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核心素养:(1)知道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由来。(2)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及其实行情况。课程标准: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理清西方国家基层治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轨迹,认识不同历史背景下基层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差异,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时空观念:通过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认识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了解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认识其主要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西方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与责任感。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从希腊村社到现代社区(基层自治的塑造与反噬)注重效率还是维护公平?(西方福利国家的是与非)从摆脱贫困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保制度)时间坐标目录:自古以来,婚丧嫁娶是基层社会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中古时期的西欧,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图片出自1330年前后海德堡的一册手抄本,它反映了教士宣布解除婚姻,把丈夫、妻子和子女分离开的场面。教士主持解除婚姻的场面出生在教父主持下接受洗礼结婚由教父主持婚礼临终由教父主持涂香油仪式,以求灵魂能够升入天堂死后葬礼在教堂举行,遗体被葬在教堂附属的墓地以上反映了基督教会在西欧基层社会治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020年以来的疫情给了全世界人类一场巨大的考验,同样的我们从疫情中也看到了中西方面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差异极大。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中西方的基层治理不同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1、基层治理单位:村社2、基层治理特点:村社自治3、表现:回顾:古希腊城邦政治:(1)小国寡民,民主政治(2)国民大会、执政官、议事会村社古希腊一种以地域来划分的生产组织。在古雅典民主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村社改革的措施来打破血缘而确定地域关系,其中克里斯提尼统治时期的雅典曾规定:“所有住在同一村社里的人彼此都是村民,正式以村社名字称呼,而不用祖上名字相称呼”“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收到克里斯提尼行政区域管理改革的影响,村民的部落血缘观念渐渐淡薄,以血缘关系为特点的部落逐渐被村社行政区划代替。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在18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当他们登记之时,村社成员对他们宣誓投票做出决定......如果投票结果认为他们没有自由民身份,他们得向陪审法庭申诉......——亚里士多德著,日知等译《雅典政制》全体成年男性出席的村社大会是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全体成年男性出席村社大会(村社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议事会的500个议席按各村社公民人口的比例分配到139个村社。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1、基层治理单位:村社2、基层治理特点:村社自治3、表现:4、社会功能:登记公民,抽签选举议事会议员村社是基层政治实体,也是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基层自治贯穿西方基层治理的发展历程(特点)。古希腊村社自治(德谟区)反映出古希腊怎样的政治体制?政治体制:城邦民主政体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回顾:西欧封建社会(中世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封君封臣制度(政治基础)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经济基础)信仰时代--基督教文明

(思想文化)庄园是西欧封建社会最主要的基层单位。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封建庄园是自给自足的,作为自然经济单位,庄园内的一切生产都是为了供应领主消费和依附农民及其家庭的生活需要,只有庄园不能生产的盐铁等才从行商手中购买。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1、庄园自治(1)基层治理单位:庄园(2)基层治理者:庄园主或他的管家(3)职责:(4)特点:2、城市自治(行会或商会)(1)背景:①经济:组织生产、征收地租;②司法:主持庄园法庭审判,裁决纠纷。①经济上:自给自足。②政治上:相对独立。在各自的领地独立行使权利。庄园法庭没有王法,领主的庄园法庭就是王法①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②城市的市民阶层通过谈判、武装斗争和金钱赎买等方式,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的自治权,享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司法和财政权,市民选举产生的市议会是城市最高权力机关,有权选举城市管理人员、制定法令,并对城市的经济和军事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1、庄园自治2、城市自治(行会或商会)(1)背景:(2)基层治理单位:行会或商会(3)基层治理者:行会和商会上层分子(4)职责:行会和商会规范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经营活动;

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的职责。城市自治有一定民主色彩,但整体上不平等,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行会和商会

为了对付封建主的侵扰,保护辛苦学得的手艺免遭逃亡农奴的竞争,捍卫同行业者的共同利益,也为了垄断本行业生产和经营,避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城市手工业者按行业组成特殊的团体——行会。为了确保商业贸易的独占权和其他权益,城市商人也联合起来组建自己的团体——商人公会,简称商会,商会在规范城市商品交易、防止无序的恶性竞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1、庄园自治2、城市自治(行会或商会)3、基督教会基层治理(1)表现:(2)影响:4、实质:基督教会是西欧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无论是结婚还是离婚,都必须获得教会的许可,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①教士宣讲教义②开办学校③主持婚丧嫁娶等生活仪式④兴办慈善机构及医院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生活,实现基层治理。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无论是庄园自治、城市自治还是基督教会的基层治理,其实质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三)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1、自治市镇(1)背景(2)表现:A、英国:确立自治市制度:①时间: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②内容:①政治: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中央集权加强,教会的权力逐渐被排除在世俗社会治理之外,国家把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②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封建庄园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农业发展;

工业革命的展开,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③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城市新兴资产阶级打破行会治理模式。④思想:启蒙思想强调民主自由。⑤历史因素:各国地方自治的传统。⑥制度保障,政策法规的引导等。政治: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经济: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三)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1、自治市镇(1)背景(2)表现:A、英国:确立自治市制度:1835年颁布《市政法案》B、美国:乡镇自治制度①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继承英国自治传统)。②地方自治单位: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③自治权力: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C、法国:自治市镇制度①第三共和国(1875年后)时期,《市镇法典》,确立市镇自治②基层单位:自治市镇③自治权力:市长和市议会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3)特点:2、社区的形成①基层治理纳入政府管理范围(国家出台以法律法规规范)②自治传统浓厚。③中央集权影响大。(三)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1、自治市镇2、社区的形成(1)背景:(2)措施:(3)结果:社区组织开始形成①工业革命扩展,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不断增多。②城市自治权扩大。③传统的社会救济遇到瓶颈。把城市分成若干小区,每个小区组织志愿者,负责救济的分配,并协调慈善团体和救济机构的工作。失业贫困养老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三)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四)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1、二战后:社区自治的发展(1)背景:(2)主要方式:社区自治(3)表现:(4)意义:①西方各国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与治理方式变革。②联合国对社区建设的推动。③民主政治的发展。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事务增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国政府都认识到,要提高生活品质,改善人民生活,不能单靠政府,必须组织和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建立自下而上的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①提供生活服务、教育、休闲娱乐、福利、卫生保健等,②参与相关的城市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①提高了生活质量。②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生活服务

社区活动卫生保健

社区医院休闲娱乐

社区游乐园教育

社区图书馆民意

参与地方决策(四)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1、二战后:社区自治的发展(1)背景:(2)主要方式:社区自治(3)表现:(4)意义:2、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功能增多(1)表现:(2)意义:使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3、二战后社区治理的发展趋势4、二战后社区治理的作用:①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共同作用。②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③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①治理主体多元化;②治理自治化、民主化;③社区职能扩大化;④运营市场化;⑤立法规范化;①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②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社区管理水平;③节省了政府开支,也提高了效率。历史纵横:为了提高地方政府的管理效率,各国纷纷在社区管理中引入企业管理办法,还把原先由政府承担的很多事务交给市场和社会,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社会的有效分工。例如,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英国颁布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你怎么看待这种基层治理方式?①地方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引入市场化手段,体现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②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区和居民积极性,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可以提高基层治理的社会化改革和效率。变化:政府减少对基层治理的干预,

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空间扩大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一)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村社自治(二)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三)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四)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社区自治(五)西方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1)以基层自治为主要特点,自主权逐渐扩大;(2)地方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即对内的民主治理和对外的独立自主;(3)基层自治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4)基层治理趋势向规范化、法治化、市场化等方向发展。(六)西方基层治理的作用:(七)西方基层治理的评价:①提高生活品质与质量,改善人民生活;②提高社区治理的效率,降低治理成本;③缓和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与政治稳定;④保障人民权益,巩固民主政治。①为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建设及国家治理提供基础;②反映资产阶级统治意志,不可能真正实现民主平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顽疾。基层自治并不是基层居民平等参与,封建主、庄园主或城市上层人士是基层自治的主导者。西方社区管理的模式,根据社区自治和政府管理程度的差别,大致分为三种:(1)自治型管理模式。如美国、加拿大和德国,小政府、大社会,政府与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基本不干预社区自治,政府主要职能为协调以及提供保障。(2)行政型管理模式。如新加坡,大政府、小社会,政府直接对社区进行管理,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结合较为紧密。(3)混合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自治型与行政型的综合如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拨款并对社区进行指导和监督,社区组织和居民参与,共建共管。分析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基层治理的区别?近代西方

中国古代基层自治为主基层自主权逐渐扩大;基层自治为辅基层自主权逐渐丧失基层自治向民主性独立性方向发展;基层自治向专制型集权性方向发展基层自治向规范化法治化方向发展;基层自治向乡约的法律化方向发展基层自治主体向全体居民方向发展;基层自治主体由乡绅群体主导发展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社会保障指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制度。福利国家指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的一种方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1)起源:农业社会的教会救济、行会救济、民间救济(2)农业社会的社会救济的特点①救济的随意性②应急救济的补救性无论是救济活动的双方,还是救济的形式和内容都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施救者可以是贵族领主也可以是平民百姓,救济方式既可以是给予实物也可以是给予钱财亦或是提供公共服务等。此时的社会救济性质是一种应急性的补救措施,而非预防性的社会保障。慈善活动的发起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灾害的产生,根据灾害的情况决定施救者和受助者以及救助的形式和内容。灾害一旦过去,慈善活动也就停止了。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1)起源:农业社会的教会救济、行会救济、民间救济(2)农业社会的社会救济的特点①救济的随意性;②应急救济的补救性2、近代福利制度的建立(1)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经济保障)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体制保障)③吸取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和受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的影响④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工人阶级等劳动人民的斗争⑤解决城市人口激增、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⑥农业社会救济方式的弊端——救济的随意性、应急救济的补救性、滞后性。一、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1)起源:农业社会的教会救济、行会救济、民间救济(2)农业社会的社会救济的特点①救济的随意性;②应急救济的补救性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材料:17世纪初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庞大的贫困失业大军。同时加上人口增加、农业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①旧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②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开展,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逐渐显露;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确立:①济贫制定:17世纪英国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世界上最早社会保障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济贫制度圈地运动的发展,大量农民被逐出土地,丧失生计,农民在丧失土地的同时也丧失了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大量农民流入城市,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根据济贫法规定: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

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英国为什么开展社会救济?①圈地运动的开展,贫富矛盾加剧;②旧有的社会救济制度开始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目的:缓和矛盾,维护稳定统治需要

(救济范围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材料一:17世纪初的英国,随着圈地运动的开展,大量失地农民流入城市。工业处于萌芽阶段,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有限,造成了庞大的贫困失业大军。同时加上人口增加、农业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等一系列因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开始引发社会冲突,对社会秩序的稳定产生严重威胁。材料二: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1601年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根据济贫法规定:治安法官有权以教区为单位管理济贫事宜、征收济贫税及核发济贫费。救济办法因人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的,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作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这一法律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让那些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如孤儿、无人赡养的老人和身体残疾的人,得到救济或赡养;给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一份工作,让他们能够以此谋生。作为英国第一个重要的济贫法,它不仅是这一法律制度的发端,而且为这一法律制度的发展确定了基本原则,因此也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障法。思考:结合材料指出英国颁布《伊丽莎白济贫法》的背景和影响?背景:①圈地运动农民流入城市增加不稳定因素;②人口增加、歉收饥荒和对外扩张使社会问题突出;

③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社会治理范围扩大;影响:①缓解贫民困难,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巩固统治;

②确立济贫法基本原则为后世提供借鉴;

③救济范围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特点:地方政府是主要推动者;

直接救济与间接救济相结合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确立:①济贫制定:17世纪英国②社会保险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增加,原有的济贫措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仅仅依靠武力镇压不够,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险制度,涉及疾病、工伤和养老等方面。(事前保险比事后救济更有前瞻性)1883年《疾病保险法》1884年《意外伤害保险法》1889年《伤残老年保险法》①标志着德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②稳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③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材料一:工业革命后,德国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但同时贫富差距拉大,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较差,工人运动日益发展。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见识的资本家认为要获得长远利益,有必要适当改善工人的待遇。以俾斯麦为代表的德国统治者认为,要防止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还需要用温和的手段缓解工人的对抗情绪,以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材料二;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保险法》规定工人生病时,医疗费用有雇主和工人承担,比列为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它用社会保险立法的形式,建立起强制性的由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生活风险保障的制度,并为其他国家起了示范作用,后颁布《意外伤害保险》《伤残老年保险法》等。结合材料所学分析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特点与意义?背景:政治:德国统一,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经济:资义经济发展奠定物质基础;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思想: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统治者认识转变,专门依靠武力难以缓和矛盾;特点:①主要面向产业工人;

②政府承担责任较小,筹集费用多由社会和个人承担;意义:①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②为其他国家提供示范;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确立:①济贫制定:17世纪英国

②社会保险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③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美国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奠定了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格局,它使美国开始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1935年以前美国的社会保险是自助和个人负责,1935年《社会保障法》颁布以后使得国家在人民福利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社会安定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同时也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缓和了阶级矛盾。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确立。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确立:①济贫制定:17世纪英国

②社会保险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③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美国(3)完善阶段: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A、福利国家的概念:B、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的原因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并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的社会服务。①物质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必备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工人运动高涨,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③体制保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历史教训:吸取经济大萧条的教训,受罗斯福新政的影响;⑤外部压力: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竞争和借鉴;⑥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当做经济调节杠杆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确立:①济贫制定:17世纪英国

②社会保险制度:19世纪80年代德国③社会保障制度:1935年美国(3)完善阶段: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A、福利国家概念:B、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的原因C、目的:D、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E、历程:以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产阶级统治。起源:罗斯福新政

兴起:二战后完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二战以后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二战后,英国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率先构建了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

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率先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大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1945-1948年,政府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规定发给新生婴儿补助金和儿童教育补助金,对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者、孕妇、失业者发给补助金,对寡妇和老年人予以养老金和丧葬补助金,当时,按规定领取上述补助金的投保人数达2300多万人。在社会服务方面,政府提高了中学毕业年龄,对满11岁的儿童实施免费中等教育,并享受补助或免费午餐;增加了大学奖学金,并营造公寓住宅,以期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瑞典的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以“福利国家”为特征的社会改革在北欧五国内各具特色,其中瑞典最具代表性。1946年,瑞典议会通过基本退休金法案,规定凡67岁(后改为65岁)以上公民均可按月领取退休金,数额为退休前15个最高收入年份平均数的60%……全民医保开始于1955年,内容主要有医药保证和病休津贴、婴孩、病孩家长津贴等……高等学校实行免费教育,并提供奖学金和学生贷款(无息)……此外,国家还兴办养老院、提供家庭服务等各项社会服务。瑞典的福利国家政策比之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系统完备,福利水平高,受益面广,社会效果显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橱窗”。经历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恐慌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到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西欧国家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3)完善阶段: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A、福利国家概念:B、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的原因C、目的:D、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E、历程:F、特点:G、评价:①从单纯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②覆盖面广:社会福利覆盖范围包括国家的全体公民。③福利种类繁多,保障程度高:社会福利涉及养老、医疗、失业、教育、工伤、住房等方面。④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社会福利制度实质是国家依靠政府力量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个人所得累进税,对社会低收入者进行生活保障,使穷人受惠多。⑤制度日趋完备:二战后现代西方国家将社会保障制度法律化、制度化,通过政府立法形式,使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备。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总统肯尼迪(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3)完善阶段: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A、福利国家概念:B、二战后,福利国家形成的原因C、目的:D、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E、历程:F、特点:G、评价:H、改革:①积极性: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巩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在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②局限性: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本质上仅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能根本上消除贫困与剥削。①减少福利、减少政府公共开支。②改革社会保障制度。③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福利制度建设需要注意那些问题?公平问题、效率问题、财政负担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3、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1)起步:苏联逐步对士兵、工人、农民等全体公民实行国家保障。(2)发展:①法律保障:1977年苏联颁布的宪法,规定苏联实行全民社会保险制度。②国家主导:国家支付社会,个人受保情况与其贡献和地位相关联。③主要内容:退休养老制度、医保险金疗保障制度、社会服务保障、补助金制度。(3)结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大致继承了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发展过程:①外部: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国的有益经验;②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③政治: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不断重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完善。④思想:思想解放,理念进步。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3、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发展过程:①初步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②逐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③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④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195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保险法。随着1978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在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住房需求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起了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广。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3、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发展过程:①初步形成,第一部社会保险法;②逐渐成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③更公平,突破城乡分割的藩篱;④全覆盖,让亿万人享有基本保障(3)发展方向:(4)意义:①制定与国情相适应的保障体系;②注意效率与公平;③完善城乡之间均衡的保障体系;④扩大覆盖面逐渐提升保障水平。①保障了民生的发展;

②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体现了党的正确领导;

④有力挑战了西方传统的福利国家理论;

⑤为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困境提供了具有参考性的替代方案。

⑥日益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了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3、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1)原因:(2)发展过程:(3)发展方向:(4)意义:(5)启示: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只有与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最合理的,才能促进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1、古希腊时期的基层治理:

村社自治2、中世纪欧洲的基层治理:

庄园自治、城市自治、基督教会3、近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自治市镇→社区组织开始形成4、现代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

社区自治5、西方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1、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起源2、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3、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4、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课堂小结1、如表是1495~1785年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的户籍管理(

)A.致使国家治理体系得以完善 B.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迁C.重视对基层社会的司法控制 D.促进了英国人口的流动年份大事记(节选)1495年亨利七世: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子女、配偶情况,主教登记在册1593年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1785年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解析:依据材料可知,1495年,英国教权高于王权,所以“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1593年,宗教改革后,王权高于教权,由世俗的“治安官管理户籍”1785年,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经议会许可征税”,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英国户籍管理反映了英国社会政治的变迁,B项正确;B解析:20世纪70年代后期正是英国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时期,其将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吸引多元力量,采用市场竞争机制来进行地方自治,这有助于激活地方自治的活力,提高基层治理的效率,B项正确;上述举措并不能对英国政府的行政能力产生影响,相反,其会产生示范效应,反促英国政府提高行政能力,排除A项;英国现代福利制度建立时期是在20世纪初,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英国颁布系列法律,把医院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和教育等都交给相关公司承担。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让大量私有部门和志愿部门参与到地方自治中来。这些做法(

)A.削弱了英国政府的行政能力

B.提高了英国基层治理的效率C.建立了英国的现代福利制度

D.缓解了英国社会的基本矛盾B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中后期(欧洲)。12-13世纪随着西欧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因此西欧封建庄园主们不但把榨取来的实物送到集市上去出售,从中获得金钱,而且还直接把实物地租改为货币地租,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庄园农产品获利丰厚,排除A项;欧洲封建王权得到强化的时间是15世纪前后,排除B项;价格革命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故选C项。3、12-13世纪,西欧市场货币流通量增加,引起了持久的物价上涨。封建领主采取减少自留地的做法,把劳役地租转换为货币地租,同时加强对自留地的经营管理,出售产品以获得货币收入。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A.庄园经济获利丰厚

B.封建王权得到强化C.商品经济日益发展

D.欧洲出现价格革命C解析:根据“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越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可知,封建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是双向的,故选A;B、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封君、封臣之间并非平等关系,排除D。4、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仅限于互相宣誓的两个个体之间,双方以契约约束了彼此的关系;一方面,封臣不尽义务不得享受权利;另一方面,封君越权索取,封臣也可以反抗。这体现了封建与封臣之间(

)A.双向的权利与义务

B.层级相对单一C.严格的等级制

D.自由与平等关系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乡镇在很多事务上保持着地方自治的传统,但同时需要实行州政府规定的统一制度,即地方自治并非绝对自治,彰显有限管辖色彩,D项正确;从乡镇与州政府管辖事务上可以看出,乡镇在关涉地方事务上拥有自治权,而州政府则对关涉全州的重要事务拥有管辖权,排除A项;从乡镇独立处理地方事务可以看出,在基层权力运行中渗透着人民主权的理念,排除B项;C项表述并未全面反映材料主旨,忽视了州政府对乡镇部分事务拥有管辖权,排除C。故选D项。5、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指出:在新英格兰的乡镇,买卖东西、打官司或增减预算,州政府从来不加干涉,然而州政府想在全州范围内实行统一的教育制度,乡镇就得设立法律规定的学校。这反映出(

)A.乡镇与州权限界定不明晰

B.基层权力运行违背人民主权C.乡镇的自治性质非常鲜明

D.地方自治彰显有限管辖色彩D解析: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根据题干信息强调,如果领主未能履行义务,将受到农民和庄园法庭陪审团的指控,即领主也存在对佃户履行的义务,并受到庄园陪审团的司法约束,可见契约关系在西欧社会基层的庄园里得到加强,C项正确;题干信息只涉及庄园中领主与佃户关系的变化,无法判断庄园经济的走向,排除A项;题干信息中缺少与雇佣关系相关的信息,排除B项;在欧洲封建庄园中农奴在法律是没有自由的,题干信息没有农奴是否获得人身自由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6、13世纪英国某庄园土地估价册记载:每位佃户需在圣诞节前向领主交纳价值一便士的面包和两便士的母鸡;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