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小猴子下山教案,精彩片段_第1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小猴子下山教案,精彩片段_第2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小猴子下山教案,精彩片段_第3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小猴子下山教案,精彩片段_第4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部编教材资料教案设计-小猴子下山教案,精彩片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小猴子下山

授课

课题小猴子卜山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

时间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

“块、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3.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

目标

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4.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

5.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要目

标明确,有始有终。

教学

重点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

点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第一课时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

教学非,,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

1.(课件出示2)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看,这是谁

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

导入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物,引到课文。】

()分2.今天,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

子下山。(板书:18小猴子下山)

3.自己把课题读一读。想去看一看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认真读课题,注意轻声,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想

想可以找哪些朋友。

2.朗读课文:(课件出示3:预习要求)

(1)给课文标好自然段;

(2)圈出文中的生字,并给生字找几个朋友;

(3)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

3.想想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自己能不能提出一些有

价值的问题?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词(课件出示4)【设计意图:认读字

yikuaifeichangwangqianxiguakongshoupaoji词,读准字音,认准多

n音字,了解多音字的用

一块非第彳丰前西小军手跑进法。】

新课xidohoujieyumlbaiyumikangzhemdnsh

教学

)L'J

分钟小曜缙玉米琳玉米可着遒树

rengyumizhaitaozip§ngzhexiguabaozhe

中玉米螂桃子捧着西瓜想着

b6ngbengtiaotiaozhuituzi

蹦期跳跳迫兔子

1.指名领读,正音。注意轻声的读法。

“前、进、满”是前鼻音,“常、往、空、扛、扔、捧、

蹦”是后鼻音。“常、摘”是翘舌音。

另外,在这些字词中,读好三个多音字:

“空”多音字,本文读“kOng”,组词“空手”,还有

一个读音“k6ng”,组词“空闲”。

“结"本文读“jie本组词“结玉米”,还有一个读音

"jie",组词“冻结”。

“只”本文就有两个读音,一个是“zhi”,组词“一

只”,另一个读音为“zhi”,组词“只好

2.自由练读。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谁能读好它们,试试看。指名读。齐读。

四、抓住要点,理清文脉。

1.小猴子下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

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

2.读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

序排一排吗?(课件出示5:一组图片)

3.(课件出示6)

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设计意图:板画小猴

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行走路线,同时理清了

见了一()小兔子。文中的脉络,通过填空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指导读好句子。的形式,把握课文要

5.齐读课文。点。】

五、识记生字,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7、8)出示生字:“块、非、常往、瓜空、

进”。

2.仔细观察,分析字形,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怎样才能把这个字写好?

(1)加一加:"土"力口“夬”是块。“w"力口"I"

加“吊”是常。“穴”加“工”是“空”,“爪”加“提”

加“、”是“瓜”。

(2)换一换:“连”字的“车”换成“井”就是“进”。

“住”字的“「,换成,,彳”,就变成“往”。

3.师重点指导“空、瓜、常”。

“空”上下宽窄、长短较一致。第一笔点与第七笔

【设计意图:会写字的

竖都位于竖中线,使整个字中心对正。

掌握,不光要会读字

“瓜”字,第一、二笔均为撇,两撇方向不相同。竖

音,识记住字形,还要

提的收笔高于撇的收笔,一捺起笔在竖提的下方,不

会正确的书写,掌握写

与撇相连。

字的顺序和规则。为了

“常”字,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

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

“口”。上下重心要对正。好的写字习惯。】

4.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教师巡视

指导。

5.(课件出示9)读读写写:一块地、土块、石块、方

块、非常、常常、正常、来往、以往、过往、瓜地、西瓜、

冬瓜、瓜果、进去、进入、进行、天空、空手、空心、空

气、晴空、高空。

六、反馈检查。

1.师生合作,老师抽读生字卡片,学生比赛读,看谁读

的又对又快。

2.小组合作,给生字找朋友,看哪个组找的多。

3.同位合作,一人读课文,另一人听,互相指正。

课堂作业新设计

L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kong()-zhi()rjie()

空-只-结-

Iji©O

-kdng()-zhi()

2.给下列汉字组词

块()()常()()

往()()瓜()()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参考答案:

1.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

"kong(空气)zhT(一只)-ji©(结果)

空:T只一结-

-kong(有空)■zhi(只有)-jie(结实)

2.给下列汉字组词

块(一块)(石块)常(往常)(经常)

往(往往)(来往)瓜(西瓜)(丝瓜)

3.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块)玉米地,再走到一(棵)桃树下,接着走过一(片)西

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只)小兔子。

第二课时

1.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

教学并能选出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

2.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说说故事情节。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温故知新。【设计意图:复习旧

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分知,温故知新。为下面

钟2.指名分段读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重点动词。

【设计意图:先从圈画

1.本课中,小猴子做了很多事情,请圈画出描

写小猴子动作的词。出本课中小猴子的动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1)出示:掰、扛、作入手,再来做这个动

扔、摘、捧、抱、追作,再用动词造句。】

2.小游戏:你来做我来猜。

3.看着图画选以上几个动词各说一句话。

预设1:小猴子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预设2:小猴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扔了玉米

去摘桃子。

三、重点指导,朗读感悟。

小猴子下山以后先后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

心情怎样,做了什么?

新课1.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12:第一自然段)

教学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分钟(2)小猴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设计意图:抓住关键

(小猴子来到了一片玉米地里,看到了又大又词“又大又多”,联想

多的玉米)到还有什么又大又多,

(板书:玉米地里玉米又大又多)是一种运用和拓展。】

我们还可以说什么也是“又大又多”的?

①我们看到架上的黄瓜又大又多。

②我们看到地上的西瓜又大又多。

(2)指名读,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怎

么做的?高兴吗?

指导朗读,练读,读出小猴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

高兴的心情。

齐读第一自然段。【设计意图:从第一自

2.学习二至五自然段。然段的扶到2—5自然

(1)(课件出示13: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段的放,设计填空,理

你又看见了什么?解课文。】

(2)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

(),看见(),就()。”

(板书:桃树下桃子又大又红扔玉米摘桃

子)

(3)(课件出示14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

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

(),就()o

(4)(课件出示15第三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

不对呢?学生读。(板书:瓜地里西瓜又大又圆扔

桃子摘西瓜)

(5)(课件出示16)(出示第四自然段),小猴子

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抱回到山上吗?它

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

(课件出示17)(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

里,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板书:兔子

蹦蹦跳跳扔西瓜追兔子)

三、积累”又()又()”的词语。

1.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设计意图:“又()

语。又()”的词语是本文

(课件出示18)(又大又多、又大又红、又大又的重点,了解这类词的

圆)特点,并说话练习。增

类似的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强词语的运用和拓

(又细又软、又长又细、又白又胖、又香又甜、展。】

又香又脆、又白又嫩、又尖又细、又高又大、又高又

壮)

2.练读词语。

3.拓展运用。(课件出示19)

(1)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

来说一些词语吗?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

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2)选一个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四、总结延伸。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

课堂小结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

及拓展延

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

()二意,想一出是一出。)(板书: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分钟2.(课件出示20)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

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你想

对小猴子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米地玉米又大又多掰玉米

、->土.

小猴子下山桃子又大又红扔玉米----摘桃子二-心I一息

板桃树F

内—瓜地里西瓜又大又圆扔桃子一一摘西瓜i无所获

往回走兔子蹦蹦跳跳扔西瓜----追兔子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填空。

又()又()又()又()又()又()

2.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两手空空?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

3.你想用哪些词语形容小猴?

【答案】

1.又大又圆又大又红又白又胖又黑又瘦

2.因为小猴子总是见了这个,就丢了那个。我想说:“小猴子你做事太不专心,三心二

意,想一出是一出了。”

3.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件出示图片,导入课文相关人物,引到课文。检查预习,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

的障碍,读准生字的读音,把握文章的脉络。多元识字,自主识字。

2.正确写字更是低年级的重点,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写字方法是小学生必须养成

的良好的习惯。

3.《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一

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见兔子就

扔掉西瓜,最后一无所获。对于这样一篇课文,面对一年级上学期的孩子,目标应该稍低

一些。

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

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

不足之处:

1.注意课堂纪律的调控,教学的有序进行。

2.课堂组织教学还要加强,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学生对于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走到过道上表演了。不过,这

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小猴子下山》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4篇课文,本文是一篇童话,故

事情节生动有趣。课文讲了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

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做事

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猴子

猴子是三种类人猿灵长目动物的成员,灵长目是动物界的种群。猴子一般大

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

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其他资料】

关于坚持不懈的名言警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

益其所不能。

----孟轲,战国思想家、教育家

2.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

----袁枚,清朝诗人

3.艺术家的一切自由和轻快的东西,都是用极大的压迫而得到的,也就是伟大的

努力的结果。

——果戈理,俄国作家

4.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

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歌德,德国诗人

5.取得成就时坚持不懈,要比遭到失败时顽强不屈更重要。

——拉罗什夫科,法国作家

6.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

——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课后作业

•75基础积累大巩固

d、谁写得漂亮可以得到礼物哟!(用所给生字组词)

二、选字组词语。

)度

让()

三'给词语排排队,并加上合适的标点。

只好小猴子回家去空着手_

跑进小兔子树林里

g喇阅读能力大提升I

度重点段落品析。

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1.多音字填空。

看:kan()kan()

2.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他看见了什么?

E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只小猴子,你会怎样做?

参考答案

一、西瓜常常一块有空非常来往二常长长坐座座三、

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小兔子跑进树林里。四、1.看守看见2.他看

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五、示例:只拿

自己能拿得了的东西。

精彩片段

《小猴子下山》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请看,(出示猴子图片)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

生:猴子,小猴子。

师:听过有关猴子的故事吗?谁能看图,猜出这个故事名。

生:猴子捞月。

生:狐狸和猴子。

师: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子下山。自己把课题读一读。

生:自由读课题。

师: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小猴子下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