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32024学年部编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原卷+解析)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六年级语文试题(2023.11)

中华山川美,美景皆如画,祖国的山海值得我们带着无限热爱去奔赴,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血脉传承,让我们开启祖国寻美之旅吧!

积累、梳理与运用。

沛县地处微山湖西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在祖国寻美之旅中,育才小学开展“寻美古沛”活动,请你一起参加,按要求完成习题。

1.来到微山湖千岛湿地,同学们开心交谈着,仔细听,谁把词语说错了,请你选出来()

A.小沛:你看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zhuì)得一片绿油油的。

B.李小雅:这棵树树杈直指高空,像是必胜的手势,一副威风凛凛(lǐn)的样子。

C.王小语:船在水面行走,就像在碧绿碧绿的玻璃(li)上滑动。

D.杨依依:那花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娇美而不妩(wú)媚。

2.下面是小沛同学“寻美古沛”日志中的词语,请你帮他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花蕾目地的B.彩虹排山倒海

C.枯委热呼呼D.绿毯技高一稠

3.小沛同学为“寻美古沛”做了一份宣传手册,他运用了一些成语,请你选择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帮他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A.翠色欲流欲扬先抑B.剑拔弩张张灯结彩

C.别出心裁量体裁衣D.迥然不同悠然自得

4.小沛同学要出一期“寻美古沛”手抄报,他收集了一些词语,请你根据词语意思对词语进行梳理分类,帮他选出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A.与“说”有关的词语:议论抱怨赞叹

B.与人物心情有关的词语:喜悦忐忑沮丧

C.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词语:幽雅干燥阴冷

D.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词语:照顾党员不屈

5.“寻美古沛”公众号的留言板上,同学们分享了寻美过程中的见闻感受,请你帮他们选择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歌风台是古沛八景之一,重檐飞阁,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刘邦酒酣击筑歌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壮观情景。

B.金桂飘香,爸爸和远道而来的客人把酒言欢,临别前,客人对爸爸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夜晚天空下起了流星雨,大步流星,真美极了,我默默在心中许下了愿望。

D.夏夜,我和爷爷站在稻田边,闻着稻子的清香,我不禁吟诵:“稻花香里说丰年。”

6.小沛同学在记录“大美沛县”宣传片里的句子,部分内容没有记清楚,请你帮他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我更爱大沙河的“清”和“远”。,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河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小河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③时隐时现,流向远方

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

诗词常用凝练优雅的语言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古沛大地,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砖一瓦总关情。请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7.沛县百年小明楼对外开放,讲解员向小沛同学讲述了先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请你帮小沛同学选出不适合表述他的感受的诗句()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位卑未敢忘忧国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按要求填上空。

(1)育才小学六(2)班班级展板“寻美古沛·诗画夏天”这个专栏中,需要配上合适的诗句。请你帮他们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今年暑假,你出去游玩了吗?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上题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与鉴赏。

爱国是中华儿女的血脉传承,守护祖国是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也是重大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选编自百度百科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气候相当严寒。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

——选编自地理探究

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进入朝鲜军情紧急,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置换冬装的十几万战士衣着单薄直接过了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后来整理“冰雕连”烈士们的遗物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中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选编自腾讯新闻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汽车就要从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压制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选编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魏巍

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2021年11月24日,该片含预售票房已超过56.9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2022年11月,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选编自网易新闻

9.小沛同学读完以上材料后,发现下列表述并不完全正确,请你帮他判断对错。

(1)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

(2)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的馒头、土豆等千粮,全冻成了冰疙瘩。()

(3)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

(4)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上映,截至2021年11月24日,该片含预售票房已超过56.95亿元,成为世界影史票房冠军。()

10.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小沛同学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其中有一项分析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A.美军武器装备一流B.极度深寒天气

C.志愿军粮食短缺D.多国人朝参战

11.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国军人精神不倒的一面旗帜,小神同学想让同学们从个人层面具体感受这种精神,你觉得应该重点阅读以上哪个材料?请你帮他选出来。()

A.B.

C.D.

12.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被称作“最可爱的人”。当今社会,你认为有哪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请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理由不少于两条)

最可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残缺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展开决战。

③距惠通桥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④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跑去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就在这时候,聚来不少饿得只剩皮包骨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四野的饥民们一拥而上,钻进车厢去抢馒头!

⑤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馒头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啪啪地枪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⑥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身,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骨瘦如柴。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⑦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着:他丢下机枪,面朝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哇!你们……”

⑧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⑨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连同她咬过一口的馒头也递上去,说:“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了多杀鬼子好吗?”

⑩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一定让你吃上又大又白的馒头,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拿着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个缺口的馒头。他们在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个缺口且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3.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梳理故事情节,小沛同学在默读完选文后,尝试用这种方法梳理小说情节,有几处他不能确定,请你帮帮他。(每空不超过12字)

14.小沛同学关注到了选文在描写饥民抢馒头的场景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文中画横线句子是_____的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5.小沛同学关注了选文体裁是小说,读小说,应关注______和______,感受人物形象。这篇小说人物众多,一些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鲜明,相信你一定深有体会,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完善下面的“小说人物阅读卡片”。

小说人物阅读卡片

人物:______(限填一人)

人物形象:______(填词语,至少1个)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情节概述,不得照抄原文。)

16.小沛同学读小说时,留意到大胡子少校前后跪了两次,他分析了这两次跪的感情不同。第一次是();第二次是(),请你分别选出正确分析(两处均为多选)

A.看着饿得皮包骨的村民,他充满同情,内心是痛苦的。

B.因为小姑娘选择归还馒头最后自己却饿死了,少校对她充满敬意。

C.因为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少校恳求饥民能理解他的难处。

D.因为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而无法帮助小姑娘,少校感到很愧疚。

E.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跪下乞求上苍能保佑我军打败鬼子。

17.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特写镜头,小沛同学觉得这个特写镜头很有深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将军断断续续说的话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表述与交流

经历了行走间欣赏美、生活中感受美的“寻美”之旅,不知你有没有意识到.美有很多种:自然之美、情感之美、心灵之美……“寻美”栏目正在火热征稿!请你以“我眼中的美”为题,写一篇习作,向“寻美”栏目投稿吧!

习作小贴士:(1)文从字顺,内容具体,表述真情实感。(2)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当下之美,是目之所及;未来之美,是心之所向。愿你在心灵深处撑一支长篙,向生命更深处漫溯,继续探索美的真谛。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调研

六年级语文试题(2023.11)

中华山川美,美景皆如画,祖国的山海值得我们带着无限热爱去奔赴,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是中华儿女的血脉传承,让我们开启祖国寻美之旅吧!

积累、梳理与运用。

沛县地处微山湖西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美誉。在祖国寻美之旅中,育才小学开展“寻美古沛”活动,请你一起参加,按要求完成习题。

1.来到微山湖千岛湿地,同学们开心交谈着,仔细听,谁把词语说错了,请你选出来()

A.小沛:你看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zhuì)得一片绿油油的。

B.李小雅:这棵树的树杈直指高空,像是必胜的手势,一副威风凛凛(lǐn)的样子。

C.王小语:船在水面行走,就像在碧绿碧绿的玻璃(li)上滑动。

D.杨依依:那花晶莹剔透,洁白无瑕,娇美而不妩(wú)媚。

D

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D.妩(wú)媚——wǔ;

故选D。

2.下面是小沛同学“寻美古沛”日志中的词语,请你帮他选出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花蕾目地的B.彩虹排山倒海

C.枯委热呼呼D.绿毯技高一稠

B

本题考查字辨析错别字。

A.目地的——目的地;

C.枯委——枯萎;

D.技高一稠——技高一筹;

故选B。

3.小沛同学为“寻美古沛”做了一份宣传手册,他运用了一些成语,请你选择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帮他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A.翠色欲流欲扬先抑B.剑拔弩张张灯结彩

C.别出心裁量体裁衣D.迥然不同悠然自得

D

本题考查词语的基础及对多义字的理解和掌握。

A.翠色欲流:翠绿的颜色好像就要流淌出来一样,形容绿到了极致。词语中的“欲”是就要、将要的意思;

欲扬先抑:要发扬、放开,先控制、压抑。词语中的“欲”是要、想要的意思;所以意思不同。

B.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对方摆开了阵势,形势紧张,一触即发。词语中的“张”是指弓上弦的意思;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词语中的“张”是设置、悬挂的意思;所以意思不同。

C.别出心裁:独创一格,与众不同。词语中的“裁”是设计、筹划的意思;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办事要切合实际。词语中的“裁”是用剪刀剪布或用刀子割布的意思;所以意思不同。

D.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词语中的“然”是表示事物的状态和样子;

悠然自得:形容悠闲而舒适。词语中的“然”是指状态、样子的意思;所以意思相同。

故选D。

4.小沛同学要出一期“寻美古沛”手抄报,他收集了一些词语,请你根据词语意思对词语进行梳理分类,帮他选出不属于同类的一项是()

A.与“说”有关的词语:议论抱怨赞叹

B.与人物心情有关的词语:喜悦忐忑沮丧

C.与自然环境有关的词语:幽雅干燥阴冷

D.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词语:照顾党员不屈

D

本题考查词语归类。

D.不屈:不屈折,不低头。形容人不畏强暴的精神。

照顾:指对某个人、物品、事务等进行细心照料,使其能够得到保护和得以健康、安全、良好发展。照顾者型的人通常是可靠、体贴、平和而踏实的人。

党员:指中国共产党的成员。

故“不屈”“照顾”是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词语;“党员”是一个身份,不是与人物品质有关的词语。

故选D。

5.“寻美古沛”公众号的留言板上,同学们分享了寻美过程中的见闻感受,请你帮他们选择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歌风台是古沛八景之一,重檐飞阁,气势磅礴,再现了当年刘邦酒酣击筑歌吟“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壮观情景。

B.金桂飘香,爸爸和远道而来客人把酒言欢,临别前,客人对爸爸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夜晚天空下起了流星雨,大步流星,真是美极了,我默默在心中许下了愿望。

D.夏夜,我和爷爷站在稻田边,闻着稻子的清香,我不禁吟诵:“稻花香里说丰年。”

C

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题干指流星雨之多,搭配错误。

故选C。

6.小沛同学在记录“大美沛县”宣传片里的句子,部分内容没有记清楚,请你帮他选择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我更爱大沙河的“清”和“远”。,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河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①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小河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③时隐时现,流向远方

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

A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语序辨析,结合语段的内容进行辨析。首先根据后文的“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前一句应该是小溪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后一句应该是几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最后一句“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后面应该写时隐时现,流向远方。序号依次为②①③。

故选A。

诗词常用凝练优雅的语言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古沛大地,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砖一瓦总关情。请根据要求完成习题。

7.沛县百年小明楼对外开放,讲解员向小沛同学讲述了先烈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故事,请你帮小沛同学选出不适合表述他的感受的诗句()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C.位卑未敢忘忧国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D

本题考查古诗句理解及主旨情感。

分析题干可知,小沛同学表述的是爱国情怀,结合选项诗句分析解答即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是:在国家的兴衰荣辱中,每个人都有责任尽自己的力量做出贡献。表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B.“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意思是: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表述了一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

C.“位卑未敢忘忧国”意思是: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表述了爱国情怀以及忧国忧民之心。

D.“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好似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澈,明月倒映在水中更与人相亲。表述了因为羁旅异乡以及仕途失意而产生的悲凉之情与寂寞愁绪。

故选D。

8.按要求填上空。

(1)育才小学六(2)班班级展板“寻美古沛·诗画夏天”这个专栏中,需要配上合适的诗句。请你帮他们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2)今年暑假,你出去游玩了吗?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上题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②.夏天到了,妈妈带我去公园游玩,我看到池塘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让我不由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句诗。

(1)本题考查古诗句理解。

注意题目要求诗句符合“寻美古沛·诗画夏天”,因此诗句必须描绘的是夏天的景色,根据题目要求以及对选项诗句的分析作答即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意思是: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诗句描绘的是夏天的景色。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诗句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朝诗人朱熹的《春日》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诗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色,与“寻美古沛·诗画夏天”不符。

D.“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诗句描写的是夏天的景色。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句运用及书面表述。

暑假出去玩你一定看到了不少美景,哪些景物让你记忆深刻?请你回忆一次游览经历,写一段话,写清游玩的时间、地点及景物特点,并恰当引用上题中的诗句,要求表述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如:夏天的夜晚是闷热的,让人无法入睡。我一个人走在熟悉的乡间小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树枝上的喜鹊,半夜以清风吹拂枝头,蝉也叫了起来,却一直叫了起来,好像在唱歌似的,真是太好听了,让我不由想起“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句诗。

阅读与鉴赏。

爱国是中华儿女的血脉传承,守护祖国是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也是重大的责任担当。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当之无愧地传承下去,并且不断发扬光大!

《长津湖》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9兵团3个军,于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的纪录。这次战役,一举扭转了战场态势,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为最终到来的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基础。

——选编自百度百科

长津湖地区一般从10月下旬开始进入冬季。至11月下旬日平均气温可下降到零下27摄氏度,气候相当严寒。1950年的冬天,更是雪上加霜。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不仅普降大雪,伴随而来的还有大风,长津湖地区的温度下降到了50年来的最低,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

——选编自地理探究

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进入朝鲜军情紧急,原计划在辽阳、沈阳置换冬装的十几万战士衣着单薄直接过了鸭绿江。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后来整理“冰雕连”烈士们的遗物时,在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口袋中发现一张纸片,上面写着:“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

——选编自腾讯新闻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汽车就要从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压制在阵地前面……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

——选编自《谁是最可爱的人》有删改:魏巍

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上映,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截至2021年11月24日,该片含预售票房已超过56.9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2022年11月,获得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提名。

——选编自网易新闻

9.小沛同学读完以上材料后,发现下列表述并不完全正确,请你帮他判断对错。

(1)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

(2)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馒头、土豆等千粮,全冻成了冰疙瘩。()

(3)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

(4)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上映,截至2021年11月24日,该片含预售票房已超过56.95亿元,成为世界影史票房冠军。()

10.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小沛同学分析了以下几点原因,其中有一项分析不恰当,请你帮他选出来。()

A.美军武器装备一流B.极度深寒天气

C.志愿军粮食短缺D.多国人朝参战

11.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国军人精神不倒的一面旗帜,小神同学想让同学们从个人层面具体感受这种精神,你觉得应该重点阅读以上哪个材料?请你帮他选出来。()

A.B.

C.D.

12.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被称作“最可爱的人”。当今社会,你认为有哪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请先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理由不少于两条)

最可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②.×③.√④.×10.D11.C

12.①.环卫工人②.他们每天将我们周围的环境打扫的干干净净,是城市的“美容师”。③.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1)结合材料内容中“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可知,选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说法错误,是“被称为朝鲜战场上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此题说法错误。

(2)结合内容中“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可知,这里破折号是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本题中的“馒头、土豆等千粮”说法错误,干粮只有“土豆”故此题说法错误。

(3)结合内容中“长津湖战役中,一共有三个连队的志愿军被冻成了冰雕,成为‘冰雕连’”可知,此题说法正确。

(4)结合内容中“影片《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中国大陆各大影院上映,截至2021年11月24日,该片含预售票房已超过56.95亿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可知,“成为世界影史票房冠军”说法错误,应改为“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故此题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内容中“在朝鲜长津湖地区与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10军进行了直接较量”可知,美军武器装备一流;结合材料内容中“这一年,朝鲜遭遇了一场50年一遇的极度深寒天气。”可知,极度深寒天气;结合材料内容中“在零下40-50摄氏度。志愿军仅有的干粮——土豆,也全冻成了冰疙瘩。”可知,志愿军粮食短缺。

故长津湖战役被称为朝鲜战场最为艰难、惨烈的一场战役原因:美军武器装备一流、极度深寒天气、志愿军粮食短缺。结合选项内容可知,AB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结合材料内容中“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可知,这句话能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为了祖国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勇斗强敌的精神。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中国军人精神不倒的一面旗帜”从个人层面具体感受这种精神,我觉得应该重点阅读“冰雕连”这一材料。

故选C。

本题考查语言表述。

结合材料内容理解,及你认为当今社会哪些人也可以被称作“最可爱的人”?选择一位,表明观点,再说明理由。表述合理,语句通顺即可。

如:最可爱的人:教师

理由①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他们传授知识、教育品德。他们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知识,更要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理由②他们的工作不仅是教书育人,更是肩负着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志愿者是社会上最无私的人之一,他们在无偿服务中给予了我们最无私的爱。他们为了帮助他人,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是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他们的工作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阅读。

残缺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②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展开决战。

③距惠通桥不到50千米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④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跑去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就在这时候,聚来不少饿得只剩皮包骨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顿时,四野的饥民们一拥而上,钻进车厢去抢馒头!

⑤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馒头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啪啪地枪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⑥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身,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骨瘦如柴。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个馒头,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⑦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着:他丢下机枪,面朝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哇!你们……”

⑧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⑨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连同她咬过一口的馒头也递上去,说:“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了多杀鬼子好吗?”

⑩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一定让你吃上又大又白的馒头,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

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拿着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个缺口的馒头。他们在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号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有个缺口且发黄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13.小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梳理故事情节,小沛同学在默读完选文后,尝试用这种方法梳理小说情节,有几处他不能确定,请你帮帮他。(每空不超过12字)

14.小沛同学关注到了选文在描写饥民抢馒头的场景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文中画横线句子是_____的描写,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

15.小沛同学关注了选文的体裁是小说,读小说,应关注______和______,感受人物形象。这篇小说人物众多,一些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鲜明,相信你一定深有体会,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完善下面的“小说人物阅读卡片”。

小说人物阅读卡片

人物:______(限填一人)

人物形象:______(填词语,至少1个)

相关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情节概述,不得照抄原文。)

16.小沛同学读小说时,留意到大胡子少校前后跪了两次,他分析了这两次跪的感情不同。第一次是();第二次是(),请你分别选出正确分析(两处均为多选)

A.看着饿得皮包骨村民,他充满同情,内心是痛苦的。

B.因为小姑娘选择归还馒头最后自己却饿死了,少校对她充满敬意。

C.因为中国的军队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少校恳求饥民能理解他的难处。

D.因为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而无法帮助小姑娘,少校感到很愧疚。

E.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跪下乞求上苍能保佑我军打败鬼子。

17.小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一个特写镜头,小沛同学觉得这个特写镜头很有深意,你是如何理解这位将军断断续续说的话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大胡子少校奉命运送物资去前线小姑娘明战情率先归还馒头大胡子再寻小姑娘得知其死讯

14.①.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②.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姑娘既对馒头充满渴望又对持枪官兵充满恐惧的心理。

15.①.情节②.环境③.尤小翠④.善良、可爱、懂事明理、勇于承受痛苦⑤.尤小翠饱受战争之苦,忍饥挨饿得馒头,得知前线弹尽粮绝,宁愿饿死率先还粮补路,可见其善良、懂得事理、勇于承受痛苦,令人敬佩。

16.①.AC②.BD

17.小说结尾的国军起义将军临死前还保存着这个干馒头,说明他认为这个馒头的价值非常大,临终前他让人把这个故事讲给小青年听,目的是想让人们禅城小姑娘的爱国精神,珍惜和平,在关键时刻能够舍小我利益去保全国家、民族的利益。

本题考查概括故事情节。

认真阅读小说,明白故事内容。找出相关段落提取关键信息,以“人+事”进行概括。注意情节前后连贯性。

从第③段“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可概括为“大胡子少校奉命运送物资去前线”;从⑤至段“他丢下机枪,面朝饥民们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哇!你们……’”“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连同她咬过一口的馒头也递上去,说:‘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馒头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馒头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了多杀鬼子好吗?’”可概括为“小姑娘明战情率先归还馒头”;由“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一周前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可概括为“大胡子再寻小姑娘得知其死讯”。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及作用。

①由划线句子中“怯生生”可知是神态描写,“围着卡车转”“一拥而上,钻进车厢去抢馒头”可知是动作描写。“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馒头!’”可以看出是语言描写。

②从画波浪线句子中,“骨瘦如柴”“脏兮兮”可知是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姑娘饱受战争之苦,十分饥饿、消瘦;“抓住馒头”“咬着”“望着”可知是动作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