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赤壁赋》课件4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3C/wKhkGWXAfn2AEuocAAKAvXR_lM0012.jpg)
![16.1《赤壁赋》课件4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3C/wKhkGWXAfn2AEuocAAKAvXR_lM00122.jpg)
![16.1《赤壁赋》课件4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3C/wKhkGWXAfn2AEuocAAKAvXR_lM00123.jpg)
![16.1《赤壁赋》课件4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3C/wKhkGWXAfn2AEuocAAKAvXR_lM00124.jpg)
![16.1《赤壁赋》课件46张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3/3C/wKhkGWXAfn2AEuocAAKAvXR_lM001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临江仙》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赤壁赋》苏轼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但是他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板块一、解题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团练副使。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宋神宗在熙宁年间(1068—1077)重用王安石变法,变法失利后,又在元丰年间(1078——1085)从事改制。就在变法到改制的转折关头,发生了苏轼乌台诗案。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链接:“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苏轼的诗歌确实有些讥刺时政,包括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②赋,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
有辞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形式特点: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
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内容上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赤壁赋①赤壁:地名,位于黄州附近,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汉市的赤矶山。“短赋”——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的;“骚赋”——
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汉赋”——汉代正式确立赋的体例;“骈赋”——
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律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文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
赋赋的发展脉络板块二、初读,整体感知听读范读,读准、读流利。即时检查壬戌(
)属客(
)冯虚(
)和之(
)
嫠妇(
)愀然(
)舳舻(
)酾酒(
)横槊(
)匏樽(
)扁舟(
)蜉蝣(
)
须臾(
)即时检查壬戌(rénxū)属客(zhǔ)冯虚(píng)和之(hè)
嫠妇(lí)愀然(qiǎo)舳舻(zhúlú)酾酒(shī)横槊(shuò)匏樽(páo)扁舟(piān)蜉蝣(fú)
须臾(yú)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清风缓缓吹来,水面上不起波澜。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不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农历每月十六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干支纪年法不一会儿通“嘱”,劝人饮酒已经,过了起,掀起农历每月十五在朗颂吟唱《月出》诗中的“窈窕”这一章。漂浮慢慢地朗诵互文从在朗诵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第一段[微积累]1.干支纪年法干支=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春节换年。中国古代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2.月相记日:朔:农历每月初一。朏:农历每月初三。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弦:月中分弦谓之弦(见一半月亮)上弦(初七、初八)下弦(廿二、廿三)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任凭小船儿自由漂流,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江面浩浩荡荡,小船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它所要停止的地方;通“凭”,乘所到(往)的地方听任,任凭越过无边无际,旷远的样子……的样子飘飘然,像脱离尘世,超然独立,像长出翅膀一样,飞升仙境。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
登仙。离开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白茫茫的水汽定语后置驾所停止的地方飞升笼罩连词,表承接第一段所+动词:……的地方(或东西)·研读第一段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用原文回答。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课文研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景色特点:空明澄澈意境:安谧、宁静、朦胧、空阔·研读第一段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课文研读“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飘飘欲仙,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之中。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在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敲着船舷打着节拍,唱起歌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江面浮动的月光在这个时候很快乐省略介词的介词结构后置拍打,划破渺渺兮予
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我的情怀啊悠远茫茫,遥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悠远的样子心怀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作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我谓语前置(主谓倒装)连词,表修饰省略主语(桨、船)第二段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之。
有个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歌声而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箫声呜咽,像哀怨,像思慕,像哭泣,像低诉定语后置标志指代“歌”依,按着伴奏定语后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吹完后,余音悠长,像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细丝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起舞深谷,此指深渊使……哭泣寡妇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第二段(1)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表达了主人怎样的情怀?(2)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乐从何来?悲从何来?
(3)作者是怎样描写箫声之悲的?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研读“美人”最早出自屈原《离骚》,一般和香草偕行,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香草美人:高洁的品质;圣明的君主;美好的理想“美人”:一切美好事物和作者理想的化身。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课文研读词中的“美人”指什么?歌词表达主人怎样的情怀?
“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也可代表圣明的君主。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课文研读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
“乐”来自良辰月夜、月下美景、客之友情等;“悲”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来自客人幽怨悲凉催人泪下的洞箫声。课文研读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课文研读苏子愀然,正襟危坐我露出忧愁的神色,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容色改变的样子形→使动,使…端正整齐,整理端正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宾前,为何这样表承接问那客人说:“为什么(曲调)这样(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客人回答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表反问,难道不是……吗?向西,名作状向东,名作状这难道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第三段通“缭”,盘绕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地方难道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当攻下、攻占,名作动向东挺进,名作动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向东挺进的时候,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面对大江斟酒,横握着长矛吟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确实哪里宾语前置确实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判断句第三段介词结构后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何况我和你在江边上打鱼砍柴,侣鱼虾而
友麋鹿,
把鱼虾当做伴侣,把麋鹿当做朋友在名→意动,以……为伴侣何况打鱼砍柴,名作动名→意动,以……为朋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小船来
驾着一只小船,举杯来互相劝酒;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寄托渺小介宾短语后置在天地之间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连词,表并列第三段哀吾生之
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片刻哀叹取独无穷无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携带,此有结伴而游之意相当于“而”连词,不译怀抱着一直到生命结束,此处有永世长存之意与神仙相伴而遨游,怀抱着明月,一起永世长存。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多得,多有所得寄托悲凉的秋风介词结构后置知道这种愿望不能多有所得,只好在悲凉的秋风中,寄托洞箫的余音。”第三段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1.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4.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课文研读1.客人因何而悲?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悲伤?2.本段是怎样将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研读1.客人因何而悲?客之三悲:①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②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③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2.本段是怎样将景、情、理结合在一起的?写景: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议论: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抒情: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那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逝者如斯,而
未尝往也;孔子《论语》不曾消失盈虚者如彼,而卒莫
消长也。月满月缺最终,到底没有消减增长时圆时缺的月亮像那样(不断地圆缺),但它到底没有消减和增长。盖将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发语词,表假设,假如从加强否定语气,竟然,简直一眨眼的工夫假如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简直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停止;连词,表转折第四段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始终不曾消失;就要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永恒的,没有尽头万物和我们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宾语前置况且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拿取。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假如即使不
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只有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况且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第四段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禁止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此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享用判断句
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不会竭尽,第四段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更换,重新斟酒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凌乱一片。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已经凌乱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互相枕着靠着相当于“于”,在介宾短语后置取独吃完,形→名显出白色,名→动第五段1.第四段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2.文章第五段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写有何作用?小组合作探究课文研读1.第四段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变”与“不变”的角度: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人与万物都是永恒的。“取”与“不取”的角度:物各有主。豁达开朗: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我们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2.为什么以酒后“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的景象作结?这样写有何作用?①呼应开头,如“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月出于东山之上”,使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②反衬,用“杯盘狼籍”的杂乱来反衬作者内心世界的舒适、宁静。这时的喝酒已不是为了借酒消愁,而是因为精神达到了“自由”和“解放”以后的轻松愉悦。作用:作者极写游赏之乐,进入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作者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仍然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1.行文线索有哪几条?文本结构是怎么样的?2.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线索:①情感线索:乐—悲—乐;②时间线索:月初出——东方既白;
③叙事线索:夜深——听曲——主问客答——主辩——客喜板块一:微梳理重要实词虚词1.如(1)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2)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4)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动词,往][动词,及,比得上][动词,好像,如同,仿佛][把(对)……怎么办]2.属(1)举匏樽以相属(《赤壁赋》)(2)徒属皆曰:“敬受命。”(《陈涉世家》)(3)神情与苏、黄不属(《核舟记》)(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6)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三峡》)[动词,劝请][名词,官属,部属][动词,类似][名词,类][动词,同“嘱”,嘱托][动词,连接]3.适(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2)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动词,适应][动词,享有]4.盖(1)盖将其自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4)日初出大如车盖(《两小儿辩日》)[连词,句首语气词][副词,表推测,大概,大约][动词,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名词,遮阳避雨的用具]4.请把解释与题号配对。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3)扣舷而歌之(《赤壁赋》)(4)耳得之而为声(《赤壁赋》)(5)蟹六跪而二螯(《劝学》)(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A.连词,表转折关系,但是,却B.连词,表修饰,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不译。C.连词,表方式或状态,不译。(C)(A)(B)(F)(D)(E)D.连词,表并列关系,又,或不译。E.连词,表递进关系,并且,而且。F.连词,表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而(
)(
)(
)(
)(
)(
)微积累例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赤壁赋》)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例句: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定语后置,是在古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句式。
1.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3.月出于东山之上()4.相与枕藉乎舟中()5.凌万顷之茫然()6.客有吹洞箫者()7.渺渺兮予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能源产业研发贷款合同
- 2025年度数字经济股权质押典当借款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安装工程合同解除协议
- 2025年度家庭护工服务雇用合同模板(2025年度)
- 2025年度股东对公司贷款担保合同履行监管协议
- 2025年度国际物流保险代理合同规范
- 2025年度建筑外墙刮瓷保温隔热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拱桥施工质量监督检测合同标准
- 2025年度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生态宜居回迁安置房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AutoCAD2024简明教程资料
- 红色大气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件
- 新能源电站单位千瓦造价标准值(2024版)
- 原子结构 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2024年2孩离婚协议书模板2024电子版
- 浪潮销售在线测评题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 耳穴压豆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 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 (高清版)DB15∕T 3585-2024 高标准农田施工质量评定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