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1/07/wKhkGWW67eWAYD81AAKewuEhpR0164.jpg)
![【语文】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1/07/wKhkGWW67eWAYD81AAKewuEhpR01642.jpg)
![【语文】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1/07/wKhkGWW67eWAYD81AAKewuEhpR01643.jpg)
![【语文】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1/07/wKhkGWW67eWAYD81AAKewuEhpR01644.jpg)
![【语文】南京市江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1/07/wKhkGWW67eWAYD81AAKewuEhpR016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第一学期江宁区初中语文期末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一(30分)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其中第(2)题需要填写作者。(8分)(1)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郑燮《竹石》)(2)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______《岳阳楼记》)(3)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以死明志,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任务。(6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美丽多彩的山川自然、悠久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吸引了一代又一代骚人墨客、学者文士。他们以自己优美的文笔,歌咏南京的山川风物和人情世态,留下了数不胜数的诗文篇章。其中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从这些文章中不仅能读到南京的历史cāng()桑与人事变迁,也能读到作者的才情俊美和辞章juàn()永。(1)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①墨()客②数()不胜数(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①juàn()永②cāng()桑(3)请用“脍炙人口”另造一个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是“知与行”辩论赛的一辩部分辩词,请你完成相关的任务。(16分)我方主张______,理由如下:首先,______可见求知难哪!其次,辩证法告诉我们知行密切相关。人类的行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其中,知是关键。无知之行只是简单重复。有了知,才有了自觉行为;有了知,才有了开拓进取。知,作为行的总结、概括和认识,是行动的指南;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才会有成就。知,只有长期艰苦探索才会小有所成,因而知比行显得更难。再次,日常经验告诉我们,行之不易,归根到底是不知或知之不足;俗语说得好:“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旦掌握了行的知识和方法,行起来必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1)根据辩词的内容,在横线A处补充正方的观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线句存在语序不当的毛病。请你修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五句话,请你按照正确的顺序将它们放到文段B处。(3分)______①人一生下来便会行,所谓:“手之,舞之,足之,蹈之。”②个人求知无穷尽,人类探索亦无止境。“钻之弥深,仰之弥坚。”③但要成为像对方辩友那样才学渊博的翩翩君子,寒窗十年苦,谈何容易。④孔子他老人家到了晚年还坚持学习《易传》,韦编三绝。⑤认识发生学告诉我们,行先知后。A.①③②⑤④ B.②③①④⑤ C.⑤①③②④ D.⑤④③①②(4)针对正方的发言,请你为反方代表队,写一段辩词。(120字左右)(9分)二(45分)(一)古诗文阅读(15分)登阅江楼[明]王守仁①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②。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山色古今余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③一怆情。(选自《名作欣赏》2022年第2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注]①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释道,与孔子、孟子、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②龙旌:龙旗。指皇帝銮驾中的旗。③新亭:亭名,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阅江楼记(节选)[明]宋濂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①幸临,升其崇椒②,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③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④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⑤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⑥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⑦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⑧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⑨,非弗华矣;齐云、落星⑩,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选自《南京历代经典散文》2017年版,南京出版社)[注]①法驾:皇帝的车驾。②椒:山顶。③关阨(è):关隘。④琛(chēn):珠宝等贡物。⑤覃(tán):延。⑥皲(jūn):手足的皮肤冻裂。⑦馌(yè):给在田里耕种的人送饭。⑧衽(rèn):床席。⑨南朝末代皇帝陈后主所建的临春阁、结绮阁。⑩即齐云观、落星楼。4.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三处)。(3分)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5.请补充下面的词语积累手册。(3分)词语方法:课内迁移字词释义千古新亭一怆情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1)______岂非天造地设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2)______臣知斯楼之建微斯人《岳阳楼记》(3)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并结合具体内容,阐释文章有哪些“致治之思”?(5分)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登阅江楼》和《阅江楼记》一诗一文,虽文体不同,内容上却有多处对应,请找出两组,进行比读。(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议论文阅读(14分)读书要结“果”赵斌艺作家马德琳·恩格尔说:“一本书可以是一颗星星,一团活火,照亮黑暗,引领我们进入无垠的宇宙。”这则箴言,道出了读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书籍有伟大的力量,它能带给我们与众不同的享受,带领我们走进全新的世界。书籍的力量,需要通过阅读获取;书籍的智慧,也需要通过阅读领悟。一个人从小到大,每个不同时期、每个不同年龄段会读到不同的书。(A)在这些读书过程中,有人读书喜欢走心,终有所悟、终有所得;有人读书只为消遣、打发时光,不加思考。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读者也有一千种读书的方法。今天的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书?一些人受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里的名句“好读书,不求甚解”影响,为自己不认真读书找借口。陶渊明读书真的“不求甚解”吗?非也。若果真如此,陶渊明也就不会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了。他的原话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对陶渊明来说,他不仅喜欢读书,在读到与自己见解一致的书时,还喜欢做深入的思考,甚至能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是对陶渊明读书论的误解。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即使读了万卷书,但若不能做深入的思考,把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积累,一点真知灼见都没有,那书也就白读了。(B)读书必须有所思考,学习而不思考,就好比植物光开花不结果,总缺少点感觉与意味。读书是一种享受,结“果”更是妙不可言的一种享受。清人袁枚直言,读书人的“光芒”是“分等级”的,博学鸿儒的“光芒”,“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所谓“光芒上的差距”,说到底也是“思考境界”的差距。看完一本书后,思考也是有多重境界的。一曰“想”,想想书中讲了什么;二曰“思辨”,书中观点、事实,能否站住脚;三曰“思想”,通过读书、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高度,但“心向往之”应成为我们读书孜孜以求的“执念”。只要读书时能有所思考、追求结“果”,思想定会展现光芒。读书可“专”也可“杂”。“专”是集中突破,“杂”是突破自己原来的读书范围,开阔新知领域,为自己带来更多感悟。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对每一个人来说,各种知识门类的书籍都可以读,都应该读。有一个时期,“读书无用论”的论调蔓延,严重影响到社会风气的转变和国民素质的提高,这种论调必须摒弃。读书有结“果”与没结“果”是不一样的,“光芒”上更是有差异。更何况,读书学习本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良师益友,需要长期坚持。(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选自2022年3月26日《解放军报》,有改动)8.填写下面的思维导图,理清文章脉络。(4分)9.请为文中C处补写一句话,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收束全文,(不超过2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其表达效果。(3分)(A)在这些读书过程中,有人读书喜欢走心,终有所悟、终有所得;有人读书只为消遣、打发时光,不加思考。(B)读书必须有所思考,学习而不思考,就好比植物光开花不结果,总缺少点感觉与意味。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读完选文,你对怎样读书一定有了深刻的思考。请结合你的读书经历说说自己的思考。(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16分)《儒林外史》节选吴敬梓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来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样号啕痛哭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A)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内中一个客人道:“周客人有甚心事?为甚到了这里,这等大哭起来?却是哭得利害。”金有余道:“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这舍舅,本来原不是生意人。因他苦读了几十年的书,秀才也不曾做得一个,今日看见贡院就不觉伤心起来。”只因这一句话,道着周进的真心事,于是不顾众人,又放声大哭起来。又一个客人道:“论这事,只该怪我们金老客。周相公既是斯文人,为甚么带他出来做这样的事?”金有余道:“也只为赤贫之士,又无馆做,没奈何上了这一条路。”又一个客人道:“看令舅这个光景,毕竟胸中才学是好的;因没有人识得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金有余道:“他才学是有的,怎奈时运不济!”那客人道:“监生也可以进场。周相公既有才学,何不捐他一个监进场?中了,也不枉了今日这一番心事。”金有余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是那里有这一注银子?”此时周进哭的住了。那客人道:“这也不难。现放着我这几个弟兄在此,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借与周相公纳监进场。若中了做官,那在还我们这几两银子。就是周相公不还,我们走江湖的人,那里不破掉了几两银子?何况这是好事。你众位意下如何?”众人一齐道:“‘君子成人之美。’又道:‘见义不为,是为无勇。’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B)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8月版,有删改)12.请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赏析文中的两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A)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B)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从情操、行为等角度对人物进行“真假名士”的分类。(6分)要求:任选一类,并能结合相关情节,阐明分类的理由。备选人物:虞博士杨执中庄绍光鲁编修类别人物分类理由真名士杜少卿不应征辟,不惧旁人异样的目光拉着妻子的手游山饮酒,可见他是淡泊名利、蔑视礼法的真儒。(1)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名士权勿用自许为高人,实则把名士高人的任情旷达、恃才放纵变成骗人耍赖的手段,是专靠骗混过日子的无行文人。(3)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整本书阅读之后,你对书名《儒林外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45分)1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45分,含书写分5分)近日,在云南昭通一所学校,班主任李老师发现,天空飘来一片七彩祥云。她立即冲到教室,暂停了晚读课,叫上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到走廊上欣赏美景。“其实能看到七彩祥云是一件很幸福、很幸运的事情,这么美好的东西大家要一起分享才好。”李老师的一番话收获网友点赞,也将话题“语文老师的浪漫”送上热搜。对老师“停课看云”的做法,你是怎么看的?要求:(1)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性文章;(2)书写正确、流利、工整、美观。2022-2023第一学期江宁区初中语文期末练习样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2.12)一(30分)1.(8分)(1)任尔东西南北风(2)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3)少年不识愁滋味(4)蝉鸣黄叶汉宫秋(5)瀚海阑干百丈冰(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空1分,错、漏、添、倒一处,不得分)。2.(6分)(1)(2分)mòshǔ(2)(2分)隽沧(3)(2分)示例: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3.(16分)(1)(2分)知难行易(行易知难)(2)(2分)知,作为行的认识、概括和总结,是行动的指南。(或将“总结”和“认识”调换位置)(3)(3分)C(4)(9分)示例一:我方认为知易行难。我方理由是:环顾当今社会,教育、科技日渐普及,但社会不安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我们不禁怀疑,真的是知难行易吗?难道是知识教育文化不够?问题难道不是出在具体的落实与实践方面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和一般的伦理道德,这些都是我们本来就知道的。难在哪里呢?难在“行”啊!难在具体的行动实践方面啊!示例二:我方认为知易行难。我方理由是:从科学研究的经验方面来说,也是知易行难。顶夸克在物理学上早就能够论证出所谓顶夸克粒子的存在,但是还必须等到加速器产生,我们才能确切真实掌握住这样的概念。爱因斯但发明相对论后,人们却要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艰辛过程才能创造出原子弹。这些生动的例子不就告诉我们知易行难了吗?(内容6分,包括:观点3分,辩词3分。能围绕观点举恰当的例子、讲合理的道理,且语言连贯得体即可。文从字顺3分,错别字、标点、病句,错一处,扣1分,扣完3分为止,每种错误若多次出现,也只扣1分,不重复扣分)二(45分)(一)(15分)4.(3分)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或: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5.(3分)(1)悲怆(2)难道,怎么(3)这6.(5分)翻译: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皇上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阐释:作者揣想皇上在登楼时的种种心理活动。这里的“致治之思”主要有:想到要怎样来保全广阔的中华大地;想到要设法安抚四方僻远的边陲;想到要让他们天下的黎民安居乐业。此外,选文还援引旧朝覆灭的事实,为皇上敲响警钟。(摘录“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也可得分)(翻译2分,阐释3分,每小点1分)7.(4分)8.示例:(1)“高皇曾此驻龙旌”与《阅》中的“法驾幸临”都指明太祖朱元璋登临阅江楼所在之地。“驻龙旌”指明太祖曾在此击溃宿敌陈友谅。(2)“天堑”“石城”二词对应《阅》中的“城池之高深,关阪之严固”,指长江和南京的别称“石头城”。(3)“山色古今余王气”指明太祖一统天下,建都南京。(每点2分,找到两组,意对即可)【参考译文】登临游览的那一瞬间,万千景象便依次地罗列开来,金陵上千年来被称为帝王之洲的奥秘,豁然显露了出来。这难道不是天造地设,来等待一统天下的君主,届时展示千秋万代的雄伟景观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它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二)(14分)8.(4分)(1)读书要做深入的思考。(2)读书是一种享受,结“果”更是妙不可言的一种享受。(3)读书时能有所思考、追求结“果”,思想定会展现光芒。(4)读书可“专”也可“杂”。(每空1分)9.(3分)示例:读书要思考,读书才会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或:读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于思考。)10.(3分)示例:A句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列举出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以段末的问题引出下文的论述。B句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把“学习而不思考”比作“植物光开花不结果”,呼应标题,生动形象地点出了只学习不思考的后果,论证了读书必须要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第2框与世界深度互动》听课评课记录
- 2022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交友的智慧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听评课记录3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1《自然特征与农业》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评估服务合同(2篇)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命题的证明》听评课记录2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2《弘扬法治精神》听课评课记录
- 北京课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1)》听评课记录2
-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听课评课记录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30题) (二)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山东省潍坊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 英语试题
- 春节节后收心会
- 《榜样9》观后感心得体会四
- 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418个
- 2025年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优才”招聘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交警安全进校园课件
-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新课标Ⅰ卷(含部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