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鼓室通过咽鼓管与口腔相通。口腔或呼吸道中的病菌可以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的。因此人体在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时,有时可能会发生中耳炎。考点: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7、B【解题分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轴突,③是细胞体,④是细胞核,⑤是神经末梢。【题目详解】A.神经元是一类特殊的细胞,神经元是由③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的,细胞核在细胞体里,突起包括①是树突和②轴突两种,正确。B.突起包括①是树突和②轴突两种,错误。C.②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⑤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正确。D.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正确。故选:B【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8、B【解题分析】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题目详解】昆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故A不符合题意;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故B符合题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含遗传物质的内核组成,故C不符合题意;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细胞壁、有成形的细胞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题目点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菌,真菌,病毒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区别。19、B【解题分析】

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如图:,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部分。【题目详解】由分析可以知道: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当血液流经肾时,肾将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尿液,使血液得到净化;输尿管把尿液运送到膀胱;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B正确。【题目点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0、B【解题分析】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按照“平衡膳食宝塔”每天均衡吃五类食物,据此解答。【题目详解】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按“平衡膳食宝塔”均衡摄取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谷类中含丰富的淀粉等糖类,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每天摄入最多,其次是蔬菜、水果类,摄入量最少的是脂肪类。故选:B【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理营养,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的含义。21、血细胞血红蛋白毛细血管很薄/薄到只有一层细胞小肠氧气动脉血肾单位过滤重吸收【解题分析】整体分析:血浆的作用是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运载血细胞和运输氧的功能;毛细血管管壁很薄,适于进行物质交换;食物都是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小分子物质,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被吸收,是从小肠处进入血液的;含氧量多的血是动脉血,含氧量少的血是静脉血;每个肾脏中有大约100万个肾单位,肾小球起滤过作用,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1)血浆的作用是运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运载血细胞和运输氧的功能,运输氧的功能是其中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2)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改变,是在毛细血管处,其管壁很薄,适于进行物质交换。(3)食物都是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小分子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然后这些小分子物质被吸收,是从小肠处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