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省赛一等奖_第1页
戊戌变法-省赛一等奖_第2页
戊戌变法-省赛一等奖_第3页
戊戌变法-省赛一等奖_第4页
戊戌变法-省赛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戊戌变法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学习目标1、了解公车上书及影响。2、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和当时有影响力的报刊。3、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失败原因及影响。时间背景经过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变法(内容)。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结果失败(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了京沪)公车上书即举子上书,汉朝时,政府用公车接送应试的举子,后来,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做“公车”。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一、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1858年-1927年)(1873年-1929年)(1865年-1898年)(1854年-1921年)康有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梁启超,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谭嗣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世称“戊戌六君子”之一。严复,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新法家、翻译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严复系统地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言》、《群己权界论》等著作,他的译著在当时影响巨大,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领导人一、公车上书假如你是当时在京参加考试的举人,你会冒着“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在上书上签字吗?公车上书这件事反映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什么样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学会名称地点强学会北京上海强学会上海南学会长沙农学会广州兴儒会瑞安励学斋西安蜀学会成都强学会旧址1895年11月,康有为、梁启超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定期集会演讲。强学会成为清末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入会者众多。强学会的声势,吸引了一部分官僚,他们纷纷表示赞助,想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不久,康有为又组织上海强学会,与北京强学会相呼应。强学会之后,各地也纷纷组织会社。强学会二、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1、组织学会2、创办报刊二、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上海的《时务报》《时务报》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主笔。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69期。“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梁启超《变法通议》天津的《国闻报》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以“通中外之故”“通上下之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地位《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刊登国内各省要闻,同时译载重要政论及名著,如连载严复译的赫胥黎《天演论》等。在维新运动中影响很大,成为维新派的重要宣传工具,与上海《时务报》分掌南北舆论界的领导地位。戊戌变法后遭清政府查办,1898年12月被迫停刊。

刊地点代表人物

思想观点

响《时务报》上海梁启超“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议论新颖,通俗易懂,风靡海内《国闻报》天津严复“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知识归纳《时务报》与《国闻报》

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主要宣传了变法图强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壮大了维新派的影响,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光绪帝,1875年-1908年在位。即位时年仅四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87年亲政,但仍由慈禧太后“训政”。1889年,太后“撤帘归政”。(1871—1908)“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三、百日维新1、背景1898年(戊戌年)6月11日-9月21日,103天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政策。三、百日维新2、时间3、开始标志类别内容影响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有利于提高官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选拔人才和传播先进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三、百日维新4、主要内容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人人都知道应该废八股,提倡实学;但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数百万童生,全国的读书人都觉得前功尽弃。他们费了多少的心血,想从之乎也者里面,升官发财,一旦废八股,他们绝望了,难怪他们要骂带头领导的人是洋奴汉奸。至于被裁的官员,更不要说,无不切齿痛恨。”三、百日维新材料一:戊戌变法持续时间仅103天,共发布280多件新政谕旨,平均一天就是两件多,其中明确指示具体办法,谕令实行的就有175件。材料二:变法之初康有为向光绪帝提出“守旧不可,必当变法;缓变不可,必当速变;小变不可,必当全变”这说明维新派存在什么问题变法的措施给自己树立的对立面太多,且操之过急。变法有利于哪个阶级的利益?得到哪些人的拥护?变法触动哪些人的利益?资产阶级地主阶级顽固派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等变法内容触及守旧势力的封建传统和切身利益,引起顽固派对变法的惊恐和敌视。他们决定发动一场宫廷政变来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人士——九月十三日,光绪帝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维新派想争取列强的支持,但未成功;于是寄希望于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谭嗣同秘访袁世凯1898年9月18日夜谭劝袁说:“1、包围颐和园。2、杀死荣禄,而他自己(谭)负责派刺客去干掉那个”老朽“(慈禧皇太后),袁世凯巧妙回避任何承诺,告诫谭行动不要过于仓促。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于瀛台,逮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除京师大学堂)。戊戌变法前后仅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中南海瀛台6、戊戌政变三、百日维新谭嗣同、刘光弟、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戊戌六君子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临刑前有绝命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我们应该学习谭嗣同的什么精神?为民族大业不惜牺牲生命的爱国主义精神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1、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身上。2、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脱离人民群众,并且改革措施操之过急。3、清朝的大权掌握在顽固派手中,变法触动了地主阶级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抵制和破坏。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换我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戊戌变法突破了洋务运动技术层面上的范畴,开始向制度层面迈进。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又上了一个台阶。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摆脱民族危机,走向富强的机会。但是维新志士们满怀爱国热情,为变法奔走呼号,殚精竭虑,他们的行动符合历史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他们的爱国精神必将激励和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继续奋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势力进行阻挠破坏发生发展高潮结局公车上书揭开序幕创办报刊组织学会百日维新实行变法戊戌政变变法失败本课小结兴起:发展高潮: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领导阶级和派别:领导人:影响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维新变法结果: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本课小结巩固训练1、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①时务报②国闻报③知新报④直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自鸦片战争发来,中国人中间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哪一事件首先实践了“西方的民主制度的梦想”()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AB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C实业救国高潮的出现D“西学”在中国的宣传4、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B5、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6、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袁世凯AC7、习近平在瀛台会见了来京述职的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这里的瀛台是光绪帝在维新变法失败后被困禁的地方。维新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A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变革B是一次由改良派发起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8、戊戌变法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在()A使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B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C进行了政治近代化探索的重要尝试D使变法维新成为中国人追求的共同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