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第七讲 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竞赛篇(解析版)全国通用_第1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第七讲 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竞赛篇(解析版)全国通用_第2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第七讲 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竞赛篇(解析版)全国通用_第3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第七讲 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竞赛篇(解析版)全国通用_第4页
四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讲练:第七讲 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竞赛篇(解析版)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应用问题综合强化

编写说明

本讲将要分成:和差倍分问题、年龄问题和盈亏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讲解.这三个方面按照

小学奥数的一般进度,都在四年级上半期的前半期进行系统学习,我们在此讲解的目的主

要是帮助孩子“温故”,防止他们遗忘,同时帮助之前没有学习过奥数的同学把这部分知识

补习上!教师根据本班孩子学习接受的情况,进行适当的基础知识讲解.

内容概述

从三年级到最后的小升初、分班考试中,很多学生都会问学了那么多专题(行程问题、

年龄问题,植树问题,鸡兔同笼,盈亏问题,牛吃草问题等等),到底应该怎么去记忆和具

体解答呢,这也是许多听课的家长所迷惑的问题.

其实这所有的专题都不是平行的,也就是划分标准不同,一般是按照三类来划分:

第一:按照题目内容,行程问题、年龄问题、时钟问题等;

第二:按照题目本质,和差倍分问题、盈亏问题、鸡兔同笼等,涉及的是思想,可以

变成第一类的任何一种问题;

第三:按照解题思想,从反面考虑问题、还原问题等.

本讲是对原来学过和差倍分、年龄、盈亏问题进行总结强化,同时帮助你不断回顾已

有知识,更加深刻体会做题的思路方法!

和差倍分问题

【例1】有5堆苹果.较小的3堆平均有18个苹果.较大的2堆,苹果数之差为5个.又

较大的3堆平均有26个苹果,较小的2堆苹果数之差为7个.最大堆与最小堆平均有22

个苹果.问:每堆各有多少个苹果?

分析:最大堆与最小堆共22X2=44个苹果.较大的2堆与较小的2堆共44X2+7-5=90个

苹果.

所以中间的一堆有:(18X3+26X3—90)+2=21个苹果

较大的2堆有:26X3—21=57个苹果;

最大的一堆有:(57十5)+2=31个苹果;

次大的2堆有:57—31=26个苹果;

较小的2堆有:18X3—21=33个苹果;

次小的一堆有:(33+7)4-2=20个苹果;

最小的一堆有:20—7=13个苹果.

【前铺】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

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问小红有多少块糖?

分析:如果小玲吃掉3块,那么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说明小玲比小红多3块;如果

小红给小明2块糖,那么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糖的2倍,即小明加2是小红减2后的2倍,

说明小明是小红的2倍少6(2X2+2).小红的颗数=(73-3+6)4-(1+1+2)=19块.

【例2】某项竞赛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

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人,那么

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元.如果评出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那么一等奖

的奖金是多少元?

分析:我们把每个三等奖奖金看作1份,那么每个二等奖奖金是2份,每个一等奖奖金则

是4份.当一、二、三等奖各评2人时,2个一等奖的奖金是(308X2)元,2个二等奖的奖

金等于1个一等奖的奖金308元,2个三等奖的奖金等于1个二等奖奖金(308+2)元.所以

奖金总数是:(308X2+308+308+2)元.当评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时,1

个一等奖奖金看做4份,2个二等奖奖金2X2=4(份),3个三等奖奖金的份数是1X3=3(份),

总份数就是:4+4+3=11(份).这样,可以求出1份数为98元,一等奖的奖金:98X4=392(元).

【例3】有8只盒子,每只盒内放有同一种笔.8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为17支、23

支、33支、36支、38支、42支、49支、51支.在这些笔中,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支数的

2倍,钢笔支数是铅笔支数的1,只有一只盒里放的是水彩笔.这盒水彩笔共有多少支?

3

分析:铅笔数是钢笔的3倍,圆珠笔数是钢笔的2倍,因此这三种笔支数的和是钢笔数的

6(=1+3+2)倍.17+23+33+36+38+42+49+51除以6余1,所以水彩笔的支数除以6余1,在

上述8盒的支数中,只有49除以6余1,因此水彩笔共有49支.

【前铺】盒中有黄、红、蓝三种颜色的棋子共66粒,其中黄色棋子数是红色棋子数的4倍,

蓝色棋子数的2倍等于黄色棋子数的3倍.这个盒中三种颜色的棋子各有多少粒?

分析:把红棋子数看作1份,则黄棋子为4份,蓝棋子为6份,红、黄、蓝棋子数分别为:

6、24、36粒.

【例4】有长短两支蜡烛(两支蜡烛同样时间燃烧的长度相同),它们的长度之和为56厘

米.将它们同时点燃一段时间后,长蜡烛同短蜡烛点燃之前一样长,这时短蜡烛的长度又

恰好是长蜡烛的士.点燃前,长蜡烛有多长?

3

分析:我们要注意发掘题目中真正的不变量,实际上这个题目中两根蜡烛的长度差是不变

的.(为什么?由于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把原来短蜡烛的长度看作3份,那么后来长

蜡烛的长度也为3份,后来短蜡烛的长度为2份,差值为1份,那么原来长蜡烛长度为4

份,所以1份为56+(4+3)=8(厘米),原来长蜡烛为4X8=32(厘米).

【前铺】某日停电,房间里燃起了长短两根蜡烛,它们燃烧速度是一样的.开始时长蜡烛是

短蜡烛长度的2倍,当送电后吹灭蜡烛,发现此时长蜡烛是短蜡烛长度的3倍.短蜡烛燃烧

掉的长度是5厘米.问原来两根蜡烛各有多长?

分析:我们要注意发掘题目中真正的不变量,实际上这个题目中两根蜡烛的长度差是不变

的.(为什么?由于两根蜡烛燃烧的速度一样).那么我们根据题意可知:原长蜡烛长度=2

倍原短蜡烛长度,差为1倍原短蜡烛长度;后长蜡烛长度=3倍后短蜡烛长度,差为2倍后

短蜡烛长度;所以原短蜡烛长度=2倍后短蜡烛长度,也就是说短蜡烛燃烧了1倍后短蜡烛

长度,为5厘米,所以原短蜡烛长10厘米,原长蜡烛长20厘米.

【巩固】某日停电,房间里同时点燃了两支同样长的蜡烛.这两支蜡烛的质量不同,一支

可以维持3小时,另一支可以维持5小时,当送电时吹灭蜡烛,发现其中一支剩下的长度

是另一支剩下长度的3倍.这次停电时间是多少小时?

分析:设停电x小时,可得:1—』x=3x(l—解得:x=2.5(小时).

53

【例5】有三堆棋子每堆棋子一样多并且都只有黑白两色棋子.已知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

二堆里的白子一样多,第三堆里的黑子占到三堆棋子里黑子总数的上,如果把三堆棋子集

5

中到一起,那么白子占全部棋子的几分之几?

分析:第一堆里的黑子和第二堆里的白子一样多,那么我们不妨把第一堆里的黑子与第二

堆里的白子调换一下,那么第一堆全白子,第二堆全黑子,且每堆总数不变.因为第三堆里

2

的黑子占到三堆棋子里黑子总数的一,我们不妨把第三堆里的黑棋子看作2份,那么剩下

5

的3份都是第二堆的黑子,所以每堆都是三份,白子共(1+3)份,白子占全部棋子的9分

之4.

【例6】有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减1,那么这个分数就变成!;如果分母减少1,那么这

3

个分数变成那么这个分数是多少?

2

分析:把分母看成一个3倍量,那么分子就是1倍量+1,根据:如果分母减少1,那么这个

分数变成,,那么分母就是:(2倍量+2)+1=2倍量+3,所以1倍量代表3,所以分数为:

2

4

9,

【例7】一批工人到甲乙两个工地进行清理工作,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地的工作量的巳3.

2

每天分成上午和下午两段,每人在上午和下午所完成的工作量相等,上午去甲工地的人数

是去乙工地人数的3倍;下午这批工人中有」的人去甲工地,其他的人到乙工地.到晚上

12

时,甲工地的工作已完成,乙工地的工作还需要4名工人再做1天.那么这批工人有多少名?

分析:我们定义一个单位量:一个单位工人工作半天所完成的工作量称作1个单位量.

假设一共有12单位个工人,那么上午分成4份,每一份有3个.去甲工地的工人是

3份9个,完成的工作量是9个单位;去乙工地的工人是1份,3个单位.因此乙工地完成

的工作量是3个.

下午是这样子的:'•的人去甲工地,其他的人到乙工地.所以去甲工地的人有

12

12X'7=7个单位,完成了7个单位工作量,乙工地完成的工作量是(12—7)=5个.

12

这样一天和起来:甲工地完成了(9+7)=16个工作量,乙工地完成了(5+3)=8个工作量.甲

工地的工作量全部完成了,所以甲工地的任务工作量是16个.甲工地的工作量是乙工地的

工作量的士3,所以乙工地的任务工作量是16+3X2=3丝2个.

23

乙工地完成了8个工作量,这样乙工地剩下的工作量是(丝-8)=-个工作量,这2

333

QQ

个工作量需要4个人工作1天也就是需要8个人工作半天.而-是一个单位的工人作半天

33

QQ

完成的工作量,因此2个单位的工人有8个.所以1个单位的工人有8+2=3(个).这批

33

工人一共是12个单位,所以一共有工人:3X12=36(个).

年龄问题是小学数学中常见的一类问题.例如:已知两个人或若干个人的年龄,求他们

年龄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等等.年龄问题又往往是和倍、差倍、和差等问题的综合.它有一

定的难度,因此解题时需抓住其特点.

年龄问题变化关系的三个基本规律:

1、两人年龄的差是不变的量;

2、两人年龄的倍数关系是变化的量;

3、每个人的年龄随着时间的增加都增加相等的量.

年龄问题的解题要点是:

1、入手:分析题意从表示年龄间倍数关系的条件入手理解数量关系.

2、关键:抓住“年龄差”不变.

3、解法:应用“差倍”、“和倍”或“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式.

年龄问题的解题正确率保证:验算!

7

【例8】女儿今年(2007年)12岁,妈妈对女儿说:“当你有我这么大岁数时,我已经60

岁喽!”问:妈妈12岁时,是哪一年?

分析:画线段图分析.母女年龄的差是(60-12)+2=24,2007-24=1983(年).

【巩固】(第一届祖冲之杯数学邀请赛)甲对乙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

才5岁.”乙对甲说:“当我的岁数是你现在的岁数时,你将50岁.”那么,甲现在()

岁,乙现在()岁.

分析:画图分析.年龄差=(50-5)+3=15,乙现在的岁数为:15+5=20(岁),甲现在的岁数

为:20+15=35(岁).

【前铺】兄弟二人的年龄相差5岁,兄3年后的年龄为弟4年前的3倍.问:兄、弟二人今

年各多少岁?

分析:根据题意,作示意图如右:5岁3岁

由上图可以看出,兄3年后的年龄比弟4年前的年龄大兄।-----------1——L

5+3+4=12(岁),由“差倍问题”解得,弟4年前的年龄弟I--------------------L__J

为(5+3+4)+(3-1)=6(岁).由此得到,弟今年64岁

+4=10(岁),兄今年10+5=15(岁).

【前铺】今年爷爷78岁,三个孙子的年龄分别为27、23、16岁.经过多少年后爷爷的年龄

等于三个孙子年龄和?

分析:三个孙子的年龄和是:27+23+16=66(岁),跟爷爷年龄差等于12岁,过一年两者的

年龄差减少2岁,所以6年后爷爷的年龄等于三个孙子年龄和.

【拓展】已知祖孙三人,祖父和父亲年龄的差与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相同,祖父和孙子年

龄之和为82岁,明年祖父年龄恰好等于孙子年龄的5倍.求祖孙三人各多少岁?

分析:“祖父和父亲年龄差与父亲和孙子年龄的差相同”

孙子年龄।----------1

这一条件较难理解,可作出示意图,从图中容易看出,।

祖父和孙子年龄之和恰为父亲年龄的2倍.父亲的年龄:父亲年舲।----------!____________।

I

824-2=41(岁),孙子的年龄:I

祖父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1X2)4-(1+5)-1=13(岁),祖父的年龄:।

82-13=69(岁).

【例9】五位老人的年龄互不相同,其中年龄最大的比年龄最小的大6岁,已知他们的平

均年龄为8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老人是谁?

分析:如果最小的比85只小一岁,那么由于这时其他人的年龄均不小于85,而最大的比

85大5(=6-1)岁,这样平均年龄必超过85;如果最小的比85小2,那么可能还有一人比85

小1,但最大的比85大4(=6-2)岁,而4>1+2,从而是年龄仍超过85;如果最小的比85小

3,那么最大的比85大3(=6-3),两人的平均年龄正好是85,其他三人如果年龄是84、85、

86(或83、85、87)那么五人平均年龄正好是85;如果最小的比85小4或小5,这时平均年

龄必小于85(与开始两种情况的推理类似,只是将大、小互易)因此,最大的年龄一定是

88(=85+3)岁.

【例10】梁老师问陈老师有多少子女,她说:“现在我和爱人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6

倍;两年前,我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10倍;六年后,我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

3倍。”问陈老师有多少子女。

分析:假设陈老师有x个子女,

由“现在我和爱人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6倍”,

可得“陈老师和爱人的年龄和=子女年龄和的6倍”;

由“两年前,我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10倍”,

可得“陈老师和爱人的年龄和-4岁=10X(子女年龄和-2x)Q

由“六年后,我们的年龄和是子女年龄和的3倍”,

可得“陈老师和爱人的年龄和+12岁=3X(子女年龄和+6x)”

由上可得x=3.

人们在分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剩余(盈)或不足(亏),根据分东西过程中的盈或

亏所编成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所谓盈亏问题,就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由两种分配方案产生不同

的盈亏数,反过来求出分配的总人数与被分配东西的总数量.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两次分配

数之差与盈亏总额(盈数+亏数),由此得到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不一定总是一“盈”一“亏”,也会出现两“盈”、

两“亏”、_,,不盈不亏,,一“盈”或,,亏”等情况.

【例11】有一些糖,每人分5块则多10块,如果现有人数增加到原有人数的1.5倍,那

么每人4块就少两块,这些糖共有多少块?

分析:第一次每人分5块,第二次每人分4块,可以认为原有的人每人拿出一块糖分给新

增加的人,而新增加的人刚好是原来的一半,这样新增加的人每人可分到2块糖果,这些

人每人还差4-2=2块,一共差了10+2=12块,所以新增加了12+2=6人,原有6X2=12人.糖

果数:12X5+10=70(块).

【前铺】用一根绳子测井台到井水面的深度,把绳子对折后垂到井水面,绳子超过井台9

米,把绳子3折(折成三段)后垂到水面,绳子超过井台2米.求绳长和井深.

分析:井深比,绳长少9米,比!的绳长少2米,所以绳长=(9-2)+(---)=42(米).

2323

井深12米.

【前铺】东东从家去学校,如果每分走80米,结果比上课提前6分到校,如果每分走50

米,则要迟到3分,那么东东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分析:这道题看似行程问题,实质却可以用盈亏问题来解.先求出东东从家到学校路上要用

多长时间,根据已知,(80X6+50X3)+(80—50)=630+30=21(分钟),然后可求东东家

离校的路程为:80X(21-6)=1200(米).

【前铺】苹果和梨各有若干只,如果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还剩4只苹果,梨恰好装

完,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那么苹果和梨共有多少

只?

分析: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那么12只梨搭配苹果12+3X7=28只.第二句的条

件“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就可以转化为“梨装完了,还少28只苹

果”.(4+28)+(7-5)=16,如果把3只梨看成一组的话,现在有16组梨,也就是

16X3=48(只),苹果数:16X5+4=84(只),所以,苹果和梨共有48+84=132(只).

【前铺】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那么还有3个坑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

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挖几个坑?

分析:我们将“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转化为“每人都挖6个坑,就

多挖了4个坑”.这样就变成了“典型”的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4+3=7(个)坑,两次分

配数之差为6-5=1(个)坑.

[3+(6-4)X2]+(6-5)=7(人),5X7+3=38(个),一共要挖38个坑.

【例12]巧克力每盒9块,软糖每盒11块,要把这两种糖份发给一些小朋友、每样糖每

人一块,由于又来了一位小朋友,软糖就要增加一盒,两种糖分发的盒数就一样多,现在

又来了一位小朋友,巧克力还要增加一盒,则最后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分析: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就要增加一盒软糖,说明在此之前,软糖应该是刚好分完几整

盒,所以原来的小朋友人数是11的倍数.增加了第二位小朋友之后,巧克力糖也要再来一

盒了,说明原有的小朋友分几整盒巧克力糖之后还剩下一块,也就是说,原有的小朋友数

是9的倍数减1.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最小的数是44,而且它刚好满足原有的巧克力比软糖

多一盒的条件,所以原有44个小朋友,最后有46个小朋友.

【附1】某校四年级有两个班,现在要重新分成三个班,将原来的一班的!和二班的,组

34

成新的一班,将原来的一班的,和二班的,组成新的二班,剩余30人全部编入三班,如果

43

新的一班比新二班人数多出」•,那么原来一班有多少人?

10

分析:新一班=,的一班+上的二班,新二班=L的一班+」的二班,还剩下二的(一班+二

344312

班)为30人,所以一班和二班的总人数=30+5X12=72(人),新一班和新二班的总人数为

42人,把新二班看作10份,那么新一班为11份,所以新一班22人,新二班20人.

113

新一班人数的3倍=(上的一班+人的二班)X3=一班的人数+2的二班人数=22X3:

344

114

新二班人数4倍=(—的一班+-的二班)X4=一班的人数+—的二班人数=20X4.

433

两式相减可得二班人数为24人,一班人数为48人.(不带“新”字样的,均表示原班级状

态)

【附2】李叔叔下午3点要工厂上班,他估计快到上班时间了,到屋子里看钟表,可是钟

早在12点10分就停了,他上足发条忘记拨针,匆匆离家到工厂一看,离上班时间还有10

分钟。夜里11点下班,李叔马上回到家里,一看钟点才9点整。假定李叔叔上下班走路用

的时间相同,那么他家的钟表停了几分钟?

分析:由题知,李叔叔家的钟表停的时间与上班走路的时间之和是14点50分-12点10分

=160分;

李叔叔家的钟表停的时间与下班走路的时间之差是11点-9点=120分;

因此李叔叔上班走路的时间是(160-120)+2=20分;

因此当他到工厂的时候,他家的表应该是12:30,而准确时间为14:50,因此表停了140

分钟.

【附3】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

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自学6天的时间仅相当于甲自学1天的时间.问:甲乙原定每

天自学的时间是多少?

分析:改变后,甲每天比乙多自学1小时,即60分钟.它是乙五天自学的时间,即乙现在

每天自学:60+(6-1)=12(分),原来每天自学的时间是:12+30=42(分).

【附4】小华爷爷的年龄是一个两位数,将这个两位数的数字交换得到小华爸爸的年龄,又

知道他们的年龄差是小华年龄的4倍.求小华的年龄?

分析:设小华爸爸的年龄为瓦,那么小华爷爷的年龄为布,b>a,且都为1到9的自然

数.

小华爷爷和爸爸的年龄差为:而-痴=9X(b-a),为小华年龄的4倍,所以(b-a)是4

的倍数,可能为4或者8.

若b-a=4,那么b可能取6、7、8、9,a对应取2、3、4、5,均有实际意义(b取5,a取

b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华年龄是9岁;

若b-a=8,那么b只可能取9,a对应取1,无实际意义,所以小华年龄为9岁.

【附5】幼儿园有三个班,甲班比乙班多4人,乙班比丙班多4人,老师给小孩分枣,甲班

个小孩比乙班每个小孩少分3个枣,乙班每个小孩比丙班每个小孩少分5个枣,结果甲班

比乙班共多分3个枣,乙班比丙班总共多分5个枣.问:三个班总共分了多少个枣?

分析:设丙班有x个小孩,那么乙班就有(x+4)个小孩,甲班有(x+8)个小孩.

乙班每个小孩比丙班每个小孩少分5个枣,那么x个小孩就少分5x个枣,而乙班比丙

班总共多分5个枣,所以多出来的那4个小孩分了(5x+5)个枣.

同样的道理,甲班每个小孩比乙班每个小孩少分3个枣,那么(x+4)个小孩就少分

(3x+12)个枣,而甲班比乙班总共多分3个枣,所以多出来的那4个小孩分了3x+12+3=3x+15

个枣.

甲班每个小孩比乙班每个小孩少分3个枣,4个小孩就少4X3=12个枣,因此我们得到

方程:

5x+5=3x+15+12.

解得:x=ll.

所以,丙班有11个小朋友,乙班有15个小朋友,甲班有19个小朋友;甲班每人分12

个枣,乙

班每人分15个枣,丙班每人分20个枣.

一共分了12X19+15X15+20X11=673个枣.

1.甲、乙、丙三所小学学生人数的总和为1999,已知甲校学生人数的2倍,乙校学生人数

减3,丙校学生人数加4都是相等的,问:甲、乙、丙各校的人数是多少?

分析:(1999-3+4)+(1+2+2)=400,400x2+3=803.400X2-4=796.甲、乙、丙三校的人数分

别为400,803,796.

2.丁丁和宁宁各有一只盒子,里面都放着棋子,两只盒子里的棋子一共是270粒.丁丁从

自己的盒子里拿出’的棋子放入宁宁的盒子里后,宁宁盒子里的棋子数恰好比原来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