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说明A.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B.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C.“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 D.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2.下列选项中,完整准确的体现了二战后初期西欧经济发展主题的是①恢复②改革③秩序④繁荣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儒生最初只是传承礼乐诗书的民间学者,不少人入仕居官后,面对兵刑钱谷的日常政务,开始努力学习律令;同时,精通法律的文吏为求仕途发展而转习儒学的情况也与日俱增。一种以学者兼官僚为主体的“士大夫政治”由此奠基。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A.战国 B.汉代 C.隋唐 D.宋明4.“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段话①全面肯定秦朝的专制统治②认为秦朝实行专制统治是时势所需③肯定了秦统一全国的功绩④认为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5.下表是根据《中国货币史》整理的晚明赋役折银及影响进程表,这些进程有助于进程一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从身份到契约—与土地分离、雇工和商帮群体形成—市场化进程进程二农业从单一到多元—经管权与所有权分离—农业商品化—商业化进程进程三农村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市镇兴起—城市化进程A.中国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 B.中国白银的储备剧增C.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6.明初,翰林学士作为朱元璋身边的秘书,“恒侍左右,备顾间”。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于是仿末制设殿阁大学士,选取优秀的翰林官入阁。据《明史讲义》记载:“当是时以翰林、春坊详看诸司奏启,兼司平驳。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明代翰林官的发展A.反衬了殿阁大学士权力消长 B.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C.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矛盾尖锐 D.有利于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7.“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的现象,最早应该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8.经济学家李斯特曾说:“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亚当·斯密学说的秘密,英国执政者世界分工论的秘密,也就在这里。”这主要说明李斯特A.旨在批判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主张自由贸易推动经济发展C.否定自由主义存在的合理性D.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9.如图为1919年日本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其中甲地区对应的是A.华中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南地区 D.东北地区10.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A.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了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B.不满美国、苏联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11.据统计,1972—1995年世界生产增长了7倍,而同期国际金融市场膨胀了43倍。1998年全球外汇市场日成交量达到1.5万亿美元,年成交量达400万一500万亿美元。股票市场更是一路飙升,仅在1998年下半年就上涨了近7万亿美元,超过同期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5万亿美元)。这体现出A.全球经济结构发展的不平衡性 B.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逐渐建立C.各国调整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D.世界经济的风险性增加12.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唐初三省长官集体议政于政事堂,三省首长制成熟;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但从唐睿宗起,三省长官相权旁落,表现为低级官员入相,难以驾驭朝政,三省长官不专机务,动摇了三省机构的互相制约关系;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节度使出将入相打破了三省分权的政治平衡;专使的设置削弱了六部的行政职能;翰林学士草拟诏敕代行了中书省部分决策权;宦官专权瓦解了三省制的组织原则。——摘编白王素《三省制略论》材料二杰斐逊是美国民主政体的创立者,他认为,政府应该是民主的政府,政府应尽量减少对社会生活的干预。当一个市民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民主传统;当市民社会巩固时,民主传统也得到加强;市民社会占有支配地位,因此美国宪政避免了激进革命。从殖民地、邦联到联邦制,美国是先有社会后有政治国家,这不同于其他国家宪政之路,美国是从限制国家权力开始进行的。从邦联到联邦制,加强了中央的权利,这也是现实需要。因为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但是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摘编自信力建《美国宪政精神的源头是什么》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三权分立制相较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14.(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鸿章1876年某一奏折写道:“窃谓西洋制造之精,实源本于测算格致之学,奇才迭出,月异日新,即如造船一事,近时轮机铁胁,一变前模,船身愈坚,用煤愈省,而行驶愈速。中国仿照皆其初时旧式,良由师资不广,见闻不多……止能循规蹈矩,不能继长增高。即使访询新式,孜孜效法,数年而后,西人别出新奇,中国又成故步,所谓随人作计终后人也。”请问:(1)李鸿章这番议论与他怎样的经历有关?(2)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在“制造”方面有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基本条件有哪些?(3)你如何看待上述李鸿章的观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材料信息“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体现出近代卫生观念和救亡图存的结合,因此这种现象说明“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是否是清政府的行为,故A错误;材料未强调卫生观念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故B错误;强调卫生不能说生活习俗日益西方化,故D错误。2、C【解析】

二战后的欧洲由于受到战火的破坏,因此当时欧洲面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改革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秩序,①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AB排除;二战后初期的欧洲经济凋敝,④错误,D排除。故选C。3、B【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儒学成为正统,儒生进入仕途,以学者兼官僚为主的“士大夫政治”开始奠基于西汉时期,B选项正确;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统治者重视,不是进入仕途的重要依据,A选项错误;隋唐和宋明时期,士大夫政治在科举制推动下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始奠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D两项错误。4、B【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可知材料整体上肯定了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策措施,但并没有全面肯定其专制主义统治,作者主要是从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秦始皇的措施。故②③④正确,选B项。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5、A【解析】

晚明赋役折银对农民、对农业、对农村的影响巨大,为古代经济带来新的影响,进而推动古代社会逐渐向近代社会转型。故答案为A。表格内容不能体现当时白银的储备情况,排除B项;表格内容没有反映雇佣关系,无法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排除C项;表格内容看不出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6、B【解析】

明代翰林官的发展,实际上是朱元璋为求得中央权力机构之间的平衡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节制翰林官与殿阁大学士的权力,使其相互牵制,从而避免权力集中,最终达到加强君主专制的目的。B项正确;殿阁大学士是由于“丞相被废除后,朱元璋不堪重负”而设置,未涉及其权力消长,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翰林与大学士的职责,未涉及他们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中央集权是集地方的权,材料属于中央设置的新机构,没有涉及地方,排除D项;故选B。7、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指的是戊戌变法时期人人都可以向朝廷上书言事,故B正确;洋务运动时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错误;辛亥革命时期、新文化运动时期已经没有皇帝了,故CD错误。8、A【解析】

材料“一个人当他已经攀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逐步登高时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随上来”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的放任不管不利于社会发展,说明李斯特对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持批判态度,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选项排除。材料并未完全否定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材料认为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C选项排除。认为工业革命深化世界分工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9、D【解析】

依据图示可知,甲地区日本进口贸易最高,出口贸易比例也高于丙和丁地区。依据材料时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一战后,一战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是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地区,排除。10、C【解析】材料中的“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说明此时是强调反对霸权主义,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BD项。点睛:不结盟运动最初成立时,决心共同努力,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一切形式和表现;20世纪70年代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不结盟运动斗争内容的转变,也是当时国际社会主要矛盾的反映。11、D【解析】

金融市场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世界的生产增长,过度膨胀的金融市场加大了世界经济的风险性,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风险性的增加,没有体现全球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性,排除A;BC与题意主旨无关,无法体现,排除。故选D。12、D【解析】

“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特点: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内涵丰富;三省六部之间分上明确;三省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但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相结合,以防止独裁;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原因:美国深厚的民主政治传统;启蒙思想的践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87年宪法的保障。【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是其酝酿时期,中经隋代,至唐正式建立”可知,经历了较长时间酝酿;根据材料“三省借设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平衡地位,内轻外重各有优势,三省并重制成熟”可知,该制度内涵丰富;根据材料“三省分掌出令、封驳、执行之职,三省分权制成熟”可知,三省六部之间分权明确,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牵制;根据材料“三省六部职能废弛,各种使职大量产生,干扰和削弱了尚书六部的行政权”可知,三省六部制易受皇帝设置的其它部门制约。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突出了皇权;根据三省六部职能可知,该制度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根据三省六部制的效能来看,君主专制体制下,该制度发挥分权的效能比较有限。(2)不同:根据材料“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要防止英王式的新暴君,防止专制集权,所以采用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可知,美国三权分立制维护的是民主共和制;根据材料“分权制不仅是横向的,杰斐逊又提出纵向分权,从而既保持了中央的权威,也使地方具有更大的自治性”可知,美国的分权是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相结合,以防止独裁;根据材料“松散的邦联体制和中产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政府,既保障安全又能保障对外贸易的进行,还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可知,美国的分权建立在联邦制的基础之上。主要原因:根据材料“当一个市民社会刚出现的时候,它便形成了民主传统;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