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文言文阅读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文言文阅读
(2022・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高阳人郦食其家贫落魄。沛公麾下骑士适食其里中人,食其见,谓曰:“诸侯将过高阳者数十人,皆
握龊。不能听大度之言。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若见沛公.谓曰:,臣
里中有郦生,人皆谓之狂生,生自谓我非狂生。'”骑士从容言如郦生所诫者。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
郦生。郦生至,长揖不拜,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目:“足下欲助秦攻诸侯手?
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日:“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日:
“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便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邮之。郦生因言六国
从横时。沛公喜,问曰:“计将安出?”郦生日:“足下起纠合之众,收散乱之兵,不满万人,欲?径入
强秦,此所谓探虎口者也。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得使
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于是遣郦生行,沛公引兵随之,遂下陈留。号郦食
其为广野君。
楚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汉王与郦食其谋晓楚权。食其曰:“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
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灭其社稷。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
美不乡风墓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汉王曰:“善。趣刻印,先生因行
佩之矣。”食其未行,张良从外来谒,闻言阻之,曰:“楚唯无强,六国立者复槎而从之,陛下焉得而臣
之?诚用客之谋,陛下事去矣!"汉王辍食吐哺,骂日:“竖儒,几败而公事!”令趣销印。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灭秦》,有删改)
(乙)
使郦生说齐王曰:“王知天下之所归乎?”王曰:“不知也。”曰:“王知天下之所归,则齐国可得
而有也;若不知天下之所归,即齐国未可得保也。”齐王曰:“天下何所归?”曰:“归汉。”日:“先
生何以言之?”日:“汉王与项王戮力西面击秦,约先入咸阳者王之。汉王先入咸阳,项王负约不与而王
之汉中。项王迁杀义帝,汉王闻之,起蜀汉之兵击三秦,出关而责义帝之处,收天下之兵,立诸侯之后。
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即以分其士,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专用。诸侯之兵四面而至,蜀汉之粟
方船而下。项王有倍约之名,杀义帝之负;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战胜两不得其赏,拔城而
不得其封;非项氏莫得用事;为人刻印,利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而不能赏:天下呼之,贤才怨之,而
莫为之用。故天下之士归於汉王,可坐而策也。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
隆,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此麦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
之险,守白马之津,杜大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
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
(选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注释:①握龊,器量狭窄。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宜便见长者倨:高傲
B.延郦生上坐,谢之谢:感谢
C.臣普其令善:与……交好
D.天下呼之畔:背叛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儿寒乎?欲食乎?
B.欲/径入强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C.战胜顶不得其赏君子博学小日参省乎己
D.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句读书不知,惑之不解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B.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C.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D.陛下诚能复立六国/之后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
4.郦食其是一位“儒生”,下面不能体现儒家观念的一项是()
A.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
B.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C.与天下同其利,豪英贤才皆乐为之用。
D.於人之功无所记,於人之罪无所忘。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郦食其能言善辩,嘘枯吹生,大有战国时代纵横家的遗风。寥寥数语,就使沛公转变了傲慢的态度。
B.郦食其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丧失德政、抛弃道义,如果汉王能够行使仁义重封六国后裔,可以削弱楚国
的势力,面南称霸。
C.汉王起初对郦食其的建议完全赞同,并要求他赶紧刻制印信动身去执行这一决策,但听了张良的建议后,
又立刻改变了想法,罢免了郦食其的官职。
D.郦食其认为,汉王带领军队,战功赫赫,就如同所向无敌的蚩尤的军队一样,并不是靠人的力量,而是
2
上天保佑的结果。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沛公慢而易人,多大略。此真吾所愿从游,莫为我先。
(2)王疾先下汉王,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
7.请结合文本甲回答,郦食其在见到刘邦后,是如何取得刘邦信任的?
【答案】1.B2.A3.B4.D5.C6.(1)我听说沛公(虽然)傲慢、轻视他人,(但是)有大的
谋略,这正是我所愿意追随交往的人,只是没有人替我引见。(2)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
还能够保全下来。7.①狂而不拜,显示自己恃才而傲、与众不同,引起刘邦注意。②明知故问,正话反
说,再次引起刘邦的注意。③由六国纵横的历史谈及当下天下大计,给刘邦描绘」'一幅胜利蓝图。(写出两
点即可)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谢:道歉。句意:请郦食其坐在上座,然后向他道歉。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B.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
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
D.之,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故选Ao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陛下如果真能恢复六国后人的王位,这样他们的君臣、百姓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没有不仰慕陛下
的风范的,会心甘情愿地做您的臣民。
“六国之后”作“复立”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君臣,,与,,百姓,,是并列主语,中间停顿,“慕义”是动宾短语,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这句话是说,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这是一种不义之举,不能体
现儒家“礼'’的观念。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罢免了郦食其的官职”于文无据,原文“令趣销印”意思是,命令人赶快销毁印信。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易”,轻视;“游”,交往;“此真吾所愿从游”,判断句;“莫”,没有人、没有谁。
(2)“疾”,赶快;“下”,投降;“保”,保全。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郦生至,长揖不拜”郦食其狂而不拜,显示自己恃才而傲、与众不同,引起刘邦注意。
“郦生入,日:,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郦食其进来后,问刘邦说:“您是想帮助秦朝
去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去进攻秦朝呢?”明知故问,正话反说,再次引起刘邦的注意。
“郦生因言六国从横时。沛公喜”“夫陈留,天下之冲,四通五达之郊也,今其城中又多积粟。臣善其令,请
得使之,令下足下。即不听,足下举兵攻之,臣为内应“郦食其由六国纵横的历史谈及当下天下大计,给刘
邦描绘了一幅胜利蓝图。
参考译文:
文段甲:
高阳人郦食其,家境贫寒而困苦失意。刘邦部下的一个骑兵恰好是郦食其的同乡,郦食其见到他时,便对
他说:“过高阳的诸侯军将领有十多个人,这些将领都是心胸狭隘、听不进宏伟意见的人。我听说沛公(虽
然)傲慢、轻视他人,(但是)有大的谋略,这正是我所愿意追随交往的人,只是没有人替我引见。如果你
见到沛公,就对他说:'我的同乡有个郦生,人们都说他是狂生,而他自己不认为他是狂生。'”骑兵便
把郦食其所嘱托的话从容地转述给了刘邦。刘邦来到高阳的旅舍,派人召郦食其来相见。郦食其到了之后,
只是作了个揖,没有倾身下拜。此刻刘邦正一边伸开双脚坐在床上,让两个女子给他洗脚,一边接见郦食
其。郦食其进来后,问刘邦说:“您是想帮助秦朝去攻打诸侯呢?还是想率领诸侯去进攻秦朝呢?”刘邦
道:“天下人共同受到秦朝的暴政苦难巳经很久了,所以诸侯相继起兵进攻秦朝,怎么能说是帮助秦朝攻
打诸侯呢?"郦食其说:“您如果真的要聚集民众、联合正义的军队士兵去讨伐暴虐无道的秦朝,就不应
该以这样傲慢无礼的态度接见长者。”于是刘邦停止洗脚,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衣服,请郦食其坐在上座,
然后向他道歉。郦食其便谈起了六国合纵连横的史事经脸。刘邦非常高兴,问道:“现在该采取什么样的
计策?”郦食其说:“您起事时聚集起的民众,收拢的一些散乱士兵,总共还不到万人,想凭借此直接攻
打强秦,这就如同用手去掏老虎的嘴。陈留是天下的要冲之地,四通八达,现在城内贮存着许多粮食。我
和陈留的县令十分友好,请让我去陈留,让他归属您的门下。假如他不听我的劝告,您就率军攻打,我在
城里做内皮。”于是(刘邦)派遣郦食其前往陈留,刘邦率军紧随其后,于是攻下了陈留。(刘邦)封郦食
其为广野君。
楚军多次袭击汉军运粮的通道侵夺军粮,使得汉军粮食匮乏。汉王刘邦于是与郦食其谋划要削弱楚军
的力量。郦食其说:“从前商汤攻打夏桀,在杞国这个地方封赏夏桀的后代;周武王讨伐商纣,在宋地封
4
赏商纣的后裔。如今秦朝丧失道德,背弃仁义,侵略讨伐各诸侯,毁灭他们的国家。陛下如果真能恢复六
国后人的王位,这样他们的君臣、百姓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没有不仰慕陛下的风范的,会心甘情愿地做
您的臣民。如果您的恩德道义已经施行,陛下即可以向南而称霸天下,楚王也一定会整理衣襟,恭敬地朝
拜您。”汉王说:“好极了。赶快去刻制玺印,先生就可以带着它到六国去(封赏他们的后人”郦食其
还没有出行,张良从外面回来拜见汉王,得知他们的对话后阻止了这件事,说:“只有使楚国不再强大,
否则六国被封立的后代重新屈服并跟随楚国,陛下怎么能够使他们臣服?果真采用那人的计策,陛下统一
天下的大事就完了。”汉王停止吃饭,吐出口中的食物,骂道:“这个书呆子,几乎败坏了你老子的大事。”
于是命令赶快销毁印信。
文段乙:
派遣郦生前往齐国。郦生对齐王说道:“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吗?”齐王回答:“我不知道。”郦
生说:“若是您知道天下人心的归向,那么齐国就可以保全下来,若是不知道天下人心归向的话,那么齐
国就不可能保全了。”齐王问道:“天下人心究竟归向谁呢?”郦生说:“归向汉王。”齐王又问:“您
老先生为什么这样说呢?”郦生回答:“汉王和项王并力向西进军攻打秦朝,在义帝面前已经明白地约定
好了,先攻入咸阳的人就在那里称王。汉王先攻入咸阳,但是项王却背弃了盟约,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而
让他到汉中为王。项王迁徙义帝并派人暗杀了他,汉王听到之后,立刻发起蜀汉的军队来攻打三秦,出函
谷关而追问义帝迁徙的处所,收集天下的军队,拥立以前六国诸侯的后代。攻下城池立刻献给有功的将领
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就分赠给士兵,和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才能超群的人都愿意为他效
劳。诸侯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来投归,蜀汉的粮食船挨着船源源不断地顺流送来。而项王既有背弃盟约的坏
名声,又有杀死义帝的不义行为:他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着,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掉;将士们打
了胜仗却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却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没有谁得到重用:对有功人员刻下侯
印,在手中反复把玩,不愿意授给;攻城得到财物,宁可堆积起来,也不肯赏赐给大家;所以天下人背叛
他,才能超群的人怨恨他,没有人愿意为他效力。因此天下之士才都投归汉王,汉王安坐就可以驱使他们。
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军队,攻下了井
隆,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这就如同所向无敌的蚩尤的军队一样,并不
是靠人的力量,而是上天保佑的结果。现在汉王已经据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
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狐关口,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
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是不投降汉王的话,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田广认为郦生的
话是对的,就听从郦生,撤除了历下的兵守战备,夭夭和郦生一起纵酒做乐。
(2022•天津和平•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管子曰:“仓縻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目:“一夫不耕,或
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廖。古之治天下,至殖①至悉也,故
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且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
本命将泛茂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蹑!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
矣。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
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②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
之能胡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
远,何招而不至!,窃为陛下惜之!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手,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两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多粟二百石。
今也仓原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
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
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
下之物尽至矣。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叁徒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
必利也。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亭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
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节选自《管子•治国》)
注:①娥:zhf,细致。②罢:通“疲”,疲乏。
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物力必回屈:亏损,匮乏
B.远方之能坦者并举而争起矣拟:模仿
C.而直为此摩属也M:恐惧的样子
D.蚤生而晚羊杀:凋落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未考尝闻句读之不知
B.国胡/相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C.四种画五获其称文小晅其旨极大
D.一夫为粟二百石吾属今为之虏矣
6
1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
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
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C.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
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D.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
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11.下列出白《汉书•食货志》的六句,都属于作者赞同的观点或做法的一组是()
①仓縻实而知礼节。②汉之力汉,几四十年矣。③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④有勇
力者聚徒而衡击。⑤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⑥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A.①②@B.①③@C.②③⑥D.①⑤⑥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分析了当时国家的局势和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提出国家应加强积贮的观点。
B.甲文中,作者从应对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入手,谈国家不积贮的危害,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中心论点
“仓縻实而知礼节”。
C.乙文认为“兴利”是采取有利于农业的措施,“除害”则是禁止不利于农业的措施,“兴利除害”才能使百姓
归附。
D.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在批判社会现实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向君王提出
了发展国家的建议。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蹦!
(2)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3)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
14.结合两段选文概括“积贮”的重要措施及意义。
【答案】8.B9.B10.A11.D12.C13.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而消费的人却很多,国家的
财富怎能不枯竭呢!
(2)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
(3)所以先王让衣、士、商、工四种行业交换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越。14.重
要措施:加强农业生产。意义:国富民安,百姓归附。
【解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
B.拟:对抗,抗衡。句意: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
故选B。
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A.代词,代事件/宾前标志;
B.介词,用;
C.表并列/表转折:
D.动词,耕、收/表被动,翻译成“被”。
故选B。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人们弃农(本)经商(末),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
滋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祸患公然盛行,却没有人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却没有人能
够挽救。
“食者”作“甚众”的主语,不能断开,排除BD;
“公行”作“残贼”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C。
故选Ao
II.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②是客观陈述汉代建国时间,没有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也不是做法;③是客观表现年景不好百姓生活的艰
辛,不是作者赞同的观点和态度,也不是做法。排除②③。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本的能力。
A.”汉代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的政策”错误。原文分析的是汉代建国以来积贮少的情况和带来的危险,没有分析
汉代政策。
B.“中心论点,仓縻实而知礼节,”错误。《汉书・食货志》一文的观点是“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D.”两篇文章都以驳论为主“错误。两篇文章都是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没有驳论。
故选C。
13.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生之者”,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靡”,消费;"蹶”,枯竭。
(2)“怀”,使动用法,使……归降;"附”,使动用法,使……归附;
(3)“易”,交换;“岁”,年;“收入”;“过”,超越。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8
由“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所谓兴利者,利农亭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等句可知,积贮的重要
措施是加强农业生产。
由“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縻縻也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
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富而治,此王之道
也“可知,"积贮”的意义是国家富有,百姓安定,天下百姓归附。
参考译文:
(甲)
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却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
样的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
生产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匮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
周全,因此他们积贮的财富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本)经商(末),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
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祸患公然盛行,却没有人稍加制止:国
家的命运将要覆灭,却没有人能够挽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很少,而消费的人却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
枯竭呢?
汉朝从建国以来,将近四十年了,国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
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朝廷就要出卖爵位,百姓就要出卖儿女,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
了。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
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
度匮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起来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国家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
各地,边远地方敢于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起来造反了。于是君主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
还来得及吗?
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不成功呢?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
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取胜。使敌对的人归降,使远方的人顺附,招谁而不来呢?现在如
果驱使百姓回归农耕,都附着于本业:使天下的人靠自己的劳动而生活,工商业者和不劳而食的游民,都
转向田间从事农业生产,那么财•富积累就会充足,百姓就能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国家富足安定,
却造成了这种令人危惧的局面,我真替陛下痛惜啊!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
(乙)
从嵩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四季皆可种而五谷
皆可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劳力可以耕收二百石粮食。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
民卖儿卖女的原因,是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王总是让农、士、商、工四种行业交换
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越。因此农民专一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
农民专一务农则田野得到开垦,奸巧之事就不会发生:田野得到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国家就富裕。没
有奸巧之事百姓就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是做君主的方法。粮食,能吸引百姓;粮食,能招引财富:粮
食,能开拓领土。粮食多则天下的物产都来了。所以,舜第一次率民迁徙(发展农耕)建成“邑”,第二
次迁徙建成“都”,第三次迁徙建成“国”。舜没有采用严苛的刑罚和禁令,但百姓都归附于他,因为离
开他必然受害,跟着他必然有利。先代圣王,正是善于为百姓除害兴利,所以天下人都归附他。所谓兴利,
就是有利于农业:所谓除害,就是禁害于农业。农业发展则粮食收入增多,粮食收入增多则国家富庶,国
家富庶则百姓安于乡居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则即使改变他们的风俗和习惯,对他们驱使和调遣,以至于有
所杀戮,百姓都是不憎恶的。这都是致力于粮食生产的功效。
(节选自《管子,治国》)
(2022・天津天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石明背群而承襄阳木中关羽。羽命为?翼遣奉
使西诣先主。生丰与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号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强仪为时
45,先主称尊号,东征吴,仪勺尚书令刘巴不睦,左迁遥署弘农太守。岁举三年,丞相亮以为变军,署府
事,将南行。五年,随亮汉中。八年,迁长史,加绥军将军。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
思虑,斯须便了。军戎节度,取办于仪。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
废也。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寺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
呼都尉赵正?《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
尚书令、益州州朱。仪至,丹为中军手,无所统领,从容而已。
初,仪为先主尚书,琬为尚书郎,后虽俱为丞相参军华名,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
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仪对祎恨
望,前后云云,又语祎曰:“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
可复及。”祎密表其言。十三年,厚仪为民,徙汉嘉郡。仪至徙所,复上书中/,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
仪自杀,其妻子还蜀。
乙
评日:刘封处嫌疑宅地,而思防不足以自卫。彭泰、廖立以才拔进,李严以干局达,魏延以勇略任,
杨仪以当官显,刘琰.旧仕,并咸贵重。览其举措,迹其规矩,招祸取咎,无不自己也。
(选自《三国志》)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刑的一项是()
10
A.背群而举襄阳太守关羽诣:到……去,引申为“投奔
B.因摩为左将军兵曹掾。辟:征召、征辟。
C.常恨二人之不平恨:痛恨。
D.仪至徙所,复上书讲.诽谤:批评指责过失。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吾与点也
B.亮卒于敌场又杂植兰桂于庭
C.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乐琴书以消忧
D.刘封处嫌疑本地人非生而知之者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B.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C.仪每从/行当其劳居以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D.仪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内
18.下列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颐的一项是()
A.“先主与论军国计策”中“先主”与《出师表》中“以光先帝遗德”的“先帝”均指刘备。
B.建兴三年,“建兴”蜀汉后主刘禅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拔、拜、废均为官职任免升降词语,“拔”为提升官职,“拜”为授予官职,“废”为降低官职。
D.“太守,,”主簿,,”功曹,,”尚书,,”参军,,”刺史,,”长史,,”军师,,均为官职名称。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生卿的一项是()
A.杨仪颇有才干。当年刘备在世时,和他谈论军国大事,就很赏识他并加以提拔。
B.杨仪很自负。诸葛亮死后,他领军回来,又征讨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很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
C.诸葛亮认为杨仪胸襟狭窄,难当大任,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后来杨仪未得重用,非常不满。
D.乙文段分析了几个人的优缺点。例如彭策、李严、魏延等人有才干,而刘封思虑不足,杨仪当官爱显摆。
20.把文中画线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亮数出军,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
(2)时人畏其言语不节,莫敢从也,惟后军师费祎往慰省之。
21.杨仪最后为什么招致大祸?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15.C16.B17.B18.B19.D20.(1)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
措粮草,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完毕。
(2)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望他。21.①心
胸狭窄。虽有才能,但没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②口无遮拦。对费祎说起投靠敌国之话。③知过不改。
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C.句意:常遗憾二人不和睦,“恨”,遗憾。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介词,和;动词,赞同。
B.“于":都是介词,在。
C.“以”:介词,用;连词,来,表目的。
D.“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知识。
故选B。
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
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
“仪每从行''中"从行”,是一个词组,随行,之间不断开,排除AC:
“自为年宦先琬“,“自”为主语,“为”作的谓语,“年宦先琬”为宾语,要求在“自为”之前要断开;“于是”连词,
往往放句首,据此排除D。
故选B。
18.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错,年号是从汉武帝时才开始使用的。
故选B。
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杨仪当官爱显摆”错,原文是“杨仪以当官显”,意思是杨仪因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得分点:“规画”,规划;“筹度”,筹措;“稽”,查考、核实;“斯须”,一会儿的功夫、片刻;“了”,处
理完毕。
(2)得分点:“不节”,不加节制;“莫”,没有谁;“慰省”,慰劳看望。
2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思是“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躁胸襟狭窄”,"仪
每从行,当其劳剧,自为年宦先琬,才能逾之,于是怨愤形于声色,叹咤之音发于五”杨仪虽有才能,但没
12
有受到重用,就心生怨恨。可看出其心胸狭窄,是招致大祸的大原因之一。
根据“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以前丞
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对费祎说起投
靠敌国之话,可见其口无遮拦,这是招致大祸的原因之二。
根据“仪至徙所,复上书诽谤,辞指激切,遂下郡收仪”,意思是“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
语气措辞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知过不改,被流放仍然公开激烈指责批评朝廷,这是招致
大祸的原因之三。
参考译文:
甲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建安年间,他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
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奉命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起国家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
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任杨仪为尚书。刘备称帝后,东征东吴,杨仪与尚书
令刘巴不和,便被降职,名义上担任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丞相诸葛亮任用他为参军,代行相府事
宜,准备南行。建兴五年(227),杨仪跟随诸葛亮到汉中。建兴八年(230),杨仪被升为长史,同时兼任
绥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出兵,杨仪常常帮他规划部署,筹措粮草,做事不需费时考虑,很快就利索地处理
完毕。军中调度指挥,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诸葛亮深爱杨仪的才干,借助魏延的骁勇,常遗憾二人不和
睦,但又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建兴十二年(234),杨仪跟随诸葛亮出军屯扎在谷口。诸葛亮病逝于
沙场。杨仪已率领部队退回,又讨伐诛杀魏延,自以为功劳特大,理当接替诸葛亮执掌朝政,于是招呼都
尉赵正用《周易》卜卦,卦为“家人”,杨仪沉默不欢。而诸葛亮生前已有秘密的打算,认为杨仪性情急
躁胸襟狭窄,有意让蒋琬担当重任,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杨仪到京城后,被任命为中军师,没
有部属,只不过是闲职而已。
起初,杨仪任先主手下的尚书,蒋琬为尚书郎,后来虽然都任丞相参军长史,杨仪每次随行,承担军
中繁重的工作,自认为比蒋腕资历老,才能超过蒋院,于是言语表情经常流露出怨愤之色,斥责他人叹息
自己的言语发自内心。当时人们都畏惧他言语不加节制,没有谁敢与他交往,只有后军师费祎前往慰劳看
望他。杨仪对费祎表示自己的怨恨,说了许多以前的事,还对费祎说:“以前丞相去世时,我如果举兵去
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建
兴十三年(235),杨仪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了流放地,再次公开指责批评朝廷,语气措辞
激烈,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他的妻子孩子回到蜀地。
乙
评论说:刘封处于招致嫌疑的地方,而他的思虑不足以自卫。彭聚、廖立凭借才干而被拔擢进用。李
严凭借办事的才干器局而发达。魏延凭借勇敢智略被任用。杨仪凭借办事恰当而官职显要。刘琰凭借故旧
同宗而任职,都能住尊任重于一时,看他们的举止措施,寻求他们做事的准则,招来灾祸,没有不是始于
自身的原因。
(2022•天津红桥•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汪惟正字公理,幼颖悟,藏书二万卷,喜从文士议古今者乱,尤喜谈兵,时出游猎,则勒从骑为攻守
状。父卒于军,皇侄寿王俾权袭父爵,守青居山。世祖即住,遂真授焉。中统二年,入朝,赐甲胄、宝鞍。
三年,诏还巩昌。至元七年,宋人修合州,诏立武胜军以拒之。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
竹为笼中其火焯顺坦赞转走照百步外以防不虞。宋人知有备,不敢近。会丞相伯颜克襄阳,议取宋,惟正
奏日:“蜀未下者,数城耳,宜并力攻余杭。本根既拔,此将有往!愿以本兵由嘉陵下夔峡,与伯颜会钱
塘。”帝优诏答曰:“四川事重,舍卿谁托!异日蜀平,功岂伯颜下邪!”未几,两川枢密院合兵国重庆,
命益兵助之,惟正夺其洪崖门,获宋将何统制。
十四年冬,皇子安西王北伐,而藩王士曾叛于六盘,王相府命别速带领兵进讨,惟正为副。别速带不
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肃行阵,严斥候,凡军政一倚重焉。进次平凉,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
至六盘。土鲁先据西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土鲁遣百
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将及,又命日:“视必中西发。”于是矢下如雨,突骑中者三之一,余尽驰还,
士鲁军遂走。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丹称其功。明日,大宴,赏名金尊杯、貂裘。王妃赐其母珠络帽衣,
且日:“吾皇家儿妇也,为汝母制衣,汝母真福人也。”诏惟正入朝,世祖推玉食食之,赐白金五千两、
锦衣一袭,授金吾卫上将军、开成路宣慰使。十七年,迁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行秦蜀中书省事,赐
玉带。蜀土荐限兵革,民无完居,一闻马嘶,辄奔窜避匿。惟正留意抚循,人便安之。二十年,进阶资德
大夫。二十二年,改授陕西行中书省左丞。入觐上都,得腹疾,还至华州,卒,年四十四。谥贞肃。
(节选自《元史•汪惟正传》)
2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无期的一项是()
A.喜从文士议古今世乱治:治理
B.唐丞相伯颜克襄阳会:恰逢
C.王历称其功历:逐个,遍
D.蜀土荐隼兵革罹:遭遇
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父卒丁军/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B.此将帚往/必知乱之所自起,帚能治之
C.视必中画发/于是秦人拱手加取西河之外
D.赏以金尊杯、貂裘/少加父任,兄弟并为郎
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4
A.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
不虞
B.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
不虞
C.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
不虞
D.惟正临嘉陵江作栅/扼其水道/夜悬灯栅间/编竹为笼/中置火炬/顺地势转走/照百步外/以防
不虞
25.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汪惟正有治军理政才干的一项是()
①喜从文士议古今治乱,尤喜谈兵
②诏立武胜军以拒之
③宜并力攻余杭。本根既拔,此将焉往!
④惟正夺其洪崖门,获宋将何统制
⑤迁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
⑥惟正留意抚循,人便安之
A.①④⑤⑥
B.①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生砚的一项是()
A.江惟正聪明过人,谈古论今。有时出游打猎,就部署跟从的士兵摆出攻守的阵势。他的父亲去世后,就
临时承袭父亲的爵位,守青居山。
B.江惟正深受宠爱,屡受封赏。世祖授予他正式爵位,后入朝,赐甲胄、宝鞍、金尊杯、貂裘、白金、锦
衣、玉带等,死后封谥号贞肃。
C.江惟正有勇有谋,战功卓著。丞相伯颜攻克襄阳,准备取宋,江惟正上奏建议合力攻打杭州。后来,江
惟正攻下洪崖门,俘获宋将何统制。
D.江惟正带兵有方,治民有道。讨伐土鲁时,他整治军队,所有军政都倚重他;当蜀地百姓受到战乱之苦
时,他安抚慰问,百姓才安定。
2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几,两川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命益兵助之。
(2)土鲁遣百骑突陈,惟正令引满毋发。
28.在平定藩王土鲁叛乱过程中,江惟正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答案】22.A23.C24.D25.C26.B27.(1)过了不久,两川枢密院合兵围攻重庆,命令惟
正增兵相助。
(2)土鲁派遣百骑前来冲击营阵,汪惟正命令拉满弓不要放箭。28.①勇于担当;②严肃军纪;③挑选
精兵;④指挥得当。
【解析】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喜爱跟从文士讨论古今安定与动乱之事。“治”,安定。
故选Ao
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介词,比。
BJ焉",疑问代词,哪里;/表承接,于是。
D.“以“,介词,把;/介词,因为,凭借。
C.“而”,连词,表修饰。
故选C。
2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汪惟正靠近嘉陵江设置了水寨木桩,控制那里的水道,夜晚在木桩间挂灯,用竹子编成笼,在中间
放上火把,笼子随着地势转动,火光可以照百步外,来防止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
“临嘉陵江”是“作栅”的状语,构成状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C。
“栅间”是“夜悬灯”的后置状语,即夜晚在木桩间悬挂灯,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
故选D。
25.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考生需要抓住“治军理政”这一特点进行选择。
①“喜从文士议古今治乱,尤喜谈兵”意思是“喜爱跟从文士讨论古今安定与动乱之事,尤其喜欢谈论军事”,
是他幼年时兴趣爱好,与“治军理政”无关。
②“诏立武胜军以拒之”意思是“皇上下诏设立武胜军来抵抗宋军”,是皇上的行为,与汪惟正治军理政才干
无关。
排除这两句。
故选C。
26.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世祖授予他正式爵位,后入朝,赐甲胄、宝鞍、金尊杯、貂裘……”错误,从“安西王至,惟正迎谒,王
历称其功。明日,大燕,赏以金尊杯、貂裘”可知,金尊杯、貂裘是安西王赏赐的,不是世祖赏赐的。
16
故选Bo
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未儿”,不久;"益”,增加。
(2)“突陈”,冲击营阵;“引满”,拉满弓;“发”,放箭。
28.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找到平定藩王士鲁叛乱过程中江惟正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进行概括。
由“别速带不习兵,师行无纪,惟正为正部曲”“凡军政一倚重焉”可知,主帅不熟习兵法,汪惟正为他整治军
队,可见他勇于担当。
由“肃行阵,严斥候”可知,他整肃军队行列,严格部署侦察兵,可见他严肃军纪。
由“简巩兵锐者八十人与俱”可知,他选拔巩昌旧部的八十个精锐士兵与自己同行,可见他挑选精兵。
由“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兵独居中,去土鲁一里许,皆下马,手弓”可知,汪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
巩昌兵单独居中,距离土鲁约略一里,命令士兵都下马,手持弓箭,之后土鲁派遣百骑前来冲击营阵,汪
惟正命令拉满弓不要放箭,等到敌兵将要逼近,又下命令说:“看着一定会射中再射”,由此可知,他指挥得
当。
参考译文:
汪惟正字公理,幼年时就聪慧过人,有藏书二万卷,喜爱跟从文士讨论古今安定与动乱之事,尤其喜
欢谈论军事,有时出游打猎,就部署骑马的随从摆出攻守的阵势。他的父亲在军中去世,皇上的侄子寿王
让他暂且承袭父亲的爵位,镇守青居山。世祖即位后,就正式授予他爵位。中统二年,汪惟正入朝,皇上
赐给他甲胄、宝鞍。中统三年,奉旨还巩昌。至元七年,宋人修建合州城,皇上下诏设立武胜军来抵抗宋
军。汪惟正靠近嘉陵江设置了水寨木桩,控制那里的水道,夜晚在木桩间挂灯,用竹子编成笼,在中间放
上火把,笼子随着地势转动,火光可以照百步外,来防止没有料到的情况发生。宋人知道有防备,不敢靠
近。恰逢丞相伯颜攻克襄阳,商议攻取宋,汪惟正上奏说:“未攻下的蜀地,只有几座城池罢了,应该合
力攻打杭州。如果宋人的根基被拔掉,还会到哪里去呢?我愿意带领本部军队从嘉陵江出夔峡东下,与伯
颜在钱塘相会合。”皇上发褒美嘉奖的诏书说:“四川事情重大,除了你还能托付给谁!以后平定了蜀地,
你的功劳怎么会在伯颜之下呢!”过了不久,两川枢密院合兵围攻重庆,命令他增兵相助,惟正攻下洪崖
0,俘获宋将何统制。
至元十四年冬,皇子安西王北伐,但藩王士鲁在六盘山叛乱,安西王相府命令别速带率领军队讨伐,
以汪惟正为副手。别速带平素不熟悉军事,行军没有纪律,汪惟正为他整治军队,整肃军队行列,严格部
署侦察兵,所有军政都倚重他。军队进驻平凉,他选拔巩昌旧部的八十个精锐士兵与自己同行,到达六盘
山。土曾先占据西山,汪惟正分安西兵为左右翼,巩昌兵单独居中,距离土鲁约略一里,命令士兵都下马,
手持弓箭。土鲁派遣百骑前来冲击营阵,汪惟正命令拉满弓不要放箭,等到敌兵将要逼近,又下命令说:
“看着一定会射中再射是矢下如雨,冲击的骑兵中箭的三分之一,其余全部逃走,土鲁军于是败走。安西
王到,汪惟正迎接谒见,安西王逐一称赞惟正的功绩。第二天,设大宴,安西王把金尊杯、貂裘赏赐给惟
正。王妃赏赐惟正的母亲用珍珠装饰的帽子和衣服,并且说:“我是皇家媳妇,给你的母亲做衣服,你的
母亲真是一个有福气的人。”下诏让汪惟正入朝,世祖把美食让给惟正吃,赐白金五千两、锦衣一套,授
予汪惟正为金吾卫上将军、开成路宣慰使。至元十七年,汪惟正被调任龙虎卫上将军、中书左丞,代理秦
蜀中书省事,皇上赐给玉带。蜀地接连遭遇战争,百姓没有完好的居住的房子,一听到马叫,就奔走逃窜
躲避隐匿。汪惟正关心安抚慰问,百姓才安定下来。至元二十年,汪惟正进升官职为资德大夫。至元二十
二年,改授陕西行中书省左丞。到京都觐见,得腹泻病,回到华州时,去世,时年四十四岁。谥号贞肃。
(2021.天津河西.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也。河平中,方进转为埒数年,迁朔方刺史,居官不烦苛,所察应条
辄举,甚有威名。再三奏事,迂乃丞相司直。从上甘泉,既至,会殿中,(陈)庆与廷尉范延寿语,时庆有
章劾,自道:“行事以赎论,今尚书持我事来,当于此决。前我为尚书时,尝有所奏事,忽忘与,留月余。”
方进于是举劾庆曰:“庆有罪未伏诛,无恐惧心,豫自设不坐之比。又暴扬尚书事,言迟疾无所在,亏损
圣德之聪明,奉诏不谨,皆不敬,臣谨以劾。”庆坐免官。时方进新为丞相陈咸内惧不安及令小冠杜子夏
隹观基意微自解说于夏既反方进强知其指不敢发言。居无何,方进奏成与逢信:“邪枉贪污,营私多欲。置
知陈汤奸佞倾覆,利口不轨,而亲交赂遗,以求荐举。后为少府,数馈遗汤。信、成幸得备为唧,不思尽忠
正身,内自知行辟亡功效,而官媚邪臣,欲以微幸,苟得亡耻。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咸、信
之谓也。过恶暴见,不宜处位,臣请兔以示天下。”奏可。初,定陵侯淳于长虽外戚,然以能谋议为九卿,
新用事,方进独与长交,称荐之。及长坐大逆诛,诸所厚善皆坐长免,上以方进大臣,又素重之,为隐讳。
方进内惭,上.谢罪名筋苛。上报日:“定陵侯长已伏其辜,君虽交通,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君何疑焉?其专心一意毋怠.近医药以自持。”方进7起视事,条奏长所厚善京兆尹孙宝、右扶风萧育,刺
史二千石以上免二十余人,其见任如此。谥日恭侯,长子宣嗣。
(选自《汉书•翟方进传》,有删改)
29.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思琥的一项是()
A.上疏谢罪名削时乞骸骨:接受处罚
B.方进于是举期庆举劾:举报、弹劾
C.又搴扬尚书事暴:泄露
D.既至,合殿中会:集会
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迁为丞相司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B.方进乃起视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8
C.臣请免以示天下汉亦留之以相当
D.尝有所奏事,忽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建筑工程分包意向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科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绿化苗木交易协议:特定品种专用一
- 2025年度辣椒出口业务代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设备购买合同标的为50台服务器设备
- 2024年私立学校新生试读协议模板
- 2024年绿化工程环保验收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停车场车位租赁平台搭建与运营合同3篇
- 2025年度机械设备租赁合同条款9篇
- 2025年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2024脑血管病指南
- 2022年海南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企业三年营销规划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面试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
- 工厂设备工程师年终总结
- 福建省厦门市2024-2025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 办公室行政培训
- (完整版)python学习课件024600
-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试题+物理 含答案
- 圆柱的表面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