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1/12/wKhkGWW7yt-AFK07AAKW7OtgWTI503.jpg)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1/12/wKhkGWW7yt-AFK07AAKW7OtgWTI5032.jpg)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1/12/wKhkGWW7yt-AFK07AAKW7OtgWTI5033.jpg)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1/12/wKhkGWW7yt-AFK07AAKW7OtgWTI5034.jpg)
![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1/12/wKhkGWW7yt-AFK07AAKW7OtgWTI50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必一
第三单元第10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海报课程标准:了解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就。壹目录一、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贰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及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教学难点当代中国加强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壹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2.20世纪50年代:法制初创时期(1)成就: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法律、法令。◎广州农村再婚妇女婚礼◎《婚姻法》第一条……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第四条男二十岁,女十八岁,始得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始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成就: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等。(2)作用: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第一届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一届全国人大与宪法2.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初创时期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4.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法治新发展3、“文化大革命”时期:思考:刘少奇以什么为武器进行抗争?为什么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2)成就:①1978.12,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特权。②1982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82年宪法),在此前后,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4.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现行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3)作用: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八二宪法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国家机构第三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序言目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徽、首都序言五四宪法思考1结合材料找到五四宪法与八二宪法的不同?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82年宪法把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放在国家机构前面,凸显公民的地位.说明我国越来越重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尊重保障人权。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背景: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措施:①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②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5.20世纪90年代:法治建设的完善时期材料1:第十三条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思考2:请谈一谈你对宪法修正案中改“制”为“治”的一字之差的认识?法制: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范畴,任何国家都存在法制。材料2:【学思之窗】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4年10月23日)法治:法律统治的简称,是治国的原则和方法,相对于“人治”,强调依法办事、法律至上,民主制国家才存在法治。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3)成就:到201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4)意义:5.20世纪90年代:法治建设的完善时期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②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届数时间制定、修订的法律第五届1978-198218部第六届1983-19877部第七届1988-199213部第八届1993-199710部第九届1998-200273部第十届2003-2008115部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1)背景:(2)成就:6.中共十八大以来:①全面依法治国: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②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③法治: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司法:深化司法改革,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⑤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3)意义: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7.中共十九大以来:①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1)成就:②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
第一编总则▪
第二编物权▪
第三编合同▪
第四编人格权▪
第五编婚姻家庭▪
第六编继承▪
第七编侵权责任▪
附则思考3:利用课本知识,分析材料中《民法典》所体现的特点。①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何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②体现对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③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民法典》意义:①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②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③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④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⑤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⑥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7.中共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贰思考:你们是否认识下面这些时代模范?他们身上折射出怎样的精神和风尚?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背景: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雷锋: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掏粪工人时传祥: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焦裕禄: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的党的好干部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孟泰:钢铁战线的老英雄李四光:用科学知识回报祖国的地质学家华罗庚:最迷糊的店铺伙计、最优秀的数学家艰苦奋斗的精神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杰出代表: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3)意义:①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②形成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氛围。
③形成了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准则。
④形成了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⑤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活动◎红旗渠竣工◎成昆铁路勘探◎新中国电影(1)背景:
①内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中央推动: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表现:“五讲四美三热爱”三大系列创建活动1994爱国主义教育80年代90年代思想道德建设20012.改革开放后(1978年后)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形成:①2006年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战略任务。②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③2012年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内容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思考:从“时代楷模”的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哪些精神?(3)意义热爱祖国、奉献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积极进取、崇德向善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习近平2016年12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本课思维导图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创与奠基:20世纪50年代曲折与徘徊:“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的发展期:改革开放后依法治国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1982年宪法呈现的闪光点非常多,如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首次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写入宪法;恢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原则;承认国营、集体、个体三种经济形式都不可缺少等。这表明1982年宪法(
)A.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
B.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首次确立了人民民主原则
D.全面超越了1954年宪法的水平A2,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全面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体现到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公共政策制定修订、社会治理改进完善中”。这体现了我国力主(
)A.用法治保障道德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垃圾焚烧处理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
- 申请养殖业申请书范文
- 大连某体育公园规划环境影响报告
- 用户需求驱动的创新产品设计策略
- 农村怎样写低保申请书
- 2025年租房中介服务费合同模板
- 2025年广告公司设计合同模板
- 电信业务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汇编(2025版)
- 消防维保服务方案及实施细则
- 2021最新版三年级下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 【自考练习题】石家庄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真题汇总(附答案解析)
- 市政管道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历史(45页)
- 依恋理论之母婴依恋
- 电气CAD-电气图基本知识
- 混合痔的治疗PPT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术语
- 影响综合机械化采煤的主要因素及使用经验探讨
- 电子医嘱处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