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_第1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_第2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_第3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_第4页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冲刺历史热点复习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对比项时间重要标志领先国家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40年代“珍妮机”英国“蒸汽时代”工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电力广泛使用美国德国“电气时代”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年代末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知识回顾】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概况时空观念1.背景:

材料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例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为技术革命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2: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烧火箭,是用于空袭。——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3:二战后,美苏展开军备竞赛,大力发展科技……美国和西方在电子、新材料及其加工业等方面之所以能够领先于苏联,从一定程度上也是被美苏军备竞赛给逼出来的。

——时殷弘《美苏冷战史:机理、特征和意义》材料4: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济实力空前增强,它的黄金储备占到资本主义世界储备的74.5%(1948年),出口贸易占32.4%(1947年),它还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1)理论基础: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量子理论)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国际形势:战争及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刺激(3)物质基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科技彰显智慧——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凡是私人垄断资本不愿投资、也无力投资的项目和产业,国家通过巨额财政拨款来完成。那些高风险、高投资的高新技术产业几乎都是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来兴建的。这种做法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占有之间的矛盾,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贵玉君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46年日本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5)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6)个人努力: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付出。(4)政府支持:各国政府对高科技的大力支持;主要领域:材料:材料:人类已经经历两次巨大变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历时数千年的农业革命……第二次浪潮是工业文明的兴起……现在人类正面临第三次浪潮的冲击,这是人类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电子学、生物学、空间科学、海洋学、信息论、控制论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工业群——信息电子工业、生物技术工业、宇航工业、海洋工业,将取代传统的工业……将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类生活方式等发生巨大变化。——1980年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阿尔文·托夫勒人工智能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原子能技术领域成就计算机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互联网1969年,美国建立起军用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商业化。人工智能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机器人等自动化装置大量应用;出现“无人仓库”“无人码头”“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21世纪,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海洋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1997年,中国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原子能二战期间,美国发明第一颗原子弹;21世纪,应用于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生物技术20世纪初,初步掌握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二战后,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突飞猛进。新材料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广泛运用。【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归纳计算机发展体现出哪些趋势?7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材料:计算机的发明源于1946年美国军方计算弹道的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门复杂的工程技术学科,它的应用从国防、科学计算到家庭办公、教育娱乐,无所不在。主要成就电子计算机①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②出现: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③影响: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趋势: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③应用领域从军事向民用拓展【思考】根据以下材料,归纳计算机发展体现出哪些趋势?拓展:中国计算机的研发历程朱传榘(1919—2011)1983年:银河-Ι号1亿次/秒1992年:银河-Ⅱ号10亿次/秒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12.54京次/秒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次日安全返回地面,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19年,月球车“玉兔二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标志着中国进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正式开通拓展: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空航天技术发展方向:太空旅游,国际空间站,天基航天,月球基地,载人火星登陆1945年7月美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并用于二战,1951年开始试验原子能发电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开始了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拓展:原子能技术

割除癌性肿瘤后,外科医生用具有放射性的钴丝缝合创口,不仅可以起到一般缝合的作用,而且还有放疗杀癌细胞的功能。【学思之窗】p3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新墨西哥沙漠地带的一声爆炸标志了人类对原子动力的利用。将原子弹投在广岛和长崎是这一动力首次用于军事目的。今天,原子动力已用于其他许多目的,如核动力船、生物医学研究、医学诊断和治疗以及核动力厂。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结合材料,思考原子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1)原子能可以服务于人类的和平事业,应用于生产生活。(2)原子能的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甚至灾难。核武器扩散、核泄漏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俄罗斯“五十年胜利“号核动力破冰船,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

【历史纵横】p32

20世纪初,人们已经初步掌握多种为医疗服务的生物技术,包括某些疫苗和血清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科学家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揭示了遗传信息的构成和传递的途径。

二战后,微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等生物学的分支突飞猛进。

如今,前沿生物技术领域频现重大突破。如基因编辑领域、合成生物学领域、脑科学领域、干细胞领域、AI+生物领域等。拓展:生物技术DNA结构微生物学新冠疫苗中国近年科技成就中国天眼:目前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每年可以发现200颗以上的脉冲星,全世界只有FAST有这样的能力。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量子通信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面建成后意味着我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军事和民用卫星基础设施,不会再受制于美国GPS系统的干扰。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以每秒12.5亿次的峰值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是美国最好的超算泰坦的五倍。奋斗者号: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突破1万米达到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我国万米深潜作业次数和下潜人数居世界首位。(二)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社会生产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现利润增长。企业管理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文化生活方便沟通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丰富生活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认识世界全媒体不断发展,能够最大程度汇集各种渠道的信息,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人类视野积极使地球成为“地球村”;促进了信息的交流;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消极现代科技应用不当,也会带来负面影响。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进步离不开科技发展;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在发展科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与资源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引领世界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原因概况成就改变世界

现代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生产文化生活消极影响启示特点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航天技术海洋技术;原子能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③科技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生产力;劳作方式;管理方式;产业结构沟通便利;物质文化生活丰富;阶级结构变化;人类视野开阔网络方面;航天方面生物工程方面;生态方面等本课小结(2023·湖南·高考真题)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