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科技型企业_第1页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_第2页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_第3页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_第4页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关村科技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研究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协会2017年12月

目录引言一、背景分析(一)中关村产业结构和出口经济总体情况(二)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的优势与特点(三)北京市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情况(四)我市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工作思路二、趋势分析(一)我国企业发展及其创新能力总体趋势(二)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具体案例(三)关于“337”调查的有关背景(四)“337”调查历年发起数量、亚洲主要涉案国家及最新动态(五)欧盟对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壁垒三、风险分析(一)从国别来看(二)从类型来看(三)我国企业应对“337”调查的启示四、风险成因(一)外部原因(二)内部原因(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五、规避措施(一)台湾应对“337”调查的示例(二)借鉴国外经验,剖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的构建(四)分析和利用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五)增强遭遇知识产权壁垒时的基本策略和应诉措施(六)支持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六、结语附件: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指导规程

引言随着全球范围内知识经济的不断兴起,从微观层面来看,以知识产权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经营发展中逐步与有形资产并驾齐驱;从宏观层面来看,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决定地位的关键要素。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发展,随着我国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和“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参与海外国际市场拓展的数量越来越多,但与之同时,我国企业面临的国外知识产权风险也日趋频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国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是高科技企业检验科技创新水平的前沿阵地,分析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对于提升我国企业海外经营中的知识产权风险防控能力,将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背景分析(一)中关村产业结构和出口经济总体情况中关村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示范区,也是国内最具优势的信息技术创新策源地,引领了软件、互联网、大数据等多次产业变革的浪潮,并逐步形成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以及卫星应用等产业集群,并聚集了联想、百度、京东、小米等一系列行业领军企业,在电子与信息、先进制造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链关键环节具备突出优势。从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园管委会获悉,截至目前,核心区规模以上高科技企业达到3553家;规模以上“高精尖”企业达到2000余家,占北京市四成以上;拥有独角兽企业37家,占全国1/4;符合新经济特征企业占比达73%,新经济企业总收入占园区总收入比重达7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来,中关村核心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精尖”产业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信息、金融、科研三大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5%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0%以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6%。2017年中关村示范区1-11月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出口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占全市出口总额五成以上。从内外资企业来看,外资企业增速启稳回升,内资企业保持增长。1-11月,外资企业实现出口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增速较上月提高8.3个百分点。按技术领域统计主要经济指标如图1所示:图1数据来源: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二)中关村科技型企业的优势与特点科技型企业是指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高、具有核心竞争力、能不断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不断开拓市场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分为:一类是通常意义上的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信息、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产业领域的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另一类为以客户信息和偏好开发供应链管理或特许经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公司。截至2018年4月,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已高达25945家,而正是这些科技型企业的不断兴起于壮大,支撑起整个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科技型企业的优势首先在于研发投入高、创新能力强,一般由了解技术且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创办、管理,深知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将之发挥成该企业独有的技术优势。其次科技型企业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及时获取和应用市场最新的前沿信息,迅速抓住商机,实现高速发展。但是科技型企业也存在某些问题,虽然具有高收益性的特点,却同时也伴随高风险性,企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内部的人员素养、研发稳定性以及管理水平都会影响,加之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科技型企业的风险也存在多元化的特点。(三)北京市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情况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增强,企业“走出去”愿望日趋强烈。为提升我市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开展企业“走出去”专题研究。为加强企业“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先后开展了《北京市企业“走出去”知识产权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北京市应对美国“337调查”研究》、《“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研究》等10余项课题,出版了《“337调查”与应对:北京企业涉案案例分析及启示》等书籍。同时举办“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涉外知识产权诉讼实务研讨会”等20余场涉外会议,指导企业进行海外专利布局及纠纷应对。2.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专项工作。针对北京市企业在德国汉诺威遭遇产品被查扣事件,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向市政府呈送相关专报,经市政府批准,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设立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救助专项资金,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等工作。2007年至2017年期间,共计资助北京市各重点产业领域的118个企业项目,累计资助金额达4318万元。从预警目标国和地区来看,美国占比最大,达46%。在资助对象中,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6个“337调查”涉案项目共获得专项资助230万元。经过十一载努力,专项资金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帮助一批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为企业实施研发策略和市场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提高企业预防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能力、扫清产品出口竞争障碍的同时,帮助企业节约了研发成本,增加了出口经营收入。3.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专项工作。为支持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或知识产权风险,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北京市涉案企业提供维权法律咨询、应对方案论证等援助服务。2013年至2017年期间,专项资金共计援助28个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北京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点产业。在支持对象中,知识产权类型涵盖专利、商标和版权,其中专利占比达78%。从纠纷发生地来看,亦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两大知识产权高风险区域,此外还涉及印度、马来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4.支持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为助力企业在海外布局知识产权,2015年至2017年期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针对企业海外布局开展资助,累计资助企业申请国外专利3230件,资助金额达3938.7万元;资助PCT专利申请2314件,资助金额达2956.9万元。为配合此项工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同时深化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工作,支持企业抱团发展。截止2017年底,北京市共21个联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占全国总数的21%。5.拓宽北京市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渠道。在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大力推动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于2014年7月10日在京落户。根据市政府与WIPO签署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WIPO中国办事处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国际交流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并积极引入知识产权国际资源。同时,我局依托有关企业、高校、园区设立了七家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积极拓宽国际交往渠道,通过其境外分支机构和合作网络,在亚洲、欧洲、北美等设立了26家站点。(四)北京市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思路“337调查”相比其他贸易保护措施,具有申请门槛较低、调查时限较短、应诉费用高昂、败诉后果严重等特点,其结果主要依赖于控辩双方所提交的证据资料。由于调查程序紧张,给予被申请人的准备时间很短,出口企业应提前做好进入海外市场的风险预警工作。一旦遭受风险,应快速有效地整合专业资源,做好积极应诉。为此,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实际,提出以下工作举措:1.充分发挥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撑作用。北京市有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做好“337调查”的应对指导与资源协调工作,消除企业对应诉的畏惧情绪并给予专业指导。一旦启动“337调查”,涉案企业一般只有20天的答辩时间,若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及时向企业提供“337调查”的立案信息,帮助企业了解调查发起人的真实目的,并协调具有丰富办案经验和深厚专业背景的律师团队资源,实施准确有效的应诉策略,就可为企业应诉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美国迪尔公司农用机械“337调查”案中,东风农机集团和江铃拖拉机有限公司在行业协会协调下,聘用同一家律师事务所,对应诉步骤和和解方案协调一致,为最终达成和解创造了条件。为此,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一是要实时监测国外知识产权政策及措施动向,及时为企业提供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警示;二是要为涉案企业提供资源协调和专业支撑等方面的后盾支持,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应诉策略,开展与国外相关方谈判;三是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开展与国外组织、国际商会之间的对话交流,同时带动国际范围内的企业交往合作。2.进一步加强高精尖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工作。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积极引导高精尖产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细分领域知识产权联盟,形成知识产权创新协同效应,力争新建3-5家高精尖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支持有条件的联盟组建专利池,加强专利组合运用,增强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话语权。促进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成员单位以质量效益为导向,一方面提升专利质量,另一方面优化海外专利组合布局结构。引导各联盟构建高质量的全产业链专利攻防体系和高价值专利支撑体系,不断增强自有专利的国际竞争力。3.引导企业提高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水平。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出台促进北京市企业海外专利布局的专项政策,发挥企业的创新能动性,培育PCT专利申请强极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实现PCT“零突破”。以及发挥“三城一区”创新集聚优势,重点推动独角兽企业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转变,通过在各国布局专利,立足海外市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还有就是加强出海企业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推进工作,增强企业风控向常态化、标准化、战略化方向发展。再就是进一步加强我市出口导向型科技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工作,为企业提供规则解读、案例解析、经验交流、专题辅导等支持,提高海外指知识产权布局意识和水平。通过上述举措,实现“国内有专利、国际有布局”的目标。4.完善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工作。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修订了《北京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应急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一方面扩大资金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将资助方式由前补贴改为后补贴方式,充分发挥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产品预研、风险预警等主导作用,以风险管控的结果为导向,不断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实施过程中,也将向高精尖产业中的关键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年出口额在千万美元以上科技企业倾斜支持力度。同时,通过企业单点预警与行业集体预警互为补充,紧密跟踪风险高发领域的专利风险动态,不断提升重点行业知识产权战略安全水平。针对“337调查”的高发领域,支持行业组织建立风险前置预防机制,提前对计划出口的产品进行分析、筛查、定位,一旦发现侵权风险的潜在隐患,可及时采取规避设计或交叉许可策略,从而降低被诉几率。5.加大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力度。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积极构建集“海外维权信息系统+资金援助+专家智力援助+人才培养+宣传推广”的“五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基础上,重点支持高精尖产业领域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强化海外维权援助智力支持,与市商委、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门,依托分布于园区等载体的北京12330分中心、工作站,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的效能,解决企业海外维权资源获取困难、维权能力弱等难题。6.推动服务业向国际化、高端化发展。继2011年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并陆续出台《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以来,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其人才储备、业务规模、服务层次均在处于领先水平。北京市同时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服务机构,截止2017年底,共有12个国家85家律师事务所设立了代表处,科睿唯安、律商联讯等多家全球顶级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设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研究制定《北京市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三年工作计划(2018-2020)》,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升北京市服务机构发展水平,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另一方面引进国际知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数据挖掘、侵权分析等高端业务,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运营等新兴业态,促进服务机构向国际化、高端化、全链条式发展。7.大力培养高层次知识产权海外人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正积极探索制定知识产权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制度,将知识产权人才认定与职称序列挂钩。继续开展大学专利代理实务课程教学活动,组织专利代理人执业培训,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高层次人才梯队。与北京市海外学人中心合作,建设知识产权培训基地。鼓励支持在京高校成立知识产权学院,设置知识产权学位,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依托大数据支持,动态绘制“全球高端人才分布地图”,为市人才领导小组在海外人才挖掘工作提供精准导向支持。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中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形成事先预防、事中规范、事后救济的全链条式防范与应对机制。加大对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的引进力度: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三件以上的,可优先办理进京户口;凡工资收入为上一年度本市人均收入20倍以上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高管,可优先办理进京户口。8.不断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水平。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进一步深化与WIPO中国办事处的合作,加大对涉外知识产权人才的培训力度,鼓励行业组织加强与国外商会、国外组织的合作交往。建设中关村知识产权国际注册政策和法律服务中心,促进知识产权国际注册,服务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合作基地和首都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建设,加大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力度。同时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研究,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工作指引、外向型优势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指引,指导企业做好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二、趋势分析(一)我国企业发展及其创新能力总体趋势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产出效率稳步提升,而支持科技型企业不断发展的正是“高精尖”产业背后的创新产出,即知识产权。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数据,截止2017年底,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5.1万件,同比增长12.5%,跃居全球第二,可见我国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有所增长,专利质量也存在明显提升。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逐步增高之时,中关村企业开始以全球视野谋求创新,通过海外并购、与境外科研机构开展研发合作等方式,加快形成多节点的海外国际创新网络。截止2016年底,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达535家,而境外上市企业数已达98家(如图2所示)。然而随着我国企业加快国际化发展的步伐,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中也将不断遭遇知识产权风险,知识产权争议案件日趋攀升,企业“走出去”面临巨大的挑战。图2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二)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1.DVD专利收费案随着我国DVD生产和出口能力的迅速增强,2000年初,国外杜比、1C(汤姆逊)、3C(飞利浦、索尼、先锋)、6C(东芝、三菱、日立、松下、JVC、时代华纳)及MPEG-LA(法国电讯、富士通株式会社、通用仪器等16个专利权人组成收费公司)等专利集团先后向中国DVD生产企业提出专利侵权和许可收费问题。2000年1月和2月期间欧盟海关应飞利浦公司申请先后两次扣押了中国企业的DVD出口产品,并迫使中国企业与之进行谈判,虽然中国企业与3C和6C企业分别达成了协议,保证了中国DVD产品的出口,但是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受到了遏制。2.德国海关茶杯销毁案2004年8月底,德国科尼兹瓷器公司向德侵权产品受理机构举报:德国另一公司从中国进口的茶杯假冒其商标和图案设计,侵犯其商标权,要求销毁到港的所有假冒产品。汉堡海关按照去年7月1日起生效的“欧盟关于海关打击涉嫌侵权产品及其措施的法令”中规定的“灵活程序”,即海关在得到申请人愿承担销毁费用和进口商同意销毁的书面确认后可直接销毁涉嫌侵权产品而不需启动调查是否侵权的程序,于9月30日将一万只中国产茶杯销毁。这是欧盟新修改的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法令7月1日生效后发生的第一起中国产品被销毁案,严重损害了中国产品的国际声誉。3.思科起诉华为案2003年1月24日,思科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联邦法庭对华为的软件和专利侵权提起诉讼。长达77页的诉状指控华为在多款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盗用了其源代码,使得产品连瑕疵都存在雷同;指控还包括路由器和交换机命令接口等软件侵犯了思科拥有的至少5项专利。虽然最终结果是以双方和解收场,但在当时这种考验对华为来说几乎是事关生死的。如果华为被判决有罪,那么华为面对的将不仅仅是退出美国市场,更甚者其在海外所有的拓展都将化为乌有,整个公司将会被巨额的赔偿金和不可避免的士气低落瞬间摧垮。4.多起商标抢注案海信集团“HiSense”商标被西门子公司在德国抢注后,需缴纳4000万欧元的商标转让费,才能在德国使用本属于自己的商标,但在2005年3月6日,海信与德国博西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最终胜诉;2003年年初,加拿大中华老字号商标股份有限公司在面食商品上申请注册桂发祥十八街商标,该公司同时抢注了冠生园、六必居等其他老字号商标。天津桂发祥麻花饮食集团公司在第一时间向加拿大当地法院提出异议,经过3个月时间,桂发祥公司胜诉,拿回了自己的商标。多起商标抢注案虽然最后以和解或胜诉落下帷幕,但是商标抢注不利于我国企业的海外扩张之路。5.“337”调查案频起自2011年以来,我国已连续7年成为遭受“337”调查最多的国家,案件合计数量达114起。2017年发起的58起“337”调查中,涉华案件24起,占比41%。一旦遭受“337”调查,进而被判定知识产权侵权及遭遇禁令,轻则蒙受经济损失,重则失去国外市场,更甚者行业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对我国企业海外发展十分不利。(三)关于337调查的有关背景1.337调查介绍337调查因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而得名,根据该节的规定,凡进口到美国的外国产品,不论以何种形式进入美国,若其侵犯了美国本土产业现有或正在建立中的合法有效的具有执行力的专利权、注册商标、著作权或外观设计、专有技术等,即构成对337条款的违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都可进行调查。ITC是为了执行337条款而由美国参议院特别设立的一个独立的准司法联邦机构,其前身是创建于1916年的“美国关税委员会”。ITC的职责范围包括:判定美国国内行业是否因外国产品的倾销或补贴而受到损害;判定进口对美国国内行业部门的影响;对某些不公平贸易措施,如对专利、商标或版权的侵权行为,采取应对措施;对贸易和关税问题进行研究;就贸易与关税问题向总统、国会和其它政府机构提供技术性信息和建议。337条款最初的立法目的,在于防止美国产业遭受进口产品的不公平竞争而遭受损害,特别是在知识产权方面。后经1974年、1988年及1994年三次修订,在最近一次修订后规定,如果任何进口行为侵犯美国在先知识产权的(主要针对侵犯专利权或者商标权行为,也包括侵犯著作权、半导体芯片模板权利行为、不正当使用商业秘密、侵犯普通法商标权及其他商业侵权行为),美国的专利及商标所有人均可依据该条款的规定,向ITC递交“申请书”来保护自己的各项权利不受进口商品的侵害。通过调查,ITC一旦认定某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企业专利权,则可颁布命令,指示美国海关禁止该项产品的进口。其结果是,特定企业的相关产品乃至全行业的相关产品可能永远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为继续确保本国企业在创新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对本国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遏制他国的技术发展,美国在337条款的基础上规定了快速的司法调查程序和严厉的惩罚,成为向竞争对手尤其是新兴市场国企业挥舞的大棒。“快速程序”指的是337条款规定ITC一般会在12个月内完成司法调查程序。“严厉惩罚”指的是如果认定不正当贸易,ITC可以作出两种排除令,即“普遍排除令”或“有限排除令”。两种排除令不仅针对诉讼中所裁定的产品类型或企业,还将扩大到上下游的相关产品。如果337条款的调查成立,出口商的产品有可能被永久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2.337条款诉讼特点在实践中,337调查已成为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免受国外产品侵犯的重要手段,备受美国产业界的青睐,其效果远远超过其他贸易保护措施。主要在于337诉讼具有以下特点:(1)门槛更低337条款明确授权ITC在美国企业起诉的前提下,对进口中的不公平贸易做法进行调查和裁处,此不公平贸易做法甚至可以不以实质损害为前提。只要该进口对美国某产业的生存或发展构成威胁或损害,就可以启动该程序,这较之通常的知识产权法律更为严格,从而使调查有利于保护起诉方的利益。(2)更为复杂对应诉企业来讲,由于337条款调查涉及的内容在技术上比较专业,应对起来更为复杂,负担十分繁重。(3)结案迅速大多数337条款案件必须在12个月内审结。而美国联邦法院的专利诉讼案件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审结,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开始利用337条款对付来自于外国公司的市场竞争,近几年大量针对我国公司的337条款诉讼更加证实了这一点。(4)后果严重337条款诉讼对美国的知识产权拥有者提供了包括排除令、全面或有限排除令、永久或临时排除令以及停止和终止侵权令在内的多种救济措施。被告企业一旦被判定违反了337条款,ITC将签发排除令或侵权令,指示美国海关禁止该批产品的进口,其结果并不是使被诉方交纳专利使用费用和对侵权方提供经济赔偿(严重侵权除外),而是可能导致特定企业的相关产品乃至全行业的相关产品都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甚至波及其他领域的相关产品。337调查表面上是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但本质就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因此,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开始利用337条款阻止竞争对手产品的进口。3.ITC的调查程序ITC并不保证对每一个向之的起诉都进行调查,而是自由决定是否进行调查。通常的调查程序需要12个月,较为复杂的案件则可延期6个月结束,但不得超过18个月。具体调查程序包括:(1)启动调查(StartingtheInvestigation)原告提出起诉是发动337调查的前提条件,非经请求ITC不能自行发动337条款的调查。同时原告需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以保证被告免予伤害。(2)反诉(Response)一旦ITC决定发动调查,被告有20天的时间反诉。自从1994年以来,ITC允许被告在其程序中提出反诉,但是实际上ITC对反诉基本上不予以考虑。(3)调停(Intervention)调查开始后,任何一方都可进行调停和自由协商。(4)临时性救济(TemporaryRelief)ITC有权根据原告要求,发布对被告的临时性排除令或停止销售令。(5)调查(Investigation)ITC将该案分派给其行政法律审判团(ALJ)召开听证会并做出初始的决定。ALJ在发动调查的45天内要确定调查完成的目标期限。违反337条款的基本要素是证明对与进口产品相关的有效美国知识产权的侵害,且该知识产权正在国内现有产业使用。原告必须证明:在技术上,美国国内的一个与相关的专利等受保护的物品有关的产业存在或正在建造;在经济上,对工厂和企业作了大量的投资,雇佣了大量的工人或者投入了资本,以及在开发方面有大量的投入,包括工程、研发或者许可。(6)查证(Discovery)主要包括证言、讯问、文件制作、请求进入以及传票。(7)前听证会(PrehearingConference)一般要举行两个前听证会,一是在ALJ接受分派来的调查后的前15至30之内,二是在听证会举行之前。这两个会议将为查证和听证会制定基本的规则。(8)听证会(Hearing)旨在使ALJ采纳证据、倾听争辩以及裁定是否违反337条款。(9)裁定(Determination)一旦ALJ做出最初裁定,它将为ITC自动地接受并把它当作ITC的最终裁定,除非至少一个ITC的委员在45天内建议重新审议裁定。当事人双方也可以请求ITC重新审议最初裁定。除上述程序之外,还有裁定后程序(Post-DeterminationProceedings),如任何一方在ITC做出裁定后的14天内都可以请求对裁定进行复议。对于遭受ITC的最终裁决不利影响的一方,如果不服从该裁决可以在60天内向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上诉,如果当事人对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不服,还可以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所做出的裁决是终局裁决。(四)“337”调查历年发起数量及最新发展动态1972年至1989年,美国对全球发起“337”调查共211起,其中涉猎最多78起为日本企业,而自2002年以来,我国成为美国“337”调查最大的目标国,日本则逐渐由“337”调查的被申请人变为申请人,角色转变为“猎人”。根据美国科文顿·柏灵律师事务所(Covington&BurlingLLP)合伙人冉瑞雪及其团队近日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涉及中国企业的“337”调查立案数量达22起,是中国加入WTO以来最高的一年。在过去17年中,中国企业遭遇“337”调查的涉案案由绝大多数是专利侵权,但近些年涌出的反垄断、侵犯商业秘密等罕见诉点逐渐引起业界关注。2001年-2017年美国“337”调查涉及中国企业涉案情况如下图3、4所示。1.北京市企业遭受的337调查337条款指的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根据美国《1930年关税法》第337条对与进口相关的某些投诉进行调查并作裁决。最初主要是管制外国对美倾销产品和垄断商业等不公平贸易行为,后经多次修改补充形成系统的主要管制外国厂商对美输入侵犯美国知识产权产品的法律规则。迄今,我国企业已遭受美国“337调查”达140起之多,涉及343家企业,企业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地区分别是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以及北京市。其中,北京市企业遭受337调查累计达16起,涉案企业有24家,遭遇337调查的数量逐步加大,益愈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区域之一。北京市企业遭受的337调查具体如下表:案号涉诉公司(同案可能涉及多家公司)北京公司中文名称608BeijingHuatengRubberPlasticofChina北京华腾橡塑乳胶制品有限公司604BeijingForbestChemicalCo.,Ltd.北京富邦信业化工有限公司604BeijingForbestTradeCo.,Ltd.北京富邦信业贸易有限公司604GremountInternationalCo.,Ltd.北京格莱蒙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486BeiqiFutianAutomobileCo.,Inc.北京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413BeijingJingMaPermanentMagneticFactoryofChina北京京马永磁材料厂413XinHuanTechnologyDevelopmentCo.,Ltd.北京新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406ChinaFilmEquip.Corp.中国电影器材有限责任公司398ChinaLightIndustrialProductsImportandExportCo.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920LenovoGroupLtd.,Beijing,China联想集团914NutrichemCo.,Ltd.,Beijing,China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901AumedGroupCorp.,Beijing,China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890BMCMedicalCo.,Ltd.,Beijing,China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849QuanhaiYang,Beijing,China(未知)790ShenzhouBiology&TechnologyCo.,Ltd.神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80DH,Beijing,China敦煌网773LenovoGroupLtd,Beijing,China联想集团713TPVTechnology(Beijing)Co.,Ltd.冠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664BeijingSEPutianMobileCommunicationCo.,Ltd.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664Lenovo(Beijing)Limited,Beijing,China联想集团3032BeijingUniversalPioneeringRoboticsCo.,Ltd.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3032BeijingUniversalPioneeringTechnologyCo.,Ltd.北京博创兴盛科技有限公司3032NinebotInc.(China)纳恩博公司3032PowerUnion(Beijing)TechCo.Ltd.(未知)3032UPTECHRoboticsTechnologyCo.,Ltd.北京UPTECH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2.2013年以来北京市企业遭受337调查的主要案例(1)2014年9月,美国赛格威公司(Segway)和DEKA公司向ITC提出申请,申请对美国进口以及美国国内市场销售的部分个人代步车及其同类组件(PersonalTransporters,ComponetsThereof,andManualsTherefor)启动337调查,10家被诉方中北京市企业包括:北京PowerUnion科技公司、北京UPTECH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博创兴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及纳恩博公司。目前,ITC还处于是否正式发起调查前的决定阶段。(2)2014年7月,联想被美国半导体厂FreescaleSemiconductor公司提起337调查,申诉内容为集成电路及产品等。除联想外,申诉还涉及美国、日本、加拿大以及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十家企业。本案预期在2015年4月27日到5月1日进行听证,案件限期为2015年11月2日。此前,联想在含有光驱产品的337调查中也曾涉案,并曾与北京索爱普天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一起遭受337调查。(3)2014年4月,ITC对北京颖泰嘉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发起调查,涉及甲磺草胺及其成分和制作工艺等,预期在2015年2月2日到2月6日进行听证,案件限期为2015年8月10日。除颖泰嘉和公司外,该案还涉及包括一家江西企业以及另外两家外国企业。(4)2013年11月,ITC对北京奥美达科技有限公司及其美国子公司正式发起调查,涉及手持放大镜及其产品等。该案于2014年7月8日至15日进行听证,案件限期为2015年3月13日。(5)2013年1月,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因睡眠呼吸障碍治疗系统及其部件被提起申诉,ITC已经于2013年8月23日正式发起调查,2013年12月11日到12月12日进行听证,案件限期为2014年12月23日。除怡和嘉业公司外,申诉还涉及两家在美国注册的公司。图3:2001年至2017年ITC立案的美国“337”调查数量表(来源:2017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综述)图4:2001年至2017年中国涉案美国“337”调查数量及比率汇总(来源:2017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综述)2018年“337”调查最新动态日期涉案产品诉由涉案企业2018年1月3日不倒杯(CertainSelf-AnchoringBeverageContainers)对美出口、在美进口和在美销售的该产品侵犯了其专利权浙江欢诺家庭用品有限公司等2018年1月19日固态硬盘(SolidStateStorageDrives,StackedElectronicsComponents,andProducts)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固态硬盘侵犯其专利权中国联想集团等2018年1月25日带有蒸汽分离器的燃油泵总成及组件(Certainfuelpumpassemblieshavingvaporseparatorsandcomponentsthereof)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带有蒸汽分离器的燃油泵总成及组件侵犯其专利权浙江省温州市聚尚机车部件有限公司2018年2月15日跳绳系列产品(JumpRopeSystemsProducts)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跳绳系列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苏州凌卓健身用品有限公司2018年2月28日墨盒及组件(CertainTonerCartridgesandComponentsthereof)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墨盒及组件(CertainTonerCartridgesandComponentsthereof)侵犯其专利权广东珠海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余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2018年3月6日LED照明设备及组件(CertainLEDLightingDevicesandComponentsThereof)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照明设备及组件侵犯其专利权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广州乐狐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彩熠灯光有限公司、广州炫熠灯光设备有限公司、广州飞星灯光设备有限公司、无锡市畅盛特种光源电器厂涉等2018年3月27日LED显示屏(CertainModularLEDDisplayPanels)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LED显示屏(CertainModularLEDDisplayPanels)侵犯其专利权深圳市艾比森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2018年4月30日血胆固醇检测仪(BloodCholesterolTestStrips)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血胆固醇检测仪侵犯其专利权中国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2018年4月30日全收纳箭盒及其组件(FullCaptureArrowRestandComponentsThereof)对美出口、在美进口或在美销售的全收纳箭盒及其组件侵犯其专利权宁波鄞州林派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等(五)欧盟对我国实施的知识产权壁垒欧盟与美国都属于发达国家,二者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许多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的特点及做法。发达国家经常用知识产权问题向我国施压,欧盟主要采取了事前防范的方式,通过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知识产权政策,形成统一的知识产权战略防线,其曾提出了知识产权新战略,目的是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利用知识产权形成贸易壁垒建立制度基础。欧盟成立以来,其对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因统一而有所加强。新出台的统一技术标准和管理方法,如产品责任法、电磁兼容法、药品销售权管理法、对玩具原材料的新规定、电器电讯产品的新标准、进口医疗保健产品的新标准、CE标准等,使中国的玩具、陶瓷制品、电器、医药卫生和食品等产品的出口面临严峻挑战。2002年5月,欧盟通过了一项旨在抵制中国打火机进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CR法规,也成为最典型的的一起案例。在纺织品方面,欧盟针对中国纺织品中的化学含量设置了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玩具出口市场也不断遭受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欧盟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第四大出口市场,欧盟通过农药残留等技术标准限制中国部分农产品对欧盟的出口。欧盟自1996年8月起即相继停止从中国进口禽肉和部分水产品。2002年初,欧盟以中国出口的禽肉、龙虾制品中农残、药残及微生物超标为由,宣布全面禁止进口中国动物源性产品,这对中国有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直接影响到中国输欧5亿多美元的出口产品,影响了105万人的就业。此外欧盟还对我国蜂蜜和茶叶等出口以及出口商品包装方面进行了诸多限制。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大大增加,产品竞争力减弱。1.欧盟知识产权边境具体立法及影响欧盟各个成员国在知识产权的实施长存在着差异,并且进行了多次趋于层面的立法,致力于在区域层面统一各个成员国的知识产权边境执法制度,逐渐形成欧盟特定区域内高标准、高协调性的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程序性制度。欧盟第一次立法是1986年颁布的《禁止假冒货物放行进入自由流通的措施的第3842/86号理事会条例》,第二次立法为1994年颁布的《有关禁止侵犯知识产权货物申报进口进入共通体以及从共同体出口与复出口的措施的1994年12月22日的第3295/94号部长理事会条例》,第三次立法是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7月22日通过的《关于针对涉嫌侵犯特定知识产权的海关行为及针对侵权货物的处理措施的第1383/2003部长理事会条例》,第四次立法为2013年6月通过的《关于知识产权海关执法并废止第1383/2003号理事会条例的第609/2013号欧洲会议和理事会条例》。欧盟四次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逐渐发展对比表1986年立法1994年立法(1999年修改)2003年立法2013年立法执法权力范围1.商标权1.商标权2.专利权3.药品补充保护证书4.职务保护产品补充保护证书5.著作权与邻接权1.商标权2.专利权3.药品补充保护证书4.职务保护产品补充保护证书5.著作权与邻接权6.植物多样性权7.原产地标志权8.地理标志权1.商标权2.设计权3.著作权或由成员国立法所规定的任何相关权力4.地理标志权5.专利权6.药品的补充保证书7.保护植物产品的补充保护证书8.植物多样性权9.半导体产品的布图设计权10.实用新型权11.商号权12.由联盟立法作为专有知识产权予以规定的任何其他权力执法的客体范围1.货物1.侵权货物2.侵权表示3.用于制造侵权货物的铸模与模具1.侵权货物2.侵权表示3.用于制造侵权货物的铸模与模具1.侵权货物2.侵权表示3.规避技术管理措施的设备4.用于制造侵权货物的铸模与模具所使用的通关程序1.一般进口海关程序1.一般进口、出口通关2.复出口通关程序暂停征收关税的程序3.放置于自由区或自由仓库中1.一般进口、出口通关2.复出口通关3.暂停征收关税的程序,包括外部转运、海关仓储、入境加工、海关控制下的加工、暂准进口。4.放置于自由去或自由仓库中1.在联盟关境内属于或应当属于海关监管或控制下任何海关程序2.进出联盟关境的货物3.边境执法的例外:最终用途制度下放行进入自由流通的货物除外执法的种类1.依申请的保护1.依申请的保护2.依职权的保护1.依申请的保护2.依职权的保护3.选择性简化程序1.依申请的保护2.依职权的保护3.简化程序4.适用于少量货运的特别程序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1.对货物的处理1.对货物的处理2.对人的处罚1.对货物的严格处理要求2.对人的处罚1.对货物的严格处理要求2.对人的处罚2013年条例采取了保护权利人利益的立法本位,将边境保护作为欧盟职能经济的第一道防线,是权利人快捷经济地进行维权的最佳方式,成为欧盟市场的坚强壁垒。随着欧盟2013年条例的实施,中国不仅有大量对欧盟货物成为了欧盟宽范围高标准的边境执法对象,而且大量在欧盟自由区保税加工的货物以及经过欧盟外部转运货物也将成为欧盟边境执法的对象。除此之外,由于侵权的转运货物难以落实收发货人法律责任的情况,欧盟进而去选择转运货物承运人承担转运侵权的法律责任,例如从我国上海运至德国的侵犯德国专利的MP3播放器,最终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决定该批货物的承运人也需要承担侵权责任。2.对我国商品出口影响较大的欧盟技术贸易措施(1)NPE禁令2015年欧盟通过了NPE禁令,即在纺织品中禁用NPE(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实施后,NPE浓度大于等于0.01%(100ppm)的纺织品将会在过渡期后禁止进入欧盟市场。NPE是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由壬基酚和环氧乙烷缩合反应而成。作为全世界公认的环境激素,纺织品中的NPE可随消费者第一、二次水洗进入水体环境,分解出毒性更强的NP(壬基酚)等成分,这些物质会在鱼类体内积聚,影响其繁育、生长,并通过食物链逐级放大,进而影响人类健康。事实上,欧盟早在10年前就禁止在纺织品生产中使用NPE,根据欧盟REACH(《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附件XVII下的第46条款:禁止NPE浓度大于等于0.1%的产品用于纺织品加工,但对纺织品本身NPE含量的限制尚属首次。欧盟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该禁令的实施,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行业带来较大影响。方面,我国输欧纺织品被通报召回风险陡增。另一方面,因为寻找替代品,故我国输欧纺织品生产企业成本或将提高。(2)欧盟绿色指令时至今日,欧盟已经发布了三道“绿色指令”,即有关机电行业的技术指令WEEE、ROHS和EUP。第一道指令是于2005年8月开始实施的WEEE指令(《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该指令规定,生产企业必须负担回收处理报废家电及电子电气设备的费用。对于收集、处理及回收这些废弃电气、电子设备的资金,指令规定实施“生产商责任制”,生产商在将一项产品投放市场时要提供财务保证,以确保产品报废回收的处理费用由该生产商承担。目前欧盟是我国家电出口最大的区域,2005年我国对欧盟家电出口总额近55亿美元,而按照WEEE指令,处理电器垃圾所需的费用大约占到我国家电出口成本的10%左右。第二道指令是于2006年7月实施的ROHS《关于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指令全面禁止使用铅、汞、镉、六价铬、聚溴二苯醚和聚溴联苯等6种有害物质。仅以上“两道指令”,对我国电子产品出口的影响每年将超过300亿美元。欧盟第三道绿色指令EUP《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框架指令》,于2007年8月实施。该指令要求企业在设计新产品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能、材料、结构、外观等常规因素,还要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能源、环境、自然资源的影响程度,同时要求符合EUP指令要求的产品须附上CE标志,才能取得产品投放欧洲市场的通行证。由于该指令贯穿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该指令的出台不对技术细节做出规定,在执行时具有极大的操作灵活性,因此EUP指令无疑是一个更为隐蔽的技术贸易壁垒。(3)欧Ⅵ排放标准从1992年开始实施欧排放标准至今,欧盟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法规,遏制环境进一步恶化。但随着欧债危机的蔓延,为保护本地区低迷不振的经济,欧盟开始采取与绿色环保有关的技术标准壁垒。欧盟2008年刚开始实施欧Ⅴ排放标准,紧接着2009年6月欧洲议会和理事会又正式颁布了更为严格的ECNo595/2009号汽车排放法规,即欧Ⅵ标准。为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提高欧盟境内空气质量,该标准进一步提高了一氧化碳等种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并于年正式实施。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仍按照相当于欧Ⅴ的“国Ⅴ标准”控制尾气排放,这与2009年就已实施欧Ⅵ汽车排放标准的欧盟存在了很大的差距。由于中国目前依旧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加上中国在环境标准制定实施及资金投入、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与欧盟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使得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意愿难以与现实发展相统一,欧盟环保节能技术标准壁垒对中国汽车出口的阻碍作用也就不断加强。(4)《人用医药产品指令》和《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草案)》影响我国中药出口的技术指令2001/83/EC号《人用医药产品指令》和《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草案)》。该两项指令使得我国大多数中药产品目前仍无法以药品的名义进入欧盟市场,而只能作为食品、保健品、植物药原料或者农副土产品进入。欧盟2001年1月17日公布的《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草案)》中规定:传统植物药不能含有非植物药成分;在标识上须注明“该植物药的效力未经临床证明”;传统植物药必须在欧盟境内应用30年,或者欧盟内应用15年但必须在欧盟以外的国家应用30年等。针对这些障碍,中方与欧方进行了积极的交涉在双方的努力下,欧洲议会最终通过了对《指令(草案)》的修改意见,主要修改内容为:扩大了传统植物药的定义,传统植物药可以含有非植物药成分;删去原必须注明“该植物药的效力未经临床证明”的歧视性规定:将植物药在欧盟的使用年限中原来15年缩短为10年;建议成立新的植物药委员会,对植物药进行评估分类,制定分类清单和传统植物药清单等。

三、风险分析在如今国际市场竞争中,企业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就是知识产权之间的竞争,我国及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近年来经济迅速增长,但是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能源、农产品、矿产、制造业及原材料等的开发与出口,科技创新的能力还不够,知识产权整体较为缺乏,且保护力度、管理与执法水平较低。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都加强对中国的知识产权布局与合作,试图以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来确保该国在中国及周边国家的贸易利益,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在海外拓张的道路上面临多重风险。(一)从国别来看在当今贸易保护盛行的背景下,发达国家逐步树立起知识产权壁垒,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种种知识产权壁垒竖起的风险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日渐凸显。过去10年中,美国对中国发起的“337”调查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337”调查涉案国家的首位。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负责的“337”调查,是典型的知识产权壁垒措施,对不公平的进口行为进行调查,并采取制裁措施的做法,由于应对时间短、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应诉的企业费用可能以千万美元计,而且该项调查多针对中小型企业,往往是中国出口企业最头疼的事情。2005年,欧盟《在第三国知识产权执法战略》官方公告中解读了为制造单边贸易摩擦国际化的具体措施,该措施实施的目标在于使第三方国家推进立法进程并提升执法效果。中国仍然是最主要的重点国家,被寄予最多的关注,这不仅因为欧盟产业对中国的强烈关注,也因为在欧盟边境上扣留的涉嫌货物54%来自中国大陆。该战略通过制定长期行动方案,实施压力与激励并行的长效措施,使第三国产生的知识产权违法案件及跨境贸易侵权问题得到改善。可事实上,欧盟对新型经济体存在歧视性对待,认为其执法不足,实际上就构成了一种贸易壁垒政策。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频繁遭遇欧盟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影响,2008年克隆家电展会期间,中国与德国博朗公司相似的女用剃须刀和与英国相似的煮水器被科隆海关当场没收。在欧盟海关保护制度里,明确规定了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不适用于由权利持有人投放市场或经其许可投放市场的进口商品,即使商品输入欧盟并未经权利持有人的同意,或产品的制造违反了与权利持有人所签订的许可协议的规定,也同样如此,即不适用于平行进口”,美国法律也规定海关无权对平行进口予以采取边境保护措施。欧盟知识产权边境措施的不断强化,一方面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强化自身在科技及品牌方面优势,维护其自身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但是正是种种贸易壁垒政策或措施,带给我国企业各种风险,使得其在海外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巨大威胁。(二)从类型来看在过去20年内,中国企业337调查涉案案由,绝大多数是专利侵权。以2017年为例,涉及专利侵权的案件在22起重占21起。2015—2017年受到“337”调查的案件数量按照领域划分如图5所示。这也侧面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产出效率稳步提升,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增长,2008-2016年中关村企业专利授权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如图6所示。随着自主专利开发的不断增加,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如果企业不提前做好专利布局,不仅可能因为核心技术优势流失而丧失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可能被迫退出市场。图5按照领域划分,2015—2017年受到“337”调查的案件数量(图片来源:经济观察报)图62008-2016年中关村企业专利授权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图片来源:中关村指数2017)商标是企业品牌体系的核心要素,反应整个企业的运营文化,但是商标权具有地域性,我国企业的注册商标若想或得国际法律保护,就必定要在相应国际与地区进行注册,获取商标权。但是由于企业知识产权知识匮乏,或海外扩张经验短缺等原因,很多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之前未能对其商标进行有效的注册,丧失了商标专有权,导致无形资产流失,商标运营风险加大。海信、大宝、王致和、联想等知名品牌在拓展海外市场的时候,都遭遇了相同的困境。我国企业海外拓张还存在海外并购现象,知识产权海外并购是快速获得与自身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创新资源的重要途径,其优势在于可以完善企业的知识结构,增强企业的技术能力,避免企业内部固化的发展方式所造成的知识短缺,使企业持续保持蓬勃的生机、获得持续优势竞争力。知识产权海外并购虽然有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同样面临重重危机风险。首先,若企业在海外收购前的调查不够完善和充分,那么并购的结果很可能与目标存在偏差;其次,并购后的整合问题也存在风险,我国部分企业单纯的追求海外多元化经营,却忽视了并购后的技术整合以及与本公司原有技术的吸收利用,导致并购形同虚设或给原有的经营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三)我国企业应对337调查的启示1.我国企业应对337调查的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具有一定科技含量和自主创新的产品对美出口比重不断上升,相应在美国遇到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与日俱增,337条款就是近年来我国企业频繁遭遇的一道关卡。据统计,自2002年以来,中国取代日本、韩国,成为337调查的最主要对象,而且337调查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最具有出口成长潜力、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有了较大提升,但是企业对知识产权策略的运用、对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把握,以及对知识产权风险的事先预防和应对能力仍还处在较低水平。在遭受337调查中,多数中国企业采取了盲目放弃的消极态度,应诉缺席率甚至一度高达35%,连续6年成为337调查中缺席最多的国家。可喜的是,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得到增强,在遭遇诸如337调查这样的危机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积极应对的方式,胜诉案例也在不断增多。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企业在337案件中的应诉率已提高至80%以上,胜诉率亦上升到25%左右,还有约一半案件实现了和解。与之同时,中国企业处理各种知识产权纠纷能力不断提高,解决纠纷的方式也从单一的法律诉讼到采用复合方案,为中国企业未来的海外维权模式打开了思路。2.我国企业胜诉案带来的启示我国企业应诉率和胜诉率不断上升表明,只要企业积极应诉、正确应诉,都能在不同程度上维护自己的权益。反之如果不能积极应诉,则不仅放弃了申辩权利,甚至可能损害全行业的出口。为此,在面临337调查时,我国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积极应诉,关注原告专利权利的有效性首先,我国企业要积极应诉。事实上,仅就诉讼技巧而言,337调查与一般的知识产权诉讼并无区别。为此,企业不必被337调查纷繁的调查程序和低胜诉率所吓倒,同时既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听之任之。在多数情况下,当美国专利及商标的所有人认为中国企业侵权时,会发出“停止侵权警告函”,要求当事人停止侵权行为,或者建议当事人从专利所有人那里取得专利许可。收到此函后,当事人应该立即咨询美国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或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尽快决定处理方案。如果当事人未回复此函,专利所有人才会在美国对该专利侵权提起直接的法庭诉讼或ITC调查。其次,被告应关注原告专利权利的有效性。在337调查的程序中,原告必须克服一系列的障碍,才能达到胜诉结果。原告必须证明自己拥有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如果未经注册或已失效的权利则可排除。即使是有效专利,被告也可以在当地的联邦地区法院提出宣布专利无效的反诉,这是另外的诉讼,但可以与之同时进行。(2)避免侵权,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一是企业应进行专利检索,确定是否有可能涉及该产品的美国专利,或涉及该产品制造方法的美国方法专利。如果存在侵权的可能,可以通过更换非专利方法来避开侵权。二是企业也可以从专利权所有人那里取得使用许可,或者与美国进口商取得协议,由进口商对侵权行为承担责任。三是企业要了解与出口产品相关的美国知识产权。在生产销往美国的产品或接受这类产品的订单之前,先初步调查美国同类产品中是否使用过同样或相似的技术、外观设计以及商标。同时可以委托美国律师为同一目的进行检索调查,出具FTO意见书,以增强抗辩能力。四是企业应当采取联合应诉的策略,这是取胜的关键。包括借助行业组织的联合力量,应对纷繁复杂的诉讼程序和巨额的诉讼费用。

四、风险成因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知识产权风险频发,各种知识产权纠纷的具体案例也层出不穷,根据以上的风险分析及相关案例了解,我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成因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一)外部原因首先,随着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制度逐渐成为海外竞争对手遏制和打压中国企业的利器,美国与欧盟等海外知识产权强国,面对我国的不断发展,往往运用其知识产权优势以及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与政策,对我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建立知识产权壁垒,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能力,以谋求维持与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而知识产权壁垒的主要形式分为:由专利权与商标权等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的滥用;对平行进口的严格限制等等。通过上述风险分析可看出,我国企业由于发达国家所构建的知识产权贸易壁垒而承担了一大部分的风险。其次,法律制度的复杂性。因为企业的海外扩张不仅会涉及到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与制度,也会触碰到各国有关企业的各方面政策。由于各国文化、科技、政策等发展历史不同,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规定也不尽相同,我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必将会面临我国与他国法律制度相冲突的局面,而在权衡两国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国际条约对其成员国的知识产权限定,如此便对我国企业在海外扩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两国法律文化、执法体系流程、语言、习惯法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时候,知识产权的维权与应诉难度和复杂性便成倍增加。(二)内部原因1.企业缺乏境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除去外部大环境给予我国企业的风险之外,企业内部依旧是风险来源的重点。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意识浅薄,没有深入了解知识产权预警的相关知识,缺乏知识产权危机意识,导致在企业面临突发的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状况时,陷入迷茫的滞后状态,不能有效做出及时应对措施。正因为企业缺乏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所以企业内部没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没有开展相应培训以增加企业管理人员及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或聘请专业法律人员给予企业知识产权一定的保护举措。2.企业管理首先,知识产权海外布局滞后于海外业务发展,我国企业核心知识产权的布局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有效、系统地从企业自身的技术、产品特点以及市场策略等多个层面进行知识产权的布局及思考,导致企业虽坐拥多项知识产权,但不能形成强劲的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且没有专业法律人员针对企业面向的特定地区开展当地法律调查,适应当地的执法流程,故而整体的专利布局不能有效的运用。其次,缺乏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的有效机制,消极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诉讼。在遭受海外知识产权风险诉讼时,我国企业很可能因为法律冲突,陌生的法律环境或者应诉成本及其他的因素,而选择了不应诉,也不做相应的拯救措施。侧面来说,企业的不应诉相当于默认了侵权事实的存在,中国企业败诉率直线上升且会导致企业背负巨额赔偿,甚至退淡出国际市场,给我国经济以及企业本身造成巨大打击。以美国“337”调查为例,2011年-2017年间中国企业于“337”调查应诉情况以及结果如图7所示。图7:2011年-2017年间中国企业美国337调查应诉情况以及结果概览(来源:2017年度中国企业应诉美国337调查综述)3.企业自主研发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虽然我国近些年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有所提升,但是总体来说我国企业核心知识产权拥有量明显不足,对知识产权运用的熟悉程度也与海外知识产权强国有一定差距,致使我国企业不论在技术方面或是产品生产方面,很可能牵制于已成熟且受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或产品等,容易让对手形成技术性贸易壁垒。例如最典型的的涠洲打火机案例,20世纪90年代,我国因为打火机种类多样、价格便宜等优势成为世界主要的打火机原产地,但是随后欧盟正式启动CR(ChildResistant)法案,规定进口价格在两欧元一下的打火机必须设有防止儿童开启的装置,即打火机必须带有安全锁。但是安全锁的专利技术常用的集中专利权均由西方国家持有,若中国企业想要继续在海外市场运营,必须选择购买他人专利或自行研发出符合标准的安全锁技术,但两种选择都会使我国企业丧失其相应的竞争优势,偏离原本的海外运营航线。综上,企业自主研发不够使得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偏少,也会导致我国企业在海外运营时的知识产权风险加大。(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成为贸易壁垒的原因从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国际立法以及欧美等国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来看,立法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海关的执法作用保护知识产权,对进出口贸易中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打击,禁止侵权货物的进出口,从而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但在实践当中,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制度很有可能被用来构筑贸易壁垒,充当国际贸易保护的工具。TRIPS协议只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提供了一个最低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上,各国可以采取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由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比较发达,拥有的知识产权数量多,因此,在立法上往往选择较高的标准,并且在具体规定上也存在许多对知识产权人有利而对相对人不利的地方。除此之外,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的执法中,海关都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各国的海关也可能出于维护自己本国当事人的利益,而滥用行政执法程序,或在执法过程中故意设置障碍,对进口产品进行限制。但是同样会发生知识产权权利人为了不正当的商业目的而滥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的现象,他们可能会将知识产权海关保护程序作为恶意打击竞争对手、谋求建立市场霸权的手段,从而使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措施偏离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宗旨而变成了单边的知识产权壁垒。

五、规避措施(一)台湾应对“337”调查的示例之前,台湾厂商也一度深受美国337调查之累,为了保护企业利益,地方政府积极借鉴日韩经验,出台相关政策,同时注重行业组织的作用,通过一系列努力,最终扭转了337调查中的不利局面。台湾地方政府准确意识到,企业在应对337调查中处于劣势的原因在于拥有关键专利不足。于是,台湾通过改进“智财战略纲领”,直接赋予台湾“行政院”推动纲领执行的权力,充分体现了台湾地方政府重视及强化执行的效果。从2011年起,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结合市场需求预测、技术预测及专利布局等,建立了市场导向的专利布局模式,推广给产学研联合应用,来规划有效取得知识产权的方式及研究重点项目。一旦台湾企业被诉,ITRI从其自身庞大的专利组合中积极调取有益专利,许可台湾企业使用,甚至主动出击,直接起诉国外企业。2010年12月,ITRI在美国联邦法院起诉LG侵犯ITRI的在手机、空调、蓝光光碟机和液晶电视等22项美国专利;2011年8月,ITRI在ITC起诉LG在韩国和美国子公司专利侵权,涉及专利包括改善均匀性用在背光模块的显示设备,包括数字电视和显示器。2011年9月,ITRI成立智财管理公司,下设两档基金:一是“反诉型基金”,预计起步规模在5亿台币,以智能手机、面板显示器等产业为主;二是“布局型基金”,预计起步规模超过十亿台币,主要聚焦能源、医材、智能电视、LED、绿色材料等产业。“布局型基金”涉及产业面较广,并着眼中中长期的专利布局。(二)借鉴国外经验,剖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日本、韩国曾经是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但随着日韩两国积极制定和实施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政府部门大力支持本国企业加强海外知识产权布局,鼓励企业不断提高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御和对抗能力,同时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国际知识产权交流与合作事务。日韩两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知识产权环境和企业不断上升的“走出去”需求背景下,我们在加强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范与应对、促进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工作:1.深入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在美国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当中,相当一部分针对亚太地区,尤其指向日韩两国。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韩两国频繁遭受“337调查”,直到2002年之后,中国才转而成为“337调查”的主要目标国。当前我国企业遭受“337调查”的情况与上世纪70、80年代日韩两国企业极为相似,但如今日韩两国企业已由“337调查”的被申请人变成申请人。日韩两国的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借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从国家层面,日韩两国均高度重视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特别是加大对本国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如韩国,通过建立政府指导下的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知识产权支援服务,支持本国企业在美国布局专利,以在海外诉讼中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进行防御。日本则在扶持中小企业提升知识产权拥有量的同时,高度重视知识产权法律条例与国际接轨,探索实施日本版的“337调查”;二是在企业层面,日本积极鼓励本国企业申请外围专利并建立专利组合,进而构建日资企业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韩国也非常注重引导本国企业在美国大量布局知识产权,同时高度重视并发挥行业组织和驻外机构的海外知识产权交往和运作能力。2.剖析我市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问题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根据近年来北京企业应对“337调查”及海外诉讼的情况来看,包括一些大企业在内,多数科技型企业的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处理水平偏低,往往形不成有效的反制措施;二是企业海外布局基础薄弱。截止2017年底,北京企业的海外专利申请仅达到0.51万件,远不及广东的2.68万件,缺乏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企业;三是行业集体的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水平不足。企业之间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尚未形成集体的防御能力。行业组织在应对风险方面的集体运作能力远未得到发挥,一旦遭受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形不成规模化的应对能力;四是知识产权国际人才供给有待加速。目前我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的质量和能力仍有待提升,这与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供给不足、国外专业合作资源匮乏等不无关系;五是支持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维权能力不足。中小科技型企业一旦遭受“337调查”,往往要背负高额的诉讼费用、律师费用,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同时,自身也缺乏足够的知识产权博弈条件。对此,亟待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风险警示和资源支撑。(三)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与管理机制的构建企业专利风险预警机制是指企业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判断与企业主要技术或生产产品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信息、国内外市场信息等,对有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以及可能产生的种种情况向企业决策层发出警报,其实质就是一种危机预警,以便企业做好防范措施。知识产权的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企业减少甚至避免知识产权纠纷,防御海外侵权现象的频繁发生。美国、日本等知识产权大国都十分注重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政策的研究及应用,例如美国的COMPAS反倾销模型、日本专利地图等等,通过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相互配合,将知识产权动态加以分析利用,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规避相应的知识产权风险。相较于海外成熟的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我国及相关企业还未建立起统一、高效的预警机制。因此,我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介入,借鉴海外成功案例,引导企业建立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并与企业保持沟通配合,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四)分析和利用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信息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不仅在前期工作需要充分且准确的信息搜索和筛选,并且在后期分析与利用方面也需要对信息加以重视。在掌握了国内外市场信息,整体经济、科技等动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技术信息、产品提点等,充分调研,总结并分析技术分布态势,制作出为企业指引方向的专利地图。通过专利地图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从而确定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总体布局,有效预防知识产权侵权。其次,在企业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情况后,专利地图也能让企业探清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找出对方的知识产权漏洞,帮助企业在纠纷谈判中获得主动权。总的来说,就是强调信息反馈的重要性。为了保证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长期运转,在企业知识产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