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人的实践、创造、生产与再实践、再创造、再生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原基础与根本路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文明是人的创造,是人的文明,没有人就不可能产生文明,因而人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传承、发展而来的,因而人或人的需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利用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活动的主体,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缺乏人这个实践创造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于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创造产物,重要特征是成为人类具有公共性、民族性、共有性、共享性的公共产品与文明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的需求需要、创造智慧、情感认同、伦理道德、生产生活,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就、独特的身份象征、珍贵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创新源泉。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凸显人类意志、蕴涵人类智慧、体现人类创造、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特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结构内涵、功能价值、作用贡献等方面考察,可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相信人、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解放人、服务人、发展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传承保护根本和终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遵循人本属性,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确立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坚持以人为根本要求在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实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好拥有者、管理者、传承者、经营者、享有者、研究者等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解决好作为主体的人的一切问题,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摘编自安学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论纲》)材料二:2022年12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这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破圈”,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合理有序开发,让更多的人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状出发,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非遗+”既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产业”“非遗+互联网”“非遗+教育”“非遗+直播”等模式的日趋成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摘编自黄永林《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创造了非遗,人的需要是非遗创生、传承、发展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非遗能帮助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珍贵文明财富,“以人为本”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C.进入新时代,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前提。D.非遗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合理有序地开发其当代价值,让非遗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则材料的重点都是非遗保护要服务于人,材料二则进一步阐述要创新保护非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人的参与,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C.国家鼓励和支持将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成文化产品,利用其提供文化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社会需求。D.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理念,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中心观点的一项是()A.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既要站在文化前沿,看到文化的潮流,也要关注文化在传承中遇到的问题,关心、关注非遗传承人。B.曾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周小璞认为,非遗是一种行为活动的动态过程,过程中渗透着人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观。C.当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D.王蒙:“非遗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传承性、时代性,有利于国家民族凝聚、团结、文化自信,成为国家民族的文化标志。”4.两则材料都提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5.故宫文创惊艳了世人,扎染融入现代服饰绽放出新光彩,“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休闲社交的新时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理解。〖答案〗1.C2.B3.B4.①材料一直接引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内容,意在强调非遗中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②材料二提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倡的理念,意在论证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的合理性。5.①故宫文创、扎染融入现代服饰、“围炉煮茶”等都是对非遗项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激活非遗的生命力;②故宫文创、扎染融入现代服饰、“围炉煮茶”等是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表现,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还有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C.“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前提”错误,材料二第1段中说“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由此可知“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但前者不是后者的重要前提。故选C。【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两则材料的重点都是非遗保护要服务于人”曲解文意,材料一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角度讲非遗保护要“以人为本”,要“切实发挥好拥有者、管理者、传承者、经营者、享有者、研究者等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C.“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社会需求”无中生有,材料二第2段只是说“国家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D.“就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说法绝对,根据材料二第2段中的“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可知“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理念,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只是有利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故选B。【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占主体地位。A.强调的是要关心、关注非遗传承人;B.说非遗“渗透着人的情感、智慧和审美观”,这说明人是非遗的创造者,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C.强调的是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充分了解,并不是专指非遗;D.强调的是非遗的重要意义。A、C、D三项都和材料一的中心观点无关,只有B项与材料一的中心观点一致。故选B。【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材料一第1段引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内容之后,接着说的是“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特质”,由此可知材料一引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内容是为了论证非遗中人的主体性、重要性;材料二第2段提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内容是“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这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且材料二第2段的中心是“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由此可直接得出材料二提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侧重点是论证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的合理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题目要求谈对“故宫文创惊艳了世人,扎染融入现代服饰绽放出新光彩,‘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休闲社交的新时尚”的理解,实际上就是要运用材料中的观点来解说生活中的现象。题目中的故宫文创、扎染融入现代服饰、“围炉煮茶”等都与非遗有关,都是保护传承非遗的创新举措,由此可以确定应回到材料二寻找联系,如“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非遗+’既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等。归纳整合,即可得出〖答案〗。(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宾至喻永军宾至是一座小城,北边是一条叫蟒岭的山脉。跟许多秦岭山区的小城一样,宾至是盆地地形,四周崇山峻岭。这里是鄂豫陕三省交界处,经常有红军队伍经过。据统计,跟随部队参加红军的宾至人有四百多个。著名的“中原突围”后,中原军区的核心领导人由豫入陕,隐蔽在宾至,后来安全回到延安。我说这些的意思是,这里是有红色基因的地方。那时候,宾至城由国民党统治,但仍有中共的秘密基层政权存在,而且还有训练有素的武装游击队。周子兴受伤被俘的时候39岁,他是山南游击支队的一个副队长。周子兴是个孤儿,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士,令国民党宾至县政府的军警闻风丧胆。他和他的部下有极强的行动能力,有坚定不移的决战力。传言说他有一身武功,徒手搏击比使用枪械更厉害。历史需要真实的面貌。为此,我查过《宾至县志》和《商洛市志》,宾至属商洛市。两者说法一致:他小时候既没有机会读书,也未曾拜师学艺,但有一副超乎常人的健壮体魄。《宾至县志》记载,他第一次从地方联保处夺枪的时候,一人干倒了两个持枪的保丁。周子兴被子弹射中了小腿。地点在蟒岭一个叫广东坪的山顶,那里偏僻荒凉。他藏身的那户人家养蚕,当时草房子里有成百上千条的蚕正在结茧,窗台上、地上、悬挂着的芦席上全是茧壳,一片雪白。房子四周是水桶粗的柘树,树皮开裂出的纹路像青涩的云朵,树叶子湿漉漉的。大概是农历八月末,周子兴被几个人用担架抬着下山。山顶是一片松树林,透过松枝错杂的间隙,能看到湛蓝发亮的天空。为了防止周子兴逃跑,他的整个身子被捆在担架上。①山路两边是密密的霸王箭草,坚韧无比,中间抽出棉絮一样的芯子。担架一直在这样的草丛间颠簸穿行,没有人说话,周子兴的脸上毫无表情。走过一段山路之后,他将身子尽量抬起来,脖颈挺直,沉默庄严。他头发有些长,汗水把头发湿成一绺一绺的,他没刮胡子,面容虽有点儿疲惫,但那双天生的豹眼依旧眼神犀利。关于周子兴的样貌,人们都是听周全说的。周全当时是国民党长坪警备司令部的士兵,驻防宾至城。为了配合“剿共”,警备司令部派出了一个排的兵力,周全就在这个排的二班。他觉得自己一生最倒霉的事情是参加了对周子兴的围攻,而且最后自己成了周子兴的死刑执行人。周全那时22岁,是周子兴的邻村人,两人认识。②关于周全行刑还有两个细节需要补充。当时,四个备选的行刑军人畏惧这位威名赫赫的人中豪杰,决定用捏草棍的方式选出行刑者。周全担心得咬烂了嘴唇,尝到了咸咸的血腥味儿。但周全还是捏到了最短的那根草棍。为了给自己壮胆,周全喝了半瓶白酒。但当他走进那间房子时,他已经忘记了嘴里的酒味儿。行刑过程很糟糕,周全紧张得浑身颤抖,第一枪没有打准,子弹射在了周子兴的胳膊上,打断了一根动脉血管。周全走出房间歇了几秒钟,回身进去又开了两枪,一枪打中了周子兴的肩膀,另一枪从左肋穿过。③周子兴是被一名上士用短枪近距离补枪射杀而死的。在此后的二十多年间,周全东躲西藏。他先是在警备司令部开了一个小卖部,维持生活。上士为了灭口,曾经追杀过他,为此他逃到太原。后来,他自毁容貌,在宾至城边的一个小村庄隐藏,一直到自首,最终被处决。④岁月给周全留下了一副狰狞的面孔。2017年我陪同友人老李走访丹江,在宾至停留了一天,专门去了周子兴的墓地。墓地在烈士陵园的最中间。墓碑后,迎春花枝条上正鼓着一粒粒金色的花骨朵。我俩下山的时候,县城塔楼顶端的报时钟敲响,沉郁昂扬,荡漾进心间,在头颅中共鸣,让人莫名地感动。我俩的眼里含满了泪水。宾至县城就在山下,老李说:“宾至是个美丽的地方!”(选自《2022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写宾至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以及宾至的红色基因,为后面的英雄故事铺设了背景。B.“我”查阅《宾至县志》和《商洛市志》中的相关记载,传言与记载虽然反差较大,但也有一定的根据。C.敌人在审讯中一无所获,县长拿出十根金条给警备司令,二人密谋申请省府早日对周子兴执行枪决。D.周全是个良心未泯却又十分怯懦的人,行刑前后,他都在胆怯中寻求逃避,但最终没有逃脱正义的审判。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的“霸王箭草”,与《荷花淀》中如“铜墙铁壁”的荷叶一样,有隐喻色彩。B.句子②所关联的本段内容,补叙相关细节,主要为了突出敌人外强中干的真面目。C.句子③单独成段,既交代了英雄的命运结局,也蕴含着作者哀痛与悲愤交织的情感。D.句子④中的“狰狞的面孔”,不仅指周全毁坏的容貌,也指他给人留下的印象。8.在读书小组的交流会上,有同学认为,这篇小说体现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他这样说的理由。9.读书小组决定以“故事的力量”为题为这篇小说写一则文学短评,请围绕题目中的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C7.B8.①小说中“我”到宾至走访是一个发生在当代的“现实”故事,这个故事与周子兴的英雄事迹交织在一起;

②小说在叙述周子兴的历史中,多次穿插了对今天宾至的描写。9.(1)故事:①小说主要写了游击支队副队长周子兴受伤被俘后,经受了敌人的审讯,最终被残忍杀害的故事;②简单交代了“我”与友人一起去了周子兴的墓地的故事。

(2)力量:①周子兴的故事表现了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充满着感人肺腑的力量;②祭拜周子兴墓的故事表现了烈士在今天受到应有的尊敬和礼赞,革命精神传承不息,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二人密谋申请省府早日对周子兴执行枪决”错误。二人的报告主要是提醒省府关押周子兴需要承担巨大风险,没有涉及如何处理的问题。故选C。【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分析与鉴赏的能力。B.“主要为了突出敌人外强中干的真面目”错误。本段中人物的行为表现,主要是“畏惧这位威名赫赫的人中豪杰”,这里补充的两个细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周子兴的人物形象。故选B。【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以对今日宾至的描写开端,接着转入对宾至革命历史的回溯,并引出本文主人公周子兴。在讲述周子兴故事的过程中,还穿插了“我”查阅《宾至县志》和《商洛市志》的情节,在记述周子兴被杀害的过程中,又插入了对蟒山公园的介绍。小说在叙述完主要故事后,还写了“我”与友人一起去了周子兴的墓地的故事。整个小说以“现实”切入,以“现实”作结,中间部分叙述历史故事,而在历史故事的叙述中又插入了对“现实”的叙写,可谓“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写文学短评的能力。“故事的力量”这个题目有两个关键词——“故事”和“力量”,因此,写作文学短评,考生需要指出小说讲了什么故事,还要分析故事充满了或者说给读者怎样的力量。此外,题目本身是一个偏正短语,表意重心在“力量”上,因此,考生需要结合文本多维度挖掘故事的“力量”。比如,从故事主人公的伟大品格维度,从故事启示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的维度,从敌人的凶残与革命斗争的残酷的维度,从敬畏英雄、传承红色精神的维度等,只要言之有据,不对文本做错误的、过度的解读即可。故事:“周子兴受伤被俘的时候39岁,他是山南游击支队的一个副队长”“行刑过程很糟糕,……一枪打中了周子兴的肩膀,另一枪从左肋穿过。周子兴是被一名上士用短枪近距离补枪射杀而死的”,作为山南游击支队的副队长,周子兴是受伤被俘的,最后被一名上士用短枪近距离补枪射杀而死,小说主要写了他受伤被俘后,经受了敌人的审讯,最终被残忍杀害的故事;文章用一句话“2017年我陪同友人老李走访丹江,在宾至停留了一天,专门去了周子兴的墓地”简单交代了“我”与友人一起去了周子兴的墓地的故事。力量:“周子兴是个孤儿,后来成了一名出色的战士,令国民党宾至县政府的军警闻风丧胆。他和他的部下有极强的行动能力,有坚定不移的决战力。传言说他有一身武功,徒手搏击比使用枪械更厉害”“《宾至县志》记载,他第一次从地方联保处夺枪的时候,一人干倒了两个持枪的保丁”,周子兴从地方联保处夺枪的时候,一人干倒了两个持枪的保丁,有一身武功,令国民党宾至县政府的军警闻风丧胆。周子兴的故事表现了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充满着感人肺腑的力量;“在宾至停留了一天,专门去了周子兴的墓地。墓地在烈士陵园的最中间。墓碑后,迎春花枝条上正鼓着一粒粒金色的花骨朵”,“我”与友人一起去了周子兴墓地祭拜,表现了烈士在今天受到应有的尊敬和礼赞,革命精神传承不息,充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癸亥,晋军至白团卫村,埋鹿角①为行寨。契丹围之数重,奇兵出寨后断粮道。是夕,东北风大起,破屋折树;营中掘井,方及水辄崩,士卒取其泥,帛绞而饮之,人马俱渴。至曙,风尤甚。契丹主坐大奚车中,命铁鹞②四面下马,拔鹿角而入,奋短兵以击晋军,又顺风纵火扬尘以助其势。军士皆愤怒,大呼曰:“都招讨使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诸将请出战,杜威曰:“俟风稍缓,徐观可否。”马步都监李守贞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又谓威曰:“令公善守御,守负以中军平决死矣!”马军左厢都排陈使张彦泽召诸将问计,皆曰:“虏得风势,宜俟风回与战。”彦泽亦以为蘇。诸将退,马军右厢副排陈使太原药元福独留,谓彦泽曰:“今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回,吾属已为虏矣。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以身殉国!”乃引精骑出西门击之,诸将继至。契丹却数百步。彦卿等谓守贞曰:“且曳队往来乎?直前奋击,以胜为度乎?”守贞曰:“事势如此,安可回鞚!宜长驱取胜耳。”彦卿等跃马而去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李守贞亦令步兵尽拔鹿角出斗,步骑俱进,逐北二十余里。铁鹞既下马,苍皇不能复上,皆委弃马及铠仗蔽地。契丹散卒至阳城东南水上,稍复布列。杜威曰:“贼已破胆,不宜更令成列!”遣精骑击之,皆渡水去。诸将请急追之。杜威扬言曰:“逢贼幸不死,更索衣嚢邪?”乃退保定州。(节选自《资治通鉴·后晋纪五》,有删改)〖备注〗①鹿角:旧时作战时的防御设施,因形似鹿角而得名。②铁鹞(yào):契丹骑兵名,亦称“铁鹞子”。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彦卿等跃马而去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奋短兵以击晋军”和《烛之武退秦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的“以”字含义和用法相同。B.中军,古代行军作战,部队分为上、中、下或者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C.“虏得风势”和“吾属已为虏矣”两句中的“虏”字含义不同,前者意为敌人,后者意为俘虏。D.“契丹却数百步”中的“却”意为“后退”,和《六国论》“李牧连却之”中的“却”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契丹军队包围后晋军后,利用天时地利,采取将精锐骑兵变为步兵袭击和火攻助势等战术对后晋军队发起猛烈进攻。B.后晋军队内部在作战方针的选择上存在分歧,一派主张等风势和缓出战,另一派主张趁风势反击,最终后者占了上风。C.后晋军队在击退契丹军队的过程中,骑兵和步兵同时发力,而契丹军队此前骑兵变步兵的战术反倒限制了其顺利撤退。D.杜威在军事指挥上比较保守,先是在看到风势的不利因素时担心失败而采取守势,后又在大胜的有利条件下停止追击,收兵退守。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营中掘井,方及水辄崩,士卒取其泥,帛绞而饮之,人马俱渴。(2)且曳队往来乎?直前奋击,以胜度乎?14.在白团卫村之战中,处于不利局势的后晋军队为什么能够最终击退契丹?请简要概括。〖答案〗10.彦卿等跃马而去/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契丹大败而走/势如崩山11.A12.D13.(1)士兵在营寨中挖井,刚出水就崩塌了,士兵(只好)取来带水的泥浆,用布帛拧绞出水来饮用,人和马都很干渴。(2)是率领队伍来回作战呢,还是一直向前奋力攻击,直到打胜为止呢?14.①在杜威及众将认为不可出战的情况下,李守贞等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出战。②药元福献计,指出在局势不利于后晋军时,后晋军反攻契丹军能出其不意。③李守贞能准确把握战事形势,领导有方,众将士则奋勇战斗。〖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符彦卿等人策马腾跃离开,风势更加猛烈,光线昏暗如同黑夜。符彦卿等人率领一万多骑兵拦腰袭击契丹军队,喊声震动天地,契丹军队惨败而逃,形势如同山倒。“彦卿等跃马而去”意为符彦卿等人策马腾跃离开,句子结构完整,应在其后断开;“风势益甚”“昏晦如夜”都是环境描写,分别是对风和天色的描写,故应在“昏晦如夜”前后断开。“呼声动天地”的主语应是后晋军而非“契丹”,“契丹”是前面的宾语,故应在“呼声”前断开。“契丹大败而走”意为契丹军队惨败而逃,句子结构完整,其前后应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错误。连词,表示修饰;介词,把。句意:手拿短兵器袭击后晋军队。/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的主人。B.正确。C.正确。句意:敌人占了顺风的情势。/我们今天已经被他俘虏了。D.正确。后退;使……后退,击退。句意:契丹军队后退几百步。/李牧连续击退了他们。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D.“比较保守后……又在大胜的有利条件下停止追击,收兵退守”错误,契丹溃散的士兵逃到阳城东南的河上略微恢复列阵时,杜威并未停止追击而是派兵追赶逃兵,后来“退保定州”是因为契丹逃兵“皆渡水去”,此时后晋军队人马饥渴劳顿,并不算在有利条件下,因此退守是在对交战双方形势的综合研判后做出的理智抉择。故选D。【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方”,刚;“帛”,用布帛;“绞”,拧绞。(2)“曳”,率领;“往来”,来回作战;“直”,一直。【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①由原文“马步都监李守贞曰:‘彼众我寡,风沙之内,莫测多少,惟力斗者胜,此风乃助我也’”可知,在杜威及众将认为不可出战的情况下,李守贞等人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出战。②由原文“太原药元福独留,谓彦泽曰:‘今军中饥渴已甚,若俟风回,吾属已为虏矣。敌谓我不能逆风以战,宜出其不意急击之,此兵之诡道也’”可知,药元福献计,指出在局势不利于后晋军时,后晋军反攻契丹军能出其不意。③由原文“守贞曰:‘事势如此,安可回鞚!宜长驱取胜耳。’彦卿等跃马而去,风势益甚,昏晦如夜,彦卿等拥万余骑横击契丹,呼声动天地”可知,李守贞能准确把握战事形势,领导有方,众将士则奋勇战斗。参考译文:癸亥日,后晋军队到了白团卫村,埋下鹿角设为营寨。契丹军队重重包围营寨,派遣奇袭部队绕到营寨后断绝后晋军队运粮的道路。这天傍晚,东北风猛烈刮起来,毁坏房屋折断树木;士兵在营寨中挖井,刚出水就崩塌了,士兵(只好)取来带水的泥浆,用布帛拧绞出水来饮用,人和马都很干渴。到天亮时,风(刮得)更加猛烈。契丹君主坐在大奚车中,命令骑兵从后晋营寨的四面下马,拔掉鹿角攻入后晋营寨,手拿短兵器袭击后晋军队,又顺风放火扬起尘土来助长他们的声势。军士们都很愤怒,大声喊道:“都招讨使为什么不发兵(而)让士兵们白白死去!”后晋众将领请求出营交战,杜威说:“等风稍微缓和,慢慢观察能否出兵。”马步都监李守贞说:“敌军人多我军人少,在风沙之内,估计看不出兵力多少,只有奋力战斗的一方能取胜,这风是帮助我们的。”又对杜威说:“令公您擅长防守,我率领中军(与敌军)决一死战!”马军左厢都排陈使张彦泽召集众将领询问计策,(众将领)都说:“敌人占了顺风的情势,应该等风往回吹再与敌人交战。”张彦泽也认为这样可以。众将领退下后,马军右厢副排陈使太原人药元福独自留下,对张彦泽说:“现在军队中饥渴已经很严重了,如果等待风往回吹,我们这些人已经成为俘虏了。敌军认为我军不能迎风战斗,我军就应当出其不意赶紧进攻敌军,这就是用兵的诡诈之道啊。”马步左右厢都排陈使符彦卿说:“与其捆起手被捉拿,不如为效忠国家献出生命!”于是率领精锐骑兵冲出营寨西门进攻契丹军队,各将领相继跟来(加入战斗)。契丹军队后退几百步。符彦卿等人对李守贞说:“是率领队伍来回作战呢,还是一直向前奋力攻击,直到打胜为止呢?”李守贞说:“战斗形势已经像这样了,怎么能够掉转马头?应当驱车不停向前挺进取得胜利。”符彦卿等人策马腾跃离开,风势更加猛烈,光线昏暗如同黑夜。符彦卿等人率领一万多骑兵拦腰袭击契丹军队,喊声震动天地,契丹军队惨败而逃,形势如同山倒。李守贞也命令步兵全部拔除鹿角出营战斗,步兵和骑兵一同挺进,追剿败逃军队二十多里。契丹骑兵之前已下马,匆忙惊慌间不能再次上马,都把马匹和铠甲兵器丢弃得遍地都是。契丹溃散的士兵逃到阳城东南的河上,略微整复了阵列。杜威说:“敌军已经吓破了胆,不应该再让他们布成阵列!”派遣精锐骑兵攻打他们,契丹士兵都渡河逃走。众将领请求赶紧追赶契丹逃兵。杜威大声地说:“遇上敌军侥幸没有死去,还想讨回装衣服的包裹吗?”于是退兵守卫定州。(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陈介然幽兰翠柏之作(其一)李纲翠柏方岁寒,独立群木外。不为众所知,此理实难会。惜哉结根浅,未使极高大。天风动虬枝,萧瑟起清籁。倘无斤斧残,会拂千丈黛。空余霄汉志,不逐霜雪改。委弃老空山,浩荡付元宰。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独立群木外”不仅指翠柏外在的形象,也指它内在的禀赋和气质。B.“倘无”二句表现出对翠柏能成材的确信,更表达了对人才的爱惜。C.本诗以议论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借翠柏抒发了内心的深沉慨叹。D.诗人将翠柏“老空山”说成是因为天道的“浩荡”,流露出无奈之情。16.诗歌塑造了翠柏怎样的形象?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凌寒不凋,卓越超群:岁寒时节,它仍然青翠,卓然独立于群木。②高雅脱俗,不同凡响:风吹来,它发出萧瑟的清响,霜雪落下,它也不改变自身。③志向高远,怀才不遇:它有霄汉之志,却被舍弃,老于空山。〖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D.“将翠柏‘老空山’说成是因为天道的‘浩荡’”错,“委弃”二句说的是翠柏在被舍弃后只能将自己的命运无奈地交给“浩荡”的天道,而不是说“浩荡”的天道是翠柏“老空山”的原因。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意象的能力。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人才得不到重用的惋惜之情。一、二句,意为:正是岁寒时节,翠柏高出群树,卓然独立。前两句描写翠柏岁寒不凋、卓然独立,表达了对翠柏的赞扬。三、四句,意为:它不被大家知道,其中的道理实在令人难以理解。为翠柏鸣不平,它岁寒不凋、卓然独立,却不被众人知晓,实在令人难以理解,寄托了诗人对众多怀才不遇人士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判。五、六句,意为:风吹动它盘曲的树枝,发出萧瑟的清响。诗人为翠柏惋惜,它因“结根浅”,发展受到限制,没有变得“极高大”。七、八句,意为:可惜由于扎根不深,它没能长成参天大树。描写风吹翠柏的声响,风吹动它盘曲的树枝,发出萧瑟的清响,点明了它高雅脱俗,不同凡响。九、十句,意为:如果不被斧子砍伐,它会长成高耸入云的大树挥动青黑色的枝条。想象如果没有斧头的砍伐,它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爱惜与呵护。最后四句,意为:如今它空怀霄汉之志,却也不随霜雪而改变自己。在被舍弃后老于这空山之中,把自己交付给这无常不定的天道。诗人为翠柏鸣不平,说它有霄汉之志,并且不随霜雪改志,却被舍弃,在这空山之中听天由命地老去。点明了它志向高远,怀才不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2)普通人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给出建议“________,_________”,告诫人们,要不忘初心,不改始终,不到最后的胜利,绝不松懈。(3)《春江花月夜》中的“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3)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焦虑泛指一种模糊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具有忧虑、惧怕、紧张、苦恼和不安等特点。A,如面对危机时,适度的焦虑反应可以提高大脑和肢体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激发潜能,有助于应对挑战。①焦虑就像一棵大树,导致它成长的是多条根。②根据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焦虑不像恐惧、愤怒、悲伤等,③不是一种单一的情绪状态,④而且是综合性的情绪,⑤与性格、环境、家庭等因素密切相关,⑥甚至受饮食、营养等因素的间接触动,⑦还可能与脑生理机能的改变有关。⑧只有了解焦虑形成的原因,⑨才能帮助我们改变焦虑的态度,⑩不再预支痛苦。当我们发现自身焦虑到产生手脚冰凉、心跳加快等各种身体不适时,B。其方法是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的感觉,然后让肌肉彻底放松,再次体会放松时肌肉的感觉。每部分肌肉做两遍一张一弛训练,然后依照上述方法,对那些感觉未彻底放松的肌肉再次进行训练即可。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但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B可以尝试一下肌肉放松训练19.(1)语句②修改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2)语句④修改为:而是综合性的情绪(3)语句⑨修改为:才能帮助我们改变对待焦虑的态度或才能帮助我们改变焦虑的情绪。〖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后文“适度的焦虑反应可以提高大脑和肢体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激发潜能,有助于应对挑战”,可看出是说适度焦虑的好处;所以可填“但适度的焦虑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二空,根据后文“其方法是先使肌肉紧张,保持5-7秒,注意肌肉紧张时的感觉,然后让肌肉彻底放松,再次体会放松时肌肉的感觉”可知是说如何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可见这是缓解焦虑的方法,所以可填“可以尝试一下肌肉放松训练”。【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1)语句②中“根据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属于句式杂糅,可修改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2)语句④“而且”与上一句“不是”是并列关系,而此处两句应是递进关系,可修改为:而是综合性的情绪。(3)语句⑨“改变焦虑的态度”成分残缺或搭配不当,可修改为:“改变对待焦虑的态度”或“改变焦虑的情绪”。(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人勤地不懒,出一分劳力就一定能有一分收成。验证不远,不出十天八天,你留心那平整湿润的菜畦吧,就会从那里生长出又绿又嫩又茁壮的瓜菜的新芽哩。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了无限生机。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①暮春,中午,踩着畦垅间苗或者锄草中耕,煦暖的阳光照得人浑身舒畅。新鲜的泥土气息,素淡的蔬菜清春,一阵阵沁人心脾。一会儿站起来,伸伸腰,用手背擦擦额头的汗,看看苗间得稀稠,中耕得深浅,草锄得是不是干净,那时候人是会感到劳动的愉快的。②夏天,晚上,菜地浇完工,三五个同志趁着皎洁的月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