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课件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课件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课件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课件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哲学精讲戴胜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2《政治》考试说明1.考试内容以大纲为准。2.考试内容分为马哲、中特论与时事两部分,马哲占总分值的59%,中特论与时事占41%左右。3.考试能力要求:了解、理解、掌握

了解: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基本知识性试题40%、能力性60%4.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5.题型:客观题:单选(35’)、多选(10’)、判断(15’),主观题:论述(20’)、材料分析(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哲学命题规律1、面广题稀,覆盖全部考点。要求全面复习,不能只凭盲目押题、猜题。2、重点突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是论述题和材料题的主要出题方向。3、综合性强。跨章节、跨学科。4、难度不大,题目常规。5、记忆理解为主,掌握运用为辅。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复习应试指导(一)心理上1、坚定目标,树立信心。书山有路勤为径,英雄不问出处,唯有信仰者享之。2、快乐学习,寓学于乐。充分享受通过学习丰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过程。4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复习应试指导(二)学习技巧1、计划≠“画饼充饥”。重在行动,提高执行力。2、全面≠事无巨细。分清主次,抓住重点。3、基础=压倒一切。基本概念、原理、方法论要熟记于心。4、捷径=熟能生巧。多学多练,反复加深巩固。5、习题=过关法宝。多做题,归纳总结,举一反三,错题标记,及时解决问题。5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讲说明1.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内容2.全面覆盖、重点突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3.听课要求:(1)做好笔记:知识点解析、易错点分析(2)边听边记:往脑子里记,利用好课堂(3)课后复习:回忆式复习,默写知识提纲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知识体系

分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四部分,共七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绪论第二章物质与意识------------------唯物论第三章唯物辩证法------------------辩证法

第四章认识、实践与真理---------认识论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8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理解)(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哲学与其研究对象)(3)哲学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一般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9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人们自发形成的这种世界观一般是比较零乱的,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理论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还不是哲学。只有经过思想家、哲学家以理论的形态进行加工、概括和整理,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成为一种理论体系,才形成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世界观和哲学

哲学:是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世界观哲学“philosophy”追求、智慧,即“爱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世界观和哲学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朴素的、自发的、零散的、不系统(日常生活中的世界观)自觉的、系统化的、理论化(哲学)联系哲学是世界观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2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学与其研究对象)

世界三分: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学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一般规律:不是特殊规律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研究的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哲学研究的视野是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2、哲学与方法论

※(了解)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地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3.哲学的研究对象(理解)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新)哲学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的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同时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对待哲学传统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也不能采取复古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二、哲学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8二、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理解)※内容(1)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2)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即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认识论※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认识论中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2)实践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唯物主义

凡是承认存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本原,而思维即精神是第二性的,是由物质派生出来依附于物质存在并反映物质的,就是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凡是认为思维即精神是第一性的,是本原,而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是由精神决定的,就是唯心主义。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所有的唯物主义和多数的唯心主义都主张可知论只有少数的唯心主义才主张不可知论或怀疑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在认识论上划分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荀子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不可知论

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恩格斯“对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康德休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24三、哲学派别——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1、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大派别划分依据: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1)唯物主义(理解)①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朴素唯物论:把世界的物质性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③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形而上学性(机械性)和唯心史观(不彻底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质上是不变的,即使有变化,也不过是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质变,也没有飞跃;离开人的社会性,不了解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看作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把抽象的理性、天性、情感等属于社会意识的现象当成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希腊、古罗马、中国古代)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物,虽然它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原则上是正确的,并有可贵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但也存在着直观性、猜测性等缺陷。26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古希腊朴素唯物论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赫拉克里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着的活火物质=物质具体形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论物质=直观物的具体形态

五行说水火木金土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关于物质是世界本原的思想,吸取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是从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在许多细节方面更加清晰准确了。不过它同样受到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状况的限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机械性、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等严重缺陷。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16、17世纪英国、18世纪法国、德国)29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特别是机械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培根洛克爱尔维修拉美特里物质=原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继承了古代和近代唯物主义的优秀传统,又克服了它们的严重缺陷,把唯物主义世界观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把辩证法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克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并在社会实践观点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革命变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3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32(2)唯心主义(理解)

主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①产生的根源a社会根源——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文明发展的不充分b阶级根源——是指统治阶级的有意歪曲或阶级的偏见不能正视世界的本来面目c认识论根源——把认识过程主观化、简单化、直线化、片面化

②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意识看成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之中,或是主观意识的产物。

a陆九渊:“吾心即是宇宙”“万物皆备于我”

b王阳明:“心外无物”

c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精神,即人的感觉、意识、思想、意志等看作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的创造者,而客观物质世界反倒是这个主观精神的产物。“存在就是被感知”3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贝克莱物是感觉的复合陆九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风动!旗动!心动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35③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客观”精神或原则的产物和表现;把某种离开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精神看成是第一性的、世界的本原。

a.宋代朱熹的“理在事先”

b.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c.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万物最初的原因与内在的本质,先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实在。

d.各种宗教都是客观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美即理念朱熹理在事先黑格尔绝对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作是先于物质世界、独立于物质世界之外而存在的,认为客观精神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或本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它演化产生的,并最后归结于这种外在于物质的精神。美就是美本身的理念柏拉图37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38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理解)划分依据:对世界状态的不同认识辩证法以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去理解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总是用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对发展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回答世界存在状况是怎样的问题上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观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对子”,二者交织在一起,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黑格尔牛顿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观点看世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1四、哲学的党性问题(了解)(1)哲学的党性是指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2)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就其本质而言,分别属于两大阵营、两大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就是哲学的派性或党性。二元论和多元论不是哲学中的基本派别,它们的实质都是唯心主义。(3)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世界的统一性

一元论二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

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精神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笛卡尔世界有两个以上的本原:物理世界、知识世界和心理世界。多元论波普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3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②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4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条件(了解):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2、科学基础(了解):十九世纪的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为马哲奠定自然科学基础,提供自然科学论证。(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直接理论来源(理解):德国古典哲学①费尔巴哈哲学“基本内核”—唯物论;②黑格尔哲学“合理内核”—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发展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从一个自在阶级转变为一个自为的阶级,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45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其中特别是科学上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焦尔达尔文46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总结了直到19世纪中叶为止欧洲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而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47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8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理解)

方法论意义: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②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③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理论意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为具体的社会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9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理解)

——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实践性——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主张理论要为实践服务。(2)科学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统一起来,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逻辑形式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3)革命性(阶级性):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服务的,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理论彻底地付诸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革命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0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掌握)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所决定,同时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要求。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必然。根据时代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解决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马克主义哲学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的过程。(3)两次飞跃: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真题回放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是否承认(05)

A、世界的运动变化B、世界的物质性

C、世界的存在性D、意识的能动性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07)

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是精神的

C、世界是统一的D、世界是发展的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指(07、08)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5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世界观是(

10)A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B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人类社会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5、根据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认识,哲学可以划分为(11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和辩证法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哲学的党性是指(08)

A、阶级性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

C、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7.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09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5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08)

A

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改革创新D与时俱进9.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07多)

A

人为自然界立法B

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D

万物皆备于我10.世界统一于存在(08判断)×11.唯心主义是追求精神崇高的作用的哲学派别×

(07)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需要。√(12判断)54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哲学的研究对象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B.唯物主义与辩证法C.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D.社会本质与历史唯物主义14.哲学是有党性的,哲学党性指的是哲学上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6练习1.哲学的党性是指一切哲学A.作为意识形态都具有阶级性B.都不能超越进步阶级和保守阶级的对立C.都不能回避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A.辩证法和认识论相分离B

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相分离C.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分离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

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的基础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74.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作用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5.人们常说“心想事成”,这一观点在哲学上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能动反映论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6.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87.中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主张“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一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8.“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旧唯物主义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出发点是

A.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B.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C.实践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10.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911.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上帝”观念代表的是一种终极关切,它是一种人心内在的价值观念。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心主义的观点D相对主义的观点12.有人根据词源学考证,认为在古希腊文里,哲学之义是“爱智慧”。哲学是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科学之大全C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所有规律的科学

D

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3.对于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此问题的出发点是A从思维出发B从统一性出发C

从实践出发D以物质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0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引起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这在哲学对象上表现为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C.哲学研究世界的本质,科学研究世界的现象D哲学是整体,科学是部分15.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经验论的观点16.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关键是A.发现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C.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D.提出了首要的基本的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117.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正确的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18.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A.认为理性认识是可靠的B.人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C.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19.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A.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B.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又一个方面C.是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的D.仅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现之后才有的现象2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22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顶峰B.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C.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D.绝对真理的真正体现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是因为它A.并不以科学为基础B.可以囊括一切科学C.给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

D.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3.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点是A.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B对意识能动性的不同回答C.对运动是否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不同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324.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

A.它的革命性B.它的能动性

C.它的科学性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5.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心外无物B.世界是意识的表象C.物是感觉的复合D.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26.“二元论”认为精神和物质同为世界的本原,但最终陷入

A.折衷主义B.唯心主义C.神秘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427.古希腊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是A朴素唯心主义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C原始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28.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A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B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C坚持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D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2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A创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创造了唯物史观C强调实践的观点D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530.列宁说:“当然,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所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A物质是否能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C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D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31.“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候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这一观点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32.形而上学的实质就是唯心主义

×33.哲学和具体科学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4.凡是唯物主义的理论都是科学的,凡是唯心主义的理论都是荒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6

第二章物质与意识

第一节世界是物质的一、关于“物质”

(理解)

1、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即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理解:①是对一切可以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实践活动、社会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②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73、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意义①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的本源性、独立性,意识的派生性、依赖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②指出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揭示了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唯一特性,是一切具体物质形态的共性,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④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8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理解)

①运动是标志宇宙间事物、现象的过程和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涵盖了宇宙中的一切变化和过程。②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A物质离不开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运动离不开物质,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

割裂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会导致的错误观点:

i如果认为运动可以离开物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就会导致唯心主义——“仁者心动”;

ii如果认为存在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就会导致形而上学——“飞矢不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太阳正带领着8大行星(06.8.25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众多卫星、小行星以及慧星和流星体等围绕银河系中心以每秒250公里的速度旋转。

庞大的银河系正在以每秒600公里的速度在广漠无垠的宇宙中疾驰。太阳系全图银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喜玛拉雅山缓慢的长高自然界在运动人类社会在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凡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形式运动主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物理运动分子、原子、基本粒子和场化学运动原子、离子、原子团生物运动蛋白质、核酸、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社会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思维运动人的大脑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2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理解)

※静止的含义又称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平衡和稳定状态。主要包括两种基本情形一是指机械运动中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发生位置移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3※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另一方面两者又是联系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两种错误:

a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

b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基本前提;承认相对静止,是理解物质运动的必要条件;承认相对静止,是使事物获得发展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则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的运动观。整个物质世界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又静又动的辩证变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两种错误倾向

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

——牛顿形而上学不变论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相对主义诡辩论看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呀两种错误倾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庄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7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理解)

①物质运动的五种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最高级、最复杂)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复杂的运动中包含简单的运动③运动规律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物质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运动的基本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92、时间和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普遍属性(1)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了解)(2)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特点是三维性(了解)

(3)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理解)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空间,物质运动是以时间空间的形式存在,在时空中展开;另一方面,时间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运动是度量时间空间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不可逆性。回乡偶书

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80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和方位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YXZO

P(X1,Y1,Z1)X1Y1Z1长高宽81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物质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统一。M

=82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实在性,它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4)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时间光锥图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客观具体性,它因物质具体形态和运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和有条件的,因而又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罗巴切夫斯基黎曼欧几里德时间和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间的流逝就愈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狭义相对论E=MC2M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不可能存在。第二,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类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社会的物质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的本质2、实践的基本特征3、实践的基本形式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6、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2)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2、实践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92

2、实践的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了解)

(1)构成实践的诸要素如:主体(人)、客体(被改造对象)、手段(工具、设备等)、结果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存在,具有物质性。(2)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实践发展水平标志之一(理解)

(1)能动地改造世界。(2)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理解)

(1)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2)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3)实践是由低级到高级历史地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水平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3、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94

3、实践的基本形式(理解)

(1)物质生产实践——最早出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1)生产活动创造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2)生产活动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3)生产活动是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4)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矛盾,同时也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95(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生产实践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在生产自己的社会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为生产实践所决定,又反作用于生产实践。(1)以社会关系的研究、设计、控制和改革为基本内容,又表现为经济的、政治的、法律的、伦理的、军事的等具体形式。(2)以社会关系为对象,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作为其要解决的基本矛盾。(3)阶级社会中,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具有阶级斗争的性质。※判断: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05真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96

(3)科学实验(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1)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观测和实验,也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和实验。(2)同近代科学的产生相联系,具有探索性、创造性的特点。(3)以认识世界为直接目的,对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是为成功改造世界而进行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可以为改造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根据和准备,从而为变革自然、发展生产服务。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实验的作用日益明显。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观点是:(05真题)

A、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人类积极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发展。实践不仅形成了人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确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2)实践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而使人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类自身。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掌握)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物质世界

人类社会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自在世界(自在自然)人类社会

人化自然人的实践人类世界

人类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理解人类世界的物质性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生产实践社会生活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实践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生活实践(变化)社会关系(变化)社会结构(变化)社会生活(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6、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掌握)(1)实践是人与自然分化和统一的基础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社会,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一,需要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关系。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08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解)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本原(1)自然界是离开意识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体系;科学与哲学的长期发展证明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物质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以物质统一性为基础。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掌握)(1)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是马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科学的辩证法、认识论,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建立在这一原理基础之上。(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我们思考问题,做好工作,都要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力求主观和客观相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以遇到的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和实际状况的理论思考。如:既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要认识和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以及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一切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要全面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防止“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国际地位,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意识人类社会微观世界宏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物质形态的多样性物质世界生命特性无机物有机物存在方式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共性特点实体场112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13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1.意识的起源(了解)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经历了自然界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②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在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社会劳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劳动中完善和形成了人的大脑和各种感官;在劳动中产生了语言;在劳动中锻炼和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三个阶段: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114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狼孩”从反面表明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920年9月19日印度丛林发现狼孩------卡玛拉

狼孩卡玛拉1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16二、意识的本质(理解)

1、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①从生理基础看,人脑是意识的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②从意识内容的源泉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龙”:骆头,蛇身,鹿角,龟眼,鱼鳞,虎掌,鹰爪,牛耳

2、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如果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就会陷入唯心主义,如果抹煞意识的主观形式则是庸俗唯物主义(坚持物质一元论的同时,他们认为意识也是一种物质,是大脑的分泌物。)3、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意识的本质。在社会性上;在独立性上;在创造性及其人类情感、非理性等上;在整体和局部功能关系上。判断:错误的认识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05真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意识的本质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17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意识的本质②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美人鱼118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意识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归根结蒂,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

鲁迅1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20三、意识的作用(理解)

意识的作用是指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也称能动作用,或叫做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指导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1)意识的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2)在意识作用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夸大意识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贬低、否认意识的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二战期间,英军利用海鸥打击德国潜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红旗渠引水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第四,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前面有梅林,到那里吃梅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25四、主、客观相统一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

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1)尊重客观规律,正确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2)发挥意识的能动性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正确途径。人的意识通过实践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性。其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我怎么就想不到?万有引力湖北一对夫妻近亲结婚生出三个“猴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28真题回放1.运动是(06)

A、物质的存在方式B、思维的存在形式

C、时间的存在形式D、空间的存在形式2.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06)A、完整性B、结构性C、层次性D、广延性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06、09)

A、精神性B、存在性C、物质性D、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4.“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这句诗说明(11)

A人类意识是先天就有的B

社会劳动对人类意识的产生具有决定作用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D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5.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09)A、自然界的长期发展B、社会劳动C、语言的产生D、直立行走6.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08)A、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B、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

C、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D、党务工作的基本要求129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07)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精细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8.“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10

)A.时间的连续性B.时间的一维性C.时间的间断性D.时间的重复性130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1同步练习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存在B.理念C.灵魂D.“原初”物质2.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哲学家是()。A.泰勒斯B.阿拉克西米尼C.赫拉克利特D.德谟克利特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A.运动的绝对性B.发展的规律性C.客观实在性D.本质的可知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24.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客观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的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5.设想无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不可知论D.朴素唯物论6.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指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都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A.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庸俗进化论观点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3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啥也能办到”,这是()。A.主张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B.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D.实用主义真理观的表现8.“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A.形而上学和诡辩论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9.空间是指()。A.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B.事物之间的距离C.物体的体积D.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410.时间是指()A.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B.事物的规模、位置C.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D.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分离或并存关系11.时间和空间是可变的,这是指它们的()A.客观实在性是可变的B.特性随着物质运动而变化C.一维性和三维性是可变的D.无限性是可变的12.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A.世界是物质的B.世界在本质上是精神的C.世界是发展的

D.世界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513.哲学史上的二元论()。A.是介于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间的一个独立的中间派别B.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C.是唯心主义的特殊形式D.动摇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最终必然导向唯心论1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主要说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的绝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15.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A.客观唯心论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不可知论的观点D.主观唯心论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61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A.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C.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17.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A.正确的原则B.人们的主观愿望C.领导者的意图

D.客观存在的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718.“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19.正确的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的思想归根地底来源于()A.人脑的错误判断B.人的主观想象C.客观世界D.落后的思想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820.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B.社会实践C.科学活动D.思想斗争21.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B.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C.贬低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22.对同一对象、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可以由主体自由创造出来B.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具有主观差别性C.意识不是由客观物质决定的D.意识的内容由主观决定2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A.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B.世界发展源泉的问题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问题D.世界的有限和无限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39判断题1、世界统一于存在。×2、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3、一切唯物主义都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4、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思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6、离开运动谈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7、离开物质思考运动是唯心主义。√8、意识的能动作用可以直接改造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0第三章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包括二个观点(普遍联系、发展的观点)、四对范畴(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现实与可能)和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从不同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与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1第一节联系和发展的客观性、普遍性

和多样性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理解)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整体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2、联系的客观性

(理解)

①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②尊重客观性,既不能人为割裂客观联系,又不能将主观臆断的强加在客观事物上。而是要具体认识、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坚持唯物论。③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看问题的立场,即“非此即彼”树立“既此亦彼”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批判唯心主义、反对封建迷信的基本要求。康德承认联系客观性的意义黑格尔鹊噪非为喜,鸦鸣不是凶;善淫分祸福,岂在鸟声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43、联系的普遍性(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包括三方面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都处于和其他事物的联系中;(事事、时时有联系)二是每一个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构成事物整体。(联系成整体)三是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过程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

工业依赖农业提供粮食、原材料和市场等,农业又依赖工业提供化肥、农药、机器和日用品。普遍联系的观点被科学发展和人类的实践所证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联系的普遍性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147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

4、联系的多样性(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多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