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学校六班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同学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控分数乘法应用题
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控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繁复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娴熟地解答一些简约的实际问题。
2、通过教学,培育并提高同学的分析、判断、探究技能及初步的规律思维技能。
教学重点:
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具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
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
1、指定一同学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同学画出线段图。
2、同学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提问同学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
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依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径直用乘法计算。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
(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同学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
(3)引导同学依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
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买来大米*千克。
*-*=15
2、教学例2
(1)出例如题,理解题意。
(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同学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
(3)同学试画出线段图。
(4)依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
(5)依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6)解:设航模小组有χ人。
χ+χ=25
(1+)χ=25
χ=25÷
χ=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
三、课堂小结
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索起来比较方便。)
2、用方程解答稍繁复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当堂测评
练习十第4、12、14题。
同学独立完成,老师巡回指引,有困难的同学实时请教优秀同学,做到“一帮一、兵强兵”。
学校六班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约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状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约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状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约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状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爱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状况?
2、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爱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
1、观测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简单表示出来?(引发同学思索,从而发觉条形统计图不简单看出各部份量与总量的关系)
3、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同学观测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同学甘居直观观测,发表见解)
4、依据统计图上表示的状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依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
三、应用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同学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沟通。(使同学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同学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总结
同学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五、教学追记: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同学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最喜爱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同学真实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下列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学校六班级上册数学教案3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分。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控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6/3012/1814/56
点名同学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同学50人,今日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同学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常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约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约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约的整数比?
引导同学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争论什么叫做最简约的整数比。
老师依据同学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约的整数比要满意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同学举出几个最简约的整数比。
学校六班级上册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安排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育同学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敏捷运用按比安排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师: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什么?(点名同学回答)
2、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5、6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师:按比安排问题有几种解题方法?是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
引导同学回顾按比安排的两种解题方法。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55页练习十二第3题。
(1)组织同学观测图画,理解题意,了解信息。
(2)组织同学小组争论,如何解决问题。
老师巡察,并引导同学理解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也就是救生员和游客的人数比是1∶7。
(3)沟通后,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校六班级上册数学教案5
一、教学内容
运用比解决问题。(教材第54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根据肯定的比进行安排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技能。
3、掌控按比安排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进展分析、概括技能。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控按比安排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难点:依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控各部份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娴熟地用乘法求各部份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比的意义是什么?
引导同学回顾比是什么。
2、一盒糖果有50颗,平均分给甲、乙两人,甲、乙两人各得多少颗糖果?他们所得糖果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
点名同学回答,回顾平均分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浆施工合同范本
- 金属氧化物-贵金属纳米酶基自验证型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 企业女性员工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
- 科技助力下的家庭教育对精神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
- 镍族钳形配合物催化烯烃加氢机理的理论研究
- 排闼宗阳方对冠心病气虚痰瘀证患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 乳矿物盐骨骼成长粉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基于生成扩散技术的离线强化学习方法研究
- 瓦楞纸板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面向保护需求的分布式光伏与配电系统参数辨识研究
- 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方案(技术标)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有答案)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2025年道德与法治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过桥资金操作流程
- 货物学 课件1.2货物的特性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版研究生教材课件全集2章
- 2024年公路水运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考核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