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离别的礼物课件38_第1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离别的礼物课件38_第2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离别的礼物课件38_第3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离别的礼物课件38_第4页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离别的礼物课件3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8课离别的礼物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在爷爷奶奶慈爱的目光中长大成人,你有没有送过他们什么礼物呢?在瑟瑟寒风中,一个凄苦的老人,手捧着一床毛毯,蜷缩在街角。那个他曾经为之含辛茹苦、一点儿一点儿建成的家,又在哪里呢?感悟作者简介弗•达尔(1921—1999),美国当代才气横溢的多产作家。他发表的系列小说达300多部,创下总销售册数超过2亿册的纪录,其中许多小说被搬上银幕。他的著作已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他的小说以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节感人、语言流畅著称,深受美国和世界读者的喜爱。他是公认的战后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感悟喋喋(dié)不休尴(gān)尬(gà)戛(jiá)然而止抚摩(mó)听范读,正字音感悟整体感知问题1:题目中“离别的礼物”指的是什么礼物?这是谁送给谁的礼物?为什么要送这件礼物呢?问题2:这篇小说是怎样围绕“离别的礼物”展开的?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答案感悟整体感知离别的礼物是一条毛毯,它既是送给爷爷的礼物,也是爷爷要离别的象征。毛毯是这篇小说的线索,也是矛盾冲突的焦点。①彼得关心毛毯,爷爷拿出毛毯,抚摩毛毯,赞扬彼得爸爸是个好人;②爷爷向女人夸赞毛毯,女人抱怨毛毯是双层的,太贵;③彼得主张剪开毛毯,彼得、爷爷、爸爸哭成一团。“离别的礼物”指的是一床双层大毛毯;是爸爸送给爷爷的;爸爸为了组建新的家庭,要将老人送进养老院,所以送了这件礼物。问题101问题202答案毛毯爸爸爷爷彼得女人想给爸爸买床最好的这毯子真好啊!难过得真想哭、把毛毯剪成两半他无需一床双层毛毯感悟整体感知回顾思考,文中人物对毛毯的态度有什么不同?02030401第3自然段,“然而,爷爷从屋里拿出来的不是口琴,而是毛毯”,为什么?第10自然段,把“娇声娇气”换成“冷冰冰”,不是更符合女人的性格吗?倒数第4自然段,“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儿,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为什么不称“爷爷”而称“一个老头儿”?“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什么?品读抓住细节,透视本质答案:爷爷看出彼得的心思,本想拿出口琴吹支曲子,转移一下彼得的情绪。但进屋后看到毛毯,抑制不住离家的哀痛,于是拿出毛毯来故意夸赞一番,既是安慰孙子,又是掩饰自己的痛苦。答案:“娇声娇气”显出女人的虚情假意,而“冷冰冰”过于直露。答案:不好。“尴尬”,准确地表现出了爸爸进退两难的窘迫心态,和极不自然的表情。但在儿子面前,不能表现出“可怜”的样子。答案:称“一个老头儿”是气愤的话,彼得认为爷爷在继母和爸爸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老头儿。“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暗示等你们老了,我也会用半床毛毯打发你们的。第14自然段,“爸爸看着彼得,眼里露出尴尬的神情”——把“尴尬”换成“可怜”,好吗?品读分析人物,领会思想小说篇幅不长,但几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鲜明。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人物的性格和心情,品析、体会文中人物迥然不同的思想个性。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找出你印象最深刻(喜欢、憎恨、同情)的人物,说一说印象深刻在哪些地方。2.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将文中的语句找出来。3.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我去把口琴拿来,吹一曲古老的曲子给你听听。”“爷爷总是把事情说得那么轻松。每当彼得提到离别,爷爷就说是他自己的主意。”“你爸爸要娶的是一位好姑娘。”“您的心地太好啦!”“这个主意不坏,”爷爷温和地说,“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反映性格的语句爷爷:善良、宽厚、慈爱彼得:敬老、懂事、聪明女人:虚伪、自私、吝啬爸爸:孝顺、懦弱品读分析人物,领会思想“彼得难过得真想哭,但他忍住了。”“彼得忍不住了,对爸爸说——”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爸爸清了清喉咙,吞吞吐吐地说”“爸爸像往常一样,逼得没法,只好发火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脸蛋光得有点刺眼,活像个洋娃娃。”“娇声娇气”“忽然转身向着爸爸,冷冷地说”“喋喋不休”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形态描写探究设置情景,突破理解

继母要赶走爷爷,并对爷爷极其刻薄,彼得非常气愤,但他知道,如果爷爷不走,爸爸就结不了婚,既怕爷爷孤独,又怕爸爸孤独,心情是矛盾而痛苦的。爷爷不愿离开家人去过孤寂的生活,他为了儿子能结婚又不得不走,心情也是矛盾而痛苦的。爸爸既对那女人的行为不满,又不得不迁就她,内心也是矛盾而痛苦的。小说最后写到彼得、爷爷、爸爸都哭了,哭成了一团。你能说出他们此时各自的心情吗?探究设置情景,突破理解这篇小说没有写出故事的结局,你能为它设计一个合理的结局吗?假设,“抱头痛哭”之后,如果你是四人中的一员,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我是彼得,我会……如果我是爷爷,我会……如果我是爸爸,我会……如果我是女人,我会……探究全文小结,归纳主题这个故事发生在国外,那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这样的人呢?你认为这个故事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本文围绕彼得为什么要送走爷爷的问题,通过不同人物对一条毛毯的态

度,展开了善良与邪恶的冲突,提出了一个“敬老养老”的社会问题,对不敬老人的行为进行了谴责。由一个小故事来反映一个大的社会问题,这是一种什么写法?回顾以往所学,有没有哪些课文运用了类似的写法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