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23.(云南省文山州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教学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关于人体水盐平衡的调
节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用过咸食物会使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第合管
C.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答案】A
【解析】
【分析】
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一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一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一垂体释放抗
利尿激素多一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一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A、食用过或食物会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导致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A错误;
B、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吸收,B正确;
C、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需要神经感受渗透压的变化,有需要激素参与调节谁的重吸收,属
于神经一体液调节,C正确;
D、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是无机盐还有蛋白质,组织液和淋巴的渗透压主要由无机盐维
持,D正确。
故选Ao
5..(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突触是神经元之间
连接的关键部位,在神经系统正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控制作用。下图1和图2是分
别表示两类突触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1兴奋性突触作用示意图图2抑制性突触作用示意图
A.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
B.突触后膜受前一个神经元树突末梢的支配
C.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时使cr内流,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所以无法产生
兴奋
D.某些麻醉剂可以通过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使痛觉消失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
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
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由图可知,Na+内流导致后膜电位由外
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后膜表现为兴奋:cr内流,膜仍表现为外正内正,抑制了突触后•神
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仍为静息电位,因而无法产生兴奋。
【详解】A、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
性,A正确;
B、突触后膜受前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B错误;
c、抑制性递质与受体结合时使cr内流,突触后神经元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抑制了动
作电位的产生,c正确;
D、某些麻醉剂可以通过阻碍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使
痛觉消失,D正确。
故选B。
33..(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人在黑暗环境中,
有关神经细胞会释放较多的去甲肾上腺素(NE)。NE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
细胞内的有关酶将色氨酸转变为褪黑激素,褪黑激素可提高大体睡眠质量。人的视网膜接受
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最终抑制NE的分泌。NE作为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发突
触后神经元兴奋,也可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NE继续分泌。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有关
问题:
(1)去甲肾上腺素以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当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
钠离子(“外流”或“内流”),使膜内外电位表现为.
(2)去甲肾腺素与突触前膜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继续分泌去甲肾腺素属于调节。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睡前玩手机不利于睡眠的原因是。
【答案】(1).胞吐(2).内流(3).外负内正(4).(负)反馈(5).睡前玩
手机,手机发出的光线抑制NE的外泌,进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
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静息时,K+外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
正;受刺激后,Na+内流,造成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
【详解】(1)去甲肾上腺素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是以胞吐方式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
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大量的钠离子内流,使后膜出现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
(2)当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时,去甲肾上腺素可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
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属于负反馈调节。
(3)根据材料人的视网膜接受光照以后,产生兴奋抑制NE的分泌,进而抑制褪黑激素的
合成和分泌,最终影响睡眠。
【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神经兴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
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1学年高三暑期第二次检测生物试题)如图表示反射弧
中的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从功能上来说,b为树突,d为轴突
B.c结构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C.若在d处给予刺激,则可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
D.e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传入神经元,其中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c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
d是轴突,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据此分析答题。
【详解】A、图示为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b是树突,d是轴突,A正确;
B、c表示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常位于神经节中,B错误;
C、若d处给予刺激,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不能形成一次完整的反射,c错误;
D、e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入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连接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元的
轴突末梢才参与构成效应器,D错误。
故选A。
18..(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1学年高三暑期第二次检测生物试题)人体膝反射的反
射弧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乙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
B.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收缩
C.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会引起伸肌收缩,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
D.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则可在II处和HI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
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
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详解】神经元乙的细胞体位于脊髓,而大脑皮层可调控脊髓的活动,因此神经元乙的活动
可受大脑皮层的影响,A项正确;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会引起屈肌舒张,B项错误:刺激
神经元甲的I处所引起的伸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C
项正确;I、n和w分别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不同点,因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
所以刺激神经元甲的I处,则可在II处和IH处记录到膜电位变化,D项正确。
19..(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9-2021学年高三暑期第二次检测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人的大
脑皮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白洛嘉区与韦尼克区均与语言能力有关
B.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唇、舌、咽电麻样感觉
C.大脑皮层体觉区位于大脑左半球,运动区则相反
D.聋哑人之间的手语交谈依靠视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就能实现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
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详解】A、I860年,法国外科医生白洛嘉发现,人大脑左半球额叶后部有一鸡蛋大的区域
如果受到损伤,则病人可以理解语言,但不能说完整的句子,也不能通过书写表达他的思想。
现在把这个区叫做白洛嘉表达性失语症区,或白洛嘉区。后来,韦尼克又发现人大脑左半球
颜叶的后部与顶叶和枕叶相连接处是另一个与语言能力有关的皮层区,现在叫做韦尼克区,
A正确;
B、中央前回躯体运动中枢,所以刺激中央前回底部引起面部运动,B错误;
C、大脑皮层体觉区和运动区在大脑皮层左半球和右半球都存在,对机体进行交叉支配,C
错误:
D、聋哑人之间的手语交谈依靠视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才能实现,D错误。
故选Ao
【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人大脑皮层躯体运动代表区功能图,理解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
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对肢体运动的调节具有交叉支
配的特征。
16.(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兴奋试验是研究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的重要方法,可用于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
减)病变部位的定位诊断。该方法是将TRH静脉推注,测定推注前后血清中的促甲状腺激
素(TSH)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减患者具有怕热、多汗、食欲旺盛和情绪易激动等症状
B.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试验前血清中TSH水平低于正常值
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降低
D.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无明显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
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代谢增加产热,这属于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
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
【详解】A、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物质代谢,因此甲减患者物质代谢水平下降,据此可推测
甲减患者具有怕冷、食欲减退等症状,A错误;
B、甲状腺病变的甲减患者,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因此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抑
制作用减弱,据此可知试验前血清中TSH水平应高于正常值,B错误;
C、下丘脑病变的甲减患者,兴奋试验中血清TSH水平因为注射而有所上升,C错误;
D、垂体病变的甲减患者,TRH兴奋试验中因为垂体的病变,表现出血清TSH水平无明显
变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熟知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利用己知的知识解释生活中
的生物学问题是高考必备的能力。
15.(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月考•)分布于突触后膜上的NMDA
受体不仅能识别神经递质还是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会引起突触后
神经元的兴奋。静脉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于NMDA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
感觉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上的NMDA通道处于关闭状态
B.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后会导致Na+大量外流
C.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D.静脉注射氯胺酮会使突触后膜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通过突触完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当兴奋传至轴突末端时,轴突末端的突触小体释放神经递质,
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A、静息状态时突触后膜没有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因此NMDA通道处于关
闭状态,A正确:
B、谷氨酸与NMDA受体结合后会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B错
误;
C、谷氨酸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胞吐,C错误;
D、由题意“静脉注射的氯胺酮可作用于NMDA受体,使中枢神经系统迅速产生运动和感觉
阻滞,从而产生麻醉效应”,说明氯胺酮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产生抑制性递质,因此氯
胺酮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D错误。
故选A。
21.(河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如图是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例,
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副
交
交
感
惑
神
神
经
经
A.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意识支配的
B.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C.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减慢,胃肠的蠕动会加强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答案】B
【解析】
【分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意识产生的地方。
【详解】A、题干“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可知,由惊恐引起的呼吸和心跳变化是不受
意识支配的,A正确;
B、由图可知,交感神经并不是使所有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加强,例如抑制胃肠蠕动:同理,
副交感神经并不是使内脏器官的活动都减弱,B错误;
C、由图可知,安静时心率慢,同时促进胃肠蠕动,C正确;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D正确。
故选B«
【点睛】由图可知,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胃肠蠕动的作用是相反的。
22.(河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糖尿病有两种类型——I型糖尿病和II
型糖尿病,前者是胰岛B细胞受损使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后者是胰岛素的靶细胞膜上
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引起的。现有一糖尿病患者,欲诊断出属于哪种糖尿病,正确的方法是
()
A.给患者口服胰岛素制剂,过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度变化情况
B.先给患者口服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口服胰岛素制剂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
度
C.先给患者注射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制剂一段时间后测量其血糖浓
度
D.先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口服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1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缺少胰岛素,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胰岛素量不足
引起,该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治疗。n型糖尿病患者的受体受损,受体本质是蛋白质,
受遗传物质控制,可能是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葡萄糖溶液可以口服,但胰岛素是蛋白质,
其制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详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制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错误;
B、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制剂只能注射不能口服,B错误;
C、先给患者注射(或口服)葡萄糖溶液并测量血糖浓度,再注射胰岛素制剂一段时间后测
量其血糖浓度,看血糖浓度是否下降,C正确;
D、先检测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浓度,然后口服葡萄糖溶液并再检测尿液中葡萄糖的浓度,
此过程不能体现体内是否有足量的胰岛素起作用,D错误。
故选C。
23.(河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夏季儿童溺水会暂时停止呼吸抢救的主
要措施是进行人工呼吸,采用较多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吹气的频率应与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一致
B.给患者吹入的气体含有部分氧气,氧气可随着体液运到全身各处
C.给患者吹入的气体中含有部分C02,可刺激下丘脑中的呼吸中枢
D.人工呼吸导致肺重新收缩和舒张,该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
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详解】A、吹气的频率应与人体正常的呼吸频率一致,有利于肺启动,A正确;
B、给患者吹入的气体中含有部分氧气,氧气可以被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B正确;
C、呼吸中枢位于脑干,C错误;
D、CO2通过体液运输至脑部刺激呼吸中枢,呼吸中枢发出的兴奋传至肺部,肺重新收缩和
舒张,该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D正确。
故选C.
【点睛】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
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33.(河南省名校2020-2021学年高三10月联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细胞间的
传递涉及许多生理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
E
豆
M
-
S
时间(ms)
(1)多巴胺是由前体物质经过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前体物质进入神经
细胞的方式是。轴突末梢中的囊泡和突触前膜融合的触发机制是
(2)甲图中a和b分别具体表示的是o多巴胺释放后引起Ca2+进入神
经细胞的完整过程是。
(3)乙图是用生物电生理仪在图甲所示位置(一端在细胞膜内,一端在细胞膜外)记录到
的一次动作电位变化情况。若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神经细胞膜外的不同部位,请将发生的电
位变化情况绘制在图中。
时间(ms)
(4)K+通道阻滞剂是治疗心率异常的重要药物,而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变化的情况和神
经细胞类似,则K+通道阻滞剂主要影响乙图中的(填图中序号)阶段。
【答案】(1).酪氨酸(2).主动运输(3).囊泡蛋白磷酸化(4).多巴胺受体和
Ca2+通道蛋白(5).多巴胺释放后被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接受,引起突触后神经元
细胞中的cAMP浓度增加,活化了蛋白激酶,催化细胞膜上Ca2+通道蛋白磷酸化,Ca2+通
过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7).①③④
时间(ms)
【解析】
【分析】
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
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
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
卜去。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进行传
递,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
方向的。
【详解】(1)多巴胺是由前体物质酪氨酸经过中间产物转变而来的,前体物质酪氨酸通过主
动运输进入神经细胞;神经末梢中包裹有多巴胺的囊泡蛋白磷酸化后,触发了囊泡和突触前
膜融合,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多巴胺进入突触间隙。
(2)甲图中a表示的是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b表示的是Ca2+通道蛋白(Ca2+载体蛋
白):多巴胺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接受,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
胞中的cAMP浓度增加,活化了蛋白激酶,催化细胞膜上Ca2+通道蛋白磷酸化,Ca2+借助
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
(3)将两个微电极都调到神经细胞膜外,当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微电极之间是等电
位,没有电位差,电位测量值为零,当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时,Na+快速内流导致该部位细胞
膜外变成负电位,此时测量出的是负电位快速增加的变化。随着Na+内流逐渐停止,神经细
胞中的K+开始外流,神经细胞上端逐渐恢复细胞膜外正电位,和下端细胞膜外同为正电位,
两者之间没有电位差,电位测量值为零。当兴奋传导到轴突下端时,下端的细胞膜外变成负
电位,此时测量出的是正电位增加的变化。当兴奋传导过后,两个微电极所处的细胞膜外均
恢复为正电位,两者之间没有电位差,电位测量值为零,具体图示如下;
(
A
g
e
包
逑
(4)K+外流是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乙图中的①和④代表神经细胞处
于静息电位,③代表神经细胞逐渐恢复静息电位,而②代表神经细胞兴奋时Na+内流,因此
K+通道阻滞剂会阻碍K+外流,主要影响乙图中的①、③和④阶段。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机理和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主要考查
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
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
节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D.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二氧化碳能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此时的二氧化碳是作为信息分子来调节的,属于体液调
节,B正确。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而发生的,A错误。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具有
调节作用的有机物,二氧化碳不是激素,c、D错误。
1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在小t2、t3时刻分别给
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刺激强度过小,无法引起神经纤维上Na+通道打开
B.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测得的静息电位可能位于-65~-55mV
C.一定条件下的甲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DtWs时间段,细胞K'通道打开,利用ATP将K'运出细胞恢复静息状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主要是Na+内流,从而使膜内外的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恢复静息电位时,主要是K+外流,从而使膜电位恢复为外正内负。
【详解】A、tl时刻的甲刺激可以引起Na+通道打开,产生局部电位,但无法产生动作电位,
其属于一种阈下的低强度刺激,A错误;
B、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对K+通透性较大,K+外流产生静息电位,适当提高细胞内K+浓度
会增加K+外流,使测得的静息电位数值变小,绝对值变大,B错误;
C、由题图可知tl、t2两次强度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长无法累加,t2、t3两次强度
相同的甲刺激由于相隔时间较短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C正确;
D、t4〜(5时间段内是静息电位恢复的过程,此时主要是K+外流,K+外流不消耗ATP,D
错误。
故选Co
31.(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如图为神经与肌肉连
接示意图,f所在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b、c为相邻的神经元,g
的神经纤维搭在肌肉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刺激肌肉后,电流表的指针将偏转2次,d点处可检测到电位变化
B.刺激d点引起肌肉收缩为非条件反射
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则c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
D.某物质由f通过胞吐释放,因此该物质一定为有机大分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
后膜,因此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
性神经递质。
3、静息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
4、据图分析,神经元a的兴奋可以引起神经元b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而使神经元c抑制。
【详解】A、f与肌肉部位构成了突触结构,在突触结构处兴奋传导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
触后膜,具有单向性,因此d点处不可检测到电位变化,A错误;
B、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因此刺激d点引起的肌肉收缩不属于反射,B错误;
C、若b为抑制性神经元,刺激a点,会传导到神经元b,神经元b会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抑制下一个神经元c产生兴奋,即神经元膜外为正电位,C正确;
D、某物质由f通过胞吐释放,该物质不一定为有机大分子,比如说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
放,但其属于小分子物质,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冲动传递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
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
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32.(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是下丘脑参与人体
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缺碘会导致激素④的含量增加、③和⑥的含量降低
B.若图中的内分泌腺为卵巢,则激素⑥的靶器官是卵巢等雌性生殖器官
C.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胰岛,则在血糖调节过程中作用途径有①③④⑥⑦
D.若图为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当食用较咸食物时,下丘脑可产生渴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
①⑦神经调节;①③④⑥神经-体液调节;①③⑤神经体液调节。
【详解】若图中的内分泌腺是甲状腺,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⑥合成减少,③TRH、@TSH
会增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A错误;若内分泌腺是卵巢,⑥性激素可以作用于卵巢等
雌性生殖器官,B正确;血糖调节过程中不涉及垂体的活动,C错误;渴觉在大脑皮层产生,
D错误。故选B。
33.(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某人头部受伤导致垂体
细胞大量损伤,该病人可能出现的病症及解释错误的是
A.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是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
B.出现多尿现象,原因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
C.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原因是病人的血糖调节机制不完善
D.第二性征表现异常,原因是垂体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垂体细胞大量损伤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
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垂体细胞大量损伤可导致甲状腺功能减
退,A正确;
B、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由垂体释放的,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
少尿量,若垂体细胞大量损伤,则会导致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不足,进而出现多尿现
象,B正确;
C、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一是血糖浓度的变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
进而引起机体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二是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
而调节胰岛B细胞或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的激素,可见,垂体细胞大量损伤,不会导致血
糖调节出现障碍,C错误;
D、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够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具有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的
作用,因此垂体细胞大量损伤会导致第二性征表现异常,D正确。
故选C。
42.(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最新研究发现,天然海
藻糖经人体吸收后可以阻断肝脏中的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并激活一种名为Aloxe3的基因
使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从而降低I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回答下列问题:
(1)I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主要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的原因有
(答出一种答案即可)。当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后,可促进靶细胞内
等代谢活动,从而快速降低血糖浓度。
(2)血糖升高时可通过“血糖升高一胰岛B细胞一胰岛素”的路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可
通过(用文字与箭头表示)路径促进其分泌。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天然海藻糖还可以促进细胞内脂肪的氧化分解,由此可用于制作减
肥餐。海藻糖经消化酶分解后可释放出两种葡萄糖分子,因此,其(“能”或“不
能”)直接口服来改善糖尿病。假如不能,请你提出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以便利用海藻
糖改善糖尿病和用于减肥:。
【答案】(1).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某种物质能够与胰岛素竞争性结合相应受体
(2).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糖原的合成、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3).血糖升高一下丘脑一
胰岛B细胞-胰岛素(4).不能(5).直接注射海藻糖;调整海藻糖的结构使其不能被
消化酶分解,同时保持所需功能不变;抑制相关消化酶活性
【解析】
【分析】
1、0型糖尿病患者体中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使胰岛素无法与受体
结合,无法促进血糖进细胞,所以其血浆渗透压高于健康人水平。
2、血糖平衡的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
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
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1)II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主要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可能原因
有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某种物质能够与胰岛素竞争性结合相应受体。当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后,可促进靶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分解、糖原的合成、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等代谢活
动,从而快速降低血糖浓度。
(2)血糖升高时可通过“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一胰岛素”的路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还可
通过血糖升高一下丘脑一胰岛B细胞―胰岛素路径促进其分泌。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天然海藻糖还可以促进细胞内脂肪的氧化分解,由此可用于制作减
肥餐。海藻糖经消化酶分解后可释放出两种葡萄糖分子,因此,其不能直接口服来改善糖尿
病。可以直接注射海藻糖;调整海藻糖的结构使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同时保持所需功能不
变;抑制相关消化酶活性,以便利用海藻糖改善糖尿病和用于减肥。
【点睛】本题考查血糖平衡的调节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
理解与运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
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研究发现,当血
糖浓度高于某一水平时,肝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而当血糖
浓度低于某一水平时,该载体蛋白又能将葡萄糖从肝细胞内转运至肝细胞外。下列相关叙述
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运输方向与细胞内外葡萄糖的相对浓度有关
B.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进人肝细胞时其空间结构会发生变化
C.胰岛A细胞合成的激素可以促进肝细胞中的葡萄糖进人血液
D.该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进出肝细胞需要消耗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物质出入细胞方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高浓度一低浓高浓度T低浓低浓度T高浓
运输方向
度度度
是否需要载体不需要需要而嬖
是否消耗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
【详解】A、由题意可知,葡萄糖的运输方向与细胞内外葡萄糖的相对浓度有关,A正确;
B、该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进入肝细胞,会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以利于运输葡萄糖,B正
确;
C、胰岛A细胞合成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含量,C
正确;
D、载体蛋白转运葡萄糖进出肝细胞是在血糖浓度较低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是从高浓度向
低浓度扩散,不消耗ATP,D错误。
故选D。
(2020年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统考高三生物)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至少由三个神经元构成
B.效应器是由传入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
C.婴幼儿容易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不准确
D.小脑功能被抑制后,人体不能进行运动
【答案】C
【解析】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
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详解】A、反射弧至少由二个神经元构成,如膝跳反射,A错误;
B、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B错误;
C、婴幼儿容易遗尿的原因是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反射的控制不准确,C正确;
D、小脑功能被抑制后,人体能运动,但运动不协调,D错误。
故选c。
(2020年广东省汕尾市城区统考高三生物)12.某科研小组以小白兔为实验材料进行与下丘
脑有关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会直接引起小白兔呼吸异常
B.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对小白兔的尿量有影响
C.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可能使小白兔的血糖浓度升高
D.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多种信息分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血糖平衡调节的中枢和水盐平衡的
中枢,同时下丘脑还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相关的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引起促激素的
分泌,进而促进相关内分泌腺的分泌。下丘脑具有感受刺激、传递兴奋、作为某些神经中枢
和内分泌功能。
【详解】A、呼吸中枢在脑干,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不会直接引起小白兔呼吸异常,A错
误;
B、下丘脑是水平衡调节中枢,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对小白兔的尿量有影响,B正确;
C、下丘脑是血糖平衡调节中枢,切除小白兔的下丘脑,可能使小白兔的血糖浓度升高,C
正确;
D、下丘脑能合成和分泌多种信息分子,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D正确。
故选A。
(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13.下列关于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
的是()
A.酶、激素、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结合后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C.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D.激素、神经递质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后被灭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都起作用,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o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
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详解】A、酶是蛋白质或RNA,只有部分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如性激素属于脂质),
抗体都是蛋白质,A错误;
B、乙酰胆碱与特定分子即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将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在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
C、激素具有特异性,只是作用于靶细胞,但是有些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的组织细胞,如甲
状腺激素;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作用于抗原,而抗原不一定具有细胞结构,如某些大分子
物质也可以是抗原,C错误;
D、有些激素如性激素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的,D错误。
故选Bo
(广东省2021届新高考适应性测试卷)19.回答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间题:
(1)下图是测量枪乌贼轴突静息电位的示意图。据图可知,静息电位是指
(2)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一种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它和其他神经细胞的联系如图所示。Glu
(谷氨酸)是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的神经递质,GABA(r氨基丁酸)是可使下一个神经元
抑制的神经递质,二者在星形神经胶质细胞中可发生如图所示代谢过程。
星形细但
Glu转母体GABAM运体
①在图中代谢过程中,起到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媒介作用。某些条件下,谷氨酸会
瞬间异常大量释放,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存在的意义是
②人们发现神经胶质没有轴突且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据此推测其(填“不具有,,或“具
有“)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
③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往往还能起呈递抗原的作用,这种功能类似于免疫系统中
细胞的作用。
【答案】(1).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2).组织液(3).维持
神经递质含量稳定,保证神经细胞间兴奋正常传递(4).不具有(5).吞噬
【解析】
【分析】
神经细胞静息时,膜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形成电位
差,表现为静息电位,兴奋时,膜对Na+有通透性,造成Na+内流,使膜内阳离子浓度高于
膜外,形成电位差,表现为动作电位;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兴
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也称为神经冲动;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其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摄取和处理抗原,同时将抗原呈递
给T细胞。
【详解】(1)静息电位是指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内和膜外的电位差,静息电位表现为内
负外正,是由K+外流造成;
(2)①在图示代谢过程中,突触间隙充满了组织液,说明组织液起到了细胞间物质交换的
媒介。某些条件下,谷氨酸会瞬间异常大量释放,会造成下一个神经元异常兴奋,分析图中
可知,星型细胞有谷氨酸转运体,可以转运多余的谷氨酸,所以形神经胶质细胞存在的意义
是维持神经递质含量稳定,保证神经细胞间兴奋正常传递。②由于神经胶质没有轴突且不能
产生动作电位,说明神经胶质不具有传递神经冲动的功能。③人脑内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往往
还能起呈递抗原的作用,这种功能类似于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的作用。
【点睛】此题考查静息电位的概念,突触的结构,神经递质,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免疫调
节中吞噬细胞的作用等,此题看似难度很大,实则在掌握基本知识后,看清题中所给信息,
就可以顺利做出来。特别注意的是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他们作
用不同,分析突触时,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是靠扩散来移动的。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4.某神经纤维静息
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②③
图1图2
A.图1中膜内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
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mV
C.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
D.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
【答案】D
【解析】
【分析】
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
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
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
【详解】A、图1中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在静息时,钾离子外流,但钾离子的分
布仍是内高外低,所以钾离子浓度甲处(膜内)肯定比乙处(膜外)高,A错误;
B、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所以图2测量装置所测
电压为OmV,B错误;
C、图2中若在③处给予适宜刺激,②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兴奋传到微电极右侧时,
此处为负电位,左侧为正电位,所以能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
D、图2中若在①处给予适宜刺激,由于②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微电极左侧,后传
导到微电极右侧,所以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D正确。
故选D。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22.图甲为人体膝
跳反射示意图,图乙为b中某结构的放大。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示例:[②]突触前膜)
碑经
中枢
(1)在图中的膝跳反射弧中,感受器在________(填“伸肌”或"屈肌”)中。c处施加刺激引起伸
肌收缩,该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活动。
(2)敲击a处时,肌肉中的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
中枢,兴奋再由传出神经传至肌肉,引起收缩。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
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填结构名称)决定的。
(3)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它存在于图乙的中,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效果
不同。抑制性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1(填“内流”或“外流”),
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4)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
言语区的_________区参与。
【答案】(1).伸肌(2).不属于(3).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神经冲动)(4).突
触(5).①突触小泡(6).内流(7).S
【解析】
【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感受器在伸肌中。C为传出神经上的某一位点,在c处施加刺
激引起伸肌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因兴奋在突触处
是单向传递的,因此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
(3)神经递质存在于[①]突触小泡中。抑制性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
起cr内流,使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差进一步加大,抑制突触后膜的兴奋。
(4)由题意“我被扎到了,有点疼。”可知,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S(运动性语言中枢)
区参与。
(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一生物试题)11.下图1为某反射弧模
式图,对图1中a点施加强度逐渐增大的刺激(Si〜S8),测得的神经细胞细胞膜电位的变
A.对a点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
B.若给予相同刺激,刺激点a与肌肉之间的距离越近,肌肉的收缩就越强
C.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D.刺激强度在Si〜S4范围时,细胞膜上有钾离子的外流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1为某反射弧模式图,a点位于传出神经。分析图2:刺激强度从Si增加到S4过程中,
没有电位变化;S5增强到S8过程中,电位有变化,但电位变化并没随刺激增强而增强。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刺激强度从S1增加到S4过程中,没有电位变化,刺激要达到
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A正确:
B、肌肉的收缩强度与刺激点与肌肉之间的距离无关,B错误;
C、兴奋的大小与局部电流的大小呈正相关,而局部电流的大小由膜内外的钠离子浓度差决
定,因此只要刺激强度在“阈值”以上就能产生动作电位,且产生的局部电流大小恒定、速度
恒定,C正确;
D、S1〜S4范围内细胞表现为静息电位,因此有钾离子外流,D正确。
故选Bo
(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一生物试题)12.研究发现,胰岛素、
瘦素以及分布于胃肠道的迷走神经与饱腹感的产生有关,间接调节进食量,相关过程如图所
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饱感信息
A.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瘦素浓度降低
B.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出现“多食”症状
C.瘦素基因突变的肥胖患者也可以凭饱腹感来确定饮食量
D.迷走神经产生动作电位的主要原因是Na,大量内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胰岛素、瘦素都可作用于下丘脑,进而将信息传到到脑干,调节进食量;分布于
胃肠道的迷走神经也与饱腹感的产生有关,间接调节进食量。
【详解】A、由题图信息可知,胰岛素能促进瘦素的合成,人处于饥饿状态时,血液中的胰
岛素浓度降低,瘦素浓度也会降低,A正确;
B、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引起瘦素的减少,进而不能刺激脑干,无法产生饱
腹感,因此会出现多食症状,B正确;
C、由于瘦素不足,饱腹感不易产生,过量的饮食造成营养过剩,因此要定量、合理地控刺
饮食,不能凭饱腹感来确定饮食,C错误;
D、动作电位是由Na+大量内流造成的,D正确。
故选C。
(江苏省常熟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一生物试题)24.神经递质的代谢包括
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降解、再摄取和再合成等步骤。如果其中的某些环节出错可能会
导致很多神经系统的疾病,而药物的滥用可能会对人脑部的神经冲动产生干扰。下图是毒品
可卡因(cocaine)对人脑部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①②为相应的结构。请据图分析
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轴突末梢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填”结构名
称“)结合,形成复合体,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神经
元兴奋,这样信号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2)神经递质作用后会失去活性,这样才能保证突触传递的灵敏性。毒品可卡因与转运蛋
白结合后,可导致被阻断,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从而增强并延长
对脑的刺激,从而产生“快感
(3)如果突触后膜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神经递质中,机体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上受体蛋臼
的数量进行调节,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突触会依赖更多的
神经递质,这样就会出现“上瘾"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此时体内1__________激素的含
量往往会减少,从而使人体精神萎廉。
(4)吸毒者容易感染HIV,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细胞内,可最终导致免疫系
统瘫痪、功能瓦解。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有o
①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1V复制能力较弱
②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③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该尽快治疗
④H1V病毒侵染入体细胞时,病毒的蛋白质不进入人体细胞内部
【答案】(1).多巴胺受体(或特异性受体)(2).钠(或Na)(3).多巴胺的再
摄取(4).增加(5).反馈⑹.甲状腺(7).T(淋巴)⑻.①③④
【解析】
【分析】
1、据图分析:图甲表示突触结构,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暂时储存于突触小泡中。从图可知,
可卡因具有封闭多巴胺转运体的作用,故会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甲状腺激素(肾
上腺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缺少时,精神萎靡,四肢无力。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
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
人死亡
【详解】(1)图中的轴突末梢释放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结合,
形成复合体,从而改变突触后膜的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这样信号就
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
(2)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可能过多巴胺转运体运输进入突触小体。由图可知:
毒品可卡因与转运蛋白结合后,可导致多巴胺的再摄取过程被阻断,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
加,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从而产生“快感
(3)如果突触后膜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神经递质中,机体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
的数量进行反馈调节。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感,突触会依赖更多的神经递质,
这样就会出现“上瘾”。"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此时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往往会减少,从
而使人体精神萎靠。
(4)HIV主要寄生在人体的T细胞内,可最终导致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
①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时免疫系统杀灭HIV的能力强,①错误;
②艾滋病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是多种病原体引起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②正
确;
③HIV感染人体后存在潜伏期,此时为HIV的携带者而不是AIDS患者,③错误;
④HIV病毒侵染入体细胞时,病毒的蛋白质可进入人体细胞内部,比如逆转录酶,④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艾滋病的致病机理及传播途径,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汾湖高级中学10月份教学反馈测试)29.应激是指各种紧张性刺激
物(应激原)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应激时人体代谢明显加快,如大面积烧伤病人每日
能量需求是正常人的2.5倍。图表示人体在应激时部分物质代谢变化调节过程,图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