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
2.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
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
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挂图。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
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查字典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查字典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
惯。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
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1.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2.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3.你们还记得查字典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都可以)
4.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20
三、迁移应用,升华认知
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矫正反馈,全课小结
查字典比赛。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读音你的字典的页码组词
拜
墓
端
团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查字典、词
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
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查字典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
题的能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中的“主动识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主动识字就是怎样识字呢?
教师介绍: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丰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们要读
书,学习各种知识,就得先识字。而识字一面要靠老师教,一面要靠自己主动学习。这样,才能认识更
多的汉字,读更多的书,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在你认识的字中有哪些是自己主动学来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学的?
(-)指导看图。
1.看第3页上面的图,同桌相互说一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交流讨论:
21
⑴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在课堂上,老师请这位同学当小老师,让他拿生字卡片领读。)
⑵你认识卡片上面的字吗?说说你是怎样认识的?
3.看第3页下面的图,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左面的是一个学习小组的四位同学,通过图片主动识字,并请老师评判。右面的是两位同学在游
览时主动识字。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些小学生识字的态度都很认真,内心十分喜悦。)
三、迁移应用,升华认知
你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通过游览认识了哪些字?
(先小组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四、矫正反馈,全课小结
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不仅要在学校主动识字,而且要在课外,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主
动识字。不认识的字可以有选择地记下来,回来查字典解决。
巩固案:准备一本课外识字本,把你在课外认识的字记下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最多。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勤查字典
主动识字
教后反思:
22
识字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特别是“拜、踏”的字形。
教学准备:词卡、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1.第三幅图
23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
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
2.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
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
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3、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
出示:春节饺子拜年
清明扫墓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四、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
么?(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五、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拜扫踏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扫”是平舌音。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学生口头说词。
4.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5.教师范写生字。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春节、清明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案:
一、复习检查。
24
1.指名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拜年扫墓踏青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
教师出示第1第2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
a)第三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粽子)
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
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
读一读: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
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
b)第四幅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
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
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
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
c)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
出示:端午粽子龙舟
中秋团圆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三、矫正反馈,全课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
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踏青)
四、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学习生字
1.出示:午龙饼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
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学生口头说词。
25
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
教师范写生字。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识字1
教后反思:
识字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本课语言的优美,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间:
教学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收集有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理解文中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
2.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
26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一)指导看图
1图上有哪些景物?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象鼻骆驼笔架
竹伐鸿鹦iiiiilfiii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打开书。
2、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
3、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
4、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5、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
听一听。
出示:
bifengying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biluotuojia
象鼻骆驼笔架Lang
竹伐鸿潴画廊
⑴学生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
(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
⑸看图理解词意。
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
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鸿鹤: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喑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
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渔夫常用来捕鱼。
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
27
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
(6)齐读生字词。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出示:碧峰壮
2、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3、学生描红记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2.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指导学生写字。
教学案: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看图说话。
1.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
(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
等)
2.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
3.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
三、迁移应用,升华认知
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
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
评比出“最佳小导游
28
四、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a)出示:骆驼架
b)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c)学生描红记字。
d)教师范写。
骆、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架: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
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
e)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识字2
碧水秀峰倒影
对歌榕树壮乡
象鼻骆驼笔架
竹伐鸿鹦画廊
教后反思: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
29
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区别形近偏旁。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一)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
2.出示“木”,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一
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a)学“木”字旁。
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
5.1[I出—...小:
baiyangliuyi
松柏杨柳桌椅
⑴自由读。
⑵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
⑶指名读,齐读。
⑷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
⑸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
(-)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
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禾”,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
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
30
b)3.教读“禾”字旁。学习相关词语。
c)出示:
yang
秧苗稻谷庄稼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
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
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
“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一"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
⑷齐读。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柏杨柳椅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
教学案:
一、复习检查
1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
2抽读生字卡片。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一)看图学习"公”旁,以及相关词语。
31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
2.出示“林”,古代人用“林”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林”旁。
3.现在凡是带有“招”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
7、学习词语。
出示:lanluokuang
竹篮等筐筷子
⑴学生自由读。(“篮、梦”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萝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
(二)看图学习“*”旁,以及相关词语。
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什”,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什”来表示,也就是说凡是
带有“廿,,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
3.学习词语。
出示:chaboluo
茶叶菠萝兰花
⑴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翳”是边音)
⑵指名读,齐读。
⑶看图理解词意。
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
香料。也叫春兰。
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
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
⑷齐读词语。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出示:庄篮茶兰
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
4.学生描红记字。
5.教师范写。
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32
板书设计:
识字3
松柏杨柳桌椅
秧苗稻谷庄稼
竹篮.筐筷子
茶叶菠萝兰花
教后反思:
识字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
能力。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7、7”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新授“日、月、?、7”偏旁。
2、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33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4、自主识字。
d)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e)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f)出示:wenshai
晴空温暖晾晒
miao
眼睛瞄准眺望
dongjie
寒冷冻结冰雪
东海黄海长江
⑴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5、互动探究完善认知
a)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齐读课文。
6、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认读生字词。
b)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教师范写。
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第二课时
34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指导写好生字。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抽读生字卡片。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互动探究完善认知: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一"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
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7"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导书写。
1.出示:冻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35
板书设计:
识字4
晴空温暖晾晒
眼睛瞄准眺望
寒冷冻结冰雪
东海黄河长江
教后反思:
练习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
4.写字有方,熟记4条成语。
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口头表达的训练。
教学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字典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熟记4条成语。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36
⑴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
⑵指名口头扩词。
拜:拜年礼拜结拜拜师拜访
廊:走廊长廊回廊画廊
影:电影倒影影视影集影片影响
秧:秧苗秧田瓜秧树秧秧歌菜秧
梦:爹筐稻爹淘爹
萝:萝卜藤萝菠萝胡萝卜
墓:公墓墓地坟墓扫墓墓碑墓室
⑶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
⑷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
⑸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
⑹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⑴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
⑵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查;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
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
⑶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
采用部首查字法知道它的读音和意思。
⑷小猴读童话时,有几个字不认识,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
⑸拿出字典,教师带领学生查“腔”。
先找出“腔”的部首“月''部;在部首检字表中,查找部首“月”后,再查除部首外的笔画数8画,去查找到“腔”
字。
⑹学生自查“粮、酣、敲”3个字,看谁查得又快又准。
⑺填写表格,汇报交流。
三、教学第三题目
1审题,指名读题。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指名读句子,看谁读得最通顺。
指导学生从字典中结合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37
集体交流。
(腔: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粮:粮食,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酣:尽兴畅快;敲:在
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
四、教学第五题
1.审题,指名读题目。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⑴指导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
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指名读。
⑵指导理解意思。
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
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
⑶指导运用。
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
⑷指导背诵。
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写字有方。
2.练习口头表达,让学生知道,在口语交际中,既要注意口头语言的表达,又要有良好体态语言
的配合,这样可以增强表达效果,逐渐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指名读题。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⑴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
⑵教师范写,教学写字要点。
拜:右边前三横短,最后一横长,横与横之间距离要适中。
鼻:笔画较多,上中下三部分之间要写得紧凑一些,尤其是最后一横,要写得长而平,把这个字托住;
38
“瞄”写时注意长短变化。
⑶描红,练习写铅笔字,教师巡视指导。
⑷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认读说话要求。
2、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自由读题目要求,边读边想。
(1)指名读题目要求,结合图想一想。
(2)指导看图1:
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
(一个女学生在教师办公室跟老师说话,说着说着,站成了“麻花腿”,一只手在搔头,另一个手在拽
衣服的边。)
(3)指导看图2、3:
看图思考:图中的小朋友有在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话?他们的姿势正确吗?为什么?
图2:一家人在吃饭,那个男孩把脚翘到了凳子上。
图3:上课时,一位男同学起来发言,他弯者腰,两个胳膊按在桌面上,连上还做着滑稽的表情。
3情境表演。
(1)上课时,老师请你发言。
(2)进办公室和老师说话。
教师小结:
在不同的地方,跟不同的人说话,应当注意恰当的姿势。一般应做到大方、端正、不随便。
教学反思:
1、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知道这些生字在诗句中的意思。认识一个多音字。
初步懂得两首古诗的意思,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写几句话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39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诗意,感受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小朋友们,现在正好是春天,天气暖和,百花齐放,人们心情舒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首
古代诗人抒发自己对春天喜爱的古诗。
2、板书课题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2、你们知道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吗?
3、作者简介“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被人称为“诗史”
三、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1、自己小声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指导看图,说一说春雨的特点
3、指名读第一句,边读边理解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这真是一场好雨,你知道什么季节需要雨水吗?春天一到,就下了起来。
4、为什么春雨是好雨呢?
5、齐读第一句
6、指名读第二句,边读边理解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间,乘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滋润着万物。
7、齐读第二句。
四、教师范读,学生自己练习。
有感情地背诵。首诗赞美了及时而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反映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字。正确读出碧玉、妆成、裁出、剪刀4个词语。
40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通过想象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拓展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虽然春天悄悄地走了,但春天的美景总让我们挥之不去,请看:(出示春景图)看了这美丽的
春色,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春天吗?你最喜欢春天的什么?
一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看老师写(1板书诗题)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
2.释题
师: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1)学习咏(读准字音:指名读、齐读;识忆字形)
(2)理解咏
师:咏字是口字旁,那么咏就是(生尝试说:歌唱、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生说歌唱、赞美柳
树)
师:我们来读读课题。(齐读)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
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让我们在诗中寻找吧!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四人一人一句,开火车读)
(3)了解似的两种读音
(4)学习绦:理解绦的意思(绦是绞丝旁,那么就是与丝织有关,那绦的意思就是)生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看注释是读懂古诗最好的方法。读绿丝绦、理解绿丝绦(出示实
物)
(5)下面我们来读读古诗,看谁读得正确通顺。齐读古诗
2.读出节奏,
听了你们读,老师也想读
听出了老师与你们读得有什么不同吗?
(有节奏)读的有高有低叫韵律,有快有慢叫节奏
好,请你们也用这种节奏读一读自由读
指名读、带读齐读古诗。这次老师听出来了,有点像古人读诗了。
三理解诗意,品读诗句
41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来。你读完《咏柳》这首诗,如果请你用
一个词语来形容的柳树,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师:请大家轻轻地读,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从诗中的哪个词或那句
话读出了柳树的美?
1.学习一、二句
(1)理解一、二句意思
(a)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出示一二句),说说你从这两句诗中的哪个词读出了柳树的美?
预设:
生:我从碧玉(板书碧玉,解释碧玉就是绿色的玉)读出柳树很绿。
师:哦,柳树是那样的绿就像是被(碧玉装扮成的一样)。齐读:(第一句)还读懂了那个词?
生:我从绿丝绦(板书丝绦)知道柳条像绿丝带一样漂亮。(出示实物)
师:当千万条柳条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柔美。齐读(第二句)
(b)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读)
(2)创设情景读
师:早春二月,春风拂面,柳树展现她迷人的风姿。一行行婀娜多姿的柳树倒映水中,柳树翠绿翠
绿的,长长的柳条随风飘舞。(课件出示垂柳图)你们看柳树像什么?(亭亭玉立的少女)刚刚我们知
道碧玉是指绿色的玉,但还有另一层意思,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古代碧玉是指年轻美貌的女子。
这里用年轻美貌的女子来形容什么?如果说柳树像美女,那倒垂下来的柳条又像什么呢?(少女的头发)
看到这样的柳树,你心里有什么感受?那我们就美美得读吧?
个别读、齐读。师相机指导。
2学习三、四句
(1)多美的柳树啊!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师读(出示第三、四句),谁来读?你读懂了哪句?
预设:
生:我读懂了“二月春风似剪刀”就是说二月春风像一把剪刀。
师:它剪出了什么?对,裁剪出细细的柳叶。
(2)品味“裁”
a出示柳叶图,问这是怎样的柳叶啊?你能用一个词说说?(精美、可爱、嫩绿)
b这精美、可爱的柳叶是春风裁出来的,裁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用裁呢?如学生有困难,可引
导学生用裁组词(裁缝),裁缝是做什么的?普通人做得出来吗?
师:春风像一位高超的裁剪师裁出了这样美的柳叶,这是怎样的裁啊!(神奇、出神入化)一个剪
字怎能代替!
(3)了解修辞方法
再读诗,看看有什么发现?(你真会发现)
42
预设:
师:哪一句是问?(不知细叶谁裁出)谁来问问?个别读、齐读。
师:哪一句是回答呢?(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仅是回答吗?更是咏叹春风的神奇啊!。在这句中有
个似,这似就是(像)的意思。这个句子是个比喻句,把(春风)比作(剪刀)。这样一比,写的句子
就更美了。好,我们一起来读读。(师问生答,生问师答、男女生合作读)
3.师生合作读诗
师:老师描述,同学们读相关的诗句,可不要读错哟。
迎着徐徐的春风,诗人信步来到小河边,看到柳树翠绿翠绿的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无数柳枝垂下
来像绿丝绦一样柔美,诗人不禁吟诵诗人来到柳树下看到精美纤细的柳叶,惊喜万分,不禁自问
----哦,原来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剪出来的呀,诗人赞叹道一
4.能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吗?对着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说好了吗?带着你的理解,我们再来读一读。
四想象画面
师: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配乐朗诵),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我看到了在河畔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垂挂着无数根细长而柔软的枝条。
师:你只看到了翠绿翠绿的柳树,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舞吗?再想想,在这美丽的春天,(柳树
旁、山脚下、花园里、小河边)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播放高山流水)这些美景都
是春风裁剪出来的,诗人只是在赞美春风吗?还是在赞美春天,大自然
师:是啊!春风一吹,给我们带来多姿多彩的春天,大自然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板书春风--…春天——大自然)
五链接诗句
师:大自然是多么神奇啊!让小草发芽生长,柳树那长长的枝条随风飘舞,还在抚摸着堤岸呢(出
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那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没有长成树
荫呢?(出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样美的春景吸引了黄鹏在枝头间唧唧喳喳的叫着,
白鹭也展翅高飞(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大自然的的美景真令人陶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大自然的美
景无处不在,还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春江水,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六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师:大自然是多么吸引人啊!(示图,这是谁?他正在做什么?让我们跟着诗人一起来赞美的春天
柳树吧!指名读:小诗人你来赞美吧!贺知章你来赞美吧!齐读:小诗人们,大家一起来吧!(课件出
书诗和图)
读得这么好,能背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试试。齐背(配乐)
七小练笔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柳树,在你的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写一写。
43
师:老师也写了自己眼中春天最美的景物出示:
春天最美的是水,水碧绿碧绿的,像一块块无暇(xiG)的翡(信i)翠。
(是什么)(怎么样)(像什么)
孩子们在你眼中春天最美的是什么?(花、草鸟)拿起笔写一写吧
春天最美的是,像«
总结:是啊,春天是生机勃勃的;春天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美景真令我们陶醉,大自然真神奇
啊!让我们再一次吟诵《咏柳》齐背古诗。描写大自然美景的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收集,
积累下来,好吗?
板书设计:
44
春雨咏柳
好雨知时节,碧玉裁
当春乃发生,丝绦
随风潜入夜,春风----春天----大自然
润物细无声。
45
教后反思:
2、蚕姑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观察、研究昆虫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了解蚕生长的整个过程及生长过程的几次变化。
2.会本课的7个生字,理解“蚕卵、桑叶、衣裳、又白又嫩、渐渐、又白又胖、新房、茧子、
一声不响'’等词语的意思。
3.能通过整理排列错乱的句子,了解蚕的生长过程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课件出示"蚕''图,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
揭题:教学“蚕”,想一想,为什么叫它蚕姑娘呢?
46
出示一块丝巾,这块丝巾漂亮吗?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谁知道这块又软又滑的丝巾是用
什么织成的?
2.出示课题:2、蚕姑娘
教学生字“蚕”,读准字音。
3.你知道关于蚕姑娘哪些知识?
二、收集信息,自学质疑
1.听课文录音,课文中讲了蚕姑娘一些什么事?
2.听后交流。
三、互动探究完善认知
1.自学要求:[圈出生字]读准字音,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反馈自学情况。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
2.给生字扩词找朋友。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总计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1—5自然段,了解蚕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变化,能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说蚕的变
化。理解“蚕床、渐渐”等词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完成课后第一题,按要求写笔画。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段,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理解“蚕卵”,(蚕姑娘产下的卵)。
2.齐读这一段,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读懂的?(春天,从蚕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防火木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重型涂料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通信业务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运输包装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软木地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超声波气体检漏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装卸、脱气和放气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血管生成素1受体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蒸汽吸附分析仪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草本花卉的识别与应用
- 第三章 液压机ppt
- GB/T 14713-2023旋切机通用技术条件
- 无脊椎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电缆敷设培训课件
- 植被恢复安全施工方案
- 2024年员工考勤表(通用版)
- 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新闻素材积累与运用
- 《公共装置艺术》课件
- 个税赡养老人专项扣除协定书
- 消化道畸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