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_第1页
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_第2页
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_第3页
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_第4页
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与评价标准(2021年版)

一级指分

二级指标评价方法评分细则

标值

行政管理体系不健全、岗位职责不清、管埋

1.1专科管理符合中医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

制度不健全、预案不完善扣05分/项;专科

南要求。行政管理体系健全,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科室内部环境脏乱差、嘈杂,病员或陪护探

管理由序,岗位职责明确;医疗质量管理、医疗服5

视人员随意走动,管理混乱扣1分。其他不

务管理、病区管理、病员管理、安全管理、探视管

符合医院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的内

一、基理等制度以及风险防范预案健全,落实到位。查阅资料

容,每发现一项扣0.5分。

础管理现场核查

1.2有不少于3年期的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专科建设目标不明确、无发展规划、实施计

10作计划,其中对专科发展、人才培养及设备配套等划、计划无可操作性或无发挥中医药特色优

分)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举措,有本专科发挥中医药势以及无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本3

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具体措施,认真组项不得分;工作计划内容不完整扣0.5分;

织实施,按期实现规划目标和年度目标。未完成规划目标或年度计划目标扣1分/项。

1.3专科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管理目标、有督导查阅资料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本项不得分;无管

2

检查、白考核奖惩;检查考核机制健全,能做到持综合评判理目标、未进行督导检查、无考核奖惩、无

1

续改进。改进措施,扣0.5分/项。

2.1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占医师总数的比例

>60%(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

中医医师占比每降低1%扣61分;抽查3名

经过2年以上中医药知识和技能系统培训的临床类

不同职称的医师常用方剂掌握情况,未掌握2

别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的比例*0%)o中医类别执

扣。5分/人,掌握不全面扣0.2分/人。

二、人业医师能熟练掌握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规

员队伍定的常用方剂。

查阅资料

(202.2医师学历结构:40岁以下医师本科以上学历

现场核查医师学历结构不达标,扣05分/项1

分)100%;其中硕士学位以上人数N20%

2.3医师职称结构:高、中、初级技术职称人员比例

基本合理,达到2:4:4(初中级人员比例可上下浮动职称和年龄结构指标不达标,扣05分/项;

2

5%范围);人才后备队伍平均年龄*5岁;有技术制度保障不完善扣0.5分。

水平持续提高的制度保障。

2.4病房护士数与科室核定床位数比例初4:1;具护理人员数量、学历占比、接受中医药培训

二、人查阅资料

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之比率不达标,扣0.5分/项;护士长未取得市级3

员队伍现场核查

>60%o护士长需取得市级以上护士长岗位培训合格以上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扣1分。

2

(20证书。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率

分)>60%.

2.5学科带头人:

①年龄:60岁以下(省级以上中医学术团体和学会

协会相应专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研究生导

师除外);

②资历:具有中医类正高或10年以上副高专业技术

职务任职资格(中西医结合科可为临床类别正高或

10年以上副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须经西学学科带头人年龄、资历、学术兼职、技术水

查阅资料

中培训合格);平、科研教学能力和作用发挥有一项不符合6

现场访谈

③学术兼职:市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上职务要求即扣1分/人项。

或省级以上相关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以上职务;

④技术水平:能够掌握本专业先进技术,具备指导

本专科优势病种中医临床诊疗工作以及中医诊疗方

案的制定、实施和临床疗效总结的能力;每年主持

科内专科查房(科内大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

不含日常主任查房)不少于30次;近三年每年应邀

3

参加院间疑难危重病例会诊次数及次或参加市级专

项检查、评审N3次。

⑤科研教学:符合下列二项条件之一:近3年有市

级以上科研课题或成果奖;近3年以第一作者或通

讯作者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N2篇完成规培基地、

医学院校、师带徒等教学任务,每年开展院级以上

讲座或授课N3次。

⑥作用发挥:近3年学科、专科发展以及后备人才

培养成效明显;德才兼备,学科、专科工作人员对

本学科带头人的综合满意度N90%。

2.6学术继承人:

①年龄:一般应在50岁以下;

②资历: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查阅资料学术继承人年龄、技术职称、技术水平、服

③能力:有较为扎实的中西医专业基础知识,全面4

现场核查务能力有一项未达要求扣1分/人•项。

继承本专科学术带头人的学术思想,能解决本专业

复杂疑难问题,对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有丰富的临床

经验。年应邀参加二级及以上医院疑难危重病例会

4

诊次数N3次或参加市级专项检查、评审N1次

2.7技术骨干:白不少于2名亚专科月向明确的高年

资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年龄*5技术骨干数量、年龄、技术职称、技术水平

2

岁;能够掌握本专业技术,具备专科方向疑难病症有一项未达要求扣0.5分/人•项。

诊治能力。

3.1专科床位数(不含加床)>30张(以门诊为主的

专科床位数不达标,扣02分/床;申报(复

专科不在具列,上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的专科建

核)前一年度专科床位使用率低于85%或病

设管理规范中有具体要求的,最低床位数从其规

核查资料区加床超过科室核定床位1。%,扣2分。平6

定);床位使用率控制在85%—93%。平均住院日

三、专均住院日不达标扣2分;评审周期内平均住

低于全市同级中医医院同一专科(病种)的平均住

科服务院日未逐年降低扣1分。

院天数;平均住院日逐年降低。

(50

3.2专科开设专病门诊N2个(三级医院N3个);专专病门诊数不达标扣1分/个;门诊诊疗病种

分)

科门诊诊疗病种前3位至少包括1个中医优势病种前3位无中医优势病种,本项不得分;评审

查阅资料

优势病种服务量逐年增加,中药饮片处方占专科门(复核)前三年专科中医优势病种服务量未4

现场查看

诊处月总数比例N30%,门诊患者接受非药物疗法人逐年增加,扣1分;专科门诊中药饮片处方

次数占门诊总人次数比例N10%。占比和非药物疗法人次数每降低1%扣02

5

分。

3.3专科门诊人次、出院人次高于全市同级中医医院

同专科平均水平,并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科评审专科出院人次未逐年增加或低于平均水平,

急诊量);住院患者中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治疗率查阅资料扣1分;住院患者中中医优势病种中医治疗3

>70%,前3位中医优势病种出院人数占科室出院总率和出院人数占比每降低1%扣01分。

人数的比例N50%。

3.4辐射能力:XX市域外患者比例N5%。查阅资料XX市域外患者比例每降低0.1%扣0.1分;2

3.5①能独立完成并常规开展相应级别医院一般专①参照_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江苏省

科与重点专科规定的必备临床技术项目,技术临床三级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标准(2017版)》

应用规范,疗效较好。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苏卫办医政12017)32号)和《江苏省县

展诊疗服务,服务能力达到市内先进水平。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评估细则

查阅资料

②积极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疗法,能常规独立开和推荐标准评估细则》(苏中医医政(2020)6

现场核查

展《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9号)临床诊疗技术相关内容评估专科服务

(2013)81号)内本专科相关技术。能力,中医医疗技术不达标或专科已实施的

常规独立开展:指熟练掌握该项目技术,水平、质现代临床诊疗技术不能做到常规独立开展

量和安全有保证,全部由人事或劳动关系在本单位的,酌情扣分(至少扣1分)。

6

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能够满足需要而经常性开展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违反国家和省市有关管

至少已连续开展3年或以上。理规定或未开展中医药特色优势诊疗服务,

③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人次数占出院患者总人次发现一例本项即不得分。

数的比例逐年提高。③评审(复核)前二年专科以中医为主治疗

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判定:指出院患者住院的出院患者比例未做到逐年提高扣1分。

费用的中医药治疗费用占住院治疗费用(中医药治

疗费用+其他治疗费用)比例*0%的患者。

3.6具有较强的疑难危重症诊治能力,住院患者中疑疑难危重复杂疾病比例、急危重症抢救成功

难危重复杂疾病比例应N30%;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查阅资料率、二四级手术占本专科手术总数的比例每4

>80%o二四级手术占本专科手术总数的比例N40%。减低5%扣2分/项。

3.7①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分工合理,岗位①对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要求,发现科

三、专职责明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定期开展活动,并有室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架构不健全、制度不完

持续改进计划和措施。查阅资料善、职责分工不明确、质量管理组织未定期

科服务

②认真执行专科技术标准规范、诊疗常规及各项医(近二年)开展活动、活动后无持续改进计划或未落实11

(50

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现场核查改进措施的,扣0.5分颂;

分)③医学检验科、影像科、药学部(含制剂室)等专②专科技术标准规范、诊疗常规及核心制度

科相关临床辅助科室质量管理到位;落实不到位的,每发现一项扣1分;

7

④患者安全目标落实良好。③专科相关II缶床辅助科室质量管理不到位,

每发现一个扣1分;

④患者安全管理目标未实现扣2分。

3.8参照《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室)基本要求》

中医综合治疗区设置未达基本要求扣2分,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3)37号)设置中医综合治

未开展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扣1分。

疗区,开展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参照《中医医

专科未配备中医诊疗设备,本项不得分;诊3

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试行)》(国中医药医政发

疗设备不能满足临床工作需要,酌情扣分(至

(2012)4号)配备中医诊疗设备,能够满足临床业

少扣0.5分)。

务工作需要。

3.9①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疾病诊疗方案和①查阅资①未制定本专科常见病种和优势病种临床路

病种临床路径基础上制定本专科常见病种和不少于料;径实施文本,本项不得分;中医优势病种临

3个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彳仝实施文本,诊疗方茶要素②访谈3名床路径低于3个、诊疗方条中未突出中医药

齐全,突出中医药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反映本临床医师诊疗方法的综合运用、中医药诊疗方法未反6

专科特色,定期(每年至少一次)对专科临床路径(科室主映本专科特色、未定期评价分析总结或近三

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任、诊疗组年内未对本专科常见病种和优势病种临床路

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修订完善。长和IWJ年资径进行修订完善的,扣1分/项。

8

②医师熟练掌握并应用本专科相关病种临床路径实住院医师各②医师对本专科常见病种和优势病种临床路

施方案,积极应用中医技术方法。1人)。径实施不了解或临床工作中未按照制定的方

③年度出院患者临床路径入组管理比例N30%(实施③抽查10份案进行应用,扣2分/例;

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占相应病种出院患者总数)归档病案(3③出院患者入径率、完成率和中医治疗率每

入组后完成率N70%,住院中医治疗率N60%(中西个以上中医降低5%扣1分。

医结合重点专科N50%)。优势病种,

每个病种不

少于3份)

+5份在架病

历。

抽查专科门

三、专

诊处方100未执行中四医双重诊断扣1分;出院中医诊

3.W执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出院中医诊断中医主证

科服务张断中医主证辨证正确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

辨证正确率N95%,出入院诊断符合率N95%,甲级2

(50+甲级病案率、中药处方理法方约一致率每降

病案率N90%,中药处方理法方药一致率N95%。

10份归档病

分)低1%扣01分;有丙级病案本项不得分。

9

未制定科室常见疾病药物临床应用规范、合

3.H专科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合理用药控制指查阅资料

理用药控制指标设定不合理、抗菌药物使用3

标设定科学合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S40DDDS。现场核查

强度不达标扣1分颂。

查阅相关资

参照《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评价中医护

4.1科室护士知晓并掌握本科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料,并现场

理技术,护土长掌握不熟练扣1分,护土掌

四、护规,能够掌握中医基本操作;中医护理措施体现辨访谈3名护2

握不熟练扣0.5分。抽查5份在架病历,未

理工作证施护,且有记录。±(其中护

体现辩证施护扣0.5分/份。

(3分)土长一名)

4.2近二年科室发表护理论文、经验总结或个案报告查阅相关资

论文、总结或个案报告每少一篇扣。.5分。1

N2篇。料

未开展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本项不得分;

5.1开展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有工作计划和措施查阅相关资

五、传无工作计划和措施,扣1分;计划和措施未3

并落实,学术经验在专科临床中得到应用。料

承发展落实或学术经验未在临床得到应用,扣2分。

(*5.2专科有明确而稳定的研究力向近二年研究方向专科无明确稳定的研究力向,不得分;无市

查阅相关资

白市级以上科研课题支撑;在统计源期刊发表论文级以上科研课题,扣3分;发表统计源期刊6

分)料

或出版专著*篇。每少1篇扣0.5分。

10

5.3评审(复核)周期内举办(承办)市级以上中医

查阅资料举办(承办)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不达标,

药继续教育项目打个,接受进修人员N3人(每人每3

现场核查扣2分;进修人员不达标,扣1分/人。

次进修时间N3个月)。

适宜技术推广项目S2次/年或未完成卫生健

5.4积极开展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完成对口支援任查阅资料

康行政部门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扣1分/2

务。现场核查

五、传项。

承发展评审(复核)周期内未引进或开展新技术、

(175.5积极引进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3年后引进新项目,本项不得分;引进或创新技术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