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_第1页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_第2页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_第3页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_第4页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大全10篇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有哪些?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宣扬典型人物、引导良好风气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仅供大家参考借鉴,盼望大家喜爱!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1

李存业,男,1979年诞生,中共党员。从事护理专业24年,现任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山东省护理科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男护士青委委员、青岛市护患平安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男护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急诊医学专科分会护理专业学组成员。先后荣获青岛市李桂美突出奉献护士奖、青岛市十大杰出青年好护士、青岛市首届十佳男护士、青岛市院前急救先进个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奋斗十三五最美新区人”、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人先锋、青岛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系统党员先锋、青岛西海岸新区最美健康卫士、黄岛区最美护士、十佳护士、先进工、十佳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工作考核优秀授予区嘉奖并记功一次。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5篇,论著3部。国家级创造专利2项,青岛市科研课题1项。他带领的急诊团队多次荣获院先进科室、青年文明号、党员先锋示范岗称号。CCTV-4、学习强国平台、区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他的事迹。

冲在“风口刀尖”

抗疫两年多,拥有17年党龄、24年护龄的李存业始终坚守在急诊科前沿阵地,从转运发热、密接人员到每日督查急诊预检分诊,他始终与病毒短兵相接,先后参加新区首例HIV阳性患者手术、突发公共卫生大事及重大交通事故救治任务,为患者争取抢救的“白金时间”,工作至今抢救疑难危重患者2000余次。

竭力追求卓越品质

领先在院内开展了骨髓腔输液技术,他带领的急诊护理团队在山东省科普竞赛中荣获二等奖,青岛市其次届护患平安管理价值案例竞赛其次名,青岛市首届“优秀护理质量改进项目”三等奖,急诊护理团队被评为青岛市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满含“铁汉柔情”

工作之余,李存业乐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他带头组建区中心医院“兄弟连”,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义诊活动50余次,团队累计无偿献血1万毫升,捐款6000余元。随后,建立“流浪患者之家”,胜利创建“救”在你身边服务品牌,彰显医者仁心。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2

徐____是____市第九医院手术室的一名护士。在工作中,他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解除病人苦痛”为已任,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手术室是医院任务最繁重的科室。到下班时间时,常常会有患者被推动了手术间。每天正点下班都是奢望,八、九点钟下班也成了家常便饭,一饿就是几个小时,腰酸了要站得住,肚子饿了要挺得住,眼睛困了要熬得住,甚至有时会通宵达旦地劳碌。遇到突发状况,急诊手术多时,他都主动留下来加班,为救治患者尽一份力。许多时候,当别人进入甜美的梦乡,他还在无影灯下劳碌着,许多时候,深夜的电话铃声把他从梦中惊醒,把暖和、舒适抛在身后,顶着寒风奔向熟识的岗位,当面对那一张张被病痛扭曲的面孔和那一双双祈盼的眼神,怜悯之心、怜爱之情油然而生,毫无怨言地投入新的战斗,当他们把胜利脱险后的病人推出手术室时,着急等候的亲人伸展了紧琐的眉头,家属和患者一句由衷的感谢,都会使他有种骄傲感、满意感涌上心头,一点辛苦,一些劳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他感谢他的职业,是这份职业让他知道如何公平、和善、真诚地对待每一个生命,让他懂得了如何珍爱生命,奉献是一种幸福,在手术室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实现了男护士的自我价值,以新的姿势展现新的风采,制造新的业绩,在无影灯下尽情描绘绚丽多彩的护理华章!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3

李毅俊:做患者的倾听者

刚入职时,几乎每位精神科护士至少要经受这样一次挫折——被病人打。白云精康医院精神科护士李毅俊也难逃这样的挫折,但他从来都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从业将近13年,李毅俊渐渐成长为病人的倾听者。

“阿姨,今日感觉如何?有比昨天舒适点吗?你血糖偏高,平常留意少吃点甜食啊。”每日早上,负责照看20多位精神病人的李毅俊,准时消失在精神科住院楼各个病区,开头查房,喂药、喂饭、打针,这样的日常,他已经重复了近13年。

和其他科室的护士不同,李毅俊在精神科病房里不止要做护士,还要做病人的倾听者。

“有一次被发病病人迎面打了一巴掌,很无奈,只能自己消化这些心情。其实精神病人的行为都并非本意而为,许多病人意识不到自己患病。因此,我们经常需要引导他们观察自己,正视问题,才能更好地接受治疗。”李毅俊告知记者,在精神科病房,有退休后患上抑郁症的老人,也有年纪轻轻就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患者,每个患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作为护士,他需要成为病人的倾听者,并且努力用专业学问,缩短每位患者的住院时长,助力他们早日稳定病情,重新与家庭、社会接轨。每次收到家属的表扬与确定,他都觉得成就感满满。

自2022年毕业后,李毅俊就入职白云精康医院。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他快速成长,如今已是白云精康医院精神科护士组长。

“李护士很不错,他在工作上任劳任怨,特殊是有时候被病人打骂时,他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许多人难以做到。”白云精康医院院长何勇坦言,李毅俊能够十年如一日地关怀病人,这份专业和急躁,得到了许多同事和家属的褒奖。

“入职前几年,觉得工作无聊,一度想过放弃,当时性格不太成熟,后来觉得这个岗位挺有意义的。稳定精神病人的病情,也是为家庭和社会稳定作贡献。”李毅俊认为,作为男护士,他不怕担当脏活、累活,加上平日心态开朗、喜爱运动,遇到突发大事时表现得更冷静,这在照看精神病人上更有优势。从病人身上,他也学会面对人生无常,深谙保持平安健康是最大的福气。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4

梁建豪:介入手术室里的体力与力量担当

在白云区其次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身穿30斤铅服的男护士梁建豪往往是手术中走动最多的一个。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注射药剂、传递医疗器材等工作都与他有关,手术不结束,他就不能停下。

“我们要在辐射环境下工作,穿铅服是一项爱护措施。”梁建豪解释,身上沉重的铅衣是甲胄,也是考验,每场手术下来,他们都会浑身湿透,所以介入手术室非常青睐男性医护工。

作为“80后”男护士,梁建豪是手术室里的体力担当和力量担当。他平均每天参与4-5台手术,最多时有10多台,2021年转入介入手术室后,他参加救治了近百名患者。

在介入手术室工作,梁建豪和同事们近乎过着时刻备战的生活。作为男护士,梁建豪时常要担当更重的任务。与梁建豪共事的一名同事表示,在介入手术室做一名优秀护士并不简单,梁建豪不仅力量强,而且镇静冷静,平常也为女同事担当更多的任务,真正用行动践行南丁格尔的誓言,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介入手术室工作,既需要体力,还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梁建豪说,手术室对体力、身体素养、抗压力量都有要求,抢救的时间和操作都要按“毫厘”计算,“在这里,危及生命的心梗抢救可能随时都要上演。有时候手术很急,留给我们预备手术的时间可能只有10分钟。”

“我记得曾经有一位急性心梗的患者,消失室颤并除颤5次,送到介入手术室时,生命体征已经极不稳定,当我看到心电监护上消失室颤波形时,我知道机会来了,便立即为患者除颤,最终为患者争取到上手术台的机会。”梁建豪回忆说,虽然当时很紧急,但自己必需要冷静,快而精准地执行每一步操作,才有可能救回患者。梁建豪和同事分秒必争,最终让该名患者转危为安。术后,患者家属向每一位施救的医护人员鞠躬道谢,再一次让梁建豪觉得重任在肩。

梁建豪表示,现在选择成为护士的男生越来越多,社会对男护士的认可也越来越高,他盼望真正能坚持下来、沉下心来做事情的男护士,能为这个行业带来转变。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5

郭德久:以专业力量赢得病患信任

早上未到8点,广州中医药高校第一附属医院白云医院(以下简称“白云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士团队刚将机器、药物等用物预备好,就间续迎来“老面孔”。血液透析患者每周要固定前来透析3次,每次4小时,通过透析机来将身体里多余的毒素和水分清除掉。白云医院血液透析室基本每天要完成60例次透析。郭德久正是该科室的一名男护士。

在4个小时透析时间里,患者有几百毫升的血液在体外循环,郭德久需要凭借丰富阅历,处理有可能发生的意外脱管、失衡综合征等状况,保证患者治疗的平安、有效。

白云医院于2022年建立血液透析室,而郭德久进入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岗位的时间更早,不仅是科室9人护士团队的唯一男丁,也是资格最高的,深耕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岗位12年。

郭德久告知记者,十年前,男护士还不是许多,大家看到他还是比较新颖的,且患者更情愿信任女生做护理操作会更温顺、细腻一些。所以作为男护士的他,需要用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珍惜每次患者赐予的信任,保证顺当完成操作,以渐渐取得更多患者的认可,“当然男生也有许多先天的优势,在设备使用、维护方面可能会更擅长,遇到紧急状况也能更镇静冷静一些。”

“郭德久是广东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有很强的科研力量,参加省级课题,并发表多篇核心期刊论文,切切实实地关心到患者。”白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钟宝珠说。

说起郭德久与透析患者的故事,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曾有患者梁先生身上长满了湿疹,特殊是右侧手臂。“透析需要穿刺内瘘侧手臂,这些湿疹不仅很痒而且会影响到内瘘的使用,严峻时可能导致内瘘的感染,透析患者的内瘘被我们称作是患者的生命线。”尝试许多方法都不奏效后,郭德久查阅大量资料、向专家请教等,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最终通过几次中医刮痧技术和细心的护理,胜利缓解了梁先生严峻湿疹的状况,使透析得以顺当进行。

“每次和患者接触,在赐予他们治疗的同时,其实我们也从他们身上收获许多,像乐观乐观的态度、自律的生活方式等。”郭德久表示,看着患者在自己的努力下,平安、顺当地完成每次透析治疗,生活渐渐地恢复正常,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东西不能够代替的。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6

小孔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一名90后男护士,在精神科这个平凡而又重要的岗位上已经工作5年了,由于这次疫情,让他更加熟悉到精神科护理岗位有多重要,他有责任守护好每一位精神障碍患者。他庆幸自己是一名精神科护士,可以在疫情期间进入防控一线,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

当病区工作群里的信息一出,小孔第一时间报名主动请缨,有幸成为第一批进入全封闭病区的医护人员。做完进病区前的一系列健康查体后,立马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病区工作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有点无从下手,由于在这期间,我们的保洁员和送餐员不能进入病区,他开头转变角色临时充当发饭员和保洁员,在看护病人吃完饭后,开头打扫卫生,清理用餐垃圾及污水,再把垃圾桶推到电梯间。病房里每日消毒,从门把手,走廊扶手,餐桌,地面消毒到厕所里的刷洗工作,事无巨细,全面保障病区平安。封闭期间,保证每个患者的个人卫生、精神面貌,他又临时充当了托尼老师,每周三为患者剪指甲,刮胡子,他脱下护士服换上托尼装,用平常给儿子理发练出的技术,为患者剪出一个“精神小伙”的发型!医院食堂每天给我们供应新奇的水果和牛奶,医护人员大部分都分给了患者。疫情期间,他们的亲人不能来院探视,心灵上已经备受煎熬,盼望这些载满爱意的水果能暖和他们的心。面对病区里一个个恐慌患者,小孔每天陪他们一起看新闻了解疫情的进展,告知他们,医院防控措施到位,待在病区很平安,缓解他们的焦虑心情,维持好病区的良好秩序。随着疫情的掌握,家属们也不时地打电话询问患者病情,期盼早日探视。个别患者有时会消失心情上的波动,于是小孔主动跟他们沟通,做好心理辅导,准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能满意的合理要求尽量做到,稳定他们的心情。封闭管理期间每个工作人员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三八班人员更是一天上两个班,但是没有一个人掉链子,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这次疫情让他们分散在了一起,同吃同住,有了更多的相处机会,在共事中又增加了一家人亲情的氛围!

第一批的两周抗疫,在忙劳碌碌中很快接近尾声,再报其次批时小孔打电话和家里人商议 想连续奋斗在一线,他们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于是他向护士长申请连续战斗,连续充当护理员、保洁员、理发师、修理工多个角色,疫情不退他不退!从来没有离开家人这么长时间,他很感谢家人能够支持工作,能够成为儿子的榜样!

35天的封闭隔离工作,和病人一起生活,护理了140余名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可以想象在封闭区管理的难度,通过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病区工作井然有序,患者们也特别协作工作,爱惜自己的“家”,保障了他们的平安和治疗,小孔感觉很欣慰,为自己交出了一份完善答卷。全部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经过这场疫情的封闭洗礼,小孔感觉责任更大了,又成长了很多,作为一名精神科男护士,他为他的职业感到光荣和骄傲!更加坚信自己当时做一名男护士的正确选择。他表示,会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贡献出自己一份力气!很感谢疫情防控期间各级领导的关怀和爱惜,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小孔和他的同事们会连续努力,期盼春暖花开!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7

3月16日,很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很明媚的日子。这一天,我来到四院,开头了我精神科男护士的工作历程。

那天上午,我早早的就来了,爬楼梯到了四楼,等待着老师带我去体检和对科室的支配,就像等待命运一样。气息还有点乱,但是脑子里更乱,一些词汇和画面不停的在脑海里闪耀:精神病、疯子、变态杀手、非正常人类讨论中心……对于精神科、对于将来的工作历程,内心中还是满满的忐忑和担心。

记得是唐主任带我去的病房,走在路上,主任似乎跟我说了些什么,记不得了。由于还有许多疑问钉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说白了,还是担心,还是忐忑:我不知道,在打开了那最终一道铁门之后,是不是真的会有一个神奇的、令人心惊胆战的“终极杀人王”;也不知道,在那一片钢筋水泥围起来的空间里,是不是真的有一个悄悄无闻,却又憧憬自由和光明的“印第安人”……那么大的一个胖子,怯怯的跟在主任身后。

上班后的日子很充实,也很欢乐,虽然有一些生活上的.小波折,但是厚重的身体为我抵抗了全部的风霜。或许是由于初春的原因,那清清冷冷的风和即将消融的雪,总是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凉爽。晌午,一个人走在不大的院子里,雪白的阳光洒在身上,微微抬头看这初春的太阳,光明却不刺眼、暖和却不灼人。天空也很蓝,有云,间或会有一两只小鸟飞过,却不去管它飞去的方向。懒散的晃着脑袋,一低头,蓦然发觉那凌乱的枯草丛中竟然迸发出一抹新绿。无限的欣喜和感慨:春天来了……

下班后的日子很平淡也很无聊。每天都在重复着前一天的孤独,每周都在复制者上一周的落寞。宁静的生活,安静的工作,有的时候突然会想:这或许就是将来。百无聊赖之余,我会一个人发发呆,会想想那些莫名其妙却有乱七八糟的心事。不过,更多的却是每天临睡前内心里的一点点期盼:明天,这一切,会不会有点不一样呢?

20护士节的时候,一名记者定义我们为“守护精神国度的护士先生”。我很喜爱其中的两个字“守护”,我觉得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或许,不会有人问我守护的是什么,由于他们不关怀,或者他们不想懂,也或者,他们其实都和我一样,专心,用一生的光阴去守护生命中的那些执着。

我对护士长说,我喜爱上班的日子。由于上班时的劳碌会让我变得充实,会让我的幻想变得更加真实。好像,只要努力下去,幻想就触手可及。

轻轻的,时间已经跳到了。看着新拿出来的日历,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轻轻的笑笑:再见,年轻的自己。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8

“一辈人有一辈人要去做的事,生在这个年月,你就要担负起这个年月的责任,更何况是一名医务工,你要做到的就是无愧于这个社会,无愧于患者,无愧于自己的职业,更要无愧于心。留意防护,爱护好自己!”这是我临动身前,爸妈对我的嘱咐,直到我来到梅河口市新冠定点救治医院支援已经十几天了,这些话还在我脑海中萦围着。

参与抗疫支援之前,我只是一名平凡的男护士,刚刚参与工作两年的我,是科里年纪最小的,每日在病房里忙劳碌碌,核对医嘱、打针、换药,与其他疗区护士唯一不同的,是我所在的疗区是I期临床讨论病房,每天护理的都是接受新药治疗的肿瘤病人,由于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所以我们都非常仔细、特殊严谨、执行力超强。

来到梅河口支援后,我要求自己不仅要保持平常的工作状态,而且要更加仔细,由于我知道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刚开头,领队支配我在病房接收患者,可能是看到我比较仔细,又把我调整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作为逆行者对环境进行消杀。这个岗位的重要性在于它肩负着全部队员乃至整个疗区的平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清理打包脱区的废弃防护物资,还要做好环境的消杀工作,也会负责消杀患者的随身物品,是保证无感染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是身处污染区,所以被称为“逆行消杀”。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白色的防护服就是我的作战服,消杀设备就是我最有力的武器,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角落。逆行消杀一次的时间至少要1个多小时,加上环境封闭,身穿防护服,又闷又难过,身上出的汗水都被防护服牢牢锁在里面,每次工作后都是大汗淋漓、浑身湿透。但为了让队员们平安、放心地在脱区卸下繁琐的防护物品,为了保证患者的贴身物品没有病毒污染平安返家,一切的付出与汗水都是值得的!

作为众多奋战在抗疫一线千千万万医护人员中最一般的一员,我是骄傲的,无论何时,只要家国有难,我肯定会再次挺身而出,无畏前行。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9

提及护士,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都是温顺急躁的“小姐姐”。实际上,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小哥哥”也进入到了这个行业中。比起女护士的温顺爱护,男护士们更能给人以平安感。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让我们来熟悉一位急诊医学科的男护士王玮。

下午5点多,在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的急诊医学科,男护士王玮正在为一位因消化道出血而被紧急送医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经过一番紧急处置后,患者的生命体征渐渐平稳了下来。

这边刚处理好,抢救室内又送来了一位可能由于突发脑溢血而昏倒的老人,王玮顾不上太多,马上和同事们上前检查询问,上机器设备……而像这样劳碌的状况,已经是他的日常。

现在我们这边进行抢救的是红区,主要收治一些比较危重的病人,比如说大外伤,或者说心衰以及消化道出血这些急危症状,生命体征比较糟糕的病人,在我们红区进行输液治疗,包括各种药物的运用,使患者能够得到优质的护理和救治。

身为90后的王玮是宿迁小伙,由于初三那年自己经受了一次比较严峻的车祸,也让他意外地与护理结缘。

由于当时有骨折,有大外伤。当时我觉得我们医院这些护士姐姐对我特别好,我觉得一个病人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一个细心的“南丁格尔”小姐姐陪在我身边,我觉得让我很安心,促使了我渐渐接触到了医学这个行业。

2022年,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刚刚走出校门的王玮返乡后,便选择了自己喜爱的护理职业。然而抱负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个大小伙子毕业后选择成为护士,也惹来了身边亲朋们的一些看法。

亲戚伴侣之间,间或会听到一些冷嘲热讽的这种语言,觉得一个大小伙干这一行,让人家觉得很讽刺。他们觉得这个工作就是给人家服务,给人家打个针,挂个水,服侍别人,其实我们真正在岗位上做的事远远不止这些。

好在,王玮的工作得到了父母以及同为医护人员的女友支持。而且在工作中,看到自己关心过的患者一切向好,也让王玮更加坚决了自己的选择。

让我印象比较深刻是2022年一个夏天,一个小女孩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割腕来到急诊,一般都是电视剧上看到的剧情,突然消失在自己身边,让我觉得有点不知所措,她很难跟你沟通,就是你跟她说话,她就是不说话,或者把头转向一边。

得知女孩始终被情感问题困扰,王玮便连续几天对她进行心理辅导,通过放开心扉地沟通沟通,女孩最终走出了情感阴霾,顺当康复出院,这也让王玮对胜任这份工作更有信念。不仅如此,作为男护士,王玮在护理行业的优势也愈加明显。

王玮同事张倩说:像我们女生遇到喝醉酒来闹事的,都比较凶狠,还有脾气,我们挺可怕的。他(王玮)会先让我们退过去,退过去之后,他自己上去打针,给他们测血压,比较危重的病人,高处坠落伤的病人,腿部外伤的特殊多,流血的时候,他会主动去包扎,男病人导尿,他都会主动帮我们做。

从事护理工作看似简洁,实则繁琐劳累,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连续的夜班值守,更是一种身体和意志力的双重考验。不过,王玮还是主动递交了请战书,申请到120急救车上,每天奔波在一线,参加病人的转运工作,悄悄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我觉得“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一个特别光荣的事情。由于我觉得在男护士行业中,可以体现我自己的价值,实现我自己的人生抱负。

的确,护士岗位需要的细心、急躁和爱心,并不是以男女来划分的,在我们眼里,每一位护士都是乐于奉献的“南丁格尔”。男护士的消失丰富了医护队伍,也让越来越多的病患在更好的照护下顺当康复。

最佳男护士个人主要事迹及故事精选篇10

总有一些故事历久弥新,总有一些人活成传奇!广西民族医院推出”医暖人生“栏目,带你领会好故事的风采,感悟百态人生。今日的这个故事,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师陈凯,他是我院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里唯一的男队员,他热忱、有责任心,是大家眼中的英雄大白。

一米七几的个子,有着北方人的壮实和彪悍,做事雷厉风行,果敢而有担当,内心却很细腻暖和,就像英雄大白一样。这是广西医疗队里许多队员对陈凯的印象。

陈凯是广西民族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也是广西民族医院派出的第一批驰援湖北医疗队的唯一一名男队员。疫情伊始,他主动请缨,出征武汉,勇挑重担。

使命必达,源于初心

了解陈凯性格的人都知道,这一场战疫他是使命必达。就像他的同事说的那样:别说是去一线支援战疫了,就是平常科室里的“脏活累活”、“大事”“小事”都会抢先干。

而提起去一线的初衷,陈凯表示,一是自己是一名党员,国家需要,他必需冲锋在前;二是武汉是他熟识且钟爱的地方;三是他的“威猛精进”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有父亲做榜样,他非去不行。

陈凯的父亲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也是一名老党员。陈凯的老家信阳离武汉近,也是重灾区,春节前,由于工作的缘由,一年多没有回老家过年的陈凯踏上了回家的列车。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春节并不太平。

河南信阳是陈凯的第一家乡,他在这里诞生长大,后来到广西工作,广西成了他的其次个家乡,而武汉对于陈凯来说,则是第三个家乡。老家离武汉不过100公里的车程,不少亲戚也都是在武汉工作,而自己学校的时候在武汉上英语培训课,常常一住就是大半年。武汉的可口的热干面,美味的鸭脖,都是他眷恋的味道,这个城市令他无比地回味,钟爱的城市现在有难,他又怎能袖手旁观?

“武汉告急”,陈凯连忙结束休假,趁着疫情还没有那么严峻的时候抓紧回单位,盼望能有机会冲锋上阵。

陈凯回去的时候,父亲没有挽留,将他送到村口后,道了声:“一路保重啊!”便又转身奔赴属于他的“战场”了。此刻,父爱无声胜有声,陈凯知道,父亲的自律和担当,都是为了给自己做榜样。

这些年,父亲的饮食生活非常地规律,患有糖尿病的他,每逢饭点就会按时吃饭,从来不会吃多,也不会吃少,食量掌握得很好。

而陈凯也潜移默化受父亲的影响,生活学习都比较自律,同时,有着自己清楚的人生规划,对认定的幻想比较执着,并为此付出脚踏实地的行动。

当时选择护理,这虽然并不是当时最青睐的专业,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在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引导和关心下,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慢慢地有了清楚的方向,他打算要用行动转变许多人对男护士的偏见。

他想让那些有偏见的人知道,男生当护士也可以像女生那样细心,一样能把工作做得很好。同时,他盼望能够成为一名呼吸机治疗师,关心更多的重症患者恢复健康。这次回单位后,主动请缨,出征武汉就是担当和责任最好的写照。

我守护你,你暖和我

“我是ICU里的男护士,力气大,也有阅历,去了肯定能完成各种工作……”这是陈凯请战书上的文字。“召必回”,陈凯要出征武汉,是使命必定,而做好抗疫工作,义不容辞,这源于他内心对医护职业浓浓的爱。

到达武汉后,对于第一次入舱的情景,陈凯仍感觉历历在目。刚开头入舱的时候,由于各项流程都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一个班组最多只有8个人,人手明显不够,面对方舱里一下“涌”入的170多个病友,工作量变得极大。

陈凯作为整个广西医疗队为数不多的男护士,主动协作领队的支配,抢先第一批入舱。

“我想着第一批入舱确定有许多事情要做,我是男护士,力气大,确定要先于女护士跑在前面‘开荒’的。”陈凯说。

人员登记、领饭分饭、发药、协调床位……每一项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但却很耗体力。由于穿着厚重的里外几层的防护服,走路特别地笨重,为了避开防护服会破损,要特别当心翼翼。

陈凯第一次进舱的时候,正好是饭点。为了削减感染率,领饭的地方离病房有将近半公里的距离。陈凯和其他小伙伴穿着防护服迈着小碎步来回几十趟才拎完盒饭,随后把饭盒分到病友的手里。

一个饭点的时间下来,陈凯汗流浃背,护目镜被厚厚的雾气遮盖,只能从细缝中看人,由于闷在防护服里不透气,护目镜又将太阳穴和鼻梁处压得很疼,勒痕一道道,非常明显,整个人感觉很不好。

难过和辛苦倒是其次,最难挨的是一开头病友不理解。有些病友文化程度比较低,不清晰新冠病毒的学问,不明白为什么他的核酸检测为阴性也要被隔离,而还要跟核酸检测是阳性的患者住一起,心情不稳定,找医护人员理论。面对责怪,陈凯并没有怪他们,而是急躁地和他们解释清晰。

病友太多,人手太少,这样的工作效率并不高,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陈凯绞尽脑汁。“对了,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党员的乐观性,让党员病友加入到管理中来。”

就这样,陈凯乐观参加临时党支部的筹建,很快卫健委批准成立了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党员病友也参加进来,每到饭点就主动帮忙领饭,分饭,大大地减轻了护理的工作量,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