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李凭箜篌引-选择性必修中册(学生版)_第1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李凭箜篌引-选择性必修中册(学生版)_第2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李凭箜篌引-选择性必修中册(学生版)_第3页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解析:李凭箜篌引-选择性必修中册(学生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的作品继承前代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词采,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要作品有《感讽五首〉《雁门太守行》。2.文化常识李凭:当时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善于弹奏箜篌著称。箜篌引:乐府旧题。箜篌,古代弦乐器,形状有多种。据诗中“二十三丝”,可知李凭弹的是竖箜谈。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属乐府诗,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3.文本分析(1)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译文:(2)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译文:(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译文:(4)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译文:(5)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译文:(6)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译文:(7)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译文:二、情景默写《李凭箜篌引》“”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李凭箜篌引》“”一句,写流云为之凝神,从侧面总写箜篌音乐之美。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李凭箜篌引》一诗中,“”,使箜篌的美妙之效继续在天界展开: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