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扬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易”学作为中国文化学之一,被不断地张扬和传播着,“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因其内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胡适《先秦名学史》说:“‘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应该视作后来文学美学“以小见大”说的文化张本及南朝梁代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论的审美渊源。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意”“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象”是物象模拟体,“取象”不是终极,其功能是以“象”而尽“意”。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对“象”的功能作出了说明。“象”为了尽“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样,“意”“象”之间就构成了关系,即体认和对象的统一体。中国文化学的“意象”论,便在关系上强调二者的结合、统一,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分解的概念。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说:“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它是相应相合,而不是互悖互离。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它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或者说是更推进了一步的范畴。
“意象”是一个文化范畴,它何以会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成为文学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产生胡应麟所作出的“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的评价呢?
不了解中国文化学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中国文学美学。中国的文体在最初,是作为文化范畴存在的。诗歌一开始的功能是认知功能,约束在兴、观、群、怨范围内,是文化智慧甚或知识来源之一。其审美功能是在后来被确定,这种确定包含着对原初的文化意义的摆脱。作为诗美学的一个细胞的“意象”建构,也在这样的总趋向中被裹挟而下作同一个走向。文学美学的意象建构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者的胎记。
(摘编自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
材料二:
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述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述;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
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述,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易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锺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来自《易》,它不同于“物象”概念,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的范畴。
B.“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具备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南朝梁代的刘勰是把“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D.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王弼在《周易略例》中的文字,不过二者论证的观点并不相同。
B.“意象”是审美概念,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
C.了解中国文化学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美学至关重要,两者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存在关联性。
D.“象”具有象征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的特殊功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象”的“暗示性”特征的一项是()
A.王弼:若尽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
B.刘勰: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
C.钟嵘: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D.何景明:体物杂撰,言辞各殊。
4.两则材料均以“意象”为核心展开内容,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
5.请根据材料二,联系课本内容,简析闻一多诗歌《红烛》“意、象、言”的特点。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琴……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腾……他颤着……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先生……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先生……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赐呀……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
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减)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光已逝,目睹沾满灰尘,结上蛛网的古琴,以及未能完成的著述,孔子意味阑珊,情绪低落。
B.文中画横线的两处文字内容相同,语气不同,传递的情感丰富,有对子贡晚来埋怨之意,更多是对其到来的期盼和欣喜。
C.高踞树巅的雄鸡唤起了孔子对子路的回忆,他为其命运悲叹,却又为其杀害生灵的行为而痛心。
D.“故乡真是荒凉呵”,“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说明孔子虽身在故乡,内心却是孤独的。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樵夫这一形象的设置可以让孔子此时的情感有了具体的抒发对象,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形象相似,情感相通。
B.上文中“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和《百合花》中新媳妇为通讯员的遗体盖上被子时“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都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心理。
C.子贡的形象与仲由的形象互为衬托,同时和孔子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孔子对理想的执著坚持。
D.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如困于陈蔡、流离楚卫等回忆性片段,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8.结合文本和你对孔子的了解,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泰山”意象的深刻意蕴。
9.《仲尼之将丧》是冯至“‘抒情诗’的历史小说”代表作,孙犁称赞《哦,香雪》“从头到尾都是诗”,请结合这两篇文本,简要分析它们“诗”化的共同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有删改)
①追胥:追租的公差。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B.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C.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D.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绍兴,宋高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从汉武帝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中的“元嘉”即为年号。
B.除,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古代表示官职任免调动的词还有迁、擢、改等,如《琵琶行(并序)》“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表示贬官。
C.崩,本义是指山倒塌,文中指帝王之死。《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意义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万里具有管理才能,担任奉新县知县时,阻止收税的官吏下乡扰民,只把逃税人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县里大治。
B.杨万里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后,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后被任命为提点刑狱,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来防范盗贼,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
C.杨万里慧眼识人才。担任东宫侍读时,他认为选拔人才最为重要,他所举荐的朱熹、袁枢等六十人,先后被提拔任用,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
D.宋孝宗起初很喜爱杨万里的才能,称他有“仁者之勇”,受到重用;后来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4.杨万里为人正直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桂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①。
山花子②
李清照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③,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①屈原当年作《离骚》,遍收名花珍卉,唯独桂花不在其列。②作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之后。③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俗、高风亮节闻名。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鹧鸪天》描述桂花柔雅的“体性”、浓郁的香气、亮丽的色泽,赞其风姿出众,显示了词人的审美品味。
B.《山花子》从形态着手,描摹桂花样貌,从形到神,借晋代名士来比桂花的不凡风度,以人喻花。
C.两首词都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梅、菊或丁香作为陪衬,展现出桂花的清雅脱俗,带有较为鲜明的主观感受。
D.同为咏桂,从《鹧鸪天》中直白的自信,到《山花子》中蕴藉的忧愁,显示了南渡前后词人词作风格的转变。
16.这两首词的最后两句都提到了“无情”,你如何理解?请简要阐述。
17.名篇名句默写。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李白傲岸不羁的风骨的句子是:“,。”
(2)韩愈《师说》中的“,”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似。
(3)“江”“月”是古诗文中的常见意象,“江”“月”同在一句话中出现,往往别有意趣,如“”,又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薄言掇之掇:拾取枉用相存存:保存
B.列缺霹雳列:强烈因为长句为:创作
C.声非加疾也疾:劲疾如今有谁堪摘堪:可以
D.吾师道也师:学习郯子之徒徒:学徒
下列各项的特殊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
A.妆成每被秋娘妒B.蚓无爪牙之利
C.而耻学于师D.匠,木工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也称《诗》或《诗三百》,分《风》《雅》《颂》三部分,与《书》《礼》《乐》《易》《论语》并称“六经”。
B.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词等,按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
C.“歌”“行”“吟”是古诗的体裁,在汉魏六朝的民歌中就有了,它们的音节、格律等都比较自由,比较知名的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敕勒歌》等。
D.《登高》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下列对《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
B.孔子遵从周礼,他对于季氏“八佾舞于庭”的越礼行为极为愤慨,季氏为卿大夫,应该用六佾,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一佾为8人。
C.孔子强调德治,反对严酷刑罚,如《为政》篇“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但我们应辩证去看,不可一味拔高德治而忽视法治。
D.孔子注重仁爱,强调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性,特别看重培养人的德行,如《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仁爱的一种体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这个西红柿有一股番茄味,”“三人行,必有三人”……近期,“废话文学”悄然流行于社交网络,引起年轻人的极大兴趣。
说起“废话文学”,它和文学沾边,少不了一些名人的帮衬。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朱自清甚至专门写过一篇《论废话》,其中便提到:“所有的话到头儿来全是废话。”由此可见,废话源远流长,①。而“废话文学”之所以在网络流行,或许和当下较为普遍的社交焦虑不无关系。很多人活跃于网络,面对看不见的陌生人侃侃而谈、毫无戒备,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一说。这样看来,②,到了网络便会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
废话或许是无用的,但可有趣,也有存在的意义。金圣叹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林语堂也曾表示过:“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因此,③,就是在包容一种宽松的说话空间、轻松的交流心态,以及由此带来的松弛、融洽的人际关系。一句话:废话也是话,不必废除它。
18.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废话文学”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B.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C.卢老师发现,当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时,有些学生可能因选不到合适的导师而“流落街头”。
D.“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常常需要与外在和解,与自己和解。在一次次的和解中,达到心智的坚韧与成熟。
请以“和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解析解答部分
1.A
2.B
3.B
4.共同点: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意”和“象”的关系。不同的侧重点:材料一重点论述“意象”的含义、与文化学的关系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及“象”的独特意义。
5.①意:闻一多看到民众受着桎梏,尚未觉醒,故有无私奉献以唤醒民众、点亮世界之意。②象:“红烛”燃烧自己,最终成为灰烬,但创造了光明。③言:诗歌用炽热的文字刻画出红烛的形象,将红烛的属性和自己无私奉献的追求关联起来。④“言”的形式和红烛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无私奉献以点亮世界之意。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意象’……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错误,由原文“‘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见“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不是“意象”,而是“易”学”;
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错误。由原文“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可知,这并不是胡适观点,而是观点。
D.“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错误。由原文“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可知,二者并不矛盾。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错误。由原文“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可知,“象的具体性”“意的观念性”是“意象”的特征,而不是体现诗的美学特点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并且“最能”说法归于绝对。
故解析为: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是指“得意忘象”;
B.“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是指“暗示性”;
C.指明事理,创造形象,穷尽情性,描摹事物,指诗歌的写作手法;
D.说体察万物,言辞各不相同。
故解析为:B。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说到“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可知,这是在论述“意象”的含义。由原文“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可知,说到“意象”的来源。第二段具体来分析“意象”中的“象”,并且“象”具有“象征性”特征。第三段分析“意”和“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最后说到“意象”回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的原因。所以材料一整体在分析“意”和“象”之间的关系,并且重点论述了“意象”的含义,和文化学的关系以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
材料二第一段说到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进而引出“意”“象”和“言”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段说到在“言”和“意”之间插入象的原因,即“象”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及“象”的独特意义。
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为都分析了“意”和“象”的关系。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意是表述的对象”,可见“意”是的某种认知或者思想情感;“‘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可见“象”是借助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自然物象;而“言是象的媒介”,可见“言”是描述“象”的语言、方式。
分析《红烛》的意。《红烛》一开篇就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所以:闻一多看到民众受着桎梏,尚未觉醒,故有无私奉献以唤醒民众、点亮世界之意。
再看“象”。诗的开篇就突出了红烛的意象,红红的;然后歌颂红烛,“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创造光明你的因”写出了红烛的责任。
最后分析“言”。这首咏物诗,状红烛之形象,得红烛之神理,语言热烈奔放,刻画出红烛的独特形象;同时诗歌将红烛的自然物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以红烛象征唤醒民众、点亮世界的无私奉献精神。诗中句句扣紧红烛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言”的形式和红烛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无私奉献以点亮世界之“意”。
6.C
7.C
8.①“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年轻的形象,泰山的倾颓预示孔子的人生将丧。②“泰山”象征着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登泰山而小天下”显示孔子年轻时平治天下的抱负,“泰山其颓”暗示孔子政治理想的破灭。“蒙上云霭的泰山”寄托了对未来的担忧。
9.①小说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曲折的故事,《香雪》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折射出边远山村火车开通后的新变化,《仲尼》着重叙写了孔子和子贡见面交流的场景。②通过重点刻画人物心理来塑造人物形象,有较强的抒情性(可在文中摘录举例)。③环境描写充满诗化的意境,如《香雪》中对铁轨的描写,《仲尼》对屋外云、山的描写。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品的形象;小说;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看清文脉,并认真品味关键性语言。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台、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体裁特点和审美意蕴的能力。筛选解析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表现,往往就是筛选的重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
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却又为其杀害生灵的行为而痛心”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可知,孔子对仲由一直追随自己、而自己却没有给仲由什么好处而感到痛心。
故解析为:C。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C.“互为衬托”分析错误。文章描写了子贡形象和仲由形象,但写这两个人物并不是互为映衬的关系;且子路的形象与孔子并未形成对比,文章写子路一直追随孔子,为了实现孔子的理想而奋斗。
故解析为: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形象的能力。
首先,文章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两种情况:泰山的巍峨和泰山的倾颓。孔子年轻时执着于理想,在外奔波十四年,有着万人敬仰的“圣人”尊称;而周游列国传播思想而处处碰壁的情形又体现出孔子身处低谷的无奈,尤其是到了晚年,孔子有颓废的倾向。文中反复出现泰山,正是以泰山的巍峨表现孔子年轻时的形象,以泰山的倾颓预示孔子的人生将丧。
其次,依据原文“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泰山象征着孔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想,“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说的是孔子年轻时对自己政治理想的高度自信,而孔子本人也有着平治天下的伟大抱负。而孔子一直担心泰山会倾颓,“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其实是预感到自己人生将尽,而自己的政治理想一直没有实现,弟子们死的死,没有死的也在走自己的道路,“泰山其颓”暗示出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难以得以贯彻执行。而文章结尾“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蒙上云霭”则寄托了对未来的担忧。由此可见,“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
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体裁特点和审美意蕴的能力。
从情节看,这篇小说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着重叙写了孔子和子贡见面交流的场景。《哦,香雪》是一篇充满诗情的小说。它没有严密的故事,没有曲折的情节,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完。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折射出边远山村火车开通后的新变化。
从刻画人物看,本文对人物的心理描写使用了大量篇幅,如“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琴……”等,这样就有较强的主观性抒情性,作品充满诗化的意境。《哦,香雪》小说精心塑造了香雪这一典型形象,写了一个生活在封闭、落后、贫瘠的山村少女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不以情节冲突来描写而是着重从心理描写来塑造。
从意境看,本文“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对屋外云、山的描写充满诗化的意境。《哦,香雪》有诗的形象、诗的韵律、诗的语言。在笔下,无论是山、水、月色、草木、小溪、隧道还是两条纤细的铁轨,都充满了深深的情意,它们有灵性,它们懂得香雪的心思和愿望。
10.C
11.D
12.C
13.①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②不明句读,不解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见他的明智。
14.①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②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③韩侂胄用兵时,他写文痛骂。
文学常识;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解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他考取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任赣州司户官,又调任永州零陵县做县丞。这时张浚被贬谪到永州,关闭大门,谢绝来客,杨万里三次拜访都没有见到,便写了一封信极力请求,张浚才见他。张浚用使心意正直诚恳的学问勉励他,杨万里(立志)一生都服从他的教诲,于是把书斋命名为“诚斋”。张浚入朝做宰相,将杨万里推荐给朝廷。杨万里被升任为临安府教授,还没有赴任,父亲去世,他在家守丧。后改任隆兴府奉新县知县,他阻止催讨赋税的官吏下乡扰民,有逃避赋税的老百姓只把他们的名字张贴在集市中,老百姓就高兴地纷纷前往缴税,不扰民赋税就交清了,县里因而治理得很好。恰逢陈俊卿、虞允文做宰相,两人共同举荐杨万里,杨万里被征召为国子博士。不久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贼沈师进犯南粤,杨万里亲自率兵讨平,宋孝宗称他为“仁者之勇”,于是有了重用杨万里的想法,提升他为提点刑狱。杨万里请求在潮、惠二州的外围修筑寨堡,潮州用来震慑盗贼的巢穴,惠州用来扼住盗贼的道路。但不久杨万里因母丧离职。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有一天太子读《陆宣公奏议》等书,杨万里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太子深深地敬重他。这时王淮做宰相,有一天王淮问杨万里:“宰相最先办的应是什么事情?”杨万里回答说:“人才。”王淮又问:“哪些人是人才呢?”杨万里就写上朱熹、袁枢等六十人的名字献上去,王淮陆续将这些人擢用。赶上高宗驾崩,孝宗想要执行三年守丧的制度,创建议事堂,命令皇太子参与决定各种政务。杨万里上奏章极力劝谏,又上书太子,说:“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旦履行职务遇到危机,懊悔怎么来得及?与其懊悔来不及,不如推辞而不担此重任。希望殿下三番五次推辞,一定不居任。”太子为之恐惧。孝宗很不高兴,说:“杨万里把朕看成了什么样的皇帝!”因此杨万里以直秘阁出任筠州知州。宁宗即位,召杨万里赶赴朝廷,他辞却了。他以年老请求退休,进宝文阁待制,退休。嘉泰三年,皇帝下令进封他为宝谟阁直学士,赏赐衣带。孝宗起初喜爱他的才能,征求周必大的意见,周必大对杨万里没有好评,从此杨万里不再被重用。韩侂冑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杨万里说:“官可以不作,记却不可以写。”韩侂冑非常生气,便改命他人作记。韩侂胄专权僭越日益严重,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道他是忧虑国事,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忽然从外面回来了,仓促间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笔写道:“韩侂胄是个奸臣,擅自专权,目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阴谋危害国家,我空有这样的头颅,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扔下笔就去世了。杨万里精通作诗,曾经著有《易传》流行于世。死后赐谥“文节”。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韩侂冑当政后,想网罗四方知名人士为他的羽翼,他曾经修筑南园,让杨万里作记,答应日后请他任中书、门下省的高位。
“韩侂胄用事”句意完整,应在其后断开,且“欲”意思是“想要”,后面要跟想要做的事情,据此排除AD。
“尝筑”的宾语是“南园”,宾语后断开,据此排除B。
故解析为: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朝廷……给予……褒扬……如陶渊明谥号‘靖节’”错误。谥号有褒有贬,有平谥;陶渊明“靖节”非朝廷给予,而是私谥。
故解析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此得到太子深深的敬重”错误,结合原文“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可知,太子敬重他是因为他能根据书中的事实联系实际对太子规劝和告诫,而不是因为他慧眼识珠,举荐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
故解析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1)“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状语后置句;“服其教”,服从他的教诲;“名”,命名。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或”,有的;“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依据“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可概括为: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
依据“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可概括为: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为其作记;
依据“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可概括为:韩侂胄用兵时,他写文痛骂。
15.A
16.《鹧鸪天》中,词人嗔怪屈原情思不足,没有眼光,独独遗漏桂花。借为桂花鸣不平,来表现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高洁品行的追求。《山花子》中,词人嗔怪桂花太过无情,打破自己的好梦。既表现桂花香气之浓郁,也抒发了自己南渡后悠远绵长的忧愁。
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解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表述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句以及情感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解释、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A.“亮丽的色泽”错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直言无需色彩艳丽即是花中之冠。
故解析为:A。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句以及情感的能力。
《鹧鸪天》中,“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抱怨屈原“可煞无情思”,嗔怪屈原情思不足,没有眼光,独独遗漏桂花。屈原的人品和才德,是人所共同景仰的,这也包括李清照在内。对这位先贤的抱怨,更突出了对桂花的珍重,借为桂花鸣不平,来表现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以及对高洁品行的追求。
《山花子》结尾句“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似是词人谓桂子:我是如此执着地倾心于你质地高雅、不媚不俗,而你竟以沁人的馥香惊扰了我的千里梦,却也太无情了,突出表现了桂花香气之浓郁。同时,结合解释②可知,这首词作于北宋灭亡,词人南渡之后,“愁人”应该是表现词人国破家亡后的愁绪。用明贬暗誉的手法表现桂花香气之浓郁,也抒发了自己南渡后悠远绵长的忧愁。
17.(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3)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
名句;名篇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摧”“事”“茫”“浸”。
故解析为: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⑵(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⑶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春江花朝秋月夜/何处春江无月明)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C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掇:拾取。句意:一片一片拾起来。
存:问候。句意:(宾客)屈驾前来探望我(和我互相问候)。
B.列:同“裂”,分裂,分开。句意:电光闪闪,雷声轰鸣。
为:创作。句意:于是创作了这首七言歌行。
C.疾:劲疾。句意:声音并没有洪亮。
堪:可以。句意:如今花儿将败还有谁可以采摘?
D.师:学习。句意:我向他学习道理。
徒:同类的人。句意:郯子这些人。
故解析为: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词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A
文言句式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被动句;句意:不被时俗拘泥。
A.被动句;句意:每次打扮好,画好妆容后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
B.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蚓无利之爪牙;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C.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于师耻学;句意:而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
D.判断句;句意:工匠是木工。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子,总结并掌握各种特殊文言句式的特点。
A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没有《论语》。
故解析为:A。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B
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应该用六佾”错。季氏为卿大夫,应该用四佾。天子为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纷繁。包括传统文化中事关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古代音乐和历代刑罚等相关知识。学生平时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须细心比对,防止张冠李戴,防止时代混淆,防止基本情节和人物错乱等。
18.B
19.①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②有的人在现实中畏惧表述③我们包容废话
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述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特别注意问号、顿号、引号、冒号、破折号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能力。1.阅读语段,把握语段大意。首先要浏览语段,把握句子主要内容,弄清补写句子在句中的位置,弄清它和前后文句的联系,这样可以让补写的句子不偏离语境。这是准确补写句子的基础。2.分析语段的特征。有得语段是记叙语段,有的语段是议论段落,有的语段是说明语段,有的是描写语段,有的是抒情语段,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语段特点,抓住相应的相应要素。然后我们要抓住语段内部的结构特征,看语段内部是什么关系。看语段内部的结构是总分、并列、对照……,找出语句在语段内部的位置。最后我们要分析文中的关联词、代词、体现层次的语句、修辞句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句子前后的照应补写出句子大体。3.检查样子是否符合要求,将拟写句子写在语段的相应位置。看是否前后连贯,是否有语病是否简洁。
18.文中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A.表示着重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引用。
故解析为:B
19.第一空,结合上文“比如鲁迅在《秋夜》里写的那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就是著名的‘废话’”可知,废话在鲁迅的文章里就已经有了,可见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所以此处应该填写“并非今日之网络才独有的现象”。第二空,结合上文“但是在面对面的现实交流中,却小心翼翼起来,甚至还有了‘社交恐惧症’一说”可知,很多人在现实交流中有“社交恐惧症”,再结合下文“到了网络便会有一种找补心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哪怕是废话连篇”可知,到了网络上就废话连篇,是因为在现实中畏惧表述,此处内容为在网络上废话连篇的原因,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有的人在现实中畏惧表述”。
第三空,结合“林语堂也曾表示过:‘得有点废话,我们的生活才有意思’”可知,废话也有它的用处,再结合“就是在包容……”可知,是在说应该包容废话,因为废话也有它的用处,所以此处应该填写“我们包容废话”。
20.略
材料作文;真情实感;耀眼的亮点
材料话题为“和解”,论述的核心是“和解”的内涵。论述又分为三个方面。
首先,考生要明确“和解”的内涵:“和解”是双方不再争执或仇视,归于和好。
其次,“和解”分为与外在和解,与自己和解。与外在和解,就是需要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与误会,化干戈为玉帛;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开启一段新的旅程。
最后,和解的意义是在此过程中,我们思想得到淬炼而变得成熟,心智得到磨砺而变得坚韧。
但是考生也需辩证地思考:“和解”不是妥协,只是学会了用理性去面对周边的人和事;“和解”不是放弃,我们依然会努力争取,只不过能接受好结果,也能接受不好的结果;“和解”不是颓废,只是懂得了珍惜和感恩,带着感恩的心,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题要求以“和解”为题目,写作时要紧扣“和解”的含义来立意,根据材料给出的写作提示可以明确写作方向。
“与外在和解”,提示我们可以写自己与他人之间化解矛盾的过程,和化解矛盾前后的心情,以此表述自己对与他人和解的深刻理解。“与自己和解”,可以写出自己解决烦恼事情的前后过程,表述自己为难自己的苦闷和困扰,再写出与自己和解后的轻松和愉悦,以开启一段新的生活。
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记叙文应以叙述事件为主,开头和结尾处可加入少量而含蓄的抒情,或简短的议论。本次文章的标题“和解”本身就包含了“和解”的过程,因此写作时应注意事件的曲折性、可读性,把事件写出波澜,如写“与同桌的和解”,文章开头可先描写一下因为与同桌的误会使自己很苦闷,期间加入生动的动作、神态或心理的描写,以突出自己的苦恼;接着运用倒叙手法,交代同桌和“我”矛盾产生的过程,之后写自己主动和解的过程,文章结尾写出矛盾化解之后自己的愉悦心情,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立意:
1.与他人“和解”,消除矛盾与误会。
2.与他人“和解”,化干戈为玉帛。
3.与自己“和解”,放下执念与挣扎。
4.与自己“和解”,战胜挫折。
本题考查学生记叙文写作的能力。
1、选择好的题材,最好是能够使人有深切体会的,避免千篇一律的故事。
2、在描写事件时,有重点地描写两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镜头。
3、故事当中的人物要形象鲜明,情感饱满,避免人物模式化。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江苏省扬州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验卷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这是明代诗美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对“古诗”美学特点的概括。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易”学作为中国文化学之一,被不断地张扬和传播着,“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因子,因其内核和推演方式,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胡适《先秦名学史》说:“‘意象’是古代圣人设想并且试图用各种活动、器物和制度来表现的理想形式。”“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学象征,而不限于一般的技巧象征手段,以某种特定符号来表示普遍物相,应该视作后来文学美学“以小见大”说的文化张本及南朝梁代刘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论的审美渊源。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意”“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象”是物象模拟体,“取象”不是终极,其功能是以“象”而尽“意”。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孔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对“象”的功能作出了说明。“象”为了尽“意”,把握了“象”就能把握到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魏晋玄学的开创者王弼在《周易略例》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这样,“意”“象”之间就构成了关系,即体认和对象的统一体。中国文化学的“意象”论,便在关系上强调二者的结合、统一,使其成为一个不可分解的概念。何景明《与李空同论诗书》说:“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它是相应相合,而不是互悖互离。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它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或者说是更推进了一步的范畴。
“意象”是一个文化范畴,它何以会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成为文学美学的重要审美原则和批评标准,产生胡应麟所作出的“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的评价呢?
不了解中国文化学就不能或无法了解中国文学美学。中国的文体在最初,是作为文化范畴存在的。诗歌一开始的功能是认知功能,约束在兴、观、群、怨范围内,是文化智慧甚或知识来源之一。其审美功能是在后来被确定,这种确定包含着对原初的文化意义的摆脱。作为诗美学的一个细胞的“意象”建构,也在这样的总趋向中被裹挟而下作同一个走向。文学美学的意象建构和文化学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也就不可避免地留下了后者的胎记。
(摘编自吴功正《中国文学美学》)
材料二:
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所谓言不尽意,故立象以尽意。《系辞》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里有一个逻辑环节,就是“立象以尽意”,是因为言不尽意所造成的缺陷难以克服,故采用此道。那么象就是超越语言的局限性的一个重要形式,或者说象是为了超越语言而存在的。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在王弼的意、象、言结构中,意是表述的对象,意自身无法显现,须借象来表述;而象又是需要语言的帮助作用得以显现的。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
要表意,为何不直接以言去表述,在言和意之间插入一个象的层次?虽然它是就特殊的对象——易象而言的,但在中国哲学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象的特殊媒介地位因此被突出了出来。和语言相比,语言是界定的,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如钱锺书所说:“象虽一著,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故一事物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就像《系辞传》所说的“象也者,像此者也”,以极简单的符号,希图在极其有限的符号形式中,概括天下一切可见的事、不可见的事、可感的理、不可感的理,而中国美学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也确立了象在展现无限世界意义方面的特殊功能。
(摘编自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来自《易》,它不同于“物象”概念,是比“物象”更高了一个层次的范畴。
B.“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具备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南朝梁代的刘勰是把“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
D.作为捕鱼之筌的“言”和“象”,是必须抛弃的媒介,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了王弼在《周易略例》中的文字,不过二者论证的观点并不相同。
B.“意象”是审美概念,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
C.了解中国文化学对于了解中国文学美学至关重要,两者的意象在建构方式上存在关联性。
D.“象”具有象征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立象尽意、象外之象”等学说,确立了象的特殊功能。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象”的“暗示性”特征的一项是()
A.王弼:若尽和同之意,忘其天火之象。
B.刘勰: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
C.钟嵘: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D.何景明:体物杂撰,言辞各殊。
4.两则材料均以“意象”为核心展开内容,他们的探讨中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侧重点?
5.请根据材料二,联系课本内容,简析闻一多诗歌《红烛》“意、象、言”的特点。
红烛
闻一多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红烛啊!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1.A
2.B
3.B
4.共同点:两则材料都分析了“意”和“象”的关系。不同的侧重点:材料一重点论述“意象”的含义、与文化学的关系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及“象”的独特意义。
5.①意:闻一多看到民众受着桎梏,尚未觉醒,故有无私奉献以唤醒民众、点亮世界之意。②象:“红烛”燃烧自己,最终成为灰烬,但创造了光明。③言:诗歌用炽热的文字刻画出红烛的形象,将红烛的属性和自己无私奉献的追求关联起来。④“言”的形式和红烛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无私奉献以点亮世界之意。
社会科学类;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分析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理解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找到题干语句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再结合上下文(全文)及文章感情主旨分层概括。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解析,分条回答即可。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意象’……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错误,由原文“‘易’学已成为无所不包的大杂学……使得它具备了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可见“有着极为广泛的周延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的不是“意象”,而是“易”学”;
C.“胡适在《先秦名学史》中认为”错误。由原文“刘勰也是把文化意义上的‘意象’导入审美学的第一人”可知,这并不是胡适观点,而是观点。
D.“这个观点与‘立象以尽意’有些矛盾”错误。由原文“言是象的媒介,象是意的媒介。这里存在着两层超越,一是由象对言的超越,一是由意对象的超越,即所谓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言和象都是捕鱼之筌,都是需要抛弃的媒介”可知,二者并不矛盾。
故解析为:A。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因此最能体现诗的美学特点”错误。由原文“意象既有象的具体性,又有意的观念性”可知,“象的具体性”“意的观念性”是“意象”的特征,而不是体现诗的美学特点的原因,属于强加因果。并且“最能”说法归于绝对。
故解析为: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A.是指“得意忘象”;
B.“隐之为体义生文外”是指“暗示性”;
C.指明事理,创造形象,穷尽情性,描摹事物,指诗歌的写作手法;
D.说体察万物,言辞各不相同。
故解析为:B。
4.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说到“最初的‘意象’是在‘立象以尽意’中产生的。它既不同于自然物理的‘物象’概念,也不同于文学理论的‘形象’概念,而是一个审美概念”可知,这是在论述“意象”的含义。由原文“意象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因子,来自《易》”可知,说到“意象”的来源。第二段具体来分析“意象”中的“象”,并且“象”具有“象征性”特征。第三段分析“意”和“象”是一种联结体,合成为“意象”这一文化学范畴。最后说到“意象”回被“引渡”到文学美学领域的原因。所以材料一整体在分析“意”和“象”之间的关系,并且重点论述了“意象”的含义,和文化学的关系以及被引进文学美学的原因。
材料二第一段说到在很长时间里,象可以说是弥补语言局限性的一个替代方式,进而引出“意”“象”和“言”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段说到在“言”和“意”之间插入象的原因,即“象”具有独特的意义。所以材料二重点论述意、象、言三者的关系及“象”的独特意义。
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为都分析了“意”和“象”的关系。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文中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意’是对于事相及其关系的体认”“意是表述的对象”,可见“意”是的某种认知或者思想情感;“‘象’的个体能够代表、规范、表征群体或无数的类似个体,于是‘象’具备了‘象征’性特征”,可见“象”是借助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自然物象;而“言是象的媒介”,可见“言”是描述“象”的语言、方式。
分析《红烛》的意。《红烛》一开篇就问诗人们,你们的心可有这样的赤诚和热情,你们可有勇气吐出你的真心和这红烛相比。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的奉献精神和赤诚表现得一览无余。所以:闻一多看到民众受着桎梏,尚未觉醒,故有无私奉献以唤醒民众、点亮世界之意。
再看“象”。诗的开篇就突出了红烛的意象,红红的;然后歌颂红烛,“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创造光明你的因”写出了红烛的责任。
最后分析“言”。这首咏物诗,状红烛之形象,得红烛之神理,语言热烈奔放,刻画出红烛的独特形象;同时诗歌将红烛的自然物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以红烛象征唤醒民众、点亮世界的无私奉献精神。诗中句句扣紧红烛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言”的形式和红烛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无私奉献以点亮世界之“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浸槽式显影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汽车刹车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桶升降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松香顺丁烯二酸酐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名片底荷花笔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能校园安全监控合同3篇
- 2024至2030年普通小球阀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保鲜葱头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坐式纤体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比如县藏医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中医调节内分泌的方法
- 2020年山西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JTG 3441-2024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 JJF(新) 106-2023 微波消解仪温度、压力参数校准规范
- 《厨政管理说课》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四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春节家族祭祀活动策划方案
- 空气源热泵冷暖空调、热水项目施工方案
- 《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
- 广东省佛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