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_第1页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_第2页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_第3页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_第4页
小学数学人教五年级下册第7单元 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新版五

年级下册1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如图是小明每天上学走的路程统计图,那么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千米.

2.从家去图书馆,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能描述这一过程图象的是()

3.如图是甜甜从家出发到莲花山公园去玩再返回的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面说法错误的

A.甜甜家距莲花山公园6千米

B.甜甜在去的路上休息了20分钟

C.甜甜在莲花山公园玩了1小时

D.甜甜返回时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

4.下面是某商场2016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的说法不符合图意的是()

B.10月份利润最多,是50万元

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

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

5.小明和妈妈在家洗澡,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他洗了6分钟,用了工的水,然后停止

2

洗澡;6分钟后,妈妈又去洗,她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了.下面的第

()幅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0

B.612182430时间(分)

热水(升)

热水(升)

6.小婷的爸爸送她到分校考点,早上从家里出发,走了半小时到分校,然后他将在家长休

息区等待约3.5小时,待考试结束后,再接小婷回家,估计半小时可到家,如图中能表示

C.riD.kit

7.学校教学楼有4层,小青第一节到三楼上数学课,第二节到二楼上艺术课,第三节到四

楼上科学课,中午到一楼食堂吃饭.下面较准确地描述这件事是图()

A.1B.2C.3D.4

8.蜡是非晶体,在加热过程中先要变软,然后逐渐变稀,然后全部变为液态,整个过程温

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如图所示,四个图象中表示蜡熔化的是()

9.如图所示中国奥运会奖牌数的折线图,哪一届比它的上届奖牌数增加最多()

A.第23届B.第25届C.第26届D.第27届

10.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

过部分每吨为4元,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图是()

11.洗衣机在洗涤衣服时,每浆洗一遍都经历了注水、清洗、排水三个连续过程(工作前洗

衣机内无水).在这三个过程中,洗衣机内的水量y(升)与浆洗一遍的时间x(分)之

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

12.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学校不久便接到学校要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

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13.制作一种零件,甲先做,做了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一起做(甲乙的速度保持不变),如

图表示制作零件的情况,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制作零件的速度是2个/分

B.乙制作零件的速度是2个/分

C.甲乙一起制作零件的速度是3个/分

D.甲乙一起制作零件的速度是4个/分

14.某蓄水池的横截面示意图如下,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

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力和放水时间f之间的关系的是()

15.如图,一个长方体水箱里有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部与长方体容器连接在一起.打开水管

往水箱里注水.下面几幅图中,哪个图能准确描述水的高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高度

A.0时间

高度

高度

16.下面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幅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B.同时分析多只股票的走势,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C.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

17.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

A.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B.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C.折线较多,很美观

D.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18.在下面三幅图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寓言故事的是()

19.从如图的统计图中可知道,甲车间2018年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万元.

MTf叩、乙■手间第16年产做第atflui同

A.37.5B.55C.91.5

20.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it瓜

a

6r

J人均纸旗I渊波代

;I.r^一、一一,

•4■

3•-

2,/一人均电广竹阅读址

0*--AA■1,・•・44

20111201120122,»:?2(i|420152U;6201■年份

A.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

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

D.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

21.如图是甲、乙两架航模飞机的飞行情况统计图,第()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22.如图表示游隼和雨燕飞行的情况.从图象上看,()飞行的速度慢.

1020304050时间/分钟

A.游隼B.雨燕C.无法确定

23.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

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

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24.“龟兔赛跑”中,骄傲的兔子自认为遥遥领先就在途中睡了一觉,醒来时才发现乌龟快

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最终乌龟先到了终点…下列各图与故事情节相

()

25.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领先了乌

龟很多,兔子不耐烦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

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的图是()

A.时间B.时间

26.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

图象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虚线部分AD

所示.则关于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图中BC段表明兔子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前4秒内,小狗比兔子跑得快

27.“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破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

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51.

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28.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两车离乙地的路

程S(千米)与行驶时间,(小时)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甲、乙两地的路程是400千米

B,慢车行驶速度为60千米〃卜时

C.相遇时快车行驶了150千米

D.快车出发后4小时到达乙地

29.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①甲比乙先出发

②甲比乙先到终点

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

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

30.甲、乙两同学从A地出发,骑自行车在同一条路上行驶到B地,他们离出发地的距离S

(千米)和行驶时间/(小时)之间的关系的图象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有下列说

法:

(1)他们都行驶了18千米;

(2)甲在途中停留了0.5小时;

(3)乙比甲晚出发了0.5小时;

(4)相遇后,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5)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其中,符合图象描述的说法有()

C.4个D.5个

第7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人教新版五

年级下册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共30小题)

1•【分析】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也就是

到了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回家,离家的距离越来越少,由此求解.

【解答】解:观察图可知,小明离的路程越来越多,走到5千米的地方路程不再增加,

也就是到了学校

所以他从家到学校需要走5千米.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图中折线表示的含义,得出结论.

2.【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分析出时间与离家距离之间的关系,再从选项中找出符合的答

案.

【解答】解:小红的这一过程可分成以下几段:

(1)从家出发到途中休息前,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2)途中休息,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3)途中休息后到图书馆,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

(4)在图书馆借书,这一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

(5)从图书馆回家,这一段时间里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

只有选项。符合这一变化.

故选:D.

【点评】这类题目关键是找出离家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分好段求解.

3.【分析】根据图象分析出甜甜从家出发到莲花山公园去玩再返回的家的过程,进而判断即

可.

【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纵轴上数据表示路程,单位是千米,每格代表1

千米,甜甜家到莲花山公园相距6格,即6千米,所以A说法正确;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甜甜从家出发到莲花山公园的路上休息了20分钟,所以B说法正确;

10时到达莲花山公园,10时40分开始回家,所以在莲花山公园玩了40分钟,不是玩了

1小时,所以C说法错误:

用路程除以甜甜返回用的时间就是甜甜返回时速度,6+工=18(千米),所以O计算正

3

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能正确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数量,用折线的上升或下降表

示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容易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可知:4月份的折线最低,所

以利润最少,由图知是20万元,所以A对.同理,10月份的折线最高,为50万元,B

也对.1〜4月份呈下降趋势,所以C对.4月到10月、11月到12月,折线上升,但是

10月到11月是下降的,所以。错.

【解答】解:4月份的折线最低,所以利润最少,由图知是20万元,所以A对.

同理,10月份的折线最高,为50万元,8也对.

1〜4月份呈下降趋势,所以C对.

4月到10月、11月到12月,折线上升,但是10月到11月是下降的,所以。错.

故选:Do

【点评】本题主要运用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解题.

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热水器中的水量看作单位“1”,小明用了水量的(250><上),

2

剩下的水是妈妈用去的,小明、妈妈共用去了(6+6)分钟,另为中间停止了6分钟,所

以图中的时间应该是(6+6+6)分钟,列式解答再对照上图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250X」=125(升),

2

时间为:6+6+6=18(分钟),

答:小明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125升,小明和妈妈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18分钟.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小明洗完澡后水箱内的水量与小明、妈妈都洗完澡所共

有的时间.

6.【分析】由题意可知:小婷爸爸离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的图形应该由三部分组成:①时间

增加,路程也在增加;②时间增加,路程不变;③时间增加,路程也在增加;据此即可

进行选择.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图中能表示小婷爸爸离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的图形是A.

故选:A.

【点评】弄清楚小婷爸爸离家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的图形由哪儿部分组成,是解答本题的

关键.

7.【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青第一节课到四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三楼,第四

节课到一楼,可根据小青先后到达的楼层进行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然后再进行选择即

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小青第一节课到四楼,第二节课到二楼,第三节课到三楼,第四节课到一

楼,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根据题意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8•【分析】根据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可作出判断.

【解答】解:根据题意:整个过程温度不断上升,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随x的增

大而一直增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

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

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9.【分析】观察折线图分析可得:第24到第25届中国奥运会中,折线图上升的最快,由此

得出25届比它的上届奖牌数增加最多,据此解答.

【解答】解:第25届比它的上届奖牌数增加最多.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更能

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10•【分析】由题意可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5元;即6吨以内,

每吨水的单价变化不大,然后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4元,单价变化相

对来说幅度变大;据此选择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每户每月用水量不超过6吨,每吨价格为2.8元;当用水量超过

6吨时,超过部分每吨价格为4元.下面4幅图中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是C;

故选:C.

【点评】此题应根据单价和用水吨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

11•【分析】根据洗衣机内水量开始为0,注水后水量变多,清洗时水量不变,排水时水量

变小,直到水量变为0;由此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因为洗衣机工作前洗衣机内无水,

所以A,B两选项不正确,被淘汰;

又因为洗衣机最后排完水,

所以。选项不正确,被淘汰,

所以选项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函数图象的理解能力.看函数图象要理解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没有接到电话前,距离是增加的,接到电话后距离开始减少,直

至到学校即距离为0,据此解答.

【解答】解:李老师从学校出发离校,接到电话前,距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

接到电话后,开始返校,距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故A、8、。不符合题意,又

因返回时与来时同样的距离相等,所以返回时用的时间与来时差不多,所以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际生活中函数图象变化的应用,根据题意判断图形的大致变化,

题目比较简单.

13•【分析】从统计图中可以考看出,甲4分钟做了8个,据此求出甲的速度是8+4=2(个

!分).甲乙两人一起做以后,从4分到5分,1分钟的时间做了12-8=4个.甲乙一起

做的速度是4个/分,4-2=2(个/分)即乙的速度是2个/分.

据此题干的4个选项中,C是错误的.

【解答】解;甲的速度:8+4=2(个/分).故A是正确的.

甲乙一起做的速度是4个/分.故。是正确的:C是错误的.

4-2=2(个/分)即乙的速度是2个/分.故B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从统计图中获得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还考查了速度的求法.

14.【分析】根据图形可知:水池上下两部分的高相等,由于上部底面积大,所以在相同的

时间内上部水位下降的速度慢,再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用纵轴倍数表示水的深度,横轴表示放水的时间,由于上部底面积大,所

以在相同的时间内上部水位下降的速度慢.因此,图4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和

放水时间,之间的关系.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15.【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在圆柱形容器外倒水,倒到一定程度与圆柱持平的时候水面不

变,直到圆柱体内的水满了之后水面便继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比起原先较慢.

【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得:向长方体水箱里注入水分为3个阶段,

①水面在圆柱形顶部下,水面上升;

②水面与圆柱形顶部平,水面不变;

③水面在圆柱形顶部上,水面上升但与①相比较慢.

故选:C.

【点评】本题要求正确理解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关系,理解问题的过程,能够通过图

象得到函数是随自变量的增大,知道函数值是增大还是减小,通过图象得到函数是随自

变量的增大或减小的快慢.

16.【分析】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

后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项目的具体数量,又能清楚地

反映事物变化的情况;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的规律和趋势;由此依次进行分析、即可得

出结论.

【解答】解:A、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合并成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所以本题说法错

误;

8、同时分析多只股票的走势,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说法正确;

C、任何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都能分成多幅单式折线统计图,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明确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

的关键.

17•【分析】根据三种统计图的优点: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

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

体的关系;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答: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描述最准确的是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和增

减变化的情况,而且方便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18.【分析】由“龟兔赛跑”的故事知:乌龟是一直在跑,而兔子是开始一路领先,跑了一

段时间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又跑.最后乌龟先到目的地,所以图示C是正确的.

【解答】解:由故事可知:

乌龟一直在跑,直到终点;

兔子开始一路领先,跑了一段时间后,休息了一段时间,又跑到达终点.

结果是乌龟先到终点.

所以,图形C是正确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结合龟兔赛跑的故事加以判断复式折线统计图.

19•【分析】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表示10万元,2018年甲车间第一季度的

产值是10万元,第二季度的产值是40万元,第三季度的产值是80万元,第四季度的产

值是90万元,根据求平均数的方法,用甲车间全年的产值除以4即可.

【解答】解:(10+40+80+90)4-4

=220+4

=55(万元)

答:甲车间2018年平均每季度的产值是55万元.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

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0•【分析】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即可判断各选项.

【解答】解:A、由图可知,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先上升后有所下降;所

以错;

B、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先有所上升,后有所下降,所以错;

C、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开始差距大,后来差距变小;所以错;

。、纸质书的阅读量比电子书每年都多,所以,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所以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识别和应用,关键是认清图形,属于基础题.

21•【分析】根据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甲、乙两架航模飞机在第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

最大,相差27-8=19米,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第30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相差27-8=19(米),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

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2•【分析】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分别求出游隼和雨燕平均每分钟飞行的速度,然后进

行比较即可.

【解答】解:60+30=2(米/分)

454-30=1.5(米/分)

2米>1.5米

答:雨燕飞行的速度慢.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

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3.【分析】根据图象对各选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因为12+10=1.2千米,24・20=1.2千米,…,即斑马奔跑的路程+

奔跑的时间=斑马速度(一定),所以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正比例;

B、由图象可知: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

C、由图象可知:斑马比长颈鹿跑的快,所以C选项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说法错误;

D、由图象可知: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

故选:Co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根据图象提出问题并能解决

问题的能力.

24•【分析】乌龟是匀速行走的,图象为线段.兔子是:跑-停-急跑,图象由三条折线组

成;最后比乌龟晚到,即到终点花的时间多.

【解答】C解:匀速行走的是乌龟,兔子在比赛中间睡觉;

后来兔子急追,路程又开始变化,排除A;

兔子输了,兔子用的时间应多于乌龟所用的时间,排除艮

故选:C.

【点评】首先应理解函数图象的横轴和纵轴表示的量,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函数图象.

2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由于乌龟有耐心,一直往目的地奔跑,可知表示乌龟赛跑的图

象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由于兔子没有耐心,一开始表示

兔子的赛跑的图项应该是一条上升的直线,到中途睡了一觉,由于路程不改变,所以图

象变为水平直线,睡了一觉起来再跑,图象又变为上升;据此分析可确定选4

【解答】解:根据题意与分析可得:

表示乌龟赛跑的图象应该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且比兔子早到达终点;

表示兔子赛跑的图象应该是开始时是一条上升的直线,中途变为水平直线,然后又变为

上升,且比乌龟晚到达终点;

所以,A图能反映这个故事情节.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观察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中获取信息.

26•【分析】由图象可以看出: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

所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错误);在第4秒,小狗和兔

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

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

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选项A是错误的,8正确.另,图中的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

【解答】解:由分析得:在前4秒,兔子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小狗的路程多,所

以兔子的运动速度大于小狗的运动速度.由此判断选项A和。错误;

在第4秒,图中的BC段表示兔子处于静止状态,由此判断选项C是错误的;

在4到8秒的时间段,小狗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比兔子的路程多,所以小狗的运动

速度大于兔子的运动速度.整个过程中,小狗和兔子运动路程相同,运动时间相同,所

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选项B正确.

故选:Bo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

供的信息作出判断和预测.

27•【分析】因为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

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终点,所以兔子的路

程随时间的变化分为3个阶段,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题意:si一直增加;S2有三个阶段,1、增加;2、睡了一觉,不变;3、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增加;但乌龟还是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