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堂同步试题及答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步试题

一、填空

1.23与2的和是(),差是()。

__+26\一色

237-=2—►(z----------►()上吼》()

3.计算70—45+25时,应先算()法,再算()

法,结果得()。

4.按规律填一填。

(1)28,32,36,(),(),48,()

(2)65,56,47,(),(),20,()

5.把24、25、26、27这4个数填入下面括号中。

()—()+()=

)

考查目的: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灵活应用的能

力。

答案:1.25212.

639403.减加504.(1)404452(2)

3829115.27—26+24=2525—24+26=27(答案不唯

一)

解析:第1题是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算起。

第2题是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注意相加时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相减时个位不

够向十位借一,并且高位相减得0时,0不写。第3题要求明确加减混合运算的

顺序,没有括号时,从左往右计算。第4题通过计算找到规律:第(1)题相邻

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数多4;第(2)题相邻两数中,后面的数都比前

面的数少9。而后利用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依次找到答案。第5题为开放题,突

破的难点在于学生要知道哪两个数相加的和等于另外两个数相加的和,也可从加

减混合运算的角度尝试练习。

一一、项正拜我

1.下列竖式计算正确的是()。

463564

—36+2817

16357

AB

C

2.下面算式中,得数比30小的是()O

A24+6B9+22

C37—8

3.要使口+18>32,□最小填(

)O

A13B14

C15

4.比32个•少8个・,是(

)个。

A24B34

C40

5.表中的故事书有多少本?

漫画书科技书故事书总计

(100

31本9本

)本本

A69B40

C60

考查目的: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算理的理解、算法的运用以及混合运算

的计算能力。

答案:1.B2.C3.C4.A5.C

解析:第1题在理解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算理基础上进行选择。第2题在学

生掌握了加、减法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比较。第3题可以直接将选项代入式子中

比较,也可以通过计算32减18等于14,再用14加上1求得结果。第4题可以

通过画图进一步理解“比多比少”的知识,从而正确解决。第5题做题前应看懂

统计表,然后搞清解题思路。本题有两种解决方法,既可以用连减又可以用加减

混合,即用总本数减去漫画书本数,再减去科技书本数,或者先算出漫画书和科

技书的本数和,再用总本数去减。

三、解决问题

1.

12元38元69元25元

(1)买一条围巾和一顶帽子,一共要用多少钱?

(2)买一条裤子比一双手套多花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考查目的:运用两位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应用价

值。

答案:(1)38+25=63(元)答:一共要用63元。(2)69—12=57(元)答:

买一条裤子比一双手套多花57元。(3)例如:买一双手套和一顶帽子共多少元?

解析:第(1)题和第(2)题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运用加、减法一步计算解

决问题;第(3)题是个开放题,可以培养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刚买一根长40米的铁丝,用了一些后还剩26米。他用了多少米铁丝?

考查目的:检测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能力,以及对退位减法算法的掌

握情况。

答案:40-26=14(米)

试题解析:让学生根据题中已有的条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来分析,再根据数

量关系来列式计算。

3.一本《安徒生童话》优惠7元后售价是18元,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对实际生活中“优惠”这个词数学含义的理解,培养思

维的逻辑性。

答案:7+18=25(元)

解析:讲解时注意给学生分析,原价减少7元后是18元,即现价增加7元

才能得到原价,所以用加法计算。

4.停车场有35辆客车,货车比客车少6辆,小汽车比货车多7辆。

(1)货车有多少辆?

(2)小汽车有多少辆?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合理选择信息,灵活准确解决问题

的能力。

答案:(1)35-6=29(辆)(2)29+7=36(辆)

解析:注意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选择需要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避免无关信息的干扰。尤其第(2)题注意的是“小汽车比货车多”,而不是“比

客车多”。

5.

个松果.

比你多采9个,我(

:们一共采了多少个松

考查目的:学生能正确解答有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答案:26+9+26=61(个)

解析:解决连续两问的题目,关键要找到中间量,本题的中间量就是先求大

松鼠采了多少个,然后与小松鼠个数相加即可。

单元测试中心

一.串糖葫芦。(直接写出得数)

I

C36+12='^><22+35+29^><^+35-34^>

C^30-3=^>(^57^-38+15^)72-35+26=

<80^12-14^>86-37+20=

(^-18=2^><36-38=^2^54-13+37=

(^35+29/^>(^TO-35=^2><39^20+77^)

答案:3027371964,5212804235,8634549115,66

63697896

二.先估算,再连线。

|20+70|188-56-10||81-39||30+19||60+48+32|

|大于50|

三.猜猜我是谁?

我比46少7。我比38多2o73比我多3032比我

少18o

我是(39)我是()我是()我是)

答案:407050

四.你来做个插花小能手吧!

答案:9045后面两个答案不唯一

五.猜猜小脚印下的数是几?

二年级兴趣小组人数

航模组合唱组美术组书法组

二(1)18人414人17人

二(2)15人16人•34

二(3)12人14人11人12人

合计•343人44人39人

答案:航模组:45合唱组:13美术组:19书法组:10

六.看图列式。

1.

一箱37元一箱59元

?元

口。口=口(元)

2.

口。口=口(元)

答案:1.37+59=96(元)2.75-56=19(元)

七.解决实际问题。

1.姐姐写了36个生字,弟弟写了28个生字,弟弟再写多少个生字就和姐姐一样

多了?

2.合家欢。

(1)爸爸和妈妈一共多少岁?

(2)小朋友出生时,爸爸多少岁?

(3)奶奶比爷爷小多少岁?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答案:1.36-28=8(个)2.(1)38+43=81(岁)(2)43-16=27(岁)(3)

75-69=6(岁)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同步练习

1.

这个图1边形。

2.画一个四边形和五边形。

3.摆一个三角形最少要()根同样长的小棒。摆两个连在一起的三角形要

()根同样长的小棒。

答案:

1.9

2.略

3.3、5

4.略

5.略

认识平行四边形同步练习

1.长方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条边,()个角,它们都是特

殊的()

2.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不同的平行四

边形。

3.在每个平行四边形里画一条线,按要求分一分

UU

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UU.

分成一个二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一个二角形和一个五边

答案:

1.4、4、四边形

2.略

3.

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五边

2、3、4的乘法口诀

1.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静静静

)乘法算式)乘法算式

()

口诀()口诀()口诀()口诀

)

2.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四得八一二得二二三得六

3.连一连。

4.我会算。

(1)(2)

每头大象运走2根木头.

外外好好

一蜡多外檄

(3)

2本多>俄?

5个多夕•优?

答案:

1.2X3=6二三得六3X3=9三三得九2X2=4二二得四

3X5=15三五十五

2.2X4=84X2=81X2=22X1=22X3=63X2=6

3.

4.(1)3X4=12(个)(2)2X3=6(根)

(3)2X3=6(元)5X5=25(元)

25的乘法口诀

1.对号入座。

(1)5X3表示()o

A、5和3相加B、3和5相加C、3个5相加

(2)5X()=25

A、10B、5C、2

(3)5+5()5*5。

A、大于B、小于C、等于

(4)根据口诀五五二十五,可以写成算式()o

A、5+5=10B、5—5=0C、5X5=25

2.看图列式计算,并写出所用的口诀。

(1)

・••••••・・•

算式:口诀

算式:口诀

3.算一算:

5X2=4X5=3X5=3X3=

5X1=5X3=5X5=4X3=

1X52X5=5X4=2X2=

4.把口诀填完整:

()十五()得五二五()

四五()五五()

5.连一连;

2X51+1+1+1+1一五得五

5X45+5四五二十

1X54+4+4+4+4二五—b

答案:

1.(1)C(2)B(3)B(4)C

2.(1)2X5=10二五一-b(2)1X5=5一五得五

3.10201595152512510204

4.三五一五一十二十二十五

5.

56的乘法口诀

1.算一算。

3X6=6X1=6X6=4X6=2X6=5X6=

3X2=4X2=5X4=6X3=5X2=4X4=

2.在。中填入或“=”。

6X30156X406+44X605X5

6X306+34X505X46-106X1

3.连一连。

6X51+1+1+1+1+1

4X65+5+5+5+5+5

1X66+6+6+6

3X63+3+3+3+3+3

4.看图列式计算。

^^.一

所所所所所所

舁K________________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_______口诀: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活中的数学。

(1)一间屋里有6只小狗6间(2)教室里有4行双人课桌,每行

屋里一共有多少只小狗?6张,一共有多少张课桌?

答案:

1.186362412306820181016

2.>><>=<

3.

4.2X6=12二六十二3X6=18三六十八

5.(1)6X6=36(只)(2)4X6=24(张)

补充习题1

表内除法(一)一一平均分

把16个贴在4条线上,如图:

•••

/力

这种贴法是平均分吗?请在正确答案的括号内画“

是()不是()

如果不是平均分,请圈一圈、画一画,使它成为平均分。

答案提示:

不是(J)

解题思路:

多的移到少的线上,使每条线上的个数同样多。

补充习题2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平均分

16名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

可能多少人一组?在正确答案的括号里画“

2人()3人()

4人()5人()

6人()8人()

答案提示:

2人(J)3人()

4人(J)5人()

6人()8人(J)

解题思路:

只有当2人、4人或8人一组时,可以平均分16名学生。

当3人、5人或6人一组时,16名学生不能平均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看口诀写出除法算式。

二五一-h

()4-()=()

()-?()=()

二四得八

()?()=()

()?()=()

三四十二

()4-()=()

()4-()=()

答案提示:

二五一十

(10)4-(2)=(5)

(10)4-(5)=(2)

二四得八

(8)4-(2)=(4)

(8)4-(4)=(2)

三四十二

(12)-(3)=(4)

(12)4-(4)=(3)

补充习题2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一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根据算式在图中画“O”。

124-3=4124-4=3

答案提示:

OO

OO

OO

OO

3X4=12

124-3=4124-4=3

o

3X4=12

124-3=4124-4=3

解题思路:

124-3=4124-4=3

即可表示把12个O平均分成3份,每份4个O,也可表示把12个。平均

分成4份,每份3个O。

厘米和米同步试题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1米=()

厘米。

考查目的: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

系。

答案:米厘米100

解析:通过观察米尺,让学生明确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化抽象为具体,便

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2.

铅笔长()厘

米图钉长

()厘米

考查目的:掌握用尺子正确的测量物体。

答案:42

解析:图1是基础题,左端对准0刻度,只要看右端对准数字几就是几厘米;

图2是左端不是对准0刻度的情形,此时物体长度计算方法是用右端对准的数字

减左端对准的数字。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5()长颈鹿高4()小

华身高120()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长度单位正确使用的情况。

答案:厘米米厘米

解析:学生综合运用实际经验、估测方法、长度表象加以判断。钢笔是较短

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长颈鹿比较高大,应用米作单位,身高1米多,应是

120厘米。

4.在O里填上“>”“<”或"=”。

5mCDscm99厘米CD1米2

米O200厘米

42cmCZ)24cm70厘米O7米1米

30厘米0135厘米

考查目的:运用米和厘米的关系,比较两个长度的大小。

答案:><=><<

解析:比较大小分两种情况:第二横排第一题是单位相同的两个量,直接根

据数据的大小进行比较;其余五题长度单位不统一,比较时要先统一长度单位,

再比较两个量的大小。

5.估一估,()本数学书的长大约是1米。

考查目的:巩固米和厘米的关系以及1米的长度表象,培养估测意识。

答案:4

解析:此题为综合题,学生解答较难,教师要指导学生先量出数学书的长,

应是26厘米,将其估成25厘米,再进行推算,25+25+25+25=100(厘米),100

厘米二1米。

一》、斑弹。

1.()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A.数学书B.图

钉C.小刀

考查目的:巩固1厘米的长度表象。

答案:B

解析:可以借助实物,通过比画、比较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2.一挂长大约是()。

A.1米B.1厘

米C.12厘米

考查目的:了解一挂的实际长度。

答案:C

解析:学生先要明确“一挂”指什么,再通过测量自己一挂的长,确定正确

答案是12厘米,既巩固测量的方法,又为今后估测提供便捷的标准。

3.下面图中()是线段。

考查目的:认识线段是“直的”这一特点。

答案:A

解析:图A是直的,所以是线段;图B是弯曲的,图C部分是弯曲的,所以

它们都不是线段。通过线段与曲线的对比,帮助学生认识线段是“直的”特点。

4.60厘米+40厘米=(

C.100

考查目的:运用米和厘米的关系,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答案:A

解析:单位相同,可直接相加,注意结果的单位不同,最后要把厘米化成米。

5.如图,

共有()条线段。

A.3B.5

C.6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能否将认识线段这一知识进行拓展,发展学生的思维。

答案:

解析:此题为拓展题,根据线段特点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寻找。

三、解答。

1.量一量。

<)厘米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使用刻度尺测量线段长度的情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

能力。

答案:略

解析:学生要明确四边形有四条边,要量出四条线段的长度。测量时注意尺

子0刻度线要对准线段的左端,尺子要和线段重合。

2.[E0J-[Hlo

(1)画一条比6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

段。

考查目的:考查学生画线段的技能,同时巩固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答案:(1)6+2=8(厘米),画8厘米的线段;(2)6-2=4(厘米),画4

厘米的线段。

解析:学生先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出要画的线段长度。画线段时,先从尺子

的0刻度画起,画到指定的线段长度的刻度为止。

3.小明家、小红家分别住在学校的两侧(如下图),小明家距离学校40米,

小红家距离学校50米。

(1)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少米?

(2)每天上学,谁走的路多,多走多少米?

考查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建立空间观念,同时复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

答案:(1)40+50=90(米)(2)50>40,50-40=10(米),答:小红走

的路多,多10米。

解析:此题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结合图示或先让3个学生进行演示等帮

助学生理解题意,第一问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的和,第二问是求两家与学校距离

的差。

4.妈妈买了1米布,给小兰做裙子用去30厘米,还剩多少厘米布?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答案:1米=100厘米,100-30=70(厘米),答:还剩70厘米。

解析: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看清单位,如单位不统一时,要

先统一单位,再计算。解答思路即用买来的布减去做裙子用去的就等于剩下的布。

5.把两根长都是8厘米的铁条焊接为一根长的铁条,焊接头(如图)是3

厘米,焊接后的铁条长多少厘米?

3cm

考查目的: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方法一:8-3=5(厘米),5+8=13(厘米)。方法二:8+8=16(厘

米),16—3=13(厘米)。答:焊接后的铁条长13厘米。

解析:先让学生借助直观图在讨论中理解题意,然后解答,注意体现解题策

略的多样性。方法一:先求出上面一根去掉焊接部分后的长度,再加上下面一根

铁条的长度,方法二:先求出两根铁条的总长度,再减去焊接部分的长度。

7的乘法口诀

1.把口诀补充完整。

()七二H--五()三十五二七()

()四十九四()二十八()七四十二一()得七

2.口算。

3X7=7X6=2X7=6X6=

5X7=7X4=7X7=4X3=

3.简单推理。

A+A+便oO2+☆+☆=】哙

)=(☆)

4.填空。

3X()=217X()=422X()=14()X6=36

()X7=35()X4=28()X()=49()X()=7

5.请把口诀和算式连起来。

7X7三七二H--7X7

7X5五七三十五7X4

7X3七七四十九3X7

4X7四七二十八5X7

6.

7.7张5元的人民币,一共是多少元?

答案:

1.三七十四七七七六七

2.2142143635284912

3.765

4.7676577717

5.

7X7X7

7X

7X3^、七七四二"X7

4X7一一口七二十八X7

6.6X7=42(根)

7.7X5=35(元)

8的乘法口诀

1.看图写算式。

ooo=O口诀()

oOO=O口诀()

2.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八二十四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七八五十六

3.根据计算结果排排队。

6X57X84X68X67X48X25X8

4.生活数学。

(1)6张这样的桌子可以坐多少人?

(2)每条船上坐8个人,佳佳她们班租了5条船,一共能坐多少人?

(3)一盒彩笔8元钱,7盒彩笔多少钱?

答案:

1.4X8=32四八三十二5X8=40五八四十

2.3X8=248X3=246X8=488X6=48

4X8=328X4=327X8=568X7=56

3.8X24X67X46X55X88X67X8

4.(1)6X8=48(人)(2)5X8=40(人)(3)8X7=56(元)

9的乘法口诀

1.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九()五()四十五()九六十三

九()八十一()九七十二三九)

)九十八六()五十四()九得九

2.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六九五十四四九三十六八九七十二五九四十五

3.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9X9-99X7+99X8-99X4+9

4.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9X7=3X9=5X9=6X9=

7X8=6X8=9X9=7X6=

9X8=9X4=8X4=9X2=

7X5=9X1=9X5=4X9=

5.6串一共有几个西红柿?

答案:

1.三十六九七九八二十七二

2.6X9=549X6=544X9=369X4=36

8X9=729X8=725X9=459X5=45

3.8X98X97X95X9

4.6327455456488142723618

3594536

5.6X9=54(个)

《表内除法二》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o

324-8=54+26=3X7=83-60=

24+37=9X2=61-34=354-7=

6X8=87-63=564-8=75+15=

65-28=214-3=30+48=6X6=

634-9=55+14=5X7=40-23=

二、想一想,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被除数是54,商是6,除数是9,求商列式是()。

(1)544-6(2)544-9(3)6X9

2、求6个7相加是多少,列式是()。

(1)6-7(2)7X6(3)64-6+6+6+6+6+6+6

3、钢笔每支8元,圆珠笔每支2元,钢笔和价钱是圆珠笔价钱的多少倍?

这题是求()。

(1)8和2倍是多少(2)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3)8是2的多少倍

4、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列式是()。

(1)12X4(2)124-4(3)12+4

5、8+8CD8X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