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E/26/wKhkGWW9cDqAZPtjAAFOWOXGCbs730.jpg)
![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E/26/wKhkGWW9cDqAZPtjAAFOWOXGCbs7302.jpg)
![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E/26/wKhkGWW9cDqAZPtjAAFOWOXGCbs7303.jpg)
![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E/26/wKhkGWW9cDqAZPtjAAFOWOXGCbs7304.jpg)
![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0E/26/wKhkGWW9cDqAZPtjAAFOWOXGCbs73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载后获高清完整版】
中考物理冲刺-必考知识点题型详解总结
中考物理冲刺专题
专题一声现象与光现象
专题二运动和力
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
专题史功和机械能
专题五力学综合
专题六热学
专题七简单电路与欧姆定律
专题八电功电功率电热
专题九电学综合
专题一声现象与光现象
要点1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探究课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探究方法转换法推理法
r-
实验示意
■
图
::
将正在响铃的闹钟
①用小槌敲击音叉使其发声,与音叉紧密接
放在真空罩中,逐
实验过程触的小球被弹开;
渐抽出罩内空气,
及现象②将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水花四溅;
铃声变小,最后几
③敲击鼓面使其发声,鼓面上的纸片跳动
乎消失
探究课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声音的传耦霜要________,
实验结论真空零—传声
产生的
响度的大小与什么因素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
探究课题
有关关
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示意T7〃年”小
图
探究课题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①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又,音
①将同--把尺子按在桌边,拨动尺
又发声响度不同,与音义紧
子,使其发声,保持其振幅不变,
密接触的小球被弗起的高度
不断改变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可
不同;
听到声音音调改变;
实验过程②将发声响度不同的同一音
②在木棒一端绑上棉花并蘸水,将
及现象叉放入水中,水面水花溅起
其放入吸管,吹吸管一端使其发声,
高度不同;
推拉木棒,音调改变;
③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③用力吹一细管,并将其不断剪短,
鼓声响度不同,鼓面上纸片
跳起高度城周雌变
响度的大小旻有关,音调的高低与‘方关,且频
实验结论且振幅越大,响度越
率越高,音调越________
活学步用、“变与不变”定声现象探究过程
声音特性的探究要注意区分变量与不变量:当发声体不变,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时,探究的是“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而
用力相同,改变发声体的“长短”时,探究的是“音调与频率
的关系”;而发声体材料不同,则决定了其音色不同。
要点2光学成像原理图汇总
名称光的直线传播成像光的反射成像
小孔
发光体光屏
光路图AB'
B像4
成像特倒立、实像,物像异侧,正立、等大、—像,
占像与小孔形状无关物像关于镜面对称
光的折射成像
名称
光的折射成像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放大镜成像
1
光路空"1
、透明咬H,■■■J.A..'••■■・.
图FX.
■咳遗愤
rV
倒立、放立、
虚像,物倒立、缩小、正立、放大、
成像实像,平面镜改
像同侧,像在实像,物像异虚像,物像
特点变光路,使像成
物上方侧,物远像小同侧,物远像大
在屏幕上
名称正常眼
看近处的物体广、看远处的物体/一、
光路图
—倒立、缩小、一安—像,改变焦距,成像清
成像特点
名称近视眼
=跆
光路图
甲近视眼成乙矫正后
像于视网膜前
倒立、缩小、实像,成像在视网膜前,用________
成像特点
【透镜矫正
名称远视眼
光络图
?理器卑也乙矫正后
像于视网膜后
倒立、缩小、实像,成像在视网膜后,用________
成像特点
凸透镜矫正
,要婀光学作图注意事项
①光的反射、折射作图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作图时需注意法线
和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画出,光线要标箭头且定向准确,法线
与镜面或界面垂直。
②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是中考命题的又一热点,利用特殊
光线作图可以画出凸透镜成像光路图,帮助记忆凸透镜成像规
律。具体如下:
物距等于一倍焦第物拒小于一倍角距
专题二运动和力
要点1常见力对比
名称产生方向大小
重力地球吸引竖直向下G=mg=pVg
相互接触、发与形变方向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
弹力
生弹性形变相反大,弹力越大
静摩
与物体相对与外力有关
相接触、相挤
擦力运动(运动
压、面粗糙、
趋势)方向
动摩相对动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
擦力相反滑动摩擦力越大
名称产生方向大小
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的合力称为分子力。
分子间引
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0;在此
分子力力和斥力
基础上,分子间距离减小,表现为斥力;
同时存在
分子间距离增大,表现为引力
与流速差及物体本
升力流体压强竖直向上
身特点等因素有关
浸在液体
浮力竖直向上产浮排="液喉
或气体中=0g
/合=尸(同向)
合力与大力同向1+/2
/合="一/2(反向)
、点拨”弹力的方向梳理: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
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绳拉力的方向沿绳
指向绳收缩的方向;弹簧弹力的方向沿弹簧轴线指向弹
簧恢复原长的方向。
知识拓展常见力做功与对应能解析
(1)重力与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如物体下落),重力势能
减少,转化为动能和内能;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弹力与弹性势能:压力、支持力和拉力不考虑形变,
故不考虑弹性势能;弹簧的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3)摩擦力与内能: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系统的内能增加。
(4)分子力与分子势能: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
最低;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
增大,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要点2运动和力的关系
例题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认识,正确的是(C)
A.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变大
B.匀速上升的气球不受重力的作用
C.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没有推动,推力与阻力大小
相等.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
用是相互的
.船从河里开到海里,由于船始终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浮
力等于重力且大小不变,故A错误;匀速上升的气球受重力的作
用,故B错误;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处于静止状态,是因为物体
受平衡力的作用,故D错误。正确选项为C。
/思路点拨图解“运动与受力”
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情况决定的,具体分析思
路如下:
牛顿第一定律
物没有受到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体外力作用或匀速白:线运动状态
受
力
情
况
物体的运动状
态发生改变
变式题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一定受到了水平向右的力
B.在空中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合力与重力平衡
C.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一定运动
D.1N的力可能比800N的力产生的效果好
,解一板〜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可能受平衡力作用做匀
速直线运动,也可能由于惯性而动,故A错误;在空中匀速直线
飞行的飞机受到的升力与重力平衡,故B错误;有力作用在物体
上,物体可能运动,可能静止,故C错误;1N的力可能比800N
的力产生的效果好,如使用杠杆时,故D正确。
、喊■宁“运动与受力”关系的考查通常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知受力辨状态,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
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二是知状态析受力,物体运动
状态不变,受平衡力或不受力,运动状态改变,受非平衡力。
专题三密度压强浮力
要点1有天平、少量筒测密度
例1吴畅同学利用天平、水和烧杯来测量一不规则小
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
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中的硅码和标尺上
的游码示数如图TZ3—1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S2―go
50g
fl
|IIII|IIII|HIII|IIII|IIII|
011345g
图TZ3-1
(3)吴畅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测量小石块的密度:a.往烧杯中
加入适量的水,将小石块浸入其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处
作标记;b.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0g;c.
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标记处,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
量为180g;d.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e:用密度公式计算出
小石块的密度为1.73g/cn?o
(4)分析实验过程,测得
的小石块密度值比真实
值偏小(选填“偏
大”“偏小”或“不A.在水面处B.取出小C.如本到
变”作标记石块标记
江版L分析题意知,由于题中缺少量筒,所以采用“标记法”
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由于将小石块从烧杯中取出时,其表面有水
残留,使得所测小石块的体积偏大,小石块质量测量准确,故计
算出的密度值偏小。
/方却底“满杯法”“标记法”测体积
在缺少量筒的情况下,可借助于水利用“等量替换”的思
想,使得被测对象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具体方法如下:
①满杯法:A.测液体体积:用同一容器(玻璃瓶等)分别装
〃[水
满水和被测液体,则/液=/水=——;B.测固体体积:将被测固
P水
体浸没在装满水的容器中,用天平称出溢出水的质量,则P物
m温水
=P/水=
P水
②标记法:A.测液体体积:用同一容器装一定量水,在水
面处作标记,再用该容器装被测液体到标记处,则/液=/水=
—;B.测固体体积:用同一容器装一定量水,将被测固体浸没
P*
在水中,在水面处作标记,再取出物体加水到标记处,则V物
川加水
=V加水=
要点2压力、压强大小比较
例2如图TZ3—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力和5分
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
质量。若在两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有液体后,液面仍保持相
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厂A、
&的关系是
A.PA〈PB/A=&
B-PA〈PB/A>&
C.PA>PB/A=&
D-PA>PB尸A>&AB
图TZ3—3
/幽伸铲压力、压强巧分析
有关压力、压强的比较问题,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利用图像比较压力、压强
常见压强图像有两种:一是固体压强F—S图像,二是液体压强p—h
图像。解题时取图像上相同的量对应另一量的不同点进行比较即可。
②固体倒置、切割或叠加后比较压力、压强
将物体倒五时一般压力不变,若受力面积变小,压强会变大,反之
受力面积变大,压强会变小;将物体切割时一般压力会变小,叠加时压
力会增大,根据切割或叠加的方式确定受力面积如何变化,再利用p=1
得出压强的变化。
③同一容器倾斜、倒竞后比较压力、压强
该类问题,一般液体密度不变,分析液体深度如何变化,
就可得出容器底所受压强变化情况;再利用户=夕•根据容
器形状比较重力与压力关系,分析压力变化。
④不同容器底所受压力、压强比较
该类问题,一般液体深度相同,比较液体密度可知容器底
所受压强的大小关系,另外再通过b=pS分析压力大小。
要点3“液中浸物”:密度、压强'浮力对比分析
“液面升降”析压强、“状态分析”比浮力思路点拨/
物体浸入液体中后,最直观的现象有两个,即液面是否上
升和物体静止后所处状态。根据液面变化分析液体对容器
底的压强变化,根据物体状态可对比分析密度、体积、浮
力和质量相关量,具体思路如图TZ3-4所示:
」液面上升I浑度%增订液体对容器底也强变人1
“液面分析
液而不变I深度小不变液体对容器底压强不变|若液面不变.物体
不沉.底受压强
不变;匕:液面不变
似物体沉底.»i
T状态分析底受田强包括物
压强,液压强,
其何将变大
图TZ3-4
例3|2013•河「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
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
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TZ3—5所示。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鸡蛋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甲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图TZ3—5
'解一析,分析题意知,鸡蛋在甲盐水中悬浮,故〃甲=〃物、尸甲
=G物;鸡蛋在乙盐水中漂浮,故〃乙物、尸乙=G物(尸甲、尸乙分别
表示鸡蛋受甲盐水、乙盐水的浮力);综合上式知,011V,乙、/甲
=/乙,A、B错误。由于两杯中盐水的深度相同,所以盐水的密
度越大,杯底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正确选项为C。
点评N不同形状的容器,容器底所受到的压力大小还可以根据
容器形状对比底受压力与所装液重来确定。如均匀容器:/底=G液;
口大底小容器:尸底VG液;口小底大容器:尸底AG液。
要点4密度、压强、浮力相关计算
例412013-11水平桌面上放置有底面积为80cm2、质量为
400g的圆筒,筒内装有16cm深的某液体。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底
面积为40cm2、高为8cm的圆柱体,从液面逐渐浸入直到浸没,弹
簧测力计示数尸与圆柱体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如图TZ3—6乙所示
(圆筒的厚度忽略不计,筒内液体没有溢出)。求:收取10N/kg)
⑴圆柱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
(2)筒内液体的密度。
(3)圆柱体浸没时,圆筒对桌面的压强。
一标A(1)分析图像知,圆柱体重10N,当其完全浸没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故其受到的浮力为F浮=10N-2N=
8No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利用公式〃尸令计算出液体的密度p波
尸浮_________________8N__________33
N/kgx40x8xl0-6m3=25xl°kg/,n°
(3)首先计算出圆柱体浸没后液面增加的深度,即'/?=会,
J底
然后利用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公式完成计算。\h=3=
J底
3
40乂8乂10-6m工
-42=0.04ni,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2液£=〃液g/7s底
oUxi1nvIll
=p液g
s底(〃浓+A〃)=2.5xlO,kg/m3xioN/kgx80xl0-4m2x(16+4)xl02m
=40No
圆筒对桌面的压力:下=尸压+G筒=44N;
p44N」
圆筒对桌面的压强:41=5.5乂10、Pa。
J©UX1Um
技巧梳理漂浮问题“六规律”
规律一:“二力平衡”,即物体漂浮在液面,所受浮力等于重力
(正浮=6物)。
规律二:“质量相等”,即物体漂浮在液面,所排开液体质量等
于其质量(叫『:=/«物)。
规律三:“浮体定比”,即物体漂浮在液面,排开液体体积与其
总体积之比等于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之比(0::厂物=「物:〃液)。
规律四:“任漂、浮等”,即物体任意漂浮在不同液面上,所受
浮力相等(/1=/2=G物)。
规律五:“密大浸少”,即物体漂浮在不同液面上,在密
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少。
规律六:“三力平衡”,即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
物体受到浮力、重力及压力或拉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正浮=
G物+产座或拉),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
的浮力(尸膜或拉=尸浮—G物)o
专题四简单机械功和
机械能
要点1力学作图梳理
一、力的示意图
作图步骤可巧记为:”定物、找点、画线、标箭”八字口
诀。
二、杠杆作图
(1)杠杆受力分析: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
衡状态,所以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相反”,据此判断
二力方向;另外二力的作用点均在杠杆上。
(2)杠杆力臂作图步骤:找支点、画力线、点线引出垂线段。
(3)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将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为最长
力臂,依据题干中给出的已知力方向,确定最小力方向,
在最长力臂末端沿最小力方向垂直画出的力即为最小力。
三、滑轮组绕线作图
(1)绳子股数〃的计算方法:①距离关系确定:为绳端
移动距离;h为重物移动距离);②力关系确定:"=窄(进一法);
③效率确定:n=~~^.o
(2)找“起点”: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起点位
置,若〃为偶数,绳子从定滑轮绕起,若〃为奇数,绳子从动滑轮
绕起。
典型对比常见力三要素对比
常见力重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浮力
在题干中一般会给出所iiii力的大小,建议在该力的示意图
大小
中具体对汕,如G=6N
沿拉垂直于接触垂直于接触与相对运动
竖直竖直
方向线方面,指向被而,指向被(运动趋势)
向下向上
向压物体支持物体方向相反
①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作图时,一般将物体的几何中心作
为其所受各力共同的作用点;
作用点
②压力的受力物体为被压物体,通常是斜面或地面,因此压
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接触面上
要点2以简单机械为载体的力学计算
例题某建筑工地用如图TZ4—1所示的简
易滑轮组将重4000N的砖块运到离地4m高的砌
墙处,已知每个滑轮重100N,滑轮摩擦和绳重
以及动滑轮下的挂网重忽略不计。若提升砖块
的工人作用于绳的拉力最大为500N,求:
⑴提升一次砖的最大重力。
⑵提升一次砖时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3)若全部完成提砖任务,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至
少做多少额外功。
图TZ4-1
(l)900N(2)90%(3)2000J
分析题意知,工人作用了绳端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
提升的重:物最多,机械效率最大;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以及动
滑轮下的挂网重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克服动滑轮
重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分析出工人全部完成提砖任务所需要的
次数,然后利用提升一次所做的额外功乘以次数即可。计算过
程如下:
(1)由题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2,则尸大=色辛,故
G大=2尸大一G动=2x500N-100N=900No
900N
=90%。
⑵“=瓦2x500N
八出…但…4000N…
(3)提升次数:N=丽冰土5次、
提升1次所做额外功:印额外=G动〃=100Nx4m=400J,
包Tl.士小TT/F-----T、,4/ACT------GCCCT
三种方法计算额外功
①差值计算:W^WW^=Fs-Gh.
②效率计算:。额=卬.总(1-//)=与-卬'有。
③成因计算:J%=G动做滑轮组不计摩擦)=〃(斜面)=G"(杠
杆不计摩擦)
变式题在水井清淤工程中,工人
用如图TZ4—2所示的装置来起吊井底的
一块石头。如果石头的重力是500N,体
积是0.02m3。(g取10N/kg)则:
⑴此装置不能(选填“能”或“不
能”)省力,其带来的好处是
改变力的方向。
⑵请通过计算说明,当石头浸没在水中
时和完全离开水面后,要把石头匀速吊
起,工人分别需要多大的拉力。(注:不
计摩擦、水的阻力和绳的重力等)
■解.(1)分析题图知,两滑轮为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
向不能省力。(2)不计摩擦、水的阻力和绳的重力等,石头浸没在
水中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即G物、尸拉、F浮,三者存在关系:
产拉=G物一产浮;当石头完全离开水而后,不再受到浮力作用,则
产拉,=G物。计算过程如下:
石头浸没于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3
F浮=6排=〃水V排g=1.0xl()3kg/mx0.02mxioN/kg=200N,
石头在水中时受到重力、浮力和拉力作用,/拉=GLF浮=500N
—200N=300N;
石头完全离开水而后受重力和拉力作用,
/拉'=弓物=500?^
专题五力学综合
要点1密度测量多样化f咚…
间接”测p周、“平衡”测p
缺少天平或量筒的情况下,要完成密度的测量,一般采用“间接法”
或“平衡法”的思想来设计实验,具体如下:
①“间接法”测固体密度:测量工具只有天平、量筒或弹簧测力计其
中之一,有适量水。“间接法”测密度的关键在于利用所测量,借助水表
示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2=£导出表达式,一般用于
固体密度的测量。
②“平衡法”测液体密度:测量工具有刻度尺、适量水。“平衡法”测密
度的关键在于找出平衡量,进而列出平衡等式(具体见例2点评),然后导
出密度表达式,一般用于液体密度的测量。
例1研究性学习小组假期到水
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状
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
研究该物体密度,小草同学找来了弹
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
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TZ5—1甲所示,擦干该物体,
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1。
(2)如图乙所示,小草还应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____________
使物体完全浸入水中,
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尸2。
Fi。水
(3)则该物体的密度z>=B+B。(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忽略
绳重与摩擦)
(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增大吸盘的表面积。
产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水可“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
枳,完成固体密度的测量。还可以利用量筒与水,借助「漂浮知
识“间接”测出物体的密度,具体方法如下:如图TZ5—2所示,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水,记下体积匕;将物体放入水中使其漂浮,
记下体积匕;用细铁丝将物体压入水面
下,记下体积匕(对了密度大了水的固
体可将其放入小烧杯内,使小烧杯漂浮
于水面)。物体密度表达式推导:帆=
P水(匕一匕);/=匕一匕;P物=
。水(%一%)
图TZ5-2
匕一匕
、点拨,分析题意知,利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物体重力,然后
根据可知物体质量;借助于吸盘和滑轮使物体完全浸没水
中,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导出排开水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
例2小明用刻度尺、两端开口
的玻璃管、橡皮膜和水等器材测盐
水的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扎上橡皮膜并倒
入水,出现如图TZ5-3甲所示的现
象,说明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水柱的高
度为々(如图甲所示)。
③将玻璃管缓慢插入装有盐水的烧图TZ5—3
杯中,直到橡皮膜表面与水平面相
平,测出管底到盐水液面的高度为
42(如图乙所示)。
(1)月小明测得的物理量推导出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以盐水=
♦°水(水的密度用o水表示)。
(2)分析实验过程,小明测得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偏
大,这主要是操作中的第步造成的。
工.分析题意知,当橡皮膜变平时,说明烧杯内盐水对橡皮
膜向上的压强与玻璃管内水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相等,利用液体
压强找平衡,即。水=。盐水,。水9/)水=。盐水gh盐水,然后用刻度尺
测出水和盐水到橡皮膜的深度即可。
力学计算常见量汇总
■喊*|(产本题利用液体压强找“平衡”测出了液体的密度,
还可以利用“质量找平衡”“体积找平衡”等测出液体的密
度,具体方法如下:
工具操作图表达式
液体水利用质量找平衡:
天平、H1水=〃7液
刻度尺、P水»Sh
水lh
P液=〃水瓦
工具操作图表达式
利用漂浮找平衡:
刻度尺、F水=尸»
密度计、P水gS(h—h]=p*gSQi-ln)
水〃水(h—hi)
〃液二一0石-
一
一
一
一-
■o0Q0
1一
111111利川体枳找平衡:
E1.22
122
11.2
3-333V排水=>排
弹簧4:13444
54555G-FiG-F,
L了
测力计、G5
「
水
?
水
方法技巧
要点2力学综合计算
力学综合计算常常以交通工具、简单机械、地面
静物为呈现载体,将力热、力电相结合,进行全面考查
,另外还会涉及水中浸物的问题,命题中相关量计算方
法如下:
(1)基本量的计算
密度:P与*嚼液体)=景(液体)
速度:y=:=£功率计算)
压力:F盘h=pS
F*
压强:2=g=,液劭(液体)
浮力:下浮=G拌=〃7井g=p液P排g=G物(漂浮、悬浮)
W
功率:尸=7=尸和力y
(2)三种功的计算
有用功:万有=P有/=力(水平运动)=6〃(竖直运动)
总功:%总="=尸拄力s(简单机械)
W总=Q放=热机)
%总=%电=匕7,(电动机)
额外功:%薮=印'总一印'有=%总(1一〃)
(3)效率的计算
滑轮组:〃=空=:不考虑摩擦)=作
川总nrG物十G动nr
0、1雨_即有
斜而:〃一丽一百Gh
thinW有F奉引力SPt
热和L:—
'。总qmqm
.j.卬,有Fs
电r1=动机n:〃=范=瓦
例3|2012•大如图TZ5—4所示的汽车总质量为1150kg,
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km,若汽车所受阻力为汽车重力的
0.1倍,每个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收取10N/kg)求:
(1)汽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少?
(2)汽车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其功率为多少?
(3)若该汽车热机的效率为25%,如果不考虑热机其他的能量
损失,汽油热值为4.6X107J/kg,则该汽车行驶10km过程中需要
的汽油质量为多少千克?
图TZ5—4
(1)5.75X104Pa(2)1.15X107J2.3X104W(3)1kg
、应柝A由题意可知汽乍的质量和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
面积,然后根据公式p=f=亨=等计算乐强;汽乍在行驶过
程中所受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根据公式W=Fs=fs计算克
服阻力所做的功,再利用尸=?计算功率即可;汽车利用燃料
燃烧获得动力,因此其效率是指汽乍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所
做的功与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之比,即〃=蟹=*,
然后将已知量代入可计算出所需汽油的质量,或者先计算出
热量,再利用〃完成计算。计算过程如下:
(1)/=G="7g=1150kgxlON/kg=1.15xl04N,
所以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FL15X104N….c4n
P=M=4x0.05n?='75x10Pa。
(2)f=O.lG=O.lxi.i5xio4N=1.15xl03N,
W=/s=1.15xl()3Nxio4m=1.15xl()7j
v=72km/h=20m/s,
s104m
『二赤/=500§,
„W1.15xl07J………
x
P——t—v5n0n0m//s~2.310Wo
八.印加八卬1.15xl07J.c7T
(3)由〃=区,得。放=1=25%—=4.6x10J,
。放4.6xl()7J
|1|。放=〃7夕,得/〃=q—4.6x107J/kg
专题六热学
要点1热学要点梳理
一关系:“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即气压大,沸点高;气
压小,沸点低。
二过程:①“吸热过程”,即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三
过程均有制冷作用;
②“放热过程”,即凝固、液化、凝华过程。
三条件:①“晶体熔化条件”——达到熔点,持续吸热;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持续放热;
③“液体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三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
四现象:①“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水蒸气液化形
成雨;
②“冰箱制冷”——冷藏、冻室氟利昂汽化吸热,冷凝管液
化放热;
③“灯泡发黑”——筲丝升华,再凝华在内壁使灯泡发黑;
④“蒸气烫伤”——水蒸气液化要放热,烫伤更严重。
五方法:①“加快蒸发方法”——升温、增大表面积、加快
空气流速;
②“液化方法”——加压、降温;
③“改变内能方法”——热传递、做功;
④“比较吸热能力方法”——等质量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
度比热量,吸收相等热量比升温;
⑤“提高热机效率方法”——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各种热损
失、机件间保持良好润滑以减小摩擦。
六对比:①“蒸发与沸腾对比”;
②“三种常用温度计对比”;
③“晶体与非晶体对比”
④“内能与机械能对比”
⑤“温度、内能、热量对比”
⑥“汽油机与柴油机对比”
例112013-如图TZ6—1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
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轻柔的瞽升华现象凝质的街是凝华现象
品飞的即是熔化现象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CD
STZ6-1
'解近.自然界中的“雨”“雪”“霜”“露”“雾”等现象,
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分析过程中准确定位水前后的状
态是解题的关键。正确选项为B。
物理生活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液化
小水珠—・雨
升到(放热)
司凝华熔化
小冰晶—水
水军化出?(放热)L也」(吸热)L_J
液化七、汽化
小水珠(雾、砺)
地面(放热)(吸热)水蒸气黯
附近I凝华
小冰晶(霜)升华
(放热)(吸热)
熔化(吸热)田凝固(放热)水
------------冰«------
江河、海洋、湖泊
图TZ6—2
例2如图TZ6—3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
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比
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丙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X1。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
1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4.2XKPj°
(3)酒精的热值为
7完上-温度计卜-温度计L-;
3.0X10J/kg,温度计
全燃烧10g酒精M/液体a液体a*/;
液体6
放出的热量为
工^燃料1燃料2二燃料1
5
3.0X10jo
甲乙丙
图TZ6—3
利用“控制变量”的思路完成解答。比较不同燃料的
热值,应当加热对象相同但热源不同,故选甲和乙两图进行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当热源相同但加热对象不同,故选甲
和丙两图进行实验。
要点2热量的综合计算
一、热平衡方程
使温度较高的物体与温度较低的物体接触,在不计热量
损失时,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其
表达式为:。吸=。放。
二、热量与热值
把被加热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之比用热效率表示,其表达式为:〃=警。
三、热机计算四方面破
(1)汽缸内的压力与压强
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膨胀做功,对活塞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压
强。压力和压强的关系是F=pS或p=(,式中的S是活塞的横截面积,
通常用汽缸的直径求出。
(2)燃气做功的计算
对于热机,一般给出的已知量是排气量V和汽缸内压强p,由排气
量可导出活塞一个冲程的行程1=^;由汽缸内压强可导出燃气对活塞
的压力F=pS,故燃气一次做功lV=FL=pV,注意排气量的单位一般
为升,计算时要换算。
(3)功率的求法
w
用公式P=^求功率时,燃气做的功与做功的时间一定要对
应,不能张冠李戴。
(4)热机效率的计算
W
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为〃=g,式中w是燃气做的功,2是汽油
或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例3I2013-:已知煤气的热值为3.6X107j/m3。
0.28nP的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若这些热量的
50%被温度为20。(\质量为30kg的水吸收,则水温升高多
少?[c水=4.2X103J/(kg・oc)|
1.008X107J40℃
、解一板.A根据。=々得:
Q放=%=0.28m3x3.6xio7J/m3=1.008xl07J。
Q吸放=50%X1.008X1()7J=5.04X106J,
由得:
段_________5.04x106J_________
AZ=^?=4.2xlO3J/(kg℃)x30kg=40Co
例4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
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动机的效
率是汽车的经济性能指标之一,厂家提供的某汽车出厂的部分参
数如下:
①测试数据: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
时,百公里耗油量为外(L),发动机输出功率为尸o(kW)。
②使用燃料:93#汽油|热值为夕0(J/kg),密度为po(kg/m3)|。
请用以上参数推算出在测试条件下,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写出推导过程。
声
Pt___VPs
〃mqntqpVqy
RxlcpxlOOxlO3JxlCFR
-1000poVoqo
po匕)Xi1n03x«ox9nOn巧而
变式题有一台四缸发动机,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其中排
量等于四个汽缸工作容积的总和,汽缸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
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又称单缸排量,它取决于活塞的面积和活塞
上下运动的距离(即冲程长)。转速表示每分钟曲轴或飞轮所转的周
排量2.0L
输出功率120kW
转速6000r/min
⑴该发动机在1s内做的功为1.2X105j单缸排量丫=0.5L。
⑵在每个做功冲程里,发动机做功W=600J。
(3)在做功冲程里,燃气对活塞所做的功可表示为W=pV,式中p表
示燃气对活塞的压强,则/=1.2X1Q6Pa。
■柝自⑴由表格数据可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尸=120kW
=1.2x10$W,即每秒内所做的功为IF=Pr=1.2xlO5Wxls=
5
1.2xl0Jo四缸总排量为2.0L,所以单缸排量为0.5L°(2)由转
速可知,每秒钟曲轴或飞轮转动100r,则发动机每秒仃200个
冲程,因此单缸每秒做功50次,四缸共做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工支模内排架工程劳务分包合同-4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影视作品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办事处设计、施工、品牌授权合同
- 装修合同清单模板(茶楼)
- 二零二五年度宝宝日间托管与营养膳食合同
-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终止协议年
- 数据分析与决策实战指南
- 信息科技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 企业融资流程详解和步骤说明
- 酒店行业智能化客房智能控制系统方案
- 电气安全培训
- 注塑品质管理要点
- 校长(含副校长)绩效考核指标要点
- 初中衡水体英语(28篇)
- 九年级心理健康教学计划
- GB/T 2317.2-2000电力金具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 机动车辆保险理赔实务2023版
- 2023年初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题及答案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学习目标的分解、叙写与评价 课件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