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十四校数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小明早上步行从家到学校要经过有红绿灯的两个路口,根据经验,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0.4,在第二个路口遇到红灯的概率为0.5,在两个路口连续遇到红灯的概率是0.2.某天早上小明在第一个路口遇到了红灯,则他在第二个路口也遇到红灯的概率是()A.0.2 B.0.3 C.0.4 D.0.52.已知,椭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为,和的离心率之积为,则的渐近线方程为()A. B. C. D.3.如图所示的电路有a,b,c,d四个开关,每个开关断开与闭合的概率均为且是相互独立的,则灯泡甲亮的概率为()A. B. C. D.4.复数是虚数单位的虚部是A. B.1 C. D.i5.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A. B. C. D.6.已知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的两渐近线方程为,若双曲线上有一点,使,则双曲线的焦点()A.在轴上 B.在轴上C.当时在轴上 D.当时在轴上7.若,则的值是()A.-2B.-3C.125D.-1318.已知函数在区间内既有极大值又有极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9.已知集合,集合中至少有3个元素,则()A. B. C. D.10.已知函数对于任意的满足(其中是函数的导函数),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 B.C. D.11.平行于直线且与圆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A.或 B.或C.或 D.或12.把10个苹果分成三堆,要求每堆至少1个,至多5个,则不同的分法共有()A.4种 B.5种 C.6种 D.7种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设,则二项式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14.已知四边形为矩形,,为的中点,将沿折起,得到四棱锥,设的中点为,在翻折过程中,得到如下有三个命题:①平面,且的长度为定值;②三棱锥的最大体积为;③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5.已知球的体积为,则该球大圆的面积等于______.16.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表:其中是常数,则的值为______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已知函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且.(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Ⅱ)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18.(12分)“学习强国”APP是由中宣部主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的“PC端+手机客户端”两大终端二合一模式的学习平台,2019年1月1日上线后便成为了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新助手”.为了调研某地党员在“学习强国”APP的学习情况,研究人员随机抽取了名该地党员进行调查,将他们某两天在“学习强国”APP上所得的分数统计如表所示:分数频数601002020频率0.30.50.10.1(1)由频率分布表可以认为,这名党员这两天在“学习强国”上的得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中近似为这名党员得分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近似这名党员得分的方差,求;(2)以频率估计概率,若从该地区所有党员中随机抽取人,记抽得这两天在“学习强国”上的得分不低于分的人数为,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参考数据:,若,则,,19.(12分)已知函数在上是奇函数,且在处取得极小值.(1)求的解析式;(2)求过点且与曲线相切的切线方程.20.(12分)已知平面内点到点的距离和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若动点P的轨迹为曲线C.(I)求曲线C的方程;(II)过F的直线与C交于A,B两点,点M的坐标为设O为坐标原点.证明:.21.(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时,设直线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22.(10分)现有10道题,其中6道甲类题,4道乙类题,张同学从中任取3道题解答.(=1\*ROMANI)求张同学至少取到1道乙类题的概率;(=2\*ROMANII)已知所取的3道题中有2道甲类题,1道乙类题.设张同学答对甲类题的概率都是,答对每道乙类题的概率都是,且各题答对与否相互独立.用表示张同学答对题的个数,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题分析】

根据条件概率,即可求得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在第二个路口也遇到红灯的概率.【题目详解】记“小明在第一个路口遇到红灯”为事件,“小明在第二个路口遇到红灯”为事件“小明在第一个路口遇到了红灯,在第二个路口也遇到红灯”为事件则,,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的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2、A【解题分析】

根据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的表示形式,结合和的离心率之积为,即可得的关系,进而得双曲线的离心率方程.【题目详解】椭圆的方程,双曲线的方程为,则椭圆离心率,双曲线的离心率,由和的离心率之积为,即,解得,所以渐近线方程为,化简可得,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椭圆与双曲线简单几何性质应用,椭圆与双曲线离心率表示形式,双曲线渐近线方程求法,属于基础题.3、C【解题分析】

由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公式计算.把组成一个事整体,先计算它通路的概率.【题目详解】记通路为事件,则,所以灯泡亮的概率为.故选:C.【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由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4、B【解题分析】

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法则: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复数,从而可得答案.【题目详解】,复数的虚部是1.故选B.【题目点拨】复数是高考中的必考知识,主要考查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运算.要注意对实部、虚部的理解,掌握纯虚数、共轭复数、复数的摸这些重要概念,复数的运算主要考查除法运算,通过分母实数化转化为复数的乘法,运算时特别要注意多项式相乘后的化简,防止简单问题出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5、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的系数为.故选D.考点:二项式定理的应用.6、B【解题分析】

设出双曲线的一般方程,利用题设不等式,令二者平方,整理求得的,进而可判断出焦点的位置.【题目详解】渐近线方程为,,平方,两边除,,,双曲线的焦点在轴上.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求双曲线的方程,考查对双曲线标准方程的理解与运用,求解时要注意焦点落在轴或轴的特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令得,令得所以考点:二项式系数8、A【解题分析】分析:先求导得到,转化为方程在(0,2)内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再利用根的分布来解答得解.详解:由题得,原命题等价于方程在(0,2)内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所以.故答案为:A.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应用,考查导数探究函数的极值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解答本题有两个关键,其一是转化为方程在(0,2)内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其二是能准确找到方程在(0,2)内有两个相异的实数根的等价不等式组,它涉及到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9、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因为中到少有个元素,即集合中一定有三个元素,所以,故选C.考点:1.集合的运算;2.对数函数的性质.10、D【解题分析】

根据题目条件,构造函数,求出的导数,利用“任意的满足”得出的单调性,即可得出答案。【题目详解】由题意知,构造函数,则。当时,当时,恒成立在单调递增,则,化简得,无法判断A选项是否成立;,化简得,故B选项不成立;,化简得,故C选项不成立;,化简得,故D选项成立;综上所述,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常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再由单调性证明不等式,是函数、导数、不等式综合中的一个难点。11、A【解题分析】设所求直线为,由直线与圆相切得,,解得.所以直线方程为或.选A.12、A【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分类:三堆中“最多”的一堆为5个,其他两堆总和为5,每堆最至少1个,只有2种分法.三堆中“最多”的一堆为4个,其他两堆总和为6,每堆最至少1个,只有2种分法.三堆中“最多”的一堆为3个,那是不可能的.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点评:本解法从“最多”的一堆分情况考虑开始,分别计算不同分法,然后求和.用列举法也可以,形象、直观易懂.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6【解题分析】试题分析:设第项为常数项,则,令可得故答案为6考点:二项式定理14、①②【解题分析】

取的中点,连接、,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出,可判断出命题①的正误;由为的中点,可知三棱锥的体积为三棱锥的一半,并由平面平面,得出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可判断出命题②的正误;取的中点,连接,由,结合得出平面,推出得出矛盾,可判断出命题③的正误.【题目详解】如下图所示:对于命题①,取的中点,连接、,则,,,由勾股定理得,易知,且,、分别为、的中点,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平面,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由为的中点,可知三棱锥的体积为三棱锥的一半,当平面平面时,三棱锥体积取最大值,取的中点,则,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的面积为,所以,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则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命题②正确;对于命题③,,为的中点,所以,,若,且,平面,由于平面,,事实上,易得,,,由勾股定理可得,这与矛盾,命题③错误.故答案为①②.【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锥体体积的计算以及异面直线垂直的判定,判断这些命题时根据相关的判定定理以及性质定理,在计算三棱锥体积时,需要找到合适的底面与高来计算,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属于难题.15、【解题分析】

由球的体积,得到球的半径,进而可得出大圆的面积.【题目详解】因为球的体积为,设球的半径为,则,解得:,因为球的大圆即是过球心的截面圆,因此大圆的面积为.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球的相关计算,熟记球的体积公式,以及圆的面积公式即可,属于基础题型.16、【解题分析】

根据分布列中概率和为可构造方程求得,由求得结果.【题目详解】由分布列可知:,解得:则本题正确结果:【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分布列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Ⅰ);(Ⅱ)【解题分析】

(Ⅰ)把函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转化为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分类讨论,,时,值域情况,从而得到实数的取值范围;(Ⅱ)显然,恒成立,只需讨论的情况,由于,为方程的两个根,从而有,变形可得:所以要使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令,利用导数讨论的值域即可。【题目详解】由题可得的定义域为,,函数有两个不同极值点等价于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令,当时,,则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不可能存在两个根使得,舍去;当时,,则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不可能存在两个根使得,舍去;当时,令,解得:,令时,解得:,所以的增区间为,减区间为,则;由于当时,,当时,,所以要使由两个根,则,解得:;综述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Ⅱ)(1)由于,所以当时,显然恒成立,下讨论的情况;(2)当时,由(I),为方程的两个根,从而有,可得:,,所以,要使恒成立等价于恒成立,即恒成立,即恒成立,令,,则,只要使即可,则,,再令,则,可知:在内单调递减,从而,(i)当时,,则,在内单调递增,所以,所以满足条件;(ii)当时,,当时,,由于在内单调递减,根据零点存在定理,可知存在唯一,使得,当时,,单调递增;当时,,单调递减,则,不满足恒成立,故不满足条件;综述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和极值,问题(Ⅱ)为极值点偏移问题,常见的处理方法是根据极值点满足的等式构造求证目标满足的等式,再把求证目标不等式归结为函数不等式来证明.18、(1);(2)见解析【解题分析】

(1)利用分数统计表求得和;又,根据正态分布曲线可求得结果;(2)计算出从该地区所有党员中随机抽取人,抽得的人得分不低于分的概率,可知服从于二项分布,利用二项分布概率公式求解出每个可能的取值对应的概率,从而得到分布列;再利用二项分布数学期望计算公式求得期望.【题目详解】(1)由题意得:(2)从该地区所有党员中随机抽取人,抽得的人得分不低于分的概率为:由题意得,的可能取值为,且;;;;的分布列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正态分布中的概率求解问题、二项分布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的求解,关键是能够确定服从于二项分布,属于常规题型.19、(1);(2).【解题分析】

(1)根据奇函数性质可知;利用极值点和极值可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得解析式;(2)设切点坐标,利用切线斜率等于在切点处的导数值,又等于两点连线斜率来构造方程求得,进而得到切线斜率,从而得到切线方程.【题目详解】(1)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则,解得:(2)设切点坐标为:,则在处切线斜率:又,解得:过的切线方程为:,即:【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利用函数性质和极值求解函数解析式、求过某一点处切线方程的求解问题;考查学生对于导数与极值的关系、导数几何意义的掌握情况,属于导数的基础应用问题.20、(I)(II)见解析【解题分析】

(I)根据题目点到点的距离和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列出相应的等式方程,化简可得轨迹C的方程;(II)对直线分轴、l与x轴重合以及l存在斜率且斜率不为零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当l存在斜率且斜率不为零时,利用点斜式设直线方程,与曲线C的方程进行联立,结合韦达定理,可推得,从而推出.【题目详解】解:(I)∵到点的距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