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换刀(中心出水) 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快速换刀(中心出水) 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快速换刀(中心出水) 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快速换刀(中心出水) 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快速换刀(中心出水) 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CAMSXXXX—XXXX快速换刀(中心出水)镗铣动力头本文件规定了快速换刀、中心出水镗铣动力头头结构型式、分类、型号和参数、一般要求、技术要求、精度检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快速换刀、中心出水镗铣动力头(以下简称“动力头”)的设计、制造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077-2015合金结构钢GB/T3167-2015金属切削机床操作指示图形符号GB/T5226.1-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444-2008机械振动平衡术语GB/T6477-2008金属切削机床术语GB/T10069.1-2006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及限值第1部分:旋转电机噪声测定方法GB/T13306-2011标牌GB15760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规范GB/T16768-1997金属切削机床振动测量方法GB/T17421.1-2023机床检验通则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准静态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GB/T23570-2009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GB/T23571-2009金属切削机床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GB/T25373-2010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GB/T25376-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1534组合机床通用技术规范JB/T3207-2005机床附件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JB/T3997-2011金属切削机床灰铸铁件技术条件JB/T8356-201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T9935-2011机床附件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JB/T10175-2008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6444-1995、GB/T6477-20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快速换刀automatictoolchanger通过控制主轴、松刀缸及换刀臂的运动,缩减松刀与夹刀的流程及时间,实现刀具快速、高效换刀。3.2中心出水coolantthruspindle冷却液或水通过中空内冷主轴贯穿至刀具喷水,直接作用在工件上和刀具的切削部位,达到降低局部温度、避免铁屑缠绕、延长刀具寿命、提高切削精度等目的。2快速换刀中心出水镗铣动力头fullautomaticsmallmodulushorizontalgearhobbingmachine具有快速换刀、中心出水、主轴定位等功能,无独立控制系统,主要与组合机床配套使用实现镗铣切削加工的动力头。4结构型式动力头结构型式见图1。1-主轴头;图1动力头结构型式及部件5分类、型号和参数5.1分类5.1.1按电机箱体配置方向,可分为前装左侧90°/前装右侧90°、后装左侧90°/后装右侧90°、向下前置/向下后置。5.1.2按轴承配置结构特性代号。5.2型号5.2.1动力头型号的表示方法动力头型号是产品的代号,由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组成,其表示方法如图2所示。3图2动力头型号的表示方法5.2.2表示方法示例动力头型号为:SC65-BT40-MB。其中主轴轴径为65mm,锥度为BT40,电机方向为后置。5.3参数动力头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表1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格电机电机类型电源V最大动力高速轴承润滑脂圆度℃拉刀力N4T/CAMSXXXX—XXXX6一般要求6.1设计研发动力头采用动密封非接触式多重迷宫防水结构设计,主轴头单元、动力传输单元、电机功率及转速单元、中心出水冷却单元应采用模块化设计。6.2原材料及部件6.2.1动力头壳体应采用性能不低于HT250的灰铸铁,符合JB/T3997-2011的规定。6.2.2动力头主轴应采用性能不低于42CrMo的材料,符合GB/T3077-1999的规定。6.3工艺装备6.3.1动力头铸件应采用二次时效处理。6.3.2动力头体采用整体铸造工艺。6.3.3铁件机械加工应采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加工。6.4标牌动力上的产品标牌应符合GB/T13306-2011的有关规定。标牌上的内容应正确并符合有关规定,汉字应采用国家公布的简化字(出口的除外)。操作标志等指示形象化符号应符合GB/T3167-2015及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6.5随机技术文件动力头随机技术文件应包括使用说明书、合格证明书和装箱单。动力头随机技术文件的编制方法应符合GB/T23571-2009和JB/T9935-2011等标准的规定。7技术要求7.1外观7.1.1动力头外观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7.1.2动力头的防护罩应平整、匀称,不应翘曲、凹陷。7.1.3动力头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应整齐、匀称,除设计允许外不应有明显的错位。7.1.4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突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螺栓尾端应略突出于螺母端面。7.1.5动力头外露零件表面不应有磕碰、锈蚀。螺钉端部不应有扭伤、锤伤等缺陷。5T/CAMSXXXX—XXXX7.1.6电镀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应有褪色、脱落现象。7.1.7电气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并不应产生扭曲、折叠等现象。7.1.8动力头上的各种标牌应清晰、耐久。产品铭牌宜固定在动力头的明显位置,并应平整牢固、不歪斜。7.2加工质量7.2.1动力头上各种零件材料的牌号和机械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零件的加工应符合相应标准、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7.2.2机械加工质量应符合GB/T25376-2010的规定。7.2.3灰铸铁件质量应符合JB/T3997-2011的规定。7.2.4重要铸件应根据JB/T1534中有关规定的重要等级分类进行相应的时效处理。7.2.5焊接件质量应符合GB/T23570-2009的规定。7.2.6热处理件质量应符合JB/T10175-2008的规定。7.2.7机床的主轴、套筒和其相配的心轴、刀柄等加工件的锥体用量规作涂色法检验,锥体的接触应靠近大端,实际接触长度与工件长度的接触比应符合JB/T1534中有关要求的规定。7.3装配质量7.3.1动力头的装配质量应符合GB/T25373-2010的规定。7.3.2动力头装配过程中清洁度检测要求和方法应符合GB/T25374-2010的规定。7.3.3主轴箱的传动机构装配时应采取预加载荷措施。7.4机械安全动力头的安全防护应符合GB15760等有关标准的规定。7.5电气安全动力头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T5226.1-2019的规定。7.6噪声动力头运转时不应有不正常的异常声音,在空运转条件下,其噪声不应超过75dB(A)。7.7温升主轴空运转实验温升应不大于20℃。7.8振动动力头组合单元在空运转各级转速下,主轴位置的振动速度有效应不超过1mm/s。8精度检验几何精度检验按表2~表7的规定。T/CAMSXXXX—XXXX6检验项目简图名义尺寸普通精度级精密级高精度级不许凸平板、指示器、可调支承。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3.9.2;3.4;3.4.4;8.2和4的规定)面上相距较远的3点与平板等高。在被检面上的若干点上进行测量。T/CAMSXXXX—XXXX7检验项目简图公差L高精度级000平板、指示器、检验棒。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12.5.3的规定)往主轴孔中插入一根检验棒。将指示器固定在平板上,使其测头垂直触及检验棒a)处的上母线少于5圈,记下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再将指示器移到相隔90°的侧母线上,进行同样的检以两次检验中最大的一个最大差作为测定值。然后将指示器移到b)处,重复上述检验,求出测定值。T/CAMSXXXX8检验项目主轴回转轴线对铣削头底面的平行度。简图公差高精度级平板、指示器、检验棒。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12.3.2.4的规定)往主轴孔中插入一根检验棒。将指示器固定在平板上,使其测头垂直触及检验棒a)处的上母线,记下读数。求出指示器在a)、b)两处的读数差。然后,将主轴回转180°,用同样的方法再检验一次。以两次检验读数差的代数和的一半作为测定值。然后将套筒移到最大悬伸位置,重复上述检验,求出测定取最大值。T/CAMSXXXX—XXXX9检验项目主轴外定心直径的径向跳动。简图高精度级平板、指示器。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12.5.2的规定)在平板上固定一指示器,使其测头垂直触及主轴定心表面的a)点。回转主轴应不少于5圈,记下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然后,把指示器移到相隔90°的b)点,进行同样的检验。以两次检验中最大的一个最大差作为测定值。T/CAMSXXXX表6主轴的端面跳动检验项目主轴的端面跳动。简图高精度级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9.1的规定)在平板上固定一指器,使其测头垂直触及主轴端面靠近外圆的a)点。回转主轴,应不少于5数的最大差;然后,把指示器移到相隔90°的b)点,进行同样的检以两次检验中最大的一个最大差作为测定值。T/CAMSXXXX—XXXX检验项目主轴的轴向窜动。简图名义尺寸普通精度级精密级高精度级平板、指示器、检验棒。检验方法(按照GB/T17421.1-2023中9.1规定)回转主轴,应不少于5圈。以指示器读数的最大差作为测定9试验方法9.1外观检查外观检查采用感官法,按6.1检验动力头的外观质量。9.2参数检验按5.3和表8检验动力头的参数。表8动力头参数运转检测时间℃9.3动力头的空运转试验9.3.1运转检验动力头应在无负荷状态下进行空运转。试验时,动力头的主运动机构应按设计转速应运转足够的时间,使主轴轴承达到稳定温度。9.3.2温升试验测量位置按图3测量主轴壳上部A的初始温度,达到稳定温度时,检查其温升,测定结果应符合表8图3动力头温升测量位置示意图9.3.3空运转功率试验在动力头主运动机构各级速度空运转至功率稳定后,检查主传动系统的空运转功率。9.4几何精度检验按第8章的规定检验几何精度。最后一次精度检验的实测数值应记入制品检查记录单中。按7.8的规定进行试验,振动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6768-1997的规定。10检验规则T/CAMSXXXX—XXXX10.1检验分类与项目10.1.1型式检验10.1.1.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时;b)正式投产后,如产品结构、材料、工艺、关键工序的加工方法有重大改变时;c)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d)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e)正常生产满2年时。10.1.2出厂检验产品出厂应符合7.1~7.8的相关要求,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10.2抽样方法10.2.1型式检验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样,样品数量为2台。10.2.2出厂检验应逐台检验。10.3检验结果判定10.3.1型式检验动力头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如发现不合格项允许加倍抽样,进行复检,若复检仍发现不合格项,则判型式检验不合格。10.3.2出厂检验动力头出厂检验项目必须符合要求,如发现不合格项,允许更换零部件或重新调试后,进行复检,若复检仍发现不合格项,则判该台产品不合格。11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11.1标志11.1.1产品包装箱上应有下列标志:a)产品名称、型号、制造日期及产品编号;b)制造厂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